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孩子沒长大,认知出偏差,请有经验的人进来聊聊

本来每周都在更新文章,但好几个月以来家事缠身,进而没法静心研究,投资方面也是心烦意乱
10月份后,就暂时停更了文章

说是家事,主要是为娃儿的事情,今天也请有经验的人进来聊聊,帮敝人出出主意

情况是这样的:
娃儿今年刚进高一,但10月国庆后,在学校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行为,比如迟到、早退,甚至在考试期间跑出教室在校园闲逛,有时候还不按时起床在宿舍睡觉,作业也不做
这些初看呢,就是常规的厌学情绪

但实际上,情况还不止这些,比如:
还经常不经允许去碰老师的电脑啦、进监控室摆弄监控电脑啦之类各种
学校老师对学生到教室顶楼比较敏感,但他总喜欢去“看风景”(他说是那里安静)
会一个人跑到地下室的整理室悄悄的呆着,给见到的老师吓着
会乱窜进沒锁好门的办公室里面呆着
甚至有次还破坏了个监控摄像头

我们也对他批评教育,但似乎沒啥用,中间也到医院看了看,有些焦虑等等,也开了些药吃吃,似乎目前这些状态在恢复中

2星期前,老师觉得他这样太影响班级管理,同时影响学校安全管理,就让他回家休息调养(本来他这个情况,按理都应该被学校处分了,但考虑到他有焦虑病情,老师也是手下留情沒处分)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想让他返校的,本想着和老师商量后再让他去,但他一会一个主意,迟迟没有和老师提前沟通
等到了周末,他直接说他要去,我们说要和老师商量的,他直接自己就跑出门去学校了,根本追不上,
虽然也及时和老师沟通他要去学校,但老师似乎不高兴,在晚自习开课前就娃儿聊了聊,最后给我们的回复是娃儿的状态不合适此刻入校

等把娃儿接回来好好问了问他们交流的过程,也发现娃儿因为口笨,面对一个30多岁的成年人来说,肯定是“处下风”了,比如老师一逼,
他直接就不敢回话了,或者不敢承认错误了之类(老师说他违纪那么多次,还碰了老师本人的资料,娃儿直接就不承认碰了,老师觉得他都沒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还有,他之前的一系列行为,老师都是一肚子火,中途我们也多次到学校“灭火”)

等周二晚上,我们郑重的和老师交流了下娃儿入校的事情,老师这回来的更直接,就是打着娃儿不合适入校的理由拒绝了我们。

上面是基本背景。

今天这个帖子,是想让坛友们帮出出主意看怎么处理(其实是两个方向的问题):
一. 面对老师如此拒绝,我们该怎么处理更好

二. 近期仔细观察娃儿,竟然发现娃儿在思维层次上竟然“沒长大”,他甚至认为他的这些行为并没有给别人造成影响,他怎么能算违纪?潜在的意思是因为那个时候他想做什么,
他就去做(比如他不想上课、他不想起床、他就不想做作业、他就想去看看老师的电脑等等之类)。
在我们看来,整个就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根本不想对外界的影响和外界对他的看法等等。
这种思维感觉他就处在一个幼儿园思维的层次,我就觉得都高中了,不至于如此吧
那么,关于这个方向的问题,想请大家帮说说:
(1) 这种情况在心理层面是不是有问题? 找心理咨询有用么?
(2) 有什么好的方法,让他在学校正常遵守纪律呢?(感觉说教已经不起作用了)

先感谢大家,也请管理员能保留此贴帮忙给咨询
11

chieagle

赞同来自: Summerism 秃顶熊 nimbus joleon 超级怂人全靠蒙 好奇心135 hantang001 hmhou2002 京楚 shplhy 困了学索隆更多 »

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给一点点参考意见(以下意见不构成建议,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仅仅随便说两句):

1、切不可掉以轻心,上天台上一秒是安静,下一秒就是跳下来。我们都会建议学校不允许上天台的,这不是不负责任,这是负责任的做法。

2、目前教育体系里产生厌学情绪很正常,不要认为有这种情况孩子有多大责任,太正常,作为家长要去针对你的孩子进行详细计划,该退学抓紧退学,该休息好好休息,这都不影响你孩子未来的成功。第一条出现你连机会都没有了。

3、很重要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管好你自己,家长的负面情绪,你说的批评教育一般都是你生气了才开始吧,试一试在你不生气的时候和孩子教育,生气了去打游戏找盆友喝酒,别生气了把孩子当你情绪的垃圾桶。

4、和班主任多沟通,和他要好的同学家长联系,找到第二条第三条渠道了解自己孩子。

5、我猜你以前的和孩子的心理资产不行(就是你自己带孩子陪伴时间不多,父亲很多都不行)还有两年机会,多接触就行,少找狐朋狗友喝酒全是无效社交。
2023-12-11 16:13 来自陕西 引用
0

仲夏妮子

赞同来自:

推荐你听早上视频号直播:品格教育朱晓平,也可以连麦,这个老师应该能帮到你
2023-12-11 15:47 来自河北 引用
0

used2bvivian

赞同来自:

先把驴子从磨上卸下来,跳出人上人游戏规则之外,跟孩子建立连接
2023-12-11 15:41 来自广东 引用
0

zengqlleo

赞同来自:

@tryins
您这种叫反社会,脑部生理方面是正常的
感谢你给我贴了张这么大的标签,也许是吧。可社会本身不是一个定义明确的概念,胡作非为当然对社会无利,士兵一样循规守纪也理所应当是一位好公民,但这两点之间并没有一个普罗大众都同意的区分线吧?
对于人来讲,生与死,穷与富是很客观的标准,而对与错是人心中的看法,每个人的看法显然是不一样的。
2023-12-11 15:36 来自北京 引用
2

yycomyy1

赞同来自: dagfp 酱油面

高中出现这种情况的话,说明这个时期出现独立意识了,这是好事。
先看平时又没有自理能力,比如帮家里做家务,整理自己内务,能够去超市买指定生活物品,能帮家里交费等等。
如果以上都没问题,那就是不愿意被学校管教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早点步入社会工作,工作一年半载看清社会真相,我想他会自愿回到学校学习的。
2023-12-11 15:21 来自宁夏 引用
0

tryins

赞同来自:

@zengqlleo
终于把整个帖子跟帖看完了,猜想jsl应该我是和楼主儿子经历最相似的水友了。
我也是从初二开始,不服从老师的管理,做出格的举动:有些时候是被约束久了的反抗,有些时候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课间跑出校,爬墙到圆明园里让老师乱找;还有厌学到校门口不愿意上学,被保安下了栏杆,真是家常便饭,自己一个躲起来的时候太多了,后来去了精神医院开了多动症的药,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用。后来高中考到差一些的学校和班...
您这种叫反社会,脑部生理方面是正常的
2023-12-11 14:47 来自广东 引用
2

tryins

赞同来自: 蓝骑士 酱油面

严重怀疑孩子的脑部有疾病(有一类严重的犯罪分子,他们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情绪平静,没有同理心,没有恐惧,他们的脑部有神经类疾病),问题出在你家孩子 没有 同理心,去专业医院检查一下。

PS:
不建议上学,很简单,站在老师、其他学生、其他家长的角度想一想
2023-12-11 14:37 来自广东 引用
6

mengran86

赞同来自: 樵林 阿溪 酱油面 hantang001 hmhou2002 京楚更多 »

我个人感觉精神类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小孩子青春期,大脑快速发育,特别容易得躁郁症、抑郁症之类的疾病。

之前家人深陷比较严重的躁郁症,一直没有发现(那时候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后来大爆发住院治疗得以解决,目前一直服药情况稳定,深刻认识到了治疗相关疾病吃药的重要性。

精神类疾病应该都是器质性病变,但目前的医学仪器难以观察,只能通过表现确诊后对症下药,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一般都能找到合适的药物。

建议楼主去全国知名的精神类疾病医院就诊,比如广州中山三院、芳村脑科医院或者北京上海的知名医院。看楼主IP云南,我之前陪家人在云大医院复查开药,深知当地医生水平跟广州医院医生水平的巨大差距。家庭条件允许的话,心理咨询可以同步搞的,但那个东西总体来看见效比较慢,效果可能也并不明显。
2023-12-11 14:28 来自广东 引用
1

收件箱

赞同来自: 酱油面

回家休息半个月吧,让孩子列出最想做的事情,家长监督孩子完成,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绝对的自由还不如有管理的约束舒服。
再就是换个环境,让孩子看看众生怎么讨生活的,家长也不要缺席孩子的陪伴,不要光想着自己赚钱。
2023-12-11 14:13 来自山东 引用
1

