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的核心,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花5毛的价钱去买价值1块的东西。”一开始我以为这是告诉我们要买那些破净的股票,后来读了一些价值投资的书,发现不是这样的。芒格也说,现在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是做不得数的,所以不要看它的净资产,而要看它以后能赚多少钱。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的估值应该参照企业后续能赚到的钱有多少。由此我得到一个悖论,越想越困惑,求大家解惑。
我们假设有A和B两家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都是10元。区别是A公司是夕阳行业,暮气沉沉,毫无前景,这家公司每年每股净利润只有1毛。而B公司是新兴行业的龙头,意气风发,大有前景,目前公司每年每股净利润1元,而且以后还有增长的势头。于是乎,A公司股价1元,市净率0.1倍,市盈率10倍,而B公司股价100元,市净率10倍,市盈率是100倍.
后来的20年两家公司也正如大家所料,20年来,A公司每年每股赚1毛,共计赚了2元,净资产来到12元,市净率还是0.1倍,股价来到1.2元,B公司一路高歌猛进,公司利润连连增长,20年间每股共计赢利100元,净资产来到110元,但是这时候B公司也从当时的朝阳行业坠入了夕阳产业,市场不再看好他后续的增长,它的市净率也从10倍变成了1倍,也就是股价变成了110元。
我假设这个例子不是要说明买的便宜有多重要,而是想问另一个问题:市净率很低,代表以前赚了很多钱沉淀在公司里,假如买入市净率很低的股票并不能获取这家公司以前赚到的钱的好处,那么我们凭什么认为,这家公司以后赚到的钱就跟我们有关系呢?而且以前赚到的钱是确定的,以后赚不赚到钱是不确定的,A公司以前赚到了10块钱,由于前景暗淡,大家只肯为这10块钱支付1元的价钱,B公司以前什么也没有,只是有一个美好的憧憬,于是大家愿意为了它以后可能可以赚到的100元,支付100元的代价,这听起来像不像庞氏骗局的路数?
我们假设有A和B两家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都是10元。区别是A公司是夕阳行业,暮气沉沉,毫无前景,这家公司每年每股净利润只有1毛。而B公司是新兴行业的龙头,意气风发,大有前景,目前公司每年每股净利润1元,而且以后还有增长的势头。于是乎,A公司股价1元,市净率0.1倍,市盈率10倍,而B公司股价100元,市净率10倍,市盈率是100倍.
后来的20年两家公司也正如大家所料,20年来,A公司每年每股赚1毛,共计赚了2元,净资产来到12元,市净率还是0.1倍,股价来到1.2元,B公司一路高歌猛进,公司利润连连增长,20年间每股共计赢利100元,净资产来到110元,但是这时候B公司也从当时的朝阳行业坠入了夕阳产业,市场不再看好他后续的增长,它的市净率也从10倍变成了1倍,也就是股价变成了110元。
我假设这个例子不是要说明买的便宜有多重要,而是想问另一个问题:市净率很低,代表以前赚了很多钱沉淀在公司里,假如买入市净率很低的股票并不能获取这家公司以前赚到的钱的好处,那么我们凭什么认为,这家公司以后赚到的钱就跟我们有关系呢?而且以前赚到的钱是确定的,以后赚不赚到钱是不确定的,A公司以前赚到了10块钱,由于前景暗淡,大家只肯为这10块钱支付1元的价钱,B公司以前什么也没有,只是有一个美好的憧憬,于是大家愿意为了它以后可能可以赚到的100元,支付100元的代价,这听起来像不像庞氏骗局的路数?
1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PE、PB如果研究个股的话,偏差是比较大的。打个比方,你有一头猪,你问一个人这猪多重,他可能说30kg,可能说50kg,偏差很大。如果你问的是300个人,然后统计一个平均数或者众数,我相信与实际体重应该偏差很小。所以这类指标更多应用在指数上比较合适。
具体到个股上,PE、PB(假设没有任何造假粉饰情况)是反映以前年度的经营成果,并不代表未来情况,未来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差,也可能持平,这就需要不断跟踪判断,执行买入或者卖出,并不是买入持有就可以。当年的道琼斯30个成分股,能活下来超过30年的凤毛麟角。投资只看财务数据的话,那就是只看后视镜开车。
开车当然要看后视镜,但前方的路也很重要。
具体到个股上,PE、PB(假设没有任何造假粉饰情况)是反映以前年度的经营成果,并不代表未来情况,未来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差,也可能持平,这就需要不断跟踪判断,执行买入或者卖出,并不是买入持有就可以。当年的道琼斯30个成分股,能活下来超过30年的凤毛麟角。投资只看财务数据的话,那就是只看后视镜开车。
开车当然要看后视镜,但前方的路也很重要。
0
比如巴菲特买入比亚迪,在未开启高增长之前买入,在估值最高点卖出
再比如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开启了十年十倍之旅,但是老巴没有见好就收,后面的二十多年可口可乐的后复权价格只从3000点涨到10000点,还没有跑赢同期的标普指数
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的估值应该参照企业后续能赚到的钱有多少。所以这个就看个人的认知了,你要是能认知到B公司后来会走向衰落,就可以在估值高点抛售,然后买入其他有望开启或持续高增长的公司
比如巴菲特买入比亚迪,在未开启高增长之前买入,在估值最高点卖出
再比如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开启了十年十倍之旅,但是老巴没有见好就收,后面的二十多年可口可乐的后复权价格只从3000点涨到10000点,还没有跑赢同期的标普指数
但是这时候B公司也从当时的朝阳行业坠入了夕阳产业,市场不再看好他后续的增长,它的市净率也从10倍变成了1倍,也就是股价变成了110元。有没有可能啊,这个时候的A公司大概率也很难维持二十年前的业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