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持有五百万的中性策略,前期挣钱的,从9.24日疯牛开始基差大幅波动后发生亏损,亏损不多,总体打平。
持有希瓦大牛系列,亏损三年多熬到今年,终于在高度重仓中海油和拼多多的上半年,净值浮上水面有了微微的盈利,大金链子马上计提了一次分红。还没开心几天,今年的涨幅便从30%到现在已接近抹去,净值再次回到水下且发生五个点亏损,四年时间的坚守和信任,实在让人一言难尽。
今天在集思录查看股息率,想全部赎回构建一个五百万的股票池,均分五只股票做长持,仅收股息也好过从21年到24年跌宕起伏的懊恼心情,以及浪费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是否可行,以及建仓建议,请各位集友赐教,鞠躬。

赞同来自: Ethanyan 、happysam2018 、gaokui16816888 、闲菜 、drzb更多 »
然后躺平吃息就行了。(俺一个做私募的朋友n年前告诉俺的...)

赞同来自: 投资旗舰 、skyblue777 、happysam2018 、gaokui16816888 、wpsoy 、 、 、 、更多 »

jian - 淡淡的名贵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流浪者
冯是流量变现基金经理创始人,刚发私募的时候公司力保加上光环,割了一批粉丝,后来玩的有点过被点名后就老老实实买蓝筹了,可惜名声臭了人家都躲着他,成瘟神了。不过也让我看明白了他和邓晓峰的差距,老老实实研究基本面,后面什么月月鸟,蓓蓓,大湿也都开始玩流量那一套,真正下功夫的少@jian我贴的图不是冯。冯的基金是2015年11月创立的,我是第一批投资人。前几年非常牛,21、22、23、24年,就不行了。...你对冯柳并不了解,绝对是大师。他一点也没有用流量来割粉丝的想法,甚至提醒大家不要跟他做。可以说,国内投资人中,投资理论上有创新的,唯有冯柳。这几年遇到了什么障碍,不得而知,大概率能克服的。

首先选港股是因为港股比A股低估,港股高息股比A股普遍股息率更高。然后,通过市场公开数据,将所有港股按股息率从高到低排,剔除银行、地产、煤炭、资源等强周期股,在其他行业里面各选一些,尽可能分散。最后,还要考察选中的公司最近几年业绩波动大不大,尽可能选近两年业绩增长,主营业务利润稳定的。用这个方法,教育行业就选出了新高教集团。如果还要看什么公司护城河,管理层水平,财务隐患,成长潜力……对我来说那真的...极低的情况下依然下跌那么多,时刻敬畏市场

赞同来自: freetstar89 、happysam2018 、yanghongyong 、machine 、明园 、 、更多 »
再多说两句,今年看港股愈发觉得这些豪门家族沉淀深厚,生意做到后面最后积累下来的都是最最扎实的资产,比如核心物业、电讯公司、港口航运、粮油、水电燃气、珠宝这些,而且业务跨越各国,抗风险性极强。相比之下大陆很多富豪直到前些年都还停留在跑规模的阶段,周期稍一转头泡泡就破了,住开是最明显的:一个项目做成与否,只会影响下次拍地金额大小,而没有任何提供长期现金流的沉淀,这么搞不就是击鼓传花吗?很多传统实业也...中国港口粮油燃气这些命脉都在国家掌握,私人做不大啊,以前最暴利的就是房地产,随着经济发展房价无限涨买地又可以空手套白狼一只鸡腿撬动大象,多好的生意模式。放心吧大陆的亿万富翁都是人精,你想过的人家早想过千万遍

赞同来自: J728558920 、skyblue777 、十万天兵一小卒 、跑路皮皮 、happysam2018 、 、更多 »

