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这并非是泛泛而谈,而是反映了当前国内金融市场某种程度上对民企、乃至混合所有制企业歧视的现实: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首开股份2022年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4.6亿元和-19.1亿元,今年以来首开股份在公开市场发行债券160.45亿元,发行利率介于3.4%-5.4%之间,最近于10月9日发行了12亿元三年期中期票据、发行利率3.8%;金地集团2022年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61.1亿元和15.3亿元,今年以来债券融资额为0、二级市场债券价格已跌至暴雷价。无论是经营业绩还是房地产行业的品牌影响力,金地集团都优于首开股份。两家公司在债券市场的表现反差强烈,并不是因为经营业绩,而是因为首开股份是国资控股、而金地集团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二股东是国有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金地集团已累计兑付到期的债券金额共计156.05亿元(不含利息),新发行债券金额为0。任何一家正常经营的银行都不能应对储户的集中挤兑,一家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持续兑付到期债券,融资端却不能发行新债,实际上面临着挤兑风险,最终可能因此陷入困境。金地集团(SH600383) 万科A(SZ000002)
shuifeng2009 - 修身齐家
赞同来自: 我心安然 、hantang001 、zoetina52 、XXWWJJ
SAYBYEA股 - 等待收割的韭菜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hantang001
再考虑一下国有房企。
不过是借你民营房企一块遮羞布罢了
莱茵河之谜 - 来一盒发起人
赞同来自: 蝶之梦 、李某某小迷糊 、steven1521 、跑路皮皮 、丢失的十年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帅老师:你陷入了一个误区,这是个经济学问题,我们国家之前和苏联都曾以为,我们只要会建造了,有很强的建造或制造能力,就可以解决需求,但是却忽略了市场经济的一个重大的作用,那就是资源的配置,一个商品到底要造多少,最经济,才能满足大众需求,如果靠计划经济,靠推算,没有一个神仙能制定出完美的计划,最终都会紧缺。所以必须依靠市场经济解决供需问题。
中国经济靠社融推动。有报道中300多万社融中150万是国企,100万是政府融资。如此看来,民营也就是接点边边角角的活了,这种经济形态是很吻合现在的ZZ形势的。
至于房地产公司,地是国家的,设计是设计院,楼是建筑公司建的,销售也是外包的团队,那些皮包城投公司都能开发楼盘呢,从这一点上看,什么金地,万科也罢,其实有没有都没有啥影响。
金地的一些楼盘都停工了,连保交楼的钱都没有,20+20亿债...
这是多少先辈用血汗换来的教训。
历史也常常无法吸取教训
赞同来自: 明园 、basementkids
帅老师:那为啥还要有民营地产商呢
中国经济靠社融推动。有报道中300多万社融中150万是国企,100万是政府融资。如此看来,民营也就是接点边边角角的活了,这种经济形态是很吻合现在的ZZ形势的。
至于房地产公司,地是国家的,设计是设计院,楼是建筑公司建的,销售也是外包的团队,那些皮包城投公司都能开发楼盘呢,从这一点上看,什么金地,万科也罢,其实有没有都没有啥影响。
金地的一些楼盘都停工了,连保交楼的钱都没有,20+20亿债...
甚至为什么需要地产商
找几个受欢迎的户型重复使用,全都找中国建筑,中国铁建直接盖房子就行了吧?
赞同来自: 塔塔桔 、九月森林 、v3kk2 、zzjzzjzzj 、hantang001 、 、更多 »
https://www.jisilu.cn/data/bond/search/issuer_nm-%25E9%2587% ... %258F%25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