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同来自: jackymin001 、少年歌行666
只看20%~30%的反弹?这个空间算是一波吃饭行情。20% 30%的幅度是可以用行为学预测出的,但要牛市反转,更需要宏观经济学预测了。后者跳大神概率更高,都有可能,就是有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这种钱其实很难赚,更不要说重仓了,轻仓可以试试。如果经济数据有短期上行趋势,让人产生错觉,HS300 恢复到5000肯定没问题。
楼主是看反弹,不是看牛市反转?
但是,很多问题依旧存在,我个人不是太看好。如果就算有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更多是全部跑路,离开市场。或者到时候就纯粹趋势交易。

赞同来自: 瀛幻想 、zddd10 、流沙少帅 、aladdin898 、dingpengle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周五的反抽过于太多了,2666大概率不是最低价,所有股市这地方都经历过2次到3次的反复下杀,如果再次实体阴线,并且是最低价,我更认为是合适的买入点。最好的区间仍旧是HS300的3000到3600区间,毕竟600点也算20%,利润可以了,如果运气好点,回抽到4000点,那基本上可以吃饱跑路了。最佳仍旧是实体阴线杀跌,然后情绪冲击最高点,让所有人彻底放弃。然后反复震荡几天,就可以顺利反抽了。一旦反抽必定是暴力反弹,切不可下车,一般就是一波到底,上涨远比下跌可能更快。这里往往会出现犹豫区间,就是所有人都以为只是和12月底类似的反弹,但这时候却是最容易一波拉上去的时刻。
虽然这么说,但从我的经验来说,市场总是超过我的个人预期,哈哈。虽然我曾经准确预测过很多波动,但每次实际上的波动都远超我想象,而我能赚到钱,也不过是蒙个大概,要是我真的全踩对,我肯定是股神了。。。。。。
期权的波动率已经很高了,买期权真心感觉亏,不像2020那时候那么爽,底部价格波动率还低的一比,希望这次能把50万保证金搞成200万就知足了
要是猜错了,没关系,我还有50万保证金。。。。。。
要是再猜错了,没关系,我还有第三个50万保证金。。。。
所以股市最大技巧永远是:要有好几个弹药库
仓位管理才是一切的核心,否则股神在世也是迟早药丸
做衍生品杠杆交易的仓位管理,就是把资金分成好几份弹药库,随时准备一个弹药库完蛋。
最后的最后,就是看运气和随机应变,时刻调整仓位和状态,我们不是基金经理,我们是投机游击队,随时准备跑路和出击,一秒钟开仓,一秒钟平仓,在市场失效时刻和人群反方向运动,投机取巧。
拥有最强的资金管理,最强的心理学工具,最强的经济理论,不需要太多资金,拥有保持最灵活多变的多空变化,这就是指数杠杆交易的精髓。
不做带头大哥,只做浑水摸鱼。
切忌一口吃饱,哪怕有时候判断感觉自己再准,也时刻准备自我怀疑,不行一定就跑。没人可以预测出市场,我不过是在利用人类运动摸鱼,希望哪天能摸到一条大鱼,就退休了。
切忌对市场价位有执念,心理,经济,从来没有固定数字,都是一种状态切换,我也是突然觉得市场可能马上就要切换状态了,要做好战斗准备,我也可能立马认错。
心理学是一种感受科学,有时候自我直觉非常重要!
在市场失效时刻,和人群反向交易。这是一句非常需要自我领悟和经验的诀窍。不断练习,慢慢来。感受人群运动可能还需要一丢丢天赋。
还有4个交易日,等周一走完,再进一步计划