赞同来自: kai5088708 、happysam2018 、大富靠天
我最近在关注长江电力,虽然现在的价格看着不太合适,但是放长周期来看,还是会有不错的收益率,关键看准他是可以长期高收益的。
现在准备慢慢建仓,长期持有,需要保持一定比例现金,便于股价下跌后可以摊薄成本。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丢失的十年 、dengca1987 、夏日骑缘 、索罗狮 、freetstar89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你想想看如果看着股息率高低买就能赚钱,不就跟听私募路演预期收益率买入大湿的小牛一样了吗?最后到手基本是不及预期的。
看Lz这几年还是沉淀了不少,是能听进去劝的人,稍微点一下,如果不追求高收益率,简简单单的银行其实比什么都强,很简单的一点银行目前派息率为利润的30%,长期看是有增加到80%的能力的。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以转债守之 、happysam2018 、Troy11 、gaokui16816888 、laoshihao更多 »
我贴的图不是冯。冯的基金是2015年11月创立的,我是第一批投资人。
前几年非常牛,21、22、23、24年,就不行了。到现在快十年了,费前的年化大概是12%,扣费后也就10个点。
我的运气不错,21年初买房需要钱,赎回了大部分,做了把”择时“,年化就合适了。

赞同来自: wlj1986 、添砖加瓦 、skyblue777 、happysam2018 、llllpp2016 、更多 »
求问下选择这只股的逻辑是什么?首先选港股是因为港股比A股低估,港股高息股比A股普遍股息率更高。
然后,通过市场公开数据,将所有港股按股息率从高到低排,剔除银行、地产、煤炭、资源等强周期股,在其他行业里面各选一些,尽可能分散。最后,还要考察选中的公司最近几年业绩波动大不大,尽可能选近两年业绩增长,主营业务利润稳定的。
用这个方法,教育行业就选出了新高教集团。如果还要看什么公司护城河,管理层水平,财务隐患,成长潜力……对我来说那真的是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了。我觉得我只能做到这样了。
就这样选出的高息股,在几个月前那种市场极度低迷的情况下买入,还能亏50%……

赞同来自: JasonL94 、Defined2014 、添砖加瓦 、索罗狮 、freetstar89 、 、 、 、 、 、 、 、 、 、 、更多 »
香港四大家族是指郭得胜、李兆基、李嘉诚和郑裕彤四家。这些家族在香港具有巨大的经济影响力,涉及多个行业,包括房地产、投资、酒店、零售等再多说两句,今年看港股愈发觉得这些豪门家族沉淀深厚,生意做到后面最后积累下来的都是最最扎实的资产,比如核心物业、电讯公司、港口航运、粮油、水电燃气、珠宝这些,而且业务跨越各国,抗风险性极强。相比之下大陆很多富豪直到前些年都还停留在跑规模的阶段,周期稍一转头泡泡就破了,住开是最明显的:一个项目做成与否,只会影响下次拍地金额大小,而没有任何提供长期现金流的沉淀,这么搞不就是击鼓传花吗?很多传统实业也是如此,景气周期不顾行业容量比着胆大扩产,一不景气就只能硬熬,熬过去了又继续赌,少有的跨界也是什么火搞什么.....说白了还是以前赚钱太容易了

赞同来自: kai5088708 、象棋企鹅
2,中间仓可以标普红利指数,中证红利。
3,小仓位可以适当激进,低溢价转债,小市值,ST,北交所等各种大饼轮动。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梦想成真啦 、happysam2018 、kkio 、zhangtiang2008 、拜水的仔 、 、 、 、更多 »
也有私募可以的。丹书和大湿持仓高度重合,从某球看中海油当下的热度只有17融创可比。
冯柳的邻山1号,从初期到现在,总体尚可。
我买的另一只基金,表现更好。
第2列是净值增长,第3列是沪深300,第4列是超额收益率
雪球上的丹书,还有一两个人,好像也不错。

赞同来自: 添砖加瓦 、以转债守之 、happysam2018 、TheQuietNomad 、JiangSH2020 、更多 »
A股能吃股息的标的太少了,很多其实都是周期股。只想躺平吃股息建议美股那几只红利股 ETF,比如 SCHD,VIG,DGRW,SPHD,SDY,DVY 和 VYM。具体费用和标的不同,但总体都是一个风格的东西,比较符合楼主的偏好。

walkerdu
-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理想已实现
在其他帖子里也看到有人推荐红利低波,但始终没太看明白,红利低波比中证红利 好在哪儿?前几天封基老师讲过月历效应,就是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买入,下个月第5个交易日卖出。我按此回测,红利低波比中证红利年化高两个点,回撤差不多。其实你可以两个都持有。

