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小升初,各种占坑、点招,为了上一个好初中
3. 初中各种补习,为了中考能考上好高中
4. 好的高中为了读一个好大学,
5. 上了大学,又要去深造去读研究生。
不得不说,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驱动力是什么?
如果因结果而推,学历是找工作的敲门砖,好的学历虽不能代表能力、见识,但可谋求一份好的工作。
学历可以谋求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
学历可以找到认知相同的另一半。
最近小米创始人雷军说,考上武大,从武大毕业,并不是你们的终点,你们要保持好学习的能力,在武大,你学会了这种学习的能力,要终身保持学习,才会不断超越自己。
施一公讲到大学是学习能力和技能吗?不是,是做人。学做一个健全的、有自信的、尊重别人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大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大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帮你树立社会价值观、人生观,我觉得清华就是这样一所大学。
如果按照集思录er的投资回报来说,投入大,时间长,见效慢,中间各种风险,不是一项值得投资的事情。
各位老师有何见解?
感谢很多老师的回复,真诚感谢。如果让一个即将踏上初一的女孩知道这些好处呢?他们的视角看看,
三观,他们不懂,
赚钱,他们没觉得难,
找对象,他们现在正处于异性反感期,
自有时间,他们到很充裕
踏入社会,他们根本没考虑过

pppppp
- +---++--+-+++++++++++
数学不好几乎困扰了我一生;这个解释很实在,是位讲实践的好同志;
语文老师特意找数学老师私下谈过话,
让数学老师专门给我开小灶,不然可惜了…
同样的练习题再出现在卷子上的时候,
数学老师讲这题时的口气表情眼神都历历在目,
也知道老师教过这道题,却怎么样也不会做…
并且偏科似乎还有遗传倾向,
我孩子小时候做一道数学题:
大意是:10元能买一支钢笔,能买五支铅笔;
问钢笔贵还是铅笔贵?
我孩子郑重其事的回答说钢笔便宜;
因为钢笔墨水用完了...
就是在常规教育体系中很吃亏,都是条条框框,突破下就挨板子;
科研或交易体系还是很不错的,其实就是发现BUG,不断循环放大,在成为共识前,赚足赚饱;

孔曼子
- 一名普通的职业投资者。本人没有公众号等自媒体和微信群,请勿上当。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我怕黑天鹅 、跑路皮皮 、大宝天天yong 、eckeels 、 、 、 、 、 、 、 、 、 、 、 、更多 »
他的死跟打麻将还是考大学没什么关系,是因为太冲动催收货款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因为是合法的;而赌债不受法律保护,所以更容易引发暴力问题。性格冲动的人其实很多,但读了大学,周围人的层次提高了,被卷入低端暴力犯罪的可能性自然就小了。
假设他考上大学了,因为催收一万多元的货款未果还挨了打,他一怒拔刀砍死了对方,还砍伤了另外几人,被判了死刑
冲动的性格不改还是一样的结局
@e老实和尚
打麻将挣不了什么钱,打的太好别人不跟你玩,为一万块赌债打架也侧面证明真是没多少钱。这是个90年代的故事,当时内地月薪上千的人都极少,我上大学每月生活费才300,而他随身带着一叠百元大钞作赌资,给我的感觉已经算是很有钱了。
不过打麻将直接从别人手里赢钱确实不好,我更喜欢炒股的原因之一就是亏损的人无法确定是谁赢走了你的钱,嫉恨和报复也就无从谈起了。

若说让孩子有不断学习的内驱力,应当是要让他感受知识的魅力,通过他们掌握的知识不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理解知识背后真正驱动这个世界的一点点基础原理等等。这些看似简单,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下,其实是需要家长付出很多的心思,慢慢培养才能见效的,祝你好运。

赞同来自: ljg3
怎么会找不到工作的?我们公司现在想招人就感觉很难,给本科毕业生开的起薪也是一万多啊。但遇到不少大学毕业的,大学里玩了几年啥也没能学到,连中学生可以做到的勤奋守时也都做不到了,看起来就是还不如高中生。确实也是,问了问英文水平真的不如高中生。所以现在这大学生的水分也太大了。只要大学几年里头认真学习认真实习的,不可能毕业后找不到正经工作的啊你是多久没接触过大学毕业招聘了?我说的是整体现象。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包括前几年的好像大部分都没找到工作呢。如果你说个别地方,比如你们公司,我觉得按中国这种招聘方式,巴菲特年轻的时候找工作都不会招的。以前的大学生没毕业都被预订走了,有的大三就已经定好了。现在你说大学只顾玩,所以没找到工作?难道以前的大学生不玩吗?

