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会跌的更猛

当楼市走熊的时候,很多人好讲一线城市是核心资产,这个说法很可笑。纵观日本,东京的地产跌的最猛。上海的房子最终比小城市的还是会贵,可是你买的价格也比小城市贵。

因为一线房产的价格在牛市涨的最猛,所以在熊市也跌的最猛,这是必然的。
0

蚁工

赞同来自:

上诲浦东金色中环,新盘开一个闹一个,期房付款后,二年左右拿房,现在二手房跌了,等到拿钥匙亏肉里!
2024-09-08 21:37 来自上海 引用
4

价值周期

赞同来自: 阿邦查 水穷云起时 pppppp 好奇心135

@乌衣巷
古代又不是以个人为单位兼并土地的,而是以王府、家族这种集体单位兼并土地的。王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是历朝历代政治家和学者公认的事情,怎么就给什么你说的什么“严肃历史研究”推翻了呢。
会不会是公认的历史错误呢?而且这个公认可能也是你读的政治历史研究的产物吧?
我试摘录一点明末的一点数据供参考,更多的建议自行百度等方式研究:

2024-09-08 20:49 来自浙江 引用
0

一般般化安逸

赞同来自:

@pqcst
在房子存量够大的情况下,土地价格可以不降,新房成本不降,售价不降,但是没有量。但是二手房价有什么理由锚定没有量的新房呢?
旧房价格参照新房价格,这是习惯做法吧,房子不象股票,长期持有率高。土地价格应该能走到锚定效果的。
2024-09-08 20:39 来自四川 引用
6

水穷云起时

赞同来自: luckych 温格粉丝 大魏忠臣毌丘俭 一骑绝尘1993 好奇心135 价值周期更多 »

@乌衣巷
古代又不是以个人为单位兼并土地的,而是以王府、家族这种集体单位兼并土地的。王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是历朝历代政治家和学者公认的事情,怎么就给什么你说的什么“严肃历史研究”推翻了呢。
我看过不止一片学术研究,国内外都统计了,王朝末年土地兼并并不严重。我们一直以为很严重,也许是宣传阶级斗争的需要。
2024-09-08 20:36 来自广东 引用
3

pqcst

赞同来自: yanghongyong XXWWJJ 套利小挺

@一般般化安逸
房地产的主要成本是地价,大家觉得商品房的地价会降吗?这可是被垄断的了。再缺钱也不会降商品房地价的,因为降价负作用太大,而且也不一定能卖出去,不降就有可能真的让房价基本保持稳定。
在房子存量够大的情况下,土地价格可以不降,新房成本不降,售价不降,但是没有量。
但是二手房价有什么理由锚定没有量的新房呢?
2024-09-08 19:34 来自上海 引用
6

乌衣巷

赞同来自: 饮马河 hshpangpang gaokui16816888 BenjaminAA 稳若老狗 作死老专家更多 »

@价值周期
这个结论你可能是通过政治历史书上学的,其实史实并不是如此,严肃的历史研究出来的史实是无论关中地区或是江南地区,土地兼并并不严重,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均,其中一个原因中国不是长子继承制,是诸子平分的,一个大地主,没两三代,子孙田产基本就一个中农富农与一般农民无异了。至于你说流民,更多和自然灾害有关,蝗灾、旱灾等等
古代又不是以个人为单位兼并土地的,而是以王府、家族这种集体单位兼并土地的。王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是历朝历代政治家和学者公认的事情,怎么就给什么你说的什么“严肃历史研究”推翻了呢。
2024-09-08 17:36 来自上海 引用
1

一般般化安逸

赞同来自: 中路射手投降

房地产的主要成本是地价,大家觉得商品房的地价会降吗?这可是被垄断的了。再缺钱也不会降商品房地价的,因为降价负作用太大,而且也不一定能卖出去,不降就有可能真的让房价基本保持稳定。
2024-09-08 16:56 来自四川 引用
1

wmwm5138

赞同来自: XXWWJJ

泡沫化程度高的地方,会跌得更多。和炒股一样。
2024-09-08 13:26 来自四川 引用
0

wmwm5138

赞同来自:

@流浪城主
深圳,据我观察,大部分跌到2019年的价格,从最高点下来差不多35-45%,个别炒作过猛的50%。但是你看下二手房,宝安新安街道还是5W以上,新房还是6W以上,大多数打85折,个别头铁的89折。
说实话只要不是前两年买的,其实没什么感觉。
就象炒股,如果浮盈大幅减少,会没感觉?
2024-09-08 13:23 来自四川 引用
1

wmwm5138

赞同来自: XXWWJJ

@流浪城主
深圳,据我观察,大部分跌到2019年的价格,从最高点下来差不多35-45%,个别炒作过猛的50%。但是你看下二手房,宝安新安街道还是5W以上,新房还是6W以上,大多数打85折,个别头铁的89折。
说实话只要不是前两年买的,其实没什么感觉。
买得早的虽然没亏,但资产大幅缩水。
2024-09-08 13:22 来自四川 引用
0

tangyin88

赞同来自:

@虞鼠乔鱼
这个租售比为啥房价不反弹
也就和外币储蓄利率一样, 不会有增量
2024-09-08 13:07 来自上海 引用
0

tangyin88

赞同来自:

@SAYBYEA股
外来人口定居, 他们的孩子上学了
2024-09-08 13:04 来自上海 引用
4

钟爱一玉 - 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知识。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gaokui16816888 九头 凤鸣粉1

@gukuaijia
看到一个海外论坛,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中国财政出钱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被中国拒绝,明确提出要通过市场化和法制化解生
这个可能指房地产商外债吧
2024-09-08 12:52 来自北京 引用
1

gukuaijia - 70后资深会计,CPA,dif-40精通CIA,掌握了股市密码。

赞同来自: 宽基er

突然顿悟,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可能套住了大部分外国资本!想想也是,2019年见顶,三年口罩,后来房价就下来了!连商务洽谈的时间,造势的时间都没给留!
2024-09-08 12:37 来自安徽 引用
4

gukuaijia - 70后资深会计,CPA,dif-40精通CIA,掌握了股市密码。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drzb 理财的唐僧 宽基er

