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远远不是看空房子的时候

随着房地产的3年阴跌,似乎谨慎甚至看空楼市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以前也持一样的观点,但最近我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心理状态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衣食住行,有的人对华衣贵服无感,有的人对美味珍馐要求不高,有的人觉得高档汽车索然无味,但只要有家室,很少有人对大房子排斥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当前近14亿人口的大国,人均居住面积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只要人口数量不腰斩甚至脚斩,这种状态就不会改变。对于衣、食、行而言,就算你人再多,只要人均生产力提高,那么就不存在人均分配不足的问题,即便你生产不出来,进口也一样可以满足需求。住就不一样了,就算你生产力再强,你能创造出土地来吗?所以对于房子而言,供给不足是长期的问题,即便人口已达拐点,仍旧改变不了这个矛盾,因为人们改善生活的愿望是不变的,总居住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人均居住面积需求量提高10%,那么人口数量需要减少超过1.3亿,才能从本质上缓解供需矛盾,1.3亿,你觉得需要几年?而实际的住房改善需求,每个人应该心理都清楚,不止是10%能解决的,所以,现在还远远不是看空房子的时候。另外,引申出来一个房地产发展趋势,就是大户型将逐渐变得比小户型更香了,细品。

11月28日补充和说明:
大概看了一下大家的评论,支持和反对的都有,但似乎反对的声音居多一些,其中也不乏比较激烈的言辞,都是可以接受的,公开论坛,除了管理员,谁都无权干涉别人发表意见的权利。同时,我也做了一些思考,不过整体的思考结论和本文最初的观点差别不大。不过,我觉得有些观点或许没有表达清楚,有必要解释一下,以免引起误解。
1、人们对房子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这是支撑房地产市场的核心,换句话说,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的崩塌也应来源于需求侧,而不是供给侧。很多评论里提到的供给侧的问题,确实是文中没有提及的,不过没有提及不代表没有思考,这个问题我在很久以前就有了结论了,所以潜意识里几乎将它作为了前提,我觉得在政治性第一的国内环境下,房地产供给侧的改变是比需求侧至少难上十倍百倍的问题,想想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就知道,“打土豪分田地”从未终止,一直是进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土地的种植属性逐渐有所退化,但随之而来的居住属性地位的提升,注定了房地产将是未来极长时期内政治管控的核心,所以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我们才提及供给侧改革(这里浅谈辄止吧)。总之,无论是客观条件(人口众多)造成的,还是人为管控造成的,亦或是需求与供给错配(核心地块供给不足,边角地块需求不足)造成的人均土地分配不足,其客观事实是存在且长期存在的,所以最能影响结论的变量更多的归结于需求侧了。
2、当前贵不贵的问题,也就是需求和价格是否匹配的问题。很多人喜欢拿租金收益或类似的投资价值去评估房子的价值,我认为用这种方式将房子和一般投资品去比价是不合适的,因为房子不仅仅有经济属性,还有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生活属性等多重属性,这也就增加了房地产估价的难度,所以我暂时还没有想到比较合适的估值方法,但就我自身而言,买房所增加的杠杆是我目前可以接受的,而且等我有了更多的资金,我会考虑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这就是我这篇文章提到的需求所在(之一,类似的还有首套房需求),而不是许多评论误解的那些不切实际的需求。讲清楚了我说的需求,实际上也就摆明了房价见底的条件,就是人们有资金能力去考虑改善或刚需,怎么样有能力?大体有两个方面,一种是造富,提高人民收入,这种全民造富是极难的,还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所以基本不可能实施成功,另一种是降低购置门槛,这一种方法,在当下的环境下已经做足了功课,难不成真有人希望0首付0利率才是见底信号?我的期望可没有这么高,翻一翻近20年的利率水平就知道3.1%的贷款利率意味着什么了(很抱歉我只查到近20年的),只能说,还有下降空间,但我认为下降空间有限。
最后说明一下,评论里有人劝我用真金白银说话,很巧,最近几天我刚刚完成了一套改善房的定金交付,时间是在这篇文章发布之前,当然发这篇文章也并不是屁股决定脑袋,而是先有的思考,再有的行动,这篇文章只是最后阶段的副产品。
还有很多评论我没有看完,等后续有时间看完,如果我觉得有必要说明的,我会再继续补充,谢谢大家!
1

kemp007

赞同来自: walkerdu

@walkerdu
你除了攻击人,说话有逻辑吗?动动你自己的脑子吧,别臆测别人怎么想的。
房子跌对于置换的人真没影响,反而还是利好,除非大房换小房
2024-11-29 17:50 来自江苏 引用
1

YKK8453

赞同来自: seancai110

@骆驼1978
古有“掩耳盗铃”,今有“自住不关”。
只要说出自住房不关心涨跌这句话的人,
就已经证明他非常在乎涨跌。
除非房产只占他资产的10%,
跌50%也就损失总资产的5%,
富人不关心涨跌我是相信的。
一个普通人,
房产占了总资产70%以上,
你跟我说不关心涨跌?
实在不理解,接触的每一个女的都是这句口头禅,还拿这个“自住不关”劝人买房。买了一看立马掉20万,又夜里难眠后悔不已:早知道等半年了。然后再夜深人静时安慰自己“自住不关”,哈哈
换个商品的念打比方,以及生活现金流及舒适角度,还会被恨。媒体说什么就坚信什么,受苦是活该了
2024-11-29 17:33 来自湖北 引用
0

lazioslg

赞同来自:

@火星兔
本帖的讨论很有意思,我也受到很多启发。
我所说的房子是指普通的商品住宅,多层或者高层的分户住宅。
已有的观点我就不重复了。我谈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土地的产权是国家的,我们拥有的只是房屋的使用权。有人说,七十年以后自动续期。但是房子坚持不了七十年。
有过自建房经验的就知道,房子年久失修以后,功能就差了很多,但是如果要拆除重建,是非常困难的。农村的宅基地,一旦你离开当地,想要拆除重建,基本不可能。...
根据现有的政策,房子70年到期后还能正常使用的,会自动续期的;到期变危房的,政府也不会无补偿的强制拆除的(道理很简单,无补偿强制拆除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如果不管不拆,那全城全国所有的房子都会变危房,全国人将无处可住);所以基于以上道理,房屋其实和其下所占用的土地一样变成永久拥有的了;那为什么国家会制订土地70年的使用期限呢,那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土地私有,那就很容易土地被资本垄断,并不利于城市规划;土地国有,那政府在需要征地的时候给予适当的补偿就可以了,不会有太大的阻力;至于说害怕政府到期后无力补偿,大可不必担心,未来生产力高度发展,以国人努力拼搏的精神,70年都不能再造一套房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2024-11-29 17:25 来自新疆 引用
2

大魏忠臣毌丘俭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赞同来自: Evaeee 难得又是浮雲

@vrman
一举例就是日本,看看全世界近200个国家,有几个会是长期通缩的,基本都是本币不同程度的贬值。日本也是当年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造就的,不能刻舟求剑
了解了解“great depression”再说?
2024-11-29 17:06 来自北京 引用
0

walkerdu -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赞同来自:

@pychd
@walkerdu反正我是不在乎的,自住房为什么要关心涨跌?怕以后卖不出好价钱吗?为什么要卖自住房,对于我来说肯定是要置换了,房价下跌的话置换成本低,是好事啊!很好奇,您也是程序员,为何这么低级的逻辑问题拎不清呢?难道真是骆驼说的古有“掩耳盗铃”,今有“自住不关”。
你除了攻击人,说话有逻辑吗?动动你自己的脑子吧,别臆测别人怎么想的。
2024-11-29 16:15 来自江苏 引用
0

vrman

赞同来自:

@大魏忠臣毌丘俭
想太多,用最新版gpt回答你一下:
1、通缩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通缩不是因为货币供给不足,而是消费和投资需求疲软。比如日本的“失落的三十年”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从19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开始,日本的GDP增速长期徘徊在低位,而通胀率更是持续接近零甚至为负。
这是因为家庭和企业都在收缩支出,优先偿债或存钱,而不是消费或投资。即使央行多次尝试货币宽松政策,也无法有效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有效需求...
一举例就是日本,看看全世界近200个国家,有几个会是长期通缩的,基本都是本币不同程度的贬值。日本也是当年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造就的,不能刻舟求剑
2024-11-29 15:43 来自北京 引用
1

xcgdgp

赞同来自: c计划

@YYDX
直接列几个问题,抛砖引玉:
如果没有对一项资产估值的办法,那么最好不要参与此类资产的游戏。
国家有没有一套房产类合理的估值体系呢?
应不应该有一套合理的估值体系呢?
这个问题我问过银行,银行说他们也是由外部第三方提供数据的。
房产交易的时候,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目前我还没有见过的“系统价格”用于“缴纳税费”保底。
这个系统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呢?
以前的国土局每年都发布各地区各等级土地价格,这个逻辑又...
你以为有逻辑,可能只是某个人拍了拍脑袋
2024-11-29 15:34 来自河北 引用
0

xcgdgp

赞同来自:

@菜菜复菜菜
扯这个蛋干嘛,多数人看空,你看多,不正是你下手的时候吗?
不扯这个淡,我的房子砸手里了,咋赚钱拟
2024-11-29 15:31 来自河北 引用
0

walkerdu -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赞同来自:

@骆驼1978
对于需要买自住房的人,当然要关心当前价格是否值得入手。对于有自住房的人,并不是不关心涨跌,而是无法预测房价涨跌,如果有能力预测房价未来几年会大跌,难道不应该先卖掉租房?不关心和没法关心是两回事。如果是有钱人,房产只占总资产30%以下的请忽略!
租房住?自己装修的房子是完全适合自己生活习惯的,租房能比吗?一家老小住得舒舒服服的,为什么要用炒股的思路看待自住房?
2024-11-29 13:13 来自江苏 引用
0

pychd

赞同来自:

@walkerdu
反正我是不在乎的,自住房为什么要关心涨跌?怕以后卖不出好价钱吗?为什么要卖自住房,对于我来说肯定是要置换了,房价下跌的话置换成本低,是好事啊!
很好奇,您也是程序员,为何这么低级的逻辑问题拎不清呢?难道真是骆驼说的古有“掩耳盗铃”,今有“自住不关”。
2024-11-29 12:04 来自广东 引用
1

噜噜不怕壮

赞同来自: 慢慢变富就好

没啥可争的,房价进入稳步下降阶段,差不多一代人的时间吧

但要说房子没价值也是胡说,杜月笙出走香港的时候,资产仅有房产可以兑现,股权债权没有卵用的
2024-11-29 11:55 来自北京 引用
12

火星兔

赞同来自: luffy27 长沙君 数据矿工 菠菜咋样 东海逍遥 撒马利人 北昼星 Wintersun 明青 hjndhr 凡先生 yanghongyong更多 »

本帖的讨论很有意思,我也受到很多启发。

我所说的房子是指普通的商品住宅,多层或者高层的分户住宅。

已有的观点我就不重复了。我谈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土地的产权是国家的,我们拥有的只是房屋的使用权。有人说,七十年以后自动续期。但是房子坚持不了七十年。
有过自建房经验的就知道,房子年久失修以后,功能就差了很多,但是如果要拆除重建,是非常困难的。农村的宅基地,一旦你离开当地,想要拆除重建,基本不可能。城市里原住民的自建房,拆除重建之路也是不通的。普通人要实现房子的价值,只有转手卖出一条路。
按照现有的政策,一级市场是垄断的,只有国家征地后,才可以转到二级市场。那么我们的普通商品房,年久失修之后,有两条路。一是开发商或者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二是政府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可以看到,作为个人,是只有被动等待,完全没有自主权。由于分户住宅的产权人众多,实际操作中,很难取得一致意见。前些年的旧改,由于开发商的利润高,所以开发商做出了很多让步,才可以推动旧改。如果是高层建筑,没有容积率提升的空间,旧改不可行。
所以普通住宅,在年久失修的情况下,其价值就减少了很多。
2024-11-29 11:52 来自广东 引用
2

VillaTY

赞同来自: 乐鱼之乐 steven1521

@骆驼1978
对于需要买自住房的人,
当然要关心当前价格是否值得入手。
对于有自住房的人,
并不是不关心涨跌,
而是无法预测房价涨跌,
如果有能力预测房价未来几年会大跌,
难道不应该先卖掉租房?
不关心和没法关心是两回事。
如果是有钱人,
房产只占总资产30%以下的请忽略!
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结。
2024-11-29 11:30 来自上海 引用
4

psz2017

赞同来自: luffy27 北昼星 yanghongyong seancai110

今天看到华尔街一篇对冲基金经理,2016年来中国,觉得房价泡沫大,做空恒大,结果2017年恒大还在涨,文章也分析了当时房产公司如何作假,销售工资高的离谱,房价更是比肩国际,2020年才开始撑不住,所以现在才哪到哪,很多地方还没回到2016年吧。

不过做空赚钱太难,到如今更没必要,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独栋别墅、一户建才是终局形态,我们的土地也足够,反手做多我肯定做不到,顶多抄作业买点商业地产玩玩。
2024-11-29 11:24 来自广东 引用
0

防守反击v

赞同来自:

清朝的钱作废了 民国的钱也作废了 老祖宗从清朝民国留下来的房子照样可以出租 本早就回来了
2024-11-29 11:16修改 来自江苏 引用
0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lazioslg
房价涨跌和股价涨跌一样,都是无法提前预知的,如果能提前预知,那肯定迟早也会变成首富;至于买不买房,主要是看自己能不能买的起,买的起的情况下能不能等的起;买不起的情况下加满杠杆硬买,或者买的起的情况下硬等等到买不起,都是不可取的;房子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贵,全国所有的房子加起来足够30亿人居住,最便宜的房子几万元就可以买一套,就算是大城市,也能找到很便宜的房子,但凡有个正常的工作,目标明确要存钱买房,...
有道理啊,我一直说自己买不起,其实鹤岗5万一套的,我可以全款。
2024-11-29 11:11 来自河北 引用
1

lazioslg

赞同来自: alongside

@骆驼1978
对于需要买自住房的人,
当然要关心当前价格是否值得入手。
对于有自住房的人,
并不是不关心涨跌,
而是无法预测房价涨跌,
如果有能力预测房价未来几年会大跌,
难道不应该先卖掉租房?
不关心和没法关心是两回事。
如果是有钱人,
房产只占总资产30%以下的请忽略!
房价涨跌和股价涨跌一样,都是无法提前预知的,如果能提前预知,那肯定迟早也会变成首富;至于买不买房,主要是看自己能不能买的起,买的起的情况下能不能等的起;买不起的情况下加满杠杆硬买,或者买的起的情况下硬等等到买不起,都是不可取的;房子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贵,全国所有的房子加起来足够30亿人居住,最便宜的房子几万元就可以买一套,就算是大城市,也能找到很便宜的房子,但凡有个正常的工作,目标明确要存钱买房,都可以买的起房,只是说,很多人预期的房产目标与自己的收入不匹配,才会有买不起这一说。
2024-11-29 10:56 来自新疆 引用
9

大魏忠臣毌丘俭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赞同来自: luffy27 以转债守之 Evaeee 菠菜咋样 温格粉丝 沉默的松鼠 阿波19751111 cody2024 hshpangpang更多 »

@vrman
其实判断未来房价只要是判断未来到底是持续的通缩还是会逆转进入通胀通道。
我个人觉得在人类历史中,通缩都是比较短暂的,主旋律还是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基本每个国家的主权货币都是一路的膨胀,如果国家信用不坍塌,货币不会崩溃,会一直膨胀。碰见经济不景气,大部分国家都会选择宽松货币,必然会带来资产的增值
想太多,用最新版gpt回答你一下:

1、通缩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通缩不是因为货币供给不足,而是消费和投资需求疲软。比如日本的“失落的三十年”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从19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开始,日本的GDP增速长期徘徊在低位,而通胀率更是持续接近零甚至为负。
这是因为家庭和企业都在收缩支出,优先偿债或存钱,而不是消费或投资。即使央行多次尝试货币宽松政策,也无法有效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有效需求不足是通缩的核心,只有消费者有信心和能力花钱,通缩才可能缓解。

2、宽松货币无法解决需求不足
印钱只能增加货币供给,但如果这些钱无法流入实体经济,就不会引发通胀:

日本从2001年起就开始实施量化宽松(QE),特别是在2013年安倍经济学推动下,宽松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从2013年的不到150万亿日元扩张到2023年的700万亿日元以上。
然而,日本的通胀率长期低于2%的目标,因为家庭和企业的消费意愿未能提升,新增货币大部分停留在金融系统,推动的是资产价格而非商品价格。
这说明,如果有效需求上不去,单靠印钱无法推动通胀。

3、未来有效需求提升的可能性较小
从全球趋势看,有效需求增长面临多重制约:

人口老龄化: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放缓甚至萎缩,老年人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以日本为例,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超过28%,对消费的拉动力自然减弱。
收入增长停滞:全球化和技术进步虽然降低了生产成本,却压制了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增长。过去几十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中位收入几乎没有实质性提升。
高债务水平:高企的政府和家庭债务使得宽松政策的效果打了折扣,债务偿还占用了可支配资金,进一步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
这些因素叠加,使得有效需求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增长。

4、总结
通缩的根本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非货币供给不足。如果没有需求驱动,即使印再多的钱也难以形成通胀,反而可能推高资产价格,导致财富分配不均。考虑到人口老龄化、收入增长停滞等长期因素,未来有效需求提升的可能性较小,通缩问题可能会持续存在。

一句话:需求不足是通缩的核心,宽松货币治标不治本。
2024-11-29 10:44修改 来自北京 引用
0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deepocean
只要房子能在市场上流通变现,它就有了金融属性。如果变现值能够高于购买值,它就是投资品。房改前,国企职工靠单位分房解决住房需求,也不能卖房,离职后房子由单位收回,这样的房子没有金融属性,更不是投资品。
引申一下,能在二手市场上流通变现的是不是都有金融属性
2024-11-29 10:10 来自河北 引用
0

deepocean

赞同来自:

只要房子能在市场上流通变现,它就有了金融属性。如果变现值能够高于购买值,它就是投资品。房改前,国企职工靠单位分房解决住房需求,也不能卖房,离职后房子由单位收回,这样的房子没有金融属性,更不是投资品。
2024-11-29 10:06 来自广东 引用
2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alongside halhha

@骆驼1978
对于需要买自住房的人,
当然要关心当前价格是否值得入手。
对于有自住房的人,
并不是不关心涨跌,
而是无法预测房价涨跌,
如果有能力预测房价未来几年会大跌,
难道不应该先卖掉租房?
不关心和没法关心是两回事。
如果是有钱人,
房产只占总资产30%以下的请忽略!
说句何不食肉糜的话:房产超过总资产30%,那是被房价永远涨的观念给惯坏了的投机心态造成的吧?集思录大佬们会这样干吗?
2024-11-29 10:06 来自河北 引用
8

骆驼1978

赞同来自: luffy27 虾虾皮 alongside 朝阳南街 亚历克斯 gaokui16816888 wangasus lid765a更多 »

@walkerdu
反正我是不在乎的,自住房为什么要关心涨跌?怕以后卖不出好价钱吗?为什么要卖自住房,对于我来说肯定是要置换了,房价下跌的话置换成本低,是好事啊!
对于需要买自住房的人,
当然要关心当前价格是否值得入手。

对于有自住房的人,
并不是不关心涨跌,
而是无法预测房价涨跌,
如果有能力预测房价未来几年会大跌,
难道不应该先卖掉租房?

不关心和没法关心是两回事。

如果是有钱人,
房产只占总资产30%以下的请忽略!
2024-11-29 09:54 来自广东 引用
0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walkerdu
反正我是不在乎的,自住房为什么要关心涨跌?怕以后卖不出好价钱吗?为什么要卖自住房,对于我来说肯定是要置换了,房价下跌的话置换成本低,是好事啊!
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越低越开心啊,只要质量不变差。
不知道金融消费者为啥不喜欢跌跌不休的股价。
2024-11-29 09:50 来自河北 引用
0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vrman
其实判断未来房价只要是判断未来到底是持续的通缩还是会逆转进入通胀通道。
我个人觉得在人类历史中,通缩都是比较短暂的,主旋律还是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基本每个国家的主权货币都是一路的膨胀,如果国家信用不坍塌,货币不会崩溃,会一直膨胀。碰见经济不景气,大部分国家都会选择宽松货币,必然会带来资产的增值
还是那个口号对啊:房价永远涨
2024-11-29 09:47 来自河北 引用
0

alongside

赞同来自:

@骆驼1978
古有“掩耳盗铃”,今有“自住不关”。
只要说出自住房不关心涨跌这句话的人,
就已经证明他非常在乎涨跌。
除非房产只占他资产的10%,
跌50%也就损失总资产的5%,
富人不关心涨跌我是相信的。
一个普通人,
房产占了总资产70%以上,
你跟我说不关心涨跌?
不买卖关心有啥用?
2024-11-29 09:46 来自江苏 引用
0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骆驼1978
怎么会没有意义呢?
自住房也是家庭的主要资产,
特别是所谓刚需贷款买房的,
如果房价大跌资不抵债成为负资产,
想要卖掉减缓财务压力这条路就行不通了。
如果房价涨了,
就算还不起月供还可以卖掉多出一笔钱,
结果完全不一样。
好像默认自住房是不卖的。
2024-11-29 09:44 来自河北 引用
0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凡先生
大部分人的房子确实用来自住的,大部分人买的车也是用来开的。如果大部分人对房子跟对车子的心态一样,房价涨跌确实无所谓。20万买的一台车,开了7.8年剩一个残值可以接受,毕竟把车子当耐用消费品看待的,这是大部分人的认知,没谁认为自己买的车越开越升值。
然而房子却不同,首先总价高,凑的首付,20到30年月供,会持续抽走你的现金流。
如果哪天房子成了耐用消费品,就像汽车一样,买了就是消费,那大家对房子会更...
车20万买的,房子也差不多啊。是不是买20万车的人不能接受20万的房?
2024-11-29 09:41 来自河北 引用
0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骆驼1978
古有“掩耳盗铃”,今有“自住不关”。
只要说出自住房不关心涨跌这句话的人,
就已经证明他非常在乎涨跌。
除非房产只占他资产的10%,
跌50%也就损失总资产的5%,
富人不关心涨跌我是相信的。
一个普通人,
房产占了总资产70%以上,
你跟我说不关心涨跌?
自主无法卖出变现的,可能是不算资产吧。
2024-11-29 09:40 来自河北 引用
3

deepocean

赞同来自: 数据矿工 TUK361 oceanskysw

房价≤家庭五年的总收入,才是合理的,且首付比例不应低于50%,或者置换,怎么会有危机? 前些年,很多人买房贷款都是开的假收入证明,现在陷入房贷危机,是不是自找的? 目前这些不自量力的乐色,鼓吹国家给他们发几十万几百万元帮他们抵房贷,想把低负债的人拖下水? 他们父母的养老钱也贬值掉?
2024-11-29 09:38 来自广东 引用
2

walkerdu -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赞同来自: alongside lixianghui1982

@骆驼1978
古有“掩耳盗铃”,今有“自住不关”。只要说出自住房不关心涨跌这句话的人,就已经证明他非常在乎涨跌。除非房产只占他资产的10%,跌50%也就损失总资产的5%,富人不关心涨跌我是相信的。一个普通人,房产占了总资产70%以上,你跟我说不关心涨跌?
反正我是不在乎的,自住房为什么要关心涨跌?怕以后卖不出好价钱吗?为什么要卖自住房,对于我来说肯定是要置换了,房价下跌的话置换成本低,是好事啊!
2024-11-29 09:38 来自江苏 引用
40

