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牵手上午下午两次走一百多步,
上床起床大小便都需要帮助,
从老家接来送去本城市一家高等级养老院,离家比较近。
另加特护每天上午雇人照顾擦洗并压腿牵手走大概2个小时,
50元一次,
下午本人购买备齐各种短缺药品日用,
送过去同时一并给做压腿牵手走,
不过老爸最近不愿意在养老院住,
可是回家实在无法管过来,
也没有其他好办法。
这种情况咋办?

赞同来自: shiyeilu521 、北方的空地 、lululululewis 、jadepan 、hnhaiou 、 、 、 、更多 »
我们以后都会面临老龄,要解决孤独寂寞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信神。宗教可以解决心理问题。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道教都有成熟的典籍指导信徒解决心理问题。
当然经济能力的准备也很重要。
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几十年,减少人口达到了目标,但是出现了新的问题。“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现实中已经落空。农村独女户问题现在已经出现。
不知道将来社会如何保障老年人养老问题。

赞同来自: luffy27 、shiyeilu521 、qiyelishang 、深圳的小财迷 、ryanxzq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刚从养老院回来。
其实上午下午都有专人陪他的,
每次去人他都喜欢聊天并一起唱歌。
老人前一段时间在养老院状态还是不错,参加了一个红歌会,得了奖,就是一块毛巾和香皂。
这些天大概是因为在他对面吃饭的老人转院了,
闷闷不乐,突然就颓废消极了。
为了一点小事发脾气,这次晚去了一会,就被数落。难啊。

urfatu - 80后IT男-话不投机一律拉黑,垃圾信息多,拉一个清静一个
赞同来自: caokundztong 、lyao 、今天没有下雨 、luffy27 、shiyeilu5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送养老院是大势所趋。个人在家照顾,费力不讨好。不管是自己还是保姆,24小时栓在老人身边是很累的。得不到休息,长期下来人垮了,老人也照顾不好。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不是无中生有的。
而机构不同,对医护人员来说就是一份工作。他们有倒班,下班回家就能休息。他们的生活不会被影响。他们能持续输出稳定的服务。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家属也能从重负中摆脱出来做自己的事。所谓“送养老院就是不孝”的说法都是站在道德高地的绑架,心怀恶意指责别人的人干的事

赞同来自: shiyeilu521 、seancai110 、森林雪峰 、wangyang661 、zoetina52 、 、更多 »
老人活着不容易,死亡也不容易。我看了一个纪录片,一个104岁的澳洲老人生活能自理,行动自如,他选择去瑞士安乐死,家人也很支持他。这应该算是最完美的死亡。我们也可以选择去瑞士安乐死,费用大概两百万人民币左右,但前提是你必须意识清醒,然后有独立行为能力。如果等失能之后,那必然要受很多苦,想想人这一辈子真的很不容易。总觉得大不了一死的人真的是很幼稚。只要不是一点都动不了,想死还不容易
非诚勿扰2里李香山的结局超级省钱,根本用不到200万,也用不着大老远跑到瑞士去,游轮上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就可以

赞同来自: qiyelishang 、达雁顺发
这很难评,经历过才会明白。爷爷是离休干部?一般家庭不可能
我父亲马上要退休了,我没有照顾过父亲,但是我照顾过爷爷。
十几年前爷爷突然中风,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在家修养,他的情况是有半边身体没有行动能力,然后智力退化很厉害,大概相当于三四岁小孩的水平。父亲一共四兄弟,其中有一个叔叔在外地,所以是父亲和两个伯伯承担着照料爷爷的担子。父亲要上班,那时候我刚好大学毕业在家创业,所以就替父亲去照顾,周末父亲不用上班才由他自己上。
伺...