浪花1990

赞同来自: 酱油面

@酱油面
其实不是的, “随便进入老师办公室、不经许可碰人家资料”以前是不会的,就高一现在才开始的
这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和上面朋友说的,我觉得可能是器质性病变。。。。但之前到医院检查了几项,好像都沒发现
可能还是楼主说的那个,初三暗恋,单相思,然后被拒绝,失恋,可能觉得丢脸啥的,然后逃避现实世界,活在虚拟、自己的自己里面。
2023-12-11 14:00 来自福建 引用
0

酱油面

赞同来自:

@敬畏市场
感觉是小学习惯没培养好啊!但凡上个好点的学校
养成正常习惯和三观
随便进入老师办公室不经许可碰人家资料
都是习惯问题
小学生都不会这样
他们会区分这是谁的东西
再好的玩具和物品
没经许可不能私自拿走
没有好的习惯
反正越大越难带
其实不是的, “随便进入老师办公室、不经许可碰人家资料”以前是不会的,就高一现在才开始的
这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和上面朋友说的,我觉得可能是器质性病变。。。。但之前到医院检查了几项,好像都沒发现
2023-12-11 13:03 来自云南 引用
3

hmhou2002

赞同来自: xlqy灿烂千阳ch 京楚 酱油面

@guoqiang2000
每次看到看病的帖子都不敢轻易跟帖……太复杂了。
大家都有经历,都想帮助人……
我是医生,但也不是啥都会的……
在医生圈,医生面前,第一件事是诊断。
诊断不对,后面就全瞎了。
第一件事,是诊断正确。
如果确定不了,确诊不了,所有的其他,没有针对性了。
解释一下。
精神科医生,是最全面的,最高级别的,他们会看精神病,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分裂症等等,不是正常人有的。他们也知道,心理疾病,抑郁症,多动症,神...
+1,家里有亲身经历者,也是出现情绪问题后找心理医生,反而加重了,最后找正规的精神科医生,确诊,吃药,现在一切正常。
2023-12-11 12:45 来自广东 引用
0

敬畏市场

赞同来自:

感觉是小学习惯没培养好啊!但凡上个好点的学校
养成正常习惯和三观
随便进入老师办公室不经许可碰人家资料
都是习惯问题
小学生都不会这样
他们会区分这是谁的东西
再好的玩具和物品
没经许可不能私自拿走
没有好的习惯
反正越大越难带
2023-12-11 12:02 来自湖南 引用
3

zyynull

赞同来自: ingod 困了学索隆 邻居家的龙猫

他有一颗爱自由、感性的心,可以让他多接触大自然,帮助他发掘好的兴趣爱好,然后再看看有没有转变为职业的可能;填鸭式学习并不适合所有人,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耐心
2023-12-11 11:51 来自广东 引用
0

onegenius

赞同来自:

@酱油面
深剖后,发现他是觉得学习太辛苦,但又想什么多要最好的这几天在家,就在研究什么工作是拿钱多、不辛苦感觉骨子里就在想怎么可以躺着就有钱来比如,今天他正好提到说:如果能在北京买上个50套房子,每个月都可以收很多万的钱。。。那就可以不用工作了我问他:那你这么才能买50套房子呢?然后他根本不理我,就在一直畅谈他的这个“梦想”-------------------------这种只想好事,不想怎么入场的的场...
那就需要你来打破了那个幻想,坚持从“怎么买50套房子”入手。 再不采取措施把他从幻想世界拉回来,那以后补救的成本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差
2023-12-11 09:46 来自广东 引用
0

guoqiang2000

赞同来自:

……比起精神科来,如同幼儿园与大学……
2023-12-11 07:28 来自广东 引用
53

guoqiang2000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shenjia 研学ER rockgor 影约 luffy27 明园 J310431132 frogjay fengcc 一笔幸福 sothin edvintracy 京楚 ljkkoj 努力前行N Jifandailu sdu2011 hantang001 realbean wazz 巴依老爷Lagom 东前顶 unrealww hwyfbfb 大7终成 钟爱一玉 XIAOHULI92 jacktree 掌牛郎 tryins hippohippo 好的坏的都有 elodia 好奇心135 酱油面 猪尾巴草77 阿瑶 hmhou2002 xlqy灿烂千阳ch csh868 邻居家的龙猫 zyynull cocotech shplhy 音希声 三生豆 ccnuwater 木木赵 lifcspicer dorly 量化投资先锋 阿甘阿更多 »

每次看到看病的帖子都不敢轻易跟帖……太复杂了。
大家都有经历,都想帮助人……
我是医生,但也不是啥都会的……
在医生圈,医生面前,第一件事是诊断。
诊断不对,后面就全瞎了。
第一件事,是诊断正确。
如果确定不了,确诊不了,所有的其他,没有针对性了。
解释一下。
精神科医生,是最全面的,最高级别的,他们会看精神病,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分裂症等等,不是正常人有的。他们也知道,心理疾病,抑郁症,多动症,神经衰弱等等。他们还能确定,神经病,比如面瘫等,神经病是神经系统有个地方坏了。这类病要去神经科,通常与脑中风,半身不遂的患者在一起的。通常精神科大夫不会治疗神经科病的,他们不会。
心理科医生,看不了精神分裂症的,他们的用药和临床经验,比起神经病来,像幼儿园与大学。当诊断没有确定下来的时候,不能去心理科。
还有一件事,告诉大家。
这是一个常识,精神科疾病的误诊误治,非常常见。1,病本身复杂多变有相互混合,就是不好看。有的时候,直到孩子出现特殊情况了,才确定诊断。这里需要时间。2,好的精神科大夫,不多。
2023-12-11 07:10 来自广东 引用
0

fschk

赞同来自:

我一个亲戚的女儿抑郁,去看心理医生,花了1000多了。现在心理医生很赚钱,听说要排除预约
2023-12-10 22:48 来自广东 引用
36

zengqlleo

赞同来自: 研学ER 影约 luffy27 青火 skyblue777 klk117 fengcc joleon XDD不合规 大7终成 hippohippo 思也 PorcoRosso 四季 gaokui16816888 lifcspicer 东前顶 muyeshancai 夏顿天 novacygni happysam2018 wcwhere 青蛙1999 吉吉木 langdewang 闲菜 dingpenglei 酱油面 卡窿ssszx 没钱又丑 钟爱一玉 好奇心135 打新交朋友 drzb更多 »

终于把整个帖子跟帖看完了,猜想jsl应该我是和楼主儿子经历最相似的水友了。

我也是从初二开始,不服从老师的管理,做出格的举动:有些时候是被约束久了的反抗,有些时候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课间跑出校,爬墙到圆明园里让老师乱找;还有厌学到校门口不愿意上学,被保安下了栏杆,真是家常便饭,自己一个躲起来的时候太多了,后来去了精神医院开了多动症的药,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用。后来高中考到差一些的学校和班,压力小了,加上班主任喜欢我,最后高考也上了985。反倒后来出国读研,考托福GRE,加上在国外的环境因素,研究生时期患上了抑郁症,工作五六年了,一直也没有好彻底。

这些“出格”的举动,大多数是一种反抗和发泄。之所以要发泄,基本上是内心(预期)对世界(结果)的不认可或者不理解,理性的不自洽,持续不断地引发情绪的矛盾,做出不合理的举动。成熟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不理解,也是会接受这种不理解。

说回楼主儿子,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是交友障碍。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自己想或者看网络上的内容很容易进入死胡同里,钻牛角尖。您儿子我猜测大概率是有些事情想不明白,然后情绪不好,不愿意服从集体的规则。

这里之后纯属猜测:直接原因:儿子和班主任不合拍,经常性的引起情绪矛盾,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好太正常了,青年人不能很好地控制这种尺度,成年人没有几个喜欢自己领导的。但是学生心中的不满大过了对出格后果的害怕,于是就行动了。
根本原因:假如是单相思的原因,不妨跟他假设个场景,问问他有没有哪个女生优秀但是他不喜欢,假如这个女孩一定要追他,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呢?
2023-12-10 21:58修改 来自北京 引用
3

silent134

赞同来自: 大7终成 西风烈 酱油面

先去查一下脑部有没有什么病变,有些脑部病变会导致精神、性格异常。

第二步再排除是否心理问题。
2023-12-10 20:57 来自广东 引用
0

walkinsky

赞同来自:

这可能是疾病,不要讳疾忌医,当看医生就看医生,当修养就修养,不要急着去学校,人生很长,健康最重要,我也不是太懂,可能换换生活环境会不会好一点?
2023-12-10 19:38 来自上海 引用
0

叶纸

赞同来自:

@lake432
阿斯伯格是不与人直视,听不懂别人拐弯抹角的话,感觉不太一样。
自闭症有一个专门的词 masking. 做得好的人社交行为是正常的。
2023-12-10 19:33 来自英国 引用
0

叶纸

赞同来自:

@香橙柠檬
请问怎么区分高功能自闭症 与 高度的内向和孤僻?我曾经就是那个有社交障碍的小孩,父母也认为我有心理问题。其实我就是太孤僻和内向,跟自闭、阿斯这些毛的关系也没一条。
有专门的诊断,生理上的和量表上的,诊断学是一门科学,我没资格说。简单的说,自闭症有很多大概率伴随的现象,如果一个人符合多项则自闭症概率较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自闭症常见stimming,就是在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有意识的重复某个简单行为。
2023-12-10 19:26 来自英国 引用
4

zhu2676

赞同来自: luffy27 lifcspicer XIAOHULI92 fionafiona

1、你找个中间人,跟老师沟通一下,看看是什么情况。
2、看看有没有高中同学家长,你熟悉的,问问他同学,看看在学校的表现。
3、他的初中同学和班主任,问问初中表现。(上面你描述的事情,这么多,如果属实,那么,初中也会有。)
4、先搞清楚下面情况,再说解决方案
(1)初中老师和同学对他的看法。(至少5个以上)
(2)高中时的表现。(班主任1人有点少,其他同学或其他任课老师,你了解一下)
(3)了解情况,别让孩子知道。
2023-12-10 19:16 来自河南 引用
0

lake432

赞同来自:

楼主的条件不差,不必过于焦虑,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找出小孩行为变化的原因,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放下手头的事情,多一些交流互动,给孩子和自己一点时间。
2023-12-10 18:20 来自湖北 引用
8

没钱又丑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青蛙1999 卡窿ssszx 影约 gaokui16816888 xlqy灿烂千阳ch 静远僧更多 »

这不是没有长大,应该是一种精神类疾病。疑似抑郁症。
学校压力太大了。

减压,跟老师商量。实在不行就转校到宽松的学校
2023-12-10 18:19 来自四川 引用
0

lake432

赞同来自:

@一点飞鸿
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就是一种高功能自闭症,孤独症。现在几乎已经取消了这种叫法,但国内还是大量使用。你可以查查自闭症谱系障碍ASD,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我看你家确实有点像。看看邹小兵的《与你同行》,还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完全指南》
阿斯伯格是不与人直视,听不懂别人拐弯抹角的话,感觉不太一样。
2023-12-10 18:17 来自湖北 引用
2

便宜货有毒

赞同来自: 阿戒1899

@璧新风
这个思路也行,楼主应该投资收益不错,可以让小孩早点进入社会,弄个民宿先经营以来,或者让他学个手艺。本人是大学教师,现在大学生很多找不到工作,很多课程学习内容都和社会脱节,反而让大学生眼高手低。很多人当时不如不读高中和大学,学门手艺(最好是未来几十年没法机器换人的那种),譬如当托尼老师、水电工、医疗护理之类。
我跟你观点一致,10年20年后的职业变化会很大,没必要血拼高考一条路
2023-12-10 15:58 来自上海 引用
4

璧新风

赞同来自: 大7终成 阿戒1899 困了学索隆 青山老祖

@便宜货有毒
我觉得类似情况是应该考虑另一条路了,楼主在云南,是否考虑买套民宿让他自己经营。
我昨天就跟儿子说了,上不上学不那么重要,他外婆就是没上过学,也过的好好的,大学没那么了不起
这个思路也行,楼主应该投资收益不错,可以让小孩早点进入社会,弄个民宿先经营以来,或者让他学个手艺。本人是大学教师,现在大学生很多找不到工作,很多课程学习内容都和社会脱节,反而让大学生眼高手低。很多人当时不如不读高中和大学,学门手艺(最好是未来几十年没法机器换人的那种),譬如当托尼老师、水电工、医疗护理之类。
2023-12-10 15:05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18

cdhr

赞同来自: 大7终成 流沙少帅 四季 IMWWD 影约 静远僧 可期可梦 胆子真不大 思璇 tlh681101 lifcspicer 一思难过 熊钦 nimbus 红星闪闪666 小会砸 好奇心135 阿戒1899更多 »

每次孩子生病,我只想健康快乐,病好了,我又想孩子出人头地,不是孩子的问题,也不是父母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一直没碰到外星人,因为所有文明最终都将自我毁灭,放过自己,放过孩子
2023-12-10 13:52 来自四川 引用
23

三分之一

赞同来自: timtimtim xingba 财迷牛 大7终成 lifcspicer shiming666 影约 夏日骑缘 困了学索隆 zhuzi51 wuxin126 闲菜 gqdhb 阿戒1899 gaokui16816888 钟爱一玉 夏天的夏天 elodia drzb vvfisher 原花青素 好奇心135 酱油面更多 »

补充,我不是专业人士,不必当真,只是孩子三岁的时候一度怀疑自己的孩子是自闭症,辞职让老人回家自己带孩子。所以多查了些资料,后来孩子交到了一个朋友,现在还经常一起在小区玩,我们开她玩笑她都能听懂并反击(有阿斯的孩子听不懂弦外之音)体育也不错了,跆拳道已经练到蓝红带了(一般阿斯的孩子体育也不好,感统失调),在学校也很开心,等等打消了我的怀疑,我自己总结我的孩子主要是以前我和她奶奶因为育儿理念不同天天吵架,家里氛围不和,她奶奶控制欲很强,这也不让她做那也不让她做,也不带她和孩子玩,辞职我自己带她确实是我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2023-12-10 12:19 来自上海 引用
4

卡窿ssszx

赞同来自: 海底椰 优美 静远僧 酱油面

我读高中的时候出现过类似的同学,以同学的角度给建议:
首先他出现这种情况是会受到老师,同学的排挤的(这个是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内心孤独和压抑的情绪不能释放就会恶性循环。所以首先考虑换环境或者休学一段时间。
其次要让他忙起来,没有其他时间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比如可以考虑去打打零工(kfc或者售货员等等)去融入现实社会。
只要将他从自己的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的轨迹问题就解决了。
2023-12-10 12:01 来自江苏 引用
0

三分之一

赞同来自:

集思录不能修改帖子很烦人,万分之七
2023-12-10 11:49 来自上海 引用
8

三分之一

赞同来自: 明园 skyblue777 酱油面 大7终成 elodia JiangSH2020 nimbus Mia003更多 »

我提阿斯伯格并不是想给孩子贴标签,一开始的回帖我也没提,因为有人开头了就多说点。中国人是很忌讳这个,我还是懂。中国人闻所未闻这个概念,百分之八的人依然过完了他们的一生。虽然知道有这个病并不能改变什么,不愿意去医院确诊也没什么,但是知道有这么一种不算罕见的先天病,让家长放下心结,更宽容的对待自己的孩子,我觉得利大于弊。
比如如果你总觉得孩子不理解大人的苦心,没心没肺,经常为此而伤心,甚至想爆揍他,那么知道这是他处理不了的问题,就不会苛求。
总之,对孩子宽容些,不要给他压力,试着去理解他,顺其自然
即使是也没什么阿,马斯克是阿斯,不妨碍他是世界首富,搞地球移民火星计划。
2023-12-10 11:47 来自上海 引用
0

酱油面

赞同来自:

@管霸天
1.你孩子读的是不是比较好的班级,老师不一定说的真的,或者夸大其词,只是想把孩子赶出去,不要影响班级整体成绩,影响老师考核。(我高中就经历了这样的事,老师经常故意在我父母面前黑我,我看老师不顺眼,最后我转校了,转校之前年级倒数50名,后来高考高了终点线几十分也还不错了)
2.受同学欺负了。(有的同学天生坏,我读书的时候也遇到过,他有事没事来打你一顿,老师也不管)
学校是个好学校,班级是普通班
2023-12-10 10:48 来自云南 引用
0

酱油面

赞同来自:

@白云晒月亮
他是你的娃儿没错,但都这么大了,还娃,娃的,也就注定在你们家庭中就把他设定在小孩子了。你们俩口子是不是强势父母?有没有让孩子承担年龄相符的职责?告诉他,未来独自需要承担的,别怕他犯小错。不知道说的对吗,毕竟也不是特别了解你们的情况
“娃”这个单词,只是习惯问题,好比在网络语境中,都称“孩子”,把“孩子”这个名词用习惯后,就会觉得“娃”这个单词好别扭
又比如,在北方,习惯称母亲为“老太太”
在我们老家,这么喊人是有点贬义、或者是有点生分的喊法(意思是喊自家人从不会这么喊的,对不太熟悉的人背后这么会这么喊的,当面喊某人老太太,对方会很不高兴的)

所以呢,这不代表啥

至于说“未来独自需要承担的”,那是从小就灌输的
2023-12-10 10:58修改 来自云南 引用
0

伏击的鳄鱼

赞同来自:

@三分之一
阿斯伯格症是先天的,不是突然病变。他的概率其实是很高的,一万个新生儿中就有七个是。只是中国人不了解,身边就是有,也往往归类为内向性格古怪。智商是没问题的,也可以过正常人生活,比如马斯克8岁的时候就确诊为阿斯。主要表现为第一:社交障碍,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他们很想与人交往,但往往融入不了。理解不了别人的话,所以说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话。有时需要模仿别人交流的方式。第二:缺乏同理心,很难从别人的角度思考...
上面几条我都符合,阿斯伯格是啥东西,反正也活到中老年了,啥事没有
2023-12-10 09:56 来自安徽 引用
1

rich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芝麻开花啦
高情商的估计不会回帖。。。只能说直面xx的现实,一个高中生还不能自我控制,自律 不要太高的预期。.。。
真心回帖的人我的理解是对方的热情真诚,献言献策,讨论想帮忙解决问题,跟情商高低不是一个纬度的事,情商高的人说话会说到对方心坎上。社会风气不好导致现在的人理解事情都是变味了的,会舔、会来事、会巴结、会应酬就理解为情商高。
2023-12-10 09:01 来自江苏 引用
9

sfxx315600

赞同来自: J310431132 流沙少帅 四季 丽丽的最爱 cdhr 卡窿ssszx 思璇 Phecda 酱油面更多 »

药本无情,焉能医有情之病
1、换环境,换宽松的学校。
2、去旅游,转移注意力。
3、做兴趣之事。喜欢什么就提前去学一技之长,不管做早点,卖菜,做木工,送外卖
4、现代网络发达,手机电脑电视垃圾文化渗透,没多少人幸免。从传统文化里找回自我,随便心经,道德经,菜根谭等,都能修身养性,真正有所领悟,人生就有了精神支柱。
2023-12-10 08:42 来自浙江 引用
1

香橙柠檬

赞同来自: 酱油面

@叶纸
行。有人说了,我也是这么想的。另外补充一下,阿斯伯格和高功能自闭症是不一样的。请自己做好功课。这个病本质不是疾病,是一种生理的发育异常,没有能根治的药物,需要找《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逐步建立正常的社交功能。如果能负担得起这是最好的。通过充分训练,孩子是有可能继续完成应试教育的。
我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因为我也是高功能自闭症,我完成了本科学习。
请问怎么区分高功能自闭症 与 高度的内向和孤僻?我曾经就是那个有社交障碍的小孩,父母也认为我有心理问题。其实我就是太孤僻和内向,跟自闭、阿斯这些毛的关系也没一条。
2023-12-10 08:37 来自广东 引用
0

香橙柠檬

赞同来自:

@不是是侠客
你听过他的视频吗?我没有买过他的课程,就他的视频我都收获很多!
看过,他的视频听起来不错,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不是专业的心理学知识。
2023-12-10 08:30 来自广东 引用
2

nhmay

赞同来自: 缘来是李 酱油面

1、关于翻看电脑或手机,对于这个学生是一件看普通事项,我家儿子,在高一时,也有手机问题,双面刃,用得好,对于学习有帮助。
2、由于你只讲了高一的情况,没有讲初中情况,我假设初中没有这些情况,在高中刚开学不久,我认为是适应不良,怎解决,一是在学校上,找多几个朋友,相互支持;二是减少学业上压力和焦虑,随其自然就好了,我认为学业,大部分都是考父母的;三是老师只是不愿意担责,收微薄薪水即要承担其它人生命安全,换谁也不愿意!!!
2023-12-10 08:11 来自广东 引用
0

香橙柠檬

赞同来自:

@yongwc
阿斯这种说法其实就是贴标签,啥问题也说明不了,只是给人找一个理由和借口。
对的,这么大的孩子,是阿斯早就该被发现了,不会等到现在。许多孩子有社交方面的障碍,父母就认为是阿斯,其实就是找个时髦的借口和理由罢了。
我小时候,父亲也骂过我自闭症,其实我就是太过于内向和孤僻罢了,跟自闭症毛的关系也没一条。不要随便对孩子贴标签,对孩子是极大的伤害,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2023-12-10 08:02 来自广东 引用
0

芝麻开花啦

赞同来自:

高情商的估计不会回帖。。。只能说直面xx的现实,一个高中生还不能自我控制,自律 不要太高的预期。.。。
2023-12-10 07:12 来自江苏 引用
7

叶纸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酱油面 好奇心135 阿溪 drzb 三分之一 dingpenglei更多 »

@酱油面
阿斯伯格?等我也查查
行。有人说了,我也是这么想的。另外补充一下,阿斯伯格和高功能自闭症是不一样的。请自己做好功课。这个病本质不是疾病,是一种生理的发育异常,没有能根治的药物,需要找《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逐步建立正常的社交功能。如果能负担得起这是最好的。通过充分训练,孩子是有可能继续完成应试教育的。

我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因为我也是高功能自闭症,我完成了本科学习。
2023-12-10 07:00 来自英国 引用
0

管霸天

赞同来自:

1.你孩子读的是不是比较好的班级,老师不一定说的真的,或者夸大其词,只是想把孩子赶出去,不要影响班级整体成绩,影响老师考核。(我高中就经历了这样的事,老师经常故意在我父母面前黑我,我看老师不顺眼,最后我转校了,转校之前年级倒数50名,后来高考高了终点线几十分也还不错了)
2.受同学欺负了。(有的同学天生坏,我读书的时候也遇到过,他有事没事来打你一顿,老师也不管)
2023-12-10 06:55 来自重庆 引用
1

白云晒月亮

赞同来自: 大7终成

他是你的娃儿没错,但都这么大了,还娃,娃的,也就注定在你们家庭中就把他设定在小孩子了。你们俩口子是不是强势父母?有没有让孩子承担年龄相符的职责?告诉他,未来独自需要承担的,别怕他犯小错。不知道说的对吗,毕竟也不是特别了解你们的情况
2023-12-10 06:04 来自北京 引用
0

yongwc

赞同来自:

阿斯这种说法其实就是贴标签,啥问题也说明不了,只是给人找一个理由和借口。
2023-12-10 06:00 来自广西 引用
6

三分之一

赞同来自: 大7终成 sunway01 卡窿ssszx homanking 酱油面 好奇心135更多 »

阿斯伯格症是先天的,不是突然病变。他的概率其实是很高的,一万个新生儿中就有七个是。只是中国人不了解,身边就是有,也往往归类为内向性格古怪。智商是没问题的,也可以过正常人生活,比如马斯克8岁的时候就确诊为阿斯。
主要表现为
第一:社交障碍,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他们很想与人交往,但往往融入不了。理解不了别人的话,所以说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话。有时需要模仿别人交流的方式。
第二:缺乏同理心,很难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第三:兴趣比较奇怪,喜欢的东西都是不切实际的。
第四:有偏执的表现,一根筋,思维固执;
第五:情绪不稳定,易怒。
当然,符合这几条的不一定是阿斯,这需要专业机构判断。
我个人觉得如果确诊为阿斯,其实对父母来说可能反而是一种解脱,父母可以从自责是因为自己平时教养不够导致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情绪走出来,也能理解包容孩子一些奇怪的行为,不给他一些正常人的要求标准。当然,这不意味就摆烂,如何干预帮助孩子也需要听专业人士的
2023-12-10 02:16 来自上海 引用
3

andjsmile -

赞同来自: 巫灵啊啊呜 李四月天

@糊涂学士
针对上次的我的回复再稍做补充。
1,既然之前医院已经认为出现了焦虑症,后续孩子出现了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寻求医院或者心理机构等专业机构的帮助,多去咨询下不是什么坏事,群友只能给出建议,不能给出实际解决问题的配方或者良药;
2,既然之前出现了焦虑症,并且医院也开了药,那之前是有哪些因素引起了孩子的焦虑?望子成龙还是孩子必须要考个清北复交?
3,孩子目前还在吃着医院开的药并且还在恢复吗?那医生有建议当前...
哪里能归纳出没长大??
这都已经是心理疾病了。
家长可长点心吧,据说投资能赚钱的都是人精,洞察人性。
我感觉题主要补的课有点多。
2023-12-09 22:57 来自上海 引用
1

elodia

赞同来自: 酱油面

@酱油面
他出现焦虑的原因很复杂、也很多,相互缠绕的,而且一层隐藏一层,抽丝剥茧了几个月,今天才基本确认是单相思导致的结果,不过单相思这问题,又缠绕了我主题说的 认知偏差,导致一直走不出来。。。。其他的厌学、交友、耍赖、孩童心态等等,似乎都 这个为起始点造出来的。。。。虽然曾经认为是单相思造成的,但过一久又被他用其他东西给隐藏盖了起来,转移成了其他医生建议是积极参与到学校生活
我说的就是高功能的阿斯伯格,这类孩子大部分智商没问题,但是不太能理解别人的想法、情绪,也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一般有点交友障碍。这些小孩不能理解大部分情绪,不能从别人的微表情中读取对方的情绪态度,所以经常不容易被同龄人群体接纳认同。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就是,当然,这个是编剧美化了的。

