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来自: chenhang422
其实这样解释很简单,原来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企业和个人疯狂金融机构贷款,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企业和个人都不愿意贷款了,并且在不断还款,那么金融杠杆就会崩塌,经济会更差,怎么办呢?你们不借贷,那么中央政府代替你们向金融系统贷款1万亿,中央来进行消费,以维持金融杠杆。贷款是贷款,发行国债是发行国债。国债是需要人去买的。货币在购买国债的人和偿还国债的人之间转移,杠杆不变
赞同来自: chenhang422
开始用上美国的印钞模式?发行的意思,是有其他人购买了国债,发行才能成功。发行以后虽然多了1万亿用于基建,但购买国债的人掏了1万亿,本来他们可以用这1万亿去吃喝玩乐的,这样理解不是社会上钞票少了?所以理解为印钞是不对的
赞同来自: 三口家诗
这个法律是当年朱镕基总理亲自指导出台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防止财政缺钱了直接找央行拿。央行那是印钞啊,纯粹动动手指,电脑上就能多出一行数字来。其实操作里,好像差别不大。中国执行央行职能的不光中国人民银行,还有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算下来财政和央行是通的,当然人家本来算是一家。
为了防止财政部借钱上瘾,放飞自我,这才多了一个“一级交易商”作为中介,过了一下手,多了一重防护栏,财政部发行的国债才能到央行的手上。
这次抗疫特别国债如何筹措资金,投在什么领域,还有待全国两会揭开谜底。
对于这次特别国债的发行,有建议通过市场公开发行,有建议定向发行,还有建议通过盘活存量资金来购买
对于央行如何协助特别国债的发行,建议的方式也不同。有建议认为,央行可以直接购买国债。有建议则认为,可以由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先认购,如果导致国债收益率上升过快,央行再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这些特别国债。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9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很清楚,根据该法,央行是不能直接认购国债的。
只能从二级市场购入国债等政府债券。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李敬辉介绍,抗疫特别国债由中央财政统一发行并支付利息,带有一定财力补助性质,为了体现地区间公平,财政部主要按因素法切块到省级财政部门。
主要考虑各地财力,总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某省指出特别国债投资的抗疫相关支出项目,主要聚焦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免企业房租、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落实援企稳岗政策以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等。这笔资金也要求在年底前使用完毕。
luckzpz - 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本金
赞同来自: wz2105
特别国债是央行亲自买入吧: 如下2022年:这次不是特别国债,特别国债不会计入赤字
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 [2022]第243号
2022年12月12日,人民银行以数量招标方式进行了公开市场业务现券买断交易,从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买入7500亿元特别国债。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赞同来自: chenhang422 、天河北 、onegenius 、打稿吹牛 、心系湖湘 、 、 、 、 、 、更多 »
精简人员都搞不下去,下面抗拒严重,最多开掉一些编外人员糊弄下。上面还要下面的官僚阶层支持呢。现在是能拖就拖,直到哪一天拖不下去了。上下守成心态严重,改革变革派不见踪影。去年9月和11月,动态清零到完全放开,基层管理上突然掉了头,没看到信号灯;楼下的广场舞,动态清零期间拦都拦不住,完全放开后先那段时间反而没人了;微博上各种热血,现实中平静无奇;家印,完美诠释了社会学上的破窗理论。仅描述一种客观现象,现实有时真是难以捉摸,好像大家都很有主见,又好像都没有。40多年以来,我们虽然富裕了肉体,精神上却仍停留在原处。
赞同来自: Luff123D 、小主家的土豆 、明园 、cmszx
去年GDP就120万亿,发1万亿债就能搞出10W亿?现在这种怪怪的经济发展模式,财政模式,到底能走多久走多远,信心不足,房地产到头,不开征官盐农业税等新的人头税靠什么维持财政的基本盘和可持续性,难道一直靠发债?要么是恶性通胀,要么是大变革,现在富人变现RUN,穷人躺平摆烂的心态在漫延。
现在哪里有配套的资金?
现在是上面来多少,下面就花多少,没有了就叫穷,摆烂,躺平
某中部一般县一年收入不到15个亿,要靠转移支付50个亿才能收支平衡保运转保工资,年末县债务140亿左右。就这样一个地方,今年水利花了8个亿左右中央3个亿,自己发债4个亿(河道挖了控,大坝再浇点水泥),本地就几个圈子,一般谁也不会弄谁,但去年水利局长还是进去了
纯粹...
