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战是一场决定中美命运的战争,如果美国能限制住中国的芯片发展,就能极大的遏制中国的科技发展前途,封杀中国的未来,所以它已经不惜一切代价联合盟友对中国进行芯片技术管制,哪怕是损伤到本国企业的利益也在所不惜,这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而是为了防止以后自损一万的措施,对中国来说,如果能顶住压力成功突围,自力更生发展成功自己的芯片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就能打破美国的科技霸权,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7
赞同来自: 小鱼喜欢小樱桃 、messierm88 、neverfailor 、我心飞扬33 、xineric 、 、更多 »
美国人不知道咋想的,卖中国赚中国钱自己研发更加新的,中国也没有那么大动力自研,这样永远大幅领先不好吗?
非要不卖逼上梁山,超越不现实,但差距不会这样越来越大
非要不卖逼上梁山,超越不现实,但差距不会这样越来越大

9
赞同来自: 小鱼喜欢小樱桃 、djc354133 、neverfailor 、hanbing0356 、tlh681101 、 、 、 、更多 »
传上海微电子28nm浸没式光刻机年内推出。中国人集中资源办大事的能力不可低估。


6
赞同来自: 蓝火加特林 、思则有备 、蒙扎 、jccxza3547 、enzodino 、更多 »
1965年,中国工程师在罗伯特·诺伊斯和杰克·基尔比之后的五年里,制造了第一个集成电路。但是,中国在生产出第一个集成电路的第二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教育系统受到了攻击,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和专家被派往农村。
1971年,法金花了半年时间蹲在绘图桌上,首先用英特尔当时最先进的工具——直尺和彩色铅笔——勾勒出设计草图;然后用小刀将这个图案刻在红膜上;再用一个特殊的相机,将红膜上的图案转移到一个镀铬的玻璃板上,制成完美复制了图案的光刻版;最后,光线穿过掩模和一组透镜,在硅晶圆上投射出图案的微小版本。经过几个月的素描和雕刻,法金制造了一个芯片。
20世纪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结束了。科学家重新回到了实验室。但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中国大陆的芯片产业已经落后于硅谷,也落后于韩国和中国台湾。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英特尔发明了微处理器,同时日本在全球DRAM市场上占据了很大份额。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开始与美国建交。巴丁的代表团提醒中国人,与美国的友谊可以带来先进技术。这次访问标志着自“文化大革命”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十年前,北京、上海、南京和西安的主要研究机构都不会欢迎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某些政治遗产仍然存在。美国人被告知,中国科学家之所以不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因为他们反对“自夸”。
刚好在看克里斯·米勒的《芯片战争》,节选几段。
1971年,法金花了半年时间蹲在绘图桌上,首先用英特尔当时最先进的工具——直尺和彩色铅笔——勾勒出设计草图;然后用小刀将这个图案刻在红膜上;再用一个特殊的相机,将红膜上的图案转移到一个镀铬的玻璃板上,制成完美复制了图案的光刻版;最后,光线穿过掩模和一组透镜,在硅晶圆上投射出图案的微小版本。经过几个月的素描和雕刻,法金制造了一个芯片。
20世纪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结束了。科学家重新回到了实验室。但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中国大陆的芯片产业已经落后于硅谷,也落后于韩国和中国台湾。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英特尔发明了微处理器,同时日本在全球DRAM市场上占据了很大份额。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开始与美国建交。巴丁的代表团提醒中国人,与美国的友谊可以带来先进技术。这次访问标志着自“文化大革命”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十年前,北京、上海、南京和西安的主要研究机构都不会欢迎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某些政治遗产仍然存在。美国人被告知,中国科学家之所以不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因为他们反对“自夸”。
刚好在看克里斯·米勒的《芯片战争》,节选几段。

2
赞同来自: 红尘之上 、horizon668
我们国家对于芯片研发提供了很多优惠,奈何很多所谓的芯片企业都十分的短视,当然,商人逐利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国人,看到有些骗补的企业,也是有些许无奈,希望我们国家早日突破芯片的围追堵截,杀出一条血路,为人类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