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在大户群:为什么有钱人很喜欢哭穷(超长)

因为担忧对个人生活产生影响,这篇文章原本是计划暂缓的,后来经过沟通,卡叔也将当事人的一些隐私信息做了处理,最终完成了今天的文章。
不过相信还是有部分网友能认出文章中的当事人,所以期待网友们在看文章时,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不要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去探求故事人物的私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好了,下面故事开始。

1、
2021年的时候,卡叔受邀参加了某上市公司的债券持有人会议,讨论转债的清偿问题。这次会议除了机构以外,一共有两个个人投资者受到了邀请,一个是我,一个是L大。
邀请我是因为公司转债的清偿,一直是由我代表着众多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对话的,邀请L大,是因为他是公司转债持仓量最大的个人投资者,有近10万张可转债。
我和L大原本就是认识的,他是大户群的成员之一,和L大见面之前,我们两人之间有着很深的误解。
因为在大户群里,L大整天哭穷,他的口头禅是“亏得想死”“又被套住了”等等等,我一直被假象迷惑,以为他本来就不算富裕,在股市里又损失惨重。
不明真相的卡叔,甚至以为我们两个在大户群里,是同命相怜的,我是倒数第一穷,他是倒数第二穷。
至于L大,对卡叔的误解来自于卡叔也经常哭穷,但是因为卡叔是真穷,所以,情感表达方面更加自然。所以L大一直以为,在装穷这件事情上,我是群里唯一能撼动他地位的人,所以他认为,他装穷能力第一,我装穷能力第二,但是我随时有可能挑战他的地位。

不过L大虽然爱哭穷,但是他又不肯说谎,所以在网络上,他哭穷的招数,相当的迷惑人,但是在现实交流中,各种疑点就暴露出来了。
我们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换改善房的话题。
那时候,我对他真实的实力已经开始有点了解了。
所以我自然而然的问了一句:“L大,你现在是不是换别墅了?”
L大说:“没有,现在买不了了,我们那里限购,二套以上不能买了。”
我说:“那就要先卖一套房,才能把资格空出来吧?”
L大没有回话,而是神情落寞的望着天边。
那一瞬间,场面相当的尴尬,画面仿佛定格一般。我微张着嘴看着L大,L大微张着嘴望着天边。如果不是天边的乌云还在飘动,时间就像静止了一样。
我心里想:“大意了,L大生活的城市,房价很高,别墅更贵,虽然L大的实力非凡,但是买别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强行聊这种话题,一下子就把天聊死了。”
良久,L大侧过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特别难过的对我说:“卖一套是不够的,要卖好多好多….好多套才可以,真后悔没有在限购之前动手。”
卡叔果然还是肤浅了。
我说“L大,你真是一个诚实的人呀。”

虽然卡叔已经意识到自己和L大其实不是一个层级的人,但是L大显然没有意识到。我们返程的路上,L大还向我介绍他的装穷心得。
L大说:“很多小市值可转债,大家的持有量都不多,所以,稍微不留神就可能进入十大持有人,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上市公司的公告里。所以呢,一定在年报或半年报前,及时的把持仓卖掉一些,或者分散到家里人的户上,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在公告里了。”
L大分享的如此真诚,不过卡叔心里毫无波澜,因为那一年卡叔一次前十的经历都没有。
卡叔心想:“这个什么狗屁技巧呀,对我完全不实用呀,我不进上市公司前十,还要如此费心吗?”
不过终日装穷的L大那一年还是失了手,他确实分了户,结果他全家都进了某转债的前十。

2、
我见过很多人在网络上抱怨,抱怨自己不富裕的现状,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时代,归咎于地域,他们觉得自己生不逢时,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对比L大如同天崩的人生开局,这样的抱怨显然是不合理的。
L大已经不记得他父亲了,甚至连他父亲具体去世时间也讲不清楚了,L大父亲在他差不多三岁时便去世了。

L大觉得他走到今天,靠的是努力,不是天赋,他说自己的努力继承于他的妈妈,一个在偏远贫苦的山区,连名字都写不利索的农村妇女。
L大说:“她如果不足够勤劳,也没法独自养大四个孩子的。我在她身上认识到了努力刻苦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努力和刻苦只能让家人吃上饭,勉强实现甚至是不能实现最基础的温饱,想要改变命运光靠这些是不够的。”

L大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家里当时唯一的学渣,两个姐姐和哥哥读书都很好。
在学校里,哥哥和姐姐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第一名,但家里实在太穷,所以两个姐姐都没有办法读到初中毕业。哥哥的成绩同样很好,只是最后选择了考中专。
那一年,上中专,早一点出来工作,是很多穷人家孩子的好选择。
L大的家就住在学校的旁边,妈妈和老师们见面的机会很多,老师们时常碎碎念的一个观点是,你家的孩子一个两个的学习都那么好,应该供一个出来。
这样的话听的多了,妈妈也上心了。只是还在小学的L大,成绩却是一塌糊涂的。
那时候的L大,对学习是没有意识的,也没有意识到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已经降临了,浑浑噩噩的他,险些错过这次机会。
升初中的时候,L大没有考上,好在这种偏远的农村,对学生就学没有那么严格,得益于哥哥姐姐优秀的学习成绩,学校的老师们本着“要不试试挽救一下”的心态,L大最终被破格录取了。
老师们的碎碎念,不止是对L大的妈妈,对L大也是一样的,尤其是看到哥哥考上中专后还能帮他搞定初中,L大感受到了成绩好的魅力。

