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金一般为70年,到期需续交(定价权在政府)
B房子本身寿命按70年估(水泥钢筋老化,电线水管老化),不加以大的维护将成 危房
合并统计,每年应折旧1.4%左右!不考虑其它因素70年后房产价值归零
大家看,这样理解对吗?

跟我这个13年交房的富力小区一条路之隔有一个23年交房的龙湖小区,所有资源完全一样,都是精装修,同一条地铁,两侧都有地铁口,没有任何学区、医院等区位要素的区别,二手房价格差了一倍。还要考虑得房率的问题,容积率,是否人车分流啊,层高啊,这些问题都考虑进去了吗
也就是说10年房价折旧50%。
按照年化计算每年折旧6.7%。

跟我这个13年交房的富力小区一条路之隔有一个23年交房的龙湖小区,所有资源完全一样,都是精装修,同一条地铁,两侧都有地铁口,没有任何学区、医院等区位要素的区别,二手房价格差了一倍。也不能这么说,10年前的东西和现在的东西,产品力都不一样,就算是同样的新房,同一地段,不同定位的房价也可能差30%以上(改善房和刚需房)
也就是说10年房价折旧50%。
按照年化计算每年折旧6.7%。

赞同来自: 江南1919
如果在一线城市或热门二线城市,地价和社会价值还会持续上涨
房屋的硬件成本(钢筋混凝土、装修),随着时间的增加,这部分会趋近于0

普通住宅产权所有人,拥有的仅仅是第一部分,房屋的使用、转让等权利。
当房屋年久失修,所有人想要拆除重建的时候,就遇到了障碍。一是分户住宅有众多的产权人,大家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二是拆除重建的审批非常困难。有过城市自建房经验的投资者会很清楚,这其中的难度。
当房屋折旧到使用功能降低的时候,房屋所有人想要行使土地的权利,是不切实际的。起码是打了很大的折扣。那么房屋折旧的就不仅仅是房屋本身,土地价值也降低了。
本质上,购买商品房,买到的仅仅是房屋的使用和处置权,并不包括房屋下土地的处置权。

估计楼主是按附近的新房价格在估算二手房的价值.
把二手房价值拆成土地和房屋
土地= 余下年限/70 * 附近土地最近出让价格
房屋= (附近最近新房价格-土地出让价格)/30*余下年限, 再打一定折扣

赞同来自: zf8149
建筑方面:常见11-30层建筑的原拆原建的开发价格大约是5-9千元不等,三线5千,一线9千。假设70年重建一轮,也就是按70年折旧。年化折旧成本就是三线房70元/平,一线房130元/平。二者均价分别是1万和6万,对应百分比是0.7%和0.2%。
综合二者的两种折旧,得到总的年化折旧是,三线1%,一线0.8%。
如果是6层以下的低层建筑,折旧期限显然更长,三线城市房产的折旧大头是建筑,所以推荐购买低层建筑更抗折旧。一线的折旧大头是土地出让金(楼面价),所以推荐购买周边楼面价较低的房产,更抗折旧。

赞同来自: ryanxzqn 、阿戒1899 、ljl1240 、XXWWJJ 、ToyJoy更多 »
在土地永久产权的国家,房屋产权价值会分成土地价值和房屋价值二个部分,前者不会折旧,可能还会增值,后者一般按年化2%进行折旧。如果房屋不再有居住价值,必须拆除重修,房屋产权价值=土地价值-房屋拆除成本。如果土地价值很低,甚至不及拆除费用,房主们可能就会放弃房产,政府不得不变成房东。日本有些地区政府免费送房,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对于共有产权的房东,会被要求缴纳较高的日常维护费用,如果有业主委员会通过的额外整修项目,房东还要另外交钱。发达国家的房龄普遍较老,如英国建筑的平均房龄有130多年,定时翻新和较好的维护保证了老式住宅的基本生活质量。但是由于老式住宅的维护费用高昂,即使房价(租金)很低,总体居住总成本却不低。
对于人口快速下降的区域,那些不再有居住价值的房产,价值归零是必然!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北昼星 、tanhua2021

北京上海有很多房龄超过70年的房子,你可以试试去敲门,把你的理论告诉业主,他们的房子价值零元,看看他们会认为你是估值大师,还是600号朋友。这些超过70岁的房子在他们20岁的时候没有价格,在他们30岁的时候只有几百块钱,在他们70岁的时候是几百万,你说到他们100岁的时候是多少钱?几百亿吗?

