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大趋势-人口老龄化

先说结论,2027年开始医药行业的超额收益会持续6年左右。

基本逻辑: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逆的趋势

哪些行业能赚钱?普通人如何从这个大趋势中赚钱?

确定能赚钱的行业比如养老、医药、殡葬。

投资的话养老行业可以直接剔除,因为过于分散,难有规模。
其次是殡葬行业,虽然殡葬是垄断行业,但也因为地域分散,难有规模,并且每人只能消费一次。
就剩下医药行业了,细数医药优缺点,跨区域,规模效应,赢家通吃,高频消费、年龄越大对医药的需求就越大;缺点是容易受到国家集采,毕竟医保是国家掏钱。

参考日本在2012-2018年间,医药行业的收益是10倍以上。

上述是个人的一些零散想法,还请各位帮忙完善指正。
发表时间 2025-01-06 22:19     来自北京

赞同来自: 唐果小姐 laoshihao pppppp econometrics 积少成多66 knight314 macuser zhengyi 瀛幻想 朴哥爱追高 趣味理财小火焰 热锅ant 明园 红红DZ更多 »

0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花过水无痕
分配制度不改变,贫富急剧分化加固化,而负担全由穷人背,那消费、养老都没有指望,或也就指望“救市”性质的短期脉冲。。。。
现在的分配制度还是不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2025-01-07 15:36 来自河北 引用
0

趋势交易者

赞同来自:

居然无人提福寿园
2025-01-07 15:36 来自上海 引用
0

superwo

赞同来自:

@赵甲
如果按照老龄化来投资,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出生的人口减少,相当于老人医药消费高了,而小孩儿的医药消费又变少了,这样相互抵消还是没有增量。
--------------------------------------------------------------
以日本的例子,1995年,厚生省统计65岁以上老年患者,消耗的医疗资源是成年人的四倍,孩子的医药消费应该远小于老年
2025-01-07 15:30 来自北京 引用
0

我想吃蛇羹

赞同来自:

@赵甲
现在对于死亡后的开支我感觉好像还少了。比如以前在湖北农村死以后要买棺材,要请八大金刚,要请道士,要请乐队,从去年开始实行火化以后越来越简便了。首先抬棺材的八大金刚不用请,用车装,坟也不用挖1.5m宽,3m长,2m深的坑也不用挖了。我估计等我们这一代葬礼的费用会更少了。去年看一个新闻就是亲人去世以后的灰直接用方便袋儿放着,转手就丢进了垃圾桶。
各个地方不同啊,我们苏北总体涨了。我哥们去年5月走的,现在要埋公墓,给他买墓地3.98万,还有火化➕殡仪馆美容等费用。买其他小额丧葬用品亲开支还不算都毛5万。因为他尚年轻,属于白发人送黑发人,道场,吹鼓手那些没有给布置,虽然这些省了一些开销,但是墓地这一项就多花了不少钱。
2025-01-07 15:28 来自湖北 引用
4

赵甲

赞同来自: 深圳的小财迷 happysam2018 好奇心135 ken666

@赵甲
有没有合适的股?
如果按照老龄化来投资,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出生的人口减少,相当于老人医药消费高了,而小孩儿的医药消费又变少了,这样相互抵消还是没有增量。
2025-01-07 15:15 来自江西 引用
8

赵甲

赞同来自: 瀛幻想 happysam2018 geneous 永乐877 彩虹鸽 温格粉丝 gaokui16816888 沐柰更多 »

@温格粉丝
首先殡葬行业肯定不看好,因为人死得越晚,殡葬支出会越少。其次医保医保,首先是保,然后才是医。
现在对于死亡后的开支我感觉好像还少了。比如以前在湖北农村死以后要买棺材,要请八大金刚,要请道士,要请乐队,从去年开始实行火化以后越来越简便了。首先抬棺材的八大金刚不用请,用车装,坟也不用挖1.5m宽,3m长,2m深的坑也不用挖了。我估计等我们这一代葬礼的费用会更少了。去年看一个新闻就是亲人去世以后的灰直接用方便袋儿放着,转手就丢进了垃圾桶。
2025-01-07 15:13 来自江西 引用
3