上初中的第一次考试,L大得了第一,一个没有考上初中的学生,碾压了所有比他成绩好的学生,这一刻也许就是L大命运走向不同方向的开始。

破格录取L大的老师们也赌赢了,这一家兄弟姐妹,确实都是读书的好料子。

L大说,那时候,忽然之间就特别想学习了,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如何让自己学习更多的东西。老师们也不再用L大的哥哥姐姐作为他激励的对象。因为老师们发现,L大的学习天赋比他的哥哥姐姐们更强。
当然那时候老师们应该不会想到,他们的学生里未来会走出一个高考状元。
穷,依然是L大这条人生路上最大的困境,也无数次险些将他击退。

3、
L大对我说,那时候,每年家里要养六头猪。
我听到这句话,心中出现了一个年幼的L大辛勤喂养六头猪的画面。
我没说话,但是L大仿佛见到了我心中的画面一样,他笑,我们那里养猪可不是六头一起养,实际上是六个时间点去养,要根据猪草的生长速度去喂养。如果一起养,猪草是不够吃的。
我们一般是两头猪一起养一年养三轮,但是每次养的时候,也是一大一小的两头一起养,充分利用自然界猪草生长资源。
养两头的话,猪之间会有竞争,它们会抢着吃食,这样更容易养。
即便已经很有钱了,不过对于养猪的心得,L大的分享还是非常专业。
和L大聊天,说到他家的下一辈,我说,你家的孩子和子侄辈成绩也像你们几个兄弟姐妹们那么好吗?
L大苦笑说:“他们呀,成绩都很普通的,和我们这种逢考就是第一的不能比呀。”
我说:“是什么原因呢?”
L大说:“我们也不知道呀。”
我说:“L大几个孩子?”
L大说:“一个呀,怎么啦?”
我说:“还记得你说的养猪的经验吗?”
L大:……

L大对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事情,发生在初二那年,家里难得一次养了四头猪,只是忽然感染了猪瘟,请兽医打了针,依然是病恹恹的,等L大放学回家的时候,发现四头猪都死掉了。
L大说:可能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会觉得四头猪而已,但是死掉的四头猪对我们的家意味着什么?养猪的收入,其实是家里的一年开销的主要来源。这一年,我们可能不得不去借钱过日子了。
我和妈妈站在死猪面前,我想她自己一定也是非常难受的,不过她一直在对我说,不要紧不要紧,因为她知道在家里负责养猪的我,在这一刻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L大说:考高中的时候,县里给了很好的政策,成绩好的学生,给予免除学费,这是他能上高中的重要原因,实际上,中专依然是小地方学生的好选择,那一年县里前五十名的学生,最终选择上高中的只有3人。
L大妈妈虽然是一个没有正规进过校门的农村妇女,但是在这一刻,她做出了让L大上高中的选择,虽然她没有学历,生活压力远超周围的同乡,但是她依然做出了比大多数人更有远见的选择。

作为县里的高考状元,L大最后上了某985的大学,专业是计算机相关的热门专业,那一年,大学的学费已经要自费了。
L大大学第一年学费,用了家里种了三年药材攒下的钱,家里的结余主要来自卖猪卖鸡蛋卖药材,烤烟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每年供销社会统一来收购。
L大说:烟叶是分等级的,取决于烤烟的技术,价格相差很大,我姑父是县里的技术员,也是收烟的工作人员。姑父手把手的指导我妈妈烤烟,在收烟的评级上,也会尽量照顾。
姑姑是我父亲唯一的妹妹,亲戚里面,他们对我们的帮助最大。即便姑姑先走了后,我每年过年还是要孝敬姑父红包的,金额和给姐姐的一样多。家里好多亲戚是不满意的,给他们的红包和姐姐们的红包不能比,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凭啥比姑父的要少呢?
只是L大觉得,他们凭什么和姑父的红包一样的多呢?

4、和L大聊的多了,也觉得他有很幸运的一面,穷人的家庭要实现阶级的跨越,需要天时地利人和,90%以上的穷人家庭,人生路并不是一路向上,他们大部分人会一直趴在地板上,把穷苦的标签一代代传承下去。
因为即便是城市里普通人家,走出千篇一律平凡的路,对他们这样的家庭而言,都遥不可及。
类似L大这样人生的扭转,甚至是要伴随着家人的牺牲才能实现的。
两个姐姐早早的辍学嫁人,哥哥通过中专就业,才使得供养一个大学生的可能性出现在他的家庭里。
但这样也远远不够,因为还需要L大自己足够的优秀才能让这样的腾飞,最终被点燃。
L大上大学的时候,妈妈已经无法支撑他读书的费用了,大学的费用是靠哥哥姐姐支持的。
我听到他这样说的时候,心里觉得姐姐们好像更不容易,因为在女性地位偏低的农村,去接济弟弟,或许首先要面临的就是自己家的压力吧?

