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脚指姆都能想到,萝卜的后台运营成本和前台面临的问题肯定不比滴滴们少。现在这个价格无非是互联网大厂的惯用打法,看看共享单车和外卖,烧了一波波钱,现在费用一直在涨,企业还不怎么赚钱。所以综合来看,萝卜目前的革新就是和广大滴滴司机抢生计,而没解决提升社会效率这一问题。算上无人配送,全国快递员和司机加起来有近三千万人,所以这又关乎民生问题。短期来看,重点领域重点城市试行还行,全面铺开的话一张A4纸就干废。长期来看必定会有一个政府和社会慢慢消纳它的过程,但消纳需要多久,主要还是看解放出来的生产力可以用来做什么。
为什么我有以上的想法呢,因为在我所处的行业喜欢提一个叫“黑灯工厂”的名词,当地政府的态度是可以有(代表先进),但不能全是(承担社会责任)。你报批的时候还得提能解决多少就业,培训多少技能人员,纳多少税。
所以百度这个,跟风抄一波还可以,真不要一股脑冲进去,梭哈。

如果被黑客攻击 支付宝微信银行卡和股市账户里的钱都没了咋办 不能因为离开股市和银行还有移动支付就活不下去就能把这么大个危险无视啊所以您到目前为止一直坚持用的现金 对吧巴菲特公司那笔极低价格成交的,直接交易回滚,不做数。
电脑死机,重启,删除修改后,直接恢复回滚。
你只要了解一下,财务记账方式,就不会说这种话。就算银行系统黑客攻击了,修改,删除了,也可以用之前的备份全部恢复过来。
人的生命当电脑游戏穿越火线,挂了,再玩一局。

跬步致远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tcswcch 、沐柰

你这个明显混z逻辑。确实,看到视频无人出租一直让超出停止线的非机,停在那一动不动,后面车狂按喇叭。
不说我们体制问题。
就是现在有人驾驶撞死闯红灯行人,最后行人告的时候,也是把保险公司拉上一起的。保险公司怕不是什么小公司。
就说一点,无人汽车逻辑是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直接撞死,估计这家公司是再找死,第二天立马监管铁拳拍死。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Jobless 、东篱看南山
东亚文明是「实用主义」的巅峰,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对神圣性的东西存而不论,而唯以实效作为评判标准。它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JSL还能看到网左念经,稀奇
一个是「保旧秩序守」。不存在从天而降的「神圣秩序」并不意味着社会不需要神圣性,只不过这种神圣性从神的权能变成了属于人的权力。我们很擅长把保守的对象从「神圣秩序」替换成「旧秩序」,并且把「旧秩序」给「神圣化」,经典体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说白了这就是无保可守的无奈境况下...

赞同来自: haitun2011
电动车和行人不遵守规则,刚好可以用无人汽车来治。无人汽车撞死人,不用赔,因为找不到人,和大公司打官司,自己闯红灯也打不赢官司。用不了多久,行人就不敢闯红灯了,敢碰瓷的死的死残废的残废,再也不敢嚣张了。你这个明显混z逻辑。
不说我们体制问题。
就是现在有人驾驶撞死闯红灯行人,最后行人告的时候,也是把保险公司拉上一起的。保险公司怕不是什么小公司。
就说一点,无人汽车逻辑是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直接撞死,估计这家公司是再找死,第二天立马监管铁拳拍死。

