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同来自: siva 、liyiming 、xiao1314ming 、青菜chong 、gxyc 、 、更多 »
@guest2 太好了。看得出兄弟对量化机构很熟悉,我也正想了解,对于大型量化机构,长假前是否会整体性减仓?不会。
量化基金主要是指数增强基金,这类基金永远是满仓,通过不断调仓力求跑赢对标指数,还有部分是中性对冲基金,是在指数增强基金的多头基础上,用期指空单等做空工具对冲,多空对冲后相当于永远是0持仓。
以上两种量化基金自己是不会去择时减仓的,出现净卖出股票的原因,是当基金投资者出现净赎回时,基金会相应卖出股票应对赎回,对应于基金规模的缩水。近几年由于量化基金普遍业绩表现较好,基本能做到相对指数有10%以上的超额,量化基金的规模整体在增长,持有的股票市值近1万亿,最大的几家私募量化基金的持股规模都有几百亿。
2024年初小市值股票的大幅杀跌,确实跟量化基金关系很大。因为2023年量化基金规模增长,而量化基金天然比较喜欢持仓小市值股票(短线波动机会多),造成小市值股票指数不断走高,而这又吸引量化基金以及一些其他资金进一步加仓小市值股票,形成趋势的自我加强。到2024年初,由于雪球敲入等影响,小市值股票逐渐走弱,而国家队买入300,500ETF又造成相应指数成分股的相对走强,量化基金发现这种趋势后,开始减仓小市值股票,换到相对大市值的指数成分股上,这是很自然的追随趋势的逐利行为。但问题在于量化基金的体量太大,而交易策略又相当趋同,在市场缺乏足够对手盘的情况下,短期形成踩踏效应,原有趋势反转后又向另一个方向不断加强,到春节前达到极致。在量化基金的调仓行为和DMA(加了杠杆的中性对冲基金)的出清基本结束后,小市值股票随后迎来一波反弹修复行情。
这一过程本质上跟2021年主观多头基金抱团买进大白马股,市场加速上涨并吸引场外基民资金流入,后来抱团瓦解,这些股票又成为杀跌主力的过程异曲同工。就是一些体量很大的机构资金,因为投资理念和策略过于趋同,加上羊群盲目跟风,每次趋势形成后都会不断加强到极致,结果就是涨时涨过头跌时跌过头。
2024年初这波先下跌后反弹,量化基金本身是受伤的,因为大体量的资金集中卖出,最终多数会卖在相对低位,集中买入又会买在相对高位,结果就是量化指数增强基金那段时间严重跑输对标指数。而对于其他资金,整体上在这个大幅波动过程中是获利的,有些资金在低位捡到了量化基金割肉的小市值股票,在随后的反弹修复中获利丰厚。
这种市场主流资金观点和策略过于趋同造成的涨过头跌过头,是除开基本面变化之外,A股历次大幅波动的重要原因。解决的办法就是尽量提升市场参与资金的多样化,让不同观点和策略的市场参与者能充分博弈,避免一家独大或者观点趋同,做空工具的完善对此也是有帮助的,让持多空观点的资金都有及时表达的渠道能减少市场出现一边倒。当然,市场通过不断博弈,自身也会有一定修复能力,比如抱团追涨杀跌的资金,多数会在这种波动中受伤,那么他们的实力和影响力就会被削减,存活下来的也会吸取教训调整策略。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怎么说呢,如果你是做短线的关注这个2000指数没什么问题 ,但如果你说这个指数能代表A股或者资本市场我表示并不认同,看看000015上证红利指数,看看中概股21年前的走势,这些都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这两年经济疲软,长线资金撤离,机构信任危机,量化崛起导致了微观生态向散户化短线化演化,但这长期看不一定是常态,还要用发展眼光看待这些周期的演化对的,没有任何指数能代表A股,2000、1000、红利都是一个组成部分,类似各个省份组成的全国。长假休市确实是对小票的影响更大,因为本身弹性高,而且小票上的短线玩家更多。但这个问题,类似什么呢?类似某个政策对某省人民的生活影响很大,当他们提出改进诉求时,其他全国各地的人民,应该怎么思考和选择?一种是:你们省代表不了全国,我们没这个问题。另一种是:对他们确实有影响,而且改变后对我们影响也不大,应该支持。保不准我们以后也会遇到类似问题,需要他们支持。(当然我理解这是过度理想化的想法)
我也很认同你后面这段,机构信任危机下的短线驱动市场,以及长期发展眼光看待周期的演化。我只是担心如果没有讨论、没有关注、没有外力介入的话,这种演化要持续很久。负反馈也是常态,很难自发的好转。

