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下半年累计盈亏-10.25万元。
- 2022年累计盈亏-20.72万
- 2023年累计盈亏-11.71万元
4.合计:全面兼职投资以来,2年半累计盈亏-42.68万元
5.2023年底年末总资产为142.73万元,全融资,如果要扭亏为盈需要增长29.90%,预计未来两年内完成扭亏为盈计划 - 不亏就是赚。
- 复利其实可以使用简单方程解释(1+x)*(1+y)=1+x+y+xy,xy就是复利,这就是波动税的解释,也是价值投资的基础。
- 计划1月2日调仓,标的是自建消费红利,中证红利低波10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
与诸君共勉。
向账户已注销,三姑,ETF拯救世界致敬。

多因子模型,资产配置,严格的纪律约束,应该是
其实我就想回顾我买消费红利对不对?
红利是对的,但是消费暴露确实有点追涨的倾向
其实如果当时使用消费红利+信息红利可以避免追涨杀跌的倾向

在中国工作,投资美国,去越南旅游?

赞同来自: 南山少主
A股每年失血1.3万亿,这就是A股跌跌不休的根本原因。与之对照,美股2023年回购注销1.26万亿美元,分红7780亿美元,IPO只融资了239亿美元。美股是一个造血市场,这就是美股逐年向上的原因。

有量化私募表示,这笔费用由交易所统计,月度下发券商,每个季度再由券商向客户收取。当前已经有量化私募提前部署控制了相关风控参数。
另有量化私募交易人士表示,手续费超过5倍以上,当下策略就没有超额了,从而达到限制高频量化的目的。

简单来说,其实例如2014的中行转债,其实内含的期权收益率天花板实在不高,但是如果加了10倍杠杆,即使碰上10%的上涨,也是翻倍。
但是机构投资者不能这么干,因为他们不能使用杠杆,尤其是高杠杆,所以才留给散户投资者这个机会
没有杠杆的10%的收益,机构投资者情愿去投资股票,随便一个涨停就可以
当然,一些固收+基金经理会买入一部分,但是也有持仓占比限制,也就是风控限制,

但是你可以加杠杆啊,可以用130/-30比例啊,100/0,只要你有资金一直维持固定比例
即使是100/0比例,也是可以获取分散化收益
亏钱的时候融资恢复持仓金额,
赚钱的时候及时提取
110/-10比较好,大概和100%持仓股票收益率一样,但是夏普比率高很多

转自小作文:中国2.3亿股票账户,高峰期76%账户有钱,现在25%账户有钱。
悲观的不止你一个,钱确确实实在撤离。

赞同来自: flyccloud
然后你去研究他们的风险因子,有价值因子,趋势因子,套利因子(高收益率),防御因子(低波,质量)
每个因子都有背后的制度解释,人性解释
制度就是机构资金的风控制度,例如杠杆限制,投资评级限制还有年度考核机制的奖惩机制
人性就是彩票心理,亏损更痛苦机制(俗称的风险,也就是波动大)
向上波动引发彩票心理,向下波动是痛苦机制
第一性原理是艰难时期的巨大损失
即使长期收益和平时收益都非常好,艰难时期的巨大损失让很多策略的长期回报率特别好。
所以有些人情愿买国债也不愿意买股票
策略,因子和解释都是第二性的
第一性的艰难时期的巨大亏损才是你超额收益的来源,
低买持有高卖,也就是资产配置,其实只能维持在R10-R15。
第二句才是偏向于第一性的,杠杆套利防御,才是资产飞跃的最大可能。
艰难时期的巨大损失,投资世界的底层逻辑,可能能一夜爆富

如何低买?一眼定胖瘦,价值投资,例如双5策略,市盈率和股息率分别是5和5%
持有一段时间,也就是趋势,至少一年以内
价值信号和趋势信号同时发出信息,就是黄金买点
其他的辅助策略:
套利,买入高收益资产,卖出低收益资产,或者借入低收益货币,买入高收益货币
或者说融资买入高红利股票,需要股息率高于融资成本,好像很难
套利策略可以加杠杆
卖出波动率,简单来说就是卖出看跌期权。

美联储在每次危机中扮演了"最后贷款人"的角色。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为防止市场崩盘而买单兜底。
这被大家解读为美联储给股市提供了一个免费的看跌期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美联储看跌期权",给投资人提供下跌保护。

电本位。
在2017年盛行挖矿BTC的时候,很多人说BTC消耗电,没价值。
那么会不会挖矿消耗的电力,是BTC的底线价值呢?
直到现在AI出现,大家发现这玩意极其耗电。
耗电归耗电,好像有点用了。