1992年,韩国股市
1995年,恒生指数
1999年,台湾股市
就看最右一栏 都是经济增速波动
我一直认为其实全球股市都是一票货色

赞同来自: 攀爬者2021 、绫小路清隆 、老火鸡知行合一 、skyblue777 、涮羊肉大仙 、 、 、 、 、 、 、 、 、 、 、 、 、 、更多 »
- 首先回答楼上,全球股市高位的确是一个风险因素,1月美联储老样子,我个人观点上半年老美应该没啥大变化了,不作为考虑的危险因素了(但的确可能是错的),但只要价格够低,我就倾向屏蔽全球环境了。
- 沪深300最高点腰斩,市值上周最低到了66万亿,离我认为的极限60 也不差多少了。
- 个人对今年的经济预期,大概依旧保持5%左右,随着短期看不到可能的危险因素,我对上半年保持乐观(仅仅是上半年),回头看2021年的8%的确是一个高点了,鉴于我对经济波动的理解,和大部分其他国家历史的刻舟求剑。距离下一次大幅衰退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其实这点非常重要),其实如果猜错了,怎么买股票都是浪费时间,那就绝对不会有任何暴力反弹。
- 鉴于这次下跌更类似于对经济心理预期的纠正,同时也是流动性的正常波动,其实这种波动是非常常见的,一般这种宽基总波动幅度就是50%,最后一段跌幅在25%左右,维持时间大概就是3到6个月不等。这也是我预测沪深300到3000左右的大致判断来源。
一切的根源来自人类对于经济波动的理解完全错误,从而造成心理的快速波动,无论是莫名其妙的去年初的看涨情绪,又或者是现在的看空情绪,都不过是对经济波动的盲目理解,造成这种情况有社会舆情的反复错误的引导,也有人类天生的情绪。现在不过就是一年之前的对立面,当时有多少人看多,今天就有多少人看空,股市就是和经济学,心理学作斗争。
能让我亏大钱的,无非只有就是因为我对经济理解完全错误。
每次人类心理大幅下跌,只要经济真的横的住,股市肯定会暴力反抽,这就是股市规律。
我更多的时候就是回顾比如90年代日韩股市经济,回顾美股历次心理快速波动,回顾一些拉美或者某个地方小国家的股市经济,从而找到那一丝丝可能的线索。

赞同来自: 不虚不实
感谢lz的指点,有点启发了。期权的话你的仓位 就是你的止损 准备好投入资金全部损失就可以了
只关注盈亏比最高的区间,挑选最合适的工具,不预测涨跌。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不过还是有一点疑惑,这个点位设止损么?
虽然这么说,但我实际心理承受准备好损失投入资金的一半也基本差不多了
如果你有100万,投入50万期权,损失一半25万,也基本可以控制回撤在25%,差不多这样吧

你要是完全空仓,有自己觉得好的,买点也没关系,这也我不大懂了。感谢lz的指点,有点启发了。
对于我来说,我肯定是用期权等一击命中的机会,全垒打。我的击球区间是沪深300 600点空间。总市值10万亿的上涨空间。上证指数400点到500点左右空间。
只有当我有把握可以吃到这个空间的时候,我就会出手了。对我来说,可不需要什么牛市。我要的就只是这个空间足够了。
所以你看,对我来说,还是经济学,行为学,波动幅度空间最有用。
沪深30...
只关注盈亏比最高的区间,挑选最合适的工具,不预测涨跌。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不过还是有一点疑惑,这个点位设止损么?

赞同来自: 南山少主 、Jiahonzheng 、zengyongqiang 、不虚不实 、人来人往777 、 、更多 »
点位选择,久期,仓位都需要考虑,期待大佬的表演。一击制胜。没这么复杂,又不是要利益最大化,赚到钱就很好了,就实值+平值期权,也许在一丢丢股指期货,一共就600点空间,20%,比如你有100万,买入50万期权,差不多相当于6 7百万ETF,20%就是100万到150万利润,差不多可以了。也没啥太大时间损耗,移仓也可以,真有极端情况也扛得住。运气好点100万变300万。跑路了,该干嘛干嘛去拉。差不多就这样,没啥大成绩。
不求过于超过自己能力的成绩。

