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即将走上主动离职的道路。

原本是计划25~26年离职的。可工作与生活压力太大(要倒夜班,白班也非常的忙,忙得连上个厕所都要挤时间的那种),老婆同一个单位(稍闲一些),两个小孩(一个六年级,一个上大班),就自己夫妻两人带,身体已经有些抗不住了。
生活在小县城,目前到手1W+/月,老婆稍少点,年开销10W左右。
19年前薅羊毛为主,虽然生活节俭,但刚性的大额开支比较多,没存住钱。
目前可投资金100多,主要是近五年存下的。
历年收益:
19年15%,20年15%,21年22%,22年5%,23年8.6%,24年到现在5%(前4年主要是可转债,23年转型股票及ETF),方法主要是抄作业,自己资质比较平庸。
目前老婆的收入勉强可维持开支,近几年没有预期内的大额开支。
虽然离职不是太理智的选择,但自己清楚的知道目前的生活状态难以为继,每天手抄心经也很难压抑住身体与心理上的疲惫。
年底前的某一天,或许是某一个情绪低点,就是离开的时候。
7

三分之一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timtimtim 投资旗舰 Restone 大7终成 huangruolee 好奇心135更多 »

年金这个事我知道,楼主不要担心,我2018年辞职的,以前也以为辞职就没有了,去年工商银行给我发了一条消息,说我的年金可以查询,我就上银行App看了,意外之喜,公司可以按1:4顶格交,就是你自己交1,公司给你交4,自己交的1无论如何都是你的,公司给你交的满足一定的服务年限也会给你,具体看你们公司和你的合同怎么约定的,法律不超过8年。我服务了11年,所以公司和我交的都在我个人账户了,基金运作的也很好,净值1.78了,三块加起来就很大的一笔钱了。都在你自己的账户里,当然,现在只能看不能用,等到法定退休年龄直接和管理你年金的保险公司联系办理就行了
2024-03-27 18:31 来自上海 引用
0

一梯八户

赞同来自:

@猫消灭人类
真的假的?我查了一下职业年金个人和单位每个月都会发到年金的个人账户里面,难道辞职就没了?
问了,说是退休以后发。如果再去交职业年金或者企业年金的企业账户会合并的。
2024-03-27 18:12 来自云南 引用
0

wl0079

赞同来自:

@猫消灭人类
真的假的?我查了一下职业年金个人和单位每个月都会发到年金的个人账户里面,难道辞职就没了?
具体要看单位的年金政策,一般都是干多少年以后离职,全额给个人。我的就是,只不过60岁以后才能取。
2024-03-27 16:59 来自陕西 引用
0

我看不错

赞同来自:

@汨江水
确实是医生,毕竟在临床干了这么多年,离开还是有些心理波动的,这也是发帖的主要原因,但并不会影响最终的决定。有时候看似有很多选择,其实只有自己知道根本没得选。
至于投资,能挣多少都随意吧,老婆的收入能勉强覆盖家庭支出,再配置点百万医疗对冲风险,其他的都看淡些。
老婆的强烈支持是做这个决定的重要依据,必竞离职后能立马改善家庭生活质量。
集思录的人都偏理性,凡事皆有两面性,理性能帮助做出正确决定,但理性...
这让当地病友怎么办啊。
2024-03-27 16:38 来自浙江 引用
0

山就在脚下

赞同来自:

@acequeen001
看了楼主的帖子,很有感触。我也是临床医生,三年前辞职,工作近20年,副高,年收入到手约20W。辞职主要是几个原因:第一、家庭需要,因为毕业后一直两地分居,孩子成长路上不能长期缺少父亲的陪伴。换新城市找公立医院没有门路,也不想去求人,面试了一家民营医院,待遇同前,但自认为很难适应民营的氛围,最终作罢了。第二个原因,对工作已经累觉不爱。这么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但越来越难堪重负,门诊、病房、夜班、手...
很棒的理由和小结,保留下来经常看看
2024-03-27 16:22 来自浙江 引用
84

acequeen001

赞同来自: kkio gztom 集思致富 瀛幻想 ydasan MoneyMemory happysam2018 timtimtim 投资旗舰 J546123752 小树同学 zyc95 每日一歌 原来的归原来 hjndhr 猪尾巴草77 大胖子小男孩 阿邦查 KKWX pppppp 家飛Looper qiuqiuindex luffy27 塔塔桔 卢训 yongmi 火龙果与榴莲 红星闪闪666 星城学魔法 dingpenglei 修心齐身2021 Q6969 Restone hantang001 lifcspicer 闲情时人 Juhn 大7终成 ANNRY11 songchao1199 Cogitators 碧水春 lily1129 凤鸣粉1 润土先生 YmoKing 黄山松2007 MarioLeo 朱顶红 有耐心的普通人 求阙守拙 zuiyijiangnan arking83 skyblue777 西王 乐鱼之乐 neverfailor kolanta 仰望多空 市小农 喜欢烧米饭 sdu2011 happy114 walkerdu suijimanbu 积少成多66 小廖 FF章鱼 超级怂人全靠蒙 钮钴禄茜央娜迪 wazz 凡先生 kiencity plan30 好奇心135 股精灵 壹壹壹 北冰洋 wjwdxh 东来路人 山就在脚下 胖嘻嘻go 汨江水 阿戒1899更多 »

看了楼主的帖子,很有感触。
我也是临床医生,三年前辞职,工作近20年,副高,年收入到手约20W。
辞职主要是几个原因:
第一、家庭需要,因为毕业后一直两地分居,孩子成长路上不能长期缺少父亲的陪伴。换新城市找公立医院没有门路,也不想去求人,面试了一家民营医院,待遇同前,但自认为很难适应民营的氛围,最终作罢了。
第二个原因,对工作已经累觉不爱。这么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但越来越难堪重负,门诊、病房、夜班、手术、教学、论文,还要应付各种检查,准备各种台账,一样都不能少,对待工作我就像学生对待作业,很认真,但是不喜欢。我有点完美主义,即使不喜欢的任务,也要尽量做好,所以在病人和同事那里的口碑很好,但内心觉得挣扎。
第三,和投资的冲突。我主要做低风险,上班严重影响捕捉套利机会,像当年的分级套利、期现贴水套利、可转债搬砖套利,还有一些偶发机会如A类跌停等等,在忙碌的临床工作中不可能抓到机会,许多次下班拍大腿。当然现在套利机会少了,但也还是有影响。而由于主要的精力放到投资上,也必然影响业务的钻研和进步,医学领域不进则退,内心自责和不安。鱼和熊掌,总要舍弃一样。
第四,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生已经过去一多半,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属于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枉来世间一回。
第五,2019和2020年的行情不错,给自己壮了胆。
综合考虑下来,我选择了职业投资。虽然这两年收益不好,确实有点压力,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选的路,我会坚持走下去。

近几年的投资收益率:
2019年 31.37%
2020年 29.30%
2021年 20.04%
2022年 -3.56%
2023年 8.30%
今年目前 3.62%
2024-03-27 15:44 来自江苏 引用
0

lock318

赞同来自:

县城这个收入辞职脱产比较可惜的,这个还只是到手的收入,税前的收入更高,如果全职投资,很明显以目前的本金和收益率很难覆盖住上班的收入,说实话19-22年转债投资的确是太简单了,只要稍微有点量化思维的,收益都不低,刚刚从转债投资转型到股票和ETF,最好观察一下收益的稳定性再说
2024-03-27 10:57 来自上海 引用
10

SAYBYEA股 - 等待收割的韭菜

赞同来自: 家飛Looper happysam2018 李小录2024 凤鸣粉1 pppppp 卢训 影约 shiro1234 huangruolee 匹诺曹Y更多 »

走什么路都不要紧,当前的历史进程中只要你不碰中国股票,不碰中国房子,不出轨搞小三,不吸毒,你的下半辈子幸福生活都有保障,妥妥的保障。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给你庄严的保障,本小区保安也活的挺幸福的。

中国官方上个星期公布的个人所得税收入最新数据,为今年以来讨论热烈的“中产返贫”话题再添一把火。
中国财政部3月21日公布,今年1月至2月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3262亿元(人民币,下同,616亿新元),同比下降15.9%。
再结合中国财政部“年收入10万元以下个人基本不缴个税”的说法来看,造成个税大幅下降的主要是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人群,也就是一般认为的中产阶级。