巴菲特会买石油股,几乎不买石油。
咱们历史也说过,纯赌价格的东西很难,少碰。
所以同样的,黄金搭配矿业股,在长期收益角度,也是黄金的上位替代。
这话很重要

赞同来自: sairy 、xiebaobao 、猪尾巴草77 、dingpenglei 、雨狼枫悟 、 、 、更多 »
简直是我们fire人士最恐怖的噩梦啊……
之前他在自媒体上说攒够1亿就辞职,攒够之前一直在更新自己的一日三餐,都是很简陋的食物,泡饭,豆腐,鸡蛋都是奢侈品。微波炉坏了,竟然想出夏天去同事汽车前挡风板烤土豆和红薯的办法(这样吃还是夹生的)。
从不开空调暖气,热了穿个湿的衣服,冷了做深蹲自发热…
服了,这种日子竟然一过就是21年,如此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好不容易攒了1亿日元。
眼瞅着他吃得越来越好,攒钱经历火了以后还出了书,工作不开心了就很有底气地说,哪天就辞职了,结果还没开心几天…
今年1月底到现在,短短6个月时间,日元持续下跌*,达到34年来低点。
今年1月份,1日元=5.0274元人民币,退休哥攒的1.35亿日元,相当于678.6万人民币。
现在1日元=4.5384元人民币,1.35亿日元,相当于626.3万人民币。
半年直接贬值掉50万人民币!更不用说,退休哥当年刚刚开始攒钱的时候,1日元可以兑换8元人民币,等于说他攒的钱,贬值了480万元,几乎腰斩。
更更糟糕的是,货币贬值也就算了,日本过去三年的物价还整体上涨30-40%,消费税也在三十年间从5%涨到10%,省钱速度完全赶不上物价上涨速度*啊!
看完这条消息,我整个人都不好了,简直是fire人士最大的噩梦啊,难怪他会发出这20年的人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的感慨。
虽然有人说为何不买房,买黄金,买股票什么的,但是这都是马后炮啊,普通人谁又能预测下一个涨起来的是什么资产呢?这种要留足fire以后生活的钱,肯定是进行保守投资的呀,否则可能亏掉更快。
感觉时代的一粒灰尘,真的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有无规避风险的方法呢?

5)食品饮料、医药、新能源等机构重仓行业遭大幅度减仓。由于宏观经济复苏态势偏弱,叠加二季度公募赎回压力较大,机构重仓的食饮、新能源和医药仓位显著回落。
从一级行业仓位变动来看,主动偏股型基金大幅加仓电子、通信、国防军工。2024Q2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较多的行业是电子、


但是期货能够密切跟踪现货价格也是非常奇怪,除非大量使用近月合约,每月滚动,这样的交易成本会非常高,
如果买远期合约,那么对现货价格的跟踪准确度大打折扣,但是交易成本低,
USO在2020年是全部使用次月合约,但是听说负油价后改成等权1月到12月合约,国内QDII石油期货基金的底层资产是国外基金,看不到持仓,我猜合约期限更长
所以说,同样是美女,
不脱光衣服,你不知道是脂肪,硅胶,海绵还是气球,
金融市场的硅胶,海绵还是气球,远远多于脂肪。

理论是灰色的,
实践之树长青。
事件中细节繁多,
多看看理论,然后实践操作,其实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有空的时候我多复盘
就能够总结提高
资产配置是用来滚雪球的
守正出奇,大胜利是突发事件出来的。

2020年4月20日原油5月份期货价格为负
也就是说石油行业不愿意买入原油
全行业亏损,行业低点,周期行业低点
第一种石油产品有南方原油这种底层资产是石油期货的,石油期货赚的是预期差,其实对石油现货的价格波动跟踪也就那么紧密。
也就是大宗商品趋势策略,先等趋势过了几个月再做
第二种是华宝油气这种油气上游公司股票基金,赌行业复苏,抄底也要等等
实际上两种基金都在2020年10月~11月才见底
抄底大军前仆后继,导致QDII溢价居高不下,
到底是石油期货盈利并不是赚现货价差,而是预期价格差。
油气开采公司股票倒是和石油现货价格密切正相关,开采成本是一定的,因为石油价格是它的销售价格。
油气公司指数回报率明显高于石油期货基金。持有至今都有30%年化,其实早点抛收益更高。

由于QDII溢价的存在,而且跟踪的不准确性,且跟踪的指数可能变更规则
2020年4月20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首次跌入负值,-37.63美元!后的一年内,原油投资品实际上平均涨幅才28.59%,最大跌幅达到了-25.33%
但是未来4年,也就是今天,所有原油产品都涨了3到4倍
这就是格局的不同,
投资必须长远,一年不是,而是五年。
长远的三到五年可以确定地说回报率。
所以当时应该给33%的份额给原油,把A股缩减到1/3,剩下的给纳斯达克,这就是后视镜的最优选择。