赞同来自: wjl127411 、hjndhr 、理想已实现 、贝叶斯主义者 、kolanta更多 »
短线交易者只有短线定价权,没有长线定价权。短线交易者买进后很快就卖出,卖出后很快又卖进,长期看对股票供求的净影响力是正负抵消的,1000个隔日交易者换手1000次,看上去无比热闹,最后的产生的净需求跟1个长线投资者买进后持股1000个交易日是一样的。
股票的长期价格中枢,根本上取决于公司价值,以及由此带来的长线投资者的持股意愿,如果一家公司今年分红5毛明年1块后年2块,何愁没有长期资金追捧?
短线交易者长假前避险而集中撤离,在缺乏足够的长线投资者接盘的情况下,是有可能造成流动性股灾,不过既然因流动性原因下跌,自然会因流动性修复而涨回去,典型的比如2024年初小市值股票的走势。这种走势会增加市场的波动性,但对于股价的长期中枢没有根本性影响,对长期投资者来说,就是个可以忽略的小浪花而已,甚至提供了很好的低位捡漏机会。

量化基金是在频繁地做短线,但量化的大头是指数增强基金,底仓是永远满仓的,只是每天盘中都不停地调仓换股而已,所以量化资金是最坚定的多头。
会因为量化的短线买卖而被收割的,本身也是做短线的资金,对于长期持股者,只应该关心公司价值是否一直在增长,量化喜欢做短线就让它去做好了,量化散户游资短线大混战,反正又割不到长期持股者分毫。
如果取消所有量化基金,中证2000等小市值指数立即会暴跌下台阶,因为其中的长线做多资金撤离了,对沪深300这类大市值指数影响小一些,量化基金的持仓偏向小市值股票。
把市场下跌归罪于量化基金的壮大的,只看到量化基金对于原来喜欢短线交易的散户游资的挤出效应,没有看到量化本身带来了几千亿长线持仓的增量资金。

两个月前,我发现厨房洗菜盆的水龙头有点坏了,拧来拧去都拧不紧,水总是以3秒1滴的速度冒出来,看着有点烦心。不过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去修它,买个新水龙头不难,但我不会换,需要先学习研究一番,然后根据经验,换的时候我可能弄得满厨房是水,也可能把水管或洗菜盆拧坏,变成别的地方漏水,甚至最终演变成需要换个洗菜盆。叫人来修吧,需要先找个靠谱的修理工,然后专门抽时间等他来,花时间看着他干,最后可能他还干不好,跟我...来,俺给你支个小招,根本不用换什么龙头,继续用就好。买个阀门的芯,甚至只买芯的垫片就行。自己拿活动扳手逆时针方向拧开,换好后,顺时针方向再拧紧。 后果,要么是好了,要么跟没换一样,你有50%成功的机会,且失败约等于0