流浪船长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叫花子 花过水无痕

国家想着低端人口去产能吧, 以后是硅基时代了
2025-01-07 15:13 来自四川 引用
9

花过水无痕

赞同来自: 寒江一蓑衣 欧尼酱的欧金金 深圳的小财迷 wuyun happysam2018 Jkfivezero 一骑绝尘1993 luckych 温格粉丝更多 »

@xiaozjun2005
体制文化会反思吗
现在字典里没有那两个字了基本上,剩下的唯有自信
2025-01-07 15:06 来自湖北 引用
4

花过水无痕

赞同来自: 作死老专家 happysam2018 luckych 温格粉丝

@huxj2015
不要抱太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但也不是不可能......................
分配制度不改变,贫富急剧分化加固化,而负担全由穷人背,那消费、养老都没有指望,或也就指望“救市”性质的短期脉冲。。。。
2025-01-07 15:05 来自湖北 引用
2

Lucifer1119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wallflowers

@符工
按照现在的生育率线性外推,2060年左右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就接近50%了。如果24年出生人口910万以上,那就比这乐观一点,如果出生人口870万以下,那就悲观一点。我估计24年的出生人口会多一些,900万以上,但总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太乐观了,我估算是875左右,不太可能还有900以上的,除非数据zaojia
2025-01-07 14:47 来自上海 引用
2

温格粉丝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好奇心135

首先殡葬行业肯定不看好,因为人死得越晚,殡葬支出会越少。其次医保医保,首先是保,然后才是医。
2025-01-07 14:45 来自广东 引用
2

huxj2015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总是人生Guang

不要抱太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但也不是不可能......................
2025-01-07 14:01 来自四川 引用
0

superwo

赞同来自:

日本90年代医疗崩坏史,老龄化与财政的大困局
https://mp.weixin.qq.com/s/Va9AgnVz5oPEOkVKS1p-OA
2025-01-07 13:21 来自北京 引用
0

xiaozjun2005

赞同来自:

@花过水无痕
论点错的离谱,日本是国家出钱全民医保,中国不是可查到的数据中国:2023年,中国的卫生健康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日本: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日本的医疗和护理等社会保障费用占总预算的33.1%中国本质是大众自掏腰包缴纳医保,然后报销比例低,体制内缴纳比例很低,报销比例很高(ICU当养老院住)因为大众不堪重负而且缴纳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地方卖地收入锐减...
体制文化会反思吗
2025-01-07 12:49 来自江西 引用
6

炫彩千纸鹤

赞同来自: 欧尼酱的欧金金 happysam2018 时光啊时光 沐柰 鱼非渔 明园更多 »

都跌了5年了,居然还在这么热烈的讨论,看来今年翻身无望了。
2025-01-07 12:33 来自重庆 引用
2

赵甲

赞同来自: 独行土狗 聪明的一休

有没有合适的股?
2025-01-07 12:06 来自湖北 引用
36

花过水无痕

赞同来自: 风收益险 蓝笛传声 长沙君 图图小二郎 大魏忠臣毌丘俭 sunpeak coolchan 数据矿工 国富同学 欧尼酱的欧金金 zyc95 安静的小白 瀛幻想 思则有备 深圳的小财迷 gxlis happysam2018 丢失的十年 大盗 qianfa 闲菜 菜鸟老甲 好奇心135 kolanta sdu2011 水穷云起时 新鲜的椰子 alexandre1 iamkhan gxyc nimbus hshpangpang jjmdh 风弦 明园 慧生更多 »

日本不仅未成年人免费
而且,日本政府还有一项“高额疗养费制度”(自己负担限度额)。
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医药费多么昂贵,超出上限额度的部分一分钱都不用自掏腰包

这样的事情在日本是不可能发生的
4岁女孩在医院门诊大厅,静静等待去上厕所的爸爸,然而,直到去世,她都没等到
https://www.sohu.com/a/843140504_121124718

