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同来自: dcshallot 、Cogitators 、snowswing 、口口夕口木 、坚强的后盾w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去之前就听小红书上说不用攻略不用顺序,人少直接玩
的确是这样,都不排队,一般过山车最多等5分钟
玩了接近10次各种过山车,最后已经麻了,坐过山车都目光呆滞没有感觉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洛杉矶环球影城人这么少
上次去圣淘沙买了速通木乃伊排队时间太长放弃了
这回连着玩了两次觉得没意思就没去了
我想了一个问题
很多事情可能和人均资源有关系
一个项目,你到那前面没几个人,你需要抢位置吗? 需要加塞吗?需要为了谁先谁后打架吗?
当然是彬彬有礼的,因为不会缺了你的
但是,如果一个项目,要排队2小时,那各种情况就会发生了
资源稀缺,极度竞争下就是会暴露人邪恶的一面
这是说游乐场的位置
那教育资源呢,医疗资源,工作岗位呢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小镇 、happysam2018 、Penny 、陈华明聪更多 »
这季节可以考虑去san diego逛一下,南加州是真正的富人聚居区。参观一下帝国主义的退役和现役航母,看看海滩上的墨西哥墙,去海洋公园看看虎鲸,逛逛西班牙风格的植物园,都是不错的选择。最后几天行程还没定
就是犹豫圣地亚哥怎么去
过去住好像迪士尼就得安排周末人多了
我现在考虑大峡谷回来还住洛杉矶,然后开车圣地亚哥当天往返,不知来不来得及,
我其实很想看看美墨边境的墙还有排长队过海关的车辆,毒枭电视剧粉丝

littleboy886 - 每天刷公告才是正经
这个小哥一天的收入,这应该是比较高的一天,主要部分是顾客主动给予的小费弹幕: 这得看多少集枪击案例才能补回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w4m1e75w?spm_id_from=333.788.player.player_end_recommend_autoplay&vd_source=ce2c8818b8e7ee90f1315d431e8cc6cf
了解收入是一个方面,从视频中人物的面容表...

赞同来自: 阿戒1899 、川军团龙文章 、happysam2018 、流沙少帅 、gaokui16816888 、更多 »
感觉帅牛的玩法比较接地气,和卢克文差不多,只是没有采访当地人。但卢克文的做法是有道理的,他的流量能赚不少钱,而且卢克文可没带孩子。像这么玩,帅牛自己和HF的感受估计还行,但我估计软肋的内心是有点崩溃的。小孩见识少,还是应该去迪士尼热闹热闹,和当地小孩玩玩,博物馆长长知识,再去几大标志建筑打打卡,就可以回国和同学吹牛了。哈哈,当年我们带幼儿园小朋友去,她只记得两件事,1)害怕星光大道上的手印;2)以后坚决不去斯坦福(当时找不到厕所,憋了很久)

赞同来自: lionking2000 、luffy27 、ryanxzqn 、azuring 、慢骑牛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到了Là明显感觉脏乱差其实我们一直套用自己的中央管辖的郡县制概念来理解美国,还把人家的state翻译成州。人家那是妥妥的50个国家啊。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过法和风格,你管我呢?加州共和国就这个随性的鸟样。住了时间长了,你接受了这种没有集权管辖的观念就习惯了。美国的价值观,就是我们上海人一直说的,关我屁事,关你屁事。遇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想想这个核心价值观,就见怪不怪了。好多中国人都不习惯这种价值观。
开车的也很疯狂,强行猛拐闯红灯
但我是为了揭露美的丑陋一面的,所以怎么能不来Là呢?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happysam2018 、tennisfan 、流沙少帅 、卡冈图亚更多 »
要是有收入对比就更好了,先发一个广州某汽车城的普通工人收入水平。我昨天问一个朋友,他说有人给他介绍去做华美银行的客服,1小时20美元,这边最低工资是18美元每小时
但是他算了算这样还要去坐班,到手不了多少钱就没干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gaokui16816888
看几个公众号标题,明天就开市了,就是这块的晚上,
这几天没关注股市 听说要大涨
要为国护盘了

赞同来自: reborn1978 、magelfly 、topdeck 、kolanta 、heheqiaoqia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想起超市鸡蛋价格那么贵,我就说亲爱的,咱们不要点鸡蛋吧
但看了半天都有鸡蛋,最后还是点了个巨大的Omllett
这一餐又超标了
没有小孩的在身边,感觉又重回了十几年前我们自驾美国游的那一刻
只不过坐在对面的,已经由当年的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

赞同来自: luffy27 、别想着占便宜 、gaokui16816888 、asdsky2000 、落入凡间 、 、更多 »

美国适合特别富或者特别穷的人过去,这两类人过去生活质量都有很大提高,中产或者小资过去可能因为没有适合的工作而导致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例如中产1000wRMB,润去美国就是100多w美元,然后生活还不如国内2,300wRMB的家庭富豪就无所谓了,反正公司不用去美国,钱随便花,美国的娱乐比国内好很多,毕竟监管力度不同穷人之前也适合去美国,人工贵,只要能吃苦,一天十几个小时去赚钱,也能白手起家过上还不错的...职业投资比较适合移民,因为不太受物理地域限制,大部分中产移民很难找到相同的岗位,下滑是大概率。

赞同来自: luffy27 、北昼星 、happysam2018 、流沙少帅
每个加油站还都有客户,不知道是为什么
他们是不是也有会员制什么的,为什么价格还不一样呢?
怎么没有都来便宜的加油站家呢?

