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层以上的住宅十年后还能不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3北上深的核心地段能不能独善其身?
4现在是不是类似于牛市终结,散户大量持仓房产,却找不到人接盘?PS:我了解到很多人还想买上海房,可惜这些人连首付都难凑。这些无效购买力,以后有可能转变成有效购买力?

现在自然资源部用卫星看地的,然后用以前的图对比,一发现有区别(比如原来这块是耕地,现在变房子了,或原来是耕地,现在变树林了)都要发函给地方政府,要求省市县政府做出解释说明,所以地方政府头大不已,特别是已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耕地数的县,在疯狂补课,拆空心房,填鱼塘,覆土复耕已经是常规操作了。你太小看中国的卫星技术了,卫星都可以看到人,怎么可能看不清是大荒沟还是农田,你的猜测是定义错误,我觉得可能性很小,即使是定义错误,也可以向上申诉改变,如果不管上面说的什么下面都要执行,这不就是迂腐吗?我绝对很大可能是 看到别人赚钱了心里不舒服,搞他,越是落后地区这种行为越多

shuifeng2009
- 修身齐家
赞同来自: skylark2020 、wuxin126 、红星闪闪666

大荒沟也属于耕地范围吧,不种庄稼撂荒了可以,改成鱼塘不行,没人种也不能更改用途是的,所有耕地被定性了,不能改变用途,即使还是农林牧渔这一类的。跟迂腐扯不上关系,最上边的硬规定,大的政策,遵守执行就行。

赞同来自: 萝卜头 、luyisa 、J158629235 、wuxin126
前两年收青储的时候一亩小麦1500元一亩,一亩粮食收入才1200元,抖音上都有那个事件,然后国家紧急叫停不让农作物做青储。等到收小麦了国际资本来高价收粮食,收到国储连续几个月大规模放出国储粮。国务院发言人说咱们国家储存的粮食至少能吃一年。然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全世界粮食都被中国收购了,世界上那么多国家饿死人中国要负责。然后国际粮价大涨,很多粮食出口国禁止/限制出口粮食。那年看新闻很多国家人吃不上...说河南不用种粮那位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说个小事,大家就明白现在的耕地红线有多严.河南中部某县某村一村干部,利用废弃的大荒沟,改造了2小块水塘,2水塘大概有200平方米,水塘里放上大大小小的鱼苗,水塘换下来的水刚好可以浇灌旁边的种植的农作物。改造好一个月后,上边通知说占用耕地,违反了保护红线,让你种地就必须种地,不能当做他用。坑必须回填,种上粮食作物。最后鱼死,财消,村干部受约谈处分。

赞同来自: jdtbgem 、luyisa 、跑路皮皮 、明园 、夏侯渊 、 、 、 、 、更多 »
在上海,到今天连首付都没有的人,基本可以放弃了,就算大幅衰退,失业的也是这批人。举一个亲身的例子, 人在上海:
努努力,也许可以外环外郊区凑个首付,市区就这点地皮,无论货币多少,经济如何,能不能买得起只和你在全国的排名有关,工作能力,操纵资本能力都不行的话,天生注定排后面,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买得起。如果没有弯道超车的实力,怎么能从2000万排名跻身到500万排名?我估计上海市区也就500万个位置。这和通胀不通胀没啥关系。
我爷爷在1945年(80年前)用2根大黄鱼金条(每根10两~312.5克) 买了套石库门的房子结婚, 后把部分出租补贴家用. 解放后房子被充公成公租房, 那出租的30%分户到了租客的名下. 80年后公房动迁, 我家的70%部分赔偿了900万.
那2根大条放到现在也就值35万, 和房产土地的升值远远不能比, 房产土地的确是赚了钱后沉淀财富比较好的手段.