L大的人生分界线出现在他上硕士的时候,那时候的L大便可以养活自己了,他会接一些写程序的活,那一年,还不到2000年,很多年轻人工资还不过千的时候,L大每个月已经能赚四千块左右了。

读硕士的时间里,L大不仅仅养活了自己,还为家里建了新房,
L大说:我家的房子那时候已经快倒了,农村的房子并不贵,花费了差不多7万块。
即便距离“富”这个词还很远,但是“穷”这个词在这一刻终于开始远离了。

L大在毕业以后选择了一家国企工作。在那个年代,计算机的人才依然稀缺,学校好、技术硬的L大在找工作的时候,完全不需要面临现在大学生们的煎熬。
由于是名校的热门专业,公司给的薪资待遇也是相当不错的,入职的安家费就足够买房了。

L大说:“那时候发工资还是现金,我记得有一个月我拿了3万块的工资,数钱的时候,我手一直在抖。负责发钱的领导一直对我说:慢慢数,慢慢数,不着急,不着急。”

工作以后,L大攒钱的方式就是买房子,到了2007年,L大手中已经买了不少套房子。即便是中国房产大爆发的受益者,L大还是说有遗憾的,他说因为他所在城市的房子一直都不便宜,在那个年代价格甚至比同期的一线城市北京深圳的房子还要贵。所以L大认为从升值的角度,投资这里的房产是不如其他地方的。而且L大买房子也不爱用贷款,所以资金的使用率也不算高。
卡叔心里叹了一口气,他都赚的这么多了,还要抱怨,我们穷人还有活路吗?
5、
2007年是L大人生的又一个分界线。
L大说:“我的小时候,家里的没有手表和闹钟,因为穷的买不起,家里住在学校旁边,所以我家的计时工具就是学校里的钟,白天听着钟声能够判断出大概的时间,到了晚上就抓瞎了。家里烧的柴火是需要去山里砍的,来回差不多要山路十公里,为了森林的保护,每个月只有几天是允许砍柴的日子,这样的日子,我妈会尽量赶早去山里,我印象特别深的一次,就是她估计错了时间,结果那天她走的太早,黑洞洞地出门,回来的时候,天依然没有亮。我的童年就是一个连一块表都没有的童年,我对有钱的认知是很低的。所以那时候我有了不少套房子,也有了存款,我就觉得自己已经财务自由了。”
不想那么忙,也希望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家庭,L大辞去了国企的工作,换了一个清闲的工作。
2007年到2014年,L大躺平了八年时间,既不投资,也没有在工作上努力,天天围着娃娃转,这也是L大最后悔的事情。

如果L大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在闲适的生活中,悠闲地过着属于自己的小日子。其实卡叔和L大也不会相识了。
对于L大那时候的生活状态,其实也是卡叔向往的,几乎在同一段时间,卡叔成了一个写作者,那几年,卡叔出版了几本书,虽然远没有L大的资产实力,但是那时候的卡叔也是对生活没有追求的。有稳定的工作,时不时的版税稿费收入,以及偶尔的版权意外之喜,已经是我认为人生相当理想的状态。如果卡叔也保持着那时候的状态,我和L大同样没有相识的机会。
卡叔在投资中的爆发,始于2015年,那一年,卡叔坐在手术室的门口,反复计算着家人未来可能产生的医药费应该如何应对的时候,进入投资圈就成了卡叔命中注定的一环。
而在2014年,同样在医院里为了重病母亲奔走的L大,也同样感受到了一年后卡叔所面临的压力。
L大说:我妈妈去世后,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没有躺平那些年,其实我本来可以为她做的更多更好的。
那一刻L大才知道,自己压根没有财务自由,自己手中的钱只够维持着平稳的小日子,在家人遇到困境的时刻,他同样没有足够的承担能力。

6、
卡叔认识L大的时候,正处于L大赚钱的爆发期,L大四处薅羊毛,邮币卡打新,网下打新,潜伏游资债,以及各种套利。只要有利可图,只要安全垫足够,L大会抓住每一次机会。
对于L大赚钱的套路,L大和卡叔聊了好半天,不过每次讲完,L大都会加上一句,这个还是不要写到网上吧,会断了自己和别人的财路的,我会被骂的。
所以,在这段卡叔聊的最久,问的最细的内容里,卡叔不停地说,没问题,没问题,你赚钱的秘术就告诉我一个人就可以了,我是不会往网络上放的。
以至于L大后来就疑惑了。
L大说:“卡叔,你确定是来了解我的故事的?不是来套我赚钱方法的吗?”
卡叔无比真诚说:“我只是需要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通过您的行为模式,反推您的性格,才能写好L大的故事。”
L大说:“噢。那我们继续聊。”
卡叔心想:好险,差点就被发现了。

L大说:我认真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做的很好,就像上学的时候,我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时,就是一个学渣,当我每天都想着把成绩提高的时候,成绩就突飞猛进。赚钱也是一样,当我满脑子去想应该如何赚钱的时候,我就能够赚到钱。