赞同来自: luckych
任何时候,任何国家,教育都是分层筛选的过程或者手段。你这不是典型的内卷想法吗?也不想想什么学历之类是重点吗?是因为有钱有权才这样吧?普通家庭的孩子能给人家提供什么利益呢?不能,所以毕业找不到工作很正常。普通家庭的孩子就应该做自己真正有发展的事情,不要做这些什么内卷的事情。你做这种内卷的事情就是上套了,被人割韭菜很正常。
通常来说,学历高,见识,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就不一样。。
古代 ,真的是有钱人才能接受教育去进京赶考呢,富商再有钱,后代就要科考谋划个一官半职的。
现在是国家进步发展了,普及义务教育了,初中是国家强制必须要读的义务教育。那教育分层筛选的门槛自然进一步提高了,之前大学就可以,现在就要研究生。。
横向看,其他国家也一样,至少精英阶级那都是...

赞同来自: livermoreii 、跑路皮皮 、宥宥妈妈 、baicai8888 、Sybil廖 、 、 、 、 、更多 »
而学生时代默默无闻的我反而思想变化是最大的一个。体制出来,市场淘沙,股海沉浮。唯一遗憾是没有名师带路,唯一欣慰是到现在都在不断学习。
大学学了什么,好像学了一些,好像什么也没学,感觉是稀里糊涂的四年。社会才是最好的大学,但缺失了正规大学的教育,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容易走错走偏。
我想大学的意义是给你4年试错的机会,找到你喜欢并且擅长的方向,奠定你一生的基础。人生很长,企业红火不过5~10年,职业高薪不过10~15年,就连最牛的房地产,现在看来也就长红20年。为何现在的人热衷考公进编,就是看到了社会上的不确定性,宁愿放弃可能性而选择较低收入长期持有至退休。
而我,更喜欢和整个社会的波动一起沉浮,看潮起潮落,见世间百态,体会人生的乐趣。这也许就是当年在文化路路边书摊流连忘返4年给我留下的人生底色吧。

在集思录就不要装逼了,我大学同学中目前有全国排名前500的大富豪,也有西方发达国家的院士,但与我屁关系没有,只是偶尔在老婆面前吹吹牛。在大学读书期间培养人脉是个伪命题,离开读书的城市工作十几年后,空间与时间的隔离逐渐成为鸿沟,大部分人基本不再与大学同学保持联系,或者关系越来越淡,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忘记了,地位相差悬殊的就更加疏远,如果业务方面没有合作的可能,别指望谁能帮到你。搞传销,做p2p,卖基...是的,什么人脉不人脉,那是人家富豪权贵阶层之间的利益交换,普通家庭的孩子最好脚踏实地,什么证明有用学什么,不要好高骛远上什么大学,否则肯定误人子弟啦。全国起步几十万的大学生送外卖,我还没发现一个是权贵富豪家庭的孩子在做呢,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做。普通家庭的孩子上大学很可能还是一个劣势,因为用人单位不需要高学历的,拿你就业的机会就少多了。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alongside 、跑路皮皮 、xineric
在集思录就不要装逼了,我大学同学中目前有全国排名前500的大富豪,也有西方发达国家的院士,但与我屁关系没有,只是偶尔在老婆面前吹吹牛。在大学读书期间培养人脉是个伪命题,离开读书的城市工作十几年后,空间与时间的隔离逐渐成为鸿沟,大部分人基本不再与大学同学保持联系,或者关系越来越淡,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忘记了,地位相差悬殊的就更加疏远,如果业务方面没有合作的可能,别指望谁能帮到你。搞传销,做p2p,卖...有一说一名校圈找工作还是有用的,大家都是名校是不是校友也很有影响,我亲戚就是因为和新领导一个学校进的深交所,当然学校本身也很好