上述数据发布后,“个人所得税收入下降”词条同一天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达1.8亿。有网民评论:“房价跌、股市跌、收入跌、奖金跌、理财暴雷、各种收藏品价格下跌……中产阶级真是在遭遇全方位无死角的暴击。”
从中产“作死三件套”到“返贫五件套”
在中产返贫的概念出现前,中国互联网上去年就出现了所谓的中产财富清零“作死三件套”,分别是房贷近千万、配偶不上班、二娃上国际学校。
“三件套”今年又升级为中产“返贫五件套”,返贫陷阱包括:冲动投资创业开店、掏空家当买房、孩子精英教育、为他人作担保、盲目投资理财。
三件套和五件套的条目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将房产和子女教育纳入其中。五件套还增加了创业开店和投资理财,桩桩件件都与中产的钱袋子有关。

不少中国中产家庭认为,让孩子上钢琴课显得高档次、有面子。图为北京一名学生3月12日在教室里上钢琴课。(路透社)

媒体报道中也不乏中产返贫的例子。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一名40岁的李姓销售经理今年1月被解雇,意味着主要用来支付他四口之家房贷、汽车贷款和个人贷款的收入将中断。
他受访时说,以他目前的薪资水平,找到一份新工作并不容易。作为中年人,也很难踏足新的行业。
另据台湾中央社报道,一名在上海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白领去年2月底开始找新工作,先后向苏州、杭州、上海等地的公司投了上千份简历,但只收到上海几家公司的面试通知,最终只被其中一家录取,于去年6月入职。
这名白领新工作的职位虽然有所提升,但收入从之前的月薪2万5000元加商业保险,降至月薪1万6000元且不含社保。而且在他入职后没多久,这家国企就对员工普遍降薪一成。
遭遇财富缩水的中产家庭并不少见。中国财经自媒体“吴晓波频道”今年1月发布的《新中产白皮书》显示,43%的新中产家庭在2023年资产缩水,这个数字在2022年和2021年分别为31%和8%。
报告还发现,“精打细算”正成为越来越多新中产的消费习惯。
消费降级持续
中国中产的精打细算体现在消费的方方面面。首先是以奢侈品为代表的高端消费出现大幅下滑。
据彭博社报道,意大利品牌古驰(Gucci)本季度在华销售下降近20%,导致母公司开云集团市值缩水90亿美元(约121亿新元)。此外,瑞士钟表2月对中国大陆的出口也同比减少25%,对香港的出口下降19%。
其次,向来热衷旅游的中产也开始推迟出国旅行的计划。顾问公司奥纬咨询去年9月的一项调查发现,在冠病疫情前经常出国旅行的受访者中,约22%的受访者说,他们未来三年不打算赴海外,而6月时这一比例仅为6%。
另外,与中产关系密切的钢琴行业过去两年也出现断崖式下跌。随着中产家庭不再卷钢琴,中国一二线城市大大小小的琴行接连关门。曾经卖价五六万元的钢琴,如今在二手交易平台标价5000元都没人要。

曾有中国媒体指出,中国零售业已进入“全面低价时代”。图为1月4日北京一家购物中心内,一家店铺贴出打折信息。(路透社)

除了奢侈品、旅游、钢琴课这些大笔开销,中国中产在日常消费中也是能省则省。
其中一个例子是中产对餐厅的选择。中国财经自媒体“秦朔朋友圈”星期六(3月23日)引述餐饮业投资者说,现在中国人均50元到100元的餐饮收入猛涨,人均1000元到2000元的也订不到位,而人均100元到150元的餐厅“正是最伤的价格段”。
追求用餐性价比之外,9.9元的咖啡、24元六种面包套餐,甚至连“剩菜盲盒”也开始进入消费降级中产的购买范围。
中产继续滑落?
一篇题为《2024年,中产继续滑落》的知乎专栏文章认为,2023年是中产阶级重新陷入贫困的起始年。
文章说,中产返贫是定局,这是因为中产阶级维持其社会地位的两个主要支柱——高薪工作和房地产投资,均已发生深刻的变化。
房地产为中产阶级提供资产积累,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低迷状态仍在持续。去年12月,中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创下2015年2月以来最大跌幅;今年2月,中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6.3%,再创政府2011年发布这一数据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低迷状态仍在持续。图为3月19日中国房地产公司万科在上海开发的一处住宅项目。(彭博社)

高薪工作为中产提供现金流,但也须经受一轮接一轮的降薪和裁员的考验。
彭博社今年1月整理招聘平台数据发现,中国38个主要城市的员工降薪幅度创历史新高,2023年第四季同比下降1.3%至1万零420元,连续三季度下滑,也是自2016年有数据以来最长时间的下滑。
降薪涉及多个中产遍布的行业,从地产业、金融业,到公务员、教师、医护行业,甚至连近年来增长迅速的数码科技行业和新能源行业,也难逃降薪。
此外,中产的年终奖金也在大幅缩水。智联招聘2月公布的调查显示,2023年中国白领年终奖金平均值为6950元,较上年减少1478元,降幅达17.5%;其中金融业的年终奖金降幅更是高达35%,网络与资通讯业平均降幅也达到27%。
收入的减少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消费信心,陷入恶性循环。中国政府经济顾问、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去年5月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曾警告,必须高度重视“降薪潮”,因为这会形成一种“价格下降—收入下降的螺旋机制”,对预期和消费的修复十分不利。
中产阶级作为社会变迁中最敏感的人群,他们的处境既是衡量当下中国经济的一把标尺,也是瞥见未来中国经济形势的一扇窗口。说“返贫”太沉重,中国中产今天遭遇的所谓“返贫危机”,本质上透露的是许多人经济负担沉重和内心焦虑,而未必是收入真的跌落到贫困线下。然而,这种焦虑感却恐怕是愈来愈多中国人正面对的现实。
2024-03-27 10:49 来自湖南 引用
2

凡先生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阴影下的猫

做投资的人可能一部手机就够了,无非一台电脑一壶茶一天过去了,不需要跟太多人有交集。不能直接给别人带来利益价值,也没有情绪价值。
2024-03-27 10:24修改 来自甘肃 引用
0

疯狂帽子

赞同来自:

辞职,下下策。职业股民赚钱确定性更难。
2024-03-27 10:19 来自上海 引用
4

mosasion

赞同来自: TheQuietNomad gaokui16816888 浮云尚舞

@钟爱一玉
医生救死扶伤,很有价值感,也受人尊重,待遇也不错。至于职业投资嘛,不赚钱是无业游民,更扎心的是,职业了未必赚钱多。赚钱嘛,可以看看林园的回答:主持人问炒股赚很多钱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林园的常态是笑咪咪的,那次他很罕见的收敛笑容,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都是寄生虫。
乐,要是寄生虫国家早ban了,投资的资金也是实体经济的生产要素,怎么就没意义了?医生又不是免费看病,企业没投资发不了工资医生还能免费给你看病?
2024-03-27 10:06 来自北京 引用
0

猫消灭人类

赞同来自:

@一梯八户
医生,那应该就是体制内。自己辞职,这几年的职业年金不是就泡汤了。从14年到现在10年的职业年金少说也有个8-9万了。
真的假的?我查了一下职业年金个人和单位每个月都会发到年金的个人账户里面,难道辞职就没了?
2024-03-27 09:52 来自浙江 引用
0

有木石心

赞同来自:

@acequeen001
常门诊完全无法交易,切身体会*
如果每天都有交易需求的确有影响
2024-03-27 09:30 来自黑龙江 引用
3

黑夜里的白鸽子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jian1021 小小野鹤

职业投资是上限,上班是下限啊,强烈建议别辞职!
2024-03-27 09:24 来自上海 引用
0

acequeen001

赞同来自:

@cola加coffee
看到有大V把职业投资人描述成寄生虫,一棍子打倒了整个群体,大感震惊。还好他们不是公知,没有垄断信息,更没有垄断常识。把自己的钱投到各大交易所,放弃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不多的政府允许的风险收益,就这,这被描述成寄生虫了。按这种逻辑,存款在银行里的收息大户算不算,出租房子的包租公算不算,滴滴司机算不算。可是这些人包括职业投资人,一没有强买强卖巧取豪夺,二没有财务造假坑蒙拐骗。三没...
大v的意思是,一般来说,医生的社会价值应该远超职业散户,作为曾经的医生,现在的职业散户,这一点我承认。但是否选择做医生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不喜欢成天和各色人等打交道,不喜欢沉重的负担和紧张的节奏,不喜欢面对职场的很多无奈,而又喜欢自由自在平心静气过投资生活的话,换种人生也无可厚非。
2024-03-27 09:23 来自江苏 引用
0