过去几年,天天说日本人要消失,现在日本生育率1.4%,中国快到0.8%了

对比日本的医疗制度,还幻想国内医疗股能有日本的表现?
2025-01-07 11:38 来自湖北 引用
5

花过水无痕

赞同来自: 欧尼酱的欧金金 心系湖湘 happysam2018 iamkhan luckych更多 »

@GODSAVEME
税和税不同,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交税2万人民币左右,日本是5^6万人民币。
交的税没别人多,却想着要一样的福利,这种事我干不来。
全世界没几个国家没有实现最低限度的国家赋予的福利性医疗保障,不幸就包括了中国

不和日本比,比比第三世界的开支比例呢
2025-01-07 11:34 来自湖北 引用
3

春秋战国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happysam2018 明园

就医药来说,回到计划经济的可能性我觉得很大。而且现在的世界舆论,市场经济也饱受质疑。

所以,资本市场也就一蹶不振。

而且,就医药疗效来说,其实,药效好不好其实是一个无所谓的问题,反正医保是为了治疗不一定是为了治好,好不了就归仙呗,在医疗保障,养老金与寿终正寝之间有一条平衡线,保障的是一种关怀的态度,并不是你想要的高寿。

换句话说,只要进医保的,就不可能有多少利润,洗洗睡吧。
倒是非医保药公司才有前途,也要看变化,哪天指不定就纳入医保。
2025-01-07 11:42修改 来自福建 引用
2

GODSAVEME

赞同来自: 小刘喜欢瘦肉丸 跑路皮皮

@花过水无痕
哪个国家财政开支不是税呢?愿不愿意花在下层人身上就不知道了
税和税不同,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交税2万人民币左右,日本是5^6万人民币。
交的税没别人多,却想着要一样的福利,这种事我干不来。
2025-01-07 11:23 来自湖南 引用
29

川军团龙文章

赞同来自: 塔塔桔 lf123888 coolchan 数据矿工 yak2000 欧尼酱的欧金金 zyc95 安静的小白 思则有备 深圳的小财迷 跑路皮皮 heaven32006 心系湖湘 happysam2018 古都独行 sdyzwfqy 路林 andybrier 风收益险 水穷云起时 新鲜的椰子 alexandre1 luckych letrue Royal0000 风弦 UniqueLy hshpangpang 花过水无痕更多 »

@superwo
------------------------------------------我考量的是确定性,不可逆的大势。首先老龄化不可逆,同时年龄越大对医药的需求就越大,老龄人口越多市场就越大。这属于刚性支出,哪怕国家不支出,个人也必须为此支付费用。
这个没办法对比:其他国家不会医保大部分用于体制内,也不会有中药这种浪费巨额医保费资金的。
2025-01-07 11:17 来自上海 引用
0

superwo

赞同来自:

中国从左侧红线也就是2027年开始快速老龄化
2025-01-07 11:16 来自北京 引用
1

superwo

赞同来自: 再进一步

日本从左侧红线开始出现超额收益也就是12年
2025-01-07 11:11 来自北京 引用
6

陪伴成长

赞同来自: FreBird happysam2018 mengyao 巴菲猫 总是人生Guang lixianghui1982更多 »

只要不是 毛师 发的贴,我都不怕。。。
2025-01-07 11:11 来自上海 引用
5

孕气十足

赞同来自: willowj e55555 跑路皮皮 happysam2018 花过水无痕更多 »

@鼎级外星人
一提到未来老龄化的投资机会,
不管是投资大佬,还是普通投资者,
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医药行业,
我在想,真的有显而易见且大家能共同发财的好机会吗?
会不会适得其反,医药行业股票将来的表现并不好呢?
同感哦。很多人觉得医药是刚需,我不这么觉得,有钱才有刚需。生活水平下降的趋势如果不改变,医药的消费也会下降的,能扛就扛,不能扛的也要掂量一下是不是放弃,长期药物那更是能便宜就便宜,能少吃一颗就少吃一颗。最近二十年人命值钱了,是因为生活变好了。
2025-01-07 11:07 来自广东 引用
1

