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挺看好的,但最近跌的有点怀疑自己了。
过去很多资本也很看好。之前互联网泡沫比较大的时候,看看股价,都是现在的4-6倍,当时一级市场给的估值也很高。
普通人简单想想,觉得故事也挺性感。
1、未来网上医院 整合配送药服务 健康管理,属于对传统医疗行业的替代;全国那么多家医院多大的产业天花板,互联网医疗方兴未艾吧?
2、未来科技越来越发达,AI可以解决或者协助医生解决很多看病或者看报告的问题,反正现在去医院很多也是走流程;之前看新闻,现在有些AI看报告看病,已经专家级水平了,具体不懂。那样的话,比自己去医院找个普通医生走流程合适多了。
3、本身现在医院暴利垄断,医生高负荷工作,医疗需要反腐。我觉得引入互联网医疗来加强竞争,也是对这些行业的督促,促使其更规范化,暴利空间缩小,降低国家的养老看病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对冲医疗资源不平衡问题,比如偏远地区看病难问题?
4、国家对民营资本的态度有所缓和,同时对于互联网医疗其实不断出台政策,让其规范发展。比如最近大跌,有个说法是北京出了个文,明确不允许AI开处方药,其实这个很正常,现在直接让AI开处方药风险很大,但是没有说医生不能借助AI帮忙,提高效率,其他政策其实都属于规范化政策,我个人觉得属于利好的。
过去很多资本也很看好。之前互联网泡沫比较大的时候,看看股价,都是现在的4-6倍,当时一级市场给的估值也很高。
普通人简单想想,觉得故事也挺性感。
1、未来网上医院 整合配送药服务 健康管理,属于对传统医疗行业的替代;全国那么多家医院多大的产业天花板,互联网医疗方兴未艾吧?
2、未来科技越来越发达,AI可以解决或者协助医生解决很多看病或者看报告的问题,反正现在去医院很多也是走流程;之前看新闻,现在有些AI看报告看病,已经专家级水平了,具体不懂。那样的话,比自己去医院找个普通医生走流程合适多了。
3、本身现在医院暴利垄断,医生高负荷工作,医疗需要反腐。我觉得引入互联网医疗来加强竞争,也是对这些行业的督促,促使其更规范化,暴利空间缩小,降低国家的养老看病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对冲医疗资源不平衡问题,比如偏远地区看病难问题?
4、国家对民营资本的态度有所缓和,同时对于互联网医疗其实不断出台政策,让其规范发展。比如最近大跌,有个说法是北京出了个文,明确不允许AI开处方药,其实这个很正常,现在直接让AI开处方药风险很大,但是没有说医生不能借助AI帮忙,提高效率,其他政策其实都属于规范化政策,我个人觉得属于利好的。
0
@tony6759
其他的内容,我跟你一致,虽然现在大家还不能接受AI直接开处方,而且本身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但是是一个好的方向,可以先从提高医生效率上提供帮助,等等。
最大的隐患是腐败,而且比医药代表推广、采购回扣更隐蔽我倒是觉得互联网医疗是引入竞争机制的,是解决腐败问题的。
AI开药目前不允许,可以从分诊、检查、读报告,就诊建议入手,先让大家接受AI,体验便捷。
北京现在做个普通检查,需要先预约挂号,没号就不能开检查单。如果检查结果第二天才能出,需要再次挂号,否则没人解答指标异常程度。如果想根据结果开药那也是要再次挂号的。
有的医院开发了自己的APP,大夫开检查单后,患者可以在APP上查看结果,然后与大夫在线上沟通...
其他的内容,我跟你一致,虽然现在大家还不能接受AI直接开处方,而且本身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但是是一个好的方向,可以先从提高医生效率上提供帮助,等等。
0
最大的隐患是腐败,而且比医药代表推广、采购回扣更隐蔽
AI开药目前不允许,可以从分诊、检查、读报告,就诊建议入手,先让大家接受AI,体验便捷。
北京现在做个普通检查,需要先预约挂号,没号就不能开检查单。如果检查结果第二天才能出,需要再次挂号,否则没人解答指标异常程度。如果想根据结果开药那也是要再次挂号的。
有的医院开发了自己的APP,大夫开检查单后,患者可以在APP上查看结果,然后与大夫在线上沟通,请大夫给出下一步就诊建议。看起来不错,问题是:检查结果出来了,患者支付挂检查号费,提醒大夫看报告,询问病情,下一步怎么治疗。基本没有及时回复的。这不赖大夫,他们都很忙,半天门诊,半天病房,不可能及时回复消息,根本达不到医患沟通的效果。
听说淄博现在挂号3天有效,能解决根据检查结果开药问题,这对慢性病患者、老人、肢体残疾行动不便者提供极大就医便利,家属也减少了陪护时间,整个社会减轻了就医成本。
如果授权AI初步分诊、开检查单,进一步就诊建议,可以缓解普通号大夫问诊强度,减少单个病人问诊时间,提高问诊质量,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现在看专家号患者经常挂普通号做检查,结果出来后再挂专家号,有AI参与可以解放更多普通大夫问诊资源。
一些慢性病患者久病成医,一些主要指标能了解个大概。检查结果不出现大变化,不会再挂号找大夫解读化验单。其实这么做是有一定安全隐患的,某些指标是成组综合比照观察的,需要专业知识经验支撑。如果有AI参与一方面可以避免这些隐患,另一方面释放更多医疗资源给需要的患者。
技术上讲诊断、解读报告根本不是问题,障碍就是法律、道德、习惯、信任接受度,包括政府监管部门、医院、大夫、患者的接受度。
AI开药目前不允许,可以从分诊、检查、读报告,就诊建议入手,先让大家接受AI,体验便捷。
北京现在做个普通检查,需要先预约挂号,没号就不能开检查单。如果检查结果第二天才能出,需要再次挂号,否则没人解答指标异常程度。如果想根据结果开药那也是要再次挂号的。
有的医院开发了自己的APP,大夫开检查单后,患者可以在APP上查看结果,然后与大夫在线上沟通,请大夫给出下一步就诊建议。看起来不错,问题是:检查结果出来了,患者支付挂检查号费,提醒大夫看报告,询问病情,下一步怎么治疗。基本没有及时回复的。这不赖大夫,他们都很忙,半天门诊,半天病房,不可能及时回复消息,根本达不到医患沟通的效果。
听说淄博现在挂号3天有效,能解决根据检查结果开药问题,这对慢性病患者、老人、肢体残疾行动不便者提供极大就医便利,家属也减少了陪护时间,整个社会减轻了就医成本。
如果授权AI初步分诊、开检查单,进一步就诊建议,可以缓解普通号大夫问诊强度,减少单个病人问诊时间,提高问诊质量,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现在看专家号患者经常挂普通号做检查,结果出来后再挂专家号,有AI参与可以解放更多普通大夫问诊资源。
一些慢性病患者久病成医,一些主要指标能了解个大概。检查结果不出现大变化,不会再挂号找大夫解读化验单。其实这么做是有一定安全隐患的,某些指标是成组综合比照观察的,需要专业知识经验支撑。如果有AI参与一方面可以避免这些隐患,另一方面释放更多医疗资源给需要的患者。
技术上讲诊断、解读报告根本不是问题,障碍就是法律、道德、习惯、信任接受度,包括政府监管部门、医院、大夫、患者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