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比土耳其当时的报道,来看看今天的数据至少目前看,这波强度还没到完全的极限
今天上午我随便百度了一下“A股”,瞬间就看到了一个标题为《A股市场“燃起来了”,上交所交易系统都被“买崩”》的新闻报道。
其实你只要用心关注人类语言,就会发现很多人类行为心理窍门和漏洞
在9月27日的爬虫数据里,最强的词汇数据不是“牛市”,而是“上交所”这3个字
我曾经发现过一个规律,不同语言词汇的丰富度分别对应着不同信息扩散的范围的强度,基本上最丰富的语言...
请教lz,如何判断情绪的极限?是通过一些要素吗?定性感知的还是定量分析的。


理论研究多了,总要实战,毕竟我有着一套完整的割韭菜攻略说不定还有3.
对于这种波动,我可以有以下选择(我是说我自己)
1.如果真的是反转,这波信息强度扩散结束,肯定会回落横盘,如果跌幅不超过三分之一,并且随着情绪降低,如果能横住,可以偷偷买入,设置好止损等待第二次高潮。参考今年五一的白银价格波动。
2. 如果真的只是靠嘴上去的,如此大量的买盘,必然带来瞬间极端的卖盘,不排除大盘跌停板,瞬间恐慌可以瞬间重仓短线割...
先跌1/3再反弹,然后震荡,最后卒

赞同来自: zddd10 、wugreat 、gaokui16816888 、听风绝弦 、topdeck 、 、 、 、更多 »
人类永远对非常新奇的招数感觉异常兴奋,他们总能找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理由说服自己说服周围人相信,人类是天生的故事狂。无论故事是真是假,其实根本不重要,这世界哪有什么彻底的真相?
这在最前沿的科研论文应该是有提到的,这里面的窍门是:“从来没听过”
就像土耳其人第一次听说汇率损失,银行会赔偿你,你也没听过买股票,可以印钱买,还说不限制量。
你没听过汇率补贴,你也没见过股票补贴,你同样没见过新冠病毒,更没有见过各种XXXXX
我当年也没见过比特币
然而我们的世界正是由这些没见过的组成的,这是黑天鹅理论。
黑天鹅,反向期权赌博,一直是很好的策略

赞同来自: qkfqyy 、wugreat 、山的那边 、tongzhangji 、听风绝弦 、 、 、 、 、 、 、更多 »
感觉目前信息刚刚开始扩散,但是涨幅已经很大,这种情况如何评估这一波的上冲高度呢?买的人有多少,卖的人就有多少,这永远是对等的,交易量庞大,说明大量筹码在交换,仅此而已,所以我一直认为低成交量的拉升其实高成交量拉升更好,这才说明“惜售”,相当于大家都没有任何交易,价格就突然变高了,后面再不断交换,才能越来越高。最好永远不放量。
目前卖盘很矜持,因为没有像样的回调引导出大量的卖盘,行情一直涨,持股者惜售。
这波肯定不是只靠嘴,前期下跌GJD已经接货很多了,这一波坚决拉升也是他们主导的,因此主动权在他们手里面,他们什么时候愿意停或者小规模出货,才可能会有回调。GJD这一波的战术就是利用期货期权市场的空头作为燃料做一波拉升。判断GJD的动向可以看...
几天成交了这么多,筹码是从谁手里到了手里?
我不大喜欢利用衍生品操纵现货市场的阴谋论,对我来说,衍生品只是衍生品罢了,仅仅只是中性的工具罢了。
至于我最常用的探测信息扩散的工具,有好几个,我一般都是量化,这点我只能看真实的数据做判断,不是只靠感觉,毕竟量化才是核心,感觉有时候很不靠谱。当然,这种涉及到个人利益,我肯定不大会说的很细致。
我承认某队可能在底部是买了不少,但远远不足以在极短期内改变这么多。
不过我很希望完全没人赞同我的观点,这才更可能出其不意。
投机永远是孤独的。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站稳扶好 、坚持存款
理论研究多了,总要实战,毕竟我有着一套完整的割韭菜攻略感觉目前信息刚刚开始扩散,但是涨幅已经很大,这种情况如何评估这一波的上冲高度呢?
对于这种波动,我可以有以下选择(我是说我自己)
1.如果真的是反转,这波信息强度扩散结束,肯定会回落横盘,如果跌幅不超过三分之一,并且随着情绪降低,如果能横住,可以偷偷买入,设置好止损等待第二次高潮。参考今年五一的白银价格波动。
2. 如果真的只是靠嘴上去的,如此大量的买盘,必然带来瞬间极端的卖盘,不排除大盘跌停板,瞬间恐慌可以瞬间重仓短线割...
目前卖盘很矜持,因为没有像样的回调引导出大量的卖盘,行情一直涨,持股者惜售。
这波肯定不是只靠嘴,前期下跌GJD已经接货很多了,这一波坚决拉升也是他们主导的,因此主动权在他们手里面,他们什么时候愿意停或者小规模出货,才可能会有回调。GJD这一波的战术就是利用期货期权市场的空头作为燃料做一波拉升。判断GJD的动向可以看衍生品市场空头爆仓的程度。股指期货涨停大幅升水说明空头已经投降了,30日冲高回落,短期获利盘收下空头人头,要落袋为安了。