十袋几歪 - 自闭了
赞同来自: jdtbgem 、lifcspicer 、lululululewis 、七月好好 、红糖饼 、 、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龙猫coco 、neptune1125 、驷波 、luffy27 、北方的空地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做到问心无愧即可。更大的差异可能还是感受上的吧,小生命给人感觉是充满希望,讨人喜欢的。年老即便健康的也会让人感觉到死亡的临近。所以即便是相同的照顾强度,照顾小孩和照顾老人在感受上也是差别巨大的,将来我老了,我绝对不会因为曾经辛苦照顾过孩子,来道德绑架她照顾我,这两者其实是不对等的。我辛苦照顾她,得到更多的是希望和快乐,她照顾我则未必有这样的感受。
照看父母和孩子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1,孩子过了一岁,就越来越好带;老人相反,只会越来越差。
2,孩子个头小,擦个屁股洗个澡生病了去医院,一个人轻松干了;很多护理在中风的老人身上很多时候一个人不好干。
3,照看婴儿有产假,你问公司能不能因为要照看失能父母给批个不定期带薪休假?还是大家都财富自由了?
灵魂拷问:孩子是父辈的附庸/奴隶/资产吗?如果每个人都向上负责...

赞同来自: lifcspicer 、stid 、森林雪峰 、jadepan 、步行者 、 、 、 、 、更多 »
照看父母和孩子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1,孩子过了一岁,就越来越好带;老人相反,只会越来越差。
2,孩子个头小,擦个屁股洗个澡生病了去医院,一个人轻松干了;很多护理在中风的老人身上很多时候一个人不好干。
3,照看婴儿有产假,你问公司能不能因为要照看失能父母给批个不定期带薪休假?还是大家都财富自由了?
灵魂拷问:孩子是父辈的附庸/奴隶/资产吗?如果每个人都向上负责,还会有人类吗?
父权的衰落,本质原因在于,青年一代已经不依靠父辈的资产/生产资料而谋生了,而且父辈很可能连社会的进步都跟不上,更甭说用他们的经验给年轻人提供建设性意见了。

把养老做成一个理财产品。
1.失能护理。
2. 临终关怀。
3. 档案管理
4. 慢性病控制
5. 身体机能管理。
6. 病痛管理。
7. 营养管理。
8. 心理健康管理。

赞同来自: 海小川 、进击的买狗 、luffy27 、dhly008 、shiyeilu521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那层主既然这么想,可以考虑只给自己孩子一日三餐 衣物和义务教育。倒也不至于这么极端,不能极左也不能极右,保证自己养老的情况下该给孩子花还是得花
还说第三调解室里的案例,父母名下有三套房产,生了三个儿子,分家的时候给了一个儿子一套房,自己名下什么也没留,等需要看病的时候三个儿子都说自己生活有困难,房子给出去容易,再想往回要就难了
二老手里要是还有三套房,这三个儿子肯定不会是这个态度,老年人要想晚年幸福,就要看好老本守好老窝,活着的时候先给自己花,死了剩下了钱才轮到给儿女分
哪怕我瘫在床上,只要没糊涂的时候别想把我送到养老院去,我要是糊涂了,那就随别人怎么安排了,没有意识就跟死了没区别了
让子女在家照顾也是一种选择有一种新兴职业叫“全职儿女”,相当于父母把请保姆的钱用来雇孩子工作,既放心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https://www.douban.com/group/735596

赞同来自: shiyeilu521 、zf8149 、XXWWJJ
先要花200万-300万(分期10年买)买泰康的养老险保单,到了退休年龄,被保险人可以申请住进去(你申请但保险公司不保证能确认有房间)。我也看了泰康,要求不低的,保险200-300万不要说,价格是普通的4800, 要护理的就贵了,7800起步,已经至少过滤了95%的家庭了
会产生以下费用:
1、房租(可以用保单每月的支取额支付,不足自补);
2、餐饮、清扫等费用另付;
3、各种活动费用另付;
泰康最大的卖点是:
1、养老院内配有医院(医疗机构),可以处理日常医疗,真要紧急重要当然还得送三甲;
2、全国各地泰康之家可以随意申请(前提...