负油价肯定是底,但是谁抄底了?
在JSL久了,发现抄底的同学不少。当然我也是,但真正能抄好的实在太少了。在检视了无数次抄底成败案例后,总结出了教科书的手法。
我们知道,雷爆之后其实杀伤力已经很小了,行业在出现大幅下跌后风险大量释放。但是兵法讲势。接落下的飞刀极易受伤。落地后还会抖三抖。
策略就出来了,要有耐心,耐心,耐心。重要的事强调三遍,就问一下当初负油价时谁能拿到现在。谁笑到了最后?
观察,小仓买入,不断交易试错,屡战屡败或者屡败屡战都不重要,和游击策略异曲同工之处。这是术,游击方针运用一心,你会发现伟人的厉害。善战者积小胜无赫赫之功,平手下多了,量变到质变,妙手可能会有那么一二回。没有妙手也无谓。你的感觉就出来了。
发现空头无力再攻击,表现在遇利空再也跌不动。盘面则表现为无量好久了,媒体也不关心,无数抄底先烈就算不死也折磨得奄奄一息。好了,出手于无声处,剩下的交给时间。
天下大道在我看来都是阳谋,论持久战就是明明白白告诉敌人我就是这么对你。你知道我的策略也没有办法,我一定胜你,时间在我这里。
有人问我健身最大成本是什么,我说不是装备不是私教而是时间,长期坚持需要的是时间。天长日久好身材就出来了。人生处于低谷,要学会忍耐。投资投机亦如是。
我每天会复盘昨天或多日成交交易,或许我就是市场中的卖油翁。
左侧与右侧交易应该有不同的心态与策略,如果进入右侧,我会持有底仓,会盯紧,卖飞是常有的事。踢飞就认错买回。市场也同样常常会给认错机会。
比如今年以来我以为基建是右侧交易。虽然涨的拉胯。基本面的支持下没创下新低,而是形成箱体。需要的是观察时空和量价反复彻底成功。反复箱体突破的筹码通常也不会轻易拱手,反正我不会,至少会有一部参与。

低市盈率并且在盈利增长方面战胜预期的公司显著的战胜市场,而高市盈率并且盈利增长低于预期的公司显著输给市场。
低估值小市值
小市值天生带盈利增长因子

从2018年初的1000点,到2022年07月28日2140,转债不知不觉走出一波5年长牛,年化18%。
更厉害的是这玩意容错空间贼大,从小白到老韭菜很少听说谁被套。
比A股更讲武德,简直散户之友。
我觉得回顾历史才能更好的理解现在,所以和你们复盘一下过去这几年。
2018,大量发行转债的第一年,刚好赶上中美贸易摩擦,沪深300指数-25%。
转债大面积破发,中位数价格九十几块。
集思录某大佬抛出粪球论:转债是一个披着巧克力外衣的粪球。
1)估值偏高的公司更倾向发转债,转股价不便宜,没有长持的信心
2)转债本质是衍生品,缺少卖出模型
3)只有足够便宜才能吸引人,机会成本巨大
粪球太臭没啥意思,杀到到期年化6%+免费看涨期权的时候再说。
2019年国际局势缓和,转债跟随A股反弹,打新债成为公认的无风险捡钱手艺。
存量转债急需一个定价模型。
翻来翻去,大家觉得安道全的魔法书不错,其中核心逻辑归纳一句话:
上市公司凭本事借的钱,不可能还。
放利好把价格拉到强赎,倒逼持有人转股,最终稀释股权,转债一笔勾销。
强赎阈值是涨30%。
那么直接终局思维,100买入130卖出就行了,简单粗暴有奇效。
不知道买哪支转债?
摊饼,都买。
大家发现苦等130的途中可能跌回去,反复坐电梯浪费时间。
130卖出只赚了终局的钱,却没赚到波动的钱。
想提高资金利用率,唯有高抛低吸,比方说轮动大法。
用估值给所有转债画条线,只买最便宜的,向上空间更大。
半个月调仓一次。
和从前的小市值轮动、分级A轮动差不多。
估值方法很简单,比方说低价&低溢价,同时兼顾进攻和防守。
或者单纯低溢价,进攻性更强。
行情继续向微观发展,游资大哥不想给大家抬轿子,频频一日游。
瞬间拉起来10cm,然后跌回原地,没时间看盘,就错过了。
人总想着赚尽每个铜板,于是翻出券商的条件单,转债的玩法升级到半自动化。
吃短期脉冲,常用的条件单有两种。
格局单:日涨幅大于N%卖出,格局大的话8%,格局小就设5%。
跑路单:高点回撤N%卖出,我一般用2%。
哦对了,游资喜欢炒小票,筛转债时用“剩余规模”过滤一下,务必只玩3亿内的。
发展到这步,已经没人关注正股,大家击鼓传花炒个空气而已。
从粪球到大饼再到最后炒空气,转债还是那个转债。
参与者集体吃肉,本质还是因为转债没有违约。
没发生违约,大家在心里默认刚兑,肯定敞开了搞,后面大概率越玩越花,越战越勇。