L大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认知的差别。投资者在股市亏钱的原因,往往就是因为永远局限在穷人的认知里,不肯觉悟。
L大说:“去年我二姐生病了,我把她从家乡接到杭州的医院住院。我给她请了一个两百块钱一天的护工,她第一天就把人辞退了,因为她觉得贵,觉得浪费钱,她住院期间是我和我老婆两个人轮流照顾她的,她很高兴,她觉得替我们省了一大笔钱。其实那段时间,我晚上要用我的资金薅羊毛,大概每天有两万多的收益,只是操作也比较复杂,我去了医院就没法操作了,我每天损失两万块。如果是别人,我肯定要骂人的。可是她,我也不敢说实话,告诉我来陪伴她的代价。”
我笑,L大说的事情里面,对于时间其实有三种认知:
L大姐姐的认知是,时间是不值钱的,至少不应该超过两百块钱一天,她的时间如此,L大的时间也是如此。
而L大的时间呢?按照价格估算,每天晚上价值两万,所以一个正常人的认知是,这一晚上的陪伴损失是19800元。
但是在L大的认知中,则是另外一种评估方式。
因为在L大人生转向的大学时期,年老的妈妈把支持弟弟求学的重任交到了哥哥姐姐手里。
L大说:其实我姐姐嫁到了贵州,她的家庭也不富裕,但我上学的时候,如果开口向她要钱,一定会有求必应,我所有的衣服甚至包括短裤袜子都是她寄过来的。
所以,L大在认知中,选择放弃赚钱的机会,在病房里陪着姐姐聊聊天,聊聊年幼时的往事,是很值得的选择,因为对于姐姐陪伴的收益,是远超两万元损失的。

最近几年,因为扎入了投资圈,卡叔意外的认识了一大票资金实力不俗的朋友,我在网上说这事的时候,有网友说,假的,也有人说如果是他,是不会愿意结交和自己身份地位悬殊的朋友的,因为会被歧视,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随便去攀附有钱人。
卡叔没有反击,因为卡叔从来不和不同意见的网友辩论。
但是我心里知道,他们说的是不对的,也许是生活的压力太大,所以我们的社会对有钱人有着刻板偏见,以为有钱人都是嚣张跋扈,虚荣心极强的一群人。
而现实中,相当多数的有钱人,尤其是投资圈的有钱人,他们个人素质很高、有智慧、有学识且足够努力。
所以,为什么要为所谓的自卑感,去拒绝交往优秀的朋友们呢?要担心不应该是自己不够优秀,别人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你交流吗?
去写一些关于他们的故事,是几年前的念头。只是他们太多人习惯低调,不愿意无效社交。所以写一组这样的故事,其实很难。
重燃写作的念头是今年,卡叔觉得不设目标,不设数量,不设期限的写一些大户朋友的故事,把他们的人生智慧分享给大家。
我们不太可能去听几个故事,就成长就暴富。因为我们没法去复制别人的人生,但是借鉴别人的生长经历,感受对人生更高维度的认知,却是我们值得去做的。
人生的智慧如何而来,自然是从你的、我的、他的、他的、他们的人生中,一点点体会和感悟而来,然后一分分的锤炼出属于自己的智慧。
发表时间 2025-02-22 21:27     来自安徽

赞同来自: 明青 渡江 kikimeni meizhoubao77 seems 国产零零柒 布拉布拉 沐沐最丑 杜灵根 龙仔小霸王 大浪呢 心想事成的玥玥 好运来zh J705709323 yelq68 飞烟流云外 J514558906 外婆家的梧桐树 一颗不死草 转债四姐 wu7110575 rosesh2000 弓隐 kennywei 慢慢的浪漫 思菲特 Peril Houkey Wangling1 dukuo anold zoebbc JohnnyDu 陈振国 xiaojuna yinzheping 开心就好0820 carlasday gyyhg J633506668 Shirley小仙女 bugbeta Xy56 奔跑的君予 J678681641 Joseph99999 眼镜134 高风汉阳渡 吴春玲q2q8s5 鑫891 定个小目标1 dxjhny 驽马 别看就是你啦 linruochen TianTianyou 杂家朱羽 沙口大礼 J908559708 东海逍遥 算策 拾年之约 王姐wh pyd001 开坦克的卡卡 nxd1120 魂斗罗 J120682646 选择大于努力V 月舞弄清影 falg 神秘加冰 xf8848 北方的空地 彩虹鸽 股市之诸葛孔明 Amala muziyo 禾芝 钟爱一玉 J047880913 心有灵犀aa myrazcs forestor 努力飞翔的鱼 SD老陈 LosingMind J711395854 berlios 润林123 yonghu 音希声 XXWWJJ zhao12345 Francisw fanshoujiang 军军1314 drzb woaichaogu tv236 危呆子 yangqun2010 七月好好 远山含笑 wwqqtang lonely55 J846229792 muyeshancai hang734585965 悲伤蛙蛙 沙漠之狐 不切实际 邻居家的龙猫 塑料镰刀 happysky wjxxj 丿丨丶 tangla26 topdeck csh868 森林雪峰 shczw1 孙猴子s isaiahxxg 雪人王 laplace 十二太饱 套利2 NichoLin 追梦者雷 Jasmine熊 一直看 shentan000 我想吃蛇羹 gaicibi tianhao 小桥流水人家01 请随意 labang 火巾冒子 fishguysword 周易转债 elsewhere006 kytz 周明 番薯芋头 自由椰子 xf1973 全都被注册了 apple2019 adodo BruceSJ jhk888 tangmingjun ejgnejf Solguy 我就看看不下单 高高喜洋洋 红糖饼 gztom danny2 jiayin0802 azzipi elenalee 卓尔一 likillerli 发福的大叔 成王财富自由 fengcc chiling1024 stoneez bigbear2046 duoyouyou lsssaa 乌衣巷口 Shawlock xiuzhenxw 记录投资历程 yunpengwu 姜张荣荣 wfque 多多的进阶 Beter 西湖跑步 xichuanxc 一ting可乐 遇上 jerry2015 易水寒烟 jiangbili 孔曼子 林相王 瓦武特 老等76 Penny 大陆99 我心安然 Koreyshi 乘贝 达尔查斯 赚钱讨老婆1234 sisy007 chenying1104 maggie5818 夜路沙冷 谨能胜祸 二水中分白鹭洲 娃灬娃 颓废小猪 kinzone 幻影168 AK47888 maverickshao 阳光下正好 青菜chong 得得里 wind2012 terryrret 中豪 ff56789 nimbus 横行无忌 ybw7320 风清扬9527 wanglizhi1970 zhygurao 奇异果 赵海霞m80 投资大师的小号 理想已实现 allrights zcgh 突击小分队 醉梦 jjmdh 蚂蚁也是肉 慧生 拉格纳罗斯 janitor tangyin88 xixili2020 fanjinlong jzl0112 jewelswang jiuxiao skyblue777 kwok hannon wxuanm kanglue 云月至文 明园 hwyfbfb Drlexv 杨之君 Skyzh1 nancy237 正擎集团 ai09 飞鸟的踪迹 烈火情天 zz6932 walkerdu alongside liuwudang wwowai 温桐 鹏0818 dingpenglei 隔壁稳爷 邻人93 规避风险 suijimanbu ltj1379 守牛 不赚钱的股民 Mendel LL99 wuseqi nannite 星辉微辰 journey2017 hjstr e老实和尚 沈瑾瑾 zyc田忌赛马 我本布衣 海棠依旧人如故 电路猎人 xyq小毛毛 zql13100228643 wz2105 dz82828114 kzzcn duiry 段玉 积少成多66 随风行走1 daxian100 noviced jjkang evileye mad12345 cantontower k买买买 不会吧 bsdplus plias 老返 谋城2021 moon8816 dongzhouwang 流沙少帅 蝶恋火2 布尔玛 cdhr 举杯邀月 littlehero 陪戎校尉 秋风客 woshishui2016 夜是故乡明 王志威 肖草草0 Royal0000 小小泽雨 鱼的世界 十二楼阳台 quantech 不忘初心3 夜雨听诗 Winnr kolanta 新星新星76 Hello贺小沃 小精神一上午 ljy900527 Troy11 zhangc Hanrui 宿不移 guoliangji Jane666 laoshihao 几点到几点呢 平安马尚红 阿溪 辰星1213 eckeels 蓝河谷 neverfailor andyhoo 盛唐风物 作手十一 somehow handtian 乐比猫 爱人如己962 壹壹壹 白啊呜 dingo49 ffjixi 会飞的小猪1995 Gejs 小timi2014 飘城 作死老专家 天下武功 npc小许更多 »

