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供给侧出清中,没有爆雷的房企,后续市场份额必大幅扩张,即便全行业规模较顶部下滑 30%左右。
这些企业的销售规模大多会创出新高。加之房价进入温和上涨通道后利润率改善,企业市值也有望创出新高。
那就意味着,一批公司相对当前的股价,存在 3-10 倍的上涨空间。
刚刚过去的3月,前 100 地产商的销售额同比增速已经高达 20%以上,基本面的改善已经是事实,从2月底开始,观察到销售的持续改善,我们因此增加了地产股的持仓。但是地产股经过长期的低迷之后,投资者完全没
有信心和关注。行业专家怀疑销售回升的持续性,担心昊花一现。上市公司自身也没有信心,大部分不敢给出
合理乐观的收入业绩指引。但逻辑上,在供给侧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并不需要全行业强劲的销售复苏,只需要
行业销售低位温和复苏,就能带来价格的回升和未爆雷企业的景气。
前期还有地产股持仓的投资者,多是基于政策博弈的投资者,在去年年底政策刺激出台时买入,在3月销售同比转正时,基于利好兑现卖出。于是,3月地产销售喜人,股价却出现大跌,若干主流公司,几乎回到了去年底的最低水平。
我们持仓中的几家国企地产公司,今年 1-3月销售同比增速平均已经大于高达 30%,PB 只有0.2-0.5倍。
我的一位同事前些天报名一家券商策略会的几家地产公司的交流,每场的参与者仅寥寥数人,有两家公司的交
流,甚至因为报名人数太少而被取消。作为对比,同一个策略会的计算机公司交流会,每场报名人数高达几百人。
大家讨论一下,地产股到底有没有机会,有哪些标的可以潜伏。
马大帅 - 德彪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的姐夫
赞同来自: hippohippo 、唐伯虎点烟
上波反弹是最后一次逃命的机会。物业公司也很难选择,主要是业绩水分太大。
如果真要买就买物业公司。
1. 一个是与地产开发的利益输送问题,哪些归物业哪些归开发商工程和维保,这部分账很难算清,再比如滞重的车位资产之类的,母公司为了报表好看把滞重剥离卖给物业公司,普通人很难真正了解物业的资产和商誉里面到底装了什么东西。
2. 再就是管理面积的增长性跟母公司的开发强度高度关联,物业费有物价局的天花板和业主的不满的天花板,收入增长想象力有限,很多搞多元化经营搞会所、搞超市的,我见过的基本都是亏损或者入不敷出。可能真正的社区运营能挣钱,但是目前看好像没有特别出色的。
3. 管理道德风险,地产纪检审计举报高发的几个职能,营销、工程、物业。
所以买物业股真的不是一个好赛道。
从基本面来看很难有大行情
这个行业土地供应商很难降价,尤其是产业税收较弱的地区,需要大量出让金收支弥补支出;材料也很难降价,商品受通胀影响;人工也很难降价,送个外卖跑个滴滴收入也还不错,不可能再有那么多廉价劳动力了。
成本很难下降的前提下,又有限价,营收也锁死了,那么利润率也锁死了,几乎没有增长空间。
LZ认为“没有爆雷的房企,后续市场份额必大幅扩张”,确实就算利润率锁死了,量上去了,利润绝对值会增长,但可持续性必然短暂,回到上面所说,产业不发达的地区,很难降价,没有产业就没有人,没有人就没有销售;产业发达的地区,大家都分到蛋糕,就都饿死。
至于股价涨不涨,业内人士一般都看空自己所处的行业,我觉得不会,但实际应该会,只是跌多了总该涨涨
林之夕 - 分散平衡,控制学习
赞同来自: hantang001 、菠菜咋样 、飘渺TS
所以我集中精力在地产链上其他现金流充沛的企业上,不一定更好但一定更安全
闲菜 - 多看一眼算我输
赞同来自: J999623293 、hantang001 、菠菜咋样 、苦咖啡2022 、jiangsu2010 、 、 、 、 、更多 »
其次,
“我们几乎可以确认,这是10 年一遇级别的机会,股价的反应只是时间问题。但是,考虑到当前股价对基本面的反应太弱,市场情绪暂时不认可,我们也不想立刻顶着市场情绪逆势重仓,给自己找难受,暂时维持 10%多的地产股总体持仓比例作为底仓,不继续加仓。耐心等待基本面矛盾持续积累,市场情绪改善,上升趋势确认再加仓。”
一边看到十年一遇的机会,一边看趋势投资?虽然这么做没啥不对,不敢下重注算啥十年一遇的机会?夹头而已。如果房地产的投资算是十年一遇,未来一两年跑出来的十倍牛股是不是就是百年一遇了?
最后,个人观点。房地产的大趋势肯定再无以往的光辉岁月。房地产各种暴雷算是行业去产能,后续地产行业可能出现龙头集中化。行业内死掉一批后,大家的日子都会变好。资本市场的玩法,不都是熬死同行,然后剩者为王么?大概率一二线横盘温和上涨,顶多小幅下降,三四线成交量僵化。
看看拿地情况,各家房企基本在向着一二线集中。作为往一二线的发展的房企,就三家,华发、越秀和滨江。其中滨江有个问题,离开杭州大本营怎么发展?如果承认一二线集中这个观点,那么a股有华发,港股有越秀。
问题来了,华发和越秀这俩龙头可能翻倍么?投资算是十年一遇么?如果房地产算是十年一遇,那么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商行凭啥不算?
补一张图,
赞同来自: 阿戒1899
我预估未来房价会慢慢阴跌,目前老房子已经无人接盘了。郊区新房也在跌。也就学区房和区位好的改善房相对坚挺。房地产公司手里的土地存货有很大的贬值风险。存量房体量那么大,房价水平那么高,群众的收入下降趋势,乐观不起来。不会跌太久了,中国的房价和国外不一样的一点事土地国有,仔细想这个问题, 我们的国家是可以控制供给也可以掐住需求。大部分人的剩余劳动都是以房地产为财富载体。如果阴跌下去第一财富缩水,财富毁灭,股市也难逃一截。
暂时的需求释放叠加投资需求,造成房价短期升幅过大,调整是必然的。然后说到需求,中国人房子永远都不够,人均面积看似很大,一方面少部分人占有多数,其次,改善需求依然强劲,第三人们依然将其作为财富载体。
刚需人群其实每年的收入在增加的,要不了几年需求又会重新出现,现在的问题是大部分人收入不匹配房价,这个政府搞廉租房、公租房就是时间换空间,让这些人攒钱买房。
短期调整没事,下一个换房周期来临,房价又会重新上涨。但不会阴跌太多。高杠杆的人群爆仓,主要在杠杆上,不管是生意加的杠杆,还是买房加的杠杆,企业都在去杠杆,他们是被动去杠杆。这会短期内影响房价,并且传到不良情绪。
赞同来自: 非凡猪 、hanbing0356 、人来人往777
选择万科是相对而言万科布局大中二线以上城市,未来驱动力强大,只要经济回暖,还是会受益。碧桂园则是去杠杆的最大受害者,要说恒大是咎由自取,碧桂园则是站着躺枪。
实际上这次地产危机源于政策的突然转向,并不是因为狂欢最后的崩盘。
国家主动选择肉烂在锅里。
从危机角度来看,高负债率是一个导火索
疫情只能算是一个小插曲。
国家选择这个节点,现在也知道错了,在进行一个补救,只要地价没有下降,地产就不会崩盘。而且有国企和城投这个梯云纵,短期来看风险很小了。
地产股的泡沫现在很小了,反倒是新能源和人工智能风险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