任何时候,任何国家,教育都是分层筛选的过程或者手段。人家富豪权贵阶层干什么不行?买个学历跟玩一样,普通人家能比吗?普通家庭最好量入为出,不必要的教育就别上了,不必要的钱就别❀了。至于学历是筛选器这种说法不成立啦。没钱的家庭重点赚钱就好了,以后需要学历买一个就行了,为什么浪费时间金钱上学呢?不划算啊。况且现在大学生基本找不到工作,完全是赔本买卖。
通常来说,学历高,见识,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就不一样。。
古代 ,真的是有钱人才能接受教育去进京赶考呢,富商再有钱,后代就要科考谋划个一官半职的。
现在是国家进步发展了,普及义务教育了,初中是国家强制必须要读的义务教育。那教育分层筛选的门槛自然进一步提高了,之前大学就可以,现在就要研究生。。
横向看,其他国家也一样,至少精英阶级那都是...

赞同来自: timtimtim 、苦咖啡2022 、趋势交易者 、复利游戏 、今天没有下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为了玩,你要不上大学,很多电影你看不懂,比如信条,很多英文的游戏你理解不了任务的剧情,你不敢一个人去世界各地自由旅行,遇到喜欢的女孩子表白时遭嫌弃的概率很大,我想谁都会觉得一个只会说我操的人是很无趣的,上大学会让你遇到各种各样的大神,让你的交际圈从一个小地方变成全国,甚至全世界,你的生活会变的更加好玩有趣,玩的东西更加多样更高级为什么看懂电影和英文就必须上大学?不上大学就看不懂电影,看不懂英文?这是什么逻辑?不上大学就没女孩子喜欢?难道不是因为穷?现在大学生好多穷得就结不起婚好不好?哈哈。
还有大学哪来的那么多大神,真神也不会那么多找不到工作的了。

很多时候是需要对人进行筛选分级的,比如说好企业选拔员工时,怎么确定该人比较符合企业需要?看学历就是一个好方法。这个过多少年都很难改变,华尔街不也得看学历?现在根本没有多少企业招聘,即使有也是百里挑一,拿剩下99%的大学生不是白上了是什么?所以现在上大学不划算。

赞同来自: 北冰洋 、xineric 、jacktree 、青火 、heheqiaoqiao 、 、 、 、 、更多 »
通常来说,学历高,见识,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就不一样。。
古代 ,真的是有钱人才能接受教育去进京赶考呢,富商再有钱,后代就要科考谋划个一官半职的。
现在是国家进步发展了,普及义务教育了,初中是国家强制必须要读的义务教育。那教育分层筛选的门槛自然进一步提高了,之前大学就可以,现在就要研究生。。
横向看,其他国家也一样,至少精英阶级那都是高学历名校的。。。
哪怕很有钱家里有巨额财产要继承,学习再差,也是要刷个好学历的。。
说到底,还是圈层的过程,学历背后的是圈层。
相亲市场就更明显了,985研究生,普通二本,他们就业环境生活质量都不一样,能找到的对象也不一样。。。除非恋爱脑,正常来说,学历不会跨得太厉害。。
再一个,好学历,也不仅仅就为了赚钱的,以后大家都脱离了低级趣味,物质生活极大提高,赚钱物质生活不再是主要目标了,就要想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了,学历高,就能思考通透一些,智慧高一些。。人的境界也境界高一些。。
总之,就是为了社会金字塔尽量爬高一点点,再爬高一点点。。爬到高处,俯视。。最厉害的人爬到人烟稀少的最高处。。。。


赞同来自: alongside 、跑路皮皮 、王大胃 、xineric 、XIAOHULI92 、更多 »
微博看到的一条评论:很多时候是需要对人进行筛选分级的,比如说好企业选拔员工时,怎么确定该人比较符合企业需要?看学历就是一个好方法。这个过多少年都很难改变,华尔街不也得看学历?
为啥,一边大学生就业困难,一边高考依旧沸腾?。是因为,中国几千年靠读大学改变人生的一代人(70末~80后)的子女,正在参加高考。
这波人把个人的成功,归因到个体努力,忘记了其实是他们大学毕业后,身处2000~至今的飞速发展,相对人才供应不足的大环境。
再过5~10年,社会氛围就会变成,参加高考只是人生一种经历和必修课,不惊不喜。