该基金的风格与小盘价值和小盘分红因子风格高度相关。
从股票基本面风格因子来看,比较稳定的风格暴露是
股息率高,
市值因子很低,至于成长能力,前期低,后期高,主要是21年小盘股的成长性比较高,是一种被动的风格飘逸,是主要变化引起的,而不是基金经理主动漂移,是可以理解的。从这里来看,该基金经理的持仓偏向于小盘价值,这个与之前中信小盘价值指数高度相关是可以相互验证的。
小盘价值,符合经典的FAMA模型,其实消费红利,信息红利和经典的小盘轮动,都是暴露在小市值因子和价值因子下面
直觉非常好理解,小公司才有未来,价值因子就是便宜,便宜就是硬道理,
小盘价值和大盘价值,价值才是王道。

所以考出投顾的人很多,大家感觉长期厉害的投顾很少。
更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享誉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

理论派的巅峰。
但他的实战,选择了经济学理论上最不应该出现的人,巴菲特。
他嘴上看不上巴菲特,实际大力买入伯克希尔。
耐人寻味。
我之前文章有解读是说这种分裂的行为也算一种对冲。
理论成功了,哗啦哗啦数钱,理论不成功,伯克希尔的股份又能增值。
无论如何,小日子怎么都能过得富足

从结果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可转债的隐波定价长时间低于正股的实际波动率(这其实就是以往可转债夏普比高于股票的核心原因),直至2021年底。到目前达到了一个高位平台,并不再向上攀升。这说明,当前的可转债已经非常昂贵,甚至比正股更贵。持有可转债,如果只从转股期权考虑,未来的资产整体收益回撤比要低于股票。(当然,实际上,由于存在下修等其他期权存在,这个情况不容易发生)
可转债黄金时代结束

我想想我身边的朋友,投资比较厉害的,他们的方式与我大不一样:
朋友A,公司前首席摄影师,器材哈苏全套,内退后居家投资,我邀请他去新疆西藏等地,一边自驾一边摄影一边炒股。结果他离不开,他是高频交易,需要盯盘,只有电脑才合适。
朋友B,做低风险的大高手,交易时间也是非常忙的。低风险的问题是机会不常有,需要到处挖掘,这个门槛挺高的。
朋友C,做量化的大高手,这个挺自由的,跟她微信聊天基本秒回。不过前期回测,策略收敛的时间还是挺长的。
我今年职业投资以后,花在投资的时间不多,主要的精力在写书和旅行。对我来说,投资带来健康,投资带来空闲,看在健康和空闲的份上,收益低一点我忍了,目前这种粗糙投资方式挺适合我的。

这些大类资产轮动,每次确实都有人提前预见到了并且把握住了。2014-2015的A股时刻好多人都抓住了,并实现了财务自由;2015年的分级A时刻,集思录上很多人抓住了,我本人也是其中之一;2016年的商品时刻我抓住了一个动力煤的尾巴,更牛的是吾知讲乜做方大炭素的例子;2016-2017的港股时刻,我抓住了前1/3;2018年的国债时刻,集思录上的傻叔远山和低姿态都抓住了,在2018年全年跌得哀鸿遍野之际,他们躺赚了15%的收益;2021-2022的可转债时刻,集思录上又是一大堆人做可转债实现了40-50%的年化收益。


对冲和杠杆,相辅相成。
要求是能接受截然相反的思想。
比如多策略中的策略应用,高抛低吸和追涨杀跌我都欣然接受。
可总结的观测-归纳法和不可预测的黑天鹅哲学我都用,哲学认识理念相反,以至于相关性决然不同,我完全不担心。
无论如何,总能有一个是赚钱的,然后又是熟悉的来回刷。
市场给债权和期权的价格会告诉你市场价格贵贱,因为债权收益率和期权彩票价格会给出明显指示

十倍杠杆中证转债是单纯做多,是杠杆低波的一种,适用于低点疯狂做多即可
分级A是用来逃顶的。
不过逃顶还是抄底,其实债权+期权是最好的。
分级A没了,但是可转债还在