看到一个海外论坛,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中国财政出钱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被中国拒绝,明确提出要通过市场化和法制化解生
2024-09-08 12:34 来自安徽 引用
3

SAYBYEA股 - 等待收割的韭菜

赞同来自: 新新新韭菜 好奇心135 wenzhencai

2024-09-08 10:59 来自湖南 引用
1

YEHUA20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jetwang
>

实际上上涨的数大家都能找出来很多上涨的理由,下跌的时候也能找出很多下跌的理由,但是无论是上涨的理由还是下跌的理由,都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上涨的时候大家都看积极因素而忽略了消极,下跌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消极,没有人积极。股市中也是一样的。其实都是周期
2024-09-08 09:44 来自河南 引用
3

防守反击v

赞同来自: yiyiyiyiyiyi 好奇心135 雷神2019

@pqcst
抛开剂量谈毒性
东大的山把马儿累的都跪了,小马驹也不下了,未来这山让谁背?现在拉山又是为了谁?
小学就教过三座大山:美俄帝国主义 封建专制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2024-09-02 15:52 来自江苏 引用
9

ericlule - 满招损 谦受益

赞同来自: 瀛幻想 newbison 掌牛郎 caifeng2018 尊重他人的命运 家鸟 明园 大7终成 好奇心135更多 »

@deepocean
富不过三代有很多原因
我农村老家,有个大地主,在清末时期,良田万亩,房屋百间,第一代主人生前官至提督,死后追谥一品,现在家里没人了,只剩下一些故居,据说解放前其后代都去了海外。后代缺乏能力(根据均值回归理论),特别是每过若干年大概率会遇到天灾人祸,兵荒马乱,政策改革,时代变迁,祖上积累的财富很快就灰飞烟灭了,后代能活着已属万幸。所以,股市楼市牛熊交替很多人被洗白正常得很。
哈哈哈 偶小时候听爷爷讲,据说祖辈的祖辈是高中进士,到了祖辈还算个小地主,再后来WG都被抄干净了。

现在到我这里就是一P民,啥也不是~

所以大学的时候,室友屌丝一本正经的说他是爱新觉罗后裔,我听了就想笑,狂笑
2024-09-02 15:28 来自上海 引用
0

好的谢谢了

赞同来自:

2024-09-02 13:06 来自广东 引用
27

deepocean

赞同来自: 瀛幻想 luffy27 愚豆酱 阿戒1899 gaokui16816888 青岛泡泡 轻风佛面 engplast newbison wenzhencai 宽基er 家鸟 入戏三分 东篱看南山 djc354133 凡先生 雷神2019 laplace 蓝笛传声 zouhaowuwei 努力吃饭吃饭 明青 hannon 困了学索隆 明园 alongside更多 »

富不过三代有很多原因
我农村老家,有个大地主,在清末时期,良田万亩,房屋百间,第一代主人生前官至提督,死后追谥一品,现在家里没人了,只剩下一些故居,据说解放前其后代都去了海外。后代缺乏能力(根据均值回归理论),特别是每过若干年大概率会遇到天灾人祸,兵荒马乱,政策改革,时代变迁,祖上积累的财富很快就灰飞烟灭了,后代能活着已属万幸。所以,股市楼市牛熊交替很多人被洗白正常得很。
2024-08-30 08:54 来自广东 引用
0

doctor123456

赞同来自:

人都死了
2024-08-30 07:29 来自上海 引用
0

冰冷枪口

赞同来自:

@xiszero
据说一线房价不跌,well,开心就好吧
这个图出处在哪里呀
2024-08-29 17:39 来自广东 引用
4

价值周期

赞同来自: wangyang661 随风而去2 雷神2019 温格粉丝

@沐柰
但是《显微镜下的大明》里面黄册库部分就记载很多各种躲徭役之类的啊,富农压迫中农,中农压迫贫农。把自己家的土地写到别人名下,这样就可以少交税少负担徭役。而且你说的这种子孙分田产,这种地主阶级哪怕分了家产,但都是一个大家族,他们可以联合起来兼并中下农民。
1、农民躲徭役 躲苛捐杂税,这是王朝末年的常见现像,正印证了上面也有人提到的专制时代官僚阶级不断膨胀的欲望(甚至仅是不断扩张的人数)与中下层人民间的矛盾是王朝更替的主要动力。
2、史实是明清等可考史料基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 华北、关中、江南 其实田地都是比较平均的。富不过三代是常态。古代多子多孙三代后还能紧密团结在一起的,那就没有诸子平分一说了。
2024-08-29 11:12 来自浙江 引用
1

沐柰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价值周期
这个结论你可能是通过政治历史书上学的,其实史实并不是如此,严肃的历史研究出来的史实是无论关中地区或是江南地区,土地兼并并不严重,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均,其中一个原因中国不是长子继承制,是诸子平分的,一个大地主,没两三代,子孙田产基本就一个中农富农与一般农民无异了。至于你说流民,更多和自然灾害有关,蝗灾、旱灾等等
但是《显微镜下的大明》里面黄册库部分就记载很多各种躲徭役之类的啊,富农压迫中农,中农压迫贫农。把自己家的土地写到别人名下,这样就可以少交税少负担徭役。而且你说的这种子孙分田产,这种地主阶级哪怕分了家产,但都是一个大家族,他们可以联合起来兼并中下农民。
2024-08-29 10:51 来自广东 引用
1

虞鼠乔鱼

赞同来自: 风云1699

@老村民
最近又入手了一套法拍,选房标准:地铁口,有电梯,10年内,租金年化回报大于4%。福州高新区,7700,和最高点比,打了4折。
这个租售比为啥房价不反弹
2024-08-29 10:12 来自江苏 引用
5

小吉米

赞同来自: 飞犇 英雄一起去超越 跑路皮皮 eric0016 雷神2019更多 »

从低风险投资角度来说,应当分散投资品种,避免重仓单一品种,加杠杆更是大忌。所以考虑到一套房都要几百万,明显属于重仓压单一股票,对大部分人来说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品种。
2024-08-29 09:17 来自江苏 引用
9