赞同来自: zhuqi123456 、进击的买狗 、jdtbgem 、lyao 、qiyelisha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父亲马上要退休了,我没有照顾过父亲,但是我照顾过爷爷。
十几年前爷爷突然中风,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在家修养,他的情况是有半边身体没有行动能力,然后智力退化很厉害,大概相当于三四岁小孩的水平。父亲一共四兄弟,其中有一个叔叔在外地,所以是父亲和两个伯伯承担着照料爷爷的担子。父亲要上班,那时候我刚好大学毕业在家创业,所以就替父亲去照顾,周末父亲不用上班才由他自己上。
伺候屎尿这些就不去说了,因为是至亲,我很乐意做这些事情。但是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夜里,晚上我跟爷爷睡一张床,他躺里面我躺外面,基本上每天半夜他都要起来无数次,一会说要上楼一会儿说要出去种点茄子辣椒。挡着不让他下床他还会打我,真的用拳头抡那种,但是爷爷一把年纪了力气并不大,我还能受得了。
他偶尔还会说胡话,一次贴在我耳边说窗帘上有个人脸,还有一次半夜他突然定定的看着门口,慢悠悠地招手说:“小朋友到这里来,爷爷这里有糖吃”,语气超级渗人。最恐怖的一次是他去做康复治疗住在医院我陪护,半夜他不肯睡一直絮絮叨叨的,我怕他影响其他病人休息,就用轮椅推着他出去走走,行至一条没有路灯的老街的时候,他突然指着一家卖殡葬用品的店门口说那里有两个夫娘(方言,指女人),我望着空空如也的店门口只觉得头皮发麻,硬着头皮往前推了几百米看到一家做早餐的店里有人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每天晚上爷爷都是时睡时醒,我完全跟不上他的节奏,所以每个陪护的夜晚我都是通宵玩电脑或者玩手机。在照顾爷爷之前,我曾经有很多次想要熬通宵,或者是跟大学舍友出去包夜玩游戏,或是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赶工,但是我从未真的熬穿过一个通宵。但在照顾爷爷之后,我可以随时轻松熬穿一个通宵,同时我也患上了神经衰弱,现在过去十多年了,我依然经常失眠……
这个情况持续了大约一年,大家都吃不消了,当时也没想过把爷爷送去养老院,就请了两个全职护工照顾。为什么是两个呢,因为一个护工也吃不消……爷爷跟我家住的很近,父亲每天下班了都会过去看看再回家,我们每天吃完晚饭散步的时候也会绕过去看看爷爷,像逗小孩一样逗逗他。
再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爷爷突然没有意识,送到医院抢救,在ICU里躺了几个月还是没救过来。我看过爷爷那段时间在ICU的支出,一个月大约是16万,差不多是十年前的事。
我曾经想象过父亲老去的情景,我会像他照顾爷爷一样照顾他,但是在我自己身上,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这么照顾我,因为我只有一个孩子,我不想他这么劳累。
中风瘫痪本来就生活质量很低了,去纠结在家照顾还是去养老院其实意义并不大。不一定要等父母老到不能动弹,再去想怎么照顾好他们,把孝放在心上,多一些关心多一些陪伴,在他们健康的时候让他们感觉到幸福,比重病的时候效果会好很多。

赞同来自: shiyeilu521 、zp6753182 、羊羊羊啊 、北昼星 、lululululewis 、 、 、 、 、 、 、 、更多 »
想着幼时,父母在家一把屎一把尿的照顾娃;等父母老时,也需要儿女如此这般的照顾。这或许是一种轮回吧。孩子比老人好弄多了,最大的差别是孩子在一天天好起来看到的是希望,老人一日复一日看不到希望。

赞同来自: shiyeilu521 、zf8149
什么价参考下?先要花200万-300万(分期10年买)买泰康的养老险保单,到了退休年龄,被保险人可以申请住进去(你申请但保险公司不保证能确认有房间)。
会产生以下费用:
1、房租(可以用保单每月的支取额支付,不足自补);
2、餐饮、清扫等费用另付;
3、各种活动费用另付;
泰康最大的卖点是:
1、养老院内配有医院(医疗机构),可以处理日常医疗,真要紧急重要当然还得送三甲;
2、全国各地泰康之家可以随意申请(前提是有空房),候鸟式养老。
想问下,多少集友有这个能力为自己为父母支付这种高端养老费用?