赞同来自: wugreat 、听风绝弦 、ANNRY11 、apple2019 、liyiming 、 、 、 、 、更多 »
对于这种波动,我可以有以下选择(我是说我自己)
1.如果真的是反转,这波信息强度扩散结束,肯定会回落横盘,如果跌幅不超过三分之一,并且随着情绪降低,如果能横住,可以偷偷买入,设置好止损等待第二次高潮。参考今年五一的白银价格波动。
2. 如果真的只是靠嘴上去的,如此大量的买盘,必然带来瞬间极端的卖盘,不排除大盘跌停板,瞬间恐慌可以瞬间重仓短线割韭菜,只要市场反向失衡,会造成瞬间市场预测率高达100%,这时候做交易非常简单
投机术么,玩的就是心理学割韭菜术,这些年来策略连回撤都快没有了,慢慢搞吧
你会看到我很迟钝,总是在人群行动完再行动,说明我的策略的确不如信息优势者,他们玩的比我更高级

赞同来自: 乐蜀人 、马后炮拿铁 、wugreat 、听风绝弦 、大7终成 、 、 、 、 、 、 、 、 、 、 、更多 »
今天上午我随便百度了一下“A股”,瞬间就看到了一个标题为《A股市场“燃起来了”,上交所交易系统都被“买崩”》的新闻报道。
其实你只要用心关注人类语言,就会发现很多人类行为心理窍门和漏洞
在9月27日的爬虫数据里,最强的词汇数据不是“牛市”,而是“上交所”这3个字
我曾经发现过一个规律,不同语言词汇的丰富度分别对应着不同信息扩散的范围的强度,基本上最丰富的语言对应的就是极端点位。这也是可以买在卖在极端价格的窍门之一。
至少目前看,这波强度还没到完全的极限,但是主要部分应该已经差不多了,毕竟所有干预如果没有改变核心点,只是靠语言,永远走不远
其实不大喜欢说涨跌,毕竟提升对市场理解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永远摆脱不了赌博的范围。
周一的走势和心理情绪是关键,等周一走完再说了。
至少目前,我依然判断只是通过强力语言干预导致的瞬间的市场失衡,没有大幅度上升的空间
我很早就说过,资本市场是可以靠嘴吹上去的。但是这个吹的高度,只和傻子有多少有关。

赞同来自: wugreat 、听风绝弦 、大7终成 、apple2019 、wind2012 、 、更多 »
一个试图对资本品力挽狂澜,展现自己的铁腕实力
一个无非是试图对本国汇率力挽狂澜,同样展示自己的超强市场干预能力
《埃尔多安和土耳其里拉的“爱恨情仇”》,这是一篇出自2021年12月24日的新闻报道
带有情绪的新闻标题,往往伴随着市场大幅波动,其实这世界上的信息,图片,新闻标题都是一种人类心理的展示。因为就在那一周12月20日,埃尔多安宣布了多项措施强力干预外汇。
作为一个经济和市场爱好者,当时的波动我也关注过,当时我还记得很多人都争议过究竟是市场规律厉害还是埃尔多安经济学更厉害,不过至少那几天,土耳其里拉瞬间暴涨,只用了几天就把空头全部干完了。。。。
所用的全部技巧无非都是通过极端信息扩散,导致市场瞬间失衡,说难听点就是高级的强力操纵市场