赞同来自: haitun2011
电动车和行人不遵守规则,刚好可以用无人汽车来治。我也希望社会能按你所说的那样运行,以法制为本,而不是按闹分配,和稀泥,但从公交车转弯必停,绿灯也停,来看,就一点儿也不乐观
无人汽车撞死人,不用赔,因为找不到人,和大公司打官司,自己闯红灯也打不赢官司。
用不了多久,行人就不敢闯红灯了,敢碰瓷的死的死残废的残废,再也不敢嚣张了。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紫水瓶 、九月森林
饼足够大,狗还能吃到掉下来的渣。如果小到连他儿女都不够吃,狗只能吃shit了。现在最贫困的人也比大清的小地主过的好吧。
生产率提升,就是把饼做大。至于能不能上桌吃饼,按国人的尿(nu)性,没机会,法国汽油涨价,出租车司机都能上街,不评判他们是不是太自私太矫情了,但人家至少在强有力的声明自己的立场(如果只是一小撮人的一厢情愿,自然会逐渐式微)。我们,有代表代表我们,底层和他们这都生殖隔离了,指着他代表你?8亿农民不想养老金并轨?他们不敢想,即便梦到了,老爷愿意给你平均?你配么。


赞同来自: flowerli 、happysam2018 、东雷 、wjjwilliam
2、车与车相撞交通事故后,交通法规要求人类驾驶员摆放三角警示架,抢救伤员,避免二次伤害事故。AI车能做到吗?AI车不做这些,一方面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援,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连环事故。
目前看AI车只适合跑市内固定线路的专线,或者旅游景点里那种摆渡车。

赞同来自: 企鹅二图一 、happysam2018 、lululululewis 、明园 、homanking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竹语松涛
越是科技不发达的地区,或是因为这样那样拒绝科技产品的,失业率越高这里隐含了一个巨大的假设:被替换的人可以在其他行业/领域找到待遇相近的工作。
完全无人驾驶,运输效率会极大提升,节约下来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无疑可以用到别的方面
归根到底,会出问题,也不过是分配方面,是可以通过磨合解决的
经济学中在谈比较优势的时候都是这么说的,例如发达国家把低端产业外包到新兴市场国家,发达国家公司降低了成本,新兴市场国家提升了收入,获得了技术,看起来参与各方效率都提升了,win-win。
然而成本是否降低要看你从哪个维度来看,对发达国家的单个公司来讲,确实是这样,但是对于国家来讲,要看整个社会成本:这些人是否要重新培训?找不到工作是否要救济?长期失业会不会引发治安问题?会不会走向极端?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就不会有现在如火如荼的逆全球化,也不会有产生特朗普的土壤。
利用分配机制来解决也从未实现,未来也不像是能实现的样子。
个人的浮沉终究湮没在经济学家的宏大叙事中。

赞同来自: 渭水狂歌
支持无人驾驶,支持推广全国你根本没想明白。题目都错了。合理的题目是这样的:
乘客费用支出低+资本为了抢市场大额补贴出血+乱收费、绕路乱象减少+驾驶员素质导致影响乘客心情
vs
驾驶员下岗
我选前者
驾驶员下岗不是无人驾驶害的,而是早就应该无人驾驶,是之前技术水平达不到的一种人工替代方案罢了
现在技术水平提高,可以开始试点了,必须大力支持
远的例子很多,近的例子不就是etc,这几年,用得多舒服!
乘客费用支出低+资本为了抢市场大额补贴出血+乱收费、绕路乱象减少+……
vs
你下岗
你怎么选?
别说你不是司机,影响不到你。那是你没见识过回旋镖的威力。你的选择有可能以极其诡异的回路反过来影响你自己。现在,你来做个选择……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跑路皮皮 、jjmdh
企业无人驾驶产生的生命事故,其实和火车出轨、飞机出事那种处理就行了。这些不用针对无人驾驶立法也能处理。
而对于个人的无人驾驶,产生的事故就会拉扯太多了,究竟是车子问题?还是驾驶员问题?还是路人问题?

