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雷军的年度演讲这个月就要举行了,借用他去年演讲主题——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作为标题,谈谈我对小米的看法。
还记得刚毕业刚开始用安卓手机,买的是三星的note系列,当时很流行刷机,我也试着刷了几次,其中最让我惊艳的莫过于MIUI。小米手机上市后断断续续也用过几代,体验也不错。
无意中看了雷军的《小米创业思考》,让我有了投资小米的想法。现在也有了一定的仓位,过程中不知不觉写了几千字的备忘录,放着仅做备忘之用未免有点可惜,于是稍作整理就想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下。许多逻辑经不起推敲,仅当给自己持股增加点信心,大家看看就好,不做投资建议。
23Q1财报为例,分析小米业务构成,手机收入350亿*毛利11.2%=39.2亿,AIot收入168亿*毛利15.7%=26.376亿,互联网70亿*毛利72.3%=50.61亿。总收入588(不算其他业务的7亿),毛利116。互联网业务以11.9%的占比,取得43%的毛利,收益贡献度高。虽手机、AIot业务有所下降,但MIUI用户的继续上升。
不算造车,小米现有业务主要分手机*AIot及互联网服务。
一、现有业务
1、手机
手机竞争可以用惨烈形容,前两年小米也确实犯过错,在华为被制裁时也没有迅速填补,错失良机。23Q2国内小米市占13%左右排第五,已经快被华为赶上,全球范围内12%排名第三。手机目前仍然是个人连接互联网的主要设备,可以说小米的根基在于手机。近两代旗舰产品数字系列12、13口碑销量都不错,近期MIUI15要更新,如果能用心打磨产品,小米还是有机会继续爬升。雷军说过他的梦想是希望小米手机成为世界第一,虽然还很遥远,但还是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更何况这个梦想是雷军所说。这两年小米集团研发费用从20年的92.56到21年131.67,再到22年160.28,虽然不算高,但保持了高增长的势头,相较OPPO直接解散哲库,小米的自研芯片仍在继续,小米在芯片设计和调教上的不断积累,相信有一天小米是能够做出竞争力的SoC的。
目前华为5G回归越来越近,届时势必会抢占部分小米份额。因此,在手机上小米能否增长,我判断不了。但基本判断是,小米持续打磨好产品,坚持走高端化,且新的MIUI和旗舰机型口碑不崩,我还是看好小米手机能维持住现在的地位及盈利水平。
手机业务21年营收2088,22年营收1672,23年仍然下降趋势,半年同比下降12%左右,简单按此推算小米今年全年手机营收1471,如能够稳住销量,公司的降本增效措施达到效果,以后年度营收1400,硬件综合净利5%上限推算,贡献净利70亿左右,给15倍的市盈率,估值1050。
关注点:竞争激烈,稳住口碑
2、AIot
电视23H1销量第一,空调前五市占6.7%,冰箱、洗衣机前十销量占比2-3%。营收22年798,21年850。相较家电大厂差距还是很大,美的3400多,21-22净利290左右,市值4003;海尔22年营收2400多,21-22净利140左右,市值2284;格力1800多,21-22净利240左右,市值2134。
海信视像营收*毛利率得出22年毛利83,21年毛利73,海信家电22年153,21年133。小米AIot22年毛利114,21年110。略大于海信视像,小于海信家电。海信视像市值290,海信家电330。
传统家电已经是比较成熟行业,行业提升潜力不大,但行业天花板足够高,能到美的级别,市值可以到四千亿左右。目前行业格局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小米想要破局关键还在于智能化水平,既然业务取名AIot,则公司还是想利用智能化来破局,但目前就我个人使用的情况来看,智能化水平确实比其他传统家电企业高点,但对生活品质提升不多,远达不到破局水平。
因此,目前参考海信视像 海信家电的估值水平,小米AIot的估值给300左右。
关注点:数量有余,智能不足
