可转债双低轮动策略曾经是红极一时的可转债投资不二法门,笔者通过机器学习发现,近期可转债双低轮动策略表现不佳,图和数据笔者已经跑完,并且针对不同时段做了切割分析,可惜因为新人权限无法上传。
等以后摘帽(新人)了,分享给大家。
先把结论放一下,如果像以前一样仅仅只用可转债双低策略进行摊大饼周期性管理投资,已无法像以前一样获得可观的超额收益。可转债双低策略的广泛应用已经稀释了原先存在的alpha。
所以与时俱进的,现在的双低策略需要结合产业政策、行业热点或者其他指标,比如笔者观察到论坛里提到的三低、四低等等策略,可能才能重新焕发活力。
笔者现阶段已经跑完了转债价格中位数以及持有期限的关系分布,或许也能提供给各位投资者新的思路。
等以后摘帽(新人)了,分享给大家。
先把结论放一下,如果像以前一样仅仅只用可转债双低策略进行摊大饼周期性管理投资,已无法像以前一样获得可观的超额收益。可转债双低策略的广泛应用已经稀释了原先存在的alpha。
所以与时俱进的,现在的双低策略需要结合产业政策、行业热点或者其他指标,比如笔者观察到论坛里提到的三低、四低等等策略,可能才能重新焕发活力。
笔者现阶段已经跑完了转债价格中位数以及持有期限的关系分布,或许也能提供给各位投资者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