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动画大热,真人吃瘪。这种导向,这种趋势泛滥的话,演员的钱被抢走了;
更广泛一些,视听文产品都由电脑AI生成主导,脱实向虚,不仅造成下岗失业,更催生真真假假,真假莫辨的生态空间,乱象丛生。
赞同来自: summer5000 、炫彩千纸鹤 、整顿机构
现在内地,真人电影有这么大的生理优势还完败于动画片,可见那些在真实的画面下的内容是多么的假和烂。这个隐忧并不是因为哪吒大热了才出现的,但凡稍微有一点欣赏能力,就会明白近20年内地大众文化的电影、音乐、游戏绝大多数都是屎味的,给群众喂屎,培养吃屎基因,这才是隐忧啊。
哪吒这个动画片看了半天不知道在演什么,内容也比较邪恶,以前看过功夫熊猫还能看懂,没有胡编滥造的欺骗智商感觉。观众都是傻子吗
现在这些投巨资的电影都要靠炒作,比如拍得很烂的流浪地球,不明白怎么换来的票房和好评。
赞同来自: hanbing0356 、gaokui16816888 、北地的极光 、chuxingfei 、阿邦查 、 、 、 、 、 、 、 、 、 、更多 »
第一,我三十二了还是儿童,十分感谢。第二,不是动画抢人钱,而是优质内容抢劣质内容钱。第三,要知道动画背后是也是有众多工作人员的,尤其是特效动画工作人员,这个行业好了才会带动机器设备等一系列实体产业向好。把不该演员拿的钱返给真正有创作有能力的人不是脱实向虚,恰恰相反是脱虚向实。不是优质内容抢劣质内容钱,而是优质内容终于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赞同来自: J968878863
现在这些投巨资的电影都要靠炒作,比如拍得很烂的流浪地球,不明白怎么换来的票房和好评。
赞同来自: chuxingfei 、火的战车 、J175098529 、房产理财专用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困了学索隆 、XXWWJJ
应该说电影行业全球基本就这样了,像美国,日本票房也都是动画片。现在电影基本就是家长带小孩,或者年轻人看。所以动画片更合适。至于票房就这样了,全球也多少年没怎么增长了,基本算是夕阳产业。就是来一部NB电影然后一家通吃。其他电影连汤渣都喝不上。新的传媒方式正在浮现。电影还好,可以走精品路线,终归会留下该有的份额。电视才是真夕阳行业了
电影《哪吒》对青少年的隐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价值观方面
暴力倾向误导:电影里哪吒充满叛逆与暴力,常以暴力对抗外界不公,其 “我活不活无所谓,只要你死” 等极端言论,易让青少年误以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将 “反抗精神” 误解为 “暴力即正义”,从而加剧中二少年的叛逆心理,甚至可能激化校园霸凌现象。
出身决定命运的误解:“魔丸转世” 的设定虽讲的是反抗命运,但可能会让青少年觉得出身就决定了命运,只有通过极端手段才能改变,形成错误的命运观和价值观。
生命价值的错误认知:哪吒 “同归于尽” 的最终反抗方式,似乎暗示了生命价值可以用来交易,可能使青少年对生命的珍贵性缺乏正确认识,不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思维方式方面
片面的问题解决模式: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辩证思维还不成熟,电影把 “反抗权威” 和 “暴力宣泄” 联系在一起,他们可能会形成 “解决问题就是消灭对立面” 的简单片面思维模式,分不清虚构和现实,将电影里的暴力行为带到现实中。
缺乏同理心和全面思考能力:电影主要从哪吒的视角展开,青少年可能会过度关注主角的反抗,而忽略从其他角度,如陈塘关百姓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缺乏同理心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行为模仿方面
不良行为模仿:哪吒的一些行为习惯和性格特点可能被青少年模仿,比如他的叛逆、冲动、不顾后果等,而青少年可能没有正确辨别这些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合理性,从而影响自身的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
审美和形象认知偏差:电影中哪吒独特的外貌特征如 “鲨鱼齿”“地包天”“熊猫眼” 等是为了艺术效果,但青少年可能会认为这样的形象是时尚或个性的表现,从而忽视正常的审美和健康的形象认知,甚至可能去模仿一些不良的形象特征。
豆包觉得问题还是蛮大的,咳咳咳...
