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这个帖子的目的还是:说服自己。如果做投资决策前不能很好的阐明想法,那就不要做。我也希望能在这里分享一些投资方面的思考。
一些基本参数
规模:百万
偏好:大类资产配置,偏重宏观
配置战略制定周期:季度
涉及资产类别:利率债/国债及相关基金,可转债,指数ETF及对应期权,黄金ETF
收益率目标:10%年化
起始仓位
指数ETF及期权50% 可转债2.2% 债基4%黄金2%
现阶段就突出一个怂字,总体而言,我认为2020年后,重新进入的是1970年代。

赞同来自: RStone 、sunhao5573
何时将商品期货ETF 换成商品股票ETF,决定因素或是美国大选跑了点数据分析了下相关性,我终于想明白这事了
特上台继续持有期货,拜上台就切换股票
看好大宗商品价格单边上涨,就买挂钩商品的ETF,或者直接上期货
看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就买挂钩股票的ETF

赞同来自: neverfailor 、野生财神
中金大类:超配中国股息、黄金、美债,低配商品(如果海外经济降温过快)
中金全球:资源品、公用事业、必须消费、财政加杠杆行业、欧洲,黄金看到2500
中金A股:高股息、全球定价资源品(看海外制造业复苏)、公用事业、半导体新能源
中金大宗:中场调整,后续能源有色看涨(看海外制造业复苏)
中金固收:中债美债收益率一起下降,殊途同归
比较一致的是看多美债,黄金,公用事业,高股息,但在商品上分歧较大
但中金的预测大家都知道的,一致看多的要小心点,机会可能还是在商品

政治经济学,讲究目的和用途,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根本不重要;美国宏观当局应当是为了压制黄金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从而压降通胀,黄金2300,沪铜价80000,应当就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平台中枢了
“真实就是谎言,所以我选择谈论金钱”

隔壁老实和尚老师的统计帖里高收益策略今年亏5%,我自己摊的高收益大饼挣了 3%,可能主要的差别就是加入了ROE筛选,ROE负数的税后到期收益率大于10%才考虑摊一个还好我 5月调整了转债在策略中的位置,目前仓位很少
现在可转债在我这里的大类划分,定义为红利股替代,属于股票仓位,不视作债券看;所以3月以来一直在随事件减持,本轮策略的股票仓位上限是 40%+10%(融资)
我的逻辑是政府债特别国债发出来后,全市场利率都趋于降低;这首先会起到起到抽水机的作用,偏债属性的、质地不佳的转债最先受害,所以以后应当以做大盘红利股的思维做转债,或者干脆当股票炒
具体的红利策略还没琢磨出来,市场就来了这么一波过于恐怖的行情

财新的取样企业主要是“南宋版图”企业,出口占比很大
充分验证了我此前看好出口型企业的判断
但是中证长三角、中证珠三角指数今年收益率仍在水面以下,表现非常差
后续有没有机会跟上?

理由是中方与阿拉伯国家联盟发布了一个联合声明,出现了重大的政治经济变化
今年英美油价涨幅显著落后于各种大宗,看英美油价补涨
有点犹豫的是要不要斩仓深套的创业板,换上游资源
现在每月卖卖备兑倒是有稳定现金流,但一想到可能真的要卖十年备兑,还是倍感凄凉

以铜为例,他们评估铜原矿产量、精炼铜产量都是直接上卫星的,中国精炼铜企业开工率、南美哪个铜矿罢工抗议停产,照的一清二楚
没得玩,咱小散还是依据周期理论靠谱一点

其实原理很简单,据费雪公式 MV=PQ
货币量大涨 x 人们风险偏好极度下降,货币流速极度降低 = 价格下跌 x 交易量下跌
没啥问题
反过来看,如果未来有某个事件能够刺激人们的风险偏好上升,堆积的巨量货币流动起来
我们也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巨大牛市(或者巨大通胀)
但是这个 trigger 是什么呢,特别国债、房地产收储能够起到活化资金的作用吗?
作为居民财富 60% 左右为房地产的国家,是否只有房地产重回涨势才能够重新提高 V ?