赞同来自: 真秋之影 、apple2019 、zddd10 、小晓酱 、Restone 、 、 、 、 、 、 、 、 、更多 »
感觉最近这跌法,应该是触发到一类资金的止损了。其实说个大实话。
是不是可以捡点东西……
现在的你就像十几年前的我,其实我所有的思维方式是抄来的,可能带有很多自创,但归根到底就是抄来的, 哈哈。所以我哪有什么大本事。我已经公开了这么多,也是希望继续抄,反正抄的会也是极少极少的。
我其实资质很差。
当年的我也感觉市场太难了,学不会了,一天输的我都要吐血了。其实很多人都经历过,除非极端天赋型选手那种。
但是高手只能告诉你研究方向,最后怎么融入到自己,自己探索出一条路,是很艰难的。
就像我这套东西,是抄的一个非常顶级商品期货高手的策略,他根本不做股市,他靠着这套思维在当年的国内商品上赚的很多,我当年也试图这样操作,后来越做越不行,就是跟不上它的思维。
直到很多年后,我把这个思维应用的指数上,才有了现在的交易策略。
他个家伙当年还说我水平差,这辈子没希望学会了,你看,我是没学会,但我用到指数期权上,我到融会贯通了。
我始终希望展示一种思维模式,不是告诉大家市场如何赚钱,预测涨跌。
而是告诉你,只有跳出价格框架,走向真正的思维方法,至于成败,赚多少钱,随缘吧
没有什么真正的圣杯,好好思考,不断学习经济学,行为学,心理学,是我的工作。

你要是完全空仓,有自己觉得好的,买点也没关系,这也我不大懂了。点位选择,久期,仓位都需要考虑,期待大佬的表演。一击制胜。
对于我来说,我肯定是用期权等一击命中的机会,全垒打。我的击球区间是沪深300 600点空间。总市值10万亿的上涨空间。上证指数400点到500点左右空间。
只有当我有把握可以吃到这个空间的时候,我就会出手了。对我来说,可不需要什么牛市。我要的就只是这个空间足够了。
所以你看,对我来说,还是经济学,行为学,波动幅度空间最有用。
沪深30...

赞同来自: hantang001 、丢失的十年 、yjjkwxf 、之鱼星 、flybirdlee 、 、 、 、 、 、 、 、 、更多 »
感觉最近这跌法,应该是触发到一类资金的止损了。你要是完全空仓,有自己觉得好的,买点也没关系,这也我不大懂了。
是不是可以捡点东西……
对于我来说,我肯定是用期权等一击命中的机会,全垒打。我的击球区间是沪深300 600点空间。总市值10万亿的上涨空间。上证指数400点到500点左右空间。
只有当我有把握可以吃到这个空间的时候,我就会出手了。对我来说,可不需要什么牛市。我要的就只是这个空间足够了。
所以你看,对我来说,还是经济学,行为学,波动幅度空间最有用。
沪深300的超密集区间就是3650点,这地方的盘子和套牢散户是巨量的,也正好就是相信3000点是底部的这些人,还有就是李蓓他们这些大量资金。
其实有时候不得不说预测涨跌是比较落后的交易决策策略。
你要是跟着我打,我就只能带你进攻沪深300的3000点3600的这段,其他利润区间我没啥兴趣

赞同来自: gxyc 、Addivon 、李乐毅 、小会砸 、好奇心135 、 、 、 、 、 、 、 、 、 、更多 »
@大牌886我的人生经历注定是绿叶,我从来不想站到舞台中央,和我没关系。
也没有什么不能聊的。
所谓作弊器,比如,你提到的老美利用热成像去探测原油库存,这个事情其实不难,而且有专门的期刊(Genscape)会提前发布这方面的信息,我记得当年订阅的价格大概是10万美元一年。但是,最终,你会发现,与其去找什么作弊器,不如提升自己的“肌肉”。
Genscape只能是利用热成像去探测原油库存,而真正控制北美Cushing周边管道的,又是谁呢?BP。而BP这方面的交...
我们肯定不是一类人,我第一份工作就是挤兑国内期货市场,我第一任老板现在还在提篮桥。
我最推崇的投资大师,是:是川银藏。
我的交易策略都是下三流不入流,仔细看我这个月交易记录就知道了,就是和市场先生对赌。如果市场先生是大骗子,我的工作就是拆穿他,并且比他还骗。你看我只做国内指数期权就知道了,我从来不做股票,我属于一秒钟开仓,一秒钟平仓。
我就属于买完可转债就想暴打电话给上市公司,买完微型股票就想去论坛狂发文章的人。
如果有人问我如何发大财,我的回答永远是:等鸡的屁股小于0,直接满仓。
我最喜欢的金融电影是:国家破产之日
作为绿叶要有绿叶的觉悟
就像在上海,我注定只有60平的位置,没人会在乎我。
就像当年在华五读书,大家都在仔细听讲,学习托福,就我看看窗外,然后直接打了退学报告。
就像当年高中竞赛,大家都去参加全国物理复赛了,我就老老实实参加应用数学复赛。
做惯了绿叶,道德感这种值多少钱?那些住100平和我讲道德吗,这就是笑话