上大学当然有用,但作用没有某些人认为的那么夸张。三观,自驱力的培养,个性,人脉,主要取决于家庭,以及从小到大所接触的人和事、社会信息、自然环境等等,而不是仅仅在高校那几年。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读大学的主要目的是拿那张毕业证,有利于找第一第二份工作。而且高校也不是名气越大越好,还要看专业和机遇,最重要的是时代。有些人夸大读大学特别是读名校读清北的意义,这是内卷的根源。如何降低内卷程度?高考大省高考成绩...高考大省的第500名和第501名估计差不到1分,所以考得好的活该倒霉?

赞同来自: CharlesCantUse 、zddd10 、shiyi198510 、happysam2018 、alongside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曾经有个朋友,是个打麻将的天才。一开始,他和同龄人打麻将已经十场九赢,很多大人也不是他的对手;后来,他不再把同一门的牌放在一起,按摸牌顺序胡乱摆放,和牌后再作整理,分毫不差,胜率仍然很高;后来,他直接把牌全亮着和我们打,只把和牌关键的一两张捏在手中,我们看得眼花缭乱,还是打不赢他;后来,他直接牌全反过来给我们看,而自己摸起之后就不再看牌,这样盲打也不会出错,而且还大败我们。朋友高中混毕业后,没...打麻将挣不了什么钱,打的太好别人不跟你玩,为一万块赌债打架也侧面证明真是没多少钱。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孔曼子
我曾经有个朋友,是个打麻将的天才。这么有天赋 这样的天才 如果读完大学说不定可以去奥门当赌神 那里还需要自己催收赌债 还是眼界小了
一开始,他和同龄人打麻将已经十场九赢,很多大人也不是他的对手;
后来,他不再把同一门的牌放在一起,按摸牌顺序胡乱摆放,和牌后再作整理,分毫不差,胜率仍然很高;
后来,他直接把牌全亮着和我们打,只把和牌关键的一两张捏在手中,我们看得眼花缭乱,还是打不赢他;
后来,他直接牌全反过来给我们看,而自己摸起之后就不再看牌,这样盲打也不会出错,而且还大败我们。
朋友高中混毕...

赞同来自: 中原来客e 、拦云野人 、xineric 、yc850k 、可期可梦 、 、 、更多 »
我曾经有个朋友,是个打麻将的天才。他的死跟打麻将还是考大学没什么关系,是因为太冲动
一开始,他和同龄人打麻将已经十场九赢,很多大人也不是他的对手;
后来,他不再把同一门的牌放在一起,按摸牌顺序胡乱摆放,和牌后再作整理,分毫不差,胜率仍然很高;
后来,他直接把牌全亮着和我们打,只把和牌关键的一两张捏在手中,我们看得眼花缭乱,还是打不赢他;
后来,他直接牌全反过来给我们看,而自己摸起之后就不再看牌,这样盲打也不会出错,而且还大败我们。
朋友高中混毕业后,没有参加高考,也没有去找工作。“名牌大学毕业又怎么样,一个月还没我一晚上麻将挣得多!”我至今还记得他说这话时轻蔑的表情。
他没有吹牛,那几年,他靠打麻将确实挣得比一般人多得多。每次碰见他,出手都很大方。
几年后,我突然得知他的死讯。因为催收一万多元的赌债未果还挨了打,他一怒拔刀砍死了对方,还砍伤了另外几人,被判了死刑。
我常常在想,如果他把钻研麻将的精神分出两三成在学习上,应该就考上个大学吧。那样的他,会有怎样的人生呢?也许没有太多钱,但肯定还能安安稳稳地活着吧。
假设他考上大学了,因为催收一万多元的货款未果还挨了打,他一怒拔刀砍死了对方,还砍伤了另外几人,被判了死刑
冲动的性格不改还是一样的结局