2

lance77

赞同来自: 学888 sybil03

@南瓜叔叔
清华有研究生歧视情节,校友会里不认可研究生做校友。
其实我觉得没必要,清华研究生学习态度很端正,倒是本科生里一大堆摸鱼混毕业证的。
还是清高了。
这点上海交大就比较务实,只要在交大培训过3天都可以算交大校友,基数大了,涌现的人才绝对数量就多。
另外上海交大的学生也比较低调,深得长者的真传,闷声发大财。例如毛文超、刘伟、蔡浩宇。
2025-03-11 11:10 来自上海 引用
0

南瓜叔叔

赞同来自:

@沐柰
说实在的,个人觉得还是本科含金量高点。考研变数太大了,还和志愿填报有关。清华博士生人数都超过本科人数了。
清华有研究生歧视情节,校友会里不认可研究生做校友。

其实我觉得没必要,清华研究生学习态度很端正,倒是本科生里一大堆摸鱼混毕业证的。
2025-03-11 10:36 来自北京 引用
0

言人真真

赞同来自:

好故事
2025-03-10 18:45 来自湖南 引用
1

沐柰

赞同来自: alongside

@南瓜叔叔
岂止985,我感觉清华北大研究生到处都是,还有一大堆藤校回国的。
说实在的,个人觉得还是本科含金量高点。考研变数太大了,还和志愿填报有关。清华博士生人数都超过本科人数了。
2025-03-10 14:21 来自北京 引用
7

tyck1978

赞同来自: chasedreamcj 李明666 csm3344 百分之一 TheQuietNomad ty01001 kwok更多 »

我也一直避免出现在前十大,太露富了,虽然很难,可是我每次居然都成功了,想想都觉得很神奇,我是怎么做到的。
2025-03-10 10:11修改 来自山东 引用
0

zxc112234

赞同来自:

卡叔的文笔,真的挺不错的 。有点泪目
2025-03-10 09:06 来自湖南 引用
1

rnll

赞同来自: day2020

他哭的穷,和你理解的穷,是不同的两个写法。
2025-03-04 10:40 来自广东 引用
0

小小纳米散

赞同来自:

@白色蝴蝶兰
晚上还有什么市场可操作?
大洋彼岸
2025-03-03 00:57 来自江苏 引用
1

白色蝴蝶兰

赞同来自: hang734585965

@luckzpz
"晚上要用我的资金薅羊毛,大概每天有两万多的收益"
这句话惊呆我了
晚上还有什么市场可操作?
2025-03-02 20:12 来自广东 引用
1

lifcspicer

赞同来自: wwqqtang

期待其他大户的故事,谢谢卡叔
2025-03-02 15:55 来自广东 引用
1

swpc6122

赞同来自: 蓝笛传声

@sunmak
一般情况下,这个叫预期收益。推算他那时年收益500万。
你这算法意思别人早上就都没收入?晚上收入每天2w的至少年入千万以上。
2025-03-02 15:30 来自浙江 引用
0

sunmak

赞同来自:

@luckzpz
"晚上要用我的资金薅羊毛,大概每天有两万多的收益"
这句话惊呆我了
一般情况下,这个叫预期收益。
推算他那时年收益500万。
2025-03-02 08:59 来自广东 引用
42

小小纳米散

赞同来自: zyc95 外婆家的梧桐树 乌衣巷口 紫色回忆 再跌百分之50 若尘19 billyqwer hjndhr bigdataAI qiyelishang Icerivers franckC sdu2011 凡先生 leader PYTAO llmlsl Q6969 Restone 愚豆酱 hannon lifcspicer 盛唐风物 夏日里的阴凉 onegenius 风云1699 zhangtiang2008 乐鱼之乐 gaokui16816888 Gejs sothin 争取财务自由 dingpenglei 起个名 大胖江 sixuanzeng 阿波19751111 匹诺曹Y 更名了jxjx drzb 钟爱一玉 npc小许更多 »

我也是在女儿身患白血病以后才真正做到静下心来研究投资这件事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离开过 总有一天我也会出现在十大里吧
2025-03-02 08:16 来自江苏 引用
0

小小纳米散

赞同来自:

云南贵州一带的大神啊
2025-03-02 08:13 来自江苏 引用
1

onegenius

赞同来自: 打螺丝的小土豪

@南瓜叔叔
经常逛集思录,发现市场里都是这种精明人,觉得自己应该退出市场保住老本。偶尔看看雪球什么的,自信心又回来了。
so do i
2025-02-28 15:31 来自广东 引用
2

onegenius

赞同来自: 水至清则无鱼 windlike

这么有钱的人也这么低调,看来事以密成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提高。
2025-02-28 15:31 来自广东 引用
3

神毕

赞同来自: 木易杨的杨 梦千夜 风云1699

写这个系列,最赚的是卡叔,各种赚钱秘诀都知道了
2025-02-27 22:18 来自广东 引用
0

开坦克的卡卡

赞同来自:

请问,晚上薅羊毛的是什么操作啊?
2025-02-27 18:40 来自浙江 引用
2

开坦克的卡卡

赞同来自: 水至清则无鱼 梦千夜

全家都进了某转债的前十,这个太厉害了
2025-02-27 18:39 来自浙江 引用
0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南瓜叔叔
岂止985,我感觉清华北大研究生到处都是,还有一大堆藤校回国的。
北京特定圈子吧?
2025-02-27 12:45 来自河北 引用
0

hotsosa

赞同来自:

@南瓜叔叔
岂止985,我感觉清华北大研究生到处都是,还有一大堆藤校回国的。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985还是可以的,虽然现在时运起点不怎么好,但是人要有点奋斗精神。虽然无法与二十年前的标签溢价比,但要相信高考筛选的你,是经得起波浪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025-02-27 12:31 来自四川 引用
1

怪兽远征

赞同来自: 水至清则无鱼

太牛了,这逆袭经历,而且运气爆棚,每一次都踩在风口
2025-02-27 11:25 来自广东 引用
1

南瓜叔叔

赞同来自: 九月森林

@QIUQ呼噜
可是现在的985贬值得一塌糊涂
岂止985,我感觉清华北大研究生到处都是,还有一大堆藤校回国的。
2025-02-27 10:41 来自北京 引用
2

选择大于努力V

赞同来自: 木易杨的杨 NeverFix

@nvidia
连姐姐都不知道弟弟这么有钱,是不是装过头了呢。还是姐姐一直都是节俭的传统?心地真是善良的L
她姐姐可能知道他有钱,只是没想到他那么有钱,这已经超出了他姐姐的认知。就像你一样,即使小卡说了,你依然不太相信,提出质疑。
2025-02-27 08:24 来自北京 引用
1

选择大于努力V

赞同来自: joike

@joike
按照万一一天的收益的话,也就是差不多年化3.65%,那么2万多收益就是2个小目标,卡叔没说时间,现金类资产现在的收益差不多年化能做到1.8%也算不错了,那就是4个小目标,不知道我算的对不对,这可只是现金类资产的,一般现金资产都不会超过10%......,40个小目标。。。。。
也可能是他那一段时间发现了套利机会,套利收益高呢
2025-02-27 08:18 来自北京 引用
1

BenjaminAA

赞同来自: leilian

@钟爱一玉
以下内容来自DeepSeek:根据目前公开的搜索结果,暂未查询到2024年北京门头沟区高考进入985和211高校的具体学生占比数据。但可以结合北京市整体的录取情况进行分析:北京市2024年整体录取数据参考1. 985高校录取情况 - 北京市985高校录取人数为3703人,录取率约为5.51%(基于6.72万考生计算)。 - 若考生想稳妥留京读985高校,需达到全市前13%的位次(约734...
2025政府报告里的,率先在全域推进“1+3”贯通培养高中招生改革,初中毕业生100%享有升入高中机会。2024年高考升学率95.61%,1/3以上学生达到重点线,600分以上高考人数占比位居生态涵养区首位。
2025-02-27 02:21 来自江苏 引用
1

