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出答案前,我想回顾下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在其中思考的过程。
那还是在2021年,我已经工作了好几年,随着上班时间,以及阅历和认知的增加,逐渐的意识到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甚至说95%以上的工作不是稳定的,这就意味着你的生活质量,可能随着收入的不稳定导致上下波动。
更进一步的说是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会不断的下降再下降。
那么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如何确保生活质量稳定的提升呢?我找到的答案就是财务自由。
第一次知道财务自由是什么,是我从一本书了解到的,名字叫做《定投十年财务自由》,那会儿正在陷入焦虑中,思考未来的出路,于是不停的阅读,思考,直到看到这本书。
书中的财务自由被描述为一种通过合理的投资和规划,使个人能够在不依赖于工作收入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维持生活质量的状态,即,被动收入能覆盖支出。
书中挪威政府的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挪威在1969年发现了北海的石油资源。为了不把这笔钱一下子花光,挪威政府决定把卖石油赚的钱存到一个基金里,让钱生钱,为未来做打算。基金把钱投到全世界的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分散风险,让钱更安全地增值。这个基金每年平均赚5.99%,从最初的20亿美元变成了1.4万亿美元,成了全球最大的基金。
其实我们上班也是这样,工作赚钱有了结余后,可以参考挪威政府的案例去处理。
当然如果机械式的学习书中定投的策略,不一定有理想的结果,投资这个事情也绝不简单,具体可以参考我之前发过的一篇文章
二
那么到底多少钱能够财务自由呢,我得出来的结论是100W
为什么是这个数字,且听我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1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34707元,增长5.1%,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0%。
具体到城乡分布情况如下: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18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49302元,增长4.6%,中位数是平均数的91.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1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605元,增长4.6%,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8%。
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
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215元
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0442元
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2195元
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0220元
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5055元
也就是说如果你年入5W元,就已经是中间偏上收入的人了,只要每年被动收入达到5W元,达到中间偏上收入组,即可实现财务自由。
所以只要有100W,年化收益到达6% ,每年收入6W,被动收入覆盖支出,即可实现财务自由。
注意我在这里用的是平均数,而非中位数,中位数会更低。
我经常在网上冲浪,发现有好些没断奶的小孩儿会专门当杠精,比如会说哪里来的100w, 就算有, 6% 的年化收益怎么获得。
对此我嗤之以鼻,发现就算告诉这些人这是条康庄大道,他也会指出路上有石头阻拦他的脚步,只会原地踏步,而不会大步向前走。
三
当然 有人会说绝对不够,还要结婚,养小孩,假如生病了不够怎么办。
对此我想说,婚姻和养育孩子确实会增加开支,但通过提前规划,如设立教育基金、家庭预算等,可以在实现财务自由的同时兼顾家庭责任。简单来说就是控制支出,利用被动收入去支出,另外自身也会继续工作,避免单一收入来源。还有就是现在恋爱这么难,结不结婚还不一定呢。
关于生病,一方面是要买保险,另一方面其实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作息,适当的锻炼,我现在每天做俯卧撑50个左右,已经持续2年多了,明显感觉身体素质变强。
最近发现B站有个UP主 风月逍遥客 已经正在实行我所说的策略,可见还是有同路人的。
财务自由后,不是什么事都不做,开始躺平,而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财务自由的目的是时间的自由,可以冬天海南,夏天贵州。游泳、潜水、登山,钓鱼,读书,徒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多少钱能够财务自由,取决于你的欲望。你的欲望越小越能财务自由。甚至极端一点可以回老家,每个月就花个200,也算财务自由了,不过我估计很少人会这么选择。
写到这里,我觉得很兴奋,因为未来的路越来越清晰,随着这几年不断的执行,明白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最后
我清楚的知道人与人的路是不可复制的,我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哪怕路途的风雨再大,大到我步履维艰,哪怕荆棘丛生,刺得我伤痕遍布,我也依旧痴痴笑笑,我体会此中滋味。我相信独游的小船终有一天会看到两岸群山青翠,虫鸟同鸣