3、互联网服务
小米的互联网思维,体现在硬件上不追求利润,雷军在IPO时说过,小米的硬件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5%,也就意味着硬件是用来将客户带入小米生态圈的工具,而服务才是盈利的重头。23年一季报中指出:2023年3月,全球MIUI月活5.94亿,同比增长12.4%,智能电视月活也保持增长,看好互联网服务收入能够继续增长。同时,在小米业务中,互联网服务的毛利也是最高的,22年毛利率72%、21年毛利率74%、20年毛利率62%,23Q1互联网业务以11.9%的占比,取得43%的毛利。该部分能够稳住,每年能贡献200以上的毛利。
其他开支按照营收占比10%左右分摊,行政开支50亿左右分摊5亿,22年研发投入160亿并继续增长按200亿计算分摊20亿,销售推广开支200亿左右分摊20亿。净利贡献150亿左右。给15倍的估值(腾讯目前PETTM15左右),2250左右。
关注点:硬件引流,软件盈利
综上,由此可得,小米传统业务估值1050 320 2250=3600,目前市值2789(均折合成人民币)。另外,今年一季报小米有短期投资 现金650亿左右。
二、小米造车
很多人不看好小米造车,但我认为,小米造车成功概率不小,并且造车成功对小米品牌形象的提升是全方位的。说下我的逻辑:首先,我认为小米一定可以造出车,目前国内产业链已趋于完善,以雷军务实的态度,技术上不会有太大问题。目前一期工程部分完工,产线的搭建也顺利进行中,并且造车牌照问题,政府也没有有任何理由对小米设置障碍。其次,小米希望造有性价比的好车,私下打听到,小米汽车的主线也是找了老牌德系集成商来造,质量要求严格,据说质量标准启用的是参照奔驰的标准,工序复杂,但能保证质量,另外,小米宗旨感动人心价格公道一定也会在汽车上体现。所以产品上市时我认为会是一辆性能卓越,质量过关价格公道(不一定很便宜)的好车。最后,我认为雷军会着力打造几个解决现有汽车痛点的功能,引爆市场,有爆料说小米汽车上市会伴随含金量不错的自研芯片和车机系统架构,结合小米的优势,可能在自动驾驶、车机交互这些方面。第一款车,能够吸引到足够目光,质量不出问题,小米汽车就成功了一半。
有人说小米造车起步太晚,雷军说汽车是百年行业,什么时候入局都不晚,汽车电动化赋予了汽车智能化的基础,现在趋势也在形成,小米这时候入局正是时候。雷军在《小米创业思考》里自己总结小米造车的优势:
1.智能电动汽车彻底改变了汽车业的商业模式,小米对基于硬件的互联网服务模式理解极为深刻。
2.小米拥有业内最丰富的软硬件融合经验,在互联网业内对制造业的理解无人能敌。
3.小米拥有业内规模最大、品类最丰富、连接最活跃的成熟智能生态。
4.小米有大量的关键技术积累可以复用。
5.小米有强大的品牌积累的厚实的用户基础,有全球米粉的信赖和支持。
6.小米有充足的超1000亿元现金储备,可以心无旁骛地大胆投入。
虽然目前华为已经有很多车型上市,但目前形成直接竞争的只有与奇瑞合作的轿跑。华为的车我去看过,确实人性化功能做的不错,但华为自己不造车,车厂和华为都要利润,则成本是不是打得过小米是个问题,但华为在国内的品牌溢价似乎又可能弥补成本问题。所以小米汽车的最大竞争对手似乎又是华为。
总结来说,小米汽车要成功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而且似乎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估值还是比较宽容,每年亏几十亿的小鹏估值1000亿出头。所以我认为至少持股到小米汽车上市后的风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万一产品够强,似乎是个万亿级赛道。
三、其他想说的
1、雷军其人
其实想投资小米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雷军。看过他的书和很多演讲视频,他是个格局很高的人,不为赚钱而赚钱,创业首先想的是如何为客户、生态链企业甚至整个社会价值;他也是商人中稍有的诚实的人,承认自己曾经的失败,承诺超额利润让利客户,说到做到;还是个务实且能力极强的人,大学写的程序被编入教材,28岁成为金山总经理,说万里挑一一点不为过。所以投资小米,有雷军这样的人给你打工,成功的概率是极大的。
