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逻辑: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逆的趋势
哪些行业能赚钱?普通人如何从这个大趋势中赚钱?
确定能赚钱的行业比如养老、医药、殡葬。
投资的话养老行业可以直接剔除,因为过于分散,难有规模。
其次是殡葬行业,虽然殡葬是垄断行业,但也因为地域分散,难有规模,并且每人只能消费一次。
就剩下医药行业了,细数医药优缺点,跨区域,规模效应,赢家通吃,高频消费、年龄越大对医药的需求就越大;缺点是容易受到国家集采,毕竟医保是国家掏钱。
参考日本在2012-2018年间,医药行业的收益是10倍以上。
上述是个人的一些零散想法,还请各位帮忙完善指正。

现在对于死亡后的开支我感觉好像还少了。比如以前在湖北农村死以后要买棺材,要请八大金刚,要请道士,要请乐队,从去年开始实行火化以后越来越简便了。首先抬棺材的八大金刚不用请,用车装,坟也不用挖1.5m宽,3m长,2m深的坑也不用挖了。我估计等我们这一代葬礼的费用会更少了。去年看一个新闻就是亲人去世以后的灰直接用方便袋儿放着,转手就丢进了垃圾桶。各个地方不同啊,我们苏北总体涨了。我哥们去年5月走的,现在要埋公墓,给他买墓地3.98万,还有火化➕殡仪馆美容等费用。买其他小额丧葬用品亲开支还不算都毛5万。因为他尚年轻,属于白发人送黑发人,道场,吹鼓手那些没有给布置,虽然这些省了一些开销,但是墓地这一项就多花了不少钱。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wallflowers
按照现在的生育率线性外推,2060年左右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就接近50%了。如果24年出生人口910万以上,那就比这乐观一点,如果出生人口870万以下,那就悲观一点。我估计24年的出生人口会多一些,900万以上,但总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太乐观了,我估算是875左右,不太可能还有900以上的,除非数据zaojia

论点错的离谱,日本是国家出钱全民医保,中国不是可查到的数据中国:2023年,中国的卫生健康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日本: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日本的医疗和护理等社会保障费用占总预算的33.1%中国本质是大众自掏腰包缴纳医保,然后报销比例低,体制内缴纳比例很低,报销比例很高(ICU当养老院住)因为大众不堪重负而且缴纳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地方卖地收入锐减...体制文化会反思吗

赞同来自: 风收益险 、蓝笛传声 、长沙君 、图图小二郎 、大魏忠臣毌丘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而且,日本政府还有一项“高额疗养费制度”(自己负担限度额)。
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医药费多么昂贵,超出上限额度的部分一分钱都不用自掏腰包
这样的事情在日本是不可能发生的
4岁女孩在医院门诊大厅,静静等待去上厕所的爸爸,然而,直到去世,她都没等到
https://www.sohu.com/a/843140504_121124718
过去几年,天天说日本人要消失,现在日本生育率1.4%,中国快到0.8%了
对比日本的医疗制度,还幻想国内医疗股能有日本的表现?

赞同来自: 欧尼酱的欧金金 、心系湖湘 、happysam2018 、iamkhan 、luckych更多 »
税和税不同,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交税2万人民币左右,日本是5^6万人民币。全世界没几个国家没有实现最低限度的国家赋予的福利性医疗保障,不幸就包括了中国
交的税没别人多,却想着要一样的福利,这种事我干不来。
不和日本比,比比第三世界的开支比例呢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happysam2018 、明园
所以,资本市场也就一蹶不振。
而且,就医药疗效来说,其实,药效好不好其实是一个无所谓的问题,反正医保是为了治疗不一定是为了治好,好不了就归仙呗,在医疗保障,养老金与寿终正寝之间有一条平衡线,保障的是一种关怀的态度,并不是你想要的高寿。
换句话说,只要进医保的,就不可能有多少利润,洗洗睡吧。
倒是非医保药公司才有前途,也要看变化,哪天指不定就纳入医保。

赞同来自: 小刘喜欢瘦肉丸
日本医疗崩坏的十年主要是指从1992年至2002年的十年间,日本医疗体系在经济衰退引发的医保紧缩和老龄化加速带来的患者激增的双重冲击下,问题频发的时期。----------------------------------------
医生紧缺时期(1992年-1994年)
老龄化加剧医生短缺:1992年日本老龄化加速,老年患者数量在短短五年内从不足200万激增至360万,而政府对老龄化所需医疗储备严重误判,导致医生缺口严重,1994年医师缺口达到9.4万。
工作压力与医疗事故...
感谢分享,人口老龄化摸着日本过河,多分析分析日本当年的情况,辅助后面投资国内老龄化产业

赞同来自: 小刘喜欢瘦肉丸 、微醺岁月 、明园 、happysam2018 、川军团龙文章更多 »
论点错的是你,日本的数据高是因为他们的医保是一种税,医保的支出算财政支出。日本基本所有地区的未成年人的医疗都免费,他们也缴纳了税吗?
中国的医保支出没算进财政支出里。
中国医保支出算进财政,也是世界上不说最低,也是低的那一端

赞同来自: 小刘喜欢瘦肉丸
论点错的离谱,日本是国家出钱全民医保,中国不是------------------------------------------
可查到的数据
中国:2023年,中国的卫生健康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
日本: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日本的医疗和护理等社会保障费用占总预算的33.1%
中国本质是大众自掏腰包缴纳医保,然后报销比例低,体制内缴纳比例很低,报销比例很高(ICU当养老院住)
因为大众不堪重负而且缴纳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地方卖地...
我考量的是确定性,不可逆的大势。
首先老龄化不可逆,同时年龄越大对医药的需求就越大,老龄人口越多市场就越大。
这属于刚性支出,哪怕国家不支出,个人也必须为此支付费用。

赞同来自: homanking 、e55555 、happysam2018 、xgjxgq
不管是投资大佬,还是普通投资者,
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医药行业,
我在想,真的有显而易见且大家能共同发财的好机会吗?
会不会适得其反,医药行业股票将来的表现并不好呢?