小吉米

赞同来自: 瀛幻想 wangyang661 wmwm5138 尊重他人的命运 跑路皮皮 踏空武威 newbison pppppp 放开那个猕猴桃更多 »

@老村民
最近又入手了一套法拍,选房标准:地铁口,有电梯,10年内,租金年化回报大于4%。福州高新区,7700,和最高点比,打了4折。
经济下行,租金也在跌。买的时候租金收益率看着挺高,过段时间就不是这样了。
我第一想到的就是当年的长安汽车,收益率可高了,但是后来福特不行了,利润急剧下滑。股票跌了,PE还更高了。。。
2024-08-29 09:10 来自江苏 引用
2

Caleb89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雷神2019

@高阳123
看你的ip是北京的,从回复上看应该买了北京的房子,立场决定观念
是观念决定立场,考虑分析后卖了二线多套房子
2024-08-29 07:32 来自北京 引用
3

流浪城主

赞同来自: newbison 跑路皮皮 globe

深圳,据我观察,大部分跌到2019年的价格,从最高点下来差不多35-45%,个别炒作过猛的50%。但是你看下二手房,宝安新安街道还是5W以上,新房还是6W以上,大多数打85折,个别头铁的89折。
说实话只要不是前两年买的,其实没什么感觉。
2024-08-28 18:30 来自广东 引用
5

电动自行车

赞同来自: luckych 跑路皮皮 eric0016 pppppp 温格粉丝更多 »

@白衣果冻
农村土地如果可以买卖,那必然会有大规模土地兼并。那立国之初的土地改革基础就算完蛋了。每一个朝代完蛋之前都有大规模土地兼并和流民四起。当然在当下工业社会和之前的农业社会可能会有不同。
wtj 还幻想着 回农村 每人 一块 几分的地, 饥寒生存 模式。

现代社会 农业 必然是 大农场模式 或者 科技精细农业 模式 。

生存 主要靠服务业 。农业 吸纳 人口有限,低端制造业利润薄。

发展服务业 (科技、医疗、教育、娱乐。。。)就要 管理好 社会秩序 (法治、平等、自由。。。。。) ,对zf 服务能力 要求高 。
2024-08-28 17:40 来自湖北 引用
4

炒股牛散

赞同来自: 英雄一起去超越 luckych 青未了 放开那个猕猴桃

@温格粉丝
历代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不是土地兼并,而是官僚阶级无休止的膨胀。这在封建帝国时代是无解的。诸如张居正雍正之类的改革也只是延缓而已
不让农村土地自由交易,只是为了让城市的土地卖出高价,还真有人相信是为了防止土地兼并?农村土地是属于村集体的,现在农村年轻人很少靠种田种地养活自己的。因为农村土地属于村集体,这些土地卖再多的钱,也和政府无关。大城市那些城中村,靠土地产生的财富,每年大把大把分给村集体成员。
2024-08-28 17:34 来自广东 引用
0

稳健如风

赞同来自:

@新股淘金
北京大把的单价小于4W,总价200-500W的,更绝的是地铁旁,配套都不错,环境也不赖。
比如南4环新宫到南5环的高米店 ,还有中间的西红门。
这个价格,帝都房价还可怕么
北京平均工资才11000多
2024-08-28 16:45 来自广东 引用
13

温格粉丝

赞同来自: 瀛幻想 engplast hshpangpang 静远僧 咸菜小笼包 eric0016 wustan NichoLin 阿戒1899 炒股牛散 电动自行车 价值周期更多 »

@价值周期
这个结论你可能是通过政治历史书上学的,其实史实并不是如此,严肃的历史研究出来的史实是无论关中地区或是江南地区,土地兼并并不严重,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均,其中一个原因中国不是长子继承制,是诸子平分的,一个大地主,没两三代,子孙田产基本就一个中农富农与一般农民无异了。至于你说流民,更多和自然灾害有关,蝗灾、旱灾等等
历代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不是土地兼并,而是官僚阶级无休止的膨胀。这在封建帝国时代是无解的。诸如张居正雍正之类的改革也只是延缓而已
2024-08-28 16:39 来自浙江 引用
0

温格粉丝

赞同来自:

@价值周期
这个结论你可能是通过政治历史书上学的,其实史实并不是如此,严肃的历史研究出来的史实是无论关中地区或是江南地区,土地兼并并不严重,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均,其中一个原因中国不是长子继承制,是诸子平分的,一个大地主,没两三代,子孙田产基本就一个中农富农与一般农民无异了。至于你说流民,更多和自然灾害有关,蝗灾、旱灾等等
你是真懂历史的,点赞
2024-08-28 16:35 来自浙江 引用
7

新股淘金

赞同来自: luffy27 Isxq newbison jjmdh 红运 pppppp更多 »

@骆驼1978
根据统计数据,双职工家庭平均税前年入30万(税后25万),单职工家庭税前20万吧(税后17万),家庭税后年入50万的家庭恐怕不到10%,但一线城市几乎没有500万以下的房子。
税后25万的家庭,一年能存5-10万就了不起了。如果没有家里帮助,首付200万得存多久?贷款400万每个月还2万,根本不行。
深圳的二手房成交量远低于15年前的2009年,说明这个市场已经完全失去活力,很难长时间维持下去了。
北京大把的单价小于4W,总价200-500W的,更绝的是地铁旁,配套都不错,环境也不赖。
比如南4环新宫到南5环的高米店 ,还有中间的西红门。
这个价格,帝都房价还可怕么
2024-08-28 15:24 来自北京 引用
1

willslu

赞同来自: 风云1699

@babebu
不能这么比较吧,一线城市地段好的,确实价值更大,问题是前期涨幅比三四线城市大多了,我13年6线城市买的自住房,当时50万,20年最贵的时候可以卖75万,现在跌到40多万,一线城市涨幅可不止这么点。
都跌回13年前了,还在和一线比?一线高点在22-23年,再怎么跌也没有跌到16年。
2024-08-28 14:02 来自芬兰 引用
5

cjl0829

赞同来自: Lee97 风云1699 温格粉丝 蓝色棉大衣 雷神2019更多 »