赞同来自: 秋高气怒号 、以转债守之 、happysam2018 、大7终成 、渴了可乐更多 »
不光是周期,放更长来看,红利比其他指数强很多。正常情况,消费医药会跑赢很多。同样,红利能跑赢大盘。
曾经的红利,是打新族的绝配,收益主要来自于打新。
只是最近几年涨多了而已,什么涨市场什么就热。
万物皆周期。


有没有可能这么做,导致该保守的时候激进,该激进的时候保守了?有可能。
但看了这么长时间,感觉确实没有赚到市场的钱。反而是身边一位老哥坚定打新(这几年就是分三个账户一千来万资金打北交所),心情状态都很好。
我是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样的。

赞同来自: 以转债守之 、happysam2018 、Caleb89
其实每次大金链子分红的时候你就要选择赎回,他分红就说明了他不看好,要落袋为安了。说的很对。这是经验教训。
但是他的私募设置了封闭期,首先封闭三年,三年后每三个月才开放一天。其实是非常不方便的。他分红的时候不一定你能赎回。

理想已实现
- 机械小网格,非预期波动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小会砸
看你有空没空了,在其他帖子里也看到有人推荐红利低波,但始终没太看明白,红利低波比中证红利 好在哪儿?
有空多研究下长电,神华,然后以这两者为标杆,设定一个行业上限,买上10-20只
从稳定分红的公司里找高的,不要只看高股息。起码营收不能往下走。
没空的话,我推荐红利低波。 港股A股都有对应的基金。

赞同来自: 路飞的草帽 、chentu888 、丢失的十年 、一梯八户 、Ethanya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低风险但潜在高收益的品种大致有4类:指数、可转债、低风险套利、极少部分看得懂的个股(全市场不超过5%),专业程度递增,难度也递增,。
低风险中收益的品种:申购沪深新股(需要股票市值,相当于抽签基本靠运气);申购北交所新股(不需要股票市值,纯拼资金量,去年北交所300W左右打新15%是有的)
这个划分是我自己投资体系里的大致,如果稳健一些,可以考虑做如上品种。
如果简单一些,200W买指数,推荐中证500指数增强007994华夏增强;行业方面推荐医药、消费指数相关的品种;另外300W留着北交所打新,300W应该是大部分都可以够了。
如果自己有熟悉的品类,可以再自己排列组合。。
如果是个股,我觉得没有自己的体系研究,光靠别人推荐,也是狠吓人的,毕竟不了解投资体系何投资逻辑,光6位数代码其实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也拿不住。一定要经过自己的研究,慎重地投资。
如果非要划个范围,我觉得现在整体消费类、白酒类的股票都能买了,光考虑收息都可以比肩银行理财收益了。。。具体什么个股自己去找找吧,用股息率、PB,ROE的维度定量,多看看公司的商业模式定性
前面有人提的煤炭,水电,我觉得目前性价比并没有那么高(煤炭我4年前买的神华,4年10倍了。。。今年已经卖掉了一半的底仓),长江电力的股息率目前也不足3%,我觉得还是性价比不高。
这是我个人的建议,供参考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赞同来自: 添砖加瓦 、happysam2018 、shaolinzh 、鼠标1
有空多研究下长电,神华,然后以这两者为标杆,设定一个行业上限,买上10-20只
从稳定分红的公司里找高的,不要只看高股息。起码营收不能往下走。
没空的话,我推荐红利低波。 港股A股都有对应的基金。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鼠标1
高股息投资从港股里面选比较好,A股的股息率低不少,具体投哪些可以参考几个投港股的红利ETF(比如工银瑞信中证港股通高股息精选ETF),如果仔细分析它们的持股情况,其中有不少股票你大概是不愿投的,所以直接买红利ETF可能不如自己构建组合。根据反指定律,自己不愿投的,可能是收益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