赞同来自: chuxingfei 、tinymouse 、吹水总瓢把子 、stickying 、happysam2018 、 、 、更多 »
楼主估计年龄层略高一些,至少和我差不多,也说明了是他的“隐忧”,老派人的长远担忧而已,观点还在观察验证中,没必要着急去反驳。中国电影当然有隐忧,但楼主一句都没说到点子上
看看一号官媒是多么着急地每天去刷这个票房纪录,可以推测其他方面压力真的很大,所以要努力寻找传播每一个利好。越是这样越还搞得我也“隐忧”起来了。
赞同来自: chuxingfei 、stickying 、happysam2018 、火星有雨 、tk007yy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chuxingfei 、致行以知 、xiaohuangyu 、房产理财专用 、吹水总瓢把子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电动自行车 、穿风 、臭熊爸
赞同来自: chuxingfei 、happysam2018 、电动自行车 、月海 、Belketh 、更多 »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洋yang洋 、臭熊爸
现在资本+鲜肉堆出来的电影电视剧,完全没法看,要演技没演技,要故事没故事,要特效没特效,编剧没文化、导演没水平、演员没演技,搞出来的都是文化垃圾,看一眼都是对自己眼睛的不负责。他们搞出来的东西,不仅要强奸你的眼睛,还要强奸你的思想,太恐怖了感觉太假,各个方面都太假,看不下去。
什么是实,什么是虚;楼主的认知就跟那些说网购是虚拟经济那批人差不多早先是幻灯片,后来是ppt,ppt不能没有。
动画嘛,也可以看作是连续的多张ppt,格式不同而已,ppt制作的好,制作的酷眩,制作的吸引人,也是需要人工的。如果需要人工就是实,那还真可以高枕无忧了。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x8410 、困了学索隆 、整顿机构
赞同来自: 致行以知 、happysam2018 、ningning0139 、fuyda 、无心插柳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中国的发展就是被一帮子愚昧落后的大聪明给拖后腿的。
赞同来自: tigerpc 、chuxingfei 、tinymouse 、致行以知 、happysam20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chuxingfei 、致行以知 、happysam2018 、gardeniay 、ningning0139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贾玲被闺蜜爆锤 被家人爆锤 被小妹爆锤 被老板爆锤 被连男友都算不上的教练爆锤”
关键她这些个锤爆都有点不合常理,就是那种人不卑贱到极品,不能遇到的锤爆,像是电影为了效果刻意而为。这种锤爆现实中遇到一个都算极品了,她最后还都能原谅和接受?
拳师们还把这个电影当成女性觉醒来歌颂,要我说是丑化女性
zaqscxzse - 80后全职奶爸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muddle2000 、臭熊爸 、x8410 、蝶之梦更多 »
哪吒是优秀成功的动画。隐忧在于它表现得太成功了,票房超出同期真人电影总和,且将问鼎票房总冠军,甚至成为真人票房难以企及的总冠军。票房超出同期真人电影总和是因为优秀的国产动漫太少了,要是像日本那样有很多的优秀动漫,哪吒恐怕就没有这么多票房了
看看2024年的动漫市场前十,国内的扛鼎之作依然是熊出没,看看国外都拍得什么
全国喜欢动漫的观众对哪吒都期待已久,票房肯定高
国外有这么多动漫,都不怕演员的钱被抢走,也不怕脱实向虚,乱象丛生,才一部哪吒就把你吓怕了
《哪吒2》,用了5年,参与制作人员4000多人,看片尾字幕就知道制作公司遍布全国各地,确实 前几天去看了哪吒2 昨天电视上央视五套重温了热辣滚烫
目前就是中国动漫电影制作水平的天花板。
相反,我至今都没想明白像《热辣滚烫》这种翻拍人家的真人电影是怎样卖出几十亿票房的。
热辣滚烫是那种2小时的电影让你丧1小时55分 然后最后五分钟还莫名其妙那种
贾玲被闺蜜爆锤 被家人爆锤 被小妹爆锤 被老板爆锤 被连男友都算不上的教练爆锤 挑个楼都摔不死 然后自虐式减肥 参加拳击比赛被对手爆锤
打到最后最后以为赢了呢 结果又被对手爆锤
最后收获了对手的拥抱
哪吒就好很多 前期搞笑轻松 后期催泪 爆燃 当然可能是男生至死是少年..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ningning0139 、fuyda 、臭熊爸 、看大灰机 、 、 、 、 、 、 、 、更多 »
其一,影视经济和儿童经济并非并行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儿童经济和影视经济孤立分析,属于认知存在缺陷。再者哪吒并非单纯的儿童经济,观影者年轻人比比皆是。