@骆驼1978
根据统计数据,双职工家庭平均税前年入30万(税后25万),单职工家庭税前20万吧(税后17万),家庭税后年入50万的家庭恐怕不到10%,但一线城市几乎没有500万以下的房子。
税后25万的家庭,一年能存5-10万就了不起了。如果没有家里帮助,首付200万得存多久?贷款400万每个月还2万,根本不行。
深圳的二手房成交量远低于15年前的2009年,说明这个市场已经完全失去活力,很难长时间维持下去了。
以上海来说,每个月1.5到2万套的二手房70%以上的成交价位在350-500万之间。而且大多数买房的不是一把梭到底,是一步步升级的。而且普通打工阶层贷款没有多少家庭是顶格贷的。以五大新城新房来说,20%左右比例是全款买的。
2024-08-28 12:53 来自上海 引用
1

关灯吃面汤达人

赞同来自:

其实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一线城市,2100年人口只剩7-8亿的时候,一线人口规模会有多大。我感觉北京至少不会显著收缩
2024-08-28 12:23 来自北京 引用
1

mengyao - 持有etf不动 、转债摊大饼

赞同来自: 电动自行车

没毛病啊,一线1kw的房子,跌10%少了100w,小城市100w的房子,归零也是100w
2024-08-28 12:16 来自上海 引用
25

骆驼1978

赞同来自: 瀛幻想 luffy27 fykjyy ETF拯救你和我 家鸟 YKK8453 小会砸 newbison xiuzhenxw 天河北 踏空武威 Lee97 青未了 乐鱼之乐 电动自行车 coolchan 明园 猎熊者 steven1521 wuseqi 石头1983 朝阳南街 hotsosa 一生水更多 »

@gzjohn
一线价格的支撑看收入,现在只是没以前炒作的那么疯狂了。北上广深双职工打工仔的家庭年入50以上太多了,买个500的房子压力不大,骨干员工家庭买1000+的压力不大,高管小老板2000压力不大,这帮人才是支撑一线房价的基本盘。你觉得这些人的收入会下降吗
根据统计数据,双职工家庭平均税前年入30万(税后25万),单职工家庭税前20万吧(税后17万),家庭税后年入50万的家庭恐怕不到10%,但一线城市几乎没有500万以下的房子。

税后25万的家庭,一年能存5-10万就了不起了。如果没有家里帮助,首付200万得存多久?贷款400万每个月还2万,根本不行。

深圳的二手房成交量远低于15年前的2009年,说明这个市场已经完全失去活力,很难长时间维持下去了。
2024-08-28 11:43 来自广东 引用
1

babebu

赞同来自: 雷神2019

@米饭
你去看看牛市顶点跌下来,是茅台跌的百分比多还是垃圾票跌的百分比多不就知道了,这么简单的道理还在扯,一群又蠢又坏的人
不能这么比较吧,一线城市地段好的,确实价值更大,问题是前期涨幅比三四线城市大多了,我13年6线城市买的自住房,当时50万,20年最贵的时候可以卖75万,现在跌到40多万,一线城市涨幅可不止这么点。
2024-08-28 10:13 来自广东 引用
1

小辉哥777

赞同来自: cxymj2

@小皮111
最后跌的都是核心资产
那说明你以为的“核心资产”不是核心资产
2024-08-28 10:03 来自上海 引用
1

xcavery

赞同来自: 小辉哥777

@中秋月饼
房子有个租金收益保底,最低也有个15~20PE吧,三四线除了医院学校附近,其他地方租都租不出去,每家好几套,除了自住没有价值,小城市人口流出严重,新生儿数量比10年前降了70%。
现在就有很多小城市,老破小三五万一套,给钱就卖,整个小区都空了。
按总价算,肯定大城市亏的多,按百分比,垃圾股可以跌90%,三四线房子就相当于不分红的垃圾股。
真没有 上海租售比能到1.5%就不错了,只有老破小核心区能超2%,现在是60PE
2024-08-28 09:49 来自美国 引用
2

小小麦牙

赞同来自: Aiwa 电动自行车

@一蓑烟雨008
国内一线城市绑定的是附加的资源,如教育、医疗、信息等等,不能简单地与国外(如东京)类比,强行对比就有点刻舟求剑了
教育上海和北京高考还是有点优势,医疗现在有什么大的区别吗?如果只有高考那点优势支持这么高的房价有点难吧,天津高考也很有优势,可房价就差多了。
2024-08-28 09:39 来自湖南 引用
3

米饭

赞同来自: 我想吃蛇羹 雷神2019 小辉哥777

你去看看牛市顶点跌下来,是茅台跌的百分比多还是垃圾票跌的百分比多不就知道了,这么简单的道理还在扯,一群又蠢又坏的人
2024-08-27 20:08 来自美国 引用
10

价值周期

赞同来自: 瀛幻想 newbison 好奇心135 gaokui16816888 大魏忠臣毌丘俭 意外的角落 温格粉丝 明园 阿戒1899 hotsosa更多 »

@白衣果冻
每一个朝代完蛋之前都有大规模土地兼并和流民四起。
这个结论你可能是通过政治历史书上学的,其实史实并不是如此,严肃的历史研究出来的史实是无论关中地区或是江南地区,土地兼并并不严重,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均,其中一个原因中国不是长子继承制,是诸子平分的,一个大地主,没两三代,子孙田产基本就一个中农富农与一般农民无异了。至于你说流民,更多和自然灾害有关,蝗灾、旱灾等等
2024-08-27 19:49 来自浙江 引用
2

appleround

赞同来自: XXWWJJ 温格粉丝

@t0242
按温铁军的说法,现在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会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包括买卖农村土地,应对失业率高的大环境。现在的客观现实是每年注销300万小企业,40万股份制企业,每年还有2000万农民工二次返乡,还有几百万级的市民被迫下乡。据他说现在农村搞水电汽道路通讯五通全部进入村级,这已经是开发区标准,搞活农村,放开农村土地趋势确实在加速,虽然是被迫的,当然有待观察。现在国务院已经发文促进农村产权交易,具体正...
看着很美好,实际都懂的,最迫切的教育医疗养老为何不加大投入呢?因为没油水
2024-08-27 19:04 来自上海 引用
0

a1234131418

赞同来自:

@老村民
最近又入手了一套法拍,选房标准:地铁口,有电梯,10年内,租金年化回报大于4%。福州高新区,7700,和最高点比,打了4折。
高新区哪个盘?中海还是三盛?
2024-08-27 17:28 来自福建 引用
1

白衣果冻

赞同来自: 萝卜头

@Assnile
农村可以买地嘛??
农村土地如果可以买卖,那必然会有大规模土地兼并。那立国之初的土地改革基础就算完蛋了。每一个朝代完蛋之前都有大规模土地兼并和流民四起。当然在当下工业社会和之前的农业社会可能会有不同。
2024-08-27 14:56 来自北京 引用
0

小辉哥777

赞同来自:

我看到一张图上海已经跌到16年,只能说在一线买也要综合比较各种因素选合适的地段。我自己的情况是19年820w在新天地附近买了一套小房子,21年高点涨到1250左右,最近的成交价在1100左右,跟这张图完全不符。我当时买的时候就是底线思维,如果我这个区域都腰斩,那全国房子腰斩起步,买什么资产都不会太保值。
2024-08-27 14:39 来自上海 引用
5

devenee

赞同来自: 踏空武威 newbison 琼恩雪诺 花过水无痕 小辉哥777更多 »

@gzjohn
一线价格的支撑看收入,现在只是没以前炒作的那么疯狂了。北上广深双职工打工仔的家庭年入50以上太多了,买个500的房子压力不大,骨干员工家庭买1000+的压力不大,高管小老板2000压力不大,这帮人才是支撑一线房价的基本盘。你觉得这些人的收入会下降吗
上海这边裁员都家常便饭了
2024-08-27 14:29 来自上海 引用
0

xujin2002ji

赞同来自:

@Cash007
张江周边很多制药厂,经常会有异味,特别是周末。很早之前,买房时考虑过,后来放弃了
多少年之前的事了,先锋制药都搬走了,
2024-08-27 14:00 来自上海 引用
0

chentu888

赞同来自:

相信房子的,赶紧买吧,反正我是不买,但是也发愁钱放哪里
2024-08-27 13:32 来自北京 引用
3

t0242

赞同来自: 意外的角落 明园 白银欢歌

@Assnile
农村可以买地嘛??
按温铁军的说法,现在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会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包括买卖农村土地,应对失业率高的大环境。现在的客观现实是每年注销300万小企业,40万股份制企业,每年还有2000万农民工二次返乡,还有几百万级的市民被迫下乡。据他说现在农村搞水电汽道路通讯五通全部进入村级,这已经是开发区标准,搞活农村,放开农村土地趋势确实在加速,虽然是被迫的,当然有待观察。现在国务院已经发文促进农村产权交易,具体正在试点,不光是单卖宅基地,还包括配套的农地林地,是以资产包的形式买卖。四川和浙江在试点。
2024-08-27 13:24修改 来自北京 引用
0

Cash007

赞同来自:

@foammaster
坐标魔都浦东新区张江地区,近二年该区域高薪岗位流水严重,尤其是外资IT大公司和芯片设计企业,今年平安集团搬回深圳,影响2K+岗位,近日IBM中国研发中心裁员,也有分部在张江。张江离开市中心约15公里,附近的新楼价格6.5-10W/平方,老破小下跌20%{后,现在也要4W+,一般打工人的工资也就~1W。目前该区域的年化租金收益率约~1.5%。根据本地打工人的收入,这个区域的房价根本不可能维持。不知...
张江周边很多制药厂,经常会有异味,特别是周末。很早之前,买房时考虑过,后来放弃了
2024-08-27 12:23 来自上海 引用
0

Assnile

赞同来自:

@t0242
温铁军提出了泡沫中产阶级的概念,所谓泡沫中产就是大部分资产是股票证券类,经济好时没问题,经济下行期,经济危机发生频率和烈度成倍数增加的大环境下,资本反复收割的就是这些伪中产,因为股票证券最方便收割,当发生经济危机时,极端情况甚至会一文不值。给的对策是尽量转持资源类资产,包括合适价格的土地房产,以他上山下乡的经验,甚至提出最好在农村买块地以备最极端情况。
农村可以买地嘛??
2024-08-27 12:22 来自安徽 引用
5

炒股牛散

赞同来自: newbison 意外的角落 hshpangpang nimbus 雷神2019更多 »

@川军团龙文章
内外都有通胀的基础吧:外部进入降息周期,国内也要跟着降。内部经济不好,外部脱钩,体制内都在追缴以前发的福利,最后还是要靠这些人干活的,制定政策的人能亏待自己,最后还是发钱缓解危机。内债不是债,发钱借新还旧就可以了。
内债即便不是债,也是税,当然你可以说无锚印钞,真到了无锚印钞阶段,外汇准备掏空吧。
2024-08-27 12:05 来自广东 引用
1

t0242

赞同来自: 我是雪泥鸿爪

温铁军提出了泡沫中产阶级的概念,所谓泡沫中产就是大部分资产是股票证券类,经济好时没问题,经济下行期,经济危机发生频率和烈度成倍数增加的大环境下,资本反复收割的就是这些伪中产,因为股票证券最方便收割,当发生经济危机时,极端情况甚至会一文不值。给的对策是尽量转持资源类资产,包括合适价格的土地房产,以他上山下乡的经验,甚至提出最好在农村买块地以备最极端情况。
2024-08-27 11:51 来自北京 引用
0

Assnile

赞同来自:

@川军团龙文章
内外都有通胀的基础吧:外部进入降息周期,国内也要跟着降。内部经济不好,外部脱钩,体制内都在追缴以前发的福利,最后还是要靠这些人干活的,制定政策的人能亏待自己,最后还是发钱缓解危机。内债不是债,发钱借新还旧就可以了。
外汇不足,加通胀贬值,难搞。18/19窗口过了,接下来都是垃圾时间。保持乐观心态,身体健康。熬过去
2024-08-27 11:30 来自安徽 引用
30

deepocean

赞同来自: fionafiona 大胖江 gaokui16816888 djc354133 Cogitators zjmtlab 明园 zhuzi51 钟爱一玉 瀛幻想 悉尼韭黄 ty01001 ryanxzqn horizon668 大7终成 bcj1217 wangyang661 zfengzheng 阿戒1899 酱油面 newbison 意外的角落 风云1699 闲菜 梦想永驻我心 hydk 心系湖湘 shishikan 理财大姐更多 »