赞同来自: horizon668
大家是不是都挺想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买?哈,那看来遥遥无期了
我试着写几点,如果不被删的话,因为太多人不喜欢我这种投机强盗逻辑
1. 没人敢在试着猜最低价
2. 环境有加速恶化倾向
3. 总之,底部只出现在极端情况下,或者,或者混沌状态
迷茫,未知,环境加速,才是勇者诞生的土壤
目前的锚定效应和降息预期,只会造成股市继续一路下跌

赞同来自: tangyin88 、zddd10 、apple2019 、火锅008 、山的那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利率依旧保持低位,shibor一年期1.96%,国债期货高位徘徊。
宏观经济,PPI应该是继续下行的,商品继续加速下跌。PMI保持稳定,虽有下滑迹象,但依旧没有显示出坚定的下滑趋势。(所以短期还是难言强力刺激)
总之看上去还是稳定为主,所以股市只能继续下跌,既然实体经济数据保持稳定,那离真正的流动性反转还是有一定距离。
从价值角度,个人观点:60万亿以下的市场才值得重仓甚至满仓博弈。(胆子大可以高杠杆)
市场情绪方面,其实所谓情绪,本质也不过是经济波动的影子,经济不动,人心也很难动,机会也很难出现。
博弈角度,同样是个人观点:还有大把利润和现金的人,大概率会在指数新低后出手,现在深套的人不过是寄希望于前低能守住,所以这点位必然成交清淡,指数只能一路下滑,指数会在破前低后一定幅度内,出现成交量放大,并且出现短期反弹。但二次博弈理论证明第一次成交量放大大概率是错误的,指数再一次下探新低,那时候真正的未知和恐慌会让市场进入死寂,这时候才会诞生真正的底部。
我一直觉得所谓经济波动,情绪波动,群体博弈,三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在真正的机会时候,他们三者会合三为一,人类的股市永远是这样运动的。

赞同来自: dingpenglei 、口口夕口木 、不虚不实 、东海逍遥 、gaokui16816888 、 、 、 、 、 、 、 、更多 »
与其说Keith Gill是顶尖投机高手,不如说他是全球最顶级的推销大师,其实炒股投机和推销股票,并没有很本质的区别。Keith Gill干的事情,就是自己先买入一大堆GME,然后再通过营销手段,让所有人一起买GME,他就大幅盈利了。不就是推销股票吗?
股市投机,很多时候就是推销,无论是观点的推销,还是股权的推销。然后才有信息的传播,人群的运动,价格的波动。
重点是,哪些观点才能吸引起人群的注意,可以把人性最核心的东西呼唤出来,那这种推销才能冲破信息枷锁,导致巨大波动。GME的整个过程是值得反复学习研究的。
指数会大涨,是因为存在连续可以吸引人群买入的观点(比如2023新冠结束之后,疫情结束经济复苏这个观点得到了充分的传播),而我这种看空观点的传播力强不强,重点是人群人性最核心的地方能不能引起共鸣,哈。那这就是股市会去的方向。

截止目前,两市总市值保持76万亿左右。保持中等位置。上下空间差不多。经历上一波流动性恐慌,筹码结构出现了部分变化。但并没有大幅实质性改变。也就相当于国家接过了一部分散户筹码仅此而已。等于大散户接过了部分小散户,仍旧是一群乌合之众。经济系统保持稳定,主要还是由于美国经济继续保持一定增速和通胀,导致出口增速稳定,其他参数继续保持下滑趋势,虽然出了很多政策,但都没有对总需求产生实质性提升。实际利率保持...俺也有类似的感觉,想买些put,请教您这次打算主要做哪个指数