ylxwyj
- 承认未知 & 用数据说话
赞同来自: 听风绝弦 、Jiahonzheng 、散户救星 、乐鱼之乐 、neverfailor 、 、 、 、 、 、 、 、 、 、 、 、 、 、 、更多 »
也没有什么不能聊的。
所谓作弊器,比如,你提到的老美利用热成像去探测原油库存,这个事情其实不难,而且有专门的期刊(Genscape)会提前发布这方面的信息,我记得当年订阅的价格大概是10万美元一年。但是,最终,你会发现,与其去找什么作弊器,不如提升自己的“肌肉”。
Genscape只能是利用热成像去探测原油库存,而真正控制北美Cushing周边管道的,又是谁呢?BP。而BP这方面的交易员,并不需要什么作弊器,他们研判市场和做局的工具,只是几张简单的EXCEL表格。为什么他们能这么轻松地做到这一切?因为英国石油当年的传奇CEO约翰·布朗在1998年并购了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虽然,这个并购造成了一些后续的隐患,比如,2005年BP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炼油厂爆炸,15人致死;2006年BP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北坡的石油管道泄漏等,这个局布置了十几年,最终使得BP在WTI交割方面具有了极强的实力 —— 这才使得BP在WTI原油交易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最典型的就是2011年10月左右,WTI-Brent 价差一度拉宽到 -25美元/每桶(而在过去几十年中,这个数值通常是 0 - +5美元/桶)。为了造成这种局面,他们甚至在事前调整了某几条石油管道的流向,从流出Cushing、改为流入Cushing。此后,由于一些法律纠纷,该团队中最杰出的那位,辞职后去了澳大利亚,为贸易商Arcadia工作。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作弊器”,首先要有的是实力。
再举个国内的例子,都说量化打板难做,为什么上海XX能赚钱?还不是硬件放得好、通道好;这是“作弊器”么?在我看来,这是实力。
同样的,美国搞高频的,从放服务器、到搞微波通信,去最求更快的报价和反馈,最后也变成了资金体量的博弈 —— 只有大资金,才能上得起最先进、最昂贵的设备。这是“作弊器”么?在我看来,这还是实力。
至于GME、Jonathan Lebed、粉票市场、甚至《股票作手回忆录》里面提到的1920年代股价赌博屋(散客和屋主对赌股价波动)和现在的各种币,都是“灰色地带”。有愿意玩的,可以玩、愿赌服输。但是,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类似的人物,还有石油贸易界的传奇人物 Marc Rich,被禁止入境美国数十年,直至克林顿特赦。更不用说,国内的吕梁、赵笑云,如今安在耶?所以,像我这种人,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不会去碰的 —— 因为不是光脚的、犯不上。
曾经有个顶尖的石油交易员说过,这个市场上的赚钱方法有3个:偷钱、骗钱、挤兑市场。
我更倾向于偷,而不是骗;挤兑嘛~ 根本没这个实力,能躲开、不被收割,就已经很不错了。

