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一个疑惑,这个市场上真的可以做到学习的越多,理解越深,就能赚的多吗?这个市场真的没有方法论可以实现超越市场常规理财的一种年化5-10个点的方法吗?
在市场上打斗,终究发现这个游戏是跟人玩的游戏,人的博弈,这个玩意数学物理的方法论可能真的没法简单的给出一个输入到输出的直接100%准确结果,更多是概率zz钱权游戏,这个方面的训练可能还不是一般人能玩的。所以个股,行业,宽基里面,个股的难度系数着实太难了,尤其是市值小的个股,与人斗的激烈程度不是一个小伞能够有大赢面的。。。
赞同来自: Mingz 、南西利弗莫尔 、意外的角落 、dafengtongxue
投资说到底就是低买高卖.
你对行业公司有了解,目的是为了判断价值.
好多人对行业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判断不了价值,
这种懂没有用.
赞同来自: wangyang661
中国改开几十年,从农业国变为世界第二GDP强国,股市却这个样子,主要是人心太卷,涨一点就卖,高开就卖,没有跟公司共同成长的耐心不是先富坑未富吗?或者说只有部分是有良心的,大部分都是骗子上市割韭菜?
懂的多的内容别人也懂,而且你懂的时候,这些方法技巧其实已经过时或者失效了。
懂得少是指这东西懂得人越少越好,独门最好,不论是赌方向还是套利,你自己研究出哪怕一条有效的方法就够用了。
赞同来自: 菠萝来一个 、boeing767 、wangyang661 、pppppp
狗哥说,我不知道是什么功夫,我只知道随心所欲。
诸葛亮说,略懂,略懂。
佛说,懂者,非懂,是名懂。
就是你懂的太多了,所以赚不到钱。懂的太多,着相太深,不可自拔啊。
正确的大方向比方法更重要。换个说法就是: 战略第一、战术第二
这句话最少值五万,免费送你了。
----------------------
另外,为什么懂的很多,还是不能xxxxxx
根层原因是:其力未充
进而是: 量变还沒到质变的时候
赞同来自: 原来的归原来 、hjndhr 、二零20大吉大利 、zyc田忌赛马 、pppppp 、 、更多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除了实践自己已有的知识外,楼主或许还可以更新一下看待市场的角度。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若存若亡,也就是“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意思。很多人常年探索股市规律,在某一个时刻,他会生出一种“悟道”的感觉,那一刻股市运行规律是如此清晰,让人不由感慨“大道至简”。但是过了几天,这种感觉渐渐消退,他又重归于迷茫和浑浑噩噩之中,这就是“若存若亡”,或者用佛教的术语,就是“退转”。
真正让人从“悟道”蜕变为“得道”的诀窍,就是“勤而行之”这四个字,或者更...
我大概把股市的模式分为三种:
1.营销员
2. 杂货铺
3. 农场
营销员把一个东西说得天花乱坠,就为了高价卖给顾客,营销到极致就变传销。这种模式对应的是短线投机,几乎是投机者之间的纯粹博弈。
杂货铺老板根据经验或具体数据,进货热销商品,然后卖给上门的顾客。顾客何时来虽然不确定,买什么也不确定,但是在概率分布曲线的覆盖下,随着时间推移,顾客来是一定的,因而盈利也是大概率的。可转债摊饼就是这种模式的运用之一。这种模式不与人博弈,而更多的是与自己博弈,你留存多少流动资金(现金仓位),你进货保质期多长(持仓期限),你追求小富即安还是可能大富(囤低风险品种还是其他)等等。
农场,你按照规律耕种,最后收获成果是一定的(除非极端情况),而收获成果的多少才是概率的。这种模式几乎不参与博弈,也就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
第一种模式,几乎没有思维复利(原因就不解释了)。第二种模式,通过数据,模型,精细化管理,是能有很大提升的。第三种模式,巴菲特已经证明了有巨大的思维复利。
我个人很不擅长博弈,凡是博弈都亏钱,如果楼主也是遇到这种情况,换模式是最好的选择。
赞同来自: 流沙少帅
楼主的问题类似于,考了科目一就开车上路,然后发现总是撞车。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首先,学习很多的汽车结构、内燃机原理或者道路安全教育,这些和稳定驾驶这个核心诉求从长期看有一定关系,但是那些知识并不能解决具体问题;
其次,哪怕学了具体操作技术,比如后视镜对齐某个标志、方向盘打1圈还是2圈,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依然无法变成自身的一项技能;
再次,经过训练掌握了驾驶技术,在日常的行驶过程里,仍然可能因为自己的疲劳、疏忽或者...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若存若亡,也就是“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意思。很多人常年探索股市规律,在某一个时刻,他会生出一种“悟道”的感觉,那一刻股市运行规律是如此清晰,让人不由感慨“大道至简”。但是过了几天,这种感觉渐渐消退,他又重归于迷茫和浑浑噩噩之中,这就是“若存若亡”,或者用佛教的术语,就是“退转”。