骆驼1978

赞同来自: 总是人生Guang luffy27 风收益险 炒股败家22 ananjiaye 虾虾皮 willchenjian 童年淘金笔记 愚豆酱 马后炮拿铁 Timlin1024 阿戒1899 作死老专家 积少成多66 hshpangpang 保本第一 YKK8453 小白律师 chengzai qkfqyy 蓝笛传声 lance77 Royal0000 gaokui16816888 hannon 风弦 timtimtim zyxw风雅颂 雷同 eckeels 我怕黑天鹅 Xilana chenjiandong31 跑路皮皮 zqbkzz 火星兔 steven1521 koll1229 老实的很 wangasus更多 »

@alongside
借了还不起的钱买房就是投机
古有“掩耳盗铃”,今有“自住不关”。

只要说出自住房不关心涨跌这句话的人,
就已经证明他非常在乎涨跌。

除非房产只占他资产的10%,
跌50%也就损失总资产的5%,
富人不关心涨跌我是相信的。

一个普通人,
房产占了总资产70%以上,
你跟我说不关心涨跌?
2024-11-29 09:32修改 来自广东 引用
0

vrman

赞同来自:

其实判断未来房价只要是判断未来到底是持续的通缩还是会逆转进入通胀通道。
我个人觉得在人类历史中,通缩都是比较短暂的,主旋律还是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基本每个国家的主权货币都是一路的膨胀,如果国家信用不坍塌,货币不会崩溃,会一直膨胀。碰见经济不景气,大部分国家都会选择宽松货币,必然会带来资产的增值
2024-11-29 09:26 来自北京 引用
0

alongside

赞同来自:

@骆驼1978
如果还不起房贷了呢?
如果子女要出国留学用到钱呢?
如果家里人生病需要一大笔钱呢?
如果自己或家人需要钱开展事业呢?
借钱买房就是投机?
现在有1.2亿家庭有房贷,都不算自住算投机?
只要是借钱买房,
大概率就是没有足够的钱全款买房,
就需要面对未来收入减少还贷困难的可能性。
借了还不起的钱买房就是投机
2024-11-29 09:25 来自江苏 引用
1

骆驼1978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alongside
买卖房子那就不是自住。
自住房是不需要买卖的。
借了还不起的钱买房,那不叫自住,那叫投机。
如果还不起房贷了呢?
如果子女要出国留学用到钱呢?
如果家里人生病需要一大笔钱呢?
如果自己或家人需要钱开展事业呢?

借钱买房就是投机?
现在有1.2亿家庭有房贷,都不算自住算投机?
只要是借钱买房,
大概率就是没有足够的钱全款买房,
就需要面对未来收入减少还贷困难的可能性。
2024-11-29 09:18 来自广东 引用
0

lose706

赞同来自:

从整体上来说房子并不稀缺,可以做房子的地也不稀缺,有自建房经历的人都会这么说,地不够,高空凑,还会稀缺吗。
从横向来说,大城市的房子相对稀缺,没房子的人有票子那就不是问题。全世界都这样,纽约曼哈顿高楼林立,人口密度大,并且每个大城市都这样。价值就水涨船高。然后到漂亮国其他地,基本老百姓都是独栋别墅。房价高并拥挤的地也是只占可居住地的5%,除了高密度人口的地方,其他的并不稀缺,而是各国政府要规划要税收要发展,有计划地制造这种平衡,当然有钱人就更能享有这种资源了。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商品。
从纵向来说,现今是房价最贵重的时代。当然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历史上租售比基本都比现在高
2024-11-29 09:17 来自湖南 引用
1

deepocean

赞同来自: c计划

@cdhr
没有所谓的刚需概念,这是中介骗人的招数你要是愿意拿 300 万买我 100 万的房子,连衣服内裤都不用带走,全送给你
刚需可以制造出来。
比如住房与就学,就业,就医,粮油供应等挂钩。年轻人可以不结婚不生娃,但大部分都是想活下去的。人类自私贪婪无耻是没有下限的,而且那些肉食者也没有信仰。
2024-11-29 09:17 来自广东 引用
0

alongside

赞同来自:

@凡先生
大部分人的房子确实用来自住的,大部分人买的车也是用来开的。如果大部分人对房子跟对车子的心态一样,房价涨跌确实无所谓。20万买的一台车,开了7.8年剩一个残值可以接受,毕竟把车子当耐用消费品看待的,这是大部分人的认知,没谁认为自己买的车越开越升值。
然而房子却不同,首先总价高,凑的首付,20到30年月供,会持续抽走你的现金流。
如果哪天房子成了耐用消费品,就像汽车一样,买了就是消费,那大家对房子会更...
自住房还关注涨跌,那不是自寻烦恼嘛...
2024-11-29 09:12 来自江苏 引用
0

alongside

赞同来自:

@骆驼1978
怎么会没有意义呢?
自住房也是家庭的主要资产,
特别是所谓刚需贷款买房的,
如果房价大跌资不抵债成为负资产,
想要卖掉减缓财务压力这条路就行不通了。
如果房价涨了,
就算还不起月供还可以卖掉多出一笔钱,
结果完全不一样。
买卖房子那就不是自住。
自住房是不需要买卖的。

借了还不起的钱买房,那不叫自住,那叫投机。
2024-11-29 09:06 来自江苏 引用
1

cdhr

赞同来自: seancai110

没有所谓的刚需概念,这是中介骗人的招数

你要是愿意拿 300 万买我 100 万的房子,连衣服内裤都不用带走,全送给你
2024-11-29 09:06 来自四川 引用
0

巴飞特AAAA

赞同来自:

@天猫
新出生人口才是将来的购房需求,今年出生人口比10年前应当下降50%以上了。
只有三分之一,
2024-11-29 08:48 来自上海 引用
17

骆驼1978

赞同来自: willchenjian 马后炮拿铁 东海逍遥 timtimtim eckeels 流沙少帅 跑路皮皮 geneous 北昼星 hshpangpang ahelloa 可乐ABC cdhr Restone 古都独行 明园 朝阳南街更多 »

@alongside
大部分人持有房子是用来自住的,和股票不一样。
所谓的看空看多房价对于自住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或者说大多数人关注房价涨跌没有任何意义。。。
怎么会没有意义呢?

自住房也是家庭的主要资产,
特别是所谓刚需贷款买房的,
如果房价大跌资不抵债成为负资产,
想要卖掉减缓财务压力这条路就行不通了。

如果房价涨了,
就算还不起月供还可以卖掉多出一笔钱,
结果完全不一样。
2024-11-29 08:31 来自广东 引用
1

halhha

赞同来自: 凡先生

@凡先生
大部分人的房子确实用来自住的,大部分人买的车也是用来开的。如果大部分人对房子跟对车子的心态一样,房价涨跌确实无所谓。20万买的一台车,开了7.8年剩一个残值可以接受,毕竟把车子当耐用消费品看待的,这是大部分人的认知,没谁认为自己买的车越开越升值。然而房子却不同,首先总价高,凑的首付,20到30年月供,会持续抽走你的现金流。如果哪天房子成了耐用消费品,就像汽车一样,买了就是消费,那大家对房子会更加...
错错错
车子降价老车主也都破防了
2024-11-29 08:27 来自上海 引用
11

凡先生

赞同来自: z465901739 东海逍遥 seancai110 xxs5183 plan30 跑路皮皮 火星兔 luckych kolanta 明园 大魏忠臣毌丘俭更多 »

