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面总收益13%,股票仓位6成。比较满意了。
争取今后每年不出现年度的回撤,没把握的不做,前两年熊市回撤太伤了,导致现在2022-2024总收益都不到年化2%。
争取今后每年不出现年度的回撤,没把握的不做,前两年熊市回撤太伤了,导致现在2022-2024总收益都不到年化2%。

0
我之前的投资,有一种靠天吃饭的意思,大盘好我就涨,大盘跌我就亏。最近看了很多书,感觉最稳妥的还是放弃幻想,努力学习去寻找确定性。努力做到年度不亏。但说到容易,看着现在并不高的估值,降低现在手上的指数仓位,等到我有能力看到高确定性的机会再出手,便意味着放弃未来有可能的收益。这是不是我在投资路上学到重要一课的必要取舍?

1
赞同来自: 困难总比机会多
3月总结:
月收益:-0.63% 年收益:0.87% 沪深300ETF年收益:-0.93%
股票仓位50% 债券仓位50%
本月风格小切大,清了科创,减了中概,现在主要拿的还是300和红利个股。
整体年收益不怎么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债券今年还是负收益,且自己的风格在300这种大盘上。
策略还是耐心等待吧,如果是牛市各个风格都有自己的花期,如果转熊了,债券也做了相应的防守,现在沪深300有3.3%的股息率,今年还没怎么涨。十债利率也才2%不到,这个性价比拿五成也不算怎么多。考虑开一下卖虚值购来降低成本,但一看也太便宜了!有一种现在卖房人的感觉,这么便宜,不卖了!
月收益:-0.63% 年收益:0.87% 沪深300ETF年收益:-0.93%
股票仓位50% 债券仓位50%
本月风格小切大,清了科创,减了中概,现在主要拿的还是300和红利个股。
整体年收益不怎么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债券今年还是负收益,且自己的风格在300这种大盘上。
策略还是耐心等待吧,如果是牛市各个风格都有自己的花期,如果转熊了,债券也做了相应的防守,现在沪深300有3.3%的股息率,今年还没怎么涨。十债利率也才2%不到,这个性价比拿五成也不算怎么多。考虑开一下卖虚值购来降低成本,但一看也太便宜了!有一种现在卖房人的感觉,这么便宜,不卖了!

0
2月盘了一下投资收益:
2月总体盈利2.81%,今年以来1.56%。
今年同期沪深300(含分红)-0.7%
6成多仓位跑赢了沪深300指数2个多点。基本满意。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拿了部分中概和科创,增厚了收益,但盈亏同源,中概涨幅比较大考虑再平衡一下。科创其实今年来看并没有跑出需要再平衡的收益,先拿着。
主要配置思路还是股债配置。股方面300指数占多数作为压舱石,少量拿中概,科创,500,创业板,以及高分红个股。债方面五年债打底,辅助30年债来对冲下股市波动,只要政策不拉利率,30年债回撤应该可接受。
另外有一个个人投资感受,就是高分红的个股我是对于市场波动能拿得住,但中概和科创这种有些拿不住,主要还是收益的确定性问题,其实也是能力边界的问题。
2月总体盈利2.81%,今年以来1.56%。
今年同期沪深300(含分红)-0.7%
6成多仓位跑赢了沪深300指数2个多点。基本满意。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拿了部分中概和科创,增厚了收益,但盈亏同源,中概涨幅比较大考虑再平衡一下。科创其实今年来看并没有跑出需要再平衡的收益,先拿着。
主要配置思路还是股债配置。股方面300指数占多数作为压舱石,少量拿中概,科创,500,创业板,以及高分红个股。债方面五年债打底,辅助30年债来对冲下股市波动,只要政策不拉利率,30年债回撤应该可接受。
另外有一个个人投资感受,就是高分红的个股我是对于市场波动能拿得住,但中概和科创这种有些拿不住,主要还是收益的确定性问题,其实也是能力边界的问题。

0
今年货币财政双宽周期,一般在这个周期利率会降,财政也会发钱出来。股债按道理都会有不错的表现,等经济起来了,可能利率会上行,到时候债就要降久期了。
近期持仓:
债:40%. 30年国债,中债指数。
股:60%. 300指数占多数,配上500指数,科创板创业板和中概。守正出奇吧。
虽然这么判断,但还是要做好保险,打算用期权做些保护。可转债也要学一下,股票在这通缩的时候风险敞口比较大。
近期持仓:
债:40%. 30年国债,中债指数。
股:60%. 300指数占多数,配上500指数,科创板创业板和中概。守正出奇吧。
虽然这么判断,但还是要做好保险,打算用期权做些保护。可转债也要学一下,股票在这通缩的时候风险敞口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