赞同来自: 你猜再猜
LPPL模型,就是个参数拟合的模型;从本质上说,其实和市场走势没啥关系。谢谢大哥指导,多推荐一点这种经济学书,哈
但是,从临界点的测算来看,似乎还有有点像 —— 总体感觉,就是算命、随缘。
比如,2016年的时候,我用它测过黄金价格的下跌是否已经见底,貌似那次是对了。
我自己是更看重现实逻辑,象LPPL和BSADF这样的,我都是作为辅助指标看待的。
我不是学物理的。我是数学系的(物理系的倒是住在我们边上,但他们那届是和尚班、一个女生都没...
不过我感觉各位高手理论水平都很高了,但是各自收益差异,除了运气和资金、胆识。很多时候还是有工具区别,这也是我未来希望大幅提高的方向。这个我指的工具可能未必是数学,或者理论模型等
而是类似曾经我看到过老美可以用卫星灯光数据研究经济变化,还有利用热成像去探测原油库存等
我认为只有利用最先进的科技,才能跑到最前面,一味的利用大家传统方式,很难获得突破。必须利用高科技,NLP都已经不算啥了,论坛探测只是基础入门。就类似试想一下,你要是带着现代摄像头技术回到90年代,直接每个营业部门口装好探头,再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这赚多少钱,岂不是分分钟。
与其说是金融科技,我更相信“投机科技”,虽然我感觉这块发展极度缓慢,任凭模型 理论在发达。都不如一个作弊器。。。。
所以别看我上面说了这么多理论,我真正想研究的方向是研究作弊器。。。。当然,这是另外话题了,也许根本就不存在

ylxwyj
- 承认未知 & 用数据说话
赞同来自: Jiahonzheng 、传达室李老伯 、zidekuls 、Luff123D 、好奇心135 、 、 、更多 »
楼主知道LPPL,难道是金融物理同行?依然记得自己读书时候,复杂网络,临界理论,当时我本科主要是用电脑程序模拟金融市场(Agent-Based Modeling)LPPL模型,就是个参数拟合的模型;从本质上说,其实和市场走势没啥关系。
但是,从临界点的测算来看,似乎还有有点像 —— 总体感觉,就是算命、随缘。
比如,2016年的时候,我用它测过黄金价格的下跌是否已经见底,貌似那次是对了。
我自己是更看重现实逻辑,象LPPL和BSADF这样的,我都是作为辅助指标看待的。
我不是学物理的。我是数学系的(物理系的倒是住在我们边上,但他们那届是和尚班、一个女生都没有,哈哈)、周是化学系的。
另外,如果你对货币、信贷、周期感兴趣,可以去看看王兆卿写的《经济动力学》,比较有意思。

赞同来自: zddd10 、绫小路清隆 、某甲 、lwhsq88 、鹏0818 、 、 、 、 、 、 、 、更多 »
伟大的是川银藏,通过一生的投机,证明了只有充分研究周期,先人一步,反向思考,才是投机致胜的不二法门。
还不算伟大的达里奥,证明了货币周期是如何影响全球经济和股市波动的
这里提一下一位伟大不知名的股神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当所有人忘记了股市原来还会上涨,习惯了高利率的压制,这时候突发的大幅度降息必将带来疯狂的牛屎。
还不算伟大的霍华德马克思,同样用一生写下了二级博弈和经济周期,同样充分肯定了人群行为与货币周期的作用。
不算伟大的无数科学家,同样都证明了复杂性,心理,货币都是股市运动的关键。
如果巴菲特们觉得价值投资值得研究和信仰一生,那股市投机学同样是一门伟大的学问
而之所以价值投资更容易接受,只是因为它听起来更简单,似乎是个人都学得会,而投机学光看表面都会让人觉得晦涩难懂,我还记得第一次听博弈论,的确智商低的人好像是学不会,哈

