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上战场死,不代表上战场的全死了。我认可你说的资本很黑暗,但是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照你的逻辑买雪球的因为暴露了位置,所以都会被炸死,如果是这个逻辑,买雪球的历史上以及未来是不是都会亏损(被炸死)呢?在资本市场做靶子就要有被杀的觉悟,不想背杀就要考虑别人杀的情况怎么处理,你买老多,如果行情变反买个看空的期货或者期货。或者卖出产地对冲下不就行了。
有人上战场死,不代表上战场的全死了。我认可你说的资本很黑暗,但是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照你的逻辑买雪球的因为暴露了位置,所以都会被炸死,如果是这个逻辑,买雪球的历史上以及未来是不是都会亏损(被炸死)呢?已经回答了啊,一种情况是时机不成熟,出去牛市这个情况是多杀空。另一种情况是局部范围内筹码不够集中,多杀空,或者空杀多收益覆盖不了成本才不做。其余情况下买雪球都是挣钱的。另外,资本多头下一秒就有可能变成多头,如果你的资金有一段时间不能动,那你就是待宰的羔羊,在资本市场只有傻子才买锁定时间的中高风险产品。
有空多看看商品跟国债期货资本大佬被逼仓的经历吧,比看小说都精彩,特别是那些比逼仓逼到家破人亡,国家下场抓人判刑的历史案件。你就知道大佬上面还有大佬。大佬上面还有更牛的大佬,几百亿你感觉能撬动行情,最后弄到自杀。资本的黑暗很魔幻。有人上战场死,不代表上战场的全死了。我认可你说的资本很黑暗,但是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照你的逻辑买雪球的因为暴露了位置,所以都会被炸死,如果是这个逻辑,买雪球的历史上以及未来是不是都会亏损(被炸死)呢?
赞同来自: 渴了可乐
如果是这样,那买雪球的历史上,包括未来应该就没有挣钱的。事实确实如此吗?为什么以前没有炸你,现在炸你了?有空多看看商品跟国债期货资本大佬被逼仓的经历吧,比看小说都精彩,特别是那些比逼仓逼到家破人亡,国家下场抓人判刑的历史案件。你就知道大佬上面还有大佬。大佬上面还有更牛的大佬,几百亿你感觉能撬动行情,最后弄到自杀。资本的黑暗很魔幻。
如果是这样,那买雪球的历史上,包括未来应该就没有挣钱的。事实确实如此吗?为什么以前没有炸你,现在炸你了?因为以前少,还有一个因素是时机不成熟。比如炮弹洗地一次需要100亿的成本,而你高地价值才1个亿,炮弹洗地才有病。你看看期货大佬比逼仓的经历就知道了,你上的仓位重了,筹码在某个区域高度集中,就有大资本过来逼仓,你不走直接打到你爆仓。还有国家机构逼仓,两方都是大佬,仓位重了,结果被逼到自杀,这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时候,新闻上到处都是。
给你一个防弹衣,然后把你坐标标清楚,在规定时间内你不能转移高地。地方直接用炮火洗地,你防弹衣有什么用。战争讲的机动性,看到对方飞机大炮来了赶紧转移阵地。如果是这样,那买雪球的历史上,包括未来应该就没有挣钱的。事实确实如此吗?为什么以前没有炸你,现在炸你了?
我理解雪球没问题,只是雪球购买者穿着防弹衣上战场挂了以后他们的家人闹事了,说你这防弹衣有问题,所以你得赔偿,或者是闹一闹,把责任归咎于别人,这样自己能心安一些。给你一个防弹衣,然后把你坐标标清楚,在规定时间内你不能转移高地。地方直接用炮火洗地,你防弹衣有什么用。战争讲的机动性,看到对方飞机大炮来了赶紧转移阵地。
然而,大家都在怀疑这件防弹衣是不是假货,是不是雪球发售者设计好原子弹陷阱把雪球购买者引入里面屠杀?我理解雪球没问题,只是雪球购买者穿着防弹衣上战场挂了以后他们的家人闹事了,说你这防弹衣有问题,所以你得赔偿,或者是闹一闹,把责任归咎于别人,这样自己能心安一些。
感觉不能完全这样看。买A股就是错啊。。。
这一轮暴跌,除了雪球产品持有者,也拖累了广大散户投资者;
需要有人为此负责、被惩处。
毕竟负面意义是很大的。或许持有者是他们自己的错,可广大散户又错在哪里呢?
