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股票也是一种商品,
价格涨跌主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估值只有参考意义。
就算估值很低,
供应量大了一样不值钱。
问题是A股估值低吗?
中位数市盈率高达50倍!
也就银行股PE比较低。
银行低PE低是建立在坏账隐藏和超高经营杠杆的基础之上,
资产端稍有恶化就得歇菜,
不然为什么还需要财政部发债补充银行资本金呢?

【看看流通市值,别老盯着指数看!】

我只说存款,因为只有存款才能买股票,存款是贫富差距最大的资产。我的意思是富人的财富应该在各种资产上分布吧?能有多大比例放在存款里呢?瞎猜啊。
房地产市场贫富差距小很多,我国住房自有率超过90%,差不多90%的住房被70%的家庭持有,代价就是1.5亿家庭背负15-30年的房贷。
居民债务杠杆过高(相对于收入水平),是制约牛市的最重要因素,这一点在2007、2015牛市期间还不明显。
我自己这种穷人,股市资产是存款的100多倍。

赞同来自: plias 、hshpangpang 、gaokui16816888
前些天看了一份资料,根据招商银行的报告显示,3%的人拥有80%的存款,贫富差距悬殊之大可见一斑。我认为还低估了,因为穷人可能只一两张银行卡,用6位数的密码保护着5位数的存款,而富人基于安全考虑,会把存款分别存在不同的银行,如果从整个银行系统来看,估计是3%的人拥用90%以上的存款。那么问题来了,股市要上涨,一定离不开这90%的存款参与股市,富人的钱如果在二级市场拉抬股票就是给穷人股民送福利,相当...说个更扎心的事实,那就是很多穷人都没开招行的卡,或者说很多小地方没有招行。。。
存款只是富人身家一小部分,手里的房产股票债券外汇黄金等等,才是大头。
今天想了一下什么叫价值投资,无非就是别找死。很多人穷不单单是资源分配过于不均,也存在穷人反而更会浪费有限资源的问题。这里面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钱,时间,关系,亲密关系。
所以价值投资就是别找死和别和穷逼玩。。。


赞同来自: 贝叶斯主义者
前些天看了一份资料,根据招商银行的报告显示,3%的人拥有80%的存款,贫富差距悬殊之大可见一斑。我认为还低估了,因为穷人可能只一两张银行卡,用6位数的密码保护着5位数的存款,而富人基于安全考虑,会把存款分别存在不同的银行,如果从整个银行系统来看,估计是3%的人拥用90%以上的存款。那么问题来了,股市要上涨,一定离不开这90%的存款参与股市,富人的钱如果在二级市场拉抬股票就是给穷人股民送福利,相当...钱是流动的才会创造价值,成就感也需要实践的印记而不能只靠书面的表达或者想象。躺在银行等着衰退确实可以维持现有财富排名甚至利用出清更进一步。问题就在于,富人的钱不会只是净资产,还涉及一系列灰色积累,也存在着超出资产负债表以外的潜在义务。社会有一种隐形的kpi推动你不玩也得玩,可以是舆论,也可以是机制。光拿着现金存银行到老也不动,应该也行,前提是这堆数字积累起来的时候没有涉及到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而完全是个人投机所得。当然,我也是猜想的,假设的前提是富人的自由度受限于国界,并不存在不受约束的自由人。综合起来我也就一个农民想象富人的金锄头吧,提个思路,供探讨。

赞同来自: 老实的很
富人的钱应该只有很少比例在存款里面吧?我只说存款,因为只有存款才能买股票,存款是贫富差距最大的资产。
房地产市场贫富差距小很多,我国住房自有率超过90%,差不多90%的住房被70%的家庭持有,代价就是1.5亿家庭背负15-30年的房贷。
居民债务杠杆过高(相对于收入水平),是制约牛市的最重要因素,这一点在2007、2015牛市期间还不明显。

ST牧羊
- 此人不学无术,贪财好色,与人常做无谓口舌之争,遇事夸夸其谈百无一用,判其投胎南瞻部洲,当一股民,昼则殚精竭虑交易,夜则膏油继晷复盘,终年盘桓于三千点,账户缩水日甚一日,活活亏煞他罢了
赞同来自: 阳光下生命
前些天看了一份资料,不要高看富人的智商,我大师兄本单位领导,年薪百万上,那又如何,全部房子,凡是投资必然失败,水平不高姿态很高,我那天看着他的账户想损他,又张不开嘴!
根据招商银行的报告显示,
3%的人拥有80%的存款,
贫富差距悬殊之大可见一斑。
我认为还低估了,
因为穷人可能只一两张银行卡,
用6位数的密码保护着5位数的存款,
而富人基于安全考虑,
会把存款分别存在不同的银行,
如果从整个银行系统来看,
估计是3%的人拥用90%以上的存款。
那么问题来了,
股市要上涨,
一定离不开这90%的存款参与股市,
富人的钱如果在二级市场拉抬股票...