一梯八户

赞同来自:

医生,那应该就是体制内。自己辞职,这几年的职业年金不是就泡汤了。从14年到现在10年的职业年金少说也有个8-9万了。
2024-03-27 09:05 来自云南 引用
0

acequeen001

赞同来自:

@有木石心
可我申请到行政科室啊,或者直接申请常门诊
常门诊完全无法交易,切身体会*
2024-03-27 09:02 来自江苏 引用
4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pppppp happysam2018 小山 gaokui16816888

林园这种说法鹰酱惯用套路,言外之意买我基金的都是寄生虫,那我赚管理费让他们亏就是罗宾汉行为了,所以他心里实际是怎么想的通过这句话完全明示了@cola加coffee
看到有大V把职业投资人描述成寄生虫,一棍子打倒了整个群体,大感震惊。
还好他们不是公知,没有垄断信息,更没有垄断常识。
把自己的钱投到各大交易所,放弃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不多的政府允许的风险收益,就这,这被描述成寄生虫了。
按这种逻辑,存款在银行里的收息大户算不算,出租房子的包租公算不算,滴滴司机算不算。
可是这些人包括职业投资人,一没有强买强卖巧取豪夺,二没有财务造假坑蒙拐骗...
2024-03-27 08:47修改 来自上海 引用
3

pengw1015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jian1021 kkio

可以申请到辅助岗位,闲杂科室,我旁边就有,职业投资是上限,上班是下限啊,强烈建议别辞职!
2024-03-27 08:40 来自安徽 引用
20

cola加coffee

赞同来自: TheQuietNomad coolchan 小山 gaokui16816888 阿戒1899 plan30 hjndhr 烈火情天 pppppp happysam2018 投资旗舰 chuxingfei YmoKing 古都独行 巴兰 walkerdu lipeter2012 朱顶红 luckzpz更多 »

看到有大V把职业投资人描述成寄生虫,一棍子打倒了整个群体,大感震惊。
还好他们不是公知,没有垄断信息,更没有垄断常识。
把自己的钱投到各大交易所,放弃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不多的政府允许的风险收益,就这,这被描述成寄生虫了。
按这种逻辑,存款在银行里的收息大户算不算,出租房子的包租公算不算,滴滴司机算不算。
可是这些人包括职业投资人,一没有强买强卖巧取豪夺,二没有财务造假坑蒙拐骗。三没有权力变现内幕交易。在政府制定的规则下提供自己的自由资产进行着童叟无欺的公平交易,还承担着不小的风险。

当然像私募老板这种花着别人钱的人,不了解,就不好说了
2024-03-27 08:23 来自广东 引用
0

有木石心

赞同来自:

可我申请到行政科室啊,或者直接申请常门诊
2024-03-27 07:14 来自黑龙江 引用
0

hyd2001

赞同来自:

@资水
要不要职业投资,能力方面你自己评估(其实从你的描述,我觉得是不够的)。从过来人的视角,我提一个价值观方面的意见,就是医生是一份很有价值感的工作,而职业投资是社会吸血虫,放弃医生职业,未来很可能有遗憾的。我如果从事的工作不是在企业里伺候人,而是对社会有价值,肯定是不会全职投资的,其实业余投资并不影响收益。
完全同意,新冠疫情放开,我妈突然昏迷被送进抢救室,我就在抢救室外面守着,就看见有老人不行了,被送进去抢救,死亡是如此之近,那时就感觉医生和120的人是最了不起的,最受尊敬的
2024-03-27 00:36 来自江苏 引用
0

zuiyijiangnan

赞同来自:

@选择大于努力V
之前一个集友的评论,个人觉得算是比较理性和全面的一个探讨,当时放到了微信收藏里,发出来送给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作为一个职业,就要考虑收入的问题。至少要不低于原先上班的收入。假如你投资本金是200万,之前工作年收入30万,那么一年投资收入要超过40万,也就是本金按5%的利息10万,加上工资30万。年投资回报要达到20%才算保持原有的收入水平。假如你的本金是...
mark
2024-03-26 23:49 来自北京 引用
2

钟爱一玉 - 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知识。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townswest

医生救死扶伤,很有价值感,也受人尊重,待遇也不错。

至于职业投资嘛,不赚钱是无业游民,更扎心的是,职业了未必赚钱多。

赚钱嘛,可以看看林园的回答:主持人问炒股赚很多钱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林园的常态是笑咪咪的,那次他很罕见的收敛笑容,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都是寄生虫。
2024-03-26 23:30 来自北京 引用
4

zuiyijiangnan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Don18 山就在脚下 修心齐身2021

@资水
要不要职业投资,能力方面你自己评估(其实从你的描述,我觉得是不够的)。从过来人的视角,我提一个价值观方面的意见,就是医生是一份很有价值感的工作,而职业投资是社会吸血虫,放弃医生职业,未来很可能有遗憾的。我如果从事的工作不是在企业里伺候人,而是对社会有价值,肯定是不会全职投资的,其实业余投资并不影响收益。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临床医生,很复杂的一个职业
2024-03-26 23:29 来自北京 引用
11

eoy2010

赞同来自: wind2012 pppppp happysam2018 漫天萤火虫 贪吃蛇 coolchan 李乐毅 匹诺曹Y tigerpc 修心齐身2021 drzb更多 »

@扫地小僧
我对医生这个行业不熟,其实我是想问,如果辞职了。。过几年后悔了,还能继续找到类似现在的工作吗?如果可以,那我支持楼主赶紧辞职。。。 如果不行,那就要慎重了。。。好比转债,转成正股了,就不能转回来了。所以转股要慎重,哪怕有折价都不一定要转。。。
大多数人辞职后,后悔是有的,后悔辞职晚了。
2024-03-26 22:32 来自广东 引用
0

walkerdu -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赞同来自:

@稳若老狗
不要吓我,占了好多条……
2024-03-26 22:30 来自江苏 引用
0

daimozs

赞同来自:

@扫地小僧
除了资金量比楼主大点,收益率比楼主高点,工作比楼主闲点,工资比楼主高点之外,其他差不多。也在纠结辞职的问题。。。那么,我就想问,楼主能帮我开一张病假单吗?我也想休个大长病假,体验下辞职的感觉,再最终决定辞不辞职。。。。哈哈
大佬总是那么幽默。。。
2024-03-26 22:29 来自广东 引用
0

walkerdu -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赞同来自:

@扫地小僧
除了资金量比楼主大点,收益率比楼主高点,工作比楼主闲点,工资比楼主高点之外,其他差不多。也在纠结辞职的问题。。。那么,我就想问,楼主能帮我开一张病假单吗?我也想休个大长病假,体验下辞职的感觉,再最终决定辞不辞职。。。。哈哈
其实你那么大资金量还纠结,就说明你是不会辞职的了,这个“职”对你的意义重大,不用纠结了。
2024-03-26 22:23 来自江苏 引用
1

slwindboy123

赞同来自: bluelizard

@扫地小僧
除了资金量比楼主大点,收益率比楼主高点,工作比楼主闲点,工资比楼主高点之外,其他差不多。也在纠结辞职的问题。。。那么,我就想问,楼主能帮我开一张病假单吗?我也想休个大长病假,体验下辞职的感觉,再最终决定辞不辞职。。。。哈哈
这是凡尔赛
2024-03-26 21:11 来自广东 引用
3

扫地小僧

赞同来自: addy5280 hemafeifei 有谦

除了资金量比楼主大点,收益率比楼主高点,工作比楼主闲点,工资比楼主高点之外,其他差不多。

也在纠结辞职的问题。。。

那么,我就想问,楼主能帮我开一张病假单吗?我也想休个大长病假,体验下辞职的感觉,再最终决定辞不辞职。。。。哈哈
2024-03-26 20:43 来自广东 引用
6

扫地小僧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跑路皮皮 lwhsq88 doggylong 乐鱼之乐 精神科王主任更多 »