@alongside
大部分人持有房子是用来自住的,和股票不一样。所谓的看空看多房价对于自住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大多数人关注房价涨跌没有任何意义。。。
大部分人的房子确实用来自住的,大部分人买的车也是用来开的。如果大部分人对房子跟对车子的心态一样,房价涨跌确实无所谓。20万买的一台车,开了7.8年剩一个残值可以接受,毕竟把车子当耐用消费品看待的,这是大部分人的认知,没谁认为自己买的车越开越升值。
然而房子却不同,首先总价高,凑的首付,20到30年月供,会持续抽走你的现金流。
如果哪天房子成了耐用消费品,就像汽车一样,买了就是消费,那大家对房子会更加理性。钱充足,想改善自然会置换。
说自住不在意涨跌很多也是安慰自己的成分居多,谁都想低点入场。就像我入市三年没赚什么钱,也会安慰自己 活着就好,很多人已经亏钱离场了,起码我还在牌桌上。 核心还是自己菜,只是安慰自己罢了。
2024-11-29 01:22 来自江苏 引用
1

菜鸟书斋

赞同来自: 阿戈

全是臆想的逻辑,毫无数据实证
2024-11-28 23:43 来自上海 引用
4

小金同学

赞同来自: 宁不烦 wdwonderone 稻草 seancai110

怎么还能回复这么多。典型文科生。写的再多也都是感性逻辑。
2024-11-28 22:38 来自上海 引用
0

halhha

赞同来自:

@guest2
富人怎么会房产消费占大头呢?别看富人住几千万几亿的房子,在他资产中占个零头都不到。反而穷人月薪5000,要拿出2000来租房。说到底住房跟吃饭一样,是一个人基本生存需求,在基本生存需求上占用了大比例的经济能力,就谈不上经济有多宽裕。富人花在住房上的钱比花在饮食上的钱可能是要多一些,比如住房上10%,饮食上5%,那又怎样,住房还是只有10%啊。随着社会越来越富裕,人们消费开支中用于住房的部分占比应...
消费和资产你都分不清。。。
然后所有消费成分加起来是要100%的 别胡诌
2024-11-28 22:24 来自上海 引用
0

alongside

赞同来自:

@骆驼1978
全国房价至少都跌了30%以上,
地产龙头企业要么破产,
要么已经处于残废状态,
地方政府土地卖不出去,
还得靠财政部发债置换渡过难关。

现在房子大幅下跌已经是一个事实,
而不是大家的看法,
居然还说什么远远没到看空房价的时候。
大部分人持有房子是用来自住的,和股票不一样。
所谓的看空看多房价对于自住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或者说大多数人关注房价涨跌没有任何意义。。。
2024-11-28 20:20修改 来自江苏 引用
0

唐伯虎虎虎虎

赞同来自:

自己算算租售比
2024-11-28 19:46 来自北京 引用
6

guest2

赞同来自: luffy27 跑路皮皮 yujunlan 乐鱼之乐 luckych 丰和景明更多 »

@halhha
这个叫极限思维
最极限的时候是需要衣服的
你没有衣服马上社死、冻死
没食物可以活几天
没住处的话大部分地方只要不冻死都可以活
我也说的很清楚了 衣食住行排行变高的是富人 变低的是穷人
富人怎么会房产消费占大头呢?别看富人住几千万几亿的房子,在他资产中占个零头都不到。反而穷人月薪5000,要拿出2000来租房。

说到底住房跟吃饭一样,是一个人基本生存需求,在基本生存需求上占用了大比例的经济能力,就谈不上经济有多宽裕。

富人花在住房上的钱比花在饮食上的钱可能是要多一些,比如住房上10%,饮食上5%,那又怎样,住房还是只有10%啊。随着社会越来越富裕,人们消费开支中用于住房的部分占比应该是趋于下降的。
2024-11-28 19:22 来自香港 引用
1

哈利BABY

赞同来自: 塔塔桔

这几年城镇化之下带来的新城太多了,又高又密,可惜没有电网水表的统计数据,对于空置率总缺乏令人信服的支撑,更需要楼主这样的来慢慢去库存。看一下邻国日本,总是有借鉴意义的,尤其是拿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去衡量房价。
2024-11-28 18:50 来自浙江 引用
65

骆驼1978

赞同来自: luffy27 websterq timtimtim 俊哥说趋势 joakim姚 超级幸存者 davyzhu lujj3000 塔塔桔 teresa90s 陈礼波 宽基er 春秋战国 YKK8453 you123a 小吉米 muziyo eckeels 跑路皮皮 lose706 Restone 卡斯蒂亚 宁不烦 hanbing0356 包包肚 tigerpc jiandanno1 genamax jackymin001 风清扬9527 iono Beter commontiger herl24 十年新股民 不会吧 踏空武威 wugreat gaokui16816888 水穷云起时 NichoLin wuhen2007 明园 wangasus 我想吃蛇羹 Aolin120 夏花秋果 草头荆 飞犇 居家隔离 开元盛世 超级怂人全靠蒙 gardeniay luckych 阿戒1899 王的天下 司马缸不方 大魏忠臣毌丘俭 凡先生 hshpangpang 秋风客 花过水无痕 geneous java100 不虚不实更多 »

全国房价至少都跌了30%以上,
地产龙头企业要么破产,
要么已经处于残废状态,
地方政府土地卖不出去,
还得靠财政部发债置换渡过难关。

现在房子大幅下跌已经是一个事实,
而不是大家的看法,
居然还说什么远远没到看空房价的时候。
2024-11-28 18:31修改 来自广东 引用
4

rank

赞同来自: 明园 luckych 凡先生 花过水无痕

@智孤
原文的补充和说明:大概看了一下大家的评论,支持和反对的都有,但似乎反对的声音居多一些,其中也不乏比较激烈的言辞,都是可以接受的,公开论坛,除了管理员,谁都无权干涉别人发表意见的权利。同时,我也做了一些思考,不过整体的思考结论和本文最初的观点差别不大。不过,我觉得有些观点或许没有表达清楚,有必要解释一下,以免引起误解。1、人们对房子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这是支撑房地产市场的核心,换句话说,未来一段时...
古代争地争的是生产资料,现在房子是消费品,哪点和生产资料搭得上
2024-11-28 18:10 来自移动 引用
0

时光深处的猫

赞同来自:

把投资房子当成一个生意,做生意就一个目的挣钱,要么每年给你的稳定现金流超过无风险收益,要么预期上涨,目前来看,两个都不合适。自助的,买一线,医院,公园,地铁附近。其他不值得买。
2024-11-28 17:21 来自广东 引用
0

halhha

赞同来自:

@七星上将
衣服很重要吗?估计你不知道啥叫边际效应。食物是每天万吃的,但是衣服你只要有了,就不存在裸体的问题。
按你说的 房子很重要吗?你只要有个房子 就不存在没地方住 甚至还能出租给别人。。。
2024-11-28 17:03 来自上海 引用
0

halhha

赞同来自:

@七星上将
衣服很重要吗?估计你不知道啥叫边际效应。食物是每天万吃的,但是衣服你只要有了,就不存在裸体的问题。
这个叫极限思维
最极限的时候是需要衣服的
你没有衣服马上社死、冻死
没食物可以活几天
没住处的话大部分地方只要不冻死都可以活
我也说的很清楚了 衣食住行排行变高的是富人 变低的是穷人
2024-11-28 16:54 来自上海 引用
1

七星上将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halhha
经济学上有个商学院学生都学过的指标 叫做恩格尔系数 是一个老外叫恩格尔的发明的 用食品消费占消费比例来衡量一个人/家庭的富裕程度我也发明一个系数 也用我的名字命名 都别跟我抢 就是用住房消费占比来衡量一个人/家庭的富裕程度目前我百度了 还没发现有任何人提出这个系数我们中国有一个说法 叫做 衣食住行 这是花钱的四件事我认为衣食住行是必要性递减的 比如说衣 衣是最重要的 你不可能裸奔 行则是最次要的...
衣服很重要吗?估计你不知道啥叫边际效应。食物是每天万吃的,但是衣服你只要有了,就不存在裸体的问题。
2024-11-28 16:35 来自浙江 引用
0

仙境

赞同来自:

@seancai110
白石洲那个天坑估计永远也填不上了。
等人口降到只剩1/3.那是也是家家独栋了,现在就是国情。
2024-11-28 16:22 来自山东 引用
4