雪球结构不是简单的芳草期权,而是一个带有敲入敲出结构的奇异期权。用看跌期权来简单讲述,对于一般基础的读者可能便于理解但也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奇异期权在敲入敲出点附近gamma的绝对值极大,敲入敲出点的对冲已经脱离了科学的范畴是一个玄学问题。因此每家交易台对于雪球的对冲可能采取不同的策略。严格按照组合的delta做超额对冲是一种策略,delta到1就不再做超额对冲也是一种策略。甚至也可以有其他的策略。
根据我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前期某些中型交易台采取了delta>1的超额对冲方式,但实践中出现巨额亏损。到后期一方面有神秘力量的指导,一方面大型交易台也觉得理论对冲方式不完善。所以主要的几家大型交易台均为采用超额对冲的方式。也就不存在你说的敲入后delta快速下降到1的问题。
券商就是买入看跌期权的同时,再用期指做多,这样一来就是中性的了,而当雪球敲入发生后,就意味着雪球持有都买入平仓了,那券商这边买入看跌期权数量也对应的减少了,那期指的多单也要平仓一部分,大量的敲入就造成了大量的期指卖出平仓,表现就是贴水增加,所以1月22日IM2409打到跌停了。谢谢补充,期货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且因为是保证金交易,杠杆下导致跌的速度更快,为了简化我就没有写进去。具体多少雪球后面用期货做了中性、多少雪球直接用来对冲股票的β,我没有相关的数据。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股票、期货的多仓的抛售。
另外期货的贴水应该会影响到一些不涉及雪球的基金的行为,例如有很多基金买了股票,然后做空了期货做对冲,即使他们没有交易任何与雪球相关的产品,当期货暴跌成贴水的时候,这时他们的算法也更倾向于平掉做空期货的仓位,而平掉这些期货又要导致降低股票的敞口,结果就是卖掉股票,又加剧了抛压。
赞同来自: hello123456789 、dongtongtong 、gaokui16816888 、好奇心135
即使没有阴谋,雪球崩掉也会成为一个必然的结果,本质是投资者对这个产品的认知有误。券商就是买入看跌期权的同时,再用期指做多,这样一来就是中性的了,而当雪球敲入发生后,就意味着雪球持有都买入平仓了,那券商这边买入看跌期权数量也对应的减少了,那期指的多单也要平仓一部分,大量的敲入就造成了大量的期指卖出平仓,表现就是贴水增加,所以1月22日IM2409打到跌停了。
雪球的本质是卖出一个看跌期权,但是很多小散户甚至资金量大一点的个人投资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从这个产品得到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只要股市不暴跌,我就能拿到年化10%-15%的收益,现在股市已经那么低了,暴跌的可能性很低,买!”,但是我第一次见到雪球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这个是一个衍生品,更加准确地说,这是一个有额外条件...
赞同来自: 地理科代表 、川军团龙文章 、愚豆酱 、趋势交易者 、haifengyun 、 、 、 、 、 、 、 、更多 »
雪球的本质是卖出一个看跌期权,但是很多小散户甚至资金量大一点的个人投资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从这个产品得到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只要股市不暴跌,我就能拿到年化10%-15%的收益,现在股市已经那么低了,暴跌的可能性很低,买!”,但是我第一次见到雪球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这个是一个衍生品,更加准确地说,这是一个有额外条件的卖出看跌期权,发行这种产品的金融机构肯定有很多专业的人对它定价才会给那么高的收益率,我买这个产品如果赚钱了,那对手方肯定要亏钱,而这个对手方并不是一个憨憨的散户,他是实打实的一个金融机构里的专业团队,所有我一直都没买,觉得风险很大。
说回来它是一个卖出看跌期权,既然有那么多散户愿意卖出这个看跌期权,那么这个看跌期权必然会被某些人持有,这实际上不太可能是券商,因为券商自营部门持有的股票敞口即使有规模也不大,它们没必要持有那么多的看跌期权,那么这个看跌期权可能就会被分发到更加广泛的机构投资者手中,而这次股灾很多人认为实际上是量化基金在实质性持有这些看跌期权做对冲,如果有源源不断的便宜的看跌期权在市场上产生出来,那么各种基金在买入股票的时候就可以更加没有顾及,因为它们觉得指数的风险已经被对冲了,风险已经少了一大部分。
结果产生的链条是:
因为一些政经因素股市开始下跌 → 投资雪球的散户如梦初醒,原以为是15%的债券,现在变成了手里的核弹 → 开始有雪球爆仓,即看跌期权开始被强制平仓或失效 → 之前买入这些看跌期权的基金没有了对冲手段,开始卖出股票,加剧股市的下跌,更多的雪球爆仓,出现一个向下的正循环 → GJD 进入救市打断这个循环。
其实这个过程有点像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其根源还是对风险认知有误差,当时的全球投资者觉得ABS/MBS是个宝,全球投行发行这些产品肆无忌惮。而这次是中国散户觉得雪球是个宝,券商发行雪球也变得肆无忌惮。当投资者的认知在一两个交易日之内从“雪球是个债券”转换到“雪球是个大雷”的时候,崩塌就一定会开始了。
我猜,主要是hs300盘子太大不好操控,其次是hs300 zz意义很大、各方面盯得紧缺少zb空间沪深300,上证50做不出来那么高的收益,而且必要性不高,沪深300etf和上证50etf都有期权
赞同来自: loadingwells
典型的投资者心态:感觉不能完全这样看。
赢了,就是我看准了,自己牛鼻,
亏了,就是别人恶意收割,故意坑自己,必须得去闹和维权。
永远不是自己错了,归结为小概率事件,股市哪有小概率?