其二,哪吒热不等于动画热,哪吒热的原因是远超影视平均水准的制作、极具表现力的画面、富有现实生活气息的内容,以及能无限引发思考的隐喻,这正是优秀文艺作品的标志。
其三,动画带来的产业属于脱虚向实,抑或ai主导,造成下岗失业?太过荒谬,君不见每次产业变革带来的都是生产力的提升,一批人下岗,另一批人就业,如同生命的新陈代谢一样。更何况,生产力的提升,让我们可以用更小的付出拿到较过去更多的回报。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ningning0139 、fuyda 、muddle2000 、Belketh 、 、 、 、 、 、 、 、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muddle2000 、飞花逐月 、小镇
人被 绑在 生产线 ,绑在 土地 上 才是 实业。
就是 这样得 人 太多 。 中国 经济 才没希望。
经济 已经 是 严重 产能 过剩 阶段 。
必须 是 创意 和 技术 引领 需求 经济 才能 发展 。
idea 才值钱 。 明星 已经 不值钱 了 。
值钱得是 打造 得 人设 , 张三李四还是 虚拟数字人 都无所谓,
明星人设崩塌啥也不是。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ningning0139 、fuyda 、臭熊爸 、mosaka0517 、 、 、 、 、更多 »
日本动漫全球热怎么说
动画片可以实现天马行空的想法,空间无限大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vvfisher 、电动自行车 、缥缈仙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muddle2000 、臭熊爸 、电动自行车
另外就是你还担心演员的钱被抢走?他们配拿那么多钱吗?
- 国内航线价格大幅下降
热门航线降幅明显:例如,广州到上海的机票价格下降了75%,到哈尔滨下降了74%,到北京下降了71%。北京到三亚的单程机票价格下降了78%,上海到三亚的单程票价下降了85%35。
平均票价下降:根据航班管家数据,2025年春运国内航线经济舱平均票价(不含税)同比下降2.2%35。
热门探亲和旅游航线:北京飞往佳木斯、哈尔滨、长春等地的航线,以及各地飞往海口、三亚、西双版纳等城市的航线,成为热门选择35。
- 国际航线价格也有下降
出境游预订火爆:春节出境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倍,部分国际航线价格比国内航线更便宜。例如,上海—济州岛往返机票价格仅为2000多元,而北京—曼谷往返机票价格为4000多元35。
热门目的地降价:越南河内、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日本东京等地的票价下降了两成35。
- 降价原因与趋势
供需关系变化:春运期间机票价格下降可能与航空公司运力增加、旅客需求分布不均有关35。
反向、错峰、提前购票更划算:例如,春节假期前一周,从西安、成都等地飞往广州、深圳的机票价格普遍在3折左右,均价在600元以内35。
- 未来趋势
2025年机票价格整体趋势:尽管部分航线价格下降,但受供需平衡、运营成本等因素影响,2025年平均机票价格可能不会大幅下降811。
总结
2025年春运期间,机票价格大幅下降为旅客提供了更多出行选择,尤其是国内热门航线和部分国际航线。建议旅客根据需求灵活选择出行时间,关注航空公司促销活动,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
赞同来自: 致行以知 、happysam2018 、ningning0139 、fuyda 、臭熊爸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一、“儿童经济”撑不起90亿票房?阁下怕是连数学和观影数据都没掰扯清楚!
张口闭口“儿童经济”,却对《哪吒2》的合家欢属性视而不见——该片超9000万观影人次中,多人结伴比例超三成,家长带孩子、年轻人组队观影已成主流,何来“儿童专属”?若真如您所言“刨掉儿童票房必跌”,那《唐探1900》22亿、《封神2》近10亿的成绩难道是靠幼儿园包场?19
更讽刺的是,今年春节档总票房突破94亿,远超去年纪录,若真靠“儿童经济”撑场,难道全国儿童一夜暴富成了消费主力?这逻辑比《射雕》被吐槽的“PPT剧情”还漏洞百出811!
二、“动画抢演员饭碗”?建议先看看《唐探》系列票房破百亿再哭穷!
“动画大热,真人吃瘪”的论调,简直是对市场的无知嘲讽。《唐探1900》以22亿稳居春节档亚军,系列总票房破百亿,主演片酬怕是要让某些人酸掉大牙911。反观《蛟龙行动》扑街,明明是题材与春节氛围错位、口碑乏力,却怪动画“抢钱”?不如问问博纳于冬为何不反思自家潜艇为何潜不到观众心里110!