如果是阿斯,找到孩子你认为没长大的原因,对小孩调整正确期待,如果真是这样,他大概率一直都学不不会感知他人情绪,这就要找到阿斯学习交友的方法,明确告知对方可能的情绪,找到和孩子合适的沟通方法。

你说的单相思还是这个问题,无法和人有效沟通,我猜他不太能感知对方情绪,甚至他的单相思被对方认为是困扰甚至是奇奇怪怪人的骚扰。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285012/answer/3314361312?utm_psn=1716944282571694080,你看看这里,是不是有点像。

每个小孩都不一样,表现都不太相同,去看看吧。无论什么问题,和孩子高效沟通是第一位的。找问题不是为了给孩子贴标签,是为了解决问题。阿斯和别的孩子思维模式不一样,你要先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才好跟他有效沟通,鸡同鸭讲各讲各的是没用的
2023-12-09 22:18修改 来自安徽 引用
0

不是是侠客

赞同来自:

@香橙柠檬
这个不靠谱,不是那种科班出身的,理论基础不扎实,卖课骗钱可以,实际做心理咨询的临床经验几乎没有。
你听过他的视频吗?我没有买过他的课程,就他的视频我都收获很多!
2023-12-09 21:31 来自四川 引用
0

一点飞鸿

赞同来自:

@酱油面
阿斯是什么阿。。。。说个全称嘛
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就是一种高功能自闭症,孤独症。现在几乎已经取消了这种叫法,但国内还是大量使用。你可以查查自闭症谱系障碍ASD,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我看你家确实有点像。看看邹小兵的《与你同行》,还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完全指南》
2023-12-09 21:11 来自广东 引用
2

ldakoo

赞同来自: andjsmile 优美

关注孩子的睡眠和运动
2023-12-09 20:58 来自江苏 引用
0

酱油面

赞同来自:

@糊涂学士
针对上次的我的回复再稍做补充。
1,既然之前医院已经认为出现了焦虑症,后续孩子出现了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寻求医院或者心理机构等专业机构的帮助,多去咨询下不是什么坏事,群友只能给出建议,不能给出实际解决问题的配方或者良药;
2,既然之前出现了焦虑症,并且医院也开了药,那之前是有哪些因素引起了孩子的焦虑?望子成龙还是孩子必须要考个清北复交?
3,孩子目前还在吃着医院开的药并且还在恢复吗?那医生有建议当前...
  1. 他出现焦虑的原因很复杂、也很多,相互缠绕的,而且一层隐藏一层,抽丝剥茧了几个月,今天才基本确认是单相思导致的结果,不过单相思这问题,又缠绕了我主题说的 认知偏差,导致一直走不出来。。。。其他的厌学、交友、耍赖、孩童心态等等,似乎都 这个为起始点造出来的。。。。虽然曾经认为是单相思造成的,但过一久又被他用其他东西给隐藏盖了起来,转移成了其他
  2. 医生建议是积极参与到学校生活
2023-12-09 20:58 来自云南 引用
0

酱油面

赞同来自:

@elodia
你孩子有点像阿斯,高功能的阿斯
阿斯伯格?

等我也查查
2023-12-09 21:14修改 来自云南 引用
2

糊涂学士

赞同来自: 影约 酱油面

又仔细看了下楼主回复,没感觉孩子有太大的问题,有些描述本身很模糊,也不太好判断,比如几十套房子的话题孩子自言自语什么的,如果其他沟通都很正常,仅仅是偶尔无视你的回答也挺正常的,单凭这一个问题就下结论孩子怎么怎么样了太武断了。。。孩子刚刚高一,十一开始的某次考试开始出现问题,然后伴有厌学情绪?那就是高一刚开学不久出现问题了,可以和孩子聊一聊高一学习各科学习有压力吗,班上初中的同学、熟悉的老同学多吗,和新同学以及宿舍室友处得怎么样,任课老师和蔼不,学校环境待着还舒服吗,有没有经常和以前的初中同学小学同学走动走动联络下等等,感觉有点像环境变化导致的应激反应。如果孩子中考前出现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也可以和孩子针对问题好好聊一下。

另外,贴主说孩子没长大,高中的孩子本来就没长大,为什么必须一定循规蹈矩?可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的反应。

老师不让孩子回学校大概率是老师太年轻,接触过的此类的孩子少,怕担责,有必要的话可以先和医生或者心理咨询聊一下,仅从帖子上下的信息来看,不觉的孩子有很大的问题,然后基于他们的建议再和老师讨论下担责的问题。
2023-12-09 20:47 来自北京 引用
3

糊涂学士

赞同来自: 困了学索隆 酱油面 好奇心135

针对上次的我的回复再稍做补充。

1,既然之前医院已经认为出现了焦虑症,后续孩子出现了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寻求医院或者心理机构等专业机构的帮助,多去咨询下不是什么坏事,群友只能给出建议,不能给出实际解决问题的配方或者良药;

2,既然之前出现了焦虑症,并且医院也开了药,那之前是有哪些因素引起了孩子的焦虑?望子成龙还是孩子必须要考个清北复交?

3,孩子目前还在吃着医院开的药并且还在恢复吗?那医生有建议当前的情况是休息比较好呢,还是去学校比较好呢?等孩子大一点再回过头来看,休学几个月和成年后孩子的身心健康比起来,基本不值得一提。
2023-12-09 19:59 来自北京 引用
0

香橙柠檬

赞同来自:

@巴依老爷Lagom
常军 我听过他的199的课,受益挺多。
这个不靠谱,不是那种科班出身的,理论基础不扎实,卖课骗钱可以,实际做心理咨询的临床经验几乎没有。
2023-12-09 19:51 来自广东 引用
0

糊涂学士

赞同来自:

没有什么经验,但尝试着回答一下。孩子出现类似的问题,有一定的概率和家庭有关系,孩子身处的家庭氛围怎么样,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又如何?家庭关系是很民主很平和,还是经常鸡飞狗跳,天天各种低气压?长期吵架、压抑或者其他不正常的环境大概率会折射到孩子的某些心理和行为习惯中;
另外一点,孩子自己的圈子怎么样,小区或者学校里有没有自己的一些朋友,和小朋友、师长的相处模式是怎么样的,是否会出现经常被否定、贴标签或者经常被打压的情况;
另外,有没有一些突发事件、变动、或者变故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2023-12-09 19:34 来自广东 引用
0

elodia

赞同来自:

@酱油面
【这孩子是自说自话的,对“别人的想法”,对别人沟通过来的“别人的立场”毫无任何理解】是的,所以我说他认知有偏差,一直不能考虑“别人的想法”,只是自说自话
你孩子有点像阿斯,高功能的阿斯
2023-12-09 17:15 来自安徽 引用
1

久菜

赞同来自: 影约

教育环境给逼的,孩子出现这么大的问题,学校及老师、家长不是考虑怎么帮助孩子还要考虑纪律、处分。就不能把教育的事先放一放,让孩子从学习中解放出来。
2023-12-09 17:02 来自山西 引用
1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酱油面

@巴依老爷Lagom
常军 我听过他的199的课,受益挺多。
马上去微信听了两个视频,挺好的
2023-12-09 16:25 来自上海 引用
0

chemjoey

赞同来自:

男孩子晚熟。。。经历两次磨难就成长了
2023-12-09 16:09 来自安徽 引用
1

生活是投资

赞同来自: elodia

这不是孩子没长大的问题,应该是精神方面有一定问题,见过这样的孩子。
2023-12-09 15:56 来自江苏 引用
1

巴依老爷Lagom - 胜率、赔率、频率:价值股、成长股、低风险套利、量化、衍生品都如此。

赞同来自: JiangSH2020

@不是是侠客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关注过一个搞心理学的人叫 常军。我在微信视频里经常刷到他,觉得这人靠谱,楼主不妨试试!
常军 我听过他的199的课,受益挺多。
2023-12-09 15:33 来自广西 引用
0

机油三号

赞同来自: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2023-12-09 15:29 来自湖南 引用
13

goestuan

赞同来自: hmhou2002 hwyfbfb 王大胃 酱油面 ppyyll2017 便宜货有毒 wangzipi 阿戒1899 kong3281698 chenuny sunpeak 巴依老爷Lagom 京楚更多 »

