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财美债和美元的思考,2024

先讲一下实操情况
23年10月,11月买了一些30Y美债,受制于资金限制。2024年一二季度又买了一些。目前30Y 4.6%,比23年买的那部分要低,比24年买的要高一些。

操作计划:
1. 未来每次美联储议息会议再买一点。
2. 持有至到期。
3. 利息用于消费。
4. 未来有钱开始配置黄金。
下面讲讲心路历程:
1. 我最开始买的是增额寿,3.5%,养老的钱。说实话,这个利率水平我有点担心,未来国内会不会出现严重通胀。因为长期货币通胀是对所有的zf有利的。地方债务又这么严重,搞1-2次严重通胀是符合逻辑的。
2. 所以大部分钱都是大额存单,因为还没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向。理财和信托这么多年没有买过,现在更是不可年买。
3. 偶然在一个比较好的时间,关注到了美债30Y。当时5%左右,赶紧买了一点。当时的考虑是,对地方债务没有信心,当然对汇率也没有信心。首先不担心汇率风险。其次,同样持有30年,接近5%的美债,和3.5%的增额寿差距是巨大的,按本金算,有150%的差距。缺点是增额寿锁定的期限更长,可以超过30年,而买到的30Y美债剩余期限可能只有25年,锁定的期限有限。
4. 美国降息延迟对于我来说是个好事,未来可能还会延迟,这样我有更好的价格加仓。反正是持有至到期。
5. 最近发现了一个新的情况,按利率期限拆分剩余期限30年的复合收益率,发现10-20年复合收益是4.98%,而20-30年是4.46%。更“离谱“的是,剩余期限25年的债券,YTD4.75%,按这个推算25-30年区间的复合收益率只有4.09%。这个期限结构体现出当前市场预期2049-2054年的利率水平是相对较低的,倾向于相信未来会是一个相对较低的利率环境。
6. 从实操看,我一直是尽量买入剩余期限最长的美债,比如29.8年。现在看,是不是可以考虑买入25年左右的美债。这个问题还没有想清楚
7. 后来在朋友的提示下,我看了一下黄金。本来我是抵触的,因为黄金产量不均衡,高金价并不一定符合某些GJ的利益,另外未来是否有新增储量根本说不清,本身我是更倾向于总量约束更明确的虚拟货币的。另外,我是不看好黄金的,如果复制1980-2000年的走势,拿了20年喝西北风去怎么办。在朋友的提示下我看了一下黄金。发现供需基本面确实有变化,先是口罩影响了供应端,后来是央行影响了需求端。或许,完全逆转了。
8. 基于供需的数据的改变,我倾向于相信,黄金或许能延续10%+的长期复合收益。作为资产配置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9. 另外,黄金也是全球定价的,相当于可以替我规避(如果)内部出现严重通胀,或者汇率大幅度贬值的风险。
10. 从操作来说,我倾向于银行渠道,安全是第一位的。2022年纸黄金全面取缔,现在有的只有依托实物的积存金。
11. 不同银行的黄金买卖费率差别很大。首先四大行都排除了,Z字头股份行看起来还可以,固定费率2.4元/克。定期还有0.6%的年利率。然而进一步了解我发现,有的股份行给的更高,P字头某股份行给到了1%,而且如果持有不到1年可以分级靠档,(前一家提前支取只有0.1%的活期利率,另一家Z字头一年似乎给到了1.38%。不过不同银行的交易时间不同,价格和上海金的差距也不同。目前我准备考虑这三家银行都定投一部分。

总结一下,上面提到的无论是增额寿,还是30年美债,还是黄金,都是养老金的配置计划,使用的都是短期不准备用到的钱。以美债为主,黄金为辅。
当然这里隐含了我对房地产的悲观预期,过去五年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没记错的话,帝都的数据是几乎腰斩了,学区房刚需会有明显的持续回落。学区房价格的崩塌将会对老破小和其他房产的价格进一步压制,未来5年对房地产价格都比较悲观。长期看,我不敢想象未来30年房地产价格有3%+的复合增长率。打个比方,如果复合收益率3.5%,目前帝都中信城150平2900万,30年后的价格要达到8000万+。相应的收入和财富水平需要达到什么水平,人均一个小目标?关键是我看不到目前收入和财富向这个方向发展(/或者简单通胀)的路径,至少目前没有。所以目前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话4%的收益我觉得对我来说是足够了。
当然,权益部分我也有不少仓位,从目前来看,权益部分的预期是0。也就是单纯靠上述配置实现养老金的配置收益,如果权益也有一定的正收益,对我来说属于意外之喜。
发表时间 2024-05-10 12:41     来自北京

赞同来自: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4-05-10 12:41
  • 浏览: 175
  • 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