赞同来自: Royal0000 、鱼2046 、愚豆酱 、追梦者雷 、行走的时光机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股市本质就是:“人”进行的一场“货币”“筹码”互”换”游戏)
所以研究指数,就是研究人,研究货币,研究筹码供应
人,就是人群集体性行为,博弈,策略进化,关注度,情绪,心理学
货币,就是信贷理论,利率,经济周期,货币供应周期,信贷导致的货币自然消失与产生等(这里尤其注意是央行行为)
筹码,这里我目前主要就研究总市值波动规律
指数是一门跨了三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不知道为啥这么多人觉得指数好像很简单,什么定投,长期持有,价值投资,在我眼里就是智商低,还懒惰的人才会选的不动脑的道路。更别提什么喊几句,好像钱就会给你一样。
能够在2021年最高点跑路,然后一路看空几年,就是因为8%的数字已经是极限了,根据货币理论,货币收缩是必然,怎么可能在拉上去
能够反复割韭菜,是利用了人群短期的行为波动,你兴奋我就卖空,你恐惧我就买入
市值70多万亿(筹码理论),获利空间根本不足,根本不值得重仓买入,鉴于数据5.3非常良好,央行根本没行动的动力(这就是央行行为学),突发恐惧(心理学)当然应该快速买入,
12月底突发乐观精神(心理学),当然值得做空。
就像我的签名,人类是愚蠢的,对于这个横跨三个科目的综合性学科主题,真正理解的能有几人。
当你拥有宏观视野,时刻可以跟踪人群心理与行为,对货币的周期有了一定深刻认识,在来看股市波动,这才是真是站在最高峰(声明:楼主还没到这水平,只是知道最正确的道路罢了)

主要还是要看成交量能否激活模式切换(相变、涌现),成交越活跃、非理性越可能占据上风;楼主知道LPPL,难道是金融物理同行?依然记得自己读书时候,复杂网络,临界理论,当时我本科主要是用电脑程序模拟金融市场(Agent-Based Modeling)
还有就是用LPPL模型去拟合,辅助观察趋势是否已经临近临界点的概率;
不过,我个人觉得预判还是很难的,
我的做法是模糊判断、随缘进场。
那时候要读索内特和周炜星的论文,我当时还想考周炜星的金融物理研究生
不过我现在更相信心理学+大数据,因为大数据显示出更直观的市场特征,非常直观
表面上我也应该走量化,但我更喜欢宏观经济学

ylxwyj
- 承认未知 & 用数据说话
赞同来自: Jiahonzheng 、散户救星 、iPman 、zyh123zyh 、凡先生 、 、 、 、 、 、 、更多 »
目前现有的科技,工具上最前沿就是心理结合大数据方向,理论模型上就是之前 ylxwyj 提到的复杂经济学领域(这方面在投机上可能比行为金融学更有解释力),我非常赞同复杂经济学里提到的市场有效与无效之间的切换方式(正是由于某个阶段的群体集体性单一策略导致了这种切换)主要还是要看成交量能否激活模式切换(相变、涌现),成交越活跃、非理性越可能占据上风;
还有就是用LPPL模型去拟合,辅助观察趋势是否已经临近临界点的概率;
不过,我个人觉得预判还是很难的,
我的做法是模糊判断、随缘进场。

赞同来自: 追梦者雷 、Jiahonzheng 、散户救星 、xgjxgq 、skyblue777 、 、 、更多 »
看期权波动率一样吗?那种有相似性 但还是落后 就像火箭筒和导弹的差距,但总比大部分人拿大刀好。但我的工具也不够先进,我相信有人有比我还先进的武器,很多时候的确是技不如人。
十几年来对我来说,我的实际经验就是,我们不断的在跟踪人群,但我依然没法诱导人群。诱导人群行为是最高级的交易策略,但也可能是法律底线边缘。
在跟踪人群交易策略里,目前最先进的仍旧是市场失效下的人群反向交易(类似于高级割韭菜)
目前现有的科技,工具上最前沿就是心理结合大数据方向,理论模型上就是之前 ylxwyj 提到的复杂经济学领域(这方面在投机上可能比行为金融学更有解释力),我非常赞同复杂经济学里提到的市场有效与无效之间的切换方式(正是由于某个阶段的群体集体性单一策略导致了这种切换)
如果我在进一步深入研究,试图真正挖掘的更深的话,就是要用计算机模拟出人群如何形成集体单一性策略从而导致过度泡沫或者过度震荡,在进一步导致了崩盘和趋势形成,从而更好的拟合现有的市场波动,找到市场可能的下一步方向。
但是这仍旧只是市场波动的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宏观货币与央行行为理论,这个可能比技术更值得学习研究,特别是央行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赞同来自: Jiahonzheng 、Karlawen123 、闲菜 、drzb 、neverfailor更多 »
第二四六的图是什么吖图二是:一天内的 我靠爬虫读取到的关注度情绪波动
图四六:普通的百度指数关注度波动
两者具有明显相同的特征(在一波明显的下跌趋势中),参与人数、关注强度、情绪度,都是一波一波不断走高最后到达极限,直到走势反转,所以现在这地方的强度还没有放大到极限,所以我说离市场底部还有距离(但也不远了,但最后的一波可能更可怕)
当最后放大的极限 基本就是所有人承受的极限被打破 你就可以直接满仓买入

