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层以上的住宅十年后还能不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3北上深的核心地段能不能独善其身?
4现在是不是类似于牛市终结,散户大量持仓房产,却找不到人接盘?PS:我了解到很多人还想买上海房,可惜这些人连首付都难凑。这些无效购买力,以后有可能转变成有效购买力?

赞同来自: 二月兔 、pierreroger
你这模型前提是富人区和穷人区经济互相隔绝不流通。对啊,富人区=美国,穷人区=中国,绝大部分中国人是无法去美国打工的。
不然如果甲要造房子,穷人区的工人生活成本是富人区工人的十分之一,甲肯定聘请穷人区工人,然后富人区工人会失业流去穷人区。最终甲的客源(富人区工人)流失,要么甲降工资,要么把乙的工资拉高。

赞同来自: 骅仔
简单点,我给你建一个模型,来讲清楚这个问题。前面有人说过了,我赞同他的说法,你这不就是每单的收入高么?你不妨直说由于单价高,所以总价高,而为什么单价高呢?不是甲的生产率高(甲看的病人数还不如乙),而是甲方整体收入高。所以你的新模型要表达的意思就是:由于美国人收入高,所以美国人收入高。
甲乙两个医生,甲在富人区看病,一千元一次,一天看十个。乙在穷人区看病,十元一次,一天看一百个。
最终甲收入是乙收入的十倍。
按你的意思,乙的效率是甲的十倍。
按我的意思,甲的效率是乙的十倍。
我们的分岐就在这里。
而不是什么生产率高。

赞同来自: sery
简单点,我给你建一个模型,来讲清楚这个问题。你这直接算收入得了,这不是效率啊。照你的说法,甲给富豪A做饭,一个月收入10万。乙在小餐馆做厨师,做100个人的饭,一个月只有1万的收入。甲的收入是乙的10倍,所以甲的效率就是乙的10倍。既然已经有收入对比了,再去加一个你所谓的效率,这个效率和收入一样,那你创造的这个效率概念有什么意义呢?
甲乙两个医生,甲在富人区看病,一千元一次,一天看十个。乙在穷人区看病,十元一次,一天看一百个。
最终甲收入是乙收入的十倍。
按你的意思,乙的效率是甲的十倍。
按我的意思,甲的效率是乙的十倍。
我们的分岐就在这里。

简单点,我给你建一个模型,来讲清楚这个问题。甲乙两个医生,甲在富人区看病,一千元一次,一天看十个。乙在穷人区看病,十元一次,一天看一百个。最终甲收入是乙收入的十倍。按你的意思,乙的效率是甲的十倍。按我的意思,甲的效率是乙的十倍。我们的分岐就在这里。你的意思穷人不是人呗

简单点,我给你建一个模型,来讲清楚这个问题。你这模型前提是富人区和穷人区经济互相隔绝不流通。
甲乙两个医生,甲在富人区看病,一千元一次,一天看十个。乙在穷人区看病,十元一次,一天看一百个。
最终甲收入是乙收入的十倍。
按你的意思,乙的效率是甲的十倍。
按我的意思,甲的效率是乙的十倍。
我们的分岐就在这里。
不然如果甲要造房子,穷人区的工人生活成本是富人区工人的十分之一,甲肯定聘请穷人区工人,然后富人区工人会失业流去穷人区。最终甲的客源(富人区工人)流失,要么甲降工资,要么把乙的工资拉高。

赞同来自: pierreroger
1、美国农民不是底层,是地主,可视为农业资本家。他们的收入是由其生产资料占有量决定的,而不是生产率。中国农民如果人均1000亩地,生产率绝对秒杀美国地主,中国农民本质上可视为半失业人员,比什么生产率?2、之所以提到平价购买力,是因为单纯按照人均货币化产值,不能说明底层生产率。即使简单的采用全部人均货币化产值,按照目前汇率,2022年全美GDP22.06万亿美元,人口3.31亿,人均6.66万美元...简单点,我给你建一个模型,来讲清楚这个问题。
甲乙两个医生,甲在富人区看病,一千元一次,一天看十个。乙在穷人区看病,十元一次,一天看一百个。
最终甲收入是乙收入的十倍。
按你的意思,乙的效率是甲的十倍。
按我的意思,甲的效率是乙的十倍。
我们的分岐就在这里。