我跟deepseek聊天,他有一次说给我的建议是买入老小区的车库,等待拆迁。两个条件1:会拆迁2:你不是本小区的,能不能买车位另外每月车位费对比车位价格,估计回报比较差,你是否接受!

赞同来自: wyxk7606 、道士2 、北昼星 、好奇心135
连农村的黄土屋都能存在几十年,现代力学材料设计的钢筋水泥高层会成危房?
40,50年前的石米外墙的那种7层砖混结构的小高层现在都还住着不少人,看着还很结实,现代的框架剪力墙难道还不如40年前的砖混结构?
电梯现在有政策,以旧换新补贴15万一台,平均下来每户也就一两千,刷卡坐电梯,不愿意出钱的就走楼梯
其他管道什么的维护根本不是事,我就不信下水道堵了,全楼住户都不能拿出一点钱来通管道?
唯一担心的是,几十年后,你的邻居赚到钱搬走买新房去了,你还只能住在70年楼龄的旧小区。
你说房产价值70年归0,你可以去找以下的房子,都有70年楼龄了:
北京和平里七区27号楼
上海曹杨新村
给1块钱叫房东卖给你,然后你用2块钱卖给我,100%利润,不错吧?

赞同来自: 秃顶熊 、琼恩雪诺 、jj3323 、wyxk7606 、yanghongyong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tanhua2021
可以参考一下,苏联时期的50年代的赫鲁晓夫楼,用预置板搭起来的,连框架混泥土结构都不算,在2025年,俄罗斯仍有许多人住在里面。预制板有很大弊病,主要是不抗震,但是预制板寿命却不一定比框架差。每个建筑的寿命不一样,50年代还存在的楼属于幸存者偏差,并非所有建筑都这么能抗。
仅考虑能住人的话,只要主体结构合格,后期维护到位,70年后价值不会归零。
但人口减少的大趋势下,没有那么多人居住,就会不有人来维护。

赞同来自: x8410
北京上海有很多房龄超过70年的房子,你可以试试去敲门,把你的理论告诉业主,他们的房子价值零元,看看他们会认为你是估值大师,还是600号朋友假作聪明,你拿1%不到的房源来作比较,有个毛用。依你的思路,故宫几百年还增值了呢。
跟中国公务员工资比美国洗碗工高,就代表中国比美国富一样的概念。
不要说70年,半数的房子能熬到30年还有人住就不错了。

首先,国外房屋确实有维护,但以百年之前的建筑质量,维护了就能居住百年以上,这本身不就说明房屋可居住时间很长吗?以我的理解:只要建筑质量真的达到标准,2000年之后商业开发的钢筋混凝土住宅(商业建筑的质量标准还要更高),房屋质量没那么脆弱。虽然无法量化,但“可以居住”的年限很久。而且,也没有谁说国内房屋不维护,只不过目前旧房屋主要靠拆迁,新房屋需要的维护相对较少,所以显得国内房屋都不怎么维护。
其次,只有房屋才存在折旧,土地本身是不存在折旧的。所以讨论房屋折旧,没有必要把土地拉进来一起讨论,更不要说土地产权能影响房屋折旧这种逻辑。
最后,房屋“可以居住”是一个相对很低的标准。如果把这个标准降低到足够低的水平,只要不是危房,理论上都“可以居住”。如果因为隔音问题就认为房屋不可居住,那全世界也没有多少房子“可以居住”,不信你看看全球各国钢铁和水泥的产量和消耗量。
如果中国还要担心因为房屋质量问题而无法长期居住,那要让外国怎么过。。。

赞同来自: tanhua2021
看看2000年建的房子现状就知道,房屋特别是高楼层房屋能舒适住个30年就不错,我一直认为高楼层房屋是智商税,被上下楼层影响、电梯常坏不说,30/40年后就难以统一处理意见。只有农村自建房,或者买国有用地自己建的独栋房屋才是真正的价值。国有土地买不到哇。农村宅基地只能买到使用权

北京上海有很多房龄超过70年的房子,你可以试试去敲门,把你的理论告诉业主,他们的房子价值零元,看看他们会认为你是估值大师,还是600号朋友。看看上海国际饭店应该90年以外了吧,现在还好好的,600号是全国鼎鼎有名的上海精神病院呀,我老妈子在上个世纪80年代去进修过,里面有很多专家,讲起话来也很反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