体制内专家叫嚷通缩论不奇怪,因为他们是防水的受益者。

真相是,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就像人年龄大了头发逐渐变白一样不可逆转,区别在于快慢。如果你是体制外的,连这个觉悟都没有,恕我直言,你属于韭菜中最嫩的那种。
2024-08-27 11:29 来自广东 引用
6

nimbus

赞同来自: newbison VillaTY 小小麦牙 乔国俊 阿戈更多 »

@gzjohn
一线价格的支撑看收入,现在只是没以前炒作的那么疯狂了。北上广深双职工打工仔的家庭年入50以上太多了,买个500的房子压力不大,骨干员工家庭买1000+的压力不大,高管小老板2000压力不大,这帮人才是支撑一线房价的基本盘。你觉得这些人的收入会下降吗
张口就来,不谈数据真实,就50万收入买500压力不大?
50万收入一年2-30支出不算多吧,全款要多少年存够?贷款要多少年还完,首期存多少年?
能拿到这收入,30岁起码了。上有老下有小,一点风险金都不存?

--最后,这些人有几个没房子?
而且,除非贬值,否则地球人都知道大部分收入是下降了。

--楼主用了猛,那就没可能错了,感官词,3000米跳到1000米,和5米跳倒1米,正常都知道第一个猛。楼主只是谈论大浪潮下,所有房子都不是好的标的,而没说小城市房子有价值,有些回复何必要激动了。
2024-08-27 11:22 来自广东 引用
1

jangjang - no patience,no golds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川军团龙文章
内外都有通胀的基础吧:外部进入降息周期,国内也要跟着降。
内部经济不好,外部脱钩,体制内都在追缴以前发的福利,最后还是要靠这些人干活的,制定政策的人能亏待自己,最后还是发钱缓解危机。
内债不是债,发钱借新还旧就可以了。
降息是必须降的,没得选,但看看日本,降息降到0又能有什么作用?
发钱必须想尽办法发,但是得有合理“由头”啊,能发钱发债的名头越来越少了。你不要说钱能随便印,如果随便印,那就是货币信用危机了,后果不堪设想
2024-08-27 11:22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5

foammaster

赞同来自: newbison 踏空武威 萝卜头 跑路皮皮 阿戈更多 »

坐标魔都浦东新区张江地区,近二年该区域高薪岗位流水严重,尤其是外资IT大公司和芯片设计企业,今年平安集团搬回深圳,影响2K+岗位,近日IBM中国研发中心裁员,也有分部在张江。

张江离开市中心约15公里,附近的新楼价格6.5-10W/平方,老破小下跌20%{后,现在也要4W+,一般打工人的工资也就~1W。目前该区域的年化租金收益率约~1.5%。

根据本地打工人的收入,这个区域的房价根本不可能维持。不知将来放开限售后,有多少外地富佬原意来接盘?
2024-08-27 11:01 来自上海 引用
1

棒棒棒啵啵啵

赞同来自: 大魏忠臣毌丘俭

@SAYBYEA股
都跑去HK睡房中房?
你的思路只适合做杠精,不适合做投资
2024-08-27 10:53 来自香港 引用
1

川军团龙文章

赞同来自: fionafiona

@jangjang
依据常识,通胀不具备外部和内部基础,通缩的压力更具现实,判断房子等固定资产价格会持续下跌,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内外都有通胀的基础吧:外部进入降息周期,国内也要跟着降。
内部经济不好,外部脱钩,体制内都在追缴以前发的福利,最后还是要靠这些人干活的,制定政策的人能亏待自己,最后还是发钱缓解危机。
内债不是债,发钱借新还旧就可以了。
2024-08-27 10:48 来自上海 引用
0

c计划

赞同来自:

中国这种环境通缩就不是问题,通缩就印,企业个人不花钱在日本是个问题,在中国你不花国家帮你花,跨海大桥什么的奇观都造起来,通胀才是让国家头痛的
2024-08-27 10:47 来自上海 引用
0

jangjang - no patience,no golds

赞同来自:

@心系湖湘
比的就是信仰

你相信通货紧缩一直持续,一线房子肯定跌爆
你相信票子迟早越来越毛,一线房子肯定保值
依据常识,通胀不具备外部和内部基础,通缩的压力更具现实,判断房子等固定资产价格会持续下跌,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2024-08-27 10:17 来自浙江 引用
5

wjjwilliam

赞同来自: newbison Kennis

@gzjohn
一线价格的支撑看收入,现在只是没以前炒作的那么疯狂了。北上广深双职工打工仔的家庭年入50以上太多了,买个500的房子压力不大,骨干员工家庭买1000+的压力不大,高管小老板2000压力不大,这帮人才是支撑一线房价的基本盘。你觉得这些人的收入会下降吗
作为符合描述的在沪打工人,表示已经收入下降了
2024-08-27 09:29 来自上海 引用
1

浩瀚红鹰

赞同来自: 雷神2019

@老村民
最近又入手了一套法拍,选房标准:地铁口,有电梯,10年内,租金年化回报大于4%。福州高新区,7700,和最高点比,打了4折。
这个划算.
2024-08-27 08:36 来自广东 引用
1

pqcst

赞同来自: Kennis

@川军团龙文章
降息了没?如果房贷降到1%你看情况会是怎样
日本房贷长期0%,租金回报率5%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房屋维修金,物业费,房产税加一起每年1%左右。
2024-08-27 07:52修改 来自上海 引用
1

高阳123

赞同来自: 风云1699

@Caleb89
我最近几年反复比较过几个一二三线城市,结论是一线的泡沫反而最小。当然如果算套房均价,确实是一线会跌得多
看你的ip是北京的,从回复上看应该买了北京的房子,立场决定观念
2024-08-27 07:27 来自河南 引用
1