1.还是韭菜思维,一直怕自己的碗被人砸了。普通人能够抵挡科技的进步吗,难道不应该拥抱科技,科技的进步普通人才有那么一点机会分蛋糕吗2.应该把怒气转移至权贵阶层,既然我不好过,那我直接掀桌子,无人公务员,无人审批等等难道不比司机难度更小,更应该被代替吗?啥管理层,啥领导,都不会应该存在,一切走流程,简政才是正道,根本不应该养这么多领导。国家不是不富有,只是果实都被镰刀收割了,因为领导的价值被超额兑...顺民当太久了,都不知道反抗了!


zoetina52
- 以前什么都不懂,日子过得好好的。后来我学习了些理财知识,家里的钱越理越少。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跑路皮皮 、思则有备
如果被黑客攻击,到时几十万辆萝卜车,停大路中间,所有大城市交通全部瘫痪。这还是最轻的危害如果被黑客攻击 支付宝微信银行卡和股市账户里的钱都没了咋办
不能因为离开股市和银行还有移动支付就活不下去就能把这么大个危险无视啊
所以您到目前为止一直坚持用的现金 对吧

赞同来自: flowerli 、happysam2018 、小飞龙 、aaronyhang 、rxtz 、 、 、 、 、 、 、更多 »
东亚文明是「实用主义」的巅峰,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对神圣性的东西存而不论,而唯以实效作为评判标准。它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层主最后这一段写得不错:
一个是「保旧秩序守」。不存在从天而降的「神圣秩序」并不意味着社会不需要神圣性,只不过这种神圣性从神的权能变成了属于人的权力。我们很擅长把保守的对象从「神圣秩序」替换成「旧秩序」,并且把「旧秩序」给「神圣化」,经典体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说白了这就是无保可守的无奈境况下...
最后,哪怕从「唯生产力论」视角来看,这玩意真的能大言炎炎地称之为「进步」吗?「唯生产力论」的具体内涵是「通过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做大增量蛋糕」。纺纱机能取代工人提高生产力是因为它产的纱真的更多,汽车能取代马车夫提高生产力是因为它真的更快。无人出租是能拉的人更多了?还是出租车的速度更快了?都没有?那说什么「提高生产力」,又何来「进步性」?无人化之于社会生产的提高在于它能够批量自动化处理,核心在于「批量性」,这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在这个意义上它提高了社会生产总效率。无人驾驶除了替代掉司机以及确实给行人礼让司机的武汉增加一些上路体验的话,哪一点提高了效率呢?如果说向「向社会大学输送更多毕业员工」也算的话,那我想抢劫和偷盗一定是慈善行为,因为他们确实「提高了财富流通效率、拉动内需、提高就业」了。在现有生产关系下,无人驾驶与其说是生产力变革,不如说纯粹是把钱从穷人手里拿到富人手里的分配变革。
层主是少有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网友
关于新技术,最被滥用的一句话就是:“某某替代某某,就像汽车替代马车”
我对这种比喻深恶痛绝!凡是轻易这么说的人,一般逻辑思维能力较弱
中国文学作品中有太多的比喻,比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类,确实语言优美
但比喻属于文学艺术范畴,比喻不能替代逻辑推理,滥用比喻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
一项新技术的出现,是否具有“就像汽车替代马车”这种效果,必须深入分析:
1,是否提升GDP,即这项商品或服务的单价是否上升或总销售额是否提高了
2,是否总体上增加了就业岗位
3,是否有合理的财富再分配再平衡手段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蒸汽机、纺织机等,当然意味着进步,因为这些新技术最后增加了英国的出口以及增强了英国的军事能力。而且英国的民主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财富(包括从外国掠夺来的财富)的再分配再平衡,比如提高国民福利等。
内卷、价格战,并不是进步,虽然它门伴随有效率的提高。

百度一下,你什么都不知道。能查到的只有各种广告,莆田系,xxx死了也没几年啊。讲个笑话,天天鼓吹ai,智能。。搜索引擎数十年,国内现在发展到了手动都搜不出来阶段。。如此没有底线的丧心病狂企业,运营无人驾驶,国家不怕哪天被间谍策反了?想想都头大,这也不是我等能操心的。。如果被黑客攻击,到时几十万辆萝卜车,停大路中间,所有大城市交通全部瘫痪。
这还是最轻的危害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rj45 、lululululewis 、exocet 、红糖饼 、 、 、 、 、更多 »
另一方面,不管是出租车,还是网约车,都是为公众出行服务的,应该有公开合理的定价体系,不能随意地调高或调低价格。在网约车出现之前,出租车牌照数量受限制,并且严打私人参与运营载客。然后忽然放开网约车了,价格体系完全是网约车平台说了算,想“补贴”就补贴,想宰客就宰客,虽然涉嫌不正当竞争,但没人管。网约车还能保持可接受的价格,完全是因为还有正规的出租车参与竞争。
所以无人出租车可以存在,但定价必须公开合理,不能与现有的出租车相差太多。推广时可以有优惠,但必须有明确的次数限制。不能前期靠低价挤垮竞争对手,后期高价收割公众。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安静的小白 、J153601019