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规则对自己有利就讲规则,规则对自己无利时就抛弃规则。回到这个问题,股民的悲惨遭遇和A股长假休市有关?比特币一年365X24交易,都能在里面赚到钱?股市下跌和长假有关?拿最近一波行情,9.24-9.30,正好是长假前,也站不住脚。况且国内还有红包行情一说。国内股票交收T日交收,就是你当天卖出的股票,当天就可以买其他股票,T+1就可以把资金转到银行卡,这方面的交...----------
我就特烦这种居高临下教训人的口气!
你咋不跟期货比?!
人家期货不比你频率快? 人家不出账?人家还有夜市呢!
你说你的的这一点点搜肠刮肚的理由,用了多少年了?能憋出点新意不?
纽交所都延长,都在变革,你反倒要啃老本,墨守成规了?
不思进取,死守故纸堆!
你干脆一年开两天好了! 还节能减排呢!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业内IT肯定不愿意的,工作量大,还要加班,这个我理解。但还是要先讨论“该不该做”的问题,再难的事儿,只要该做,就值得去做。这里“该不该做”肯定不是单纯以从业人员自身的角度出发判断。否则,医院的医生护士、电力电信水务系统的保障工程师、铁路系统的运维人员、消防边防警察等等各行各业辛苦付出坚守岗位的,他们也有话说,而且他们的收入还远远低于资管、公募、交易所。这么看来,金融行业从业者的好日子,确实是过得太久了。
有极大的阻力和难度,实施起来需要多方协调,这个现状我认可。但有难度和阻力,与这件事“该不该做”还是关系不大。如果很容易,那也不能称之为改革了。

赞同来自: 复利开出花 、chengzai 、darkpro 、zouhaowuwei 、eaglex 、 、 、 、 、更多 »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赞同来自: 地理科代表 、J569478625 、wwqqtang 、shplhy 、XXWWJJ更多 »
回首过去20年的投资史,我也常常惊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改革速度。确实快,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石头都过河了,自己还在摸,左摸一下,一个制度创新,右摸一下,又一个制度创新,不解决根本的问题,创新再多,有何用,真正的目标是过河,不是研究如何在河中起舞。
但和楼主的感受不同,我们的改革速度不是太少太慢,而是太多太快了。
像长假休市和T+0之类的制度,改不改有很大的争议(从回帖就能看出);我觉得可以改,但不改也完全正常,和改革速度没有关系。
说说近20年我们经历的股票市场改革吧,我不用查任何资料,随手就能举出10个比较大的:
上交所,推出科创板;
深交所,推出创业板;
股权分置改革,从推...

政策体系的快速构建与完善
- 新“国九条”引领: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从投资者保护、上市公司质量、行业机构发展、监管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勾画发展蓝图。随后,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制定了若干个配套文件,形成了“1+N”政策规则体系。
- 多领域政策协同推进: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方面,9月24日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热度明显升温。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证监会先后出台“支持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措施。
投融资改革的深化与创新
- 投资端建设加速: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9月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从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等多个方面发力。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住股市,并要求“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 融资端优化把关: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着眼于从严监管企业发行上市活动,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方责任。沪深北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2024年以来至12月20日,三大交易所已公布终止审查的企业为426家。
监管与执法的强化与高效
- 财务造假打击力度加大:针对财务造假等市场顽疾,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着力强化行政、民事、刑事“三位一体”惩治体系。2024年前10个月查办相关案件658件,罚没款金额11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
- 制度规则和监管措施完善:对股份减持、量化交易、融券及时完善制度规则和监管措施,充分考虑A股市场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实际,坚持趋利避害、突出公平、规范发展。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 科创板改革深化:6月19日,证监会出台《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明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积极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 北交所发展推进:北交所持续优化制度,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吸引了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这篇帖子可以停了,楼主总说别人急,其实总篇贴子看下来他是最钻牛角尖的。发这种无关紧要根本没有答案的帖子,然后咬文爵字的跟别人诡辩,生怕讲不过别人,人家说煤黑,他说雪白,压根都讲不到点子上。这里是JSL,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还是多,跟他争辩纯属浪费时间,帖子取关不回。兄弟,你赢了,祝好!你这段我确实也没法再回复了,因为完全是对人不对事了。当然我也不会因为你的评价而困扰,都一把年纪了,自己几斤几两我还是有数的。只要我们讨论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希望中国股市能够摆脱多年孱弱,恢复健康繁荣——就可以了。
楼主这种,简单的讲就是自我认知与外部认知偏差较大,实力无法支持自尊心,导致行为上有明显的抬杠愤青特征。
仔细看看,你的回复通篇其实就一个观点:我喜欢休市,我想要放假,开市我嫌烦,最好别开市。而我希望大家能讨论:股票交易所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场所,应该如何做,才是对全体参与者以及整体利益是最佳的,才是更科学的。长假休市制度,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独一无二的多个长假,对股票市场整体而言,利弊到底如何权衡。

