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工半投4年,退休投资已经也已过了2年的新手福利期,心态已然完全适应退休生活,这两年自己一点感悟是:“ 中长期看来自己的投资水平是难以脱离职业生涯的平均水平的!不过能够在2年的时间内清楚认识到自己在这一行的水准、 明晰自己擅长的方向,并能量化取得的进步和不足之处,证明我是胜任这条路的。”25的目标首要是巩固复习反思再学习,中途加油年吧。目标设定为9%-12%;同时会和媳妇加强协作,个人会在去年基础上提高仓位,并作为底仓,媳妇在低股票仓位低风险的基础上用我的底仓做波段。
25要做的事情想到哪儿说到哪儿,随时补充:
1、吃老本貌似不够用了,想保持收益不得不闭关再造;
2、把握能把握的,相较于过去两次牛市的大逻辑“股权分置”“金融创新”本次我的判断是“盘活资产”,与其去赌博不知道何时会注入的资产,寻找那些有资产可盘活的公司,确定性更强;
3、继续低风险,盈利分红复投红利及打新,保住下限。作为少有的分红比例有提升空间的行业,投银行股应该强于存银行吧;
这两年也在集思录得到了莫大的启发帮助,在此新开第三年投资帖,与各位共同交流进步!先不亏,徐徐图之!
新计划想到哪儿说到哪儿,2024年传送门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88210
===========================================================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wind2012 、sdu2011 、drzb
我妈的手术非常成功,切缘阴性,增强CT无淋巴结异常,后面就是每月一次增强CT,三月一次胃镜检查了,剩下就看命了。本周又带我爸去长征医院做了椎间盘突出穿髓手术的三个月复诊,一点问题没有,接下来就靠个人复健了。兄好,父母身体健康是很大的福气,胃镜现在有无痛的,应该无碍。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理性的情绪是投资成功的首要前提。我今年是做的很差的,沉浸在过去的信息茧房有些不自知,前几天被一个朋友说有些知行不合一,说的非常对,典醒到我。(我在24年下半年已经明确多次跟他提到PDD暴跌到100的时候是非常好的机会,便宜还有成长管理层还优秀,除了暂时没有回购分红找不出毛病,要拿煤炭去换,但是又一直想着美国今年预计要制裁还有更好的机会,一直没换,这一来一回就是40%的收益差距)投资确实长期来看都是认知的映射,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结局就不会太差,共勉。
最近非常累,刚从身心俱疲走出来,父母过了75这个年纪,去趟医院就能查出来点事儿,复杂一点的与医生沟通都要我代为,而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老人往往都是不上心的,有些时候你心里明白其实也是无能为力的,...

赞同来自: sybil03 、topdeck 、起个名 、drzb
我妈的手术非常成功,切缘阴性,增强CT无淋巴结异常,后面就是每月一次增强CT,三月一次胃镜检查了,剩下就看命了。本周又带我爸去长征医院做了椎间盘突出穿髓手术的三个月复诊,一点问题没有,接下来就靠个人复健了。作为过来人,非常有感触。我进入股市只大亏过一次,就是在18年,当时家里老人的情况比你还严重一些,根本没法集中精力。
最近非常累,刚从身心俱疲走出来,父母过了75这个年纪,去趟医院就能查出来点事儿,复杂一点的与医生沟通都要我代为,而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老人往往都是不上心的,有些时候你心里明白其实也是无能为力的,...
这段时间不建议给自己太大压力,实际人生并不是只有股票,很多时候休息休息更好。
我去年空仓了几个月,打打新股,感觉非常好。现在还有一个账户空仓在参与北交所打新,这样持股的心态也会好很多。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塔塔桔 、乐鱼之乐 、gaokui16816888 、lily1129 、cyf97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最近非常累,刚从身心俱疲走出来,父母过了75这个年纪,去趟医院就能查出来点事儿,复杂一点的与医生沟通都要我代为,而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老人往往都是不上心的,有些时候你心里明白其实也是无能为力的,如此往返,心理生理上都需要做好建设。就我自己而言,神经、内分泌和过敏问题时不时会找上门,尽管我已经对他们十分了解,仍然要小心翼翼的应对,避免大喜大悲,运动过度、焦虑伤神。
投资上面从去年9.20牛市以后犯了一系列新手会犯的连锁错误,择时,选股,仓位,分散,波段上都不约而同出了问题。举个例子就明白,一个每天训练投中600个三分球的射手,上了比赛10中0,是他不准吗?是他的训练不适应比赛强度。皇马科技、润丰股份、荣晟环保、长虹华意、郑煤机、顺丰控股、药明康德、川机器人、亚成微、同力股份、海颐软件、华特磁电、颖泰生物、亚锦科技、中投保、中建信息......今年的选股还是保持了一贯的稳定水准,盈利的品种也是十倍于亏损品种的,但亏损的两只就抵消了所有盈利。牛市容错大,目前还在盈亏平衡点附近,但熊市没暴露的问题底裤牛市全被扒出来了。安老师和flushz这些价投还是很难学的,你不在最低点满仓干进去,在去年拿到50%以上的利润,你也很难心平气和的扛过今年牛市里这些老阴比的巨幅调整。这一役可以断了我走集中这条路了,或者说集中的机会大都是基于配置纪律等熬出来的,未来多数时间老老实实勤快点学学管财主吧,翻来覆去还是施洛斯匹配自己的能力圈。
这半年牛市给我造成的结果是,现在看到股市K线心如死灰,如老僧入定,但看到公司财报如沐春风,第一时间把玩不忍旁置。其实分析财报这个功能已经差不多被AI取代了,个人也没啥必要深研了,纯算爱好了吧。
以后纸上谈兵就不做了,实操起来是百无一用,偷偷跟各位高手学习就好了,感觉退休第三年要进入新的阶段了。