李录在北大的演讲,谈及巴芒对接班人的看法,我惊讶地发现“里面全是对人性和情绪的控制”,没有任何智商、学历及产业经验的看法。我一开始认为这是巴芒凡尔赛,明明自己拥有了高智商、却来谈人性控制这些事。但经历了近几年的市场后,我确实感觉到巴芒的睿智和深刻。认知是基础,但人性控制才是根本,过不了“人性”这关谈什么都没有。而这一点只有“事上磨”,没有其他办法。
我一个朋友跟我抱怨,说投资真的太难了,除了看对外、过程还要受各种煎熬。我说你说反了,投资的主要任务就是承受各种煎熬,这就是赚这份钱需要付出的代价。价值的认知并不难,根本不需要精确计算,目测即可,但要兑现却需要承受各种煎熬。就像那个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认知并不难,可为什么就他说呢?可能他长大了以后,也不会说了。

当时它在0.3+的时候,我在雪球做直播还说它是一个套利薅羊毛的好东西,迟早跌到0.2之下。果然一个月不到就跌了30%,我还洋洋自得说,自己每年都从这个身上赚几十万。
当年群里跟我场内申购套利的人,都是一边套利一边觉得网格党是傻逼。大家还偷偷摸摸进了华宝油气网格党的群,天天观察韭菜们的情绪是否稳定。有几个真的好惨的,我私下还告诉别人这个东西已经没有希望了,劝他回头是岸……。现在才知道小丑居然是自己。
有个大佬讲的对:做韭菜不悲哀,悲哀的是很多韭菜总以为自己是镰刀……,我感觉他就是在说我。

1、传言即真相
2、发现即猛干
3、证实即跑路
4、谁都不能信,除了信手速

赞同来自: 巴菲猫
原创 牛大叔 扩展迷EXTFANS 2023年02月04日 20:00 重庆
刘慈欣的百度贴吧小号
不过翻到贴吧账号shipship2015年的发帖记录,就会发现刚获奖后的大刘漫卷诗书喜欲狂,连发两个帖子,庆祝自己得奖。
前脚跟媒体说完“本届雨果奖含金量不足”,后脚马上跟贴吧网友们宣传:刘慈欣获得2015年科幻世界雨果奖!
图片
图片
生怕大家不知道雨果奖的含金量,他还跟网友科普:“这是科幻文学的诺贝尔奖!绝对高大上!”
这两个帖子堪称人类历史上最真实的获奖感言。
真实的大刘特别像是我们小时候拿到好成绩后的傲娇样,在别人面前谦虚得不行,其实内心中早已发出了一万遍“我可太牛逼了!”的感叹。
图片
在贴吧的发文中,大刘特别提到,这是“中国的骄傲,阳泉的骄傲”,山西阳泉是大刘和百度李彦宏的老家,甚至两人还都是阳泉一中的校友,但是大刘似乎对自己的母校有些牢骚。
原因无他:你们都知道阳泉一中出了个百度李彦宏,为啥就不知道我科幻大师、雨果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刘慈欣呢?
一股既生瑜何生亮的小嫉妒,和可惜老家人不识货的悲天悯人小情绪跃然纸上。
图片
一想到李彦宏受到自己母校“大爷式的欢迎”,大刘就酸的牙根痒痒。
后来阳泉一中的领导们意识到了学校考虑不周,专门安排了一场“杰出校友刘慈欣回访母校”的仪式。
尽管没有美女市长来迎接,但好歹也让大刘也过了过“大爷瘾”,这才勉强平息了大刘的小情绪。
图片
在贴吧高强度冲浪的大刘没事儿也表演一下双簧,用一个高中生的口吻在阳泉吧里到处问人:
“中国科幻小说第一大师就是阳泉人,谁看过他的作品?”
图片
众所周知,《三体》是刘慈欣在山西娘子关电厂工作时,凭借高超的摸鱼技巧打磨出来的科幻大作。
图片
但是在刘慈欣成名前,有人曾在贴吧发帖询问“请问刘慈欣现在在电厂是啥职务啊?”,并讽刺大刘只是个整天靠想入非非的讨生活的家伙。
显然,作为普通人的大刘可咽不下这口气。
十年后刘慈欣早已一举成名天下知,于是一个横跨10年的回帖出现了:“他现在一年挣的钱你连零头都比不上”。
图片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实力强劲又小心眼的大刘可不是一般人能惹的。
图片
除了科幻相关的吧,在自己单位娘子关电厂的贴吧里,也留下了刘慈欣牢骚不停的身影,像极了在下班后吐槽公司、吐槽老板的我们自己。
在09年左右,娘子关电厂遇到了经营困难,整个工厂愁云惨雾,作为电厂职工的大刘在贴吧对电厂的发展和电厂职工的不思进取疯狂输出,情绪激动时,连脏话都给带出来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然,在娘子关电厂贴吧四处怼人的大刘也没少挨骂,比如在下面这个贴子里就被人骂成了“王八旦”。
图片
在娘子关电厂经营最困难的那会儿,网上盛传大刘要失业的言论,于是大刘到处回帖,并用第三人称口吻告诉别人:
“据了解,大刘从来没有失业”。
图片
图片
图片
电厂效益不好,网友们又开始担心起了大刘的生活,大刘于是又用“科幻迷”的身份告诉大家:
大刘不缺钱,但是大刘贼抠门,电厂发的好大衣出门都不舍得穿,即使出门,也只有一件外套可以穿。
图片
图片
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样,凭本事赚了钱后,总会难以抑制自己要嘚瑟嘚瑟的冲动,于是他会在贴吧里半得意地问大家:
现在阳泉有个一百多万算是什么水平?算半个有钱人吗?
图片
当然,除了在贴吧怼人、吵架、自己对自己彩虹屁输出,大刘在贴吧也发了大量理性客观的帖子。
有人问“30岁以上的单身女是不是就嫁不出了呢?”,此时的大刘化身情感达人,安慰楼主“没有你说的那么可怕”。
图片
在谈到贫富差距的问题时,大刘回复楼主很多富二代其实比穷人家的孩子更能吃苦,并且眼界更加开阔。
图片
贴吧账号被曝光后,大刘注销了这个有13年吧龄的老账号。
有人拿这些帖子内容当做刘慈欣的黑料来宣传,但大多数人在看了这些“黑料”后并没有感觉大刘人设崩塌。
在绝对的实力和过硬的作品面前不需要搞人设。况且,刘慈欣在贴吧里的这些言论,只会让人感受到来自一个科幻大师的真实与可爱。
看到自己小说改编的影视内容在今年纷纷占领视频平台和院线,不知道此时的大刘又在私下场合又给开心成了什么样子。
图片