现在可转债在我这里的大类划分,定义为红利股替代,属于股票仓位,不视作债券看;所以3月以来一直在随事件减持,本轮策略的股票仓位上限是 40%+10%(融资)

我觉得有个新的定义可能比传统的高通胀、高失业更有代表性,就是看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有没有下降,居民的消费能力是否被物价上涨侵吞
按照这个定义,美国现在又滚回到了通胀阶段
中国的数据反正都是一片向好,我不是质疑、否定这种总体性的数据,但是因为分配关系,个体的体感可能大相径庭

纵向的行业价值链:政府 → 金融 → 企业 → 消费者
1. 底部和起步阶段,卖方市场,政府投资饥渴症,企业预算软化
2. 顶部阶段,买方市场,企业预算硬化,出现债务违约问题,现金流恶化
经过 14年开始的三轮大基金投资,芯片半导体是否已经在21年达到了阶段顶部?主要就是看市场性质,有没有像房地产市场一样发生“供需关系的重大变化”
我认为芯片半导体行业是有成为买方市场的迹象的,据《南华早报》报道,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芯片总产量同比增长了40%;但龙头企业中芯国际的毛利率从40%掉到了13%,净利润暴跌70%,流动资金减少20%,库存大增40%
海外买方需求下滑,2024年一季度出口 624 亿个,相比21年顶部 737亿降幅较大;进口需求不减,说明制成品尚不能充分满足买方需求
而随着紫光国际债券违约,芯片大基金大力反腐,企业预算毫无疑问是在硬化
得出结论,中低端产线基本可以视作顶部;高端芯片制造企业或尚有投资机会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现在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一些领域,显然是进入到了“两头”。那么,有没有什么著作能够描述这一阶段的经济规律呢?有人推荐我去看看《短缺经济学》
抛开公式的部分不谈,“两头”的经济可以从三个层面分析:
1)经济协调机制:间接官僚机制,属于纵向联系。具体内容包括任命、劳资关系、投资决策、价格制定、信贷控制、税收等
2)企业预算约束:软预算约束,很多时候企业突破预算也不要紧,也无法制定合理的预算。原因可能是 1.价格不是一个外部给定的量 2.税收系统是软的 3.财政补贴 4.软的信贷系统
3)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父爱主义
时至今日,以上种种,仍旧广泛地主导着行业的繁荣和衰败,何止房地产在“两头“?作者将种种现象称为“投资饥渴症”,既追热点式的大干快上,导致局部的过剩(库存滞存,slack)和广泛的短缺
这可能是在中国进行行业投资时必须考虑的制度框架

基于全球化的LME、COMEX 铜套利策略,在红海危机、俄乌危机下失效,导致空头无法交割实物,被多头逼仓。而中国企业对全球铜原矿资源的掌控力几乎没有,属于中游,国内精炼铜企业1-4月的利润率几乎要降至负数,开工率下滑;沪铜因加征关税等原因,也很难出口到英美
黄金大涨也是跟美国迟迟不财政缩表,维护政治、军事开支;中国预防SWIFT制裁,央行大幅增持黄金等政治因素有关
石油本轮倒是很风平浪静

赞同来自: neverfailor 、apple2019
这里面的获利空间可能巨大,且不说前期折价收购房产就已经赚到了;如果说收购就是A轮B轮,后期打包 Reits 上市就是 IPO,如果房地产触底复苏(现在的政策摆明了是要一救到底的),这个上市过程能赚多少我都不敢想
地主老财肯定已经动起来了,而我只是个运气好攒了一点的小虾米,尾气都吃不上

赞同来自: 凡先生 、singleline123
这可是票面利率本来就只有 2.57% 的三十年国债啊
113块对应的收益率粗略一算只有 2.27%了,比10年债还低了
而且成交额只有 1000万 就封涨停了
究竟是谁在把国债当小盘转债炒

赞同来自: zdbuaa 、好奇心135 、neverfailor
不过我认为现在炒对应股票还太早
本轮行情的基础主要还是建立在美联储降息+海外软着陆/不着陆的基础上,跟国内宏观环境有关系但不大
国内有一个很矛盾的情况,在基本金属等原材料今年普涨的情况下,PPI 却一直在跌,具体说是PPI大头的“三黑一色一气”里,非国际定价的石化钢铁等一直在跌,显然生产并没有很乐观
牟一凌日前也发了新文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金融稳定的诉求将迎来实物资产的上涨和股市的机会,还是金融的快速收缩最终拖累实物韧性?
我觉得他肯定有答案,但是不方便明说:前半句指海外,后半句指国内