赞同来自: seancai110
科技进步应该让人类生活得更轻松,但为什么人类生活并未变得更轻松,反而越来越卷?问题出在分配机制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越有钱越容易赚钱,越没钱越难赚到钱。这个难题难倒了所有的人,这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具有大智慧就能解决的。解法很简单, 对资本/资产征税, 对收入/所得免税, 没人敢动这一步.
科技的进步无人能阻挡,历史的车轮也从未停止滚动,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不论是机器人或是人,一批人取代另一批人迟早都会发生,各个层面的取代...

赞同来自: jcd888 、沐柰 、happysam2018 、负重远行 、红糖饼 、更多 »
东亚文明是「实用主义」的巅峰,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对神圣性的东西存而不论,而唯以实效作为评判标准。它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保旧秩序守」。不存在从天而降的「神圣秩序」并不意味着社会不需要神圣性,只不过这种神圣性从神的权能变成了属于人的权力。我们很擅长把保守的对象从「神圣秩序」替换成「旧秩序」,并且把「旧秩序」给「神圣化」,经典体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说白了这就是无保可守的无奈境况下...旧的行业的消退,也有新行业的产生。要你这样想,工厂里自动化机械臂等无人车间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也挤占了原来工人的工作岗位。科技的进步将人们从繁重危险机械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以前网约车,快递,外卖、网购这些行业一二十年前也没有,也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行业的发展新产生的行业,吸纳了成千上万的从业者。不要担心无人驾驶抢占了网约车司机的岗位,也许过不了多久新的行业又会产生。个人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脚步。

赞同来自: 沐柰 、happysam2018 、草草说说 、zoetina52 、笑掉大牙的熊猫更多 »
东亚文明是「实用主义」的巅峰,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对神圣性的东西存而不论,而唯以实效作为评判标准。它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说了很多概念,但逻辑推理不够。首先要定义效率提高的概念,才能谈无人出租算不算效率提高。在工厂里,如果单位时间的产量没变,但通过工艺改善,比如使用工具或改善方法,工人人数减少了;转基因农业,单位面积的产量没变,但需要的化肥减少了。这些情况在利益相关人看来算效率提高。哪些算效率提高,哪些不算,不是由哲学家来判断的,是由利益相关人在市场条件下做出抉择,如果他的决定错了,成本处于劣势,可能被市场淘汰
一个是「保旧秩序守」。不存在从天而降的「神圣秩序」并不意味着社会不需要神圣性,只不过这种神圣性从神的权能变成了属于人的权力。我们很擅长把保守的对象从「神圣秩序」替换成「旧秩序」,并且把「旧秩序」给「神圣化」,经典体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说白了这就是无保可守的无奈境况下...