赞同来自: 塔塔桔 、爬山虎YU 、Romer 、laplace 、欧尼酱的欧金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日本医疗崩坏的十年主要是指从1992年至2002年的十年间,日本医疗体系在经济衰退引发的医保紧缩和老龄化加速带来的患者激增的双重冲击下,问题频发的时期。医生紧缺时期(1992年-1994年)老龄化加剧医生短缺:1992年日本老龄化加速,老年患者数量在短短五年内从不足200万激增至360万,而政府对老龄化所需医疗储备严重误判,导致医生缺口严重,1994年医师缺口达到9.4万。工作压力与医疗事故:医...医保 ,社保是年轻人在承担,年轻人数量骤降,当然只能医保控费,延迟退休。有些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出生率得不到扭转的话,将来医保控费也是非常严格的。新生儿出生这块我是非常悲观的。有些人不懂什么叫代际转移支付,竟然把医保,社保当作存款一样的东西,将来只是自己把存进去的东西拿出来用.

赞同来自: 塔塔桔 、小刘喜欢瘦肉丸 、e55555 、瀛幻想 、思则有备 、 、 、 、 、 、 、 、 、更多 »
集采这种过左的政策,估计持续不了多久。理由是:1、如果物品全部集采,那就回到计划经济时代,房子、白酒、烟草等等全部政府集采,把价格都降低90%,茅台30元,房子一千块,黄鹤楼烟5毛一盒,我们的生活会不会更好呢?这其实是属于干掉一个行业的事情,如果全部集采,东西确实便宜了,都赚不到钱,那就是朝鲜了。经济为什么不好呢,连续干掉了房地产、教育、医药三个产业,怎么好的起来呢?
2、低价必低质,一分钱一分货,买的没有卖的精,这个道理亘古不变。集采1块钱一颗的奥司他韦,集采特供的阳健泰奥司他韦,那效果能和进口的原研药达菲比吗?连二线品牌可威都不给用,能治好病吗?病人第一诉求是治病,第二才是看价格。我宁愿自己买点好药吃,毕竟保命第一的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XXWWJJ 、赵甲
按照现在的生育率线性外推,2060年左右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就接近50%了。如果24年出生人口910万以上,那就比这乐观一点,如果出生人口870万以下,那就悲观一点。我估计24年的出生人口会多一些,900万以上,但总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我是将65岁作为老年人的基准,这几年因为上世纪60年代三年灾害出生的人口少,导致老年人增速不高,但27年开始老年人增速会快速上升

赞同来自: 爬山虎YU 、知不易行更难 、烈火情天 、小刘喜欢瘦肉丸 、欧尼酱的欧金金 、 、 、 、 、 、 、 、 、 、 、 、 、 、更多 »
医生紧缺时期(1992年-1994年)
老龄化加剧医生短缺:1992年日本老龄化加速,老年患者数量在短短五年内从不足200万激增至360万,而政府对老龄化所需医疗储备严重误判,导致医生缺口严重,1994年医师缺口达到9.4万。
工作压力与医疗事故:医生们即使满负荷工作也难以满足需求,过度疲劳和工作压力导致医疗事故频发,患者不满情绪使医患关系恶化,许多医生选择离职或转行,进一步加剧医疗资源匮乏。
控费改革时期(1994年-2002年)
费用增长与财政压力:1994年日本正式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超出国民健康保险体系承受能力,财政赤字恶化。1995年日本医疗财政支出突破27万亿日元,3年多增长近5万亿日元。
控费措施与影响:1995年厚生省提出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的新医师评审制度,将患者支出与医生收入晋升直接挂钩,倒逼医生主动减少患者费用。同时对13000款药物实施全面集采降价,药企为生存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导致药品质量下降,廉价药物被滥用。
导致后果:
医患矛盾激化
医疗质量下滑:控费改革实施后,公立医院质量飞速下滑,频繁使用高价药物救治病人被视为错误,很多医生为坚持合理诊疗受到考核处罚。
医患信任破裂:2000年全国620起医疗事故中,超过60%都与过度控制费用有关。2002年,社会对医疗体系的不满继续被激发,很多地方发生杀害医生的案件,医患矛盾变得越发尖锐。


赞同来自: 爬山虎YU 、寒江一蓑衣 、coolchan 、数据矿工 、vanta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可查到的数据
中国:2023年,中国的卫生健康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
日本: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日本的医疗和护理等社会保障费用占总预算的33.1%
中国本质是大众自掏腰包缴纳医保,然后报销比例低,体制内缴纳比例很低,报销比例很高(ICU当养老院住)
因为大众不堪重负而且缴纳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地方卖地收入锐减,国家集采才不得不削减成本
简单类比日本,不知所谓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明园
按照现在的生育率线性外推,2060年左右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就接近50%了。如果24年出生人口910万以上,那就比这乐观一点,如果出生人口870万以下,那就悲观一点。我估计24年的出生人口会多一些,900万以上,但总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