赞同来自: jerry2015
如何理解房价?回归到自由现金流折现。房价最终取决于房子租金,正常应该至少3-4%的收益,在北京目前2%的收益率,明显是低了,并且房租在下行,房价需要继续下行。从全国来看,一个房产周期至少8年,出清库存刚刚开始,3-5年看不到投资房产的机会。看到一篇房地产报告,出清需要20年,平均房价跌一半。房子租金取决于附近人均工资

赞同来自: J851933129 、luyisa 、明园 、Lee97 、安静的小白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你这个答复有许多谬误。1、美国农民不是底层,是地主,可视为农业资本家。他们的收入是由其生产资料占有量决定的,而不是生产率。中国农民如果人均1000亩地,生产率绝对秒杀美国地主,中国农民本质上可视为半失业人员,比什么生产率?
首先你按城镇就业人员4.6亿计算是错的,你把3亿农民工给忽略了。算上农民工后中国人均产值就只有14.7万了。大概就只有美国的八分之一了。再加上农业上效率肯定差的更多,十分之一可能都是勉强达到。
其次,你拿平价购买力说事更错,你算收入怎么不按平价购买力?你按平价购买力算收入的话,差距同发达国家不也缩小了么?再者,美国农产品价格比中国要低,你举大米的例子是不对的。
2、之所以提到平价购买力,是因为单纯按照人均货币化产值,不能说明底层生产率。即使简单的采用全部人均货币化产值,按照目前汇率,2022年全美GDP22.06万亿美元,人口3.31亿,人均6.66万美元,2022中国GDP17.1万亿美元,14.53亿人,人均1.18万美元。即使考虑5亿农民拖后腿,美国的人均货币化产值也只是中国的5.66倍。
3、那么不用平价购买力或者产值,就说直接人均产出。你所提到的底层人员生产率,我们不妨看几个具体实例。制造业的工人,服务业的快递人员。特斯拉德州工厂雇员数12277人,周产量3000辆,人均年产12.7辆。特斯拉上海工厂雇员数约20000人,年产50万辆,人均年产25辆。比亚迪西安工厂雇员数9万,年产100万辆,人均年产11辆。中国汽车产业工人生产率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吗?美国联邦快递2022年雇员数55万人,日均处理货件1600万个,人均29个货件/日。中国申通快递员工数16.11万人,日均处理货件数4395万个,人均272个货件/日。中国生产率是美国的接近十倍。还有服务业中的餐饮服务人员,就更不用说了,你信不信,中国麦当劳、海底捞……的人均服务量绝对是美国的2倍以上,我懒得再查了。哪来的十倍,信口就吹吗?
4、在我浅显的认识中,中国人收入低,并非主要是生产率低,而是诸多因素,一方面世界可能不需要我们如此高的生产率下的充分就业生产的产品(所谓倾销),所以事实上我们失业率很高,5亿农民基本上都可视为失业程度为70%以上,另一方面美帝强大无比的金融业、服务业、科技研发等,创造了海量收入,内外循环不亦乐乎。更主要的是我们内部分配的不平衡,导致生产力强大,消费力不足,没法形成有效内循环。
5、食利阶层对收入没影响?此处省略一万字。

你看看视频里这片地有多大,一直看到地平线都是农田,肯定超过一万亩了,机械耕作用不了几个人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V411z7ZF/机械化很简单,不是什么高科技,中国也做的到,但很多土地都是口粮田,农村的老头老太太没有养老金,就靠种几亩地吃饭,没有土地大兼并的条件等以后老一代都去世了,农村的年轻人都进城了就好办了中国土地平原都机械化收割,播种了。跟美国没什么区别,有区别的是美国可以统一种植一种作业,国内谁家的可以规定自己种什么。虽然是这样不过一个大部分人种的作物是一样的。比如周口种植玉米,商丘种植花生,开封种植大蒜。