那么 在一个 一周只有 20小时交易时间的市场里 市场的上升下降周期时间将会拖延很久
举个例子
假设一个时间周期结束 需要720小时(既30日)那么各市场的时间表现为
A市场 每周交易20小时 需要36周 既252天左右
B市场 每周交易110小时 需要6.5周 既46天左右
C市场 每周交易168小时 需要4.3周 既30天 左右
同样一段时间周期
A市场运行了1个周期
B市场运行了6个周期
C市场运行了8个周期
所以显而易见 作为地表最发达的金融证券交易市场 都已经开始延长交易时间
单位时间内交易周期次数越多 交易的机会越多 产生的金融价值将会越大

孔曼子
- 一名普通的职业投资者。本人没有公众号等自媒体和微信群,请勿上当。
赞同来自: 阿邦查 、zouhaowuwei 、Lee97 、c计划 、ficus 、 、 、 、 、 、 、 、 、 、 、更多 »
但和楼主的感受不同,我们的改革速度不是太少太慢,而是太多太快了。
像长假休市和T+0之类的制度,改不改有很大的争议(从回帖就能看出);我觉得可以改,但不改也完全正常,和改革速度没有关系。
说说近20年我们经历的股票市场改革吧,我不用查任何资料,随手就能举出10个比较大的:
上交所,推出科创板;
深交所,推出创业板;
股权分置改革,从推出到基本完成;
权证,从推出到停止交易;
熔断制度,从推出到取消;
分级基金,从推出到停止交易;
新股申购,从预付款到市值配售;
个人户交易债券,从允许到限制到基本取消;
新三板,从推出到精选层到北交所;
封闭基金,从以长期为主到以定开为主。
要慢慢查资料的话,我估计还能写好几十条,就这还叫改革速度慢?

赞同来自: 贝叶斯主义者
只要是有理有据的讨论,都欢迎。我非常认同你说的这个情况,这件事远没有达成共识,舆论关注度也很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充分理解这个制度对A股市场造成巨大伤害的是少数。这些人基本上也都知道如何规避这种伤害,没有动力来发声。但这也是我觉得有必要拿出来讨论的原因。我承认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和讨论的,但我不喜欢夸大其词、哗众取宠的讨论态度。
再多说一点,没有共识以及舆论关注度低,与这件事是否值得研究和讨论,没有直接关系。这类例子非常多,比如不久前的食用油车清洗规范,早一些的三聚氰胺...
以前也读到过建议增加交易日的观点,但那些文章是就事论事的,没有上来就抱怨官方并联想到股民的悲惨遭遇的。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即使有些班上得毫无意义,也不能旷工。----这句明明是在解释前面的开市了就要关注,你愣给强行掰成开市无意义也应该开市,这水平可以你好,欢迎质疑和讨论。
参考合理的交易制度,就是心中灯塔了?----你后面既然承认了合不合理不是你来定义,需要讨论,那这句话里为什么直接预设了灯塔国的交易制度是合理的呢?
旷工那个比喻,我直接说了结论,跳过了细节,这里补充上来。班上得毫无意义,这句话针对的主体是员工。为啥你不能旷工,因为老板给你支付薪水了,要求你上班你就得去,哪怕什么活儿也没有。交易所是老板还是员工呢?交易所本质上是由全体交易者通过支付佣金等费用共同雇佣的服务者。在这个语境下,交易所是员工,全体交易者是老板(给员工发钱的人)。所以我才说,哪怕有些人不需要交易,交易所也应该开市。对交易所来说,没人交易的情况下,这个班可不就上得毫无意义。这跟业主通过支付物业费聘请物业来管理小区差不多,不能因为某些业主春节回老家了,就支持物业春节期间不搞好小区卫生,对吧?
类似的还有,哪怕没有一个病人,医院也要开门营业,安排值班;哪怕没有一个乘客,火车也要按照班次正常运行。其中的内核是,公共服务提供者承担的是责任和义务,而服务的使用方(也就是普通人)有权力选择是否行使以及何时行使自己的权力。