赞同来自: chenhang422 、大民哥 、湖塘 、noelhu 、草履虫的小葡萄 、 、 、更多 »
老兄 你觉得信用体系能恢复吗?需要多久?我也不知道呀。这是以前的例子,可以参考一下,哈哈:
“商鞅立木”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此举取得了民众对商鞅的信任,终于商鞅公布了变法的法令。这个故事也称商鞅立信。
信用如果破坏了,再想修复,成本极高。十金在当时已经是一笔很大的钱了,五十金就是巨款了,这一次信用修复的事件,就有这么大的成本。并且这么一次孤立的行动,不会让民众想法有根本改变,后续还要有更多信用修复,这都是要巨大的成本投入。赞同来自: chenhang422 、蝶之梦 、Jkfivezero 、新鲜的椰子 、Luff123D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这是 基础货币 , 经过乘数效应 能释放 10W亿。去年GDP就120万亿,发1万亿债就能搞出10W亿?
大约 释放 每人一年的收入 。
现在哪里有配套的资金?
现在是上面来多少,下面就花多少,没有了就叫穷,摆烂,躺平
某中部一般县一年收入不到15个亿,要靠转移支付50个亿才能收支平衡保运转保工资,年末县债务140亿左右。就这样一个地方,今年水利花了8个亿左右中央3个亿,自己发债4个亿(河道挖了控,大坝再浇点水泥),本地就几个圈子,一般谁也不会弄谁,但去年水利局长还是进去了
纯粹的计划经济无法变现,纯粹的市场经济很难寻租。现在这种怪模式,到底能走多远,谁也不知道,反正改革开放几十年,老百姓越来越累,很多人不想下一代再来人间了
赞同来自: 生身盛世诗书史
市场太弱了,这个属于突发(或意外)利好,且数额巨大(半根皮带),竟然像霜打的一样——蔫了。要是过去,大盘都得涨5-8%,今非昔比,麻木了。那就让鲁迅话来验证吧——不在沉默中bf,就在沉默中mw ……目不忍视。1万亿真不算啥,海航一个破产重整就1.1万亿。现在整个信用体系都被破坏了,这个恢复起来非常困难,不是这种突发(或意外)利好能搞定的。
按以往,增发的国债发行的对象是 工\农\中\建 四大行.当然我理解的四大行拿出来买国债的钱也就是老百姓的存款.起码国家的政策是让存款改变为消费.对国内经济起到拉升作用.无疑是在花大力气改变预期.但是,目前影响证券市场的原因,直观的主导原因还是资金供求关系的预期.存量博弈,没有增量的情况下,特别是每天可以看到外资流出等等因数.可以这样认为立刻扭转大盘下降趋势改变为上升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对这种莫名其妙的低智结论和低质发帖人,一律拉黑处理
但是,目前影响证券市场的原因,直观的主导原因还是资金供求关系的预期.存量博弈,没有增量的情况下,特别是每天可以看到外资流出等等因数.可以这样认为立刻扭转大盘下降趋势改变为上升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时间推移,美国如果进入停止加息甚至减息,而国内上市公司业绩情况好转,无疑会对大盘产生有强支撑并为上扬增加了有力的条件.
所以,在市场操作策略上,目前感觉是开始建立一点多头仓位了,当然左侧建仓控制风险优先.如果后续又有大跌之时,可以为心仪的个股打些底仓滚动操作,等待看得见的预期.
多讲一句,目前全市场算术平均价格并不便宜,找估值合理的公司有一些,找估值偏低的,我也没有找到,所以只能辛苦一些,在仓位上下功夫,屯一些股票,力争降低 一些成本,打个底.保守讲,真要下大注还是右侧舒坦一些.我们到市场是来挣钱的,
赞同来自: 蝶之梦 、集思致富 、塔塔桔 、小主家的土豆 、sumera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1 交易端的改善已经有了,这个大家都知道。
2 供给端ipo至少态度也有了,查和罚款都有,也在放缓。
3 万亿债券这个刺激有点意思。之前降息放水,然而居民都不愿意消费。行,你们不体面,我帮你们体面。
市场无非供给,需求,交易三大部分构成,外加经济底层质量。目前来看边际总体是向好的,不必纠结目前怎么样。要是都已经好了,现在指数还在3000点不到么?其实做交易的核心是考虑哪些price in了,哪些还没有。即便是最公认的现金流贴现模型,即便猜对了未来资产收益,不也是一个赌博利率的工具么?
赞同来自: hantang001 、xhz3347 、happysam2018 、RStone
可不一定,钱到了地方政府,可定会结算一点之前的欠账,但是地方政府要的是发展,所以大头是拿去基建,那你们这帮干工程的要不要继续垫资?不继续可就没有工程干了,关系也就断了。领导,还能干工程的没有能力垫资了,这工程咱还干不干?
赞同来自: onegenius 、fengqingsky 、liuyutingme 、老蚂蚁 、xhz3347 、 、 、 、 、 、 、 、 、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