你看下郭杰瑞的视频,有一个讲美国的农民,那个老头一共租了1200英亩的土地,1英亩(acre)=6.0702846亩我那边有人去新疆包了1万亩,种东西去,有个人在家里包了1000亩。一个人啊,你以为是他们自己种吗。有专门的播种公司,人家不收钱。就要花生秧子等副产品,化肥的给你拉到地里,给你撒好,一亩地10块,卖药的给你打好,一亩地是30还是10块,记不清了。收割有专门的人一亩地30元。卖的话收割后直接拉到收购站一车是10块。中国大部分都是小农经济。播种收割都职业化了,农场主只是起监督作用。你可以去地里找个人问下,是不是这样,至少新疆跟河南黑龙江是这样的。南方山区不知道。

赞同来自: tl263 、jerry2015 、tv236 、北方的空地 、上海李江镇 、 、 、 、更多 »
我高估了互联网上的智商了,我问一下,
1.世界发展这么多年了,全世界这么多高层,有多少栋高层在70年后倒了,你找找新闻看看?
2.你不住高层,难道你这么有钱住别墅?现在满地的高层或别墅,你有得选吗?
3. 北上广深那些高层在70年后是贫民窟吗?是要倒了吗?是不是要抛弃现在的一大片的核心地段?北京中心移到河北?上海中心移到江苏?广州中心移到清远?
只要房子不倒,一切都好说,出个法规也好,
财政拔款也好,每20年换个电梯,修修管道外墙,能花多少钱?
**

前几年回老家碰到一些熟人,怎么说呢,都是普通收入群体,自住勉强达标,心心念念投资买房,终于买到手了,也不管位置好不好房子好不好。感觉终于搭上车了。房子没啥流动性,涨的时候经常跳涨,像上面这种最后的多头都上车了,不少手里还有2-3套房。现在跌了,同样没有流动性,刚开始还有人兴奋的接盘,跌久了,接的人越来越少。一线城市回到15年的房价不是不可能,15年已经涨了不少,但还在大涨前夜。一线外围三四线城市...比较赞同,关键看流动性,很多人当初投资房产,说保值,价格是下不了多少,理想价格卖不掉,没流动性是没意义的。上海中心核心地段的房子和茅台股票的意思是一样的,其他就不多说了,看到网上最近几年造的品质好像也下降了,所以20年房龄以上的房子,今后和次新房的价格会拉开的,这些就不是我能操心的了,

赞同来自: Lee97 、gaokui16816888 、好奇心135 、大魏忠臣毌丘俭 、pierreroger更多 »
你前面的回答本身就属于混淆是非,好像中国人收入低是自身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农业这块,总体生产率低这是事实,什么原因在此不必说。但中国尤其是美国的主要经济力量还是非农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富士康和台积电(正在进行中)在美国开厂开了那么久了,都开不起来,是老美生产率过高?还是我们生产率高的同时还具有劳动力价格过低的特点?说到底是要看具体产业,并不存在你所说的美国底层产出是中国底层的十倍这么...你这个答复有许多谬误。
首先你按城镇就业人员4.6亿计算是错的,你把3亿农民工给忽略了。算上农民工后中国人均产值就只有14.7万了。大概就只有美国的八分之一了。再加上农业上效率肯定差的更多,十分之一可能都是勉强达到。
其次,你拿平价购买力说事更错,你算收入怎么不按平价购买力?你按平价购买力算收入的话,差距同发达国家不也缩小了么?再者,美国农产品价格比中国要低,你举大米的例子是不对的。