赞同来自: jackymin001 、阿邦查 、夜路沙冷 、坚持存款 、neverfailor 、 、 、更多 »
缩量后的再次继续快速杀跌,需要火速平仓,我先跑路拉,但这可能并不是大底,极有可能真正崩溃就在前方,到时候再说,总要歇歇的,饭要一口口吃

赞同来自: 等待等待牛市 、夜路沙冷 、真秋之影 、听风绝弦 、zyxw风雅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现在大部分人已经处于投降的边缘了,3000点这个锚已经太久了,两市市值还没有新低,波动率也没有放大,虽然连跌了5个月,但是这种连跌的阴线一般是以放大波动率,最后一个月的阴线幅度达到高点作为终结,仔细算一下每个月的跌幅就知道我说什么了,宏观数据也没有显著下滑,算是天助神力,天时地利人和都俱全,美股接近高点强弩之末,汇率反弹后也有下滑趋势,只待贬值新低位了。
曾经无数次历史教训历历在目,英国脱欧,瑞郎崩盘,任何一次强大的锚定效应,最终都将以相同的结局结束

赞同来自: lpxp 、听风绝弦 、款特长 、夜路沙冷 、大狗的猴哥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连跌三根阴线了,这时候加力做空,有点太激进了图表不是这么看的,关键看人群预期和市场情绪,只要不是极端情绪,怎么开仓对赌都是可以的,你越觉得这地方的判断和其他人都一样,那只能说明你也是人群一份子。老粉丝了,我始终强调,投机的最高水平,其本质就是和人群对赌,所以反向思考和观察情绪,一致性预期,是必修课。敢于在市场最具有迷惑的地方反向下注是投机最有乐趣的部分。对赌本来也不是百分百赢,主要就是靠盈亏比,但是你的盈亏比和我眼里的盈亏比是不同的。
正常人的盈亏比主要看图表涨跌,人脑天生会自然觉得跌多了,未来涨的空间就应该大于跌的空间,这是常识,但可惜,市场可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市场盈亏比靠的就是反向对赌人群预期+低情绪开仓高涨的情绪平仓(恐慌和极度乐观都是高涨的情绪),这才是市场盈亏比的精髓。知道了这个,才去判断你的操作到底有没有盈亏比?

赞同来自: Panych88 、好奇心135 、neverfailor 、aladdin898 、少年歌行666 、 、 、 、 、更多 »
用贝叶斯概率来说,我们投机客所有的努力其实只是为了继续增加先验概率,一个脑子里装着100年股市波动逻辑的人和一个只装着10年A股逻辑的人,其实收益上往往可能差距不大,但随着交易年限的上升一旦遇到新逻辑新事物的时候,具有更高先验概率的人具有更高概率活下来,仅此而已。

赞同来自: neverfailor
光加仓大佬也把每次盈利平仓发出来呀不写,浪费我时间,我不负责任何东西,而且我的终极目标就是最低点买入,然后翻倍,然后销户,翻倍的盈利也就只是为了买套房,其他任何人任何事情和我没半毛线关系