赞同来自: lifcspicer
科技进步应该让人类生活得更轻松,但为什么人类生活并未变得更轻松,反而越来越卷?问题出在分配机制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越有钱越容易赚钱,越没钱越难赚到钱。这个难题难倒了所有的人,这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具有大智慧就能解决的。科技的进步无人能阻挡,历史的车轮也从未停止滚动,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不论是机器人或是人,一批人取代另一批人迟早都会发生,各个层面的取代...赞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高中历史的一道考题,刚才搜了一下,好像现在还在考。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也不管我们是受益方还是受损方(互联网也方便了人民群众自学法条),历史的车轮都是冷酷而不可阻挡的。我也想到了这个,包括马车和蒸汽机车赛跑的典故。 所以才说近景和远景。历史的一粒尘埃压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zoetina52
- 以前什么都不懂,日子过得好好的。后来我学习了些理财知识,家里的钱越理越少。
赞同来自: jcd888 、happysam2018 、kiwihou 、Lee97 、红糖饼 、 、 、更多 »
东亚文明是「实用主义」的巅峰,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对神圣性的东西存而不论,而唯以实效作为评判标准。它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保旧秩序守」。不存在从天而降的「神圣秩序」并不意味着社会不需要神圣性,只不过这种神圣性从神的权能变成了属于人的权力。我们很擅长把保守的对象从「神圣秩序」替换成「旧秩序」,并且把「旧秩序」给「神圣化」,经典体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说白了这就是无保可守的无奈境况下...说了那么多 落脚点不还是那一套吗
第一这玩意没用 看不到啥实际的提升
第二这玩意会造成很多人失业 威胁社会稳定
远的不说 这两个理论在刚淘宝出来一直有 现在看结果就是真香
很多进步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历史车轮也是拦不住的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rj45 、aara 、alongside 、二维无极 、 、更多 »
想多了 一个是全新的生产力形式 一个是司机变到后台去而已 从效率和经济性和沟通便捷性上没有什么提升 其实相对适用的是有些场景不想让司机在场或者新疆那些司机开着很犯困穿越无人区这种地带 去干一些特殊的运输 小众而已 没那么大市场可以是无人驾驶出租车,也可以是无人驾驶装甲车、无人火炮发射车,你不干,你不去积累技术,总有人会干,去发展技术。人肉与机械的对抗,估计比小舢板对抗铁甲舰还要惨烈。被打的那方要是谈起历史,会是怎样的场景,大多数国人应该不陌生。以前是火车影响风水,现在是无人驾驶影响就业。。。