赞同来自: luyisa 、明园 、Lee97 、第一舞台 、wind2012 、 、 、 、 、 、 、 、 、 、 、更多 »
摆明的事情你真看不到?一个美国农民种5000亩地,一个中国农民种5亩,一千倍的差距。其他人你前面的回答本身就属于混淆是非,好像中国人收入低是自身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农业这块,总体生产率低这是事实,什么原因在此不必说。但中国尤其是美国的主要经济力量还是非农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富士康和台积电(正在进行中)在美国开厂开了那么久了,都开不起来,是老美生产率过高?还是我们生产率高的同时还具有劳动力价格过低的特点?说到底是要看具体产业,并不存在你所说的美国底层产出是中国底层的十倍这么回事。
再努力,能填平?
你可能会说:我指的是工人。但你要知道,虽然1个美国农民干1000个中国农民的活,但并没有拿到1000个中国农民的收入。这里面的差距,可是需要其他人的收入填的!
那我们可以大致从整体上比较一下,不考虑农业(数据不完全保真,毕竟不是写论文)。
1、美国2022年非农总产值22.4万亿刀,非农就业人数1.51亿,人均产值14.83万刀。
2、中国2022年非农总产值112万亿人民币,中国没有非农就业人数统计,按城镇就业人员4.6亿计,人均产值24万元。
就这么个数据,我不知道你哪里能看出来一个美国人的生产率是中国人的10倍?
没错,如果按照汇率7.2计算,非农的美国人产出是中国人的4.4倍,也只有4.4倍,但是如果按照平价购买力,打个比较流氓的例子,比如大米美国平均1美元一斤,中国大米平均2元一斤,老美人均产值14.83万斤,中国人均产值12万斤,这不是差不多吗?这个当然属于扯淡,但如果按照实际产出的工业品数量这些来计算,生产率特别是工业生产率,中美差异绝不可能有你说的10倍,否则老外来你这里建厂,帮你建设祖国啊?无非就是生产率不低、工作时间长,并且给你低工资你也无可奈何(这好像是大多数国内企业干的事)。
其次,美国农民也不是神马底层。你前面说的是底层人民,一个美国人干的是中国人十倍,在我的认识中,美国底层是售货员、快递、工人、保安这些体力劳动者,我就不信美国快递员一天的送货量是中国快递的十倍,十分之一倒有可能。你拿美国地主来说事,2022年美国农民总共就只有200-300万人,家庭户收入10.4万多刀,超过全美家庭收入中位数7.5万刀,超了快40%,这是底层吗?妥妥的中高收入阶层。并且拿占美国人口1.5%不到的农民来说事,证明美国人效率是我们的10倍?你咋不拿我们县长的实际收入去跟拜登、莱清德这些人比呢?那个才是真的说明了“美国”的ZZ精英们,抢掠占有资源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了,他们抢的不就是你的钱么?
中国人的工业总体生产率全球领先,创造的财富总值并不少,即使按照被打压的收入来说,人均产值也不少,只不过是真的有人在帮你潇洒。

赞同来自: luyisa
摆明的事情你真看不到?一个美国农民种5000亩地,一个中国农民种5亩,一千倍的差距。其他人再努力,能填平?你可能会说:我指的是工人。但你要知道,虽然1个美国农民干1000个中国农民的活,但并没有拿到1000个中国农民的收入。这里面的差距,可是需要其他人的收入填的!偷换概念。

赞同来自: pierreroger
胡说八道!你要说高科技领域,可能也就算了,体力劳动者做的事情,美国劳工工作强度远远远不如国内。摆明的事情你真看不到?一个美国农民种5000亩地,一个中国农民种5亩,一千倍的差距。其他人
再努力,能填平?
你可能会说:我指的是工人。但你要知道,虽然1个美国农民干1000个中国农民的活,但并没有拿到1000个中国农民的收入。这里面的差距,可是需要其他人的收入填的!