看看你,又急?这不是你说的全世界都一样吗?指出来了又说我非盯着美国看,说错了认了就行,没必要又扯东扯西的。即使有些班上得毫无意义,也不能旷工。----这句明明是在解释前面的开市了就要关注,你愣给强行掰成开市无意义也应该开市,这水平可以
即使有些班上得毫无意义,也不能旷工。这句话对应的是:即使开市对有些人毫无意义,也应该开市。无他,这是尊重资产类别的属性以及投资人享有的资产处置权力。长假期间,医院即使没有病人,也要开门,这是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权益;即使你不需要转账,银行转账功能也要保证正常,因为有人会需要。能理解吗?
如...
参考合理的交易制度,就是心中灯塔了?----你后面既然承认了合不合理不是你来定义,需要讨论,那这句话里为什么直接预设了灯塔国的交易制度是合理的呢?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赞同来自: newsu
楼主惊叹于这件事的改革速度,潜台词是认为这件事已经是公认需要改革的,只是速度慢了。但在我看来,这件事远未达到共识,至少我是不赞成的,我希望每年的交易日再少一些才好。其次,这件事的舆论关注度也很少,至少远少于对t+0的讨论,可见这件事没多少人关心是否需要改革,更何谈速度。只要是有理有据的讨论,都欢迎。我非常认同你说的这个情况,这件事远没有达成共识,舆论关注度也很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充分理解这个制度对A股市场造成巨大伤害的是少数。这些人基本上也都知道如何规避这种伤害,没有动力来发声。但这也是我觉得有必要拿出来讨论的原因。
再多说一点,没有共识以及舆论关注度低,与这件事是否值得研究和讨论,没有直接关系。这类例子非常多,比如不久前的食用油车清洗规范,早一些的三聚氰胺奶粉,更早一些的强制收容制度。问题一直在,但在造成巨大且醒目的伤害前,讨论热度和关注度就是非常低,这是现实。理解其危害的人因为漠视或者利益关系不说,其他非专业人士则基本很难了解。
包括t+0,只要跟交易制度相关的,都应该认真讨论。股票市场是一个交易市场,交易制度是最核心和最基础的。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赞同来自: XXWWJJ
张嘴就来,刚刚过去的新年假期,日本连休了6天,剔除周末只有4个交易日,韩国只休了2个交易日,1月2日就开市了。兄弟好耐心,还给他解释。这种张嘴就来,也没有合理逻辑的,还满嘴喷粪的,我一般都是直接拉黑。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赞同来自: lxf0888 、wdwonderone
1.因为开市了你要关注,这个和涨跌没有必然联系,就好像有些班上的毫无意义,但是你不能旷工是一个道理。看看你,又急?这不是你说的全世界都一样吗?指出来了又说我非盯着美国看,说错了认了就行,没必要又扯东扯西的。
2. 还有为什么一定要参考美股?美国是你心中的灯塔?美国的规矩才是规矩?美股的制度一定对?放长假的市场多了去了,你非要盯着美股看,你要是这么喜欢可以去炒美股嘛,开个户很简单的,既满足了你交易的乐趣又不影响他人,两全其美,一定要带上所有人跟你一起卷吗?
即使有些班上得毫无意义,也不能旷工。这句话对应的是:即使开市对有些人毫无意义,也应该开市。无他,这是尊重资产类别的属性以及投资人享有的资产处置权力。长假期间,医院即使没有病人,也要开门,这是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权益;即使你不需要转账,银行转账功能也要保证正常,因为有人会需要。能理解吗?
如果想扯淡,我也可以陪你:参考合理的交易制度,就是心中灯塔了?那你随便从别人那借鉴学习个好东西,是不是就要认别人当爹?开市影响你了不行,不开市影响其他人就可以?你这是从哪儿学的双标啊?开市既满足长线投资者看戏不交易休假的乐趣,又不影响其他交易者,还能让中国股市变得更加健康,三全其美,一定要其他人都跟你一样躺平,让中国股市永远是个猴市?