2、性价比模式需要沉淀
很多人有个固化思维——便宜没好货,所以认为小米产品低价,必定是因为牺牲了产品质量,其实不然,在《小米创业思考》中提到的,小米低价主要依靠爆品和简化渠道,爆品产生效力,边际成本降低就能降低售价又不亏本,直销渠道节省了中间成本,所以造就了小米的低价。小米产品如真像网上一些喷子所说的如此不堪,不可能有现在的销量。但性价比模式显然利益不会来的这么快,但长期坚持,我相信小米能够形成强大的品牌力量。
3、稳扎稳打加强研发
今天恰巧看到华为22年研发投入1615亿,是小米的十倍,虽然我认为小米的研发效率是不错的,研发也不能急功近利(如哲库的解散),但十倍的差距必须要正视,并抓紧追赶。手机、汽车,小米的主要业务都无法避免与华为的直接竞争,如此大的差距,小米应当重视。
还记得刚毕业刚开始用安卓手机,买的是三星的note系列,当时很流行刷机,我也试着刷了几次,其中最让我惊艳的莫过于MIUI。小米手机上市后断断续续也用过几代,体验也不错。
无意中看了雷军的《小米创业思考》,让我有了投资小米的想法。现在也有了一定的仓位,过程中不知不觉写了几千字的备忘录,放着仅做备忘之用未免有点可惜,于是稍作整理就想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下。许多逻辑经不起推敲,仅当给自己持股增加点信心,大家看看就好,不做投资建议。
23Q1财报为例,分析小米业务构成,手机收入350亿*毛利11.2%=39.2亿,AIot收入168亿*毛利15.7%=26.376亿,互联网70亿*毛利72.3%=50.61亿。总收入588(不算其他业务的7亿),毛利116。互联网业务以11.9%的占比,取得43%的毛利,收益贡献度高。虽手机、AIot业务有所下降,但MIUI用户的继续上升。
不算造车,小米现有业务主要分手机*AIot及互联网服务。
一、现有业务
1、手机
手机竞争可以用惨烈形容,前两年小米也确实犯过错,在华为被制裁时也没有迅速填补,错失良机。23Q2国内小米市占13%左右排第五,已经快被华为赶上,全球范围内12%排名第三。手机目前仍然是个人连接互联网的主要设备,可以说小米的根基在于手机。近两代旗舰产品数字系列12、13口碑销量都不错,近期MIUI15要更新,如果能用心打磨产品,小米还是有机会继续爬升。雷军说过他的梦想是希望小米手机成为世界第一,虽然还很遥远,但还是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更何况这个梦想是雷军所说。这两年小米集团研发费用从20年的92.56到21年131.67,再到22年160.28,虽然不算高,但保持了高增长的势头,相较OPPO直接解散哲库,小米的自研芯片仍在继续,小米在芯片设计和调教上的不断积累,相信有一天小米是能够做出竞争力的SoC的。
目前华为5G回归越来越近,届时势必会抢占部分小米份额。因此,在手机上小米能否增长,我判断不了。但基本判断是,小米持续打磨好产品,坚持走高端化,且新的MIUI和旗舰机型口碑不崩,我还是看好小米手机能维持住现在的地位及盈利水平。
手机业务21年营收2088,22年营收1672,23年仍然下降趋势,半年同比下降12%左右,简单按此推算小米今年全年手机营收1471,如能够稳住销量,公司的降本增效措施达到效果,以后年度营收1400,硬件综合净利5%上限推算,贡献净利70亿左右,给15倍的市盈率,估值1050。
关注点:竞争激烈,稳住口碑
2、AIot
电视23H1销量第一,空调前五市占6.7%,冰箱、洗衣机前十销量占比2-3%。营收22年798,21年850。相较家电大厂差距还是很大,美的3400多,21-22净利290左右,市值4003;海尔22年营收2400多,21-22净利140左右,市值2284;格力1800多,21-22净利240左右,市值2134。
海信视像营收*毛利率得出22年毛利83,21年毛利73,海信家电22年153,21年133。小米AIot22年毛利114,21年110。略大于海信视像,小于海信家电。海信视像市值290,海信家电330。