骆驼1978

赞同来自: hshpangpang 阿戒1899 花过水无痕 heaven32006

@cityrusher
银行房贷也要有基础货币啊,事实上基础货币一直很快增长的,货币超发和通胀是一个政府必然的归宿。
2014年至今,央行口径的基础货币只增加了30%,也就是11万亿左右。

但同期M2增长200万亿,这是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向商业银行贷款创造的信用货币,贷款的抵押物有60%是房地产。
2024-11-28 15:40 来自广东 引用
10

红尘之上

赞同来自: 宽基er hychen73 跑路皮皮 chentu888 慕容吹雪 花过水无痕 明园 明青 seancai110 小白律师更多 »

我家有套500平的小楼,还有一套100平的小三房。100平的房子住着很舒服,500平的小楼各种乱七八糟的事,特别是卫生很难打扫。100平的房子,地面交给扫地机器人,其他地方用静电除尘扫一下就可以保持家里很干净。
2024-11-28 15:32 来自四川 引用
0

seancai110

赞同来自:

@ejgnejf
房子透支了 1-2 代人的需求,哪有这么容易恢复涨势。
我大学还没毕业就被家里人诱骗上车,背上房贷了,美其名曰婚房。在涨得快的那几年,他们巴不得把我孙子孙女的婚房都给买了。而到现在我还没结婚。
上涨趋势建立 → 财富效应 → 投机需求、透支“刚需”→ 泡沫见顶
很快人们会发现,泡沫见顶后,原来的“刚需”群体也都不见了。如果全凭我自己的购房喜好,我肯定不会买 120平三房的户型;而随着保障房、小家庭...
现在看以前的丈母娘经济,简直是可笑。
2024-11-28 15:31 来自广东 引用
0

chentu888

赞同来自:

@放射尘埃
你说的和楼主说的不矛盾呀
我说的是对房价偏空的态度,楼主是偏多
2024-11-28 15:04 来自北京 引用
1

chentu888

赞同来自: 秋天的小草

@冰焰
就我个人的感受,一个三口之家,100平米的房子住着就挺好的了,再大了是会舒服些,但并不会有多大的幸福感提升。当然这个也因人而异吧。我的回答主要是针对楼主说的,人可能对吃穿行不在乎,但一定会在乎房子说的。我的观点是房子不比吃穿行等其他消费更重要,而且就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看,同样的钱花到其他方面比房子更划算。
赞同
2024-11-28 15:03 来自北京 引用
1

chentu888

赞同来自: 夏花秋果

@夏花秋果
上个星期,就有一户两口之家,将他唯一住房200多平430+ W卖掉,买了86平160 W的两房,是不是属于住房消费降级?
这才是想明白了,270万花在其他地方上是不是更舒服
2024-11-28 15:02 来自北京 引用
2

chentu888

赞同来自: 腰果好吃 跑路皮皮

@flyingshark2
都是个人需求,房间多几个亲戚朋友来了住的舒服
请问,你家来的朋友住多吗?一年用多少天?多花很多钱放在房子上,就为了亲戚朋友来了住?性价比也太……
2024-11-28 15:02 来自北京 引用
0

chentu888

赞同来自:

@ejgnejf
房子透支了 1-2 代人的需求,哪有这么容易恢复涨势。我大学还没毕业就被家里人诱骗上车,背上房贷了,美其名曰婚房。在涨得快的那几年,他们巴不得把我孙子孙女的婚房都给买了。而到现在我还没结婚。上涨趋势建立 → 财富效应 → 投机需求、透支“刚需”→ 泡沫见顶很快人们会发现,泡沫见顶后,原来的“刚需”群体也都不见了。如果全凭我自己的购房喜好,我肯定不会买 120平三房的户型;而随着保障房、小家庭、单...
牛,我也双卖
2024-11-28 14:59 来自北京 引用
1

xcgdgp

赞同来自: seancai110

@骆驼1978
有一个常识性错误,大家要注意。

不是货币超发引起房地产价格上涨,而是以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创造了信用货币才导致货币超发。
这不是常识性错误,这是错误常识 。

所谓的货币超发是指大放贷款,降低利率。请问如果房贷利率一直跟其他贷款利率一样,房价能起来吗?

只有21年前后一两年房贷利率显著高于其他贷款,比如信用贷,当时有人说国家鼓励炒房,我说你不看看房贷利率跟信用贷的利率首次出现倒挂?

但是,货币仅仅是一个方面,如果没有需求,货币想发都发不出去,日本已经实践过了,我们也快了
2024-11-28 14:56 来自河北 引用
0

cityrusher

赞同来自:

@骆驼1978
有一个常识性错误,大家要注意。

不是货币超发引起房地产价格上涨,而是以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创造了信用货币才导致货币超发。
银行房贷也要有基础货币啊,事实上基础货币一直很快增长的,货币超发和通胀是一个政府必然的归宿。
2024-11-28 14:54 来自上海 引用
8

ejgnejf

赞同来自: 投资旗舰 孤舟蓑笠予清风 horizon668 流云涛声 山者 seancai110 阿波19751111 tigerpc更多 »

房子透支了 1-2 代人的需求,哪有这么容易恢复涨势。

我大学还没毕业就被家里人诱骗上车,背上房贷了,美其名曰婚房。在涨得快的那几年,他们巴不得把我孙子孙女的婚房都给买了。而到现在我还没结婚。

上涨趋势建立 → 财富效应 → 投机需求、透支“刚需”→ 泡沫见顶

很快人们会发现,泡沫见顶后,原来的“刚需”群体也都不见了。如果全凭我自己的购房喜好,我肯定不会买 120平三房的户型;而随着保障房、小家庭、单身社会的发展,刚需房、改善房这些概念也要成为历史了。

我认为,最好最好的情形,就是顶部托市不让房价暴跌而已。

要是商品房能卖期权就好了,双卖开搞。
2024-11-28 14:30 来自浙江 引用
0

halhha

赞同来自:

@chentu888
对,很多人不明白,非得说大家有追求好房子的需求。举个例子1000万,是拿出来900万买大房子,剩下100万消费其他。还是拿出来300万放房子上700万消费。都会选择第二种。之所以之前选择第一种,是因为之前房子一直涨价,选择第一种就意味着1000万以后会变为2000万。换句话说,都是建立在房价涨的预期,如果不涨,不跌你试试。
经济学上有个商学院学生都学过的指标 叫做恩格尔系数 是一个老外叫恩格尔的发明的 用食品消费占消费比例来衡量一个人/家庭的富裕程度
我也发明一个系数 也用我的名字命名 都别跟我抢 就是用住房消费占比来衡量一个人/家庭的富裕程度
目前我百度了 还没发现有任何人提出这个系数
我们中国有一个说法 叫做 衣食住行 这是花钱的四件事
我认为衣食住行是必要性递减的 比如说衣 衣是最重要的 你不可能裸奔 行则是最次要的
如果你衣食住行消费占比是依次递减的 那你是个穷人 如果你依次递增 天天“行”到处旅游 肯定很富
2024-11-28 14:23 来自上海 引用
1

lujj3000

赞同来自: seancai110

年轻人连自己都养不活,何谈房子。00后的口号就是推翻三座大山。
2024-11-28 14:09 来自浙江 引用
0

flyingshark2

赞同来自:

@冰焰
就我个人的感受,一个三口之家,100平米的房子住着就挺好的了,再大了是会舒服些,但并不会有多大的幸福感提升。当然这个也因人而异吧。我的回答主要是针对楼主说的,人可能对吃穿行不在乎,但一定会在乎房子说的。我的观点是房子不比吃穿行等其他消费更重要,而且就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看,同样的钱花到其他方面比房子更划算。
都是个人需求,房间多几个亲戚朋友来了住的舒服
2024-11-28 13:51 来自北京 引用
0

夏花秋果

赞同来自:

@冰焰
就我个人的感受,一个三口之家,100平米的房子住着就挺好的了,再大了是会舒服些,但并不会有多大的幸福感提升。当然这个也因人而异吧。我的回答主要是针对楼主说的,人可能对吃穿行不在乎,但一定会在乎房子说的。我的观点是房子不比吃穿行等其他消费更重要,而且就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看,同样的钱花到其他方面比房子更划算。
上个星期,就有一户两口之家,将他唯一住房200多平430+ W卖掉,买了86平160 W的两房,是不是属于住房消费降级?
2024-11-28 13:36 来自广东 引用
1

冰焰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Jk226
那你说说一个小家庭住多大的房子才适合
就我个人的感受,一个三口之家,100平米的房子住着就挺好的了,再大了是会舒服些,但并不会有多大的幸福感提升。当然这个也因人而异吧。我的回答主要是针对楼主说的,人可能对吃穿行不在乎,但一定会在乎房子说的。我的观点是房子不比吃穿行等其他消费更重要,而且就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看,同样的钱花到其他方面比房子更划算。
2024-11-28 13:13 来自北京 引用
0

liu357

赞同来自:

@骆驼1978
有一个常识性错误,大家要注意。不是货币超发引起房地产价格上涨,而是以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创造了信用货币才导致货币超发。
你这个说法有问题,房价的上涨取决于货币和供给,你这是撇开供给只谈货币流动性!没有房屋供给失衡导致房价上涨和货币创造引起的房价上涨是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关系!你只是在故意误导大家而已!
2024-11-28 12:51 来自上海 引用
0

放射尘埃

赞同来自:

@chentu888
对,很多人不明白,非得说大家有追求好房子的需求。举个例子1000万,是拿出来900万买大房子,剩下100万消费其他。还是拿出来300万放房子上700万消费。都会选择第二种。之所以之前选择第一种,是因为之前房子一直涨价,选择第一种就意味着1000万以后会变为2000万。换句话说,都是建立在房价涨的预期,如果不涨,不跌你试试。
你说的和楼主说的不矛盾呀
2024-11-28 12:32 来自浙江 引用
2

chentu888

赞同来自: roark yujunlan

@Jk226
那你说说一个小家庭住多大的房子才适合
对,很多人不明白,非得说大家有追求好房子的需求。
举个例子1000万,是拿出来900万买大房子,剩下100万消费其他。还是拿出来300万放房子上700万消费。都会选择第二种。
之所以之前选择第一种,是因为之前房子一直涨价,选择第一种就意味着1000万以后会变为2000万。
换句话说,都是建立在房价涨的预期,如果不涨,不跌你试试。
2024-11-28 12:15 来自北京 引用
0

lixinfeng02 - 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赞同来自:

讨论房价涨跌如同讨论股市涨跌一样,没人能说得清,但房子如果要住还是要有一套,投资也可以作为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判断涨跌来投机还是算了。
2024-11-28 12:13 来自辽宁 引用
0

九头蛇怪

赞同来自:

我是支持楼主的,改善换房现在时机也完全正确。
1. 核心一线城市的房产一直是供给不足的,所以当新开工持续断崖下跌,价格的反转肯定会出现。至于其他二三四线,供给过剩的地方价格就受压制,因此全国的价格会呈现结构性错位。
2.房价不会像股市一样在短时间内大起大落,因此,慢慢观察核心城市核心小区的余量和价格伏起,根据证据调整观点,是更务实的做法。
.说和日本一样的,我们真的了解日本吗?进一步说,我们身在东大,又真的足够了解自身吗?
.说长期人口趋势的,先了解一下高考人口何时达峰,何时从峰值逆转
.说生育,说年轻人躺平之类社会学话题,我不是很懂,但是人性,看看人性,股市一涨多少人新开户??
2024-11-28 12:10 来自云南 引用
0

rnll

赞同来自:

@Jk226
那你说说一个小家庭住多大的房子才适合
人均35平米
2024-11-28 11:56 来自广东 引用
0

rnll

赞同来自:

@seancai110
白石洲那个天坑估计永远也填不上了。
最好的景观,好像留给了回迁房。
2024-11-28 11:54 来自广东 引用
0

Jk226

赞同来自:

@冰焰
我就对大房子排斥,我买过173平的大平层,买完就后悔。大房子带来的幸福感远比不上其他方面花钱带来的幸福感,更切确的说大房子幸福感方面性价比太低了。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尝试不同的美食,去没去过的地方,都会让人幸福。大房子,也就是刚买兴奋一段时间,后面就无感了。
那你说说一个小家庭住多大的房子才适合
2024-11-28 11:43 来自广东 引用
1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北昼星

@阿波19751111
----房价是否能稳住我们不清楚,按照东方某国的房价和利率走势,东大利率会无限接近零,不要和我提东大人口有14亿,东方某国人口才1亿多,本质上是一样的。有钱人就那么多,大部分人买了房就没有消费能力了,最近对38国实行免签了,想让国外富人来接盘东大的一线房地产,是否把那些富人想得太简单了?
利率无限接近0的话,要不要做空银行股?
2024-11-28 08:47 来自河北 引用
0

wingo55

赞同来自:

最后都是归于有型的手和无型的手各自发挥的作用,我依然认为是全球唯一优势体制那只手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个手是已经合量过市场因素才会做引导的。

目前我觉得一个手有推动向上的意愿;
而另一只手处在大涨大跌后的胶着纠缠状态,存在反弹/反转需求。两者有共振向上动力。

最先收益的的确是一线城市。(烂大街的结论可能是最正确的)
2024-11-28 08:42 来自北京 引用
0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稳健理财
有的人说房子卖不出去,挂高于市场价谁买,挂低于市场价卖,秒买,没有卖不出的房子,这有卖不出的价格。
是啊,总有有钱人比我能接受的价格高,所以我没钱就注定永远买不起房子。呜呜呜
2024-11-28 08:38 来自河北 引用
0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zzzer
不愿意生的一大原因就是卷孩子太累
学习行不行主要是天赋,早点分流救了孩子也救了父母
既然是靠天赋,何必要卷呢?
2024-11-28 08:36 来自河北 引用
17

冰焰

赞同来自: luffy27 timtimtim 跑路皮皮 研学ER 流云涛声 roark 迟来一步 wind2012 lixinfeng02 股精灵 sdu2011 xm0409 孙新苑 小会砸 木木赵 我想吃蛇羹 罔两更多 »

我就对大房子排斥,我买过173平的大平层,买完就后悔。大房子带来的幸福感远比不上其他方面花钱带来的幸福感,更切确的说大房子幸福感方面性价比太低了。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尝试不同的美食,去没去过的地方,都会让人幸福。大房子,也就是刚买兴奋一段时间,后面就无感了。
2024-11-28 08:38修改 来自北京 引用
1

阿波19751111

赞同来自: seancai110

@quantech
人口持续流入的一线和强二线,房价还是有稳中向上的基础。
现在稳不住,再降息4-6次(降1% -1.5%),应该就能稳住了。
----房价是否能稳住我们不清楚,按照东方某国的房价和利率走势,东大利率会无限接近零,不要和我提东大人口有14亿,东方某国人口才1亿多,本质上是一样的。有钱人就那么多,大部分人买了房就没有消费能力了,最近对38国实行免签了,想让国外富人来接盘东大的一线房地产,是否把那些富人想得太简单了?
2024-11-28 08:34 来自福建 引用
1

zzzer

赞同来自: 稳健如风

@lixianghui1982
不取决于难度吧?取决于高中录取率。
不愿意生的一大原因就是卷孩子太累
学习行不行主要是天赋,早点分流救了孩子也救了父母
2024-11-28 07:13 来自广东 引用
1

稳健理财

赞同来自: 乐鱼之乐

有的人说房子卖不出去,挂高于市场价谁买,挂低于市场价卖,秒买,没有卖不出的房子,这有卖不出的价格。
2024-11-28 06:27 来自上海 引用
17

智孤

赞同来自: topdeck 跑路皮皮 丽丽的最爱 gxyc 波波的未来时空 luyisa 朱顶红 好奇心135 雨狼枫悟 有耐心的普通人 pppppp 北昼星 hwyfbfb alongside flyingshark2 wz2105 bitcoinhuang更多 »