你这话不是自相矛盾吗?多几天少几天,丝毫不影响涨跌。既然这样,那开市多几天了你为啥就会卷呢?一样可以放心出去玩,一样可以松弛啊。还有,全世界都一样?你是怎么得出来的,美股你给我找个连续休市超过5天的出来?咱能不能想好了再发言,逻辑至少要自洽吧。1.因为开市了你要关注,这个和涨跌没有必然联系,就好像有些班上的毫无意义,但是你不能旷工是一个道理。
2. 还有为什么一定要参考美股?美国是你心中的灯塔?美国的规矩才是规矩?美股的制度一定对?放长假的市场多了去了,你非要盯着美股看,你要是这么喜欢可以去炒美股嘛,开个户很简单的,既满足了你交易的乐趣又不影响他人,两全其美,一定要带上所有人跟你一起卷吗?

错,影响可大了。假如大A没有沪深,只剩下三板市场,你还会来玩吗?你可能会说三板只是垃圾股,但熔断那阵,一大片公司停牌,你喜欢?起码外资是不喜欢的。流动性会影响估值但是对长期持股分红复投来讲,低估值更好

赞同来自: 唐唐脱口秀 、闲菜 、tigerpc 、招金牛 、kolanta 、 、 、更多 »
假如股市每周只交易一次,而且是集合竞价,其他的(连续竞价、股指期货、期权等)全部关掉,我觉得对经济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股市收益的根本来源是公司创造的价值,除此之外的交易都是零和博弈。这些交易导致大量人力的浪费,使市场充满的诱惑,平添了许多喜怒哀乐,也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
每个人(包括我自己)都会羡慕高手的收益,学习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为锋利的镰刀。
但我们应该知道:我们所多赚(除去公司本生带来的价值之外)的每一分钱都有对应的代价,即他人的损失。不禁让人反思,这些“过度”的交易是否有意义?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老外不明白,为啥中国春运流量能达到几亿人次,为啥一到春节就是一片“萧条”。放长假就是中国特色嘛,国情不同,当然跟外国不同。放长假确实是中国特色,但放长假期间把高铁飞机停掉、把医院停掉、把超市关掉,这些可不算中国特色啊。
由此不也带来了春节红包效应这个策略吗?国外就没有这种效应,不能催生出对应的策略。
所以你得看事物的两面性,不能只看一面,或者只选择性看是否有利于自己的一面。
流动性,和休市没多大关系。
央妈放钱,政策刺激,降息降准等,能充实流动性。而股市交易,就得收取印花税,佣金,手续费,理...
至于你说的春节红包效应策略,如果总是需要用节前股灾去换取这个策略,那对市场整体的伤害太大,对中国股市甚至中国经济的整体利益来说,明显不划算。而且你这段话体现出来的意思是“只要(我)能获利的制度,就有他合理的一面,你不能只看到那些受伤害的人”。这个我是不认可的,如果你认同这样,那银行也同样可以跟你说“你得看事物的两面性,我们搞的个人审查制度虽然不合理,但能让我们减少出问题的机会,也能减少诈骗发生的机会,你不能只看到你受伤害了”。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赞同来自: 落草喂寇 、青箫竹戟 、scottgood 、kolanta 、newsu 、 、 、更多 »
理由一:交易赚不赚钱跟交易时间无关。
既然跟交易时间无关,全天候开着对这部分人群也没影响,不是么?但券商能多收佣金、国家能多收印花税、市场的流动性和延续性得到了保护,有利于其他参与者和整个市场的繁荣。利人不损己,为何反对呢?(不过也不排除有这种人:如果他自己的所有现金都是藏在床底下的,他甚至要去反对银行开门营业)
理由二:券商和交易所的人需要休假。
试问一句,目前中国的各行各业,在长假期间完全彻底停摆的,还能找到第二个吗?每个行业几乎都会安排人值班轮班,即使不安排值班,遇到紧急情况,也能拉人去处理。
理由三:哪怕天天开市,也没法保证股市一定就能上涨。
一个基本概念是:交易所保证市场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并不是要干预市场涨跌。但是反过来,交易所人为地打断市场的连续性,却实实在在是影响了市场。长假休市前市场确实存在明显的下跌。
理由四:日韩也休市,香港也休市,美股也休市。
美股没有连续长时间的休市。我看了下2025年的交易日历,美股连续休市含周末超过3天的就一次——独立日假期——算上周末一共休市3.5天。香港日韩,也没有A股这么多的长休市。另一个观点是,难道不应该向最科学的交易制度看齐么?咱么这边天天羡慕美股,那在保证市场连续性这点,为何又不愿跟美股学?说不过去。
理由五:长线投资者根本不在乎长假是否休市
确实有真的不在乎的,那长假开市期间,正常休假就可以了,完全不影响。但是长线投资者并不全是永远满仓的个人投资者,有些长线投资者,也是要考虑仓位、波动、回撤的,比如基金。另外,市场还有大量其他策略的投资者,他们也是市场的合法参与者。