我对医生这个行业不熟,其实我是想问,如果辞职了。。过几年后悔了,还能继续找到类似现在的工作吗?如果可以,那我支持楼主赶紧辞职。。。

如果不行,那就要慎重了。。。

好比转债,转成正股了,就不能转回来了。所以转股要慎重,哪怕有折价都不一定要转。。。
2024-03-26 20:37修改 来自广东 引用
3

股精灵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青未了 闻琴天马

@大牌886
有孩子真惨,哈哈哈有2个孩子,更惨,哈哈哈
没孩子,惨无人道的惨
2024-03-26 18:01 来自广东 引用
0

虎眼瞪牛

赞同来自:

@大牌886
有孩子真惨,哈哈哈有2个孩子,更惨,哈哈哈
不至于吧 有亲人唠唠嗑挺好的 特别对于社恐
2024-03-26 17:06 来自江苏 引用
57

选择大于努力V

赞同来自: zyc95 灵活的蓝胖子 夜慕光临Alex sybil03 小茗 大王的笔记 丽丽的最爱 fengqd happysam2018 富起来富起来 汨江水 无牙的马妹 爬山虎YU jechal 井中月丶 J856617750 克制2020 luffy27 影约 gene1983 市小农 lifcspicer alongside nannanbob Feathers wusongkkk 蒙蒙飞絮222 walkerdu 苦咖啡2022 acca 江左霉郎 困了学索隆 xjy123 猪尾巴草77 明园 闲菜 lgs11 sothin 梦想永驻我心 匹诺曹Y zhuzi51 lweila 有点水的芦苇 卡斯蒂亚 阴影下的猫 zuiyijiangnan tongzhangji 慧生 Maverick666 乐鱼之乐 塔塔桔 sdu2011 neverfailor 壹壹壹 baixiqiang 好人平平安安 好奇心135更多 »

之前一个集友的评论,个人觉得算是比较理性和全面的一个探讨,当时放到了微信收藏里,发出来送给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作为一个职业,就要考虑收入的问题。至少要不低于原先上班的收入。假如你投资本金是200万,之前工作年收入30万,那么一年投资收入要超过40万,也就是本金按5%的利息10万,加上工资30万。年投资回报要达到20%才算保持原有的收入水平。假如你的本金是1000万,利息成本50万,投资最低收入达到80万,那么投资回报只要达到8%就可以了。所以要达到这个条件,要么投资水平够高,要么本钱够多。
投资能力这件事很容易高估。我2017年赚了80%,2018年亏了20%(那一年沪深300跌了25%),看起来还不错。两年一平均是多少?平均年收益20%。
由于股市收入非常不确定和不稳定,如果生活支出靠股票收益的话,操作难度会极大提高,心理压力也会很大,很难保持好的成绩。这也是很多人业余炒股自我感觉不错,一专职就不行的原因。所以要专职以前,一定要想好如果三年不赚钱怎么办,最好有其他的收入保证基本的生活支出。
如果经过多年验证,自信具备投资能力,并且有足够的本金和风险承受力,专职投资就可以作为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跟所有的职业一样,都有利弊两面。
好的方面大家都可以看得到:时间自由,不需要处理人际关系,生活成本极低。对我而言最享受的一点就是自由,时间完全自己做主,不需要通勤,没有无聊的会议,也从来不等人。真正找到了自由的感觉。
跟婚姻一样,走进围城后你会发现另一面。
首先是压力。专职炒股面临的压力相当于做一个买卖、办个工厂,从上班族的角色转过来还是有压力的。赚钱的时候是躺赢,亏钱的时候那就是躺枪。熊市的时候即使有充分的准备,理智上知道没事,感觉还是相当糟糕。
第二是自律。能够做到稳定盈利的人通常会有自己的一套投资方法,专职以后有更多的时间去执行这套方法,还要根据市场变化去完善、创新。现在时间是自由了,时间利用效率很高,但并不闲,总是有很多要做的事。毁掉一项爱好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变成工作,在没有外来约束的情况下去日复一日地做一件事,凭兴趣是不长久的,需要很强的自律。
第三是身体的考验。因为作息没约束,也没有太多活动,饮食作息、锻炼也变成一项需要自我管理的工作。另外没有什么碎片时间,都是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不知道是不是有用脑过度,记忆力、注意力出现衰退。
第四是人际关系。并不是需要人脉关系去办什么事。人是社会动物,离群久了会变得个性怪异,需要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地打磨心性。天才可以特立独行,我们大多数人还是需要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很多人因为上班要处理恶心的人际关系对专业炒股有向往,其实大家都低估了自己对社会交往的需求,专职后只是可以少涉及利益,更简单一些。这些年我去参加股东会、写公众号认识了一些同道中人,都是很愉快的经历。
第五是兴趣爱好。原来以为可以放飞自我,各种爱好都可以玩起来,真正自由了发现时间还是那么多,脑子只有一个。原计划走遍全国,前几年断断续续走了一些,因为疫情这两年限制比较多。电影下载了一硬盘,每星期只看一部。买了很多书,每天看了那么多报告、文章之后,很难再看下去。游戏也没有耐心去钻研。现在只保持一种爱好,玩一玩乐器换换脑子,有时间找人聊天吹牛算是放松。

要不要专业投资是对照上面说的条件,自已是很容易掂量的,为什么这个话题时常有人说?原因不是他合适不合适投资,而是他对现状不满意,想逃出这个困境,专业炒股看起来象那么回事。其实只要是还在纠结,还需要上网发贴,不用问,你就是不合适。你但凡还有条靠谱的路可以走,也不会去想专业投资。

-------------
炒股票是象赌博一样,是个门槛很低,实际上要求很高、风险很大、偶尔玩玩很兴奋当成职业很无聊的事。专职炒股不应当作为陷入困境后的出路,它会让你越陷越深。应当是有相关知识并且能持久保持热爱的人,在具备了足够的抗风险资源后作出的一种选择。
2024-03-26 16:33 来自河南 引用
0

stid

赞同来自:

40岁放弃从医,之前的路,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这个成就,可惜了,
2024-03-26 15:53 来自广东 引用
0

猫消灭人类

赞同来自:

@大宝爱打新
看完了帖子和楼主的回复,感觉楼主选择主动离职并不是为了实现职业投资,而是想要换一种生活方式。从财务角度看,如果真的低欲望,100万低风险投资加上另一半的工作收入虽然基本上能满足家庭开支,但是投资本金确实太少,如果投资能力不足,投资资金每年还要支取,很难实现资产增值。如果投资风格稍微激进一点,产生了较大的回撤,很容易导致极大的心理压力。
因为楼主在体制内,我建议楼主可以考虑跟单位提一下休个半年到一年...
说的不错,但想多了,医生想休假基本不可能,想假装生病请病假都不行。
2024-03-26 15:44 来自浙江 引用
0

硬汉靠靠靠

赞同来自:

和领导说明情况自己身体不好,申请转岗
2024-03-26 15:44 来自上海 引用
4

大牌886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真秋之影 skylark2020 少年歌行666

有孩子真惨,哈哈哈
有2个孩子,更惨,哈哈哈
2024-03-26 15:03 来自上海 引用
0

雪花不飘

赞同来自:

夜班确实挺难受的,尤其年纪再大点。夜班也是慢性消耗同等条件下得比长白班的少活几年。
2024-03-26 13:51 来自山东 引用
9

大宝爱打新

赞同来自: TheQuietNomad sdu2011 happysam2018 明园 还没想好明天取 gaokui16816888 neverfailor drzb更多 »

看完了帖子和楼主的回复,感觉楼主选择主动离职并不是为了实现职业投资,而是想要换一种生活方式。从财务角度看,如果真的低欲望,100万低风险投资加上另一半的工作收入虽然基本上能满足家庭开支,但是投资本金确实太少,如果投资能力不足,投资资金每年还要支取,很难实现资产增值。如果投资风格稍微激进一点,产生了较大的回撤,很容易导致极大的心理压力。
因为楼主在体制内,我建议楼主可以考虑跟单位提一下休个半年到一年的长假(长期病假或者停薪留职这类)。长假期间换换心情,也思考一下未来的规划,同时也可以测试一下自己能否适应全职在家投资的生活。休假结束再做选择也不迟。
2024-03-26 12:25 来自江苏 引用
0

爱睡觉的木头熊

赞同来自:

差不多
2024-03-26 12:00 来自新疆 引用
0

悠闲道士

赞同来自:

在除去工资之外没有长期稳定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大部分人辞职会吃亏,建议楼主三思,是否会做好生活质量降低的准备。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股市盈利水平比我强太多,建议坚持做到一定规模再考虑人生自由不迟的。
2024-03-26 11:43 来自山东 引用
6

番茄果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acequeen001 修心齐身2021 好奇心135 pppppp drzb更多 »

@adansmu
这么忙的临床医生,怎么会这么低的收入?按理说一年几十万总是有的。楼主是在那种物价很低,人均收入也很低的西部县城吧不要辞职,你读了这么多年书,放弃太可惜了,如果真的收入太少,向上级反映一下,要么加薪,或者要求降低工作量
这个想的太当然了,没有背景医院里想调动工作难如登天
2024-03-26 11:33 来自河南 引用
57

资水 - 弱弱少年郎,徘徊江边岸,水急人声远,一跃渡资江!