传统家电已经是比较成熟行业,行业提升潜力不大,但行业天花板足够高,能到美的级别,市值可以到四千亿左右。目前行业格局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小米想要破局关键还在于智能化水平,既然业务取名AIot,则公司还是想利用智能化来破局,但目前就我个人使用的情况来看,智能化水平确实比其他传统家电企业高点,但对生活品质提升不多,远达不到破局水平。
因此,目前参考海信视像 海信家电的估值水平,小米AIot的估值给300左右。
关注点:数量有余,智能不足
3、互联网服务
小米的互联网思维,体现在硬件上不追求利润,雷军在IPO时说过,小米的硬件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5%,也就意味着硬件是用来将客户带入小米生态圈的工具,而服务才是盈利的重头。23年一季报中指出:2023年3月,全球MIUI月活5.94亿,同比增长12.4%,智能电视月活也保持增长,看好互联网服务收入能够继续增长。同时,在小米业务中,互联网服务的毛利也是最高的,22年毛利率72%、21年毛利率74%、20年毛利率62%,23Q1互联网业务以11.9%的占比,取得43%的毛利。该部分能够稳住,每年能贡献200以上的毛利。
其他开支按照营收占比10%左右分摊,行政开支50亿左右分摊5亿,22年研发投入160亿并继续增长按200亿计算分摊20亿,销售推广开支200亿左右分摊20亿。净利贡献150亿左右。给15倍的估值(腾讯目前PETTM15左右),2250左右。
关注点:硬件引流,软件盈利
综上,由此可得,小米传统业务估值1050 320 2250=3600,目前市值2789(均折合成人民币)。另外,今年一季报小米有短期投资 现金650亿左右。
二、小米造车
很多人不看好小米造车,但我认为,小米造车成功概率不小,并且造车成功对小米品牌形象的提升是全方位的。说下我的逻辑:首先,我认为小米一定可以造出车,目前国内产业链已趋于完善,以雷军务实的态度,技术上不会有太大问题。目前一期工程部分完工,产线的搭建也顺利进行中,并且造车牌照问题,政府也没有有任何理由对小米设置障碍。其次,小米希望造有性价比的好车,私下打听到,小米汽车的主线也是找了老牌德系集成商来造,质量要求严格,据说质量标准启用的是参照奔驰的标准,工序复杂,但能保证质量,另外,小米宗旨感动人心价格公道一定也会在汽车上体现。所以产品上市时我认为会是一辆性能卓越,质量过关价格公道(不一定很便宜)的好车。最后,我认为雷军会着力打造几个解决现有汽车痛点的功能,引爆市场,有爆料说小米汽车上市会伴随含金量不错的自研芯片和车机系统架构,结合小米的优势,可能在自动驾驶、车机交互这些方面。第一款车,能够吸引到足够目光,质量不出问题,小米汽车就成功了一半。
有人说小米造车起步太晚,雷军说汽车是百年行业,什么时候入局都不晚,汽车电动化赋予了汽车智能化的基础,现在趋势也在形成,小米这时候入局正是时候。雷军在《小米创业思考》里自己总结小米造车的优势:
1.智能电动汽车彻底改变了汽车业的商业模式,小米对基于硬件的互联网服务模式理解极为深刻。
2.小米拥有业内最丰富的软硬件融合经验,在互联网业内对制造业的理解无人能敌。
3.小米拥有业内规模最大、品类最丰富、连接最活跃的成熟智能生态。
4.小米有大量的关键技术积累可以复用。
5.小米有强大的品牌积累的厚实的用户基础,有全球米粉的信赖和支持。
6.小米有充足的超1000亿元现金储备,可以心无旁骛地大胆投入。
虽然目前华为已经有很多车型上市,但目前形成直接竞争的只有与奇瑞合作的轿跑。华为的车我去看过,确实人性化功能做的不错,但华为自己不造车,车厂和华为都要利润,则成本是不是打得过小米是个问题,但华为在国内的品牌溢价似乎又可能弥补成本问题。所以小米汽车的最大竞争对手似乎又是华为。
总结来说,小米汽车要成功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而且似乎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估值还是比较宽容,每年亏几十亿的小鹏估值1000亿出头。所以我认为至少持股到小米汽车上市后的风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万一产品够强,似乎是个万亿级赛道。