原文的补充和说明:
大概看了一下大家的评论,支持和反对的都有,但似乎反对的声音居多一些,其中也不乏比较激烈的言辞,都是可以接受的,公开论坛,除了管理员,谁都无权干涉别人发表意见的权利。同时,我也做了一些思考,不过整体的思考结论和本文最初的观点差别不大。不过,我觉得有些观点或许没有表达清楚,有必要解释一下,以免引起误解。
1、人们对房子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这是支撑房地产市场的核心,换句话说,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的崩塌也应来源于需求侧,而不是供给侧。很多评论里提到的供给侧的问题,确实是文中没有提及的,不过没有提及不代表没有思考,这个问题我在很久以前就有了结论了,所以潜意识里几乎将它作为了前提,我觉得在政治性第一的国内环境下,房地产供给侧的改变是比需求侧至少难上十倍百倍的问题,想想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就知道,“打土豪分田地”从未终止,一直是进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土地的种植属性逐渐有所退化,但随之而来的居住属性地位的提升,注定了房地产将是未来极长时期内政治管控的核心,所以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我们才提及供给侧改革(这里浅谈辄止吧)。总之,无论是客观条件(人口众多)造成的,还是人为管控造成的,亦或是需求与供给错配(核心地块供给不足,边角地块需求不足)造成的人均土地分配不足,其客观事实是存在且长期存在的,所以最能影响结论的变量更多的归结于需求侧了。
2、当前贵不贵的问题,也就是需求和价格是否匹配的问题。很多人喜欢拿租金收益或类似的投资价值去评估房子的价值,我认为用这种方式将房子和一般投资品去比价是不合适的,因为房子不仅仅有经济属性,还有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生活属性等多重属性,这也就增加了房地产估价的难度,所以我暂时还没有想到比较合适的估值方法,但就我自身而言,买房所增加的杠杆是我目前可以接受的,而且等我有了更多的资金,我会考虑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这就是我这篇文章提到的需求所在(之一,类似的还有首套房需求),而不是许多评论误解的那些不切实际的需求。讲清楚了我说的需求,实际上也就摆明了房价见底的条件,就是人们有资金能力去考虑改善或刚需,怎么样有能力?大体有两个方面,一种是造富,提高人民收入,这种全民造富是极难的,还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所以基本不可能实施成功,另一种是降低购置门槛,这一种方法,在当下的环境下已经做足了功课,难不成真有人希望0首付0利率才是见底信号?我的期望可没有这么高,翻一翻近20年的利率水平就知道3.1%的贷款利率意味着什么了(很抱歉我只查到近20年的),只能说,还有下降空间,但我认为下降空间有限。
最后说明一下,评论里有人劝我用真金白银说话,很巧,最近几天我刚刚完成了一套改善房的定金交付,时间是在这篇文章发布之前,当然发这篇文章也并不是屁股决定脑袋,而是先有的思考,再有的行动,这篇文章只是最后阶段的副产品。
还有很多评论我没有看完,等后续有时间看完,如果我觉得有必要说明的,我会再继续补充,谢谢大家!
2024-11-28 00:09 来自辽宁 引用
0

quantech

赞同来自:

人口持续流入的一线和强二线,房价还是有稳中向上的基础。
现在稳不住,再降息4-6次(降1% -1.5%),应该就能稳住了。
2024-11-27 23:23 来自浙江 引用
0

seancai110

赞同来自:

@骆驼1978
只要地还能卖出去,中国房子供应就是天量。
欧美国家基本上是独栋,1000平米的地建300平米的房子,容积率0.3。
日本容积率高一些,但也是一户建,上下两层容积率不超过1。
我们中国不管是一线还是八线小县城,那个不是30楼以上的高层?容积率不会低于4。
深圳白石洲住宅74层,容积率达到恐怖的11,大家认为会缺房子?现在深圳80%的旧改项目已经爆雷停摆,只要房地产市场稍微好转,未来几年又是天量供应。...
白石洲那个天坑估计永远也填不上了。
2024-11-27 22:17 来自广东 引用
8

psspfizlk

赞同来自: 为了早日自由 跑路皮皮 明青 shanxifenjiu kytz 小廖 luckych 大魏忠臣毌丘俭更多 »

尽快卖掉房子,不要奢望未来超发货币引发房价反弹的可能性。

从1990年年开始,日本持续货币宽松,一度实行负利率,房价依然跌去了一多半。这是因为,央行货币宽松,通过购买国债的方式、降低利率的方式,试图往经济体内注入流动性,但是可能只成功了第一步:流动性进入银行体系,后续都失败,钱无法从银行体系流出到实体经济里。

日本1990年时面临的情况是,企业、居民面临资产负债表衰退,偿还过去的债务都压力山大,根本无力再向银行申请贷款;年轻人见不到希望,不愿意生小孩,年轻劳动力人口减少,全社会进入老龄化状态。

我国现在面临的挑战,和日本1990年时类似,但是程度更深。银行再怎么催着企业、居民申请贷款,大家也不敢了。所以,不解决根本性问题,妄图超发货币,就把经济给救起来,那岂不是委内瑞拉、津巴布韦、阿根廷、土耳其的经济,也应该继续亢奋到如日中天的状态了?如果任何一个国家,遇到经济萧条、衰退,只要超发货币,就能把任何资产价格救起来,这世界上还要经济学这门学科,做什么呢
2024-11-27 21:36修改 来自哈萨克斯坦 引用
3

再重名我就放弃

赞同来自: xdynaudio kytz XXWWJJ

@海敏说钱号
其实上海房价也已经开始上涨了,最少今明两年房价跌的概率已经很低了,房价上涨是很容易引起追涨的,因为房子很多还是属于刚性消费,你赌不起。而股票这种东西,说穿了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可选消费,涨就涨了,无所谓的。在股市顶部掏空6个钱包再借款买股票的人到底还是少数。
在新增人口很少、经济增速不高的情况下,很难相信上海的房价能稳定在这个水平。这两个月的数据,到底是调控带来的波动,还是中期走势的拐点,不妨再观察几个月,等政策效应褪去之后再判断。
2024-11-27 21:13 来自上海 引用
10

火星兔

赞同来自: 滴水见阳光毕 流云涛声 冬秋夏春 xxs5183 kytz luckych charlies xxx皎皎 XXWWJJ 好奇心135更多 »

关于房子的问题,短期的走势看不清楚,例如最近一两年。但是以10年为周期,就很清楚了。
从供给看,土地的垄断是否可以打破,小产权房能否入市。智能驾驶进入应用,生活居住半径扩大。AI应用突飞猛进,居家工作增加,去中心化降低核心片区的优势。
从需求看,人口下降的趋势是否可以逆转。
从房租看,经济是否还能够增长或者稳定,就业是否可以稳定,收入是否会增长,房租是否能维持。
从10年的角度,思考一下,答案就有了。
2024-11-27 21:03修改 来自北京 引用
2

木易帆2019

赞同来自: xxs5183 乐鱼之乐

无论对错如何,这个贴子带来的讨论都非常有启发,感谢楼主和回帖的伙伴
2024-11-27 18:09 来自广东 引用
1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XXWWJJ

@zzzer
提高考试选拔难度,小学初中尽快分流
早点打破家长们不切实际的要求自己孩子都去读211和985的幻想
不取决于难度吧?取决于高中录取率。
2024-11-27 17:31 来自河北 引用
1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XXWWJJ

@鼎级外星人
现在各个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巨大,
新房库存也是天量,
房源充足,
假如看多房价的话,
完全可以全仓猛干!
猛干需要钱,现在这价格,根本买不起。
2024-11-27 17:30 来自河北 引用
6

鼎级外星人

赞同来自: timtimtim chenjiandong31 跑路皮皮 luckych pigpeppa chentu888更多 »

现在各个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巨大,
新房库存也是天量,
房源充足,
假如看多房价的话,
完全可以全仓猛干!
2024-11-27 15:20 来自重庆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5-03-03 16:33
  • 浏览: 82809
  • 关注: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