我的经历,说出来供楼主参考。
家人在读中专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了一些不正常,和楼主描述的儿子的状况及症状都差不多,有时候说话前言不照后语,有时候会说一些又大又空的话,有些话后来反思发现其实是他自己想像出来的,不是真实的,但又看不出来。
家里人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以为是心理问题,放松身心就好了,错过了治疗时机。后来逐渐发展到精神分裂,需要长期服药才能维持不复发,给他自己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干活只能干一些轻松的,也不能承受啥思想压力,不能适应十分陌生的环境。
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不是所谓的心理问题,没有深刻体会的人甚至会说打一顿就好了。其实这个病是脑补出现了器质性病变,需要服药资料,如果理解为心理问题只是去做心理辅导,万一延误资料,就有可能悔恨终生。
根据楼主的描述,小孩子的沟通以及学校老师的反馈等细节,我推测小孩子可能处于精神疾病最初级的阶段,也就是抑郁症,抓紧时间去精神病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科,开药吃药,并继续休学一段时间,不再给他啥压力,治疗好后再复学跟着混就好,也别在意上啥大学。
这是我的一点建议,不一定对,还是以医生的专业诊断为准。
2023-12-09 14:07 来自浙江 引用
1

沐柰

赞同来自: alan1eb

@lsn150201518
感觉十几年前那种状态是对的,就是家长不管孩子,自由发展,能上大学就上,不能上就去中专大专。可能现在条件都好了,都知道读大学好,就开始卷小学初中,因为中考分流50%。我觉得还不如把中专全部改成高中,12年义务教育算了,国家既然不想大家卷,你倒是改政策呀。然后大专全部叫大学,反正以前那些野鸡三本职业学校现在也都是大学了,你干脆全改了。人人都是大学生,然后公平竞争,公务员也不要求第一学历,能者居之。保证...
是谁告诉你大专不算大学的?中专虽然不算高中,但也有高考资格的,你分数够上一本都没问题,只要你能考上。卷不就中间那一部分人在卷吗?不过讲道理,连高中都考不上的人,我不觉得卷能有多大用处。你说二本的能力卷进一本我还信,高中考不上能卷进一本我只能说神童,二本卷进211我都不信。可能也就是卷进去当差生罢了,但人家靠的就是个学习氛围。其实考不上高中,但是有心思上学的人家上了中专说不定成为了尖子生,老师还多关注你点呢。

读书这事就是看天赋,也有家长花重金进入各种名校的,结果自家娃水平跟不上压力山大。如果娃承受压力能力强,就是需要这样的氛围压力逼迫自己那也就罢了,遇到受不了的谁知道会怎样。

而且也不是考上大学就一定如何如何了,真要筛选了前面还有985.211和普通的区别,有一本和二本的区别,本科和专科的区别。学历只是个敲门砖罢了,我见过很多大专毕业的人家也混得挺好。有很多东西不需要天赋,只要勤快地练习也能混饭吃,比如画画跳舞乐器语言等。只不过大家都认为这是末流,只有考大学才是唯一出路。我不否认这是一条最简便的路,但对于那些考不上的人来说,这就是死路。
2023-12-09 14:01 来自广东 引用
0

ppyyll2017

赞同来自:

要不神童,要不就是精神有点问题。
2023-12-09 12:56 来自安徽 引用
3

不是是侠客

赞同来自: 过眼云烟 巴依老爷Lagom 酱油面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关注过一个搞心理学的人叫 常军。我在微信视频里经常刷到他,觉得这人靠谱,楼主不妨试试!
2023-12-09 12:03 来自四川 引用
2

echotiger

赞同来自: 明园 酱油面

读书看天赋的,为什么家长都觉得是态度问题。我儿子初一,重点中学,每天早七晚九,回来还得阅读。周测月考大小考,还得鸡体育,普娃想考好还得补课,心理体力精力不够强大的都扛不住,永远在往前追分,还追得很绝望,因为大家都在卷。
我觉得孩子就是扛不住了,有种男孩晚熟幼稚缺乏深度思考,但是单纯善良有爱有担当,可是根本就不给他们开窍的时间,很吃亏的。感觉他们进入新环境,比如初一高一,都是懵的,需要好几个月才能慢慢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楼主孩子这些情况确实很出格了,在管理严格的学校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取得校方的帮助。成绩好不好呢人聪明吗?如果一般干脆换私立或国际学校吧。
2023-12-09 10:46 来自山东 引用
24

zoetina52 - 以前什么都不懂,日子过得好好的。后来我学习了些理财知识,家里的钱越理越少。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rockgor 影约 家和妈妈 malamala1207 fengcc zddd10 luckang2018 newsu 丢失的十年 好奇心135 cquhrb tongzhangji 蓝河谷 shx1997 panpan2313 灿若辰星 lifcspicer gaokui16816888 mancin 捡钢镚 京楚 酱油面 boeing767更多 »



虽然这个已经来不及了但是也发来 可以看看
2023-12-09 09:07 来自江苏 引用
1

香橙柠檬

赞同来自: 酱油面

建议关注一下曾奇峰、武志红之类的心理专家公众号,可能对楼主有帮助。
2023-12-09 08:48 来自广东 引用
3

东逝水

赞同来自: 影约 酱油面 x8410

第一:青春无悔,只要你自己认为努力过。只看过程,不看结果。(能不能考上大学,无所谓)
第二:家长鼓励孩子快乐的接受平庸。(慢慢引导)
第三:引导小孩树立符合他的人生观。首先做一个不给他人添麻烦的人,其次做一个快乐的人,最后才做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
2023-12-09 08:35 来自江苏 引用
1

wz2105

赞同来自: 酱油面

关注孩子的睡眠。每天一定要有质量很高的那一种睡眠。
2023-12-09 08:22 来自江苏 引用
1

酱油面

赞同来自: 红糖饼

@喜欢吃蔬菜
我随意说说我的看法,如有不对,请楼主多多包涵。
从这段描述和主文的内容来看,感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引导和关爱可能不太够, 或者是外部环境让他有比较大的压力。 圣经有句话我觉得很对: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反过来我们从孩子说的话语中去了解他心里的真实想法。对于孩子说如果能在北京买上个50套房子每个月可以收很多钱的想法,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这不应该是他这个年纪去思考的问题。如果是...
兄台提到的这个方面,我也分析过,毕竟日常里面有很多类似的场景

我觉得他可能是刻意规避他生活状态中“日常”的东西,转而对其他的事情抱有新鲜感而去“探索”
这方面亦好亦不好

好的方面在于保持对很多事情的猎奇心
坏的方面是每次都是这样的浅尝即止,如果不能建立起一套好的思维,最后就变成“嘴油子”过嘴瘾的

只不过,至今,我还未真正搞清楚他是前者还是后者
感觉是前者,
但又因为他外公是典型的后者,他妈妈40岁前也是后者,从遗传基因上又有可能是后者
所以,我至今还在继续观察
2023-12-08 23:34修改 来自云南 引用
0

酱油面

赞同来自:

@壹壹壹
该看医生看医生,但建议只看一线城市的好医生,医生执业资格只保证了医生的下限,而医生的上限和下限就像是高考状元和二本学渣的区别,重大问题尽量找接近上限的医生看吧。
从我个人经历来看,你的儿子可能没问题,因为他做的事我高中基本做过,他做的事也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找个清静地方发呆(做白日梦)。而且我觉得你孩子不是心智不成熟,而是心智过于成熟,却被严格的规矩拘束得无所适从。
我其实从小学开始也有点厌学,一...
感谢码字那么多,很受用,等明天我再继续消化
2023-12-08 23:19 来自云南 引用
0

酱油面

赞同来自:

@江腾云胜
冒昧问一下,交友障碍,是不是共情有问题呢?这个可能是天生会多一点或少一点,需要后天慢慢养成
是的,共情是有问题的
后面帖子里 elodia 分析的比较精确
2023-12-08 23:09 来自云南 引用
0

廿年奔波

赞同来自:

@zhuqi123456
你那高中也太轻松了吧。 早上7:15上学。我们这里高中是早上5点30到校,晚自习到21:50。。 坐标山东。。
我家孩子高中要求七点十分前到校,周末双休,节假日照常休,坐标青岛
2023-12-08 23:07 来自山东 引用
1

johnhsu

赞同来自: elodia

@trso
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建议是 换一个户外活动多的私立学校,彻底脱离现在的环境
无论怎么教育,再怎么正反馈也改变不了99%的人都是普通人的现实
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可以上史书,不是普遍的情况
人天性就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被教育,不喜欢努力
反感程度越高,越痛苦,越逃避现实
能减肥,戒烟,戒酒的都没有多少,哪怕知道是正确也做不到,知行合一是圣人的境界
人不能完全控制自己,能一直努力也是一种天赋
100%...
他小孩这种情况,私立学校要是知道绝对不会收的。公立学校想不收,但没办法,国家规定在就必须要收。他小孩这是病,已经到了需要干预治疗的程度了。
2023-12-08 23:07修改 来自上海 引用
0

酱油面

赞同来自:

@elodia
楼主,你孩子行为模式,沟通模式已经出问题了
你有没有发现,这孩子无法理解别人的想法,你主贴提到了,无法理解不能动老师的东西,考试到半途跑出去
在家几天后,忽然想复学,你说了要先沟通老师,他根本不理你,自己就跑了,拦都拦不住
想发财用50套房收租,对你的如何拥有50套房,无动于衷
你发现没,这孩子是自说自话的,对“别人的想法”,对别人沟通过来的“别人的立场”毫无任何理解
无法理解别人的想法、态度,这...
【这孩子是自说自话的,对“别人的想法”,对别人沟通过来的“别人的立场”毫无任何理解】

是的,所以我说他认知有偏差,一直不能考虑“别人的想法”,只是自说自话
2023-12-08 23:00 来自云南 引用
1

发现机会

赞同来自: skylark2020

为什么高一你孩子才一异常,幼儿园,小学,初中这一套下来,家庭状况一般家庭的孩子从众合群不是基本的吗?不合群的被孤立的在我那个年代,要么就家里特别穷自闭要么是个二姨子,要么就是因为长相。
你这孩子没有自己忙的事儿?学业?他没有自己的喜好或者朋友吗?
怎么总想着先把孩子扔进学校?到底什么情况都没搞清楚
2023-12-08 20:21 来自山东 引用
3

trso

赞同来自: flyinsummer 酱油面 选择大于努力V

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建议是 换一个户外活动多的私立学校,彻底脱离现在的环境

无论怎么教育,再怎么正反馈也改变不了99%的人都是普通人的现实
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可以上史书,不是普遍的情况
人天性就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被教育,不喜欢努力
反感程度越高,越痛苦,越逃避现实
能减肥,戒烟,戒酒的都没有多少,哪怕知道是正确也做不到,知行合一是圣人的境界
人不能完全控制自己,能一直努力也是一种天赋
100%的人都得是那1%的精英?不是也得是吗?
2023-12-08 20:14 来自湖北 引用
2

fjh2013

赞同来自: goestuan 酱油面

典型的抑郁症症状(怕吵去天台,怕人希望独处,怕光去地下室)。父母马上要想办法让他明白你们对他没有任何期望和要求,并只是一人每天陪伴,让他慢慢恢复。只能先休学了。
2023-12-08 20:07 来自广东 引用
15

如佛 - 最美的声音是安静,最真的生活是平凡

赞同来自: 影约 烈火情天 panpan2313 kong3281698 阳光下的生活 阳光海岸360 阿戒1899 hwyfbfb 优美 鼠标1 srboyzj 酱油面 BenjaminAA 好奇心135 老实的很更多 »

我儿子今年也高一,上半年中考,所以我近1、2年来都很少上jsl了。教育孩子是需要滴水穿石的功夫的。当学校教育不太理想时尤其需要父母的参与。
不要轻易指责孩子,谁不想成为优秀的人。指责,是最简单粗暴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相对低级的方式。对于问题家长要给出路,多鼓励,共同努力。
2023-12-08 19:45 来自浙江 引用
15

雨过心清

赞同来自: 止语1 影约 hippohippo panpan2313 阿戒1899 汨江水 鼠标1 每日一歌 酱油面 悦城 狂奔的奶牛 sunpeak 好奇心135 dragonyoung 钟爱一玉更多 »

在每个阶段给孩子最需要的,不要把成年人的压力带给孩子,他生下来就是普通人,既不会给你带来荣耀也不会给你带来耻辱,好好的陪伴他,一辈子就几十年,多爱他。
到了高中发现孩子精神有点问题,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楼上各种说自己青春期也那样的,没有一个被退学的,那说明你们的小出格还在世俗被允许的范围内。我很理解楼主,现在孩子都是只有一个,孩子出事了那就是天都要塌了,这种情况下,楼主首先自己先挺住,不能塌了。
已经高中生了,孩子出了点意外状况,打骂是绝对不能解决问题的了,首先缩小范围,孩子对父母的看法如何,他信服你们吗?信任你们吗?你们能无条件给他兜底吗?孩子从小的时候就会刺探父母的,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你们问问自己对父母能不能忍受自己是一个废物是不是心知肚明?反正我身边,父母认为儿女是废物,又宠的无法无天的,心理都还健康的。反而望子成龙的,无论孩子好不好,鸡飞狗跳,成年后亲子关系一般般。当然我不能拿身边小部分样本推断大数据,但是家长的过分严厉过分期望会导致孩子心理压力大,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任何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是与自己的关系的折射,楼主家的孩子明显已经进入缩小自我的模式,我认为是一种保护自我的本能,当他发现自己无法处理自我,父母,社会的关系的时候,他会出现种种外人不能理解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自闭,可能是像楼主描述的像小孩子的行为,严重了也可能走向自我毁灭,所以楼主一定要重视,不能再给他任何压力,提高自己的认知,带动小孩,走进他的内心,如果楼主没有这个能力,那就找一个好的心理医生,总之,重视起来。
2023-12-08 19:15 来自安徽 引用
0

黄色潜水艇

赞同来自:

去沙漠,归来,就好了。

压力大、

吃药会依gkim
2023-12-08 18:13 来自广东 引用
0

Panych88

赞同来自:

@Sanpo
运动是良药。
出汗最靠谱
2023-12-08 16:56 来自浙江 引用
8

elodia

赞同来自: tryins 王大胃 skylark2020 酱油面 好奇心135 五阿哥安琪酵母 小胆子 困了学索隆更多 »

楼主,你孩子行为模式,沟通模式已经出问题了

你有没有发现,这孩子无法理解别人的想法,你主贴提到了,无法理解不能动老师的东西,考试到半途跑出去

在家几天后,忽然想复学,你说了要先沟通老师,他根本不理你,自己就跑了,拦都拦不住

想发财用50套房收租,对你的如何拥有50套房,无动于衷

你发现没,这孩子是自说自话的,对“别人的想法”,对别人沟通过来的“别人的立场”毫无任何理解

无法理解别人的想法、态度,这是很有问题的,这个孩子一直有交友障碍,很可能与这个很有关系的

可能之前比较轻微,现在因为青春期or学习压力大,加重了,所以出现了这些异常行为。

现在还来得及,赶紧去看精神科,去看一线城市大医院看专业医生,迅速赶紧的

你反正是做职业投资的,时间自由,赶紧先办休学,带孩子走吧。

不是我吓唬你,我家人在科研院所的,我小时候90年代初吧,所里新来个女研究生,那个阿姨一开始还正常,后来可能是因为恋爱什么的,精神出问题了,可能之前就有问题,恋爱这个重大打击促使了精神问题爆发,失恋后她来过我家,表面上一切正常,云淡风轻,她就是一副自说自话的态度,根本对其他人的态度无法理解,绝不回应,两边说话就是各说各的,鸡同鸭讲。

快成年的孩子行为模式特别自我,沟通不畅,这本来就是很大的问题
2023-12-08 16:59修改 来自安徽 引用
5

选择大于努力V

赞同来自: 影约 爱股票 jackymin001 酱油面 优美更多 »

酱油哥,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首先要站在孩子的一边,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永远支持他,等事情缓和下来了再给孩子讲清是非对错。招呼好孩子的安全,其他都可以暂缓,尽最大的能力给孩子换班或换学校。
2023-12-08 16:45 来自河南 引用
4

rich

赞同来自: 影约 烈火情天 panpan2313 酱油面

@rich
直接点个人说法,大佬要换位思考,作为一名家长的换位思考,多花时间陪伴增加有效沟通交流,小朋友这种情况在我见过的情况来看很正常(高中时候打架拿刀打群架上网逃课半夜爬围墙古惑仔等等),你放下投资大佬级水平心态跟他交朋友心态交流沟通。人,是群居动物,大多数人是独居一个人久了就会出现在外人看来这样那样的不正常,多带小朋友体验真实生活,体验人间烟火气(普通人生活),菜市场等,让他交几个真心的朋友
大佬表述小朋友的女老师表现我是非常能理解她的,高中班主任压力很大的,各种各样的学生,她只是在岗而已,算不上负责用心教育的好老师,话说现在的在岗老师几个是真正热爱教育的呢,又有几个是良师益友教书育人呢,很多人尤其女老师选择老师职业只是图岗位。到现在我依旧记得当年大学时老师教育我们经常说的话:以后你们大多数人都是会走上教师岗位的,要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不要以知识教育为唯一,要教人不惑,教人不忧,教人不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育人要让每个个体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能够提高突破自己。
小朋友主要是太孤单孤独,建议让他多交几个益友,心地善良纯朴的那种朋友。如果可以找个良师这个可遇不可求。他的那些表现都是一个人孤独的表现,设想一下如果小朋友干的砸摄像头看别人电脑等如果是几个人一起干,是不是就不会觉得他有问题了。再有发掘一下小朋友有什么兴趣爱好,让他着迷又喜欢干的事,多陪伴,培养他责任感,跟他一起跟你做事,提高他的参与感,你对他的需求感。共情共鸣,理解了解。
西药和看心理医生,个人建议不是极端,尽量不要,小朋友会有阴影
先说这么多,搬砖啦
2023-12-08 16:42 来自江苏 引用
5