赞同来自: 子非鱼b 、Lee97 、jerry2015 、小作手2024 、luffy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闲着也是闲着,就再说说货币吧
我看前面有朋友提到了货币的信用。虽然货币的信用,其实和通胀关系不大,不过,也值得讨论一下,以方便大家理解货币这个概念。
说政府信用呢,这个提法是有瑕疵的。为国债提供担保的才是政府信用。本币呢,是建立在国家信用之上的。这个有区别。国家信用,包括国家的储备,更包括国家的资源(领海、领空、领土等等)和人民。举个例子,蒋家王朝倒台了,可是,老百姓手里的旧货币,那不能一笔勾销,这个百姓财产新政府要承认和妥善处置的。 所以,大家就明白了,本币其实没有那么脆弱,它是有硬担保的。 其实,比特币,如果我们假设算法的正确性永远成立的话,其实后面也是“凝结”的能量资源。
当然,这个和通胀没什么必然关系。
为了进一步理解货币的锚,我们不妨看一个有趣的公式——理发师等式:
比如美国,一个普通男子理发的中位数大概是30美元(含小费)。而家政保姆的月工资大概4000美元。也就是说,理发师133.3次理发的收入,可以支付保姆的月薪
那中国呢? 大概普通男子理发40元人民币,家政保姆大概5000块人民币/月
所以,就是1:125 。也就是说这个比例是差不多的,如果忽略各种干扰因素,那就是一样的。
然后,我们假设原先,理发师一天可以理12个头,那么,美国理发师月收入9360美元(26天计)扣掉成本,会和保姆的收入有个比例
可是,后来有人发明了推子,提高了理发效率。一天可以理20个头了,那么,是不是理发师的收入会大幅提高呢? 其实并不会。理发师的收入高了以后,更多的人入行,会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最后,理发师的月薪和保姆的月薪比例仍然会保持大体不变。 这就是理发师等式。 说的是人力资源价格在一段时间后,各中工作间的关系会趋于稳定,即便生产力提高,人的基本价格体系依然保持稳定。为什么,这是人的生命的共同点部分决定!
也就是说理发师的收入和保姆的收入大体上维持稳定的平衡。不论地区差异或技术进步。
拿,然后还有一个,理发师不等式 :
这个也很好讨论,同样一克黄金,在美国和中国,能够换到的理发次数,显然是明显不相等的。差好多倍。这就是说,人的价格,在不同的地区存在数倍的价格差距!
房价如果打个对折,大家可能觉得已经跌太多了。可是,对理发师收入差距的来讲,一倍太渺小了。
理发师不等式,进一步说明,地区物价的水平,是锚定在资源价格之上的,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由于现自然资源的全球流动不断改善,差别更主要地,体现在人的定价上面。
所以呢,看看房价,摇摇欲坠
看看工钱,却上涨空间无限。。。
这就是有梦想的好处
鉴于中国超低的收入水平,工资涨个3、5被,房价涨个2、3倍的空间还是有的。达到这个水平了,中国就是发达国家了。当然,要看大智慧了。。。
贴张来路不明的图:
差距呀,人价差距

赞同来自: 俊哥说趋势 、banding 、Lee97 、Zoto 、xtqqdd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说白了,为什么有周期这么一说?就是因为任何的上涨都是透支未来的“钱”,当透支到无法继续的时候,就进入了下跌周期,股市如此,房市如此,甚至工资都是如此。
那些大厂员工,工资高是两个原因,一个是他们的企业高速发展,就跟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国家的高速发展一个道理。第二个原因就是透支了未来的工资,大厂为了竞争,抢人才,开出的高工资是透支未来的工资,所以到了35就裁员了嘛,因为后来的工资都已经发给你了,你的能力又不比年轻人了,还留着你干嘛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你这个明显是胡扯,少看点抖音那些自媒体瞎说。1924年的人也说1944年一万元一个肉包子是胡扯
通货膨胀1941年上涨率为260%,1942年为202%,1943年为349%,1944年为274%

pppppp
- +---++--+-+++++++++++
赞同来自: Addivon 、happysam2018 、bobbyjisi 、bluelizard 、wangyang661 、 、更多 »

赞同来自: 俊哥说趋势 、不踏空 、luyisa 、第一舞台 、左米奇右佩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一直认为,历朝历代都在总结前朝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果吸取教训吸取的太多,导致校枉过正,自己反而失败在总结经验教训太多的这条。典型的是宋朝吸取五代十国武人干政,打压武人地位,结果导致自己对外战争一再失利。我国现在一再打压工会运动,导致工人收入上不去,内需上不来,只能依靠外需,结果美国一卡脖子,咱们就翻眼收入上不去,真以为是工会的原因?这其实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庞大的食利阶层靠底层养肥,底层若是能切到合理的部分蛋糕,食利阶层吃啥?