赞同来自: zyc95 kkio reborn1978 gztom tennisfan happysam2018 timtimtim eyespy mabowen1993 townswest 跑路皮皮 alongside hyd2001 大7终成 钟爱一玉 teresa90s 一生水 wntush YmoKing Restone qiuwen777 阿戒1899 xqiang djc354133 星城学魔法 Cogitators basementkids dingo49 甘甜交响曲 ffmon zhyz29 欧阳修 geneous tigerpc 丽丽的最爱 龍痕 Jasmine熊 琳姝 梦想永驻我心 司马缸不方 roark 明园 哈格里嘶 体能狂魔 ahelloa 小钢珠 缺水青菜 凡先生 jerry2015 匹诺曹Y CharlesIsMe 好奇心135 奇源村夫 阳光下的生活 yzzhongwei 逐日 超级怂人全靠蒙更多 »

要不要职业投资,能力方面你自己评估(其实从你的描述,我觉得是不够的)。从过来人的视角,我提一个价值观方面的意见,就是医生是一份很有价值感的工作,而职业投资是社会吸血虫,放弃医生职业,未来很可能有遗憾的。我如果从事的工作不是在企业里伺候人,而是对社会有价值,肯定是不会全职投资的,其实业余投资并不影响收益。
2024-03-26 11:29 来自浙江 引用
0

兜里响铛铛

赞同来自:

千万别听他们的建议去辞职,你两夫妻收入才100个资金,这点本钱实在是太少了,
建议你先年假+请假,全职搞上一段时间试试水再说
2024-03-26 11:15 来自陕西 引用
0

asdff

赞同来自:

@我吃哈密瓜
抄作业水平牛皮啊,问下是抄的哪些大佬的作业?
我也觉得是抄作业的。按理说可转债收益这么高,为啥还会转深似海的股票。其次要达到这么高的收益,除了巧合之外,就要有10年+的投资经验了
2024-03-26 11:11 来自河南 引用
9

thtf2001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dengca1987 明园 skylark2020 选择大于努力V sdu2011 春暖花开再开 hotsosa f2017更多 »

全职4年多了,当时全职的时候也挺感慨,还来这里发过类似的帖子,不过当时是算被动全职。
2020年初疫情来之前全职,由于各种原因当时把做了10多年的生意全关了,不得不说很多时候运气就是这么莫名奇秒的东西,由于在疫情前把生意主动关停,资金全身而退陆续加入到股市来,结果都知道的,凭运气 赚的钱,为了不凭实力亏了,又及时减仓,主动加入一些低风险的投资中,目前感觉良好!
这些年感觉就是运气这东西,你说有没有?我觉得一定是有的,但这个你无法掌握,而赶上一两次可能就够了,但不能贪心,运气不会一直在你这的,所以我一直很知足,包括2015年的牛市也是靠运气赚了一票,我记得是2014年底一个炒股的老哥拉着我进入的,当时啥也不懂,但莫名其妙的就赚了,而我的知足又让我逃过下跌,2015年5月订了一套房,6月全款过户,完美躲过了下跌,又抄到了房的一个底,而带我入市 的大哥就一言难尽了。。。
2024-03-26 11:09 来自福建 引用
3

hotsosa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克制2020 大宝爱打新

全职不是不可以,家里支持很重要,自己也需要提供一些生活细节给彼此。就比如时不时出金,建立现金流机制回馈家庭,备兑,卖方是需要的。人生在世,追求终值绚烂,翻倍暴富是噱头,与身边人一起成长,才更能享受时间的价值。
2024-03-26 10:53 来自四川 引用
6

白猪猪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每日一歌 跑路皮皮 gaokui16816888 大魏忠臣毌丘俭 akahc更多 »

师依工在县城里的地位,就算不是婆罗门,也是刹帝利,这种隐含的加护有的时候可能没感觉,没有的时候感觉就来了。
体制内往上上很难,但是往下也不容易,特别是靠专业技能吃饭的,你要摆烂躺平还真拿你没什么办法。
2024-03-26 10:14 来自广东 引用
1

DEATHCONTROL

赞同来自: z847827525

跟我差不多,时时刻刻都在压抑辞职冲动
2024-03-26 09:49 来自广东 引用
1

wydqh

赞同来自: 山就在脚下

@胖嘻嘻go
同样也想今年辞职,同样年龄,类似的心境(工作导致情绪极差)我觉得还在纠结辞不辞职,主要还是因为本金不够多、未来收益不确定性,还有一些对于辞职后周边人看法的压力心理的问题,我觉得辞职肯定是有利的,但由于以上问题,一直无法果断辞职,日常就在纠结内耗,而且感觉心理问题对投资也有很大负面影响。也在等一个契机,牛市短期没有的话,确实最大可能是心理撑不住了解决心理问题,我一直也在学习积极心理学、高敏感人群等...
请问高敏感人群40岁容易出现职业断崖是哪本书提到的,我也去学习下
2024-03-26 09:43 来自上海 引用
1

lidf

赞同来自: J627378507

可以离职,但要作好充分准备,预想到各种可能的最坏局面。
2024-03-26 09:30 来自海南 引用
2

tellingle

赞同来自: yjhys 匹诺曹Y

@汨江水
本来只是抒发一下情绪的,没想有这么多热心的集友回帖,还是回复一下。
原本计划是明年或后年离开的,只是现在坚持的罗辑发生了变化,提早些罢了。
我自己的性格自己知道,心思太重了,走到今天是必然的结果,没有所谓的对与错。
与其说是全职,对我来说更恰当的说法是"换一种生活方式",投资本身就是一个与生活方式相匹配的过程。
离开后的风险:
最主要就要集友们说的财务风险,其实我本身就是一个物质欲望非常低的人,也...
如果是工作性质比如熬夜班,那还是换岗或辞职吧,毕竟健康第一。专业投资道路漫长,也是最凶险的路途,资金量少的话也很难熬,隔壁有个46岁300w的,集友都在劝他不要全职投资。如果对自己的专业还有感情,完全可以找个轻松的近似行业的工作,集友出了好多点子,时间宽松不妨碍投资。
2024-03-26 09:29修改 来自江苏 引用
1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landandwater

@LuckyTiger
长期夜班别说40岁,我20多岁时都扛不住,并且我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紊乱的作息还会带来情绪的不稳定,这是以前在大学天天通宵没有的状况,可能跟现在压力大有关,所以不辞职你至少也换个工作
亚健康埋下了焦虑症的种子,神经和内分泌类的疾病其实才是最折磨人的
2024-03-26 09:15 来自上海 引用
6

LuckyTiger

赞同来自: 明园 wind2012 pppppp happysam2018 landandwater 番茄果更多 »

长期夜班别说40岁,我20多岁时都扛不住,并且我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紊乱的作息还会带来情绪的不稳定,这是以前在大学天天通宵没有的状况,可能跟现在压力大有关,所以不辞职你至少也换个工作
2024-03-26 09:09 来自广东 引用
81

天道忌巧

赞同来自: zyc95 特斯拉 gztom 地火明夷虫 邻居家的龙猫 老白汾 瀛幻想 安节 fengqd happysam2018 dengca1987 jian1021 谢家宝树 luffy27 塔塔桔 Luff123D 他丫的 landandwater 东海逍遥 pqcst hang734585965 蒙蒙飞絮222 SAYBYEA股 addy5280 xjy123 zfengzheng 邹大仙女 JoJo116 困了学索隆 flybirdlee 大7终成 xiaowa banxialy zhuzi51 Kluer Maverick666 乐鱼之乐 niu111 wdwonderone laplace 垂钓者的马扎 星城学魔法 可期可梦 Mabaoxiang 捡钢镚 布朗123 RiverToSea 山就在脚下 瑞宇堂 lily1129 好奇心135 dingo49 可可真真 素素Kelly geneous djc354133 jacktree gaokui16816888 汨江水 夜慕光临Alex 朝阳南街 秋韵 sdu2011 jerry2015 闲菜 匹诺曹Y walkerdu 奇源村夫 自由之梦想 番茄果 hantang001 胖嘻嘻go nimbus Tpeb 爷会飞 十年一觉扬州梦 ananqiqi wydqh jisabao drzb 阳光下的生活更多 »