赞同来自: lpxp 、真秋之影 、影约 、nannanbob 、凡先生 、 、 、 、 、更多 »
对于我来说,总市值起码在66附近,这样30%的跌幅是完全匹配一次的小型衰退的
并且股市最低点对应的应该正是数据下滑的一次导数,也就是最快的时候,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一种特定的环境,也只有这种环境才值得你个人孤独的买入(所有最底部的买入者,都是孤独的勇者)
这种人本身就是异类,毕竟大部分人只是听过悲观时候买入,但对这句话简直理解的非常RUOJI
因为对于大部分来说,所谓的悲观就是“跌的多”(我反复强调 根据价格跌的多 涨的多 去产生判断观点,是人类最愚蠢的策略之一)
真正悲观的包括( 暴涨的突发关注度,爆发的曾经没发生的事件,极端的数据, 与所有人预期完全相反,等等) 而大部分人对此却一无所知,连人类情绪是如何产生都不清楚,更没有任何手段去判断这些,都最后成为待宰的羔羊罢了

赞同来自: 瀛幻想 、塔塔桔 、款特长 、散户救星 、xiaow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截止目前,最新季度PMI 49.4 连小型衰退的级别都没到,难以理解这种幅度就要强力的刺激的逻辑。我要是央行,我心里想的是:刺激NM。。。恒大都没倒,我刺激谁去?
截止目前,美联储核心CPI 还有4%多点,美国无论是股市还是地产,或者就业信心,都显示人家经济牛的一比,这需求很硬,出于趋势,我不大相信美联储会大幅度降息,最多一旦出现小型衰退,小幅降息或者加息终点,但也也说明全球股市可能会跌一波。
正是这种环境下,根本没有抄底的环境(除了所谓的价格跌了很多,但大部分人却最不应该的看的就是价格),因为价格低买入 价格高卖出,是人类愚蠢的交易策略之一(除非你的确智商比较低,那也没办法),最先进的交易策略永远是根据环境状态去买入卖出,就像在火灾中有两扇逃生门,所有人朝向其中一扇门逃生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朝着另一扇门猛冲(当然首先要有火灾的环境,不然跑个FJ)
高关注度,高度情绪波动,是暴利的源泉,作为一个曾经屡次最低价买入最高价卖出的选手来说,要习惯于与人类运动博弈。只有心中无价格,左手心理学,右手行为学,当中货币论,才能取得最高利润。
最近在研究日内的情绪波动,依旧看到了很多人群运动的规律,对过去的研究也有了很多补充。

赞同来自: BenjaminAA 、drzb
继续强力看空,这里只是开始,虽然时间可能不长,希望足够刺激感觉这里下跌的速度可能不快,过程比较复杂,但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只有全嗝屁,才有绝处逢生的机会
我的策略是建立在我只有一次建仓的机会的前提下,普通人莫学习,师太就是这样激进

赞同来自: aladdin898 、zengyongqiang 、ldm88 、滚雪球2020 、不虚不实更多 »
不好意思,前一条问反了,楼主操作上一般是直接put还是卖call?
- 一般都会做 ,如果不确定会马上发生,纯粹基本面趋势交易,就买完PUT也同时卖CALL,会让两个合约时间一样,但行权价具有一定差距,买入会比卖出多一丢丢,个人习惯罢了。
- 如果判断极端行情,会直接买入实值期权,进入对战模式,要是战况激烈,随时可能补充股指期货。
- 如果判断横盘突变(一般是高涨情绪后的缓冲期,或者类似现在的下跌中继,说白了就是心理学上犹豫期),会采取近月虚值期权进入战斗。
我的手法比较飘逸,会随着市场情绪变化多端,以上3种手段最常用,也都帮我赚到过钱钱,3号手段曾经帮我1周时间期权战队翻倍,2号手段帮我在2020年预测准确率高达80%,1号手段经常帮我赚点小钱(但也经常亏钱止损)
如果能够融会贯通,足以称霸杠杆指数市场,一切的精髓在于对人群行动和心理 了如指掌,哈
没有这个能力,再用什么招数和工具都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