川军团龙文章

赞同来自: 雷神2019

@xueshen
我朝一直在放水,从未停止过,也没见房价一直涨。
降息了没?如果房贷降到1%你看情况会是怎样
2024-08-27 05:23 来自上海 引用
0

xueshen

赞同来自:

@川军团龙文章
美帝已经开始降息了,这边经济这么差,还是会放水降息的。
房价降不了多少,最后还是以放水的形势涨上去。
我朝一直在放水,从未停止过,也没见房价一直涨。
2024-08-26 23:09 来自河南 引用
12

赵甲

赞同来自: 瀛幻想 ken666 hshpangpang newbison 风云1699 爬楼梯啊 棒棒棒啵啵啵 丘吉尔是谁 gaokui16816888 hanbing0356 乐鱼之乐更多 »

@gzjohn
一线价格的支撑看收入,现在只是没以前炒作的那么疯狂了。北上广深双职工打工仔的家庭年入50以上太多了,买个500的房子压力不大,骨干员工家庭买1000+的压力不大,高管小老板2000压力不大,这帮人才是支撑一线房价的基本盘。你觉得这些人的收入会下降吗
还是应该看房子的供需吧

培养一个年入50万以上的家庭需要二十几年。但是建好一套500万的房子只需要一年时间。
2024-08-26 22:57 来自湖北 引用
0

cmszx

赞同来自:

存款也是金融消费,只能买黄金藏家里
2024-08-26 21:33 来自广东 引用
0

Shihongcn

赞同来自:

@juouyang
啥时候把购房者也定义为金融消费者?
买了不卖的当然是消费者,高买低卖的是金融消费者,只有已经实现了低买高卖或者有100%把握能低买高卖的才是投资者。所以大部分人都是消费者。
2024-08-26 21:09 来自北京 引用
1

juouyang

赞同来自: cmszx

啥时候把购房者也定义为金融消费者?
2024-08-26 20:28 来自上海 引用
2

SAYBYEA股 - 等待收割的韭菜

赞同来自: 形而上 fuyun

@棒棒棒啵啵啵
不一定,跌到300一平很正常,人都跑完了,你那房子再便宜也是没人要的垃圾了
都跑去HK睡房中房?
2024-08-26 20:15 来自湖南 引用
1

川军团龙文章

赞同来自: fuyun

美帝已经开始降息了,这边经济这么差,还是会放水降息的。
房价降不了多少,最后还是以放水的形势涨上去。
2024-08-26 19:09 来自上海 引用
25

老村民

赞同来自: 迈克老隆 luffy27 ToyJoy newbison shineglx reborn1978 竹语松涛 安静的小白 跑路皮皮 lixinfeng02 Kennis lifcspicer 苦咖啡2022 addy5280 kolanta 浩瀚红鹰 apple2019 火锅肉回锅 不是阿斗 bhysz 雷诺 蓝笛传声 ryanxzqn 明园 pppppp更多 »

最近又入手了一套法拍,选房标准:地铁口,有电梯,10年内,租金年化回报大于4%。福州高新区,7700,和最高点比,打了4折。
2024-08-26 17:33 来自福建 引用
7

Caleb89

赞同来自: 乐鱼之乐 pppppp 大7终成 fuyun gaokui16816888 钟爱一玉 zxdjimmy更多 »

我最近几年反复比较过几个一二三线城市,结论是一线的泡沫反而最小。当然如果算套房均价,确实是一线会跌得多
2024-08-26 17:05 来自北京 引用
1

红尘之上

赞同来自: fuyun

@云阳山顶
绝大部分人对东京房价不了解,一套千代田区英国大使馆边房子133平米,1990年最高17亿日元,现在2亿多日元,日本的疯狂我们不懂。
30年前的老破小只剩下地皮价值
2024-08-26 16:16 来自四川 引用
0

关灯吃面汤达人

赞同来自:

@钟爱一玉
和印象很不一致啊,我还以为深圳最贵,然后上海,北京,广州最便宜,甚至以为广州和杭州差不多了。
指数需要具体查看指数编制方法了
2024-08-26 16:11 来自北京 引用
10

vittata

赞同来自: 投资旗舰 瀛幻想 bloodq newbison shplhy pppppp 流云涛声 丽丽的最爱 Wangyuliang gxyc更多 »

@棒棒棒啵啵啵
所以呀,那些苦寒之地在资源枯竭以后会惨不忍睹
投资房产,除了看成本,还要看天然气候条件
据我初步分析,气候条件优越的地方,比如加州、地中海等往往房价有一定的保值性
国内的话,像海南南部,贵州西部,云南等气候竞争力明显的地区,具有保值性
天气越来越极端,老人越来越多
收割完老人,投资机会也就快到头了
2024-08-26 15:31 来自贵州 引用
0

苏唐Bio

赞同来自:

房子作为资产的一种,投资房子,就看资产是否有吸引力,看什么?
1、房子还会涨?
2、房价收入比?
3、房价租金比?
4、有更好的替代产品?
2024-08-26 14:57 来自上海 引用
2

棒棒棒啵啵啵

赞同来自: newbison 跑路皮皮

@vittata
至少,从成本来讲,一线的可下跌空间确实是很大的
比我在贵州
这里的房子,已经快跌到造价了,反倒跌无可跌
不一定,跌到300一平很正常,人都跑完了,你那房子再便宜也是没人要的垃圾了
2024-08-26 14:17 来自香港 引用
3

棒棒棒啵啵啵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pppppp

@t0242
一线还有救命杀手锏,买房送户口,尤其京沪。
确实是的,目前上海还没有免社保,距离买房送户口还要好几步

第一步:全面放开限购,取消所有的限购措施
第二步:买新房送户口
第三步:买居住用房不限新旧都送户口

所以房价上海的底部还没有到
2024-08-26 14:11 来自香港 引用
1

关灯吃面汤达人

赞同来自: fuyun

@一般般化安逸
土地在谁手上?政府会主动降地价吗?日本的地价比房价降的比例大,中国地价会降多少?不会大跌的。
三人成虎,总有人说日本泡沫破裂,听的多了也就信了。可是最近研究日本地产才发现,地价指数虽然跌的多(构成方式不明、计价货币不明),东京塔楼平均才跌了30%
2024-08-26 13:56 来自北京 引用
17