我39岁央企辞职时,告诉领导人生最佳年龄是20至60岁,前半生已经奉献给国家了,后半生交给我自己来把握吧!
领导看我态度坚决,终于签了字!实际上当时人力资源部领导私下建议我50岁病退,我婉拒了,我想到50岁,自己很可能没有学习的冲劲了,很可能要赖在央企了,温水煮青蛙了。选择是很难的,随自己当时心愿吧!本质上你首先应该为自己活着,走好了恭喜自己,没走好找个营生混下去,保安也是可以的选择,为自己活着,抛弃脸面吧❗
2024-03-26 09:08 来自四川 引用
0

可转债7311

赞同来自:

你这个投资水平已经是战胜中国绝大多数人了,只是收入和支出平衡一下,就能人生自由了,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2024-03-26 09:00 来自四川 引用
6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清风自来 happysam2018 不忘初心mu fuzhou285 汨江水 奇点时刻更多 »

你的核心问题是心思太重,类似医生这种压力重且不给你休息时间的工作肯定早晚把你压垮。至于换成职业投资压力虽然不小,但弹性是比较大的,还是更有希望找到平衡。

你家庭支持你,有这点就够了,那就把投资当成退休生活是比较好的。

我去年1月份辞职的时候(42)也发过类似的帖子,回帖里面我觉得最打动我,回头看也是我觉得最正确的评论是:小马过河,楼主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投资收益这个事儿,全职肯定会提高一些,但拉长时间看,看大环境和个人天赋,还是不要寄予过高期望!想明白这点,你才能真正体会退休和灵活就业的区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你的心思过重的压力问题。

@汨江水
本来只是抒发一下情绪的,没想有这么多热心的集友回帖,还是回复一下。
原本计划是明年或后年离开的,只是现在坚持的罗辑发生了变化,提早些罢了。
我自己的性格自己知道,心思太重了,走到今天是必然的结果,没有所谓的对与错。
与其说是全职,对我来说更恰当的说法是"换一种生活方式",投资本身就是一个与生活方式相匹配的过程。
离开后的风险:
最主要就要集友们说的财务风险,其实我本身就是一个物质欲望非常低的人,也...
2024-03-26 08:48修改 来自上海 引用
184

修心齐身2021 - 80后

赞同来自: wszq 特斯拉 又一村 gztom 雷同 lily1129 夜慕光临Alex 长沙君 TomGoogleBaidu wind2012 奇异世界 bhysz 逍遥chen 剃刀与哑铃 凡先生 邻人93 终极信息 yandabai panda006 瀛幻想 XXWWJJ 开元盛世 小小小小叶 嘻哈少年 朱顶红 pppppp Ake90 银弹 dongma dongzhouwang Gerry1012010 shplhy Input vanilla7 用力折腾 钟爱一玉 山就在脚下 happysam2018 freetstar89 timtimtim TimGao 井中月丶 dengca1987 zyc95 好好的我最 旎旎 爬山虎YU luffy27 影约 默默的狩猎者 bearstand liujunguo 深圳的小财迷 东海逍遥 老实的很 pqcst 赤竹 阿戒1899 suijimanbu novodisk 春明觉晓 hemafeifei cpichxl jiyawe flybirdlee 大7终成 股息有道 adodo 乐鱼之乐 wolfcaaa 仰望多空 YmoKing 好奇心135 laplace 博嘉 朝阳南街 ffjixi 阿臭臭的爹 等待等待牛市 andyjiang2005 还没想好明天取 明园 乐迪向前冲 甘甜交响曲 aiplus flyyu0303 johnscn tracymilk topdeck 传达室李老伯 温格粉丝 超级怂人全靠蒙 梦想永驻我心 roark gaokui16816888 小小散枚 秋韵 一百三的靓仔 天空之城99 匹诺曹Y 奇点时刻 富起来富起来 akahc walkerdu 大宝爱打新 jacktree ffairy 旺仔要努力 流沙少帅 番茄果 yongwc apple2019 alexyulife 四时自由 滚雪球2020 江左霉郎 smwanyi 司马缸不方 xiaomifeng1919 xianmaojia hantang001 realbean gw124 做人要厚道 z465901739 集1986 看小龟戏水 iono 江天一叶 Cogitators 风斌CHB 猪尾巴草77 Acse 坚持存款 赵先森 塔塔桔 鹏0818 卢安 我是一个host ty01001 夏日骑缘 RStone 慧生 Decadef20 夏野郁郁 coding 秋风客 清风自来 狮子贝贝 zfengzheng 随机天空 joleon 就是我12340 老韭菜neo 凤鸣粉1 landandwater kolanta 白仇 蓝笛传声 危呆子 绿光 shentan000 Kluer arking83 mocksunciki 风弦 神奇少侠 mtlxh 选择大于努力V hanbing0356 RiverToSea 陪戎校尉 hurrah 闲菜 壹壹壹 妞妞是我 花间泪 forres 随缘皆自在 昂昂 天书 星城学魔法 bondyyang 汨江水更多 »

我是39岁全职
以前一直在外企做技术,工作压力并不大
但是越做越觉得很鸡肋,
午夜醒来觉得很迷茫,
不知前路在哪里?

全职后,生活完全变了,
看书,交易,思考
有时间有精力去了解真实的世界
把三观推到了再重建
原来的焦虑,迷茫慢慢消失了
对未来更有信心

所以我重来不觉得全职有什么脱离社会
一定要说脱离也是脱离那个虚妄社会
被意识定义的小圈子,
回到一个更真实的社会,去观察他,融入他
而最好的观察和融入的手段,
就是资本市场,每天都有故事发生
潮起潮落,

写给楼主共勉
2024-03-26 08:04 来自广东 引用
0

ty891

赞同来自:

一定要想好。我目前也职投4年了,人总要走出舒适区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
2024-03-26 07:35 来自四川 引用
0

番茄老爷 - 耐心等待

赞同来自:

@汨江水
本来只是抒发一下情绪的,没想有这么多热心的集友回帖,还是回复一下。
原本计划是明年或后年离开的,只是现在坚持的罗辑发生了变化,提早些罢了。
我自己的性格自己知道,心思太重了,走到今天是必然的结果,没有所谓的对与错。
与其说是全职,对我来说更恰当的说法是"换一种生活方式",投资本身就是一个与生活方式相匹配的过程。
离开后的风险:
最主要就要集友们说的财务风险,其实我本身就是一个物质欲望非常低的人,也...
为啥不能请假啊?多歇歇
实在不行让单位辞了你不行吗?
2024-03-26 07:28 来自北京 引用
0

mingong

赞同来自:

资金量太小了吧
2024-03-26 07:26 来自移动 引用
0

qiuqiuindex

赞同来自:

理解楼主。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绩效2500
2024-03-26 01:58修改 来自福建 引用
37

汨江水

赞同来自: zyc95 渴了可乐 happysam2018 timtimtim 悠闲的猫 hxyang fuzhou285 游心湖 乐鱼之乐 明园 哎呀泡沫 超级怂人全靠蒙 jacktree 番茄果 lansehaiyang88 有点水的芦苇 daimozs 老火鸡知行合一 凡先生 慧生 夏日骑缘 arking83 pppppp kolanta 选择大于努力V gaokui16816888 neverfailor 星城学魔法 山就在脚下 修心齐身2021 ANNRY11 匹诺曹Y 番茄老爷 jiandanno1 胖嘻嘻go drzb 好奇心135更多 »