赞同来自: shiyeilu521 、北方的空地 、北昼星 、lululululewis 、fengcc 、 、 、 、 、更多 »
咱们都是普通老百姓,倒回去上百年,有几个能过上安稳日子,不是战争就是病死和我想的差不多,我想我失能了,想办法唱酒,失能了,纯为了活着为活着,没有任何意义,不如早点解脱,我打算我60岁时立下遗嘱,失能或者脑子不清醒了不许插管,无须上医院,让我早点解脱,立下遗嘱是为了怕儿女将来有道德绑架或者负罪感。
富人就自己送终,保姆+煮饭+清洁工+私人医生
条件一般就送养老院
再穷一点的,只能在家熬到死,这就是普通人老了的结局
穷一点的农村这些事情还少吗,就算健康的老人也有被活活饿死的惨剧。别说经济下滑,未来这些事更多
楼主已经很不错了,自问比不上楼主
面对蜜罐长大的女儿,我对未来没有一点信心
也许我会带一笔钱,到泰国过最后的几年,...

赞同来自: luffy27 、skyblue777 、nvidia 、shiyeilu521 、深圳的小财迷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假设我80岁了
我愿意离开家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人吗?
肯定想待在住了一辈子的家里

赞同来自: shiyeilu521 、lululululewis 、shaolinzh 、topdeck
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完全自己照顾。


ericlule - 满招损 谦受益
赞同来自: shiyeilu521 、李小录2024 、lululululewis 、渭水狂歌 、shaolinzh 、更多 »
有句成语 叫 鳏寡孤独
把老人送进养老院 和 把刚学会蹒跚走路的孩童送进托儿所 差不多感觉。
只不过一个绝望,一个是希望

赞同来自: shiyeilu521
身体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估计还能活到100吧。
但是他老了有幻听,有一次自己凌晨走出去几公里外的地方坐着。经常说听到他孙子回来看他在楼下敲门,他就会跑去开门,结果摔了几次,被门打了2次。 失去意识住了两年医院走了。
我总结就是请护工或者自己24小时看着,陪他。

赞同来自: hnhaiou 、zhuqi123456 、名字待定吧 、Zhangkli91 、reborn197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十二年前,父母相继中风,由于和我们一起生活,每次都能及时送院治疗,但数次积累,二老的行动和认知能力日渐下降。所以先请了两年钟点工,再后来请住家保姆来照顾。
中风后有康复训练的要求,二老刚开始还能配合,但康复赶不赶新发的中风,行为开始消极是不可避免的。
期间考察过养老院,质量好的要一万多一个月每人,个性化的护理要求还要再加钱。费用高,二老也不愿意去住。
治疗阿兹海默的药有日本的美金刚,但效果有限,老人还有长期病需要管理,日常吃药就不少,肝肾负担很大,可能需要和医生商议做出选择。
失能老人及早用上质量好的尿不湿和护理垫,可以避免更多麻烦。
电动的护理床可以不费力地给卧床的老人起身,翻身,改善老人生存质量,网上三千多的质量就很好。
负责任的保姆可以全程管理老人的饮食起居,值得花时间和金钱好好挑选。目前使用的保姆已用了七年,平时我只需要给老人洗澡时提供搬运的协助。
监控摄像头方便你监察老人的情况和及时作出护理方面的调整,夜里有动静时看一眼手机的监控画面即可,不用起来,方便很多。
老人需要及时洗澡清理,居室和卫生间需要改善通风,通风扇24小时运转。
如果家里够大,卫生间够多,住一起方便每日观察,否则在附近给老人和保姆租房,每天过去一起吃个饭,也是不错的变通办法。
自己需要调节心态,陪伴老人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生命中的重要一环。父亲去年没能熬过新冠,母亲虽熬过,也元气大伤,我的这个过程已过了大半了吧。过去的事情还是有不少值得怀念的。
所幸的是自己经济能力尚可,时间也多,太太也理解还有专业能力支持。所以全程让老人住家里陪伴他们走完最后一程,金钱,时间,花在自己和至亲身上是最值得的。
复盘二老为何会相继中风,可能和他们高血压的药自行减量有关,虽然多次提醒但他们还是按照他们的理解行事。直至完全搞砸我才能接手管理。无奈,自己做主,是人生的意义,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你也只能事后补救。在股市里折腾,也许也是这样吧。。。

赞同来自: neptune1125 、悠然2021 、newbison 、深圳的小财迷 、seancai1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永不止步啊
-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topdeck 、海阔天空飞呀飞 、happysam2018 、好奇心135更多 »
唯一能想到的是,趁年轻多挣点钱,老了不至于住不起养老院,届时老年生活水平要高于大多数人。另外,尽力照顾好父母,给自己的子女做个榜样,维护好和下一代的亲子关系,希望她到时候不要不管我这个糟老头子。