赞同来自: 环生 、onegenius 、企鹅二图一 、happysam2018 、潘生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一个是「保旧秩序守」。不存在从天而降的「神圣秩序」并不意味着社会不需要神圣性,只不过这种神圣性从神的权能变成了属于人的权力。我们很擅长把保守的对象从「神圣秩序」替换成「旧秩序」,并且把「旧秩序」给「神圣化」,经典体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说白了这就是无保可守的无奈境况下对既有秩序的一种妥协和自我感动。
另一个是「绩效主义」。也就是将秩序带来多大成效作为秩序合法性的基础。与之相对应的是「保经书守」,经书是独断的不需要什么前提,如果做不出成效只能说明这个成效本身就不好。经书不可证伪,而「绩效主义」却能够证伪,既然绩效可以证伪,那么其实就意味着如果出现了一个更大更好的绩效,就可以替换掉现在的秩序。而反过来,不可证伪的经书根本不看你绩效,「保经书守」本身就意味着仅有它自身具备评判权而别人不能评判它。
我们从近代到现在面临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是「旧秩序但弱绩效」,一个是「新秩序但强绩效」,究竟该怎么选的问题,最后「绩效主义」战胜了「旧秩序」。而这种「绩效主义」被建立在「进步——落后」的话语叙事当中,也一个社会之所以是有「绩效」的,是因为它是「进步」的。而当一个社会被认为没有「绩效」,则是因为它「落后」,就应该被「解放」。
其结果就是,「绩效主义」所代表的「进步」本身就成了保守的对象。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的「保守」=「保旧秩序守」=「保绩效守」=「保进步守」。因为我们缺乏经书本身作为「右」的生态位,我们的「右」实际上是保「进步」的「进步右」,我们的一派「左」作为「右」的反面反而与民族主义叙事合流成为「民族左」,另一派「左」则回到了马经原典当中成为了「原教旨左」,他们的实质是「保塔右」。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堕胎权,在西方经书不允许堕胎,允许堕胎是典型的「左」。而在老中,「妇女解放」是典型的「进步话语」,所以允许堕胎反而成了一种「反对落后」的「右」。
就这个例子多说一些。「民族左」当中只有宏叙部分和塔合流形成了「XX民族XX复兴」,而包括家庭伦理在内的社会制度建构被「右」所「解放」掉了。而「原教旨左」又只将人看作物的生产的一环,将两性关系视为从属于生产力的次级命题,甚至将人视为两性上洁白的天使。所以出现了「保妇女解放守」与「不保家庭伦理守」同时出现的状况,与之相应的欧美社会左派要「妇女解放」,右派要「保经书要求的家庭伦理守」。这也是为什么东亚儒家文明影响社会下的中日韩新港台生育率鲜有超过1.2的,而欧美看起来对立严重反而生育率多数在1.3~1.8之间。东亚只能拿「不生孩子老了没人管」的「实用焦虑」来恐吓,而不是「我是个女性所以应该有个孩子和回归家庭」的「家庭伦理守」。
说回无人驾驶这个话题,拿纺纱机、汽车之类为无人出租背书就是经典的「保进步右」。无人出租与其说是「进步本步」,不如说是「进步/体面景观」,它和气势恢宏的乡政府、宽敞整洁但没人用的柏油路、取代绿植生态位的奇石雕塑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为什么说它是「进步景观」而不是「进步本步」,是因为我们其实找不出来什么叫「进步」。「进步」深刻依赖于「进步史观」,如果没有对「进步」话语标准的界定,我们根本不可能使用「进步」这一话语。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们要使用这一话语,以及由谁定义了这一话语。
中国古代社会不是「进步史观」,而是「循环史观」,经典表现就是王朝周期律。而西方社会同样不是「进步史观」,而是「应许史观」或「回归史观」,即世界终将毁灭,而上帝给予人类以最后审判的应许,社会发展最终要回归上帝的怀抱。而「进步史观」突出表现在左经当中,尤其是「原始—奴隶—封建—资本—共产」这种社会形态次序叙事。所以为什么要「进步」呢?我想很多人给出的注解是「为了生产力大发展走向共产主义乌托邦」。
左经的「进步史观」其实是作为「回归史观」的反动出现的。亚伯拉罕前三教是以「两性伦理关系为核心」,以「世界历史的理念运动」为动力,以「回归上帝应许天堂为目的」的理论。而第四教则是以「人的感性物质生产为核心」,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对运动为动力」,以「共产主义乌托邦为目的」的理论。「共产主义乌托邦」本身就脱胎于「基督教千禧年学说」,「乌托邦」与「天堂」的生态位是一致的。只不过「天堂」是上帝的应许,而「乌托邦」是人对其他人的应许,人以自己有限理性僭越了无限理性应许了「乌托邦」。问题在于,为什么你以人的有限理性应许的「乌托邦」是对的,因为只有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上,追求所谓「进步」这一价值标准才立得住脚,因为你并不知道「进步」是否最终真的会带来幸福。
其次,左经的「进步史观」中「进步」内涵准确来说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对运动促成了进步」,而绝非「唯生产力论」。在左经当中,生产力进步而生产关系不变革的代价就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深刻危机,第一次工业革命下岗的工人可以去美洲澳洲拓荒,可以去非洲印度当人上人,第二次工业革命失业的工人就要去凡尔登、斯大林格勒和上海填线。网约车、外卖员本来就是男性城市中产的保底退路,他们后退回农村没有地,在城市也立不了足。父母双亡、无儿无女,可谓「城市流氓无产阶级圣体」,可以想见的是,当大规模无人出租、无人配送出现之日,必定是城市暴力事件频发、社会治理成本抬高之时、意识形态战线动摇之时。
「唯生产力论」在现在只不过是「民族左」中「实用绩效雕花」、「原教旨左」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步右」中「一切向进步/体面景观看齐」的最大公约数。类似的言论还包括「唉,产业升级」、「多下饺子就好了」、「且听龙吟」等等。
最后,哪怕从「唯生产力论」视角来看,这玩意真的能大言炎炎地称之为「进步」吗?「唯生产力论」的具体内涵是「通过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做大增量蛋糕」。纺纱机能取代工人提高生产力是因为它产的纱真的更多,汽车能取代马车夫提高生产力是因为它真的更快。无人出租是能拉的人更多了?还是出租车的速度更快了?都没有?那说什么「提高生产力」,又何来「进步性」?无人化之于社会生产的提高在于它能够批量自动化处理,核心在于「批量性」,这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在这个意义上它提高了社会生产总效率。无人驾驶除了替代掉司机以及确实给行人礼让司机的武汉增加一些上路体验的话,哪一点提高了效率呢?如果说向「向社会大学输送更多毕业员工」也算的话,那我想抢劫和偷盗一定是慈善行为,因为他们确实「提高了财富流通效率、拉动内需、提高就业」了。在现有生产关系下,无人驾驶与其说是生产力变革,不如说纯粹是把钱从穷人手里拿到富人手里的分配变革。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跑路皮皮 、keaven
就是总觉得现在步子是不是迈太大了?现在汽车真的能做到无人驾驶吗?
还是说因为语言大模型指出了AI最重要的是模型规模,大力出奇迹。所以其他AI水平也直线上升了?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andersen 、J153601019 、小会砸 、理想已实现更多 »
看看世界地图,科技越发达国家,生产力越发达的国家,提供的就业数量和种类越多,失业率越低越是科技不发达的地区,或是因为这样那样拒绝科技产品的,失业率越高完全无人驾驶,运输效率会极大提升,节约下来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无疑可以用到别的方面归根到底,会出问题,也不过是分配方面,是可以通过磨合解决的招人恨的双轨制都解决不了,科技带来的就业不平衡怎么磨合至合理分配?纸上谈兵