赞同来自: wuseqi 、neverfailor 、miniming 、凡先生
一个是特别国债第一批发行, 30年债 24 特别国债 01 ,发行中标利率只有 2.57%,而一年期MLF 已经在 2.5%持平很久了,长短期利差如此之低,足见资产荒之严重
二是4月统计局新闻发布,工业增加值报6.7超预期,但社零2.3低于预期;这与PPI、CPI走势恰好反过来,本月PPI缩,CPI微涨,这其实蛮奇怪的,出厂价格跌跌不休,企业怎么还越生产越多了
三是盘后16:00,国新办要搞房地产政策发布会,据说会推出房地产收储政策,估计已经被市场充分消化了,今天地产都没涨;万一实际公布的消息不及预期可能还得大跌
很多地方看不懂,主力仓位继续缩在有色和黄金里吧
其实今年还有个鲜有人知的大类资产涨幅惊人,就是碳汇,前几天刚给人做了森林样方,了解到今年碳汇已经从70涨到100了
不过这个市场个人参与可能比较难就是了

昨天 MLF 没有投放增量资金,加上 4月份M1M2 下行虽然万亿国债代发,但央行确实也没有放水接盘的样子,就突出一个稳健,国内金融挤泡沫再度得到验证那么,如果有一个全面牛市,资金只能是靠外资了,而外资来不来看美联储,看北向但是非常怪的是,北向资金5月13日起不再披露实时交易额为什么要做这个操作,很怪,这是要让外资“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吗?蒙上散户的眼睛,利好外资地位建仓呗?从这个角度看,现...对于牛熊,不要想这么多,看看年线就知道了。另外北向收盘依旧一看,不影响。

赞同来自: kissne
近期这个话题讨论非常热烈,我去找了些中金天风之类的报告来看,初步归纳一下,可能有以下几个走向。昨天 MLF 没有投放增量资金,加上 4月份M1M2 下行
几个重要背景:
1.一直以来央行其实都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国债,但历史上只在07/22年搞过
2.央行的KPI是汇率和货币政策有效性,财政部的KPI是收支平衡;财政部有压低利率和国债利息支出的诉求;央行有让10年期利率回到MLF以上的诉求,也需要维持汇率;两者的诉求显然相悖
3.本轮地产、地方债债务压力主要...
虽然万亿国债代发,但央行确实也没有放水接盘的样子,就突出一个稳健,国内金融挤泡沫再度得到验证
那么,如果有一个全面牛市,资金只能是靠外资了,而外资来不来看美联储,看北向
但是非常怪的是,北向资金5月13日起不再披露实时交易额
为什么要做这个操作,很怪,这是要让外资“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吗?
蒙上散户的眼睛,利好外资地位建仓呗?
从这个角度看,现在至少减仓股市是不合适了

3月PPI从 0.2 下修至 -0.1;核心PPI 0.2 下修至 -0.1,直接给干成通缩了
这就是只论立场、只看目的的政治经济学啊

昨夜瑞典在瑞士之后降息了,下一轮全球央行宽松周期渐行渐近,在这个时间窗口,广发戴康开始连发系列文章,狂暴唱多东南亚,主要指印度和越南
我觉得很有参考价值,但前提是本轮政治经济危机不演化为剧烈冲突;再观望几个月吧,届时把A股股票仓位全换成东南亚也不迟

赞同来自: Monkey666 、singleline123 、凡先生
股票要扭亏,可能真不能吊死在这棵树上
4月30日政治局会议释放的风向:
- 鼓励民企出海
- 鼓励以旧换新
-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提出“耐心资本”
- 研究房地产去库存
- 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 研究财税改革
总体来看,此前下沉+出海的选股方向还是符合大趋势的
但本人限于时间精力,有点玩不动这个游戏,不知道有没有大佬可以抄抄作业的