赞同来自: machine 、xyyxiaoyumao 、他丫的
有成本,难以净结余。
选择即负债。过正常人生的代价。
如果有幸已经完成,基于此前提的财务自由,两难点:
1、原始积累是起步能量。按集思录各种打法,必须先有,才能谈多少量是门槛。完成原始积累从来不容易,尤其为全职投资积攒专项额度。
2、每个人因欲望差异造成的支出差异,对有效策略净进兜流水,影响千差万别。如果有家庭,稳定控制支出常量意味着对其他成员欲望有高度把控能力。否则在等到本金翻倍前,策略流水过小会让家庭分崩离析。
现阶段,富裕家庭,净600万;高净值家庭,净1000万。
家庭每年开销10万计,以股息率+T0+打新做到7%计,需142万市值。
用本消费的财务自由有点伪命题。
富裕家庭不再一门心思添钱换大房子,高净值家庭净结余现金由股权配置为主线者支配。
那么,进入可探讨的财务自由起点。
当然,有成本更低选择,撇开“正常”,一门心思奔全职,将快得多。

你不用考虑什么财务自由,你只要迈出追寻自由的第一步就行了,从不上班开始。然后你就有时间学习赚钱的方法,慢慢就会发现有很多可以平替上班的路径。随着你的认知能力提升,你自然就会通向财务自由之路。这条自由之路不容易,但是迈出第一步是最重要的。推荐你看一下《专业投机原理》,我十八年前迈出第一步的启蒙读物。虽然这本书的知识现在看来只能算个入门,但是作者追寻自由之路的精神鼓励了我。大部分老美不光教你赚钱,还...需要考虑个人能力,有没有兜底策略,以及是否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如果正常上班就可以实现自由,已经有阳关大道了,那何必必去走崎岖小路。
突然想到,这和投资有些类似啊,我的策略是买一些低PE的股票,坐等风来,或者等待分红,慢慢变富,你的策略是想去投机,博一下。 策略没有优劣之分,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关键是是否能够安全抵达。

赞同来自: 匹诺曹Y 、芝麻开花啦 、掌牛郎 、gaokui16816888

赞同来自: tjyuser 、桂跃 、灰灰1 、someone2012 、林夕一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赞同来自: 孺子牛战斧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在一众主权财富基金中规模最大,透明度最高,管理最为规范。
虽然成立时间比中东土豪的主权基金晚了几十年,但目前管理规模高达1.7万亿美元,远超其他土豪,原因是开源节流,投资有方。
开源方面,挪威北海油田的收益绝大部分进入基金,有钱不挥霍,避免荷兰病。
节流方面,每年从基金提取的数额有财政约束,一般不超过3~4%,严格的财政纪律进一步避免资源的诅咒。
投资有方,管理规范透明。目前1.74万亿美元规模,其中71.4%配置在全球近9000家上市公司中,26.6%配置在全球债券市场中,1.8%配置于全球910处房地产项目,最后还有一点新能源资产配置。
所有的股票债券及房产投资的具体配置均在其网站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这1.74万亿美元的总资产中,累计净投入本金4500亿美元,投资收益9800亿美元,汇率变动收益3000亿美元。投资收益已经是本金的两倍多了。另外挪威克朗作为商品货币,因原油价格下跌而贬值,但其海外基金资产正好能部分抵消其货币贬值的影响。
最后,挪威不仅仅依赖石油和财富基金,还有水电(由此衍生出铝业),鱼业,海事,以及其他工业等等,其中Kongsberg股价最近因军工生产而爆发了。
这就像一个富家子弟,有钱也不坐吃山空,继续开源节流,努力工作。唯一的不好,可能就是阳光少了点。
不明真相的群众 雪球团队今天 10:13 · 北京
挪威人居安思危,有一套。@挪威的克朗
想投资了了 :70配股,25配债,再来点房产等一些杂七杂八,这思路也挺适合普通人借鉴啊。
彭志强123 :值得学习借鉴
canco :还有新加坡的主权基金,淡马锡和 GIC 做的也很好。
查看13条回复
打新号实盘认证修改于 2025-03-10 10:45 · 江苏
当年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买入中国公司的股票,正值恒大如日中天的时候,但他们偏偏绕开了恒大,令人刮目相看,投资做得不仅有全球视野的广度,还有对单一公司研究得深度,实在厉害*
4位达人赞过
股色股乡 :逆向思维很重要,,尤其大体量的