GODSAVEME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花过水无痕
日本基本所有地区的未成年人的医疗都免费,他们也缴纳了税吗?中国医保支出算进财政,也是世界上不说最低,也是低的那一端
儿童的父母交了税啊,
以我为例打个比方,我收入大约2~30万元一年,每年按自由职业的职工医保一年交3^4千元,而在日本同样收入每年医保起码要交2万。
这可比我一家三口都交职工医保贵的多。
医保贵这么多,福利好些不也正常?
2025-01-07 11:05 来自湖南 引用
1

superwo

赞同来自: 小刘喜欢瘦肉丸

@鼎级外星人
一提到未来老龄化的投资机会,
不管是投资大佬,还是普通投资者,
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医药行业,
我在想,真的有显而易见且大家能共同发财的好机会吗?
会不会适得其反,医药行业股票将来的表现并不好呢?
----------------------------------------------------
医药行业具备的优势,其他老龄化受益行业不具备,
随着老龄化加剧,医药消费群体与频次都在增加,行业整体受益,这是确定性的,
就算医药股票不涨,医药公司利润增长是实打实的
2025-01-07 11:04 来自北京 引用
10

花过水无痕

赞同来自: 思则有备 深圳的小财迷 跑路皮皮 alexandre1 明园 英雄一起去超越 hshpangpang happysam2018 川军团龙文章 总是人生Guang更多 »

@唐家人
日本是税吧,钱不会天上跌下来就看是谁出了
哪个国家财政开支不是税呢?愿不愿意花在下层人身上就不知道了
2025-01-07 11:00 来自湖北 引用
1

superwo

赞同来自: 小刘喜欢瘦肉丸

@百战百胜心法
基本赞同,现在医药价格已经反映了最悲观的预期。到2025年已经连续跌第五年了。2005年已经又跌10%。
集采这种过左的政策,估计持续不了多久。理由是:1、如果物品全部集采,那就回到计划经济时代,房子、白酒、烟草等等全部政府集采,把价格都降低90%,茅台30元,房子一千块,黄鹤楼烟5毛一盒,我们的生活会不会更好呢?这其实是属于干掉一个行业的事情,如果全部集采,东西确实便宜了,都赚不到钱,那就是朝鲜...
------------------------------------
是的,药品是保命用的,消费群体增加,行业整体收益
2025-01-07 10:58 来自北京 引用
1

唐家人

赞同来自: 小刘喜欢瘦肉丸

@花过水无痕
论点错的离谱,日本是国家出钱全民医保,中国不是
可查到的数据
中国:2023年,中国的卫生健康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
日本: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日本的医疗和护理等社会保障费用占总预算的33.1%
中国本质是大众自掏腰包缴纳医保,然后报销比例低,体制内缴纳比例很低,报销比例很高(ICU当养老院住)
因为大众不堪重负而且缴纳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地方卖地...
日本是税吧,钱不会天上跌下来就看是谁出了
2025-01-07 10:52 来自广东 引用
1

superwo

赞同来自: 小刘喜欢瘦肉丸

@shendq
日本医疗崩坏的十年主要是指从1992年至2002年的十年间,日本医疗体系在经济衰退引发的医保紧缩和老龄化加速带来的患者激增的双重冲击下,问题频发的时期。
医生紧缺时期(1992年-1994年)
老龄化加剧医生短缺:1992年日本老龄化加速,老年患者数量在短短五年内从不足200万激增至360万,而政府对老龄化所需医疗储备严重误判,导致医生缺口严重,1994年医师缺口达到9.4万。
工作压力与医疗事故...
----------------------------------------
感谢分享,人口老龄化摸着日本过河,多分析分析日本当年的情况,辅助后面投资国内老龄化产业
2025-01-07 10:51 来自北京 引用
5

花过水无痕

赞同来自: 小刘喜欢瘦肉丸 微醺岁月 明园 happysam2018 川军团龙文章更多 »

@GODSAVEME
论点错的是你,日本的数据高是因为他们的医保是一种税,医保的支出算财政支出。
中国的医保支出没算进财政支出里。
日本基本所有地区的未成年人的医疗都免费,他们也缴纳了税吗?