赞同来自: eckeels 、鱼的世界 、王大胃 、xineric 、gaokui16816888 、 、 、更多 »
我曾经有个朋友,是个打麻将的天才。一开始,他和同龄人打麻将已经十场九赢,很多大人也不是他的对手;后来,他不再把同一门的牌放在一起,按摸牌顺序胡乱摆放,和牌后再作整理,分毫不差,胜率仍然很高;后来,他直接把牌全亮着和我们打,只把和牌关键的一两张捏在手中,我们看得眼花缭乱,还是打不赢他;后来,他直接牌全反过来给我们看,而自己摸起之后就不再看牌,这样盲打也不会出错,而且还大败我们。朋友高中混毕业后,没...和罗翔老师讲过的一个故事很像,他青少年时期一个好友因年少无知帮犯罪集团放风然后入狱,大好前程没了。同时也在反思,如果当时的伙伴叫他一起去他多半也会去(年少不懂这些)
所以命运有随机性,
同时环境也有很大影响,大学这样好的环境出问题的概率比在其他(比如社会上混)差的环境要小很多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雪山 、superbee 、自由之梦想 、阳光下的生活 、 、更多 »
我曾经有个朋友,是个打麻将的天才。一开始,他和同龄人打麻将已经十场九赢,很多大人也不是他的对手;后来,他不再把同一门的牌放在一起,按摸牌顺序胡乱摆放,和牌后再作整理,分毫不差,胜率仍然很高;后来,他直接把牌全亮着和我们打,只把和牌关键的一两张捏在手中,我们看得眼花缭乱,还是打不赢他;后来,他直接牌全反过来给我们看,而自己摸起之后就不再看牌,这样盲打也不会出错,而且还大败我们。朋友高中混毕业后,没...历史上英才得以善终的,大都处事低调,经常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
你这个朋友,太高调了,所以英年遇祸死!

赞同来自: timtimtim 、家飛Looper 、newbison 、立青博格 、kkio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们作为家长培养孩子关键还是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态度,要有内驱力,当然家里有条件还是让孩子上大学了,我家两个孩子从小都在当地最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学习,还花了不少钱在外面补习,我虽然觉得是智商税,孩子也苦逼,但是没办法,孩子教育是家里领导说的算,而且孟母三迁也不是没道理。
我自己的看法还是父母最重要还是言传身教,从小培养孩子以下习惯:
1、培养热爱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培养基础数学计算能力及统计学、概率论;
3、培养换位思考的同理心,不嫉妒不抱怨不攀比,做一个靠谱的人;
4、培养客观理性,控制好情绪,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学会逆向思考;
5、学会延迟满足,量入为出,勤俭持家、合理消费,慎用杠杆,明白赚钱不易。

孔曼子
- 一名普通的职业投资者。本人没有公众号等自媒体和微信群,请勿上当。
赞同来自: 卡窿ssszx 、求索之路 、画眉 、mercykiller 、风收益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一开始,他和同龄人打麻将已经十场九赢,很多大人也不是他的对手;
后来,他不再把同一门的牌放在一起,按摸牌顺序胡乱摆放,和牌后再作整理,分毫不差,胜率仍然很高;
后来,他直接把牌全亮着和我们打,只把和牌关键的一两张捏在手中,我们看得眼花缭乱,还是打不赢他;
后来,他直接牌全反过来给我们看,而自己摸起之后就不再看牌,这样盲打也不会出错,而且还大败我们。
朋友高中混毕业后,没有参加高考,也没有去找工作。“名牌大学毕业又怎么样,一个月还没我一晚上麻将挣得多!”我至今还记得他说这话时轻蔑的表情。
他没有吹牛,那几年,他靠打麻将确实挣得比一般人多得多。每次碰见他,出手都很大方。
几年后,我突然得知他的死讯。因为催收一万多元的赌债未果还挨了打,他一怒拔刀砍死了对方,还砍伤了另外几人,被判了死刑。
我常常在想,如果他把钻研麻将的精神分出两三成在学习上,应该就考上个大学吧。那样的他,会有怎样的人生呢?也许没有太多钱,但肯定还能安安稳稳地活着吧。