3月和后面几个月看好三个方向,主要都是基于流动性的溢出,跟基本面无关二季度的策略预测基本都验证了,虽然因为创办板套死没有参与港股,有些遗憾;四月中下旬起小盘股和转债也是明显回暖
港股指数,救A股救的差不多了,或许会开始加大港股救市力度;但我本人的股票仓位调整空间比较小,不参与国债以外的其它债券,包括转债等;今年以来国债明显是炒过了,内外资合力,把国债利率炒到历史极低水平,30年国债低于MLF的情况应该是历史首次,看好后面的溢出效应黄金;今年国外比股市炒的更凶的是比特币,比特币可以理解为美元体系的一个蓄水...
港股本轮上涨在4月19日几条港股通利好公布后本轮行情正式启动,再加上离岸人民币有异常波动,我认为依旧是救市性质,后续不可过分期待
近期大量转债不下修公告即将到期,后面考虑加一点转债,博弈下修

我不理解,香港“全面撤辣”一放到底,而内地政策就突出一个挤牙膏;固然香港放开能够吸引大量内地人去接盘,内地放开似乎也没啥新鲜血液,但这挤牙膏实在是挤得看不懂

赞同来自: hanbing0356 、UniqueLy 、闲菜 、好奇心135 、neverfailor更多 »
国债市场溜人,特逗近期这个话题讨论非常热烈,我去找了些中金天风之类的报告来看,初步归纳一下,可能有以下几个走向。
财政部前日说支持央行买卖国债,30年债暴涨至 2.42
央行昨天马上跳出来说,“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会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内”,换言之现在是不匹配的,30年债立刻跌回 2.48
十债跌回MLF水平前,国债是真的不能碰喽,疯了才跟央行作对,勿谓言之不预也~
几个重要背景:
1.一直以来央行其实都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国债,但历史上只在07/22年搞过
2.央行的KPI是汇率和货币政策有效性,财政部的KPI是收支平衡;财政部有压低利率和国债利息支出的诉求;央行有让10年期利率回到MLF以上的诉求,也需要维持汇率;两者的诉求显然相悖
3.本轮地产、地方债债务压力主要存在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买债受到资本充足率、利差、利润等限制,购买国债能力有限
4.中国央行持有国债5%左右,美国是15%左右,而日本是52%
几个走向:
1.央行下场,购买财政部的特别国债;参考去年,投放力度可能是1万亿~10万亿,对股市楼市汇市的影响可能几乎没有
2.央行下场,购买财政部的特别国债,并且从商业银行手中购买存量国债;投放力度可能高达 30万亿以上,并充分释放商业银行配债额度,地方债和地产债问题能够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要实现媒体口中的货币换锚,央行购债量可能至少得做到这一步;股市涨,人民币贬值
3.央行下场,除上面两个外,还购买地方债和地产债,甚至还买股票;这代表全面的债务货币化,这种情况应该 all in 黄金
这两天的市场反应可能是奔着2去的,但我个人认为最可能的走向还是1,走向2可能是 5-10年维度的事情

赞同来自: singleline123 、RStone
回顾东升西降逻辑,是基于 1.美债收益率涨 2.美元走平甚至走弱,实际上是“美元潮汐”回流,流动性撤出美国,注入非美资产
五一节期间可以观望观望,如果这两点成立,我不介意拿期权准备金上杠杆搏一搏

这是很关键的信号,海外既然能再通胀,回到上一个版本,中国当然也能再通缩;况且cpi虽然正了,但ppi一直没正过;国内消费投资持续萎靡,企业走出去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我自认为已经做好创业板卖十年备兑的觉悟;如果有增量资金,后面要多考虑考虑个股投资了,一方面看好走出去挣外汇的企业,一方面看好低端消费

赞同来自: singleline123
国际债券周一已抛,亏2%左右,还好跑得快,数据发布后美债十债收益率 +1.4%,二债涨 +1.8%,估计后面走势会更难看
现在大类也没啥好选择了,国债跟央行做对手盘,原油跟老美做对手盘,有色可能没有足够的复苏预期做支撑,也就黄金好投投了
但谁也不知道黄金是不是已经炒过了,这玩意儿又没什么可靠的估价模型
难哦

赞同来自: singleline123
财政部前日说支持央行买卖国债,30年债暴涨至 2.42
央行昨天马上跳出来说,“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会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内”,换言之现在是不匹配的,30年债立刻跌回 2.48
十债跌回MLF水平前,国债是真的不能碰喽,疯了才跟央行作对,勿谓言之不预也~