前些天看了一份资料,富人的钱应该只有很少比例在存款里面吧?
根据招商银行的报告显示,
3%的人拥有80%的存款,
贫富差距悬殊之大可见一斑。
我认为还低估了,
因为穷人可能只一两张银行卡,
用6位数的密码保护着5位数的存款,
而富人基于安全考虑,
会把存款分别存在不同的银行,
如果从整个银行系统来看,
估计是3%的人拥用90%以上的存款。
那么问题来了,
股市要上涨,
一定离不开这90%的存款参与股市,
富人的钱如果在二级市场拉抬股票...

赞同来自: 阳光下生命 、知己知行 、海涛368 、fykjyy 、cody20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根据招商银行的报告显示,
3%的人拥有80%的存款,
贫富差距悬殊之大可见一斑。
我认为还低估了,
因为穷人可能只一两张银行卡,
用6位数的密码保护着5位数的存款,
而富人基于安全考虑,
会把存款分别存在不同的银行,
如果从整个银行系统来看,
估计是3%的人拥用90%以上的存款。
那么问题来了,
股市要上涨,
一定离不开这90%的存款参与股市,
富人的钱如果在二级市场拉抬股票就是给穷人股民送福利,
相当于是穷人赚富人的钱,
大家认为这有可能吗?
富人的钱有几个是在二级市场买股票赚来的?
更有可能是因为卖股票套现变成了富翁,
有什么理由认为他们会高价买回来?
所以我的观点是,
在一个贫富差距如此悬殊,
且没有境外资金介入的市场,
不要幻想牛市。
不只是股市,
我国房地产和消费市场目前的萎靡状态也是这个原因。

赞同来自: 梦驴 、tennisfan 、风云1699 、神不奇 、gxli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你这个比喻就非常的不恰当,人的身高是有物种极限的,而经济的增长则没有这个极限,要不然你怎么解释,解放初到现在不过短短70多年,经济能增长1万倍?人从一个细胞分裂生长成一个成年人,增长的倍数比经济和人口增长倍数大多了,这个帖子的观点就是:
虽然指数没怎么涨,但流通市值的增长速度远快于指数点位增长的速度,也高于居民+企业存款的增长速度,但不管流通市值涨多高,我们二级市场投资者只能通过指数上涨赚钱,不能通过市值增长赚钱。
如果把时间点推移到2015年牛市起点2014年7月份,当时流通市值仅仅20万亿,现在80万亿,是那个时候的4倍,但指数点位只相当于那时的1.8倍。当时M2余额120万亿,现在是300万亿,M2也只就相当于当时2.5倍。
最近10年是中国经济历史上发展最快、质量最高的10年,股价指数与M2、流通市值的关系我相信已经能够说明问题。如果未来十年,M2增长到600万亿,股票市值很可能到200万,但上证指数很大概率仍然是3500点以下。
中国的股市存在就是为了融资,这就注定股市主要是长胖而不是长高,这一过程的结果就是散户的钱向原始股东集中,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短暂的牛市会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
所以,我的观点是,股市短期有可能4000点,但长期仍然是3000点。

一个小伙子15岁时身高1.6米,所以他30岁的时候会长到3米高,对吧?这个比喻似乎不大妥,举个例子,如果某个股票真能做到台积电,那现价不算贵。现在看概率不高,但两年后,不知道行不行。如果不行,那自然回到它应该去的位置。年轻人总是有血性和梦想的,也许市场不断的冲高回落,折掉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但是事在人为。父辈何尝知道我们今天会如此,理性的过着微观每一天,感性的憧憬着未来,幸运的拥有一批英雄带领群众走出低迷罢了。市场有时候愿意为确定性给出溢价,有时候愿意给不确定性付出溢价,韭菜如我,擅长宏大叙事或者鹦鹉学舌,但不妨碍就算不知道明天会如何,依然能靠乐观下注,靠运气苟活。每一个生态和玩家的认知和判断,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赞同来自: changrobben 、叶纸
A股就是这样,指数之前还长期在1000点以下徘徊呢,曾经还有著名的1000点保卫战;指数也长期在2000点以下徘徊过,也打过很多次的2000点保卫战;那要按你的道理,指数就应该在1000点以下徘徊,怎么可能变成在3000点徘徊呢?
短期可以看到4000点,
甚至4500点,
但长期还是3000点。
因为我们的股市是融资市,
指数上涨以后,
IPO、再融资、大小股东减持、套牢盘兑现的压力就会陡增,
这些因素都会抑制股市上涨。
另外,
牛市成交量急剧放大,
手续费、印花税也会消耗大量资金,
同样会抑制股市继续上涨。