提一个大家讨论不多的因素问题是,财务自由的定义里并没有这些内容吧?
年龄
30岁财务自由和50岁财务自由的要求完全不同
50岁左右,父母的身体状况,孩子的学业乃至工作,都是确定性越来越强
自己的职业生涯剩下时间也短了,确定性也强了

一、财务自由的定义与公式
1. 定义:被动收入 ≥ 日常支出。
2. 公式:
所需资产总额 = 年消费支出 ÷ 投资回报率
(假设投资回报率为4%,即常见的“4%法则”)
二、2025年中国人均消费支出数据
根据最新统计(以高消费城市为例):
- 广州:人均年消费约4.95万元(月均约4,125元)。
- 其他一线城市:上海5.5万元、北京5.09万元、深圳4.9万元。
三、财务自由所需金额计算
1. 基础情况(以广州为例):
- 年支出:4.95万元
- 所需资产 = 4.95万 ÷ 4% = 123.75万元
(即拥有约124万元资产,按4%年化收益,每年可产生约5万元被动收入,覆盖支出)。
2. 更高生活标准: - 若希望月消费1万元(年12万元),则需资产 = 12万 ÷ 4% = 300万元。
3. 地域差异: - 三四线城市年消费约2-3万元,对应资产需求为50-75万元。
四、被动收入来源(参考《富爸爸穷爸爸》)
1. 房产出租:购买可产生净租金的房产(需覆盖贷款、维护等成本)。
2. 股票/基金分红:长期持有高分红资产。
3. 企业系统收入:建立自动化运营的企业(如加盟店、在线业务)。
4. 知识产权收益:版税、专利费等。
五、注意事项
1. 通货膨胀:需确保被动收入增长率跑赢通胀(如选择抗通胀资产)。
2. 应急储备:建议额外储备6-12个月的生活费,应对突发支出。
3. 动态调整:随着收入、支出变化,定期重新计算所需资产。
结论
在广州天河区,若以人均年消费4.95万元为基准,实现财务自由大致需要124万元的资产(按4%回报率)。但实际金额需结合个人消费习惯、家庭负担及投资策略调整。核心在于通过多元化被动收入渠道,逐步减少对主动收入的依赖。

所以我定义被动收入等于上班收入,就自由了。
经济学上有一个稀缺的概念,心理学也有一个稀缺的概念。集友们的观点很有趣,与这两种研究概念高度契合。满足稀缺,因人而异,因时间而异,是没有止境的。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轻风佛面
科技进步,让财富变得没有以前那么重要:1.50万的小米汽车据说有1500匹马力,跟3000万布加迪性能差不多,电车让豪车价格崩了2. 人造钻石据说跟天然钻石无法区分,价格却便宜很多,现在把钻石价格打下来了3. 未来食品工艺的进步,会不会生产出30元的酒跟2400元的酒,口感有99%的相似度?其实100元的酒,有些跟2400的差不多,尝试下海南玉液

科技进步,让财富变得没有以前那么重要:现在30的酒跟2400的口感就已经99%相似了吧?
1.50万的小米汽车据说有1500匹马力,跟3000万布加迪性能差不多,电车让豪车价格崩了
2. 人造钻石据说跟天然钻石无法区分,价格却便宜很多,现在把钻石价格打下来了
3. 未来食品工艺的进步,会不会生产出30元的酒跟2400元的酒,口感有99%的相似度?
布加迪多少马力好像不重要吧,重要的还是b格

gobidaozhao
- 无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1.50万的小米汽车据说有1500匹马力,跟3000万布加迪性能差不多,电车让豪车价格崩了
2. 人造钻石据说跟天然钻石无法区分,价格却便宜很多,现在把钻石价格打下来了
3. 未来食品工艺的进步,会不会生产出30元的酒跟2400元的酒,口感有99%的相似度?