这一轮暴跌,除了雪球产品持有者,也拖累了广大散户投资者;
需要有人为此负责、被惩处。
毕竟负面意义是很大的。或许持有者是他们自己的错,可广大散户又错在哪里呢?
那玩意一开始我就看明白了 说白了就是上涨的时候给点小利 下跌的时候你来扛我猜,主要是hs300盘子太大不好操控,其次是hs300 zz意义很大、各方面盯得紧缺少zb空间
收益有限 风险无限
而且这玩意是挂钩中证500或1000 我当初第一个问题为啥不挂靠沪深300或上证50 回答是上面不允许
近期,被部分金融机构冠以“雪球结构”的自动敲入敲出类期权产品再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因为名称当中含有“雪球”二字,诸多用户、投资者纷纷咨询这种“雪球结构”是否为雪球所发布。
雪球特此澄清,雪球公司从未许可任何第三方在该等高风险自动敲入敲出类期权产品上使用“雪球”商标。该等机构发行的此类产品与雪球没有关联。
...
以“雪球”这种通俗化的称谓来称呼自动敲入敲出类期权产品并不符合场外期权自身蕴含的风险收益特征,会对大众投资者产生重大误导,强烈呼吁专业产品应使用专业名称。
雪球也提醒广大用户和投资者,自动敲入敲出类期权产品是一种结构复杂的金融衍生品,风险较高,建议用户和投资者充分了解产品结构和风险特征后,谨慎投资。
以上,请关注雪球的朋友们了解、知悉。
赞同来自: 冬青
最近有雪球产品卖吗?一直都有,不止有股指雪球,还有个股雪球、商品雪球。
除了经典雪球,其实还有保底雪球,代价就是票息少一点。
至于为什么大家不买保底雪球,还不是因为自己觉得不会发生尾部风险么?敲入了怎么开始赖交易台了呢?
各位JSL还是理性点为好。
一年240个交易日,假设每天交易波动为1%,那么两年的波动方差为0.01*(480)^0.5=0.22,假设股市满足定常的正态分布,即在2年时间里,股市的均值和方差都不发生改变。这个分析思路很好,还可以引入第三种极端情况,就是暴涨暴跌,再给每种情况估计一个发生概率,综合算出整体收益率。
1.先计算定常的正态分布下雪球买入者,卖出者的期望收益
上涨25%的概率P(X>0.25)即正态分布N(0,0.22)中x>0.25的概率P(X>0.25)=1-NORM.DIST(0.25,0,0.22,1)=0.12...
而且股市不是正态分布,A股就更不是了,这里的第一种情况应该给偏低的概率。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风云紫轩 、qgj8848 、集XFD 、llllpp2016更多 »
很多人总是因为小概率事件陷入到阴谋论的怀疑中去。
作为发行雪球产品卖方,也就是券商,他们手里的仓位主要是融券借出用,这部分仓位既然已经借出是不可能动的。没有可用的仓位,券商也就没有了砸盘的能力。
也许你说券商可以用股指期货砸盘,那你可太高看券商了,这个市场有这么多种力量,是各种力量的合力,想要控制市场的走向,券商得有多大的资金体量去做空?万一失败了偷鸡不成蚀把米,对于这点利息做这种事情是得不偿失的。
不该卖的人?恰恰相反,发行人就是想卖给这些不懂的或半懂的人,这些客户只看收益数字,忽视风险或拍脑袋认为风险很小。哪个投行会费力把产品卖给学过金融工程的人?“想卖”和“不该卖”不矛盾,比如有些东西商家“不该卖”给青少年,其实他们“想卖”。
赞同来自: lweila 、跑路皮皮 、XIAOHULI92 、静守欢喜 、zgj28312832 、更多 »
总结起来一句话:买卖双方做都做了一件他们不该做的事。商把产品卖给了不该卖的人,投资者要去赚他不该赚的钱。不该卖的人?恰恰相反,发行人就是想卖给这些不懂的或半懂的人,这些客户只看收益数字,忽视风险或拍脑袋认为风险很小。哪个投行会费力把产品卖给学过金融工程的人?