我贴一个很枯燥的学术研究 董丽霞:中国家庭财富不平等状况、形成机制及对策:http://ie.cssn.cn/academics/recent_papers/202305/t20230522_5639541.html这是偷换概念了吧?教育水平不等于学校教育水平,学校教育水平不等于家庭关系。他们这些研究的人也不想想他们的研究对象学校教育程度高的背后,是不是家庭本身就非富即贵? 这还是以前的研究。现在不是那么回事啦。现在穷人家的孩子接受学校高等教育效益比太低,不如不上。
文章摘要:在共同富裕视域下,研究中国家庭财富分配演变及其形成机制,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居民家庭财富不平等程度较高且呈上升趋势,财富有向高财富组集中的倾...

v3kk2 - 戒骄戒躁,知行合一。开放心态,虚心学习。
赞同来自: 集XFD 、趋势交易者 、TuesFool 、海淘剁手党 、坚持存款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文章摘要:在共同富裕视域下,研究中国家庭财富分配演变及其形成机制,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居民家庭财富不平等程度较高且呈上升趋势,财富有向高财富组集中的倾向;户主的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户籍,配偶的教育水平、收入,以及家庭住房数量都会对家庭财富产生显著影响,这些因素会导致家庭财富积累差异化,进而造成财富不平等;高财富组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且城镇家庭财富占比远高于农村家庭;最高10%财富组和中间40%财富组占有大部分住房资产和金融资产,且负债结构以房产负债为主;最低50%财富组只占有少数住房和金融资产,且负债结构以消费负债为主。上述结论意味着未来房价升高和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可能会进一步拉大财富差距。
研究结论中,夫妻双方的教育水平都是影响家庭财富量的最核心变量。没有好的教育经历,就会更大概率的穷。
文盲创业者的故事是给无产者安心受苦的甜味剂,不能真的当饭吃。

赞同来自: alongside
把她暑假两个月放到工地去做小工,放到餐厅去擦盘子,两个月之后,她就知道意义在哪里了。我有一个同学,逃学出去打了半年工,回来跪在地上不起,求他爸妈送他去念书,后面内驱力爆表大学毕业送外卖就比餐厅刷盘子好吗?上大学花好几十万呢,有那钱干什么不好啊?

赞同来自: 喜欢吃蔬菜 、mercykiller 、北方的空地 、ni5m

把她暑假两个月放到工地去做小工,放到餐厅去擦盘子,两个月之后,她就知道意义在哪里了。我有一个同学,逃学出去打了半年工,回来跪在地上不起,求他爸妈送他去念书,后面内驱力爆表后来你同学考的怎么样?

赞同来自: mercykiller 、小飞龙 、newbison 、保本第一 、XIAOHULI92 、 、 、 、 、 、更多 »

跑路皮皮 - 低风险投机



转型期的内卷阵痛,等再过10-N年,技术工人(国外俗称蓝领)的薪资涨上来,教授们的工资下来点,参考欧美:教授们的薪资/技术工人的薪资 小于2,即教授们的平均薪资 不超过 技术工人的平均薪资 的1倍,上学的内卷才会慢下来。你不会认为国外教授收入只靠薪资吧?

第一,工作等于无压力有人脉的工作;
第二,大学等于有学习氛围,有人脉的大学;
第三,时间等于金钱,投资就是要花时间去研究去,花的时间越多收益越高。
第四,省钱等于抠门,参加百亿补贴买苹果也比街头随便找家店买个百元机的人无趣,要远离。
按楼主的本题,90%的大学就是无意义,大部分家长也就是盲从。就像进门测个体温一样,形式大于实际,你要问你可以不做,能吗?
什么世界观人格,过去没大学不也一样有世界观有人格。
高考是筛选----(没说没用是锦上添花),都买过水果,大果买多了,就以为盒子决定大小?