真正让人从“悟道”蜕变为“得道”的诀窍,就是“勤而行之”这四个字,或者更现代化的词语,“实践”,解决楼主的问题的途径就这么简单。
ST牧羊 - 此人不学无术,贪财好色,与人常做无谓口舌之争,遇事夸夸其谈百无一用,判其投胎南瞻部洲,当一股民,昼则殚精竭虑交易,夜则膏油继晷复盘,终年盘桓于三千点,账户缩水日甚一日,活活亏煞他罢了
第二,运气不好。很多名声在外的基金经理,虽然学历都是清北博士,因为众所周知的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其投资水平并不高,但是运气好,猜对点梭哈了某个行业,就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时间拉长,这些人会被打回原形的。
第三,大环境不好。虽然我坚定的相信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但A股的表现总是让人打脸。在这种市场里,想要挣钱的难度确实非常高,也非常难受。牛短熊长,从15年夏天牛市结束到今天已经整整九年了,就算再来一轮一年半载的牛市,又有多少人还能等待。
赞同来自: 灵活的蓝胖子 、昆仑之高有积雪 、linns12 、zyc95 、djc3541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首先,学习很多的汽车结构、内燃机原理或者道路安全教育,这些和稳定驾驶这个核心诉求从长期看有一定关系,但是那些知识并不能解决具体问题;
其次,哪怕学了具体操作技术,比如后视镜对齐某个标志、方向盘打1圈还是2圈,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依然无法变成自身的一项技能;
再次,经过训练掌握了驾驶技术,在日常的行驶过程里,仍然可能因为自己的疲劳、疏忽或者其他身体因素,又或是意外或者被动发生交通事故,充分的训练也只能解决开始上路的问题,需要长期持续的专注、投入以及敬畏以保证驾驶安全;
最后,为什么每个人都知道开车要训练、炒菜要训练、编程要训练,却意识不到交易要训练呢?因为具有真正交易能力的人训练其他人的回报一般情况都低于自己交易的回报,这是无法产业化的行为。无法产业化的行为,哪怕有个别人愿意无私传授,依然不会改变在大范围难以被认知的现实。
lixinfeng02 - 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ST牧羊 - 此人不学无术,贪财好色,与人常做无谓口舌之争,遇事夸夸其谈百无一用,判其投胎南瞻部洲,当一股民,昼则殚精竭虑交易,夜则膏油继晷复盘,终年盘桓于三千点,账户缩水日甚一日,活活亏煞他罢了
问题可能就出在“似乎很多”这四个字上:不是这样的,这兄弟的认识停留在现象,懂得再多也没用,把握住本质才是关键
似乎,说明认识上的似是而非,不确实、不深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在应该没多少人读书十遍以上吧;
很多,说明涉猎太广,对于普通人来说,广必然就不精。我看纪录片里,巴菲特生活几乎不能自理,而现实中的人,都希望兴趣广泛,才情俱佳,随便什么都能说上两句,引得众人喝彩(MD,写到这儿,发现自己也是这样,啥都想评论两句...)
怎么办?反其道而行之,一旦走上懂的确实很...
赞同来自: 火焰宝山 、hjndhr 、neverfailor 、lucylv
这对么?
显然不对,没有任何有限的人能够保障基于归纳、因果的认识是正确的;除非存在一个无限的神格来给你打包票;而从“上帝视角”看,到处都是黑天鹅
我们渺小的人类只有在一次次实践和踩雷中验证认知;所以大部分情况下,一个人的认知越多、验证越多、就越会踩雷
懂得越多,亏得越多
yongwc - 跌了买,涨了卖
股市就是一个博弈市场,就像下象棋,有没有一个确定的方法能让你赢棋?只要按规则来,那就肯定没有,除非作弊。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赞同来自: 投资旗舰 、愚豆酱 、不赚钱的股民 、胆子真不大 、火焰宝山 、 、 、 、更多 »
似乎,说明认识上的似是而非,不确实、不深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在应该没多少人读书十遍以上吧;
很多,说明涉猎太广,对于普通人来说,广必然就不精。我看纪录片里,巴菲特生活几乎不能自理,而现实中的人,都希望兴趣广泛,才情俱佳,随便什么都能说上两句,引得众人喝彩(MD,写到这儿,发现自己也是这样,啥都想评论两句...)
怎么办?反其道而行之,一旦走上懂的确实很少这条路,就能赚钱了。比如,很多大佬就明确说“确实只懂可转债”,可以借鉴。其实“懂可转债”还是广了,应该更少一些,只懂问题债、只懂高价债、只懂可转债的T0交易,更好。
先定义什么是知识吧。这个定义清晰了,后面其实就不用讨论了。
知识的基本属性之一,就应该是有用和提升效率,很多人故意混淆这一点,把平白无故生杠杆或者摸了电门后常规救护当成了日常常规应该,这些不是“知识”,起码不是正常应用的知识。
起个头,大意如此吧。
因为你懂的都是大家都懂,书上都写了。一大群人把能挣的钱都挣了。
去币圈吧,机会窗口也快关了。不过相比 a 股,还有很大的机会。
但也就最后100倍了。以后会和大 A 一样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