读书笔记之《周期、估值与人性》我最近也在书店,翻了一下这本书。
过年期间读了西格尔的《投资者的未来》和凌鹏的《周期、估值与人性》,都是价投派,前者经典但太老了翻翻就过去了;后者为作者05-22A股投资笔记流水账,当时对未来(23年)的判断是自05年开始的“周期”“成长”“龙头”三大投资周期之后的第四大周期“红利低估”,事后看也是十分准确的。
翻了翻荒原资产私募业绩2017-现在总收益70%出头,其中17-23年4月收益率和300...

drzb - 80后下岗男
我妈也是消化道肿瘤,我一直在weibo上关注‘东大夫’,她是北京肿瘤医院的消化道肿瘤内科专家。可能你不了解,北京肿瘤医院在胃癌方面绝对是国内医院的第一名。东大夫一直科普胃印戒不能做ESD。
当然我也不是医生,提供这些信息供您参考。

赞同来自: 百乐宝1108
感谢lance77兄,医生是沪三甲相关科室主任,评估的时候确实提到了如果是20岁,建议外科手术,淋巴结清扫做的彻底些,不过对于75的老人,建议是优先考虑3-5年存活率,她的病灶在胃窦后侧,手术的伤害她是承受不住的。我妈也是消化道肿瘤,我一直在weibo上关注‘东大夫’,她是北京肿瘤医院的消化道肿瘤内科专家。可能你不了解,北京肿瘤医院在胃癌方面绝对是国内医院的第一名。东大夫一直科普胃印戒不能做ESD。
内镜评估了两次,主任说是仅现于黏膜层,淋巴结转移和血管浸润均未发现,可以做ESD,已经是救命的稻草了。低分化印戒的危害性我也没完全告诉我妈,但现在就是两权相较取其轻了。
种植转移是个加...
当然我也不是医生,提供这些信息供您参考。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孔老大 、gaokui16816888
兄弟千万注意,印戒和别的品种不一样,很多是往外长,内镜看起来肿瘤不大,ESD能否根治建议一定要术前详细评估。感谢lance77兄,医生是沪三甲相关科室主任,评估的时候确实提到了如果是20岁,建议外科手术,淋巴结清扫做的彻底些,不过对于75的老人,建议是优先考虑3-5年存活率,她的病灶在胃窦后侧,手术的伤害她是承受不住的。
当年我家中长辈也是肿瘤看起来不大,但病理是低分化,做手术时发生种植转移,回天无术,一辈子的遗憾。
内镜评估了两次,主任说是仅现于黏膜层,淋巴结转移和血管浸润均未发现,可以做ESD,已经是救命的稻草了。低分化印戒的危害性我也没完全告诉我妈,但现在就是两权相较取其轻了。
种植转移是个加速的进程,但外科也不能完全消除,这就是低分化性质决定的。
决策是很困难,但必须快速做出判断,印戒的成长期就3-6个月