赞同来自: 瀛幻想 、IMWWD 、阿戒1899 、好人平平安安 、woshishui2016 、 、 、 、 、更多 »
19岁,第一次创业,成立社交网络公司,7年后卖了4340万美元。
26岁,成为股权投资公司合伙人,每年资助1000家初创企业。
30岁,成立人工智能公司OpenAI,任CEO。
今年38岁,功成名就。
关于职业发展和如何搞钱,他总结了几条经验。
1
万事皆销售
甭管在啥岗位干啥工作,都要把自己的想法、理念和产品推销给同事/老板/客户/媒体/投资人。打工人都是销售,销售能力第一位。
2
吹牛,首先自己得信
奥特曼说他很多年前去围观马斯克的SpaceX,马斯克谈到要造大火箭殖民火星,脸上表情和说真事似的。
3
尽早去赌
在职业生涯早期冒险,负担小,赢了一把上岸,输了重头再来影响不大。等岁数大、生活和工作进入舒适区后,很难抛下已经拥有的东西。
4
集中精力干大事
大部分事情浪费生命毫无意义,工作的正确姿势是集中精力做正确的事。这点和任正非力出一孔理论差不多,好机会必须重仓,全部资源压进去。
5
任性
普通人一辈子要么不敢赌,要么早早放弃,要么不够努力,导致小宇宙没有爆发出来。足够任性,世界才能围着自己转。怎么才能任性?奥特曼说要保持乐观,牛掰之人没有悲观者。
6
极端人有极端回报
玩命工作有复利效果,一个回报能带来更多回报。玩命时间长,投入大,获利指数级增长。但工作和生活不能两全,无解。
7
借力
成大事,要有贵人相助。上哪找贵人?换位思考,多帮助别人,让别人得到好处。慷慨大方是一种杠杆,关键时刻有10倍回报。
8
滚雪球
一家公司每年增长50%,用不了多少年就能成为行业巨头,而靠出卖自己时间挣工资只能缓慢线性增长。想暴富必须积累能够复利滚雪球的资产,比方说个人品牌、技术、人脉、知识产权、企业股权等等。
9
两点感受
首先,成功之人怎么说都有理,不过奥特曼的经验还算实在,并非无脑熬鸡汤,无论职业发展还是创业投资,都值得借鉴。
其次,奥特曼的价值观、行事风格和马斯克差不多,他俩都是狠人,所以才能做出颠覆式创新。

所以喽,消费品的销量和价格都有压力,消费板块的挑战不小。
至于可口可乐沃尔玛为啥长牛,那是因为人家经历了两波增长,第一波在本土,第二波全球化。
国内的消费品公司严重依赖国内市场,没有做好走出去的准备。
董承非最后说:从自身价值来讲,唯一拿得上台面的就是把钱投到科技板块,否则只是一个炒股的。