有个疑问,不知有没有高人解答下:券商发行这种产品也是有亏损风险的,那么如果碰上极端情况,券商无力履约,会不会导致合同违约?理论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券商亏损过大导致公司出现流动性危机或者破产可能就会出现你说的情况。不过场外衍生品的违约风险和券商的收益凭证相当,我知道过去大家把券商的收益凭证是当作极低风险的理财看待的。那么场外期权的违约风险其实也与之类似。
现在债券、理财违约都不奇怪了,但是类似雪球的金融衍生品,好像还没有听说过一起违约的案例,不知道有没有这种风险。
现实情况是证监会指定了一系列的净资本、风险资本管理制度,券商的这些投资类业务例如自营投资、场外衍生品等都是有严格的比例限制并扣减风险资本的。相关数据每月都要向证监局报送。不过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发展是远远领先于监管政策的。近些年我们看到的监管往往都是事后打补丁。如果同等条件下,尽量还是选择规模更大、国资北京的券商作为对手方可能风险会更小一些。
赞同来自: williamaa911 、丽丽的最爱
看了这篇被敲入文章,根本就是没弄懂就买入,买入后毫无风险意识,当一见情况不对市场大跌离敲入还剩10%时就要果断买入沽权,拿10-15万买沽沽权,一旦敲入沽权收益基本可补雪球亏损,如果不敲入只是少赚他是触碰式期权,你根本对冲不了,你说的这种方式不行。他触碰之后再反弹,你相当于左右挨耳光,会亏的更惨。
赞同来自: jackymin001
敲入的意思是卖出的看跌期权生效了,敲入后雪球产品里就像欧式期权一样到期才行权,这种极端行情也就亏指数下跌这部分,其实还好。毕竟就是对市场方向性的下注,恰好遇到了这种极端情形。对于市场来说,其实是中性的,券商买入看跌期权,和雪球产品买家做了对冲。这个是障碍期权,比较复杂,基本上没法简单的用期权来对冲。另外你想想其实雪球的投资者就是券商找好的对冲对象。
有个疑问,不知有没有高人解答下:券商发行这种产品也是有亏损风险的,那么如果碰上极端情况,券商无力履约,会不会导致合同违约?券商不是和你对赌,他是会去做对冲的。理想情况下,不管指数是涨是跌,敲入了还是没敲入。券商都是赚固定的息。我们之前测算过,在理想的情况下,券商获得的回报基本等于无息的使用了你这笔保证金,他拿这笔钱去做低风险投资,赚的钱就是他的回报了。当然这种奇异期权对冲起来肯定有难度有误差,实际券商获得的比这个要少,就不详细说了。
现在债券、理财违约都不奇怪了,但是类似雪球的金融衍生品,好像还没有听说过一起违约的案例,不知道有没有这种风险。
赞同来自: XJAJX 、慕容吹雪 、集XFD 、llllpp2016
1.先计算定常的正态分布下雪球买入者,卖出者的期望收益
上涨25%的概率P(X>0.25)即正态分布N(0,0.22)中x>0.25的概率P(X>0.25)=1-NORM.DIST(0.25,0,0.22,1)=0.1279,对应收益为30%+25%
下跌25%的概率P(X<-0.25)=0.1279,对应收益为-25%
在25%内波动的概率P(-0.25<X<0.25)=0.7442,对应收益为30%
雪球买入者的期望收益是0.1279*0.55-0.1279*0.25+0.7442*0.3=0.2616
即雪球买入者在2年时间内,如果股市满足定常的正态分布,那么他的期望收益是26%。
雪球卖出者的期望收益正好相反,是-26%。
但是,雪球卖出者在卖出雪球后,拿到了为期两年的券,它可以利用金融工具把券转融通借给别人,获得券息,两年的券息可以弥补很大一部分期望亏损。
2.再计算一下非定常正态分布下雪球买入者的期望收益
股市由于种种原因是非定常的,比如2年前是围绕3000点波动,2年后是围绕2700点波动,价值中枢大幅下移,在正态分布图上看,均值向负轴移动。假设2年后,均值下跌了15%。
上涨25%的概率P(X>0.25)即正态分布N(-0.15,0.22)中x>0.25的概率P(X>0.25)=1-NORM.DIST(0.25,-0.15,0.22,1)=0.0345,对应收益为30%+25%
下跌25%的概率P(X<-0.25)=0.3247,对应收益为-25%
在25%内波动的概率P(-0.25<X<0.25)=0.6408,对应收益为30%
雪球买入者的期望收益是0.13
雪球卖出者,利用金融工具可以获得的券息不仅可以弥补亏损还可以有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