本来只是抒发一下情绪的,没想有这么多热心的集友回帖,还是回复一下。
原本计划是明年或后年离开的,只是现在坚持的罗辑发生了变化,提早些罢了。
我自己的性格自己知道,心思太重了,走到今天是必然的结果,没有所谓的对与错。
与其说是全职,对我来说更恰当的说法是"换一种生活方式",投资本身就是一个与生活方式相匹配的过程。
离开后的风险:
最主要就要集友们说的财务风险,其实我本身就是一个物质欲望非常低的人,也不怎么鸡娃,花不了太多钱,相对还是风险可控的。
家庭方面:两个女儿都比较乖,不会让我操太多心。至于回帖中有人担心会不会影响婚姻,如果连自己老婆都不能信任的话,那我不知道这个世界还能信任谁。我觉得辞职后有更多时间陪伴,家庭生活只会更加和谐。
至于社交需求,本身生活中很难遇到同类,是一个喜欢独来独往的人,这点可以忽略了。
如果真有极端情况,那就只能求助万能的佛了。
说完了风险,再说收益。
真的就有那么多不可控风险吗?我看未必。
巿场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与进化的动态过程,人性不变,恐惧与贪婪永存,带来的巿场波动就是盈利的源泉,有更多的时间去提高自己能力,打磨技巧,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
最差的情况,保住本金的同时,每天媷1~2百的羊毛还是有信心的,无非是多花点时间与精力罢了。
就说到这吧,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每多呆一天都是胜利,至于哪一天走,就顺之自然吧!
以上都是从自身情况出发的,看后付之一笑即可,以免误导了大家!
2024-03-25 22:49 来自湖南 引用
3

殊途23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番茄果 愤怒的小小鸟

@胖嘻嘻go
同样也想今年辞职,同样年龄,类似的心境(工作导致情绪极差)我觉得还在纠结辞不辞职,主要还是因为本金不够多、未来收益不确定性,还有一些对于辞职后周边人看法的压力心理的问题,我觉得辞职肯定是有利的,但由于以上问题,一直无法果断辞职,日常就在纠结内耗,而且感觉心理问题对投资也有很大负面影响。也在等一个契机,牛市短期没有的话,确实最大可能是心理撑不住了解决心理问题,我一直也在学习积极心理学、高敏感人群等...
我和您也有同样的感受,每天都在工作中内耗,辞职比较不划算,如果公司能主动优化,我是会欣然接受的。
2024-03-25 19:54 来自北京 引用
7

adansmu

赞同来自: yjhys happysam2018 timtimtim 叶金银 hx279 西风烈 伴读小兽更多 »

这么忙的临床医生,怎么会这么低的收入?
按理说一年几十万总是有的。
楼主是在那种物价很低,人均收入也很低的西部县城吧
不要辞职,你读了这么多年书,放弃太可惜了,如果真的收入太少,向上级反映一下,要么加薪,或者要求降低工作量
2024-03-25 18:00 来自浙江 引用
0

东牛子

赞同来自:

忙的连上厕所那种都要挤时间,这种确实是挺忙了
2024-03-25 17:45 来自北京 引用
7

胖嘻嘻go

赞同来自: 四时自由 happysam2018 chenjiandong31 dingpenglei sdu2011 阿戒1899 walkerdu更多 »

同样也想今年辞职,同样年龄,类似的心境(工作导致情绪极差)
我觉得还在纠结辞不辞职,主要还是因为本金不够多、未来收益不确定性,还有一些对于辞职后周边人看法的压力
心理的问题,我觉得辞职肯定是有利的,但由于以上问题,一直无法果断辞职,日常就在纠结内耗,而且感觉心理问题对投资也有很大负面影响。也在等一个契机,牛市短期没有的话,确实最大可能是心理撑不住了
解决心理问题,我一直也在学习积极心理学、高敏感人群等,但工作这个因素一直存在,其实也没啥好办法,高敏感人群提到这类人特别容易出现40岁左右的职业断崖,也许是基因驱使吧
该不该辞职,也许没有对错,因为未来如何是未知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尽量追随自己的内心吧
第一次发帖,絮絮叨叨,不管未来如何祝好
2024-03-25 17:14 来自北京 引用
5

ericlule - 满招损 谦受益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跑路皮皮 闻琴天马 拈痛人 肥壮啃苹果更多 »

偶能体会到楼主那种累的程度。

对于每一个病人来说,都希望医生100%精力来诊断患者病情。

但对于医生来说,尤其现在患者和医生相互不信任、相互对立的境况,每天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病人,是一件非常累、心累的事。

有的时候,患者不单单需要充分的诊断,还需要医生提供 情绪价值。

和发达国家比,咱么国家的医生,给予的报酬和地位还是偏低。
2024-03-25 16:30 来自上海 引用
0

wind3

赞同来自:

兄弟我支持你,辞职要趁早!
2024-03-25 16:17 来自广东 引用
0

rentwu

赞同来自:

疫情在家待的还不够吗,其实一直在家也没趣的
2024-03-25 16:06 来自上海 引用
3

阴影下的猫 - 只爱陌生人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跑路皮皮 eric0016

想方设法往家附近的社区医院调职才是优解
2024-03-25 15:51 来自广东 引用
1

晴天的晴儿

赞同来自: oliversea

这作业是哪里抄的,也太厉害了
2024-03-25 15:25 来自浙江 引用
6

eugeneshi - 投资能力还不错的python程序员

赞同来自: yjhys happysam2018 发财牛 阴影下的猫 我的号没了 jiandanno1更多 »

@猫消灭人类
他40了估计不好转,而且辅助科室未必就能空闲。我09年在杭州医院实习,刚好是金融危机过去。遇到骨科主任,他和我们说自己在08年精确抄底投资股票,赚了好多钱,我们站着围成一圈听他讲,说的颇为自豪。我听科室其它人说,他赚的钱买下了一整栋电梯楼。从此,我便立志要在股票市场有所作为,毕业后去了一个三甲医院的辅助科室。可现在10多年过去了,不但市场上没做出多大的成绩,职业上也不可能发现什么了,只能混混日子。
骨科大家都懂的,也有可能是搞的灰色收入,说成是投资赚来的。
2024-03-25 14:55 来自江苏 引用
0

lehehe

赞同来自:

就这收益,我感觉可以辞职
2024-03-25 14:54 来自北京 引用
1

eugeneshi - 投资能力还不错的python程序员

赞同来自:

@qiyelishang
心理学有种说法,总是怀念过去的人,说明现在过得不幸福
不一定,有时候只是怀念自己逝去的青春而已,二八之年口袋空空,而立之年一切随风。
2024-03-25 14:53 来自江苏 引用
5

tomjerry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瀛幻想 walkerdu sdu2011 neverfailor更多 »

@汨江水
确实是医生,毕竟在临床干了这么多年,离开还是有些心理波动的,这也是发帖的主要原因,但并不会影响最终的决定。有时候看似有很多选择,其实只有自己知道根本没得选。
至于投资,能挣多少都随意吧,老婆的收入能勉强覆盖家庭支出,再配置点百万医疗对冲风险,其他的都看淡些。
老婆的强烈支持是做这个决定的重要依据,必竞离职后能立马改善家庭生活质量。
集思录的人都偏理性,凡事皆有两面性,理性能帮助做出正确决定,但理性...
兄好,作为过来人可以简单说一下感受。离开工作单位其实是与社会有较多的脱节,对生活的感知以及日常学习是有影响的,孤独感也会较多,这个是不利的一点。好处在与你自由掌握的时间会更多,对于自律的人是好事,对于普通人而言则是坏事。兄的主要矛盾如果是工作生活无法平衡,或许可以换个岗位、调整一下工作内容、请保姆等方式解决;若是对工作本身产生严重倦怠,那确实可以给自己一些gap time来思考调整是否换个赛道。除非对投资极端热爱,通过投资作为职业养家糊口的难度远超职场,毕竟这是一个无限游戏,且每年都可能要重来一次,好在你还有家庭这个坚强的后盾。
2024-03-25 14:46 来自广东 引用
4

eric0016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每日一歌 灬xjr 瀛幻想

@猫消灭人类
我也感觉是医生,辞职挺可惜,工作忙。
我也想过辞职,但一日三餐不好解决。
我现在休息也去单位吃饭的。
朋友,强烈建议不要这样。忘记哪里看过一心理学家的文章,大意就是哪怕单位环境再好,休息或下班后都不要在办公室消磨时光。单位就是工作的地方,休息时一定要换个其他环境,对身心健康好。喜欢独处的中年男人们,休息日、或者平日下班后暂时不想回家,哪怕找个星巴克傻坐着,也比呆在单位这个令人窒息的地方好。相信我!!!
2024-03-25 14:30修改 来自江苏 引用
0

GODSAVEME

赞同来自:

@qiyelishang
心理学有种说法,总是怀念过去的人,说明现在过得不幸福
不不不,那是因为人老了。
2024-03-25 13:39 来自湖南 引用
0

winglance

赞同来自:

有没有可能正因为你忙,平时没时间看盘,抄作业才有的这么高的收益,要是有大把时间盯盘了,不一定能抱得住啊。不管怎么说,向一线的医生致敬!确实很辛苦。
2024-03-25 13:26 来自山东 引用
0

qiyelishang

赞同来自:

@asdfgh4
职业投资后,我梦里多次回到当初的工厂,下午三点后去单位看看同事领导,还有什么活干,拿工资的时候想随便给一点就知足了,看见车间主任有点慌,不知道哪天就不能进工厂的大门了,害怕自己被开除。梦醒了,发现自己怀念的是曾经的青春曾经的同事所以梦里常去回顾,至于那个工厂那份工作都是道具不值一提
心理学有种说法,总是怀念过去的人,说明现在过得不幸福
2024-03-25 13:25 来自北京 引用
1

silizhe168

赞同来自: 番茄果

@新的绿茶
虽然我也是40岁辞职的,但是我建议楼主还是多积累点资金和投资经验再考虑职业投资。
楼主的主要问题:
本金太少还有2娃、
投资时间太短投资经验相对不足、
前几年即使是小资金收益率也不是太高、
还有全职投资并不意味着收益率会上升,
我全职后投资更加保守收益率不升反降。

身体不行的话,可以考虑请长假先休息个一年半载,
也好提前感受一下职业投资,万一后悔再去上班也不妨。
怎么可以休一年半载
2024-03-25 13:06 来自浙江 引用
3

wcwhere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番茄果 豫章

100个还是太少,况且还有2娃,小县城也要有个500个打底吧!
2024-03-25 13:06 来自江苏 引用
0

foodsy

赞同来自:

手抄心经,这个继续坚持就好了,轻易不要离职,生活有的时候需要死扛
2024-03-25 09:15 来自北京 引用
0

nskm

赞同来自:

大多数人不都是负重前行么?
2024-03-25 08:50 来自吉林 引用
0

GODSAVEME

赞同来自:

@buger19
为什么不请个保姆帮忙带娃呢?毕竟县城保姆价格不贵啊
县城保姆也要五千
2024-03-25 08:47 来自湖南 引用
0

buger19

赞同来自:

为什么不请个保姆帮忙带娃呢?毕竟县城保姆价格不贵啊
2024-03-25 08:30 来自重庆 引用
1

一休哥们儿

赞同来自: 番茄果

按现金流折现估值,你这份工作的现值至少是300个
2024-03-25 08:00 来自四川 引用
16

猫消灭人类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timtimtim 井中月丶 超级怂人全靠蒙 番茄果 拈痛人 口口夕口木 真秋之影 困了学索隆 qiyelishang hantang001 地地道道的 sdu2011 gaokui16816888 牵手 drzb更多 »

@地地道道的
医生可以去医技岗啊,比如病理科、医务科,医生的年收入只有10个有点少,不大理解。
按你目前的资金与收益率,全职后立马有压力,虽然最近几年都盈利,但是没有人敢说每年确定盈利的。你的资金体量按年收益率10个点,也就10多万的收入,而如果换个清闲点的岗位,一年5万的收入总归有,那样投资的压力也没那么大,毕竟是稳定的收入,这个就像价值股投资一样,有着稳定的分红才有底气,光靠波动很难。
他40了估计不好转,而且辅助科室未必就能空闲。
我09年在杭州医院实习,刚好是金融危机过去。遇到骨科主任,他和我们说自己在08年精确抄底投资股票,赚了好多钱,我们站着围成一圈听他讲,说的颇为自豪。我听科室其它人说,他赚的钱买下了一整栋电梯楼。
从此,我便立志要在股票市场有所作为,毕业后去了一个三甲医院的辅助科室。可现在10多年过去了,不但市场上没做出多大的成绩,职业上也不可能发现什么了,只能混混日子。
2024-03-25 07:56 来自浙江 引用
13

地地道道的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timtimtim 明园 西风烈 gaokui16816888 jiandanno1 kolanta 自以为价值投资 糖糖糖糖 二维无极 drzb 山脚下的石头 好奇心135更多 »

医生可以去医技岗啊,比如病理科、医务科,医生的年收入只有10个有点少,不大理解。
按你目前的资金与收益率,全职后立马有压力,虽然最近几年都盈利,但是没有人敢说每年确定盈利的。你的资金体量按年收益率10个点,也就10多万的收入,而如果换个清闲点的岗位,一年5万的收入总归有,那样投资的压力也没那么大,毕竟是稳定的收入,这个就像价值股投资一样,有着稳定的分红才有底气,光靠波动很难。
2024-03-25 01:47 来自江苏 引用
5

新的绿茶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傻呆书生 番茄果 西风烈 waterfront更多 »

虽然我也是40岁辞职的,但是我建议楼主还是多积累点资金和投资经验再考虑职业投资。
楼主的主要问题:
本金太少还有2娃、
投资时间太短投资经验相对不足、
前几年即使是小资金收益率也不是太高、
还有全职投资并不意味着收益率会上升,
我全职后投资更加保守收益率不升反降。

身体不行的话,可以考虑请长假先休息个一年半载,
也好提前感受一下职业投资,万一后悔再去上班也不妨。
2024-03-24 23:58修改 来自江苏 引用
0

hecfen

赞同来自:

汨罗老乡?
2024-03-24 19:23 来自北京 引用
5

我吃哈密瓜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lehehe 曳落 波风水门 思璇更多 »

抄作业水平牛皮啊,问下是抄的哪些大佬的作业?
2024-03-24 18:44 来自福建 引用
10

骑鱼V看海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西风烈 困了学索隆 qiyelishang windlike Restone henji01 波风水门 神修 luckzpz更多 »

你上厕所都要挤时间,哪里来的时间玩股票。。
我是制造业的,40岁辞职,再进企业基本不可能了
建议慎重吧
2024-03-24 17:31 来自湖南 引用
0

chenyw222

赞同来自:

建议往学校医生方向走走,任务可能轻松些
2024-03-24 17:25 来自浙江 引用
6

oie9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西风烈 困了学索隆 specialelf Restone 波风水门更多 »

建议先考虑清楚,别轻易离开回不去的好坑。你觉得这鸡肋,可能在别人眼里是香饽饽。十年前我也是疲倦了偶尔的加班,升职缓慢,离开外企响应全民创业,结果离开后才发现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半桶水在这个社会上晃荡,前面积累的资金消耗殆尽,从事的行业江河日下,这时就挺后悔的,梦里都想着如果能回去都好。怀念老单位的各种福利,自己来做真是难啊...
2024-03-24 17:22 来自浙江 引用
39

fdcfdc

赞同来自: zyc95 happysam2018 傻呆书生 luffy27 塔塔桔 阿戒1899 suijimanbu 每天在路上 明园 nemours0901 小番茄黄瓜 股息养老 北昼星 影约 liangzai2006 口口夕口木 困了学索隆 qiyelishang allrights nimbus 小山 老婆饼里没老婆 gaokui16816888 zfengzheng hanbing0356 帕先奴 Restone 糖糖糖糖 虎虎生葳 匹诺曹Y wjeep 波风水门 阿尔伯特大白菜 夜路沙冷 dingo49 阿溪 慧生 山就在脚下 wyr3721更多 »

说点儿和别人不一样。当要两个孩子的时候已经决定了生活不会轻松。若是辞职了,想过最坏的打算吗?找不到高薪工作,老婆离婚,并且把孩子都扔给你。生活该如何继续?结婚丁克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可以活出自我,可以辞职,基本可以随心所欲,有了孩子再无自由,孩子越多,压力越大。
能上网咨询说明还在犹豫。等到已决定时是不会有这么多话
16年也曾彷徨无助上网问寻,N年后不需要咨询任何人已经痛快办理了离职。补偿金没有无所谓,再过几年就退休也无所谓,单位都是非常惋惜的眼神和话语。这是脱颖而出得到的都是善意。若还是沉浸其中被压榨被轻视才是常态。
曾经人事科主任说过。你死在岗位上也能补偿几十万。去你M的,老娘是要挣几千万上亿的,给的买命钱太少,不伺候,拜拜。
2024-03-24 17:38修改 来自河南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5-03-02 20:26
  • 浏览: 88526
  • 关注: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