靠着亚成微北交IPO辅导利好暴涨和亚锦科技、中建信息等票的不错表现,个人账户今年勉强浮出水面、媳妇账户拿的银行创新药+1%、养老教育账户还在水下,都是烟蒂红利股,今年被重击。看手里三板科技股的涨幅,我觉得我应该挺懂科技股,但是再看科创板,我又觉得我不懂科技股,再看看恒生科技,炒对标美股的G7逻辑是合理的,看来我终究不懂科技,不是能力圈的吃不到也不遗憾,比较遗憾的是个人寄于厚望的,按照从中央到地方炒...兄弟千万注意,印戒和别的品种不一样,很多是往外长,内镜看起来肿瘤不大,ESD能否根治建议一定要术前详细评估。
当年我家中长辈也是肿瘤看起来不大,但病理是低分化,做手术时发生种植转移,回天无术,一辈子的遗憾。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jadepan 、hou123qd 、塔塔桔 、pxshine 、iono 、 、 、 、 、 、 、更多 »
过年期间读了西格尔的《投资者的未来》和凌鹏的《周期、估值与人性》,都是价投派,前者经典但太老了翻翻就过去了;后者为作者05-22A股投资笔记流水账,当时对未来(23年)的判断是自05年开始的“周期”“成长”“龙头”三大投资周期之后的第四大周期“红利低估”,事后看也是十分准确的。
翻了翻荒原资产私募业绩2017-现在总收益70%出头,其中17-23年4月收益率和300一致,非常一般,之后表现极其优异,是运气还是厚积薄发,看完书还是很清晰的。
集作者之大成的三点结论是:1、万物皆周期;2、估值终有效;3、人性永不变 虽是老生常谈,但配上他05-22的笔记和自己19-24年的实战经验,还是有点新意的。
1、万物皆周期——但此周期非彼周期,每次新周期来到,旧周期的肌肉记忆会反复来袭,09年之后传统周期股4次复辟未果,直到12年的消费成长和13年的创业成长走出来才让投资者明白这次是新周期;16-17创板又和茅台争夺了一年才败阵,接下来的宁茅共舞又开创了一个不同的新周期;而现在红利低估涨了一年后,小市值、旧周期、科技股、宁茅这些肌肉记忆又重现江湖,群雄割据,不知最后是否还会天下归心,开启新的周期?是由红利低估?还是小市值量化?还是科技?往前看容易,往后看难。
2、估值终有效——老的东西不讲了,凌鹏在这块比较有新意的观点是把价值投资分为四个阶段,即清算价值、重置价值、特许经营、有效成长。由于我国的特殊发展阶段,05年以来,大A的价值投资只采用了后两者。而祖师爷格雷厄姆在创立这门学科时,他老人家所谓的价值投资就是“清算价值”或者“重置价值”,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烟蒂投资”。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但现在天已经变了!一方面,经过20多年的消化估值,A股整体的估值很低了,有许多“烟蒂”的机会;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下来了,没有那么多高成长的机会了,21年的茅宁共舞散户参与过度,4年了还没有出清迹象,所以价值投资切换到清算和重置价值是符合历史进程的,红利低估确实承载了开启大周期的条件基础。
3、人性永不变——凌鹏书中提到自身比较后悔的是19年错过了鸡猪行情(更早以前的是方法论还没建立,还轮不到谈人性的阶段),18年一季报他就有数据判断供给萎缩,需求稳定,猪价会大涨,但猪价就是不涨,后面也不得不相信各种故事并错失了大机会;此外之后的科技股行情,只吃了50%的第一波就撤退了,并未挖出之后的CXO和新能源。——这不就是各位jisiler进阶的真实写照嘛?凌鹏最后总结出的应对人性的方法是“深研和布局”:相信估值终有效,在战略点位重仓布局,放弃在底部做T,再用深研来克服人性中的弱点,结合他24年50%+的收益,我相信他确实如书中所言总结了教训,在24年取得的成绩是厚积薄发,多年的沉淀后的突破,不容易,此处应有掌声。
看完凌鹏这本书,确定我真是强运,19-21年啥都不懂但初生牛犊没踏空牛市,22-24转做低风险又误打误撞对了。运气不可能一直好下去,方法论上自己可能已经有些心得和经验,但想要突破终归是要在运气不在的时候直面人性弱点的,今年先打好预防针吧。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李某某小迷糊 、xiaofeng71 、瀛幻想 、雨狼枫悟 、夏日骑缘 、 、 、 、 、 、 、 、 、 、 、 、 、更多 »
年-0.71%,仓位43.2%,2025还在坑里,随着海控、石油石化、银行的价值回归,手里的公司研究的越多就越明白一个事情:年化+10-15%净资产/净利润/自由现金流的标的,已经是剩下这堆所谓“优质资产”我们能买到的相对好的了。
新集业绩快报净资产+14.75%,完全符合预期,关键是25年业绩,根据《新集能源“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调整)纲要》中25年底40亿利润总额的计划,下调25年增速至8%左右,对应25年业绩6pe、1.1pb、1.3ps左右,处于其近五年合理估值的中位数,6.5以下的价格是一定会见到的,破这个价位我会进场;至于煤电一体化的逻辑,需要在自由现金流、分红率双双提高的情况下才能慢慢兑现(参考神华),目前处于资本支出阶段,短期无法看到。23年底24年初的公用事业炒作行情,可遇不可求。
一年10%-15%的增长,如果不能在每年折现(红利股特权),如新集这样被过分爆炒,那长期持股的感受就相当不好了。相对的,能够短期收割波动的策略确实就香多了,市场资金追逐的热点在科技重组、小市值、低价股、转债、期权也就显得十分理性了。
考虑到持有标的的价值下降,围绕着估值锚做波段也许是长期持股必须增加的一个技能???迷茫啊!我几乎已经可以看到由于市场进化带来的个人收益率的严重下滑。
今年目标也许定在6%-10%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