赞同来自: liujin1024 、北昼星 、保本出1133
楼主,有一点你没搞明白:如果你在米国发现餐厅,加油站上厕所需要密码,最好加完油,吃完饭马上走人,不要在附近多停留。厕所要密码是个明显的red flag。你自己想想是为什么。因为附近有流浪汉和飞叶子的?或者black帮?

赞同来自: lionking2000 、kkio 、wuxin126
说的小费我想起来了点赞中美友好故事
那天去咖啡馆屋子里热,我把马甲脱了,忘了拿了
回酒店8:00多想起来了,那里已经下班了
我本来以为一两百块钱算了,一查发现当时花了¥400人民币买的,心如刀绞
第二天早上给店里打电话,他说是有一个马甲
然后走过去取了
他给我了以后,给了他五美元小费,那个店员感觉很开心的样子
中美两国劳动人民的情谊还是很深的

赞同来自: snowswing 、stonecheng 、coolly 、weiweiwei777 、本德莱耀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说是她同学里最顶级聪明的人物
微软干了挺久,出来创业,说在做ai应用层的软件
他说他想找机会让孩子回国参加夏令营
为什么呢
因为美国数学什么的教的太浅了
九九乘法表都不背
他想让孩子回国学学
国内想把孩子送出去学学,国外的想把孩子送进来学学

赞同来自: 北昼星 、happysam2018 、猪尾巴草77 、gaokui16816888 、luffy27更多 »

一、生活成本与物价
物价上涨:有用户提到美国的物价上涨明显,例如鸡蛋价格从之前的4-5美元一打涨到了9.5美元一打,牛肉价格相对稳定,牛腱子在不同超市价格大概在6-8美元一磅。
餐饮消费:美国的餐饮消费被认为比较贵。例如,一份简单的早餐如两个鸡蛋的套餐价格高达14.5美元,路边小店的早餐一份8美元,午餐如panda express的价格在12-13美元,晚餐如chipotle的大卷饼加小卷饼和零食,一人消费十几美元。与疫情前相比,感觉价格涨了约50%。
超市购物:Target超市的商品价格被认为并不便宜,类似于国内的7-11或元初。相对而言,Foodlion被认为是比较便宜的超市。Costco的性价比相对较高,尤其是对于有会员卡的消费者。
二、服务与消费体验
小费文化:美国的小费文化是讨论的热点之一。过去小费是顾客根据服务自愿给予的,现在则变得强制性,账单上会直接标明小费的百分比,通常是18%-22%。这种变化让一些用户觉得小费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更像是额外的“税”。小费的存在部分原因是餐厅为了节省成本,给服务员支付较低的工资,从而让顾客承担这部分费用。
消费陷阱:有用户提到一些消费场所的小陷阱,如咖啡店和梅西百货的厕所需要输入密码才能使用,这被认为是为了阻止不消费的人免费使用厕所。
服务效率:部分用户反映美国的服务业效率较低。例如,租车公司Hertz存在取车等待时间长的问题,酒店维修服务周末不上班等,相比之下,国内的服务效率被认为更高。
三、生活与工作
适合人群:有观点认为美国更适合特别富或特别穷的人。富人在美国可以享受更好的娱乐等资源,而穷人可以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较高的收入。中产阶级或小资可能因为缺乏适合的工作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工作机会:对于中产阶级来说,美国的工作机会可能并不理想。一些用户提到,即使有1000万人民币的资产,在美国换算成美元后,生活可能还不如国内200万-300万人民币的家庭。此外,美国社会对移民的态度也在变化,一些用户担心美国可能会重现排华法案的日子,这对移民和留学生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四、生活建议与体验
旅游与消费:有用户分享了在美国旅游和消费的建议,如选择合适的季节出行,利用美国的夏令营、免费博物馆等资源,以及在特定季节享受美食优惠等。例如,纽约7月底开始的6周美食街活动,许多餐厅会推出特价套餐,性价比很高。
文化差异:一些用户提到了文化差异,如美国的消费文化、服务态度等。例如,有用户提到在美国丢失物品后,通过给予小费找回物品的经历,体现了中美两国劳动人民的情谊。
生活细节:还有用户分享了一些生活细节,如美国的酒店早餐价格昂贵,建议在预订酒店时注意是否包含早餐;以及在超市购物时遇到的零元购事件等。
五、社会与经济
社会问题:有用户提到美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物价上涨导致的生活成本增加,以及对移民和少数族裔的态度变化等。这些问题对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的华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经济形势:一些用户讨论了美国的经济形势,如股市、就业市场等。有用户提到美国股市的波动以及对经济前景的担忧,认为美国的经济形势对全球市场产生了影响。
六、其他
个人感受:许多用户分享了自己在美国的个人感受和经历,包括对美国生活的适应、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看法等。这些感受和经历为其他用户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借鉴。
建议与展望:一些用户给出了对其他计划去美国的人的建议,如提前了解当地的生活成本、文化习俗等,以便更好地适应美国的生活。同时,也有用户对美国的未来表示担忧,认为美国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可能会对移民和留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