有一说一,如果吐在车上了,一般是要主动给车主清洗一下的。要价300元,我觉得不算离谱。那为什么在饭店吃饭,吐了,服务员会清洗。
出租车,同样是提供服务,司机也要承担。
视频中,司机是仗着车的封闭空间,要挟乘客,不付钱的话,不让乘客下车。

赞同来自: jcd888 、happysam2018 、lululululewis 、红糖饼 、KevinLe 、 、 、更多 »
开征智能税等相关税种,然后发放普惠津贴,一步跨入共产社会,从而实现社会大同,这不是我们伟大、光明、正确的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一百来年的伟大目标嘛

赞同来自: jcd888 、happysam2018 、lululululewis 、kiwihou 、红糖饼 、更多 »
乘客费用支出低+资本为了抢市场大额补贴出血+乱收费、绕路乱象减少+驾驶员素质导致影响乘客心情
vs
驾驶员下岗
我选前者
驾驶员下岗不是无人驾驶害的,而是早就应该无人驾驶,是之前技术水平达不到的一种人工替代方案罢了
现在技术水平提高,可以开始试点了,必须大力支持
远的例子很多,近的例子不就是etc,这几年,用得多舒服!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rj45 、MHZY 、红糖饼 、lifcspicer 、更多 »
昨天刷到一个视频,女乘客吐了,弄脏了车,司机要价300元。有一说一,如果吐在车上了,一般是要主动给车主清洗一下的。要价300元,我觉得不算离谱。
我觉得萝卜挺好,至少会装作看不见,我建议应该让萝卜进小区,给它专属停车位,这样就不需要买车了。

赞同来自: Spotify 、lululululewis 、happysam2018 、微醺岁月
我觉得萝卜挺好,至少会装作看不见,我建议应该让萝卜进小区,给它专属停车位,这样就不需要买车了。

zoetina52
- 以前什么都不懂,日子过得好好的。后来我学习了些理财知识,家里的钱越理越少。
赞同来自: blacklevi0823 、minieyes 、Spotify 、lululululewis 、Lee97 、 、 、 、 、 、 、 、 、 、 、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