赞同来自: 阳光下生命
如果那些1元成本的人依然可以随便减持如果具体的赔偿投资者的措施在90000000000000万年内一定会出台那么我抄底A股的唯一条件:市场的平均股息率超过92%,唯有如此,我才觉得我与那些1元成本的人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的,不要觉得92%的股息率很不可思议,那,那些1元成本的人可以随便减持我觉更加*99万倍的不可思议,公司的盈利都没超过圈X,就可以减持?班级里有形形色色的人,有时尚的富二代,经常听流行音乐,讲一些时髦的墙外八卦。有学霸,对自己要求很高,不学习的人不配和他们做朋友。有很努力但学习很差的人,但体育很好,和他们组队打球很快乐。有帅哥美女但高傲,有普通同学但平和,等等等等,你和谁交朋友,自然可以收获各自的情绪快乐和悲伤,甚至你不同阶段会和不同风格的人当朋友。严格严厉是好事,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投资投机也如此,顺其自然。


赞同来自: 陪戎校尉 、J981900999 、好奇心135 、阿彪12345678
A股的合理估值是3000点,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观点,而是一个事实。过去10年,上证指数90%的时间都在2600-3400点之间运行,中枢就是3000点。讨论高估还是低估没有意义,10年时间围绕3000点运行是铁的事实(甚至20年),我们只能去解释,为什么A股合理估值就是3000点?我也是认同3000点左右是A股的估值中枢的。
毫无疑问,这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以前房市景气,社会面进来的资金充沛,L村长就多IPO一点,对大股东减持也不管,多空平衡...
按照这位仁兄的观点,我去做了一下数据统计,验证一下。
2015年11月1日至2024年11月1日,十年间共2189个交易日,以收盘价计算可得:
上证指数位于2600~3400之间的共1768个交易日,占比为81%;
位于2500-3500之间共1955个交易日,占比为89%。
数据上略微有点偏差,但不影响结论。
进一步做一下数据分析:
收盘价中位数为3136,平均值为3142。
优化一下区间范围,沪指位于2800~3600之间共1924个交易日,占比88%。
所以,沪指的估值中枢比3000点略高一点,但不多。

赞同来自: 铭名明 、J475569036
我也认为当前估值不算低。3年前的红利指数股息率到了6%,那是低估的;前年银行8%的股息也算是低估;去年PE/PB百分位到底的沪深300是低估;今年年中创业板相对历史估值来说也勉强算低估位置。但是现在已经不是最好的机会了,红利股我已经不玩了,银行只拿着以前的仓位,剩下的就是我认为可能低估的创ETF、小盘股和可转债。Mark

赞同来自: 王平123 、zddd10 、sunpeak 、hegywor 、suijimanbu 、 、 、更多 »
再看您总结的利率环境说法 要先机制压缩 然后放松 才能有牛市 这点感觉有点硬找道理 您的意思是不是192021那口气冲过了 现在泄气了
我比较信奉利益论 大家都一样的 趋利避害 我觉得估值啥的 不是牛市发动的必然条件
而是赚钱效应 持续到赚钱效应 市场其实不缺钱 gdp和m2同步流通市值长大了 只要有持续的赚钱效应 会发生很有趣的事情 上市公司老总卖掉自己的股票 跑去买别人家的股票 是不是就把流血止住了 大家一定知道小羊吧 (且不论真假)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赞同来自: 三三五五 、阿波19751111
散户为股市输血差不多12万亿,散户的这些钱奉献给了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讨论下,2018净流出,2019净流出,但是2019是涨的,2021年净流入,但转过头2022是跌的,可见纯用这个数据,很难指明次年的方向都是代表当年的,A股几个长线投资,今年这个数据不能很看空目前的市场,毕竟估值并不高。其中2021年数据很具有代表性,偏股型基金净流入2.6万亿,当年IPO流出5300亿,可转债流出2100亿,净减持5600亿,公募基金几乎以一己之力接住了所有股市的抛压,所以当年赛道股牛也不足为奇,第二年募集量无法维持直接就凉了。今年这个数据很早就表明了股指会有一波很大行情,但是市场并没有明确的热点方向,因为做主动行情的外资和公募都没有资金流入,明年怎么走看后面渠道什么类型产品热销,年底前应该会有大量数据来验证的。

赞同来自: plias
这波炒科技,不是因为有价值,是因为20cm。比港股贵3倍的中芯,半年收入几千万,市值接近2000亿的寒武纪,还有一堆毫无价值的中微、海光、沪硅,一地鸡毛不是大概率,是100%,就看谁接盘罢了。不懂和无知,就要好好学习。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清醒


大家始终不相信数据,这种资金流入量已经决定了未来的主线和高度,今天有几个人跑赢指数,更不要说5000点能跑赢了。讨论下,2018净流出,2019净流出,但是2019是涨的,2021年净流入,但转过头2022是跌的,可见纯用这个数据,很难指明次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