赞同来自: wangpeng198707 、xiuzhenxw
2、那么当下的财富自由金额是150万,5年后是174万,10年后是201万,15年是234万,20年是271万。不过最重要的前提是要保证每年7%的收益率才行。

赞同来自: tinashi 、J310431132 、梵心的梵

赞同来自: landandwater 、zoetina52
看来,回贴的人虽然有钱,但境界却低。自由的是心,关钱什么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修心养性,降低欲望,100百万当然足够关钱什么事?那你为什么要提100万?
苦行僧会说身无分文也可以自由,你如何答复。

赞同来自: J746907467 、zoetina52
看来,回贴的人虽然有钱,但境界却低。自由的是心,关钱什么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修心养性,降低欲望,100百万当然足够降低欲望和自由的心本质就是矛盾的,一个喜欢旅行的人有一百万他会选择去海南,同样这个人有一个亿他可能就会选马尔代夫了,有了一百亿他也许就会想去太空转一圈了,有些欲望并不是他没有,而是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得不到。

感觉你前提条件没有搞明白。我们说的肯定是在现有的通胀水平下,年化取得10%的收益,那么几百万就可以躺平了。如果前提条件不一样了,变成90年代那种恶性通胀的情况了,那你年化10%的收益,肯定就躺不平了啊。感觉大家都很关心通胀,不过我倒是没有那么担心,上一次恶性通胀已经是30年前的事情了,同时通胀通常也会伴随着资产价格的上涨。
对于长期收益率10%难不难,我觉得的确没那么容易,但是如果只是追求一个相对安全的收益(例如名义GDP增速减2%,当前大概是3%),并且要在未来60年维持当前的相对支出水平,那么你需要准备120倍当年支出的资产,这样想来还是追求一个更高的收益更容易些吧。

【张雪峰吉林财经大学演讲正片部分-哔哩哔哩】 https://b23.tv/Hqj1CXd我居然看过多了。确实是演讲天才。
我最喜欢的励志演讲来了 刚开始没几分钟就说了什么叫财务自由


我是很悲观的,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只有这么点。讲真,如果未来十年二十年能有年化10%的水平,那根本不用担忧没有本金/本金太少的问题。国债收益率是浮动的,只要放水,通货膨胀起来,国债收益率也会水涨船高。
更多的是投资组合收益率,否则想上10个点确实有难度。
如果时间足够闲暇,还是多研究研究市场吧,每一两年都有那么些机会,不敢说重仓翻倍,轻仓赚30-50%,总体收益也有6-7个点了。

如果大概十年左右一次性考核年化10%难度不太大。我是很悲观的,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只有这么点。讲真,如果未来十年二十年能有年化10%的水平,那根本不用担忧没有本金/本金太少的问题。
理由1:目前算低估,未来放水大概率,紧缩转通胀
理由2:经过合理配置,年正常收益6-7点问题不大
综上所述,10个点问题不大,其实更需要考虑的是通货膨胀率,我预计这两年应该算是未来20-30年通货膨胀率低点。

在现在这个环境下,从目前开始到未来十年二十年能保持年化10%的投资收益率,这件事本身比你拥有1000万本金还要难。如果大概十年左右一次性考核年化10%难度不太大。
理由1:目前算低估,未来放水大概率,紧缩转通胀
理由2:经过合理配置,年正常收益6-7点问题不大
综上所述,10个点问题不大,其实更需要考虑的是通货膨胀率,我预计这两年应该算是未来20-30年通货膨胀率低点。


财务自由,如果真的仅仅的讨论原始意义的财务自由就是被动收入能够覆盖生活开支。有些人觉得自己几千万都还没自由,一看别的人几百万就自由了,就很不忿,心想凭什么穷鬼反而比我自由呢?他们永远也想不通,也自由不了。
但是现在各论坛网站比如集思录知乎等都偏离了提出概念的本义,被动切换成了自由。
如果是自由,那么不是一个个人或者家庭经济问题,变成了一个三观的问题了。
这个可以套用一句经典语录来回答
“除了生病以外你所感受到的痛苦都来源于自己的价值观”
“除了温饱以外,你所能感受到的不自由都来源于自己的价值观”
有的人手握近一个小目标,是...