三、其他想说的
1、雷军其人
其实想投资小米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雷军。看过他的书和很多演讲视频,他是个格局很高的人,不为赚钱而赚钱,创业首先想的是如何为客户、生态链企业甚至整个社会价值;他也是商人中稍有的诚实的人,承认自己曾经的失败,承诺超额利润让利客户,说到做到;还是个务实且能力极强的人,大学写的程序被编入教材,28岁成为金山总经理,说万里挑一一点不为过。所以投资小米,有雷军这样的人给你打工,成功的概率是极大的。
2、性价比模式需要沉淀
很多人有个固化思维——便宜没好货,所以认为小米产品低价,必定是因为牺牲了产品质量,其实不然,在《小米创业思考》中提到的,小米低价主要依靠爆品和简化渠道,爆品产生效力,边际成本降低就能降低售价又不亏本,直销渠道节省了中间成本,所以造就了小米的低价。小米产品如真像网上一些喷子所说的如此不堪,不可能有现在的销量。但性价比模式显然利益不会来的这么快,但长期坚持,我相信小米能够形成强大的品牌力量。
3、稳扎稳打加强研发
今天恰巧看到华为22年研发投入1615亿,是小米的十倍,虽然我认为小米的研发效率是不错的,研发也不能急功近利(如哲库的解散),但十倍的差距必须要正视,并抓紧追赶。手机、汽车,小米的主要业务都无法避免与华为的直接竞争,如此大的差距,小米应当重视。
0
这两天华为mate60火爆异常,看大家吵来吵去,好不热闹。作为小米的小股东,肯定有担忧,但仔细想想,其实麒麟回归对小米有利有弊,小米如果继续专注做好自己的产品,依然有不错的前景。以下就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M60系列发布,最直接的影响肯定是对手机市场份额的影响,但个人分析了下应该影响有限。几点原因:1、华为失去的份额,小米抢占不多。19年20年是华为未被制裁的巅峰,国内市场份额超过38%,当时小米份额11-12%,刚过去的Q2小米份额是13%,华为+荣耀30%的份额,期间苹果份额增长4%以上,所以国内份额大部分是被苹果抢占,小米抢占了部分但不多。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因为很多原因,短期看,影响更小,就不做进一步分析了。2、小米客户中,能转化华为客户的规模不大。要转化我认为要符合几个特征,第一,不差钱,新mate标准版12G+512G售5999,比标准版13同配置贵1300将近三成,价格直逼13U;第二,对性能要求不高,制程原因,芯片性能肯定有差距;第三,对小米认同感不高,依赖不强(资深米粉很难转化,比如我)。所以综上,以华为的品牌影响力和最近的热度,不可能对小米不产生影响,但长期看我认为影响有限,当然前提是小米自己新产品不拉胯。另外想说一点,新的芯片能否上折叠屏,我还是持怀疑态度,因为新的芯片需要堆散热,本身体积貌似也大点,装在折叠屏上,体验会差很多。
其次,麒麟芯片复出可能造成手机芯片成本降低。如果麒麟芯片真能与高通叫板,则可能引起高通降价,目前小米手机本身与同级别华为手机就存在不小的价差,所以我认为小米针对华为没必要降价(当然,可能因其他高通厂商降价而降价),从而利润有所提升。
最后,走通国产芯片的道路,给小米自研芯片增加了一些安全垫。小米14年就开始有芯片布局,并且保持到现在没有放弃,期间也有过系统级芯片,虽然反响一般,但我认为小米是有这个实力和野心的。之所以一直保持低调,我认为一方面是想厚积薄发,对现在的小米来讲,做一款高不成低不就的芯片没有意义,要走高端必须发旗舰级芯片。另一方面估计也受到华为被制裁的影响,不敢太招摇。但现在高端芯片能够国产化,小米能够更积极投入芯片研发(而且今天有消息说明年小米有自研芯片发布),即使小米以后对某国构成威胁,至少仍有后路。
另外,想谈谈对mate60的一点看法:对于这次提前发售引起的热度,不知道华为本身有没有预期。但个人认为mate的预期被拉的有点太高了,而且过分拔高了这个产品的意义(不知道是不是企业的本意,还是一些博主为了炒热度),容易造成后期体验达不到预期,其实可能对品牌会有负面影响的。但不可否认,即使作为米粉和小米股票的(重仓)持有者,我也认为华为确实是个很强劲(乃至最强)的对手。