再者,若动画真能“抢走演员的钱”,为何《哪吒2》的配音演员吕艳婷为角色“耗气到虚脱”?技术再强,情感张力仍需真人演绎,这碗饭AI可端不稳313。
三、“AI脱实向虚催生失业”?特效精良=电脑生成?建议重修电影工业课!
《哪吒2》百万铁链特效镜头需团队逐帧打磨,导演饺子五年磨一剑,您却轻飘飘一句“AI主导”?若技术真能取代人力,为何《封神2》特效被赞而剧情被嘲?观众骂的是“假”吗?不,骂的是“不用心”!811
更何况,电影工业升级催生的是新岗位而非失业:《哪吒2》周边众筹超额5867%,文旅联动带火拍摄地客流,这些实打实的产业链扩张,在您眼里竟成了“乱象”?莫非您还活在默片时代,见不得技术赋能创作1113?
总结:
唱衰者总爱把市场繁荣曲解为“隐忧”,却对观众用脚投票的事实装聋作哑。《哪吒2》的成功,恰恰证明了好内容不分载体、技术革新不离人文——与其杞人忧天“动画误国”,不如多担心自己跟不上时代的审美!
赞同来自: 保本第一 、happysam2018 、ningning0139 、fuyda 、Belketh 、 、 、 、 、 、 、 、 、 、 、更多 »
比如deepseek大热,我不挑几个原则性毛病、根本性问题,不定体问一下,不能显得我睿智
比如哪吒四十亿票房,保守估计也有几千万人看过,我要不说点致命性隐患、核心性弊端,不能显得我深邃
我觉得挺好,虽然不是我喜欢的主题和剧情,但是效果不错,起码我没睡着。
赞同来自: guo888000 、eckeels 、z465901739 、jyww852 、roub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zaqscxzse - 80后全职奶爸
赞同来自: 致行以知 、happysam2018 、seancai110 、ningning0139 、fuyda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在长辈眼里只要不是真人就都可以归类为动画片,你岁数应该也不小了吧?
动画只是拍摄的手段,为什么一定要用真人拍摄才行?
与其让明星赚走天价片酬,我更愿意让公司赚走,公司赚钱多了以后更有财力能拍出高质量的动漫,可以形成正向循环
比如你的名字,大家看动漫喜欢的是剧情,不是为了看明星,我愿意为特效花钱,我愿意为道具花钱,我愿意为剧情花钱,就是不愿意为明星花钱
明星拿的钱多了只会挤占拍摄费用,限薪令之前,为了请流量明星要拿出一多半的制作费用给明星,剩下的钱不够了,只能在其他地方省钱,拍出的电视剧和电影粗制滥造,只有那些明星的粉丝们爱看
流浪地球高票房是沾了中国科幻,哪吒高票房是沾了中国动漫,大家都太渴望我们自己能拍出一些优秀的科幻和动漫了
赞同来自: averainy 、seancai110 、mosaka0517 、x8410 、tianhao 、 、 、更多 »
哪吒是给成人拍的,你看看哪吒是多少票房,熊出没·重启未来是多少票房,那才是儿童片
海贼王,龙珠,哆啦A梦,刀剑神域,进击的巨人,EVA,柯南,高达,哪一个系列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名字,中国动漫要是能拍出这些作品就好了
哪吒很火,但也是躺在前人的作品上吃老本,孙悟空拍了无数部,白蛇拍了无数部,聊斋拍了无数部
哪吒这部电影可以不写哪吒,搞一个自己原创的人物,但搞前人的东西有群众基础可以吃流量,自己做原创怕火不了,之前一窝蜂的拍清朝剧,也是因为清朝剧有群众基础,拍其他朝代剧比清朝剧少多了
春节档六部电影,封神,哪吒,射雕,三部都是蹭前人的流量
孔曼子 - 一名普通的职业投资者。本人没有公众号等自媒体和微信群,请勿上当。
赞同来自: hydk 、v3kk2 、整顿机构 、二二三四 、炫彩千纸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近几年日本票房前十:一般是七八部动漫影片,两三部真人影片(以特效少的剧情片为主)。
据我观察,我国中年观众的口味更接近美国,而青少年的口味其实更接近日本(老年人可基本忽略)。
所以长远来看,动漫影片的国内市场份额可能会翻倍提升,并占有四成以上的票房;剩下部分,估计特效片和剧情片各占约一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