电动自行车

赞同来自: 瀛幻想 eugeneshi kenshin47 newbison YEHUA20 丽丽的最爱 地阔天远111 qiuqiuindex pppppp 乐鱼之乐 明园 fuyun CAT106 happysam2018 ty01001 赵甲 好奇心135更多 »

@Wangyuliang
我相信,通胀会突然的起来,某一年,或许是现在,或许是明年,不会太久,使房价看上去没那么贵。
通胀 不 通胀 ,取决于 钱 在 谁的账户里 。
过去 老一辈 省吃减用,存钱到银行 所以 不断 通胀 贬值,实现 货币回笼 。

现在 老百姓 一般 都 花光了 六个钱包, 甚至 负债。 通胀 没了 货币回笼 作用 。

长期 都会 零利率 通缩 。所以 30年 国债 才那么受欢迎 。

经济学 很多时候 冷冰冰 。
2024-08-26 13:14 来自湖北 引用
0

一般般化安逸

赞同来自:

土地在谁手上?政府会主动降地价吗?日本的地价比房价降的比例大,中国地价会降多少?不会大跌的。
2024-08-26 12:45 来自四川 引用
12

云阳山顶

赞同来自: 瀛幻想 newbison 流云涛声 YEHUA20 跑路皮皮 A股曾阿牛 浩瀚红鹰 不是阿斗 pppppp 小白律师 happysam2018 好奇心135更多 »

绝大部分人对东京房价不了解,一套千代田区英国大使馆边房子133平米,1990年最高17亿日元,现在2亿多日元,日本的疯狂我们不懂。
2024-08-26 11:33 来自浙江 引用
20

路林

赞同来自: luffy27 所谓睡货 缥缈仙 风弦 不会吧 乐鱼之乐 明园 川军团龙文章 sairy 高铁流 happysam2018 雷神2019 Kennis 电动自行车 夫唯不争灬 老实的很 愚豆酱 细水长流0817 apple2019 好奇心135更多 »

如果购房者整体的资金大部分是贷款,那涨的多必然跌的多,
现在推行的低首付、低利率、首付补贴,甚至零首付,贷款返佣返点等,都相当于疯狂增加杠杆比例,让实际没有购房能力的人购房,属于次级贷款,为未来房价的大幅下跌埋下了种子
2024-08-26 10:22 来自江苏 引用
10

tangkai365

赞同来自: 瀛幻想 luffy27 小辉哥777 xiaocongcong fuyun 川军团龙文章 happysam2018 pagim 跑路皮皮更多 »

井底之蛙,越是核心地段的房子跌的越少。
普通人是贷款买房,几千万的房子往往是全款,人家还有几套
2024-08-26 10:16 来自上海 引用
2

海敏说钱号

赞同来自: 浩瀚红鹰 小白律师

对于我们这种把房子作为消费品的,不是希望跌的越多越好吗.
2024-08-26 09:50 来自上海 引用
0

谦信

赞同来自:

@Wangyuliang
我相信,通胀会突然的起来,某一年,或许是现在,或许是明年,不会太久,使房价看上去没那么贵。
各行各业产能严重过剩,民众又不愿意花钱,CPI、PPI趴地上动都不动,通胀怎么起来?
2024-08-26 09:20 来自陕西 引用
13

Wangyuliang

赞同来自: 瀛幻想 水晶小妖 明园 iamkhan sairy 山就在脚下 happysam2018 hang734585965 骑牛去远行123 心系湖湘 zsp950 跑路皮皮 好奇心135更多 »

我相信,通胀会突然的起来,某一年,或许是现在,或许是明年,不会太久,使房价看上去没那么贵。
2024-08-26 09:13 来自浙江 引用
5

Wangyuliang

赞同来自: srboyzj fuyun 川军团龙文章 高铁流

@goalsum
我有个疑问一直没搞明白:之前房价上涨的十几年,我听到过无数的人说房价不可能跌,国家不允许房价跌,房价已经和最大的利益阶层绑定了,房价下跌会影响社会稳定……这一套说法大行其道,当时很多人都信。

可是现在我看到的是一套不一样的现实:房价都这样了,为什么还不大放水呢?利益阶层去哪了呢?那啥不稳定怎么也没见到呢?说好的牺牲汇率保房价呢?怎么全跟之前他们说的不一样呢?
事实是天朝人太多了,任何声音都有太多。
房价上涨的那么多年,也有无数的人喊房价要跌。无非就是媒体选择报道哪个。
13年的时候,15,16的时候都是报道房价要跌比较密集的时候,那时候资金外逃的厉害,还拿了几个外逃厉害的做了反面典型,比如那个小目标。
只不过后来16年明明没有需求,上头搞出了拆迁货币化安置,psl放水,没需求给你创造需求,关键这内容早在n年前就被网络上的大神预测到。
也就是多空声音一直很多,取决于报道的人,看的人。
在2020年的时候,当时那么大事情,我特地在某些论坛上发帖说,在当下这个时点,大家对于房子是看多还是看空。
回帖也是看多,看空,不知道的都有。当然房子却加速冲顶,尤其是学区房。
后来到了22年底,我就发现这个红事不办会人为导致小孩大量减少然后影响学区房然后再影响整个置换链条,还在论坛上与那些看多的人辩论过,

但是我至始至终都是相信未来房价这个数字跌不到哪里去,比如跌下去又起来。只不过,货币的购买力会大打折扣。

另,就是现在这个时间点,也有很多看多看空的声音,正常的很,只不过现在看空的占据了上风。
2024-08-26 09:10 来自浙江 引用
7

t0242

赞同来自: 乐鱼之乐 happysam2018 zsp950 烟不离手 SNTTF 梦不在廊桥 雷神2019更多 »

一线还有救命杀手锏,买房送户口,尤其京沪。
2024-08-26 08:05 来自北京 引用
1

我是来打酱油的

赞同来自: 雷神2019

@成蓝海
记住你在中国
房屋养老金北京没试点啊?看来应该尽快加上
2024-08-26 07:39 来自山东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4-10-13 09:28
  • 浏览: 91781
  • 关注: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