中国医保支出算进财政,也是世界上不说最低,也是低的那一端
2025-01-07 10:49 来自湖北 引用
0

superwo

赞同来自:

@f2017
这个也是一直思考的问题,个人认为,目前的楼市股市都没反应这一巨大的灰犀牛变化。这个觉得是20年内最重要的变量。
当然我和楼主的选择不太一样,目前我的选择是:
宠物,
服务机器人(晶圆制造)- 未来应该还是华为小米之类的可以出来,现在机器人的炒作基本没有大的价值,未来主要利润还是在最终机器人的提供商。
医药 - 感觉面太广,选择要求比较高,个人选择医疗机器人
目前也没思考成熟,但是这个是最重要的,要...
------------------------------------------------
时间还早,可以边走边看,等待拐点出现,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就行
2025-01-07 10:45 来自北京 引用
1

superwo

赞同来自: 小刘喜欢瘦肉丸

@理想已实现
赞同。
医药也是一种消费,可以不买车不买房,不能不看病。
没错,看病这属于刚性支出
2025-01-07 10:40 来自北京 引用
1

superwo

赞同来自: 小刘喜欢瘦肉丸

@花过水无痕
论点错的离谱,日本是国家出钱全民医保,中国不是
可查到的数据
中国:2023年,中国的卫生健康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
日本: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日本的医疗和护理等社会保障费用占总预算的33.1%
中国本质是大众自掏腰包缴纳医保,然后报销比例低,体制内缴纳比例很低,报销比例很高(ICU当养老院住)
因为大众不堪重负而且缴纳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地方卖地...
------------------------------------------
我考量的是确定性,不可逆的大势。
首先老龄化不可逆,同时年龄越大对医药的需求就越大,老龄人口越多市场就越大。
这属于刚性支出,哪怕国家不支出,个人也必须为此支付费用。
2025-01-07 10:38 来自北京 引用
0

superwo

赞同来自:

@arrns
陪伴/医护机器人,算不算呢?
算,可以归类到养老行业
2025-01-07 10:31 来自北京 引用
4

鼎级外星人

赞同来自: homanking e55555 happysam2018 xgjxgq

一提到未来老龄化的投资机会,
不管是投资大佬,还是普通投资者,
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医药行业,
我在想,真的有显而易见且大家能共同发财的好机会吗?
会不会适得其反,医药行业股票将来的表现并不好呢?
2025-01-07 10:31 来自重庆 引用
29

炒股牛散

赞同来自: 塔塔桔 爬山虎YU Romer laplace 欧尼酱的欧金金 zyc95 e55555 瀛幻想 思则有备 阿邦查 原花青素 srboyzj 愚豆酱 追梦者雷 unrealww 深圳的小财迷 跑路皮皮 heaven32006 magicdevin 新鲜的椰子 ryanxzqn alexandre1 明园 coolchan 水穷云起时 happysam2018 好奇心135 总是人生Guang hshpangpang更多 »

@shendq
日本医疗崩坏的十年主要是指从1992年至2002年的十年间,日本医疗体系在经济衰退引发的医保紧缩和老龄化加速带来的患者激增的双重冲击下,问题频发的时期。医生紧缺时期(1992年-1994年)老龄化加剧医生短缺:1992年日本老龄化加速,老年患者数量在短短五年内从不足200万激增至360万,而政府对老龄化所需医疗储备严重误判,导致医生缺口严重,1994年医师缺口达到9.4万。工作压力与医疗事故:医...
医保 ,社保是年轻人在承担,年轻人数量骤降,当然只能医保控费,延迟退休。有些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出生率得不到扭转的话,将来医保控费也是非常严格的。新生儿出生这块我是非常悲观的。有些人不懂什么叫代际转移支付,竟然把医保,社保当作存款一样的东西,将来只是自己把存进去的东西拿出来用.
2025-01-07 10:30 来自移动 引用
14

