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我发了《中国平安已到达宇宙底,一年50%,两年翻倍,十年十倍触手可及》,当时股价,按前复权计算是52.53。六年过去了,今天收盘价40.56,跌幅23%。败局已定。
图片
其实20年巅峰的时候接近翻倍,我都要兑现我帖子的承诺了,结果21年开始急转直下。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趁着这次平安年报,来聊聊得失吧。
当时有几个比较大的判断,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1.寿险坡长雪厚——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和社保不足带来商业寿险的需求;中国中产阶级迅速扩大带来购买力;率先进行寿险改革,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2.平安投资稳健——平安长期投资收益率排同行第一;大量布局地产物业,久期长增长潜力大;
3.平安互联网子公司发展迅猛——陆金所/好医生/壹帐通都呈现迅速扩张的状态;
4.平安正在转型成更开放透明的国际化公司,表现为信息披露越来越详细,细节指标越来越丰富,业绩越来越可预期。
……
那么基于这些判断,21年开始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判断出现如此重大的失误呢:
1.地产溃败。15年棚改放水导致房价收入比飙升,房价和收入开始脱钩,在18年的时候还不明显,当时很多地方房价开始下跌,房价在一个回归理性的趋势上。但从20年yiqing管控开始,由于管控影响了生产力,上面开始放水+信用宽松,大水漫灌导致房价地价飙涨,地产公司趁着信用宽松猛加杠杆大干快上,泡沫越吹越大。终于在21年一举崩溃。平安作为地产总龙头可以说这几年一直在计提地产的损失。
2.yiqing管控大大消耗了国民生产力,整个社会运转变慢了,中产阶级不仅不增反而变少了。这几年的口号是“消灭中产”,从P2P到基金,从教培到互联网,但看似不相干的暴雷背后的本质是增速变慢了,很多东西难以为继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比如教培为什么取缔?因为出生率太低(上面认为出生率低是因为小孩教育压力大);
为什么出生率低?因为房价高导致结婚率低初婚年龄推迟;
为什么房价高?因为收入增速变慢所以房价显得高;
为什么收入增速变慢?因为管控下整个经济的效率和活力变低。
3.互联网子公司扩张受限。这个阿里巴巴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实不仅是互联网,这几年很多行业越来越“去民企化”或者说“反民企化”,比如平安一直想搞医院资源,但这几年整个趋势是民营医院受限。“国进民退”对国家到底是不是好事我不便评论,但对于民企肯定不是好事。
4.花刺子模刺史都是报喜不报忧的。业绩好发展好的时候信息披露规范公开并不能说明公司变国际化了,只能说之前对平安期待太高了。
……
倒也不是没有希望。比如23年Q4又计提两三百亿,大概率是把地产计提干净了(接近);代理人人数下降趋势减缓(注意这里用的是二阶导);这两年经济要崩溃了所以大方向上有一些修正(你看教培又可以了);保险行业政策上可能将有一些小利好(全行业亏损得不行);分红没有下降(这点确实值得表扬)。种种迹象看起来都已经触底了。至于什么时候反弹我已经没信心预测了。
平安仍然是中国最好的寿险标的,过去六年赔了时间赔了钱,我认错但不出局,希望平安不忘初心再接再厉,助我早日新高。
图片
其实20年巅峰的时候接近翻倍,我都要兑现我帖子的承诺了,结果21年开始急转直下。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趁着这次平安年报,来聊聊得失吧。
当时有几个比较大的判断,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1.寿险坡长雪厚——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和社保不足带来商业寿险的需求;中国中产阶级迅速扩大带来购买力;率先进行寿险改革,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2.平安投资稳健——平安长期投资收益率排同行第一;大量布局地产物业,久期长增长潜力大;
3.平安互联网子公司发展迅猛——陆金所/好医生/壹帐通都呈现迅速扩张的状态;
4.平安正在转型成更开放透明的国际化公司,表现为信息披露越来越详细,细节指标越来越丰富,业绩越来越可预期。
……
那么基于这些判断,21年开始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判断出现如此重大的失误呢:
1.地产溃败。15年棚改放水导致房价收入比飙升,房价和收入开始脱钩,在18年的时候还不明显,当时很多地方房价开始下跌,房价在一个回归理性的趋势上。但从20年yiqing管控开始,由于管控影响了生产力,上面开始放水+信用宽松,大水漫灌导致房价地价飙涨,地产公司趁着信用宽松猛加杠杆大干快上,泡沫越吹越大。终于在21年一举崩溃。平安作为地产总龙头可以说这几年一直在计提地产的损失。
2.yiqing管控大大消耗了国民生产力,整个社会运转变慢了,中产阶级不仅不增反而变少了。这几年的口号是“消灭中产”,从P2P到基金,从教培到互联网,但看似不相干的暴雷背后的本质是增速变慢了,很多东西难以为继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比如教培为什么取缔?因为出生率太低(上面认为出生率低是因为小孩教育压力大);
为什么出生率低?因为房价高导致结婚率低初婚年龄推迟;
为什么房价高?因为收入增速变慢所以房价显得高;
为什么收入增速变慢?因为管控下整个经济的效率和活力变低。
3.互联网子公司扩张受限。这个阿里巴巴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实不仅是互联网,这几年很多行业越来越“去民企化”或者说“反民企化”,比如平安一直想搞医院资源,但这几年整个趋势是民营医院受限。“国进民退”对国家到底是不是好事我不便评论,但对于民企肯定不是好事。
4.花刺子模刺史都是报喜不报忧的。业绩好发展好的时候信息披露规范公开并不能说明公司变国际化了,只能说之前对平安期待太高了。
……
倒也不是没有希望。比如23年Q4又计提两三百亿,大概率是把地产计提干净了(接近);代理人人数下降趋势减缓(注意这里用的是二阶导);这两年经济要崩溃了所以大方向上有一些修正(你看教培又可以了);保险行业政策上可能将有一些小利好(全行业亏损得不行);分红没有下降(这点确实值得表扬)。种种迹象看起来都已经触底了。至于什么时候反弹我已经没信心预测了。
平安仍然是中国最好的寿险标的,过去六年赔了时间赔了钱,我认错但不出局,希望平安不忘初心再接再厉,助我早日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