首先,M60系列发布,最直接的影响肯定是对手机市场份额的影响,但个人分析了下应该影响有限。几点原因:1、华为失去的份额,小米抢占不多。19年20年是华为未被制裁的巅峰,国内市场份额超过38%,当时小米份额11-12%,刚过去的Q2小米份额是13%,华为+荣耀30%的份额,期间苹果份额增长4%以上,所以国内份额大部分是被苹果抢占,小米抢占了部分但不多。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因为很多原因,短期看,影响更小,就不做进一步分析了。2、小米客户中,能转化华为客户的规模不大。要转化我认为要符合几个特征,第一,不差钱,新mate标准版12G+512G售5999,比标准版13同配置贵1300将近三成,价格直逼13U;第二,对性能要求不高,制程原因,芯片性能肯定有差距;第三,对小米认同感不高,依赖不强(资深米粉很难转化,比如我)。所以综上,以华为的品牌影响力和最近的热度,不可能对小米不产生影响,但长期看我认为影响有限,当然前提是小米自己新产品不拉胯。另外想说一点,新的芯片能否上折叠屏,我还是持怀疑态度,因为新的芯片需要堆散热,本身体积貌似也大点,装在折叠屏上,体验会差很多。
其次,麒麟芯片复出可能造成手机芯片成本降低。如果麒麟芯片真能与高通叫板,则可能引起高通降价,目前小米手机本身与同级别华为手机就存在不小的价差,所以我认为小米针对华为没必要降价(当然,可能因其他高通厂商降价而降价),从而利润有所提升。
最后,走通国产芯片的道路,给小米自研芯片增加了一些安全垫。小米14年就开始有芯片布局,并且保持到现在没有放弃,期间也有过系统级芯片,虽然反响一般,但我认为小米是有这个实力和野心的。之所以一直保持低调,我认为一方面是想厚积薄发,对现在的小米来讲,做一款高不成低不就的芯片没有意义,要走高端必须发旗舰级芯片。另一方面估计也受到华为被制裁的影响,不敢太招摇。但现在高端芯片能够国产化,小米能够更积极投入芯片研发(而且今天有消息说明年小米有自研芯片发布),即使小米以后对某国构成威胁,至少仍有后路。
另外,想谈谈对mate60的一点看法:对于这次提前发售引起的热度,不知道华为本身有没有预期。但个人认为mate的预期被拉的有点太高了,而且过分拔高了这个产品的意义(不知道是不是企业的本意,还是一些博主为了炒热度),容易造成后期体验达不到预期,其实可能对品牌会有负面影响的。但不可否认,即使作为米粉和小米股票的(重仓)持有者,我也认为华为确实是个很强劲(乃至最强)的对手。
0
谢谢大家回复,看到挺多人说质量问题,不看好小米,确实是个问题。但小米毕竟只成立了10年多一点,市场上也确实有更好的公司——苹果,但看看苹果的市值是小米的70几倍(这两天还跌了不少),小米还是有看点的。另外,看下周一雷军年度演讲,网传要公布系统级芯片,不知真假,有兴趣可以关注下
1
赞同来自: jiandanno1
小米的颜值挺高的。质量都要看运气。我买过不少产品,有好的,也有保修期里就坏了,幸运的是免费修好了。应该还会继续使用,但是如果出了保修期就坏了,就比较郁闷了。正在使用的产品有红米手机(返修),洗碗机(返修),墙壁开关,空调伴侣,拖线板 摄像头 小爱音箱,微波炉,电动晾衣架,手环。红米手机感觉没有荣耀好用,都是大厂的差不多价位的低端产品
0
小米不集中力量搞主业,把手机高端化产品做起来,极大分心去做汽车?又不是苹果做到了行业头部。华为市场份额丢失后,小米也没把这块给占起来啊。
作为之前买过小米股票的人,在爆出雷军做汽车后,极不看好小米。
作为之前买过小米股票的人,在爆出雷军做汽车后,极不看好小米。
2
很多吐槽小米手机质量的,感觉还是概率问题,在庞大的小米手机销售基数上,有一定概率的质量问题很正常,而有质量问题不爽的感觉又远远强于正常使用的感觉。如果它的质量显著差于友商的话,不会这么多年市占率始终在前列。以我个人体验来说,从小米最早做手机就开始买,包括给家人买,前前后后这些年买了十几甚至20来部 没细算,总体质量感觉还是不错的。同等价位小米手机的性价比还是挺好的。早先买过的其他国产品牌的手机质量还不如小米。