赞同来自: 天上街市 、危呆子 、zqbxlq 、ptcwl
美国适合特别富或者特别穷的人过去,这两类人过去生活质量都有很大提高,中产或者小资过去可能因为没有适合的工作而导致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以前特别富的适合去美国,现在不是了。看看硅谷精英亚历山大-王,王是非常优秀的硅谷创业者,还是在美国本土出生,但依然被白人认为是chinese,不值得被信任。这还是在X上公开说的。美国在懂王MAGA们的领导下,重现1882年排华法案的日子可能不远了~
例如中产1000wRMB,润去美国就是100多w美元,然后生活还不如国内2,300wRMB的家庭
富豪就无所谓了,反正公司不用去美国,钱随便花,美国的娱乐比国内好很多,毕竟监管力度不同
穷人之前也适合去美国,人工贵,只要能吃苦,一天十几个小时去赚钱,也能白手起家过上还不...

赞同来自: 天上街市 、lionking2000
美国物价的确很离谱赚人民币花美元肯定贵,赚美刀花美刀就完全不一样,按一个月5000刀收入,一个早餐10来块钱还好啦
吃饭非常贵
在携程上订酒店含早餐和不含早餐,一个人能差好几百
我订酒店的时候还觉得挺奇怪的
后来发现吃早餐一家子都得几百
大家看看这个菜谱,two eggs any style要14.5美金
两个鸡蛋啊,做啥style值100人民币

LeeKrol
- 坚守转债不动摇!
赞同来自: lionking2000 、北方的空地 、rj45 、zddd10 、Lee97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例如中产1000wRMB,润去美国就是100多w美元,然后生活还不如国内2,300wRMB的家庭
富豪就无所谓了,反正公司不用去美国,钱随便花,美国的娱乐比国内好很多,毕竟监管力度不同
穷人之前也适合去美国,人工贵,只要能吃苦,一天十几个小时去赚钱,也能白手起家过上还不错的生活,不过现在物价上涨,润人太多导致工资大减,外加川普打击非法移民,穷人可能去其他发达国家会更好

ericlule - 满招损 谦受益
赞同来自: 烈火情天 、薅羊毛的艾文 、明园 、困了学索隆 、小镇更多 »
说的小费我想起来了前阵子日本旅游,途中在一家宾馆入住,仓促办理完入住便上楼去房间里休息。不一会儿,床边电话响起,原来是三本护照房前台没拿(前台交给我了,但我刷卡的时候放在一边,没有放入保内)。我赶紧下楼去取,拿到护照时如释重负,随即掏出一张1w円给前台,并说这是tips,前台感觉眼眶湿润灰常开心的样子,偶也感觉胸中的红领巾更加鲜艳了~
那天去咖啡馆屋子里热,我把马甲脱了,忘了拿了
回酒店8:00多想起来了,那里已经下班了
我本来以为一两百块钱算了,一查发现当时花了¥400人民币买的,心如刀绞
第二天早上给店里打电话,他说是有一个马甲
然后走过去取了
他给我了以后,给了他五美元小费,那个店员感觉很开心的样子
中美两国劳动人民的情谊还是很深的
。。。。。。
然鹅,丢护照是真,tips和感激涕零是幻想的哈哈哈~ 真实情况是我用非常尴尬的鞠躬姿势和非常蹩脚的日语说了阿里嘎多,以表感谢~
其实我是觉得小费文化真的很好,这是排他的,单独认可帮助者或服务者的一种行为。和国内发香烟有些类似,但又不同,况且我也不抽烟。


赞同来自: snowswing 、lionking2000 、ryanxzqn 、Pampas 、meizhoubao7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那天去咖啡馆屋子里热,我把马甲脱了,忘了拿了
回酒店8:00多想起来了,那里已经下班了
我本来以为一两百块钱算了,一查发现当时花了¥400人民币买的,心如刀绞
第二天早上给店里打电话,他说是有一个马甲
然后走过去取了
他给我了以后,给了他五美元小费,那个店员感觉很开心的样子
中美两国劳动人民的情谊还是很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