赞同来自: luffy27 、shiyeilu521 、llmlsl 、hbbs123 、lululululewis 、 、 、 、 、 、 、 、 、 、 、 、 、更多 »
这表面是家庭问题,实际是社会问题,还是一个大问题,唉,

赞同来自: neptune1125 、luffy27 、shiyeilu521 、seancai110 、不知子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neptune1125 、shiyeilu521 、姜太虚 、lifcspicer 、topdeck 、更多 »
如果不是跟父母一起住的,建议送养老院。因为全职保姆费用高,也难找,而且你也不放心,会经常跑过去看,时间一长,你会很累的,影响你自己的家庭。
不建议自己照顾,这样不只是你自己的工作事业要放弃,也容易把自己身体搞垮,还会影响你跟配偶的关系。配偶跟你的感觉是很大差别的,因为是你的父母,不是他的父母。时间一长,你可能还能勉强忍受,但配偶就很难

赞同来自: 影约 、topdeck 、happysam2018
以我为家人找养老院的体验来看。一分价钱一分服务。管理好的就贵。老人但凡能动就不想被管束。
有的养老院硬件是上去了,可是一层楼就一两个护工。管不过来。
另外费用也不訾。
在家那就真是看子女的孝道了。
中国股市就过往来看,含港股市场,就大概率不是能让人放心养老的地方。多少人输光了养老钱。
前景晦暗不明,

赞同来自: neptune1125 、caokundztong 、驷波 、辰风 、lya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对于下一代,尽力锻炼身体,不给孩子找麻烦。立好生前预嘱,避免将来的道德绑架,在失能,失去意识,需要生命辅助设备时放弃治疗。

赞同来自: jjmdh 、happysam2018 、JMS002 、一生水
急救啥的应该不用太多考虑了,顺其自然就行。
有空就多回去看看。
放在身边,一家子就都被套牢了,时间长了各种问题出现,每个问题都很难解决。
当然,有钱人可以各种考虑,100个保姆天天喂饭都可以。

赞同来自: neptune1125 、lyao 、夏天的夏天 、转型价投 、风云169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富人就自己送终,保姆+煮饭+清洁工+私人医生
条件一般就送养老院
再穷一点的,只能在家熬到死,这就是普通人老了的结局
穷一点的农村这些事情还少吗,就算健康的老人也有被活活饿死的惨剧。别说经济下滑,未来这些事更多
楼主已经很不错了,自问比不上楼主
面对蜜罐长大的女儿,我对未来没有一点信心
也许我会带一笔钱,到泰国过最后的几年,最好是天天喝酒,突发疾病死在海边,被大海带走,不想没有尊严的死在病床上

赞同来自: neptune1125 、luffy27 、shiyeilu521 、步行者 、shaolinzh 、 、 、 、 、 、 、 、更多 »

SAYBYEA股 - 等待收割的韭菜
赞同来自: Luff123D 、铁掌草上飞 、海小川 、happysam2018 、风清扬9527更多 »
老人子女要面对现实,尤其是子女切勿被道德绑架,走向脱实向虚的理想主义,老人想要体面更不现实,更不是他自己能强求来的,老人老了之后有很大的精神释放,瞬间变成孩子,甚至比孩子还过分的都有,坚决不能惯着。从小他打你骂你,老了之后完全可以还回来,必须要互相最重,并不是老了就成了耍无赖耍混蛋的理由,各方面对现实,有钱就有钱的解决,没钱就坦然面对,坛友很多不切实际脱实向虚道德绑架,这就是典型的罔顾事实,更有甚...一看北京IP我就懂了
老二口在外面租房,把小二居给儿子结婚的
儿女小镇做题家的,把老家父母的钱财榨干的,还得榨尽最后体能的
这个地方的比例最高

赞同来自: 垂钓者的马扎 、luffy27 、newbison 、eaglex 、漁夫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以客观事实坦然面对现实,有钱请人,钱少送敬老院,在没钱买尿不湿,早晚喝粥,吃得少更省事儿,不要说什么残酷跟养宠物一样,这是最省钱省事的,前段时间不就有个30岁的坛友伺候80岁的老爹,弄的自己人生毁誉参半,根本没必要,自己先过好再说,自己都过不好,其余更扯,子女吃馒头,老人必然喝粥,子女吃肉老人喝汤,没错典型的狼性,要不然延续不下去,只有向下宠爱,生命延续的自然法则。