赞同来自: J227270079 、wwlzlk1 、薛建武
以浙江为例猪肉大米,你看你是农民还是吃商品粮的了,如果是农民,那叫交公粮,不是你想不交就能不交的,如果你是城市居民,那么想吃饭得有粮票,想买肉得有肉票,票不值钱是吧?
1980年,一个普通老师月工资大概50,那时没公积金之类。年收入600吧
现在,一个公办教师加上公积金大概20万出头,算30万吧。500倍
农民的收入,肯定是没有500倍的
1980年,猪肉,1块;现在20块,20倍
1980年,大米,0.18块,现在5块,30倍不到
1980年,房子,那时候没商品房,不容易折算
1980年,红旗轿车几万块,现在十万块
1980年的万元户相当于现在的一...
80年的红旗轿车是只有几万块,你能买到吗?80年代你连装个电话都得托关系,一万的初装费,才能装上

赞同来自: huangwenyu 、hbbs123
财务自由本质是“被动收入 > 理想生活支出 + 风险冗余”。建议使用“4%法则”反推,同时结合个人风险偏好动态调整。
一线城市家庭建议以3000万为基准目标,二三线按50%-70%折算。
重点构建多元现金流(租金、股息、企业分红等),而非单纯依赖存款。
定期重新评估(每3-5年),因应通胀及政策变化(如房产税、资本利得税等潜在影响)。


什么是财务自由,就是你前几年花费的平均资金,到死去一直没收入也不会饿死。比如你过去每年花10万,今年40岁,那你财务自由的标准就是400万。如果你20岁,那就是600万。有的人一年开支不到100万,却说财务自由需要5000万,让人笑话。这个细算也没毛病吧,一年开支50万,预计再活100年,所以需要5000万。
只是您这个财务自由的定义也是第一次见到。

其实有很多东西相比早年还降价了的,主要是那些进口商品以及工业产品。拿信息服务为例:90年代末GSM手机通话费每分钟0.5元,还有长途费和漫游费,GPRS上网流量费1元1KB,人均手机通信成本过百;21世纪初ADSL 1M带宽月租120元,现在300M宽带月租不过百元。90年代一台桑塔纳30万,现在同等级的小车不到15万。现在主要支出是房子,其他的花不了多少钱。

赞同来自: J121750018 、江南1919 、黎明已过
财务自由这个概念是穷爹富爹书里面提出的,人家说得很清楚,非工资收入大于日常支出的时候,就是财务自由了所以这种帖子讨论来讨论去就是“你过日子花多少钱“和“你想多有钱才够“不出意外会变成一千万,一亿,一千个小目标……一群村口大叔大妈起劲的讨论皇上种地用金锄头还是钻石锄头,过个嘴瘾对,而且这个非工资收入是建立在有一定投资能力的基础上。把财务自由理解为一劳永逸那财务自由这东西永远不存在。

以浙江为例其实有很多东西相比早年还降价了的,主要是那些进口商品以及工业产品。拿信息服务为例:90年代末GSM手机通话费每分钟0.5元,还有长途费和漫游费,GPRS上网流量费1元1KB,人均手机通信成本过百;21世纪初ADSL 1M带宽月租120元,现在300M宽带月租不过百元。90年代一台桑塔纳30万,现在同等级的小车不到15万。
1980年,一个普通老师月工资大概50,那时没公积金之类。年收入600吧
现在,一个公办教师加上公积金大概20万出头,算30万吧。500倍
农民的收入,肯定是没有500倍的
1980年,猪肉,1块;现在20块,20倍
1980年,大米,0.18块,现在5块,30倍不到
1980年,房子,那时候没商品房,不容易折算
1980年,红旗轿车几万块,现在十万块
1980年的万元户相当于现在的一...

赞同来自: 几度沉 、大尾鱼 、招金牛 、江南1919 、eaglex 、 、 、 、 、更多 »
太异想天开了,100w就能财务自由了?财务自由的标准是想吃想玩想买,跟钱有关的不需要考虑,如果只是把能吃上一日三餐做为财务自由的标准,那直接去救济站也行那100亿也自由不了,比如许家印,不自由了吧?
另说一点,你肯定还没结婚没小孩,我知道沿海江浙沪鲁津小孩高年级补习费一年就要几万甚至十几万了,只有孩子天才不用补习和完全躺平也不用补习,但是人活一辈子总有点追求吧,总想着孩子比自己更好吧,想着的环境和30年前也不一样呀
人心即地狱,人力有限而贪欲无限,以有限之人力满足无限之贪欲,永无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