基金在募集之前需要进行产品设计、说明书与基金合同的准备,募集的时候还要准备营销材料、渠道培训以及广告投放等工作。
基金在成立之后不仅需要投资管理,还需要基金运营(净值计算、申购赎回的处理)、持续营销等等工作。
这些工作都需要成本,每年这7500万如何分配呢? 其中(博格瞎猜的)差不多2000万左右分配给投研人员,基金经理又不是单兵作战,还需要十几个研究员的支持,最后落到基金经理头上的最多(税前)1000万了。
图片
目前全市场差不多4000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过100亿的也就百余位,绝对算是人中龙凤了。 看看每年进入基金公司的毕业生都是超一流大学毕业的,进入公司从基础研究员做起,通常在五六年之后才能有机会成为基金经理助理,当两年助理之后才有资格独立管理基金。
最后,在4000多个基金经理里面,年薪1000万的占比(四千分之一百)差不多2.5%左右,这个比例并不高。但是大多数基金经理年薪都在100万以上,当然也会有个别不到100万的。

估值往往也意味着择时,最典型的是股债差/股债比,但这玩意不好用,极值有点效果,根据中间值来加减仓属于感动自己,没啥卵用。
低PE,低PB,高股息之后的进阶是PB-ROE体系,再后面就是GARP选股体系了。
都是考虑估值的投资方式。
估值在无对冲手段的情况下,是挺重要的考虑因素。
可惜过多考虑估值择时的话,容易导致仓位不足,错过最丰盛的泡沫。
咱们比较取巧,选择另一个努力方向-对冲,估值嘛,也变成不那么重要了。
理解对冲后,满仓不再是一个敢不敢的事,会演变成上多少杠杆可控/合适。

赞同来自: 在路上sss
图片
我感觉这些文章发了搞不好都要吃官司的,而且钱太少我也直接拒绝了。但是十万一篇的文章,就让我很是好奇,什么内容的文章可以出到这个价格。我赶紧问了问卡神,卡神说他没有问,觉得对方大概率是准备诈骗的,直接拒绝了。
好奇心不能满足之后,我赶紧气一下卡神:说不定人家根本不是骗子,就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就是准备花一千万包下一百个公众号,一起发一篇文章给他女朋友庆祝生日快乐什么的。
卡神听了也有点懊恼。我跟他说:有钱人的世界我们屌丝不明白的,下次有这样的事情,比如庆祝迪丽热巴、范冰冰生日的可以联系我,我收十万返佣90%。
最近行情好了,的确是感觉杀猪盘都开始活跃起来了。现在杀猪盘都不是以前那种自己发文然后骗人进群的打法了。基本都是请黄牛拉人,进来一个股民就给几十块的那种。然后老师在群里,帮你分析各种股票。
你别说,我进过一些杀猪盘的群,观察之后发现老师的技术分析水平肯定是比我高。各种指标,几个浪算的都比我准。也不像我一样只会跟别人说:明天走势很关键,不是涨就是跌,当然也有可能不涨不跌……。
当然只要你有脑就会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骗子花钱肯定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为人师的愿望,最后肯定是要赚钱的。那么怎么才能赚钱呢?其实诈骗和投机都是一样,三个阶段:养圈杀。
操盘股票的第一阶段:先养猪。他们手上有很多筹码,他们小心的维护股价缓缓向上,创造一个很好的投资环境。很多小猪们会经常来这里玩,也能得到一些好处。随着股价的上涨,筹码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筹码已经派发给小猪们了。
第二阶段:套猪阶段。他们现金很多,手上筹码很少,然后利用自己手上的筹码做空,打压股价。此阶段下跌温和,很多小猪们会认为只是洗盘,浅套中,持股不担心。
第三阶段:杀猪阶段。此阶段为收集筹码的阶段,他们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外围利空,猛杀股价,目的是使浅套的小猪们变成深套,直到小猪们认为这辈子都可能回本无望了,割肉离场。这样,筹码又回到了他们的手里。暴力打压再拉升的目的,就是杀猪,一块块的带血筹码被他们吃进肚子。
诈骗也是一样:开始时给你一些甜头,然后让你放松警惕。接下来就是有点波折,但是有惊无险甚至对方还会主动提出要弥补你损失,让你觉得也还好。最后推荐一个项目或者标的物一把刷光。
鹿鼎记的韦小宝说过:一句谎言必须掺杂在九句真话中,才能让大家相信。我觉得你要是观察一下发现人家推荐的股票还真的有点厉害的时候,搞不好下一个就是要你接盘的股票了。
毕竟雪球东博老股民的例子就摆在那,老股民推荐300309(ST吉艾)的时候,我那时直接评论说:做生意就要将诚信,讲诚信生意才做得大,生意做大就是为了最后一把不讲诚信赚笔最大的。一语成谶,十多块钱的股票,现在只有一块钱了,最低跌到0.57元……。