赞同来自: 琳姝 、newbison 、宥宥妈妈 、gardeniay 、技术投资者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这个研究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女孩上名校毕业后的平均收入要比上普通大学高出22%,另外父亲受过好的教育可以帮孩子提高8%的收入。
美国:美国两位教授Stacy Dale和Alan Krueger为了搞清楚名校的真实价值,脑筋急转弯想到了一个新方法,他们收集到了大量学生录取时的个人信息,以及他们毕业时和30多年后的个人信息。很多人的SAT分数一样,但是有的去了名校,有的被拒去了普通大学,有的同时被名校和普通大学录取,但是选择放弃名校,可能因为离家近或者学费低,去了普通大学。对比这三类人毕业时和30多年后的收入,出来一个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结果:对于样本里的大部分学生来说,上名校还是上普通大学,收入都没区别。只有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族裔的孩子,才可以从名校获得额外的好处。
佛州理工的葛苏勤教授与合作者扩展了数据后,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男生来说,这个名校不带来额外经济价值的结论依然成立,家长们趋之若鹜也许只是为了打入名流圈,追求社会声望,获得非经济价值。当然,还有其他可能,例如家长高估了孩子的能力,低估了SAT分数在招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比较的是孩子从普通大学和名校可能获得的收入差距。另外一种可能是现在的美国名校在影响收入上,相比数据样本时代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但是女生很不一样,就读一所录取分数高出全美平均水平100分的学校之后,她们继续深造读研究生的概率会增加5个百分点,她们的收入会增加14个百分点,但代价是她们的结婚率会下降4个百分点。一旦结婚,她们与拥有更高的学位(和收入)的丈夫在一起的概率比普通女性高出8个百分点。这个发现也和中国类似,中国女生上名校毕业时的平均收入要比普通大学高出22%。
总结来说,孩子的能力,除了个人努力,其实很多程度上来自于家庭。父母应该发现了,真正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并不是孩子们,而是他们自己!
来自夏春的文章,我把该文打印了,准备花几天的时间跟马上要上初中的女儿讨论研究一下。
小学班里有一位大富豪,家里给某新锐大学捐款还要分成3个人捐,防止排名太靠前那种。 妈妈说儿子小学没有上过任何学科培训班,除了马术、斯巴达这种体育类的。现在要上初中了,准备只上学科培训班,以只能参加高考的精神来准备。

甘泉 - 量化分析,中庸配置,本金安全,满意回报。
赞同来自: zhouyongsheng 、求索之路 、画眉 、newbison 、连天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1,家长有时像让人讨厌的领导,努力勤奋自律内驱985211挂在嘴边,先问一下自己做到了多少。
2,我们这一代只是一只浮在水上的小鸭子,赶上了运气好的时代,水涨鸭高,不要把运气当能力。我们的下一代,大概率想获得我们等同的卡位付出一定是多的多。小孩比我们清醒,财富增值没赶上,连一份收入还可以的工作都难找,你失望不无力不。
3,读书,我只是希望小孩开阔眼界,见识不同人的选择,进一个被优选的相对优秀的圈子,让他也至少被动成长。不是大家也在说,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吗?学习也是一种能力。
4,我也曾经和楼主一样焦虑,但现在改邪归正了,目标是每次小孩回来让他感觉轻松,不问学习,效果比以前天天焦虑他的学习时效果好多了,让小孩开心点儿,发现他的价值并肯定他,想想父子与朋友两种关系有什么不同,就知道怎么做了,朋友你是不会报什么希望的。少做一些自认正确,但实际没什么效果的事,比如赶紧做作业去。

赞同来自: mercykiller 、newbison 、北方的空地 、skyblue777 、巫灵啊啊呜 、 、 、 、 、 、更多 »
如果我是天纵英才,自驱力强,悟性高,那我自己一个人玩就够了,不念大学也行。但我们大多数人是普通人,需要他人来带、来教、来示范。
我们遇到的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视野。这片大地上十几亿人,一个好学校其实就是帮我们筛选了一个群体。华东五校我待过俩,切身体会的是:好学校里,天资聪慧的人、积极上进、有理想抱负的人出现的概率大很多。和这些人打交道作交流,自己再没悟性,多少能学着点吧?除了同学老师,还有各种大佬讲座,这些信息自己能找到能免费?
我们看书,其实就是在和牛人做交流,从牛人处获取信息。难道,会有人觉得看书没用?