赞同来自: neptune1125 、A股不存在 、walkerdu 、廿年奔波 、垂钓者的马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当然,儿女辞职自己护理也是可以的,凭政府的低保也能活,还能养活两个孙子辈,当然鸡娃就不用想了,养大,找个保安工作即可。
牺牲下一代的生活质量,来延长上一代并不高质量的晚年生活(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哪怕大脑清晰,也没啥高质量的生活可言,只是活着而已)。
有多少为人父母的愿意接受这样的晚年状态,反正我不愿意拖累下一代,活得健康,死得爽快,那才是最好的。

赞同来自: neptune1125 、luffy27 、skyblue777 、eaglex 、shiyeilu521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大舅舅90岁走的,走前几年已经是不认识人,生活不能自理,经常大便拉床上还摸墙上。我大舅舅一家都是很传统的人,不能接受送老人去养老院。于是请了个住家保姆帮87岁的大舅妈照顾,本身就很小的房子(40平米,厨房和卫生间在楼房走道对面)拥挤不堪。两个孩子有自己的家庭,普通人家,每周末儿子女儿轮流过来照顾一天。期间无数次紧急送医急救。
我记得有一次接到大舅妈的电话(打给我妈的),大舅妈说起这事儿来,忍不住哽咽说真受不了你大舅舅把我要拖死了。我听了也不知道如何安慰。
大舅舅走后,舅妈的精气神明显好多了。
中国人希望长命百岁,自嘲好死不如赖活着,也说寿多则辱。这都是人生经验的总结。
做自己能做的,别人的话~~~~关你屁事啊。

孔曼子
- 一名普通的职业投资者。本人没有公众号等自媒体和微信群,请勿上当。
赞同来自: 闲菜 、luffy27 、newbison 、shiyeilu521 、XXWWJ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否则,还是找具备医疗服务的正规养老机构吧,很可能比请无亲无故的保姆护工独自在家照顾要好。
正规养老机构有医生或护士提供医疗服务,得了新冠还能吸上氧;
正规养老机构的护工都接受过专业培训,护理技能强于普通保姆;
正规养老机构会有监督管理和奖惩手段,保姆独自照顾缺乏监管;
养老机构人多可聊天,可以有效缓解老人和保姆的孤寂抑郁问题;
护工请假或辞职家中会手忙脚乱,养老机构马上可以安排人顶上;
长期在家照顾即使请人家人也会压力巨大,万一再倒下一个的话……

赞同来自: neptune1125 、金Mike 、luffy27 、skyblue777 、shiyeilu521 、 、 、 、 、 、 、 、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caokundztong 、knowledge666 、烈火情天 、luffy27 、newbison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养老院的最大优势是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对于失能老人来说,24小时需要看护,养老院通过专业化运行团队,用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这一点。举个例子,做饭是专门的厨师,几个人做几百个人的大锅饭;护理是专门的护工,护理清洁都有一套程序,工作按班次安排,不至于因为连轴转导致个人崩溃。
而个人要想实现同样的目标,由于只有一个服务对象,成本会高得多。久病床前无孝子,不要高估了自己和住家保姆的承受能力。
如果你是李嘉诚这样的巨富,无需考虑经济条件,当然也可以考虑雇佣一个专职的团队,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购买养老院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是合理的选择。至于说子女选择自己照顾,实际是超强度的付出劳动,值得敬佩,但不能强求。
个人对于自己的养老持悲观态度,觉得应该努力提高生存质量,不追求生存时间,更不要寄希望于子女。

赞同来自: lyao 、tigerpc 、垂钓者的马扎 、烈火情天 、luffy27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还不如当初安乐死。刚病倒后一段时间,白天很清醒的,对话什么都正常,只是晚上会迷糊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年不如一年
从去年起,我们去养老院,已经几乎认不出谁是谁了,护工绑着他的原因是,如果让他坐着,会不停喊坐不住,要趟下;躺着,喊要大便、小便,并且会用好的那只手到处抓,敲打,虽说他住的是双人间,但隔壁床从来就没人能忍受得住这种情况,所以,现在那个房间就他一个人
自从那次去探望,看到他是被绑在床上的,心里真不是滋味,身体好的时候家里都是独当一面,失能之后落到这样的地步。想到自己老了后这样的话,真不要麻烦子女,但到了那个程度,这是自己能决定的么?