你这是得了便宜卖乖。现在整个国家就是北方对南方让利。因为南方人口太多了。平原还非常少。赤贫的很多。河南包括东北完全不用种那么多地。招商引资一个零地价就要了南方的命。现实是控制的非常严。北方一方面大平原种地。一方面还要为南方的山塞产品提供市场。东北其实还好。人口少。面积大。资源多。工业教育也可以。就是太冷了。最可惜的就是河南。很温暖的。大平原非常好。人口还多。要是自主权多一些绝对起飞。是的,河南耕地红线定的太多了,只能干农业

赞同来自: jdtbgem 、明青 、flymules 、yjjkwxf 、zzzer 、 、更多 »
没人规定河南必须种地,不要认为你种地养活全国人民就伟大了,你这是自嗨,每个省都可以种地,头脑灵活一点,比如把粮食做成零食,在超市卖,你算一下利润多少倍。富士康本来干得好好的,结果搞出个工人暴走,深圳那么多工厂没有那种情况,最近几年很多新闻都是河南的,银行取不出钱附红码,高考笔不出水,麦田铺红毯,瓷砖贴水渠前两年收青储的时候一亩小麦1500元一亩,一亩粮食收入才1200元,抖音上都有那个事件,然后国家紧急叫停不让农作物做青储。等到收小麦了国际资本来高价收粮食,收到国储连续几个月大规模放出国储粮。国务院发言人说咱们国家储存的粮食至少能吃一年。然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全世界粮食都被中国收购了,世界上那么多国家饿死人中国要负责。然后国际粮价大涨,很多粮食出口国禁止/限制出口粮食。那年看新闻很多国家人吃不上饭,把政府都弄下台了。也就前几年的事情。有空去看看以前的新闻。还没人规定河南必须种地。你看看耕地红线怎么回事,国家政府机关不是人是吧。河南因为建一个大学城整个政府班子下台的下台,调离的调离(省级领导班子)。国务院那些领导没有你聪明,河南省省领导没有你聪明,因为占用上千亩耕地破坏耕地红线被处分。(这个事情当年好像上了新闻联播还是焦点访谈)。你感觉没有粮食你饿不着你是吧,别的没有没事,粮食没有要死人的,把那些买不起粮食的全部饿死。有人说日本,你看看日本在外国买了多少土地,专门有一部分人去外国种地保证国内粮食安全

赞同来自: 等待清晨
造谣一张嘴。说GDP低就算了,还人均996,你上过大学没。河南人均gdp低是因为河南主要是种地,种地工作时间有多久知道吗。给你普及下一年就忙播种3天,收割3天,一年两季。总共18天左右。在加上打农药还有别的。一年不会超过30天。那你说996怎么来,你过来让他们996吗。剩下的时间干嘛,吃了睡,睡了吃。这些大部分都是老人在做了。年轻的都出去工作了。跑去北上广深给你们GDP做贡献去了。另外2022年世...没人规定河南必须种地,不要认为你种地养活全国人民就伟大了,你这是自嗨,每个省都可以种地,头脑灵活一点,比如把粮食做成零食,在超市卖,你算一下利润多少倍。富士康本来干得好好的,结果搞出个工人暴走,深圳那么多工厂没有那种情况,最近几年很多新闻都是河南的,银行取不出钱附红码,高考笔不出水,麦田铺红毯,瓷砖贴水渠

招商蛇口:对2024年的判断,我们认为谨慎乐观的态势。中国的市场还有10万亿,我相信经过了3年的调整,今年可能会筑底,市场马太效应可能会显现出来,强者恒强。

赞同来自: 萝卜头 、jdtbgem 、跑路皮皮 、明园 、rogerc 、更多 »
作为农民的儿子,第一次知道种地竟然这么简单,开了眼了。你还活在90年代吗,我家周口淮阳的,国家分配了10亩土地。家里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小时候用铲子收割,收割周期大概半个月到一个月,用牛拉着石混子脱粒,那时候收小麦就最苦的,种地用牛拉犁。过了几年家里买个拖拉机,这时候就比以前轻松多了,收割,种地可以用拖拉机了,大概90年代吧,那时候还是简单机械化,只是把牛换成拖拉机了。比如用拖拉机拉着石辊脱粒,用拖拉机拉着梨梨地。用拖拉机拉地里收割麦子。玉米都是拉回家用手一个一个脱粒,这时候最辛苦的就是玉米了,脱粒要持续几个月时间才能卖。在然后我就出去工作了,等到这几年回家发现都是机械化收割了,等到收割种地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地头等着,有专门的过来收割,播种,洒化肥。比如耕地现在是旋耕机了,收庄家用大型收割机(收出来就是颗粒,跟新闻上一样,) 时代变了。如果想节约成本可以自己买旋耕机,收割机,可以把自己村里耕种承包了,旋耕一亩地30到35,如果耕种300亩地,半个月大概有1.5万的收益,投资10万左右,我家买了一台。另外我家那边是平原,一望无际,山区我就不知道了