百战百胜心法

赞同来自: 塔塔桔 小刘喜欢瘦肉丸 e55555 瀛幻想 思则有备 深圳的小财迷 跑路皮皮 ToyJoy 紫水瓶 丢失的十年 形而上 大老虎342 happysam2018 好奇心135更多 »

基本赞同,现在医药价格已经反映了最悲观的预期。到2025年已经连续跌第五年了。2005年已经又跌10%。
集采这种过左的政策,估计持续不了多久。理由是:1、如果物品全部集采,那就回到计划经济时代,房子、白酒、烟草等等全部政府集采,把价格都降低90%,茅台30元,房子一千块,黄鹤楼烟5毛一盒,我们的生活会不会更好呢?这其实是属于干掉一个行业的事情,如果全部集采,东西确实便宜了,都赚不到钱,那就是朝鲜了。经济为什么不好呢,连续干掉了房地产、教育、医药三个产业,怎么好的起来呢?
2、低价必低质,一分钱一分货,买的没有卖的精,这个道理亘古不变。集采1块钱一颗的奥司他韦,集采特供的阳健泰奥司他韦,那效果能和进口的原研药达菲比吗?连二线品牌可威都不给用,能治好病吗?病人第一诉求是治病,第二才是看价格。我宁愿自己买点好药吃,毕竟保命第一的
2025-01-07 10:27 来自湖北 引用
3

superwo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XXWWJJ 赵甲

@符工
按照现在的生育率线性外推,2060年左右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就接近50%了。如果24年出生人口910万以上,那就比这乐观一点,如果出生人口870万以下,那就悲观一点。我估计24年的出生人口会多一些,900万以上,但总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

我是将65岁作为老年人的基准,这几年因为上世纪60年代三年灾害出生的人口少,导致老年人增速不高,但27年开始老年人增速会快速上升
2025-01-07 10:26 来自北京 引用
0

GODSAVEME

赞同来自:

@花过水无痕
论点错的离谱,日本是国家出钱全民医保,中国不是可查到的数据中国:2023年,中国的卫生健康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日本: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日本的医疗和护理等社会保障费用占总预算的33.1%中国本质是大众自掏腰包缴纳医保,然后报销比例低,体制内缴纳比例很低,报销比例很高(ICU当养老院住)因为大众不堪重负而且缴纳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地方卖地收入锐减...
论点错的是你,日本的数据高是因为他们的医保是一种税,医保的支出算财政支出。
中国的医保支出没算进财政支出里。
2025-01-07 10:15 来自湖南 引用
19

shendq

赞同来自: 爬山虎YU 知不易行更难 烈火情天 小刘喜欢瘦肉丸 欧尼酱的欧金金 罗伯特卡洛斯 livermoreii 瀛幻想 思则有备 fengcc 再进一步 跑路皮皮 唐唐脱口秀 灵活的蓝胖子 明园 a82007777 happysam2018 好奇心135 路林更多 »

日本医疗崩坏的十年主要是指从1992年至2002年的十年间,日本医疗体系在经济衰退引发的医保紧缩和老龄化加速带来的患者激增的双重冲击下,问题频发的时期。

医生紧缺时期(1992年-1994年)

老龄化加剧医生短缺:1992年日本老龄化加速,老年患者数量在短短五年内从不足200万激增至360万,而政府对老龄化所需医疗储备严重误判,导致医生缺口严重,1994年医师缺口达到9.4万。

工作压力与医疗事故:医生们即使满负荷工作也难以满足需求,过度疲劳和工作压力导致医疗事故频发,患者不满情绪使医患关系恶化,许多医生选择离职或转行,进一步加剧医疗资源匮乏。

控费改革时期(1994年-2002年)

费用增长与财政压力:1994年日本正式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超出国民健康保险体系承受能力,财政赤字恶化。1995年日本医疗财政支出突破27万亿日元,3年多增长近5万亿日元。

控费措施与影响:1995年厚生省提出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的新医师评审制度,将患者支出与医生收入晋升直接挂钩,倒逼医生主动减少患者费用。同时对13000款药物实施全面集采降价,药企为生存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导致药品质量下降,廉价药物被滥用。