现在是2023年2月最后一天的深夜,窝在宾馆床上掰开了电脑,有点卷边。琢磨了下,还是爬上来叨叨两句,坚持久了会有习惯,当习惯被打破时,总觉得缺点啥,容易睡不踏实,哪怕就写几行字,也能安寝。
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是冯唐《无所谓》里的九字真言,冯大佬说的是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其实,这几个字也能用在上市公司身上。
最近几年上市公司的各种事儿越来越多。遇到事儿了,默念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咱不说能逢凶化吉,至少姿势优雅、降低损失。这九个字其实都是心态。
文章很短,没有正文!
不着急
着急没用。急就会慌,慌就会乱分寸、动作变形,失去本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机会。事发时第一时间坐下来,吸口气。有文化的念念心经,次有文化的找点“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次次有文化的直接大喊“老子就是流氓,你算老几”。
心静下来后,干几件事。
- 遇到的事儿到底是什么,是哪个公告,哪次会议,哪个合同,哪笔转账,后面对应的合规性问题是信息披露?内控失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啥,老板的诉求?公司的疏忽?是主观故意还是客观所迫。
- 想想自己手里能调动的资源。资源是多方面的,在公司内部,涉及的人员是否团结,公司愿意付出多大代价解决问题,有没有主动请缨向前冲的。在公司外部,媒体?中介?行业专家?上下游伙伴?如果能调用的资源、问题性质基本匹配,可能会有解。
- 定思路。躺平是一种解,对抗也是一种解,但一般不要用,蜿蜒曲折达到目的才是上策。
- 搭团队。团队构成:公司内部要有能扛事儿的、了解情况的人,公司外部要有掌握足够资源解决问题的人。要给与这些人充分信任,治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套路是不一样的。要兑现承诺的激励,无论内部外部,画饼白嫖一次就完了。大多数国人都在功利境界,没错。但诚信是稀缺品,也是必需品。
不害怕
天朝的司机有个特点,路口遇到警察会下意识的哆嗦一下,摸摸安全带,看看手里的烟掐没掐。上市公司一样,碰见点事儿就开始哆嗦,很没必要。警察是公务员,得按规矩来的,自由裁量当然有,但也不会太出格。
不害怕是个心态问题,得做到有大毛病就认为自己是小毛病;有小毛病就认为自己没毛病。别人信不信不管,反正自己的心态和认定就是这样,以后的事儿才好干。
你过路口时玩手机,没看灯,跟着前车就过去了。800米后,警察拦下你问,刚才是不是玩手机了?是不是闯红灯了?你自己也不确定。这时,你有几种选择:
- 不鸟警察,一点不怕。回答:没玩,没闯。这样做得赌那个路口有没有摄像头。
- 慌的不行。回答:玩了,闯了。这样最完蛋,没玩也是玩了,没闯也是闯了。
- 中庸。回答:不是玩手机,是在看导航,路不太熟;红灯确实没闯,跟着前车过来的。要不您看看我的行车记录仪。
这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也不是“教唆”违反交规。而是不害怕,遇到事儿的时候不能一吓唬就尿,可能警察自己也不确定呢。
不要脸是中的“脸”不是面子,也是遇到事儿的心态。很多事情吧,往往会有不同的解读。
有点像会计,同一个经济行为的会计表达会取决于核算人员的职业判断。同样,结合主观客观、规则适用、商业逻辑、公司经营、历史沿革,不同的公司遇到类似的事儿可能又完全反向的解读。
比如都是和大股东的关联交易。可以解读成在贱卖上市公司优质资产;也可以看出东西卖不出去,股东挽救上市公司的行为。
比如违规担保。可以解读成关联方在占便宜;也可以解读成关联方以前给公司输血太多,自己撑不住了,不担保关联方会拖着公司一块死,时间实在来不及了。
鉴于过去几个月文章被删的有点频繁,点到为止,不能再说了。
不要脸不是故意对抗,恶意曲解,而是在符合要求的大框框内说明自己没闯红灯。再直白点,确有难言之隐,您多理解;我傻、我笨、但我是个好人。
其他
遇到事儿了不要慌,也别手欠发朋友圈。
坐下,吸气,想问题、捋资源、定思路、搭团队。
遇到警察不害怕,解决问题不要脸。
这么想,遇到事儿的公司就像暂时在一口大锅的锅底,只要做到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无论哪个方向,都是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