赞同来自: 阙为方 、kolanta 、春秋战国 、静心123 、浩瀚红鹰更多 »
由此不也带来了春节红包效应这个策略吗?国外就没有这种效应,不能催生出对应的策略。
所以你得看事物的两面性,不能只看一面,或者只选择性看是否有利于自己的一面。
流动性,和休市没多大关系。
央妈放钱,政策刺激,降息降准等,能充实流动性。而股市交易,就得收取印花税,佣金,手续费,理论上削减流动性。
以前若干年市场无风险利率高,流动性阶段性不足,可股市也不是一直死气沉沉,毕竟总盘子相对不大,现在却是僧多粥少喽。
文章,是记者写的。有的是自己写,有的是授意写。有的关系到屁股坐哪里,有的关系到时代背景,等等。前不久登报写岭南,不就被大家伙骂嘛;4000点是牛市起点,不也被大家嘲嘛,报上的不一定对。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赞同来自: alexandre1 、tv236 、青箫竹戟 、weichilu 、mancin 、 、 、 、更多 »
讲道理,
流动性是不是估值体系里一个重要的因子?
股票就大类资产而言,是高流动性资产,凭啥要冻结10天时间不能变现随时支用呢?
对持有人而言,股票资产跟现金资产在流动性上的区别理论上应该只有一天时间(T+1),如果银行也规定10天不让转账不让存取款,一样会产生挤兑。
资产冻结10天,不产生任何收益,需要时不能变现,还要面临不确定性风险。所以大家都一致性地选择减仓,流动性危机不就这样产生的?每年来这么几次,长线投资的体验估计好不了,A股也好不了。
券商和交易所安排人值班,投资者自行选择交易或者不交易,这件事有那么困难么?

XIAOHULI92 - 唯自渡方是真渡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贝叶斯主义者

赞同来自: 突飞 、yangqun2010
你们也不看看延长交易时间是啥时候?
等领导我改了到熊市了,你们又要骂交易时间太长了,到时再缩短时间?
朝令夕改我这领导还不得让你们骂死。。。

赞同来自: 唐唐脱口秀 、happysam2018 、跑路皮皮
我就不认为需要改,最好像上周一样,星期三都休市,这样我有可以多休息一天,赚不赚钱跟交易时间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