赞同来自: timtimtim 、war2hack 、画眉 、kkio 、mercykill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现在,幼儿园,一年4w很平常吧
私立小学,一年4w学费很正常吧
就算公立小学,学个钢琴一年2w很正常吧,再来个学尔思 一年1.5w。简单点儿说,语数外补一补,一年4w+就没了。
私立初中,高中一年学费4w~8w很正常,再补补课,为了娃放学回家近一点儿,学校旁边租个房一年3w~4w,稀松平常。
大学学费上涨后,一年还不到2w,生活费这东西,一个月800可以活,一个月4000也可以活。就看你怎么选择呢。
看看,出国留学一年30~60w的开销。
中国大学消费,可是说是一生中消费性价比最高的阶段之一。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你看你这套还是经典的pua话术。我没有说过不为,说的是不要强为,没说过不让孩子学习,说的是不能孩子明明不喜欢不擅长学习,非摁着头让他使劲学习,还得让他觉得是为他自己好,让他从心里对你感恩戴德。这就是经典的不谈动机和能力,只会画饼,这是在规训奴隶,而不是教育孩子。你说现实,那我也可以给你谈现实一点。现实的情况就是你所谓的保底,不过就是一个体面的束缚,城市伪小资产阶级的精巧包装而已。从小到大都被规训...呵呵,说的不学习就能掌握生产资料不被压榨一样,我也说了是二代随意,普通人你就让小孩随心所欲以后去厂里拧螺丝一定就实现人生价值了吧,有钱随便你享受人生,普通人何必何不食肉糜装外宾

赞同来自: zf8149 、trso 、在路上sss 、不是阿斗 、忆落 、 、 、 、 、 、 、 、 、 、 、更多 »
你说的片面了,确实扩招后学历贬值大幅削弱了以前人上人门票功能,但保底功能还是在的,如果和发达国家一样下限高那确实不读大学收入也不错,但国内阶层下限低,没有好学历大概率成为人口红利过的比较辛苦,除非是二代,和企业规训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第一学习是为自己学提升自己不是为老板打工付出,第二小孩心智不成熟未必能从长远角度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就算没有画饼那么美好但也避免了没有学习失去很多发展道路的可能性你看你这套还是经典的pua话术。我没有说过不为,说的是不要强为,没说过不让孩子学习,说的是不能孩子明明不喜欢不擅长学习,非摁着头让他使劲学习,还得让他觉得是为他自己好,让他从心里对你感恩戴德。这就是经典的不谈动机和能力,只会画饼,这是在规训奴隶,而不是教育孩子。
你说现实,那我也可以给你谈现实一点。现实的情况就是你所谓的保底,不过就是一个体面的束缚,城市伪小资产阶级的精巧包装而已。从小到大都被规训着上了大学,被要求着按时完成作业,好好学习,人生就像一段段等待被做完的卷子,读书、考大学、工作、结婚生子……每个人生大事都像是在完成一道考题一样。连旅游都是在一个个地方打卡,像涂色一样点亮自己去过的城市。
所以你觉得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不是这样的,这只会扼杀可能性,因为他们始终是被家长、被老师同学、被社会推着去做事。我给你白描一下你所说的“保底”是什么样的:体制内的,一个月拿着四五千的工资做着文员的工作,有时候还动不动三四个月发不起工资,干到五十多岁有幸轮到自己升了个科级干部,然后等着退休给自己孩子带小孩,房子倒是用公积金买了,每个月房贷比体制外的要少一点,攒了四五年勉强凑了个代步车,但其他的物质生活谈不上,每天看着朋友圈动不动就是巴厘岛,就是上千块的日料,抱怨自己为什么当初选择这么个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午夜梦醒看到自己身边刚吵完架就呼呼大睡的队友,觉得生活一地鸡毛。体制外的,四十岁之前还能创造点剩余价值,吃吃喝喝玩玩,到了年纪相亲买房结婚,背着几十万上百万贷款挤在鸽子笼里。被优化之后也不敢不工作,每个月大几千的贷款,孩子要上小学了要补课,家里老头又犯老毛病了等着你打钱买药,即使腰肌劳损颈椎也觉得不舒服,但工作是不敢停的,手停口停。我不知道如果你现在告诉孩子,努力学习最后至少能有这样的“保底”生活,他还愿不愿意学习。
你所说的“保底”,一没有乐天知命的人生智慧,二不掌握经济生产资料,三工作社交不具有不可替代性,不过是牛马工蜂的自我安慰罢了。我还是那句话,要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条件,引导孩子喜欢学习培养习惯,而不是老是想着把自己对人生和学习意义的理解安在他们头上。我话说的挺不好听,很多家长已经很失败了,就不要来指导孩子该如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