赞同来自: 昆仑之高有积雪 、larry89 、迈达斯蓝胖 、coding 、Lee97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原因是在信用货币时代,货币的锚是政府信用,可以人为操纵,不受传统货币理论约束。在生产力巨大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物价上涨都是短暂的,每当物价上涨人们怀疑货币价值时,总有巨大的产能平息物价。
由于是信用货币,赚钱往往是双赢的局面,你赚我赚他赚。而不是在旧货币时代,你赚一块钱我就亏一块钱。这样造成大家都为了赚钱孜孜不倦的努力,不停的追求账户数字增长。马云不会去和老百姓争葱价,争肉价,因为马云要赚更多的钱,不会赚了一点就想去囤粮食。
比特币其实不能算物。信用货币是政府信用,就看相不相信,大家都相信,那就值钱。比特币上涨,也是大家信以为真的结果,那么某种意义上它是货币而不是物。
房子既是物,也是信仰,上涨是因为信仰,停止上涨是因为是物。如果房子是元宇宙的房子,一旦人们信以为真,那就会无限上涨。正是因为房子是实实在在的物,让人们清醒,所以才会停止上涨。

赞同来自: 子非鱼b 、dqx2 、安静的小白 、luffy27 、秋刀鱼恒等式 、 、 、 、 、 、 、 、 、更多 »
我看很多朋友都提到通胀,甚至有人讨论M2能不能导致通胀抛开金圆券那种货币崩溃不谈,在正常的经济运行中,通胀并不是书本上讲的放水就胀那么简单。我来分析一下吧首先说说概念,通货膨胀,说的是社会的物价总体提高,进而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社会的物价总体?比特币涨了算不算?大家可能会讲CPI,那问题又来了,PPI涨了算不算?买煤的货币就不算购买力吗其实,说来说去,这里面讲的就是谁来代表...我一直认为,历朝历代都在总结前朝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果吸取教训吸取的太多,导致校枉过正,自己反而失败在总结经验教训太多的这条。典型的是宋朝吸取五代十国武人干政,打压武人地位,结果导致自己对外战争一再失利。
我国现在一再打压工会运动,导致工人收入上不去,内需上不来,只能依靠外需,结果美国一卡脖子,咱们就翻眼

我看很多朋友都提到通胀,甚至有人讨论M2能不能导致通胀抛开金圆券那种货币崩溃不谈,在正常的经济运行中,通胀并不是书本上讲的放水就胀那么简单。我来分析一下吧首先说说概念,通货膨胀,说的是社会的物价总体提高,进而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社会的物价总体?比特币涨了算不算?大家可能会讲CPI,那问题又来了,PPI涨了算不算?买煤的货币就不算购买力吗其实,说来说去,这里面讲的就是谁来代表...解决就业提高收入,要靠发展经济,光靠劳动法没用,无源之水

赞同来自: jdtbgem 、dqx2 、跑路皮皮 、安静的小白 、Pampa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抛开金圆券那种货币崩溃不谈,在正常的经济运行中,通胀并不是书本上讲的放水就胀那么简单。
我来分析一下吧
首先说说概念,通货膨胀,说的是社会的物价总体提高,进而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社会的物价总体?
比特币涨了算不算?
大家可能会讲CPI,那问题又来了,PPI涨了算不算?买煤的货币就不算购买力吗
其实,说来说去,这里面讲的就是谁来代表社会物价总体,或者说总体物价的锚在哪里?
其实这也是非常简单的问题,我们说房价,离不开租售比,薪资房价比
说来说去,这个购买力,除了货币购买力,更重要的是人的购买力!
社会物价总体,是锚定在民众的收入上面的。中国是文科社会,学知识喜欢机械教条地背诵套用,不喜欢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其实,看看美联储,他们在谈通胀的时候,就业、时薪增长等是和物价放在一起考虑的。
所以,非常简单,房价能不能保住,要看通胀水平,通胀水平,要看人们的收入增长!
印再多的钱,如果无法传导到老百姓的口袋里,就依然在通缩的绞索中挣扎。资金就只会在金融市场里兜圈圈,不断制造信用危机。
要想解决收入,就必须解决就业,要想解决就业,就必须全面落实劳动法,大幅提高劳动保障和翻倍提高劳动待遇。特别是蓝领。
这些东西,发达国家早都玩过了,也有一整套成熟的方法。
而中国,现在,也只能先易后难,捡一些容易办到的搞起来。
先立后破,最最关键还是要解决百姓收入。这东西立起来了,千秋万代
所以,期待大人有大智慧