赞同来自: 萝卜头
中国的人均GDP在世界平均以下,还是在体制外996的情况下达到的,河南的人均GDP低于中国平均,河南的给中国拖后腿了,河南的要反思啊造谣一张嘴。说GDP低就算了,还人均996,你上过大学没。河南人均gdp低是因为河南主要是种地,种地工作时间有多久知道吗。给你普及下一年就忙播种3天,收割3天,一年两季。总共18天左右。在加上打农药还有别的。一年不会超过30天。那你说996怎么来,你过来让他们996吗。剩下的时间干嘛,吃了睡,睡了吃。这些大部分都是老人在做了。年轻的都出去工作了。跑去北上广深给你们GDP做贡献去了。另外2022年世界排名第79的国家,人均GDP8995美元,河南人均GDP9021美元。河南人均GDP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高。如果按照总值,假设河南是一个独立国家,河南2022年GDP能排名世界前20名。

赞同来自: jdtbgem 、lovefzy 、跑路皮皮 、luyisa 、Pampas 、 、 、 、 、 、 、 、更多 »
主要原因是人类工业革命的成果啊,生产力大大提高了,蛋糕被极大得做大了。次要原因是分配方式,没有被极少数的寡头完全获得蛋糕,农民多多少少分得了一些蛋糕。技术停滞的时候,只能搞产业升级,抢外国人的饭碗。
但是当技术进步停滞不前的时候,增量蛋糕很难产生的时候,农民要怎么富起来呢?喊个口号就行了吗?得有实际的方案出来。拿得出具体可行的方案那就是能人伟人,拿不出的光喊口号的那网上多了去了,一边凉快去。
比如半导体,以前每年进口4000亿美元的半导体,如果全部国产化,相当于增加了2.8万亿人民币的产业,按30%工资计算,相当于增加了200万个年薪30万的岗位。与此同时,外国减少了200万个年薪30万的岗位。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了。

原来新疆摘棉花都是人工收的,美国连经济作物都有特制机械这是国内做不到的,美国人工贵国内油贵他这个张嘴就来,10000亩是6.67平方公里,新疆耕地有没有66.7万平方公里?只要10万人就够了?

赞同来自: jdtbgem 、Lee97 、luffy27 、东海逍遥 、MarioLeo 、 、 、 、 、 、 、 、 、 、 、 、 、 、更多 »
失能老人那个帖子里都支持送养老院,年轻人自己负担也重,养儿也防不了老,还不如少受点累,趁年轻有钱多玩玩,别老了躺床上后悔年轻时钱都花孩子身上了,自己没玩爽生一个老了是去养老院,生三个老了还是去养老院,生那么多孩子有啥用一看你就是没深入了解过养老院。孩子之于老人,就像国家手里的核武,虽然根本用不着,但是有和没有,有一个和有一堆,就是不一样。
特别是对于身体不太好,甚至神智都有点不清楚的老人,有没有孩子,孩子多不多,来探望频繁不频繁,孩子里有没有有点本事的,那在养老院的待遇和低位可是大大的不同。孩子多未必能有多好,但至少可以不那么惨。

赞同来自: exocet
那你说怎么办,从清政府到民国失地垫农,吃不饱,吃不上三顿饭,穿不暖。到建国后大部分分配土地,能吃上饭,一天吃上三顿饭。到集中种地(实验社会主义),吃不饱饭。到再次承包到户,农民能吃上三顿饭。能穿上衣服,能穿上新衣服,(穷人衣服都是捡别人穿不上的)。到能吃上菜(我小时候经常吃咸菜,过年才能大口吃肉),到部分人买电视,到大部分城市买房,买车。国家都做到这些了,你没看到。难道还想回到民国主要原因是人类工业革命的成果啊,生产力大大提高了,蛋糕被极大得做大了。次要原因是分配方式,没有被极少数的寡头完全获得蛋糕,农民多多少少分得了一些蛋糕。
但是当技术进步停滞不前的时候,增量蛋糕很难产生的时候,农民要怎么富起来呢?喊个口号就行了吗?得有实际的方案出来。拿得出具体可行的方案那就是能人伟人,拿不出的光喊口号的那网上多了去了,一边凉快去。