赞同来自: 便宜货有毒A 、山的那边 、topdeck 、zddd10 、Wanli012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经历上一波流动性恐慌,筹码结构出现了部分变化。但并没有大幅实质性改变。也就相当于国家接过了一部分散户筹码仅此而已。等于大散户接过了部分小散户,仍旧是一群乌合之众。
经济系统保持稳定,主要还是由于美国经济继续保持一定增速和通胀,导致出口增速稳定,其他参数继续保持下滑趋势,虽然出了很多政策,但都没有对总需求产生实质性提升。实际利率保持小幅下降,所以依旧无法产生实质性改变。(很多人认为现在是类似2014,懒得反驳,当年接近400BP的利率下降,现在你在试试400BP下降?)
无论是经济体量和流动性政策幅度,远远达不到抬高总需求的力量。
房价泡沫依然高企,流动性紧缩依然是螺旋循环,无人可以阻挡。
鉴于央行的底牌(流动性危机或者说系统性危机),在没有出现PMI PPI等经济数据出现极端恶化趋势前,实质性抬高总需求 大幅降低利率 的措施是几乎不可能的(知道底牌就是好)。
所以市场只能进入恶性循环,就是周期性的反复的出现集体踩踏,反复出现集体砍仓行为。下一次暴跌不远了。
我还是这句话,一味的试图用一只手拖住系统,不拿出任何实质性的东西,你是把大家当大啥子对待,我要的是长期限0利率的贷款,你给我来个每月少还100块,呵呵。。。
最新报道抬高了今年经济增速的预期,看到后,笑而不语。
就像中国队出线一样,似乎我也会对中国足球有了一丝丝侥幸,但却忘记了明明已经越来越不行了。

赞同来自: nkwangwenfang
看看别人的回测研究。
期权与趋势跟踪结合策略
回测结果分析:从结果来看,三个策略(期权买方、卖方、波动率优化)中,期权卖方策略表现最优,其次是波动率优化,最后是期权买方,主要原因是在回测期间黄金主要处于降波态势,卖方策略胜率较高,买方策略胜率较低,而波动率率优化过程中买期权的收益不足以弥补vega与theta的损失。
回测逻辑及设置:
1、以标的趋势跟踪的多空信号为依据,采用双均线金叉做多死叉做空规则,以期权收盘价进行开平仓,每次开仓计算平值期权行权价,以此选择开平仓期权;
2、这里不使用保证金交易。
均线窗口:快(10)、慢(15)
1.买方策略:出现多头信号,买入10手平值call,出现空头信号,买入10手平值put
2.卖方策略:出现多头信号,卖出10手平值put,出现空头信号,卖出10手平值call
3.波动率优化趋势策略:出现多头信号,若波动率大于阈值x,则卖出10手平值put,若波动率小于阈值y,则买入10手平值call;若出现空头信号,若波动率大于阈值x,则卖出10手平值call,若波动率小于阈值y,则买入10手平值put

大佬太牛逼了,搜索了A股,亮瞎了眼睛那只是入门罢了。
你只是看到了最表面的人类运动。
接着就是不断往里探测,直到你可以精准的掌握信息的运动,人类的运动。
并且根据得到的规律,制定出交易策略,才算结束。
缺任何一步,也没啥用。
这也是为啥真正会利用的人也注定是少数人。
光有倚天剑,没有招数,都是白瞎。

赞同来自: cn668158 、xgjxgq 、不虚不实 、嘻哈少年 、人来人往777 、更多 »
发现一本好书:跨越网络的门槛: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扩散。
对信息扩散,人群注意力的规律,做了一些研究。其中自然也提到了叙事经济学。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心理学,网络分析的发展,注意力研究才是将来真正的利润源泉。
谁能够充分预测判断,人群注意力的出现与爆发,这财富。。。。啧啧,巴菲特来了也是菜鸟。
扯远了,虽然这么说,但明摆着提前预测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类似于提前在2019就预测新冠一样。
做一个简单的比喻,如果社会网络结构是3层,参与者有10000人,第一层有0-100人,第二层101到1000人,第三层是1001到10000人。他们的链接是错综复杂,单独的层里也有不同小网络团体。信息是从最内往外传的。只有极少的信息会形成充满整个网络的信息,大部分信息都冲不破门槛。如何实时监控信息扩散的进程,如何才能预判哪些信息会充满整个网络。
并且最后在充满前提前开仓,充满后平仓。又或者计算充满后的反向交易(怎么才算充满?)
这套交易理念,还有很多路要走。不过至少我已经利用了一些,并且谋取到了一些利益,其实帖子里非常多的交易观点形成都是来自于这个规律。
不过因为探测手法还是比较落后,并且处于最外层的边缘,利润率还是差的太多,只要每快一步,利润是呈现指数级上升的。