小米其他东西性价比也还是不错的。消费者不是傻子,它能在很多蓝海领域抢占相当一块市场份额,性价比这块拿捏的很到位。很多品类,同等质量它便宜,同等价位它质量好。别因为自己的个例就以偏概全直接否定小米。
不过,红米的东西是真的烂,包括红米手机,品控不行。特别是红米耳机,垃圾。
说小米手机首发上市买贵的,自己面壁去,买首发就别嫌买贵,嫌买贵就等几个月再买。除了苹果,哪款手机首发上市不贵?掉价快慢是受市场竞品影响的 友商也一样。小米高端机我都是等它上市掉一千几再买的,早掉早买,晚掉晚买,快则1个月,慢则几个月而已。
小米其他东西性价比也还是不错的。消费者不是傻子,它能在很多蓝海领域抢占相当一块市场份额,性价比这块拿捏的很到位。很多品类,同等质量它便宜,同等价位它质量好。别因为自己的个例就以偏概全直接否定小米。
不过,红米的东西是真的烂,包括红米手机,品控不行。特别是红米耳机,垃圾。
说小米手机首发上市买贵的,自己面壁去,买首发就别嫌买贵,嫌买贵就等几个月再买。除了苹果,哪款手机首发上市不贵?掉价快慢是受市场竞品影响的 友商也一样。小米高端机我都是等它上市掉一千几再买的,早掉早买,晚掉晚买,快则1个月,慢则几个月而已。
1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jlairstar
曾经用过的中兴和酷派才垃圾。
当然确实都中低端手机。。。
买了小米首发的mix4手机最高配,2两个月掉价1000,电池掉电也快,都是情怀,小米在低价市场很能打,价格上去以后,反而是有点不适应;电动汽车同质化高,底盘、操控、外形上想要突出都需要沉淀,小米想赢要走很长的路。(高端电动汽车我看好吉利)我的note4x, 叙利亚成色,但现在都能用。note8, cc9, 和新买的note12turbo, 都没啥问题。note8还掉进卖鱼的水池里过。第二天黑屏,打不开,去修售后要几百块,建议别修了。。。我就自己拆开来,电吹风吹了一下就好了,到现在都正常。就我的体验,小米还是蛮好的。
曾经用过的中兴和酷派才垃圾。
当然确实都中低端手机。。。
0
2020年买了小米10Pro,质量挺好,一直服役到上个月给家人用了,换了小米13。小米13也不错。其它也买了一些小米的空调伴侣、小爱音箱、小米电视等小玩意,去年还买了个小米空调。总的来说,小米的东西价格合理,质量我用过的都还可以。当然也有不好的购物体验,之前的小米耳机,体验太差了。不知道后面出的耳机怎样,也不敢再买了。
0
家里买的几个小米产品:
两台小米11 一个米家净化器 一个米家电动牙刷 一个米家摄像头。
说说结论吧:
手机以后再也不买小米家的产品了,我的小米手机用了半年无线充电模块坏了,我老婆小米手机电池出问题了,两台手机发热严重。整体体验很差,远不如之前用华为的。
米家净化器不好用,直接扔了,噪音大效果差。
米家电动牙刷,转速低,续航端。除了便宜,没觉着有啥。用了3个月丢了。
唯一觉着没啥大问题的是米家摄像头。
两台小米11 一个米家净化器 一个米家电动牙刷 一个米家摄像头。
说说结论吧:
手机以后再也不买小米家的产品了,我的小米手机用了半年无线充电模块坏了,我老婆小米手机电池出问题了,两台手机发热严重。整体体验很差,远不如之前用华为的。
米家净化器不好用,直接扔了,噪音大效果差。
米家电动牙刷,转速低,续航端。除了便宜,没觉着有啥。用了3个月丢了。
唯一觉着没啥大问题的是米家摄像头。
1
赞同来自: Duckruck
小米的手机和其他小家电我用了不少,质量没碰到过什么大问题,老人手机都帮他们买的小米红米,倒没出过什么问题。但网上但凡有小米的讨论就会有人说质量差,不知道我运气好还是什么原因。
但我有跟制造业的朋友聊起过,做过小米的业务,反馈是小米是重视产品质量的,也许步子太快,摊子太大,有些产品质量没控制好。
但总体讲,我觉得小米手机近几年都是全球第三,质量应该不会显著低于其他竞争对手。
但我有跟制造业的朋友聊起过,做过小米的业务,反馈是小米是重视产品质量的,也许步子太快,摊子太大,有些产品质量没控制好。
但总体讲,我觉得小米手机近几年都是全球第三,质量应该不会显著低于其他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