赞同来自: 萝卜头 、luyisa 、Lee97 、tctzff 、alongside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让农村人口富裕起来,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说谁不会说,关键怎么才能让农村人口富裕起来呢?我还说一句,让你的孩子上清华北大呢。我这么一说,你就能让你的孩子上清华北大了?那你说怎么办,从清政府到民国失地垫农,吃不饱,吃不上三顿饭,穿不暖。到建国后大部分分配土地,能吃上饭,一天吃上三顿饭。到集中种地(实验社会主义),吃不饱饭。到再次承包到户,农民能吃上三顿饭。能穿上衣服,能穿上新衣服,(穷人衣服都是捡别人穿不上的)。到能吃上菜(我小时候经常吃咸菜,过年才能大口吃肉),到部分人买电视,到大部分城市买房,买车。国家都做到这些了,你没看到。难道还想回到民国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在上海,到今天连首付都没有的人,基本可以放弃了,就算大幅衰退,失业的也是这批人。第一句话里的“上海”能不能换成任何一个城市?因为在静态的财富分配上,各个城市估计也差不多是这样一个阶层结构。如果这样的话,一线的房价是不是更得完犊子啊,因为买不起的没希望了只能放弃,买得起的也基本都买了(不止一套)。这样看的话,三四线会不会好些?因为一二线买不起的可以回去买三四线,似乎挺符合消费降级的逻辑。
努努力,也许可以外环外郊区凑个首付,市区就这点地皮,无论货币多少,经济如何,能不能买得起只和你在全国的排名有关,工作能力,操纵资本能力都不行的话,天生注定排后面,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买得起。如果没有弯道超车的实力,怎么能从2000万排名跻身到500万排名?我估计上海市区也就500万个位置。这和通胀不通胀没啥关系。

赞同来自: luyisa 、跑路皮皮 、luffy27 、coolchan 、luckych 、 、更多 »
如果手里有多房(>3),抛掉是对的,就算房价涨回去,大概率跑不过通胀了,主要是除了买房没有好的投资渠道,抵抗通胀最好的办法是繁衍后代,这是亿万年的自然法则,结果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价值观被玩坏了,很多人被和平年代的繁荣假象所蒙蔽,生活条件比父辈好却不愿意生,以为自己赚那点钱就可以一直嗨皮下去,前面有个帖子就在说失能老人的问题,这还没到集中爆发的时候,人上了年纪会怂的。多生孩子的回报预期最高,有条件应该...失能老人那个帖子里都支持送养老院,年轻人自己负担也重,养儿也防不了老,还不如少受点累,趁年轻有钱多玩玩,别老了躺床上后悔年轻时钱都花孩子身上了,自己没玩爽
生一个老了是去养老院,生三个老了还是去养老院,生那么多孩子有啥用

赞同来自: jerry2015 、ddld 、luffy27 、wu201509 、肥壮啃苹果 、 、更多 »
3套以下的,有讨论房价的必要吗? 跌了饿不死,涨了撑不死,潮起潮落,中产还是那个中产,屌丝还是那个屌丝,活该焦虑死。后面房价还会大跌吗,如果眼光有那么准的话,早就炒房炒股财富自由了。房子少的,最好充分利用起来,通过置换,出租,换租的方式来应对房价的横盘,横盘比暴涨暴跌更难熬。真正的资产增值,是寻找新机会,挑战财富加零,而不是计算理财那点百分数,普通家族通过人口繁衍就可以实现财富加一个到两个零。人类在实现永生之前,人力资本的增值优于财务资本的增值。

现在限购、限价政策已经全面放开,面子也不要了,自己打自己脸,也不顾了。
一二线城市房价,也会像三四线房价一样,将会不断下跌大跌的,
现在应该是出售一二线房子的时候了,跑慢了,可能会跌得很惨!当然,刚需的住房除外。