火星兔

赞同来自: 烈火情天 之鱼星 pingbaoshi 卡斯蒂亚 酱油面更多 »

读到这些留言,感到很温暖,所有的人都很真诚。
2023-12-08 16:40 来自广东 引用
2

王大胃

赞同来自: 爱股票 elodia

@优美
还经常不经允许去碰老师的电脑啦、进监控室摆弄监控电脑啦之类各种学校老师对学生到教室顶楼比较敏感,但他总喜欢去“看风景”(他说是那里安静)会一个人跑到地下室的整理室悄悄的呆着,给见到的老师吓着会乱窜进沒锁好门的办公室里面呆着。甚至有次还破坏了个监控摄像头。这几个事,我看来都不算不正常。我女儿中午回来吃饭,我还特地和她聊了一下。不经允许去碰老师的电脑、进监控室摆弄监控电脑。这个现象太多了。我女儿初中...
男孩子做这些事,单独一个两个是没啥不正常。但全部加起来,状态已经很让人忧心了。
2023-12-08 16:20 来自上海 引用
3

muyeshancai

赞同来自: 老火鸡知行合一 酱油面 素素Kelly

早上写了一半回复,着急上班,就没发。

我一个堂哥,在我大概十一二岁(我90年人),查出来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据我爸妈后来讲,他曾经说过要挣了大钱要怎么滴怎么滴,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很像楼主说的没头有尾),也打过骂过二爹。人本身也是很聪明的,他爸(我叫二爹)原来是老师,他妈(二妈)和我大妈是亲姊妹(亲姐妹嫁给了亲兄弟),但是他很小的时候我二妈就去世了,然后我二爹也一蹶不振,老师也不做了,去了城里开了个修车铺过日子,在那经人介绍又结婚了,我二哥(堂哥)就在大伯家生活,大伯家里三个姐,一个哥,(还有一个姑家的表姐,三爹家的堂姐,甚至我也在大伯家住了一年,各有各的故事),家长就是只管吃饱,别犯大错,其他管的不多,哥哥姐姐们平时关系也不错。

------扯远了,后来二哥生病之后,去过精神病院待过一段时间,我还陪他去过一次,去拿药,是一个院子,很高的红砖墙,印象里里边有铁栅栏(这个我不确定),那时候感觉有点害怕,是我自己陪他去的(当时是老家基本没什么人了,我是初中还是高中回家的时候遇见他,然后一起去的)。我是听家里人讲他精神有点问题,但是我当时和他讲话也没感觉到有什么异常。后来就没见过他了,说是又去了东莞打工(第一次发病也是在东莞打工的时候),然后有一天就突然跑了,再也找不到了。

--我二爹后来就在工地上打工,和后边的二妈在她家镇子上盖了房子。我们联系就更少了,有时候过年回家了会去他家一趟,更多的时候只是过年打电话聊一下,后来他闺女(后边的二妈带过来的)结婚,直接就走了也不和他联系了。21年过年的时候,家里人打电话过来说他在一个人家里喝酒打架,第二天被那家人发现死在了客厅里。

-说这么多其实也给不了楼主什么建议,只是有时候要珍惜眼前人,错过机会可能后悔一辈子。也是有这个机会悼念一下我的二哥和二爹。期间一大家人做了一些努力,想找回二哥,想帮二爹,但是都没结果,事情还是一步步走向这个结局。
2023-12-08 15:51修改 来自广东 引用
1

yup77

赞同来自: 朱顶红

@lsn150201518
本来想讨论下的,你这一句话堵的我无话可说,打扰了
抱歉给你添堵了,其实保持客观公正,允许质疑,就是我的想法
2023-12-08 14:44 来自上海 引用
28

优美 - 专注低风险理财。公众号 yumilicai

赞同来自: eileen3932 小会砸 吾家有田 happysam2018 luffy27 酱油面 影约 fengcc 天时地利 panpan2313 boeing767 H515H 鼠标1 linlinfa srboyzj 温格粉丝 you123a 长红姐 邻居家的龙猫 选择大于努力V pingbaoshi 在找机会 neverfailor 捡钢镚 壹壹壹 朱顶红 hjndhr 枫林随手记更多 »

还经常不经允许去碰老师的电脑啦、进监控室摆弄监控电脑啦之类各种
学校老师对学生到教室顶楼比较敏感,但他总喜欢去“看风景”(他说是那里安静)
会一个人跑到地下室的整理室悄悄的呆着,给见到的老师吓着
会乱窜进沒锁好门的办公室里面呆着。
甚至有次还破坏了个监控摄像头。

这几个事,我看来都不算不正常。我女儿中午回来吃饭,我还特地和她聊了一下。
  1. 不经允许去碰老师的电脑、进监控室摆弄监控电脑。这个现象太多了。我女儿初中在被认为最好初中的最好的班,这样的男生太多,很常见。

2.到教室顶楼比较敏感,但他总喜欢去“看风景”。这也很正常,你没想过去顶楼看风景吗?虽然学校不允许 ,但好多孩子都试过,我女儿班里有个成绩年级前十的男娃,上顶楼看风景,被某老师拍照发给班主任,班会课还说过。只是违反学校规定,不是什么不正常,不让人上顶楼看风景才是不正常。一万个人上顶楼,可能有一个跳楼,就不让所有人上顶楼,才不正常。学校怕担责而已。我女儿也试着去看过,只到了次顶层,没找到上去的路。

3.一个人跑到地下室呆着,进沒锁好门的办公室里面呆着。这都非常正常。我女儿同学里经常有孩子这么干。这真不算什么。他们班还有中午跑去教室睡讲台的,因为教室安静,学校规定中午不可以进教室。被老师拍了,班会课被说了。同学当成笑谈而已,还把照片设成教室电脑屏保。

4.包括弄坏了监控。不想被监视,去摆弄一下监控,不小心弄坏,也正常。住校这样的环境,哪里有私人空间?你不想有私人空间吗。说明孩子有自我意识。

将来回忆起来,这些都是少年趣事。

我女儿的学校有很多事,说起来肯定被认为极不正常,比如有孩子不想写作业,上课直接冲上讲台把老师手里的一撂卷子撕了丢进垃圾桶,大家都没得写,老师只好让家长们自己打印给孩子。比如,上课时,突然有孩子躺在地上,因为他想放松一下,这娃成绩很好,特立独行得很。还有语文考试作文,有孩子在试卷上写满“***万岁”。但这些孩子都没有被定义过精神问题,过段时间就好了。都考上了好的高中,那个上天台的娃高一考年级前5。

觉得不正常的,要打开一下认知,了解一下现在孩子们的日常。
2023-12-08 14:46修改 来自北京 引用
0

rule

赞同来自:

转学,找个类似夏山那样的学校。素质教育的,不用上课,平时可以到处跑着玩。

现在的学校跟集中营没啥区别,别让孩子去了。
2023-12-08 14:25 来自河南 引用
29

yup77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明月天山 静犊观复 影约 酱油面 malamala1207 fengcc 考拉上树 闲菜 好奇心135 cquhrb skylark2020 塔塔桔 不是是侠客 vvfisher 心静兰馨 步行者 鼠标1 Panych88 东雷 Restone 素素Kelly JiangSH2020 清风自来 壹壹壹 朱顶红 lid765a Penny 温格粉丝更多 »

有感于集友对小孩教育和成长的焦虑,转一些育娃思想

集友酱油面对小孩教育和成长的焦虑成了近日的热帖,我觉得育娃确实是家长一项重要的责任,古代说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翻译成现代的说法是鸡娃不如鸡自己,当然也可能父母是凤凰,生出乌骨鸡O(∩_∩)O
转一些育娃思想,与集友共享。

育娃第一定律
一、身心健康最重要;
二、成绩也很重要,但要全面发展;
三、如果两者冲突,请执行第一条。

育娃第二定律
一、12岁之前玩中学、学中玩,主打一个陪伴,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习惯;
二、12岁之后引导为主,充分尊重孩子,发自内心地敬佩积极进取的人和事,结合自律水平逐步给予充分自由;
三、第一条事半功倍,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再去修正难度成倍增加。

育娃第三定律
一、家长首先要稳得住,不焦虑;
二、若干年后大家终成黄土,不值得焦虑;
三、焦虑是一种病,会传染给孩子,是祸乱之源。如果焦虑,请思考第二条。

育娃终极定律
育人先育己,专研心理学、人体发育学,专研一门技术、专研一种赚钱法门,让自己没闲工夫焦虑。
你是什么样,孩子也终将成为什么样。
2023-12-08 14:23 来自上海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4-12-27 09:12
  • 浏览: 116042
  • 关注: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