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来自: 夏花秋果
我们有这么多上市公司,不靠外延性发展盈利稳定的能有多少?又有哪些公司的资产能一劳永逸地产生收益?上市公司有实控人,有利益,有雄心,能不断对经营做出纠偏,还走得如履薄冰,把一堆资产打个包就觉得能年年收租,实在是不敢想。reits的资产呢,基本都是简单到极致的行业,没有上市公司那么复杂。行业不颠覆,收收租还是可以的,更大的问题在于什么样的价格可以吸引你买入收租。
首先,这是个封闭式基金,流动性问题必须关注。当初发行时的溢价是没有道理的,参与的资金应该是没遭到过市场毒打的。其次,作为资产转让方,大都通过资产重估获得了不菲的溢价(我看到的40%-50%不等)最后,一些瑞此的资产质量是有问题的。可以说是半公开搞欺诈发行,有的发行文件搞了几百页,关键是全部都是正确的废话,把恶劣的资产质量隐藏在厚厚的文件后面。以今天暴跌的平安广州交投广河高速公路瑞此为例,该瑞此对应...精通精算的机构当初为啥要申购或买入呢?
赞同来自: tanhua2021
像中金,中信包装出来的项目,那发行价绝对是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发行人的利益,二级市场即使跌了一截,抄底也要谨慎啊。
赞同来自: 大公鸡的世界 、新鲜的椰子 、xusm0731 、xineric 、鱼国赛 、 、 、 、更多 »
说好听点,REITs像债券,就像我们借银行房贷的那种,连还款也像。说难听点,REITs像是P2P里面的大长借贷。也很赞同有人提到的REITs就是城投债批了马甲。
此外,REITs是基金模式,一直都有中间商。中间商的利益和投资者的利益是不一致的。所以他利益最大化,必然侵蚀投资者利益。资产如何评估也是云里雾里。
如果不是论坛里大佬提醒,很少有人去留意特需经营权和到期后资产归零。并且连大佬都不一定算准实际利息,我等小韭又何德何能呢?
况且这些最关键的信息还没摆在明面上,还要投资者自己去挖掘。至少目前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最后,公司有好项目为何不定增呢?所以,REITs折价是必然的。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不疯狂的石头 、奢华回电话 、xineric 、wydqh 、 、 、 、更多 »
开始,reits发出来大涨的时候,我检讨了下自己,不应该不打。但是错过了就不要再打。股票市场发展历史的每一篇都很精彩,都各有特色。但只要一看合订本,就让人恍然大悟。
原因是,20多年前,基金开元和金泰出来的时候,我和我大舅一起打过,亲眼见过1块净值的东西炒到两块四。
15年封闭期,炒到那么高,当时的说法是基金经理比散户会炒股。
不过,事后看来,只是新事物筹码稀缺。
过了些年,发了很多封闭基金,很多人回忆里都提到过,封闭基金5折左右交易。
要不是基金分红新规,90%收益要分红,...
gukuaijia - 70后资深会计,CPA,dif-40精通CIA,掌握了股市密码。
赞同来自: 哈哈侠123 、丢失的十年 、好奇心135 、fly3013 、tiancj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新鲜的椰子 、zhjienc 、肥壮啃苹果 、newbison 、东海逍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原因是,20多年前,基金开元和金泰出来的时候,我和我大舅一起打过,亲眼见过1块净值的东西炒到两块四。
15年封闭期,炒到那么高,当时的说法是基金经理比散户会炒股。
不过,事后看来,只是新事物筹码稀缺。
过了些年,发了很多封闭基金,很多人回忆里都提到过,封闭基金5折左右交易。
要不是基金分红新规,90%收益要分红,深度折价还会继续。
股基随着牛市,会有净值增长,这部分会有分红,所以目前封闭基金也不会深度折价。
那么,收租,封闭期更久,不太能指望靠净值增长分红的reits,当筹码不稀缺了,应该折价还是溢价?
赞同来自: ppyyll2017 、cile
全周期内部收益率9.29%是怎么算出来的?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