2. 要想卖出更高价格,原理同上。否则价格会更低,至少跌去3成。
3. 个别核心地段维护较好的物业有可能,比如汤臣这种楼王。小老百姓住的房子就算了,你自买自卖对敲个高价差不多。
4. 你的感觉是对的。未来的房子可能会变成日本那种一户建才好卖点,比如现在的联排叠拼。某些地方可以钻政策空子的,也可以搞独栋。人口下降的大环境下,这些房子也不会太贵,未来属于中产能上车,底层够一够,可以买到地段环境不那么理想的房子的状态。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是的,我觉得楼上有个人说的对。农民属于半失业人口,没有工作的农民相当于美国领救济金的失业人口。要是从这点看。咱们国家的财政压力比美国轻。那些大地主才属于真正的农民(承包土地500亩以上的),如果从这点来看,咱们国家的失业人口太多了,所以消费上不去。而且国家只要遇到经济危机,就想家电,车下乡,或者让农村人口落户到城里去。但是都是失业人口了,农民又有多少资金来消费这些东西。想要刺激消费,我认为温铁军教...让农村人口富裕起来,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说谁不会说,关键怎么才能让农村人口富裕起来呢?
我还说一句,让你的孩子上清华北大呢。我这么一说,你就能让你的孩子上清华北大了?

二线,可能永远不会了。
小县城,会大面积空置,没人买,也没人住,也没价格,可能偶尔3万5万成交一套。
消费起不来,就是钱全存起来了。为什么存钱?对未来没信心呗。
没钱所以存钱,从个人看似乎有道理,但和现实是不符的。
消费不是关键,关键是投资,但现在营商环境恶劣,资本家有杀头的危险,富人到处被网暴,说实话,如果我是钟睒睒,我就把农夫山泉关了,受不了这刺激,还连累家人。

国内最大的困境不是这些基础科技的技术,而是人口结构和贫富差距,产业升级需要有基础环境,否则就业率崩了,底层更没有消费能力,目前的人口结构和就业环境决定了很多事情没法推进是的,我觉得楼上有个人说的对。农民属于半失业人口,没有工作的农民相当于美国领救济金的失业人口。要是从这点看。咱们国家的财政压力比美国轻。那些大地主才属于真正的农民(承包土地500亩以上的),如果从这点来看,咱们国家的失业人口太多了,所以消费上不去。而且国家只要遇到经济危机,就想家电,车下乡,或者让农村人口落户到城里去。但是都是失业人口了,农民又有多少资金来消费这些东西。想要刺激消费,我认为温铁军教授说的比较对,让农村人口富裕起来,他们自然而且就消费了。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财富创造效率就可以看作是生产效率。一个劳动力如果生产效率低下,他不可能有很高的财富创造效率,一天就24小时@GODSAVEME一个美国理发师理个发创造了60美元财富,一个中国理发师理个发创造了20元人民币财富,虽然他们的生产效率是一样的,财富创造效率差几十倍。

原来新疆摘棉花都是人工收的,美国连经济作物都有特制机械这是国内做不到的,美国人工贵国内油贵别说原来啊,就说现在。棉花。花生。大枣,玉米。小麦。都是机械化收割了,国内科技进步很快的。

> 世界发展这么多年了,全世界这么多高层,有多少栋高层在70年后倒了,你找找新闻看看?
> 你不住高层,难道你这么有钱住别墅?
> 北上广深那些高层在70年后是贫民窟吗??
> 只要房子不倒,一切都好说,出个法规也好,财政拔款也好,每20年换个电梯,修修管道外墙,能花多少钱?
“北上广深那些高层在70年后是贫民窟吗”,那只是北上广,会好一点,但北上广总共才多大啊,北上广不代表中国。我感觉你提出来的问题,在未来出现的可能性不低。
你太有信心了,我自己住高层都没有你这样有信心。我住的小区,高层外皮脱落了好几回了,维修多次,才建了10年;经常可以看到出口堆放的大量水泥块,装修拆掉的,一家一车都装不完。
高层,看建筑质量及施工监管、后期维护的。国内的高层建筑寿命普遍是50年。国内连海沙高层都不少呢,施工中偷工减料的不少,野蛮装修的不少。你想财政拨款给你换电梯,这么多高层,哪会可能给拨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