eugeneshi - 投资能力还不错的python程序员
赞同来自: dongfby
你说的是M2吧,M2并不一定导致通胀,中国的基础产品供大于求,近几年是低通胀的。反倒欧美经历了高通胀,疫情3年高通胀,导致美元购买力严重下降。他这种言论完全不理解什么是高能货币,什么是M2,你和他也是鸡同鸭讲。一碗面条10000元,国家不早就崩溃了?
而且M2你说的也不对啊。
2013年110.65万亿,2020年218.68万亿,这7年增加108.03万亿,总增幅97.63%,年均增幅10.22%
2020年218.68万亿,2023年292.27万亿,这3年增加73.59万亿,总增幅33.65%,年...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eugeneshi 、好奇心135
2013年到2020年7年印了100万亿你说的是M2吧,M2并不一定导致通胀,中国的基础产品供大于求,近几年是低通胀的。反倒欧美经历了高通胀,疫情3年高通胀,导致美元购买力严重下降。
2021年到2023年3年印了100万亿
2024到2026年3年印100万亿
2027到2029年2年印100万亿
2030到2031年1年印100万亿
。。。
一年印200万亿
一年印300万亿
有生之年能看到1000元软妹币一碗普通面条
万一10000元软妹币一碗面条 各位现在300万卖房款 到时候也就家庭一个月伙食费
而且M2你说的也不对啊。
2013年110.65万亿,2020年218.68万亿,这7年增加108.03万亿,总增幅97.63%,年均增幅10.22%
2020年218.68万亿,2023年292.27万亿,这3年增加73.59万亿,总增幅33.65%,年均增幅10.15%
综上,即使按M2,2013-2020这7年年均增幅10.22%,而2020-2023这3年年均增幅10.15%,基本上是一致(而且略微下降)的

赞同来自: 新新新韭菜 、跑路皮皮 、xyyxiaoyumao 、ritayyt 、jerry2015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股票和基金玩的人少,被割几次可能就销户再也不来了
家庭资产买少量黄金投资还行,应该没人把大部分或者全部资产都投在黄金上
贷款利息越来越低,存款利息也越来越低,是在奖励贷款人,惩罚存款人
房子还是最好的投资产品,人口下降了又如何,你买的不是全国的房产,而是某省某市某街道某楼盘的房子,不用关心全国的情况如何,只要你买房城市的人口在流入,流入的人都想住在你买房的小区,还用得着担心房价?
股市是结构性牛市,房子也会是结构性牛市,烂的没人要,好的抢不着

赞同来自: fykjyy 、子非鱼b 、djc354133 、gztom 、bandi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土地是世上唯一值得你为它奉献,值得为它奋斗、牺牲的事物。并不是土地值钱,
北上广的老破小值钱的是土地,不是房子。
而是这个地方赚钱的机会值钱,
如果是土地值钱,相同地段,容积率为2的小区应该比容积率为5的小区贵1倍,但实际情况几乎没有差别。
最终房子值不值钱,就看房子15公里半径内有没有赚钱的工作机会。什么教育、医疗都是次要因素,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深圳的房子比天津、沈阳的房子贵那么多。

2021年到2023年3年印了100万亿
2024到2026年3年印100万亿
2027到2029年2年印100万亿
2030到2031年1年印100万亿
。。。
一年印200万亿
一年印300万亿
有生之年能看到1000元软妹币一碗普通面条
万一10000元软妹币一碗面条 各位现在300万卖房款 到时候也就家庭一个月伙食费

赞同来自: niuniu0513 、happysam2018 、cxymj2 、cgcgs
至于房子质量。比如上海2005年后住宅标准执行后,房子质量其实还是比以前好很多的,上世纪90年代的房子建筑质量更差,到现在也已经30+年了,其实也还行,不至于成为危房。 按2005年标准50年使用年限。 即使评估为危房,那会划入危房改造或者拆迁的,这个大多数情况下是好事。
至于美国木质小房子,重建成本其实是非常高的,美国地价并不值钱,反而由于人工原因,重建成本非常高,而且也不是随便能重建的。 美国的房子由于地税的原因,持有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所以综合考虑,美国的房价其实并不便宜,尤其疫情周期涨了很多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