赞同来自: Mr冰凉
可否请教一下楼主“距离下一次大幅衰退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其实这点非常重要)”的预计时间、判断依据或参考历史段?我好像应该声明下:
比如,半年或者三四年,
A股在2015年8月股灾后,仅仅3个多月的2016年1月再次暴跌到总市值/GDP趋近60%,1年后的2018年长期阴跌直到市值/GDP接近50%。
日本、台湾,在2003年总市值/GDP跌至50%后,开启了近4年的反弹,到2018年才再次衰退至相同水平。
很多宏观判断,不用太当真,有时候我可能只是随性瞎写写。。。因为黑天鹅就是靠瞎蒙,所以我一般胆子比较大,喜欢胡思乱想,有猜对,也有猜错。毕竟大部分99%的时间是用不到的,但为了那1%的暴利,所以我还是要锻炼下胡思乱想。
对于参考哪些历史,就是90年代的亚洲各国和01之后的台湾。这时候并不需要一起参考股市的波动,只要参考经济增速的数据变化,因为重要的不是股市历史,而仅仅是经济过程的参考。
把股市和经济一起参考,反而多此一举,记住:股价历史数据毫无意义。
需要参考的是:债务数据,信贷数据,房价,经济增速,全球经济,通胀 等等。
你看你们列出的对比老是喜欢拉上股价历史波动,这才是最不应该考虑的东西。但却是99%的人最喜欢的事情。反正我不会考虑。

本来想单独写个帖子了,但本来也没啥人,就继续随便写写。可否请教一下楼主“距离下一次大幅衰退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其实这点非常重要)”的预计时间、判断依据或参考历史段?
首先回答楼上,全球股市高位的确是一个风险因素,1月美联储老样子,我个人观点上半年老美应该没啥大变化了,不作为考虑的危险因素了(但的确可能是错的),但只要价格够低,我就倾向屏蔽全球环境了。沪深300最高点腰斩,市值上周最低到了66万亿,离我认为的极限60 也不差多少了。个人对今年的经济预期,大概依旧保持5%左右,随着短期看不到可能的危险因素,我...
比如,半年或者三四年,
A股在2015年8月股灾后,仅仅3个多月的2016年1月再次暴跌到总市值/GDP趋近60%,1年后的2018年长期阴跌直到市值/GDP接近50%。
日本、台湾,在2003年总市值/GDP跌至50%后,开启了近4年的反弹,到2018年才再次衰退至相同水平。

赞同来自: zsp950 、眼睛 、安静的小白 、csfires 、雨狼枫悟 、 、 、 、 、 、 、 、 、 、 、 、 、 、更多 »
最近在研究日内的一些波动,发现在下午稳定时期如果出现瞬间异动的信息扩散,可以带来极短期的超过准确率。虽然这种现象不多见。我正试图用程序化捕捉到这个极短利润。
似乎找到本应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异常信息波动,或许是有利可图的。
学习完席勒的叙事经济学,不断研究人群故事(信息)反复的扩散收敛的循环历史,找到利润真正的原动力。
投机其实是一门信息传播科学+人群反应科学。
五一五天就专心写代码了。

赞同来自: 安静的小白 、负重远行 、zddd10 、愚豆酱 、滚雪球2020 、 、 、 、 、 、 、 、 、 、 、 、更多 »
如果要靠出几句话改变市场,我想只有看到房地产和地方债务解决方案出台才有希望。但他们就是闭着眼睛闭着嘴巴。
人性之贪婪在市场面前尽显无疑,整个XX也是,对经济扩张的追求贪得无厌。对系统性WJ的恐惧和对经济扩张的贪婪。
所以并不是只有个人有贪婪和恐惧,集体性更严重。
对于国内股市,只有跌残了,实在不就不行了才能买了赚钱。这个阶段指望牛市无异于与虎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