赞同来自: XIAOHULI92
黄金果然随BTC下跌,暴力回踩20日线,报2300美元,BTC对黄金的前瞻性再次验证个人理解,btc更接近于风险资产,而不是黄金避险资产,当然也带有避险属性。
不过在触及60000后,BTC很快反弹到了66000,黄金应该也会跟随吧
总体来看,我认为这一轮国际政治经济风波的终局是:所有货币会对黄金、实物贬值
大类持仓部分坚定持有黄金和商品

赞同来自: singleline123
不过在触及60000后,BTC很快反弹到了66000,黄金应该也会跟随吧
总体来看,我认为这一轮国际政治经济风波的终局是:所有货币会对黄金、实物贬值
大类持仓部分坚定持有黄金和商品

赞同来自: singleline123
美国既要解决通胀问题、国债问题,又要维持美元霸权地位,经济上看根本是不可能的领域
那么一个政治经济上的方案是,推动所有主要货币贬值,但别的货币要比美元贬值的快
所谓熬鹰局是也,咱是普通人,别跟美国和美联储熬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50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96元,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
我心理咯噔一声,社保基数肯定又要涨了!这数据不就是干这个用的吗?咱这社保啊,涨的是有理有据哦 ~
但也可以看出点别的信息,就是近几个季度,农村收入涨幅一直是高于城镇的,这可能对诸如拼多多之类的低端消费企业起到更加强力的支撑作用

赞同来自: singleline123 、好奇心135 、绿光 、自由之梦想
首先认为从三个方面看转债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底部,又有两个因素会促使转债反弹
1.从转债剩余期限来看,当前偏债转债中剩余期限小于半年(接近到期还钱日)、剩余期限小于2.5年(接近可执行回售日)的转债占比不小,结合目前资本市场再融资严监管环境,上市公司动用货币资金还债的机会成本加大,促转股或是更优选择
2.从近期权益市场表现,以及转债平价结构表现来看,近期转债市场结构呈现出逐步修复的状态
希望如此

今年的下一个大雷可能是日本,日本因其负利率原因,长期以来都是国际资金的套利中心。日本大概是真的要爆了,日元开始狂暴贬值,美-日报 154,已经是创三十多年新低了,完全吞没日经涨幅不说还要亏不少
大量投资机构在日本的筹集资金,然后将所得资金投资于国外收益较高的海外资产,比如美国国债、中国国债和全球股市
如果日本央行在四五月退出负利率,将导致日元套利交易规模极速缩水,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紧缩压力,导致股债齐跌
贝莱德就此发出了预警,2003年日本加息时,就造成了美债、欧债抛售的连锁反应,美债收益率因此上涨了1.5...
要稳汇率,日本可能需要被迫开始不断加息,但自己内部债务压力会爆;如果继续边加息边放水,日元就会继续贬值
看起来美日完全没有勾兑,只是单方面的利用和收割啊,日本已经上了餐桌了
总之警惕由此带来的全球流动性收缩压力,年内恐很难有总量行情

赞同来自: singleline123 、捡猫猫 、RStone 、凡先生
1)国内经济不及预期。如果后续国内经济数据继续不及预期,那么文中关于国内需求恢复的基准假设便失效。
2)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如果美联储超预期加息,那么美元就会继续强势,对于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而言并非好事,与文中的基准假设不符。
3)美国经济大幅下行。如果美国经济超预期下行,那么衰退预期之下海外需求预期将会大幅下行,这与文中的基准假设不符。
对于1)中国3月出口、CPI、PPI 均不及预期
对于2)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日益上升,前财政萨默斯又被放出来做预期管理了;周末美元指数出现一波强势上涨,带动黄金下跌1%+,比特币暴跌
对于3)目前没有迹象
我可能会利用这个时间段,减仓有色加仓黄金和债券,逐步将持仓结构向“全天候”转向,继续加强防守基本盘

赞同来自: eaglekuang
这走势,真的是奔着美国内爆或者第三次世界大战去的,很难评
这波行情我估计至少持续至美国大选结束,中、俄内政比较稳定,如果美国内部稳不住,黄金走势必然有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