导致后果:

医患矛盾激化

医疗质量下滑:控费改革实施后,公立医院质量飞速下滑,频繁使用高价药物救治病人被视为错误,很多医生为坚持合理诊疗受到考核处罚。

医患信任破裂:2000年全国620起医疗事故中,超过60%都与过度控制费用有关。2002年,社会对医疗体系的不满继续被激发,很多地方发生杀害医生的案件,医患矛盾变得越发尖锐。
2025-01-07 10:08 来自湖北 引用
7

f2017

赞同来自: willowj 瀛幻想 跑路皮皮 ST熊掌 明园 happysam2018 理想已实现更多 »

这个也是一直思考的问题,个人认为,目前的楼市股市都没反应这一巨大的灰犀牛变化。这个觉得是20年内最重要的变量。

当然我和楼主的选择不太一样,目前我的选择是:
宠物,
服务机器人(晶圆制造)- 未来应该还是华为小米之类的可以出来,现在机器人的炒作基本没有大的价值,未来主要利润还是在最终机器人的提供商。
医药 - 感觉面太广,选择要求比较高,个人选择医疗机器人

目前也没思考成熟,但是这个是最重要的,要想清楚,这个决定未来的大的投资会不会有很大的回撤风险。投资来说,避免大的回撤是个人的长期投资第一要素。
2025-01-07 10:02修改 来自上海 引用
0

理想已实现 - 机械小网格,非预期波动

赞同来自:

赞同。
医药也是一种消费,可以不买车不买房,不能不看病。
2025-01-07 09:52 来自湖北 引用
50

花过水无痕

赞同来自: 爬山虎YU 寒江一蓑衣 coolchan 数据矿工 vantag 小刘喜欢瘦肉丸 zyc95 guxy e55555 楚天 欧尼酱的欧金金 Sandy1 瀛幻想 思则有备 J723933226 fengcc 再进一步 fengqd 深圳的小财迷 迈达斯蓝胖 蝶恋火2 sdyzwfqy 微醺岁月 scottgood andybrier 风收益险 香橙柠檬 xxxxxxyyyyyy freetstar89 新鲜的椰子 Lee97 alexandre1 景鹏 luckych Royal0000 明园 xiaozjun2005 曹樊12 littlefrog a82007777 sdu2011 happysam2018 水穷云起时 川军团龙文章 丽丽的最爱 Jseay 总是人生Guang nimbus 九月森林 hshpangpang更多 »

论点错的离谱,日本是国家出钱全民医保,中国不是

可查到的数据
中国:2023年,中国的卫生健康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
日本: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日本的医疗和护理等社会保障费用占总预算的33.1%

中国本质是大众自掏腰包缴纳医保,然后报销比例低,体制内缴纳比例很低,报销比例很高(ICU当养老院住)

因为大众不堪重负而且缴纳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地方卖地收入锐减,国家集采才不得不削减成本

简单类比日本,不知所谓
2025-01-07 09:39 来自湖北 引用
2

符工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明园



按照现在的生育率线性外推,2060年左右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就接近50%了。如果24年出生人口910万以上,那就比这乐观一点,如果出生人口870万以下,那就悲观一点。我估计24年的出生人口会多一些,900万以上,但总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2025-01-07 09:27 来自北京 引用
4

arrns

赞同来自: 寒江一蓑衣 羊羊羊啊 happysam2018 明园

陪伴/医护机器人,算不算呢?
2025-01-07 09:15 来自上海 引用
0

superwo

赞同来自:

@苍穹浩瀚
为什么是2027年开始?
人口老龄化的拐点,从27年开始加速老龄化
2025-01-07 09:02 来自北京 引用
3

苍穹浩瀚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l813885 tv236

为什么是2027年开始?
2025-01-07 08:43 来自浙江 引用
0

oldhorse222

赞同来自:

赞同
2025-01-07 07:54 来自浙江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5-02-03 07:34
  • 浏览: 29327
  • 关注: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