赞同来自: luffy27 、skyblue777 、shiyeilu521 、llmlsl 、努力前行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1 女方和男方都有比较好工作但是压力比较大,女方父母是体面工作的人,还有个小孩出生不久
家庭条件算是不错的。
2 女方母亲60多岁吧老年痴呆
3 女方父亲和母亲感情深厚,已经退休,舍不得送养老院,在家照顾母亲。但是父亲身体不是很好,天天看着老伴那个样 子,大小便都不知道避人,白天睡觉,晚上闹腾。睡不好觉,郁郁寡欢,不几年在菜场突发心脏病, 先走了。
4 女方和男方工作都不错,家庭状况也不错,后来请了2个保姆。一个照顾老人,一个照顾小孩子。2个保姆天天争吵,谁多干了一点,谁少干了点,谁的工资高点,谁的工资低点,天天打电话告状,影响到女方工作,女方也因为父母原因心情不好,工作不顺利,抑郁了。
家里有个失能失智老人,确实是个灾难。有时候确实,莫受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kuangren078 - 90后金融民工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秋风客 、jjmdh 、happysam2018 、qiyelishang 、 、 、 、更多 »
从经营的角度来说 遵循自然法则给予最低生命维持支出 加快不良出清,否则可能是熬上5年起步,千金散尽,自己的精力也被耗尽 患上抑郁,对生活逐渐失去追求。
从生活的角度,生活从来不是在某个顺畅的时间点才开始,煎熬 痛苦总会伴人一生 看到满路的荆棘却还能为了多看一眼漫天朝霞 多听一声虫鸣鸟叫 多感受四季变换 而继续前行
自不必代入失能双亲就是日后的自己,每个人到那时候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可以尽早跟双亲沟通 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而不是到最后一个人抓破头 不知如何抉择。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nskm


赞同来自: zhuqi123456 、长期bk 、YmoKing 、PorcoRosso 、大道无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一直看第三调解室,有很多期节目都是谈养老的问题,爹妈有钱有房,子女都抢着赡养,爹妈没钱没房,子女都说自己赡养有困难,年轻时父母赚钱都花在儿女身上了,没留点钱给自己养老,等需要儿女的时候,一对父母能养十个儿女,十个儿女养不了一对爹娘
人老了还是得有钱呀,有钱,子女都围着你转,没钱,子女都嫌弃你
手里有套千万的房产,谁敢把我送到养老院去,要是两手攥空拳只能听儿女的,还能有人来看看都算孝顺了

赞同来自: 垂钓者的马扎 、topdeck 、跑路皮皮 、秋风客 、happysam2018 、 、 、 、 、 、 、 、 、更多 »
现在医学进步很快,脑梗在治疗上不难,在较好的三甲医院都是可以治愈,但时间上较长。
目前的问题是你的父亲要回家,但没有说明白是回老家去,还是回你现在的家。如果指的是你现在的家,肯定有困难。增加一个老人外加二个护工住,不太可能。
目前住高级养老院,同时进行积极治疗是正确的安排。另一个回家的替代方法是在自己家的小区租空房,请二个护工,组建一个康复间。但不知是否能节省费用。
还有康复医院也是一个安排。
你还可以与老人的病友家人,与医生问一问,有什么好的办法。

赞同来自: Provence 、newbison 、luffy27 、shiyeilu521 、B股可转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这就是普通人的宿命,没办法的。现在的老人并不是最惨的,他们这代人多数都有两个或以上子女,晚婚的很少,除去很少部分身体不好外,一般到85岁左右,子女也60岁退休了,还有照顾的可能。
而对于我这样晚婚的人,又只有一个小孩,指望小孩没退休就照顾是基本不可能的。现在很多人晚婚晚育,以后有的麻烦了。
认清现实,除去大富大贵的部分人,普通人的晚年生活就是这样,能去好的养老院,子女能经常探望,已经算中上的生活了。一旦失能,对自己与子女都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