水穷云起时

赞同来自: 九月森林

@在路上1225
最早是94年并轨的,第一批有几个高校试点
就是我们学校试点啊
2025-02-27 00:52 来自广东 引用
0

lance77

赞同来自:

@BenjaminAA
那你看门头沟区的数据呢?都改成初中两年,高中4年,我说的数据是今年门头沟区政府报告里的数据,这是北京市先行试点,怎么就是张口就来,比起外地高考生,呵呵呵,太爽了
既然是投资论坛,就要用数据说话。
门头沟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相关数据;门头沟教委官方数据(2024年未公布),2023年我区高考特殊线上线率31.34%(一本),本科率83.45%,再创历史新高。这和您的数据对得上吗?一本和211录取率差了一倍都不止,江苏一本率也超过20%了。
https://www.bjmtg.gov.cn/mtg11J005/c102283/202402/4848c35e00674628b501d73c78efadaf.shtml
北京高校多,录取率高,肯定有一定优势,但是教学质量高,竞争也激烈。
现在不是有高考反向移民了吗?北京考生去河南考清北。
2025-02-26 23:34 来自上海 引用
0

chris2008

赞同来自:

是说雕虫小技那个路大?
2025-02-26 23:30 来自天津 引用
2

钟爱一玉 - 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知识。

赞同来自: 九月森林 明园

@BenjaminAA
但是我知道的北京的一个郊区升高中几乎100%,全区3成人数是985.211.区最好的中学100%本一,75%是985,211困难是不存在的,看你在哪里
以下内容来自DeepSeek:

根据目前公开的搜索结果,暂未查询到2024年北京门头沟区高考进入985和211高校的具体学生占比数据。但可以结合北京市整体的录取情况进行分析:

北京市2024年整体录取数据参考

1. 985高校录取情况

- 北京市985高校录取人数为3703人,录取率约为5.51%(基于6.72万考生计算)。

- 若考生想稳妥留京读985高校,需达到全市前13%的位次(约7342名)。
  1. 211高校录取情况

    • 北京市211高校录取率预计为14.5%,录取约9700人(基于6.72万考生计算)。
    • 留京读211高校需达到全市前24%的位次(约13610名)。
  2. 清北录取情况

    • 清华、北大在北京市共录取697人,清北率约为1.04%。

门头沟区的可能情况

北京市各区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海淀、西城等教育强区的录取率显著高于其他区。门头沟区由于优质高中较少(如大峪中学等),且考生基数相对较小,其985/211录取率可能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具体数据需通过门头沟区教育考试院或学校官方发布的信息确认。

建议

若需获取门头沟区具体数据,可联系当地教育部门或关注后续发布的《2024年北京各区高考录取分析报告》。目前可参考北京市整体数据,并结合门头沟区历年录取趋势进行预估。
2025-02-26 22:52 来自北京 引用
0

BenjaminAA

赞同来自:

@lance77
您可真是张嘴就来啊!我随手查了一下数据: 北京2024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基本上都是2009年出生(以6周岁上1年级计算)的,北京2009年出生人口是109170人,再加上在京积分落户和随工随迁的(按6000人计算),2024年参加毕业人数应该在11.5万左右。而表格中参与一分一段排名的人数只有9万左右,学校招生人数为67496人。  表格中北京市公办普高率为74.56%,如果...
那你看门头沟区的数据呢?都改成初中两年,高中4年,我说的数据是今年门头沟区政府报告里的数据,这是北京市先行试点,怎么就是张口就来,比起外地高考生,呵呵呵,太爽了
2025-02-26 22:17 来自江苏 引用
3

在路上1225

赞同来自: 一生水 happysam2018 神秘加冰

@吉地
我是96年参加的高考,当时又是并轨学费多交,又是毕业不分配工作,觉得运气不好。如今看来,我们这代人能上到大学的运气不错。我们当时高考虽然招生比例低,但是好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机会上到高三,有的根本没上学,有的中途退学。上到高三也没有像现在的孩子付出那么多,大多数家长也没给孩子太多压力。而且高考是考前填志愿,导致并不是完且高考分数竞争。如今的孩子们的学业水平和我们当时的学业水平竞争,我感觉是碾压我们。
最早是94年并轨的,第一批有几个高校试点
2025-02-26 21:55 来自浙江 引用
5

lance77

赞同来自: 九月森林 钟爱一玉 起个名 更名了jxjx 小二郎bj更多 »

@BenjaminAA
但是我知道的北京的一个郊区升高中几乎100%,全区3成人数是985.211.区最好的中学100%本一,75%是985,211困难是不存在的,看你在哪里
您可真是张嘴就来啊!我随手查了一下数据:
北京2024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基本上都是2009年出生(以6周岁上1年级计算)的,北京2009年出生人口是109170人,再加上在京积分落户和随工随迁的(按6000人计算),2024年参加毕业人数应该在11.5万左右。而表格中参与一分一段排名的人数只有9万左右,学校招生人数为67496人。
  表格中北京市公办普高率为74.56%,如果按照毕业人数和学校招生人数来计算公办普高录取率,那北京公办普高录取率仅有5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9521351722497542&wfr=spider&for=pc
2025-02-26 21:24 来自上海 引用
0

酱油面

赞同来自:

@吉地
我是96年参加的高考,当时又是并轨学费多交,又是毕业不分配工作,觉得运气不好。如今看来,我们这代人能上到大学的运气不错。我们当时高考虽然招生比例低,但是好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机会上到高三,有的根本没上学,有的中途退学。上到高三也没有像现在的孩子付出那么多,大多数家长也没给孩子太多压力。而且高考是考前填志愿,导致并不是完且高考分数竞争。
如今的孩子们的学业水平和我们当时的学业水平竞争,我感觉是碾压我们...
当时并轨交学费的,可是占了大便宜,几个原因:
一是并轨交学费的,都是当时最相当热门的专业,毕业时候根本不愁工作
二是沒交学费的专业,如果不是回原籍,要留当地(省城)的话,还得交一笔钱,两相扣除后,还是交了学费的划算
2025-02-26 21:14 来自云南 引用
4

吉地

赞同来自: 选择大于努力V bbee9604 happysam2018 PYTAO

@水穷云起时
我是94年上大学的,你说的数据我的很清楚的。
需要对比的是当年的清华招生人数,90年代都是每年超2000的,我可能忽略了其中研究生的数量,本科也应该是接近2000。
县级行政区数量当前1300,90年代可能多一点,也不会多太多。
我是96年参加的高考,当时又是并轨学费多交,又是毕业不分配工作,觉得运气不好。如今看来,我们这代人能上到大学的运气不错。我们当时高考虽然招生比例低,但是好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机会上到高三,有的根本没上学,有的中途退学。上到高三也没有像现在的孩子付出那么多,大多数家长也没给孩子太多压力。而且高考是考前填志愿,导致并不是完且高考分数竞争。
如今的孩子们的学业水平和我们当时的学业水平竞争,我感觉是碾压我们。
2025-02-26 20:36 来自上海 引用
0

JJJJJJ57

赞同来自:

@小卡
介绍一下故事主角路大@在路上1225,最近的文章,因为大家反馈的挺好,故事里主角路大(L大)也在大家一声声的赞美中迷失了自己,从害怕现身,在平静的接受。卡叔把路大的ID发给大家,如果大家对文章的内容有兴趣直接和他交流。然后呢,也补充一些细节,故事一开始提到的债券持有人会议就是孚日转债的清偿,我和路大一起去的高密。路大是个人投资者的第一持有人。路大的长相确实很让人误解,一眼望去就是家里拆迁了十套二...
小卡笔锋犀利,非要把大佬丑化再丑化,然后让我们对比下日切2刀,果然反差巨大。文笔老道,不出书可惜得。
2025-02-26 20:15 来自上海 引用
0

BenjaminAA

赞同来自:

@lance77
就算在现在,高考每年招生过千万的情况下,县状元裸考上top2也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优质生源向头部高中集中。24年top2录取本科生6700人,90%以上的生源集中在100余所重点中学里,再加上一些特招生。北京、上海的郊区状元裸考都上不了top2,更别说其他区域的县了。
但是我知道的北京的一个郊区升高中几乎100%,全区3成人数是985.211.区最好的中学100%本一,75%是985,211困难是不存在的,看你在哪里
2025-02-26 20:08 来自江苏 引用
0

Gutichen

赞同来自:

@lance77
就算在现在,高考每年招生过千万的情况下,县状元裸考上top2也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优质生源向头部高中集中。24年top2录取本科生6700人,90%以上的生源集中在100余所重点中学里,再加上一些特招生。北京、上海的郊区状元裸考都上不了top2,更别说其他区域的县了。
可能看地区吧,宁波这里县中吊打市区,镇海不用说了,因为全省招生,每年六七十个清北。慈溪每年8-10个,余姚,宁海都每年4-5个以上。市区最好的效实一年能有2-3个就不错了
2025-02-26 20:02 来自浙江 引用
0

争取财务自由

赞同来自:

顶一下,写的真不错。
2025-02-26 19:19 来自广东 引用
31

钟爱一玉 - 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知识。

赞同来自: 小饭团 zyc95 低风险价值投资 place91 sybil03 zdzchem 东海逍遥 fengqd wjwdxh 风过树梢 高高喜洋洋 大卫1988 嘎子呵呵呵 选择大于努力V xiuzhenxw 乐鱼之乐 xixili2020 basementkids Amala gaokui16816888 mengyuyin freetstar89 happysam2018 woshishui2016 风清扬9527 银弹 吉地 BenjaminAA 作手十一 wz2105 投资小卒更多 »

@在路上1225
为老兄点赞
欢迎L大真人出镜,此处有热烈掌声。同为农村出来的,您的故事读来津津有味,谢谢分享。

PS,集思录er一方面苦于社会地位低,一方面又低调地找不到人影,如果大佬们都多展示自己,哪怕不分享投资策略,也会让他人受益,进而提高投资人整体的社会地位。
2025-02-26 18:31 来自北京 引用
0

水穷云起时

赞同来自:

@lance77
说的是90年代啊,我高考那年录取人数(含大中专)在6、70万左右,本科还要少,我们一个县应届毕业生只考上两个本科,我同学大多是复读后考上大学的,当年中专毕业可以直接当公务员。
我是94年上大学的,你说的数据我的很清楚的。
需要对比的是当年的清华招生人数,90年代都是每年超2000的,我可能忽略了其中研究生的数量,本科也应该是接近2000。
县级行政区数量当前1300,90年代可能多一点,也不会多太多。
2025-02-26 18:25 来自广东 引用
4

lance77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happysam2018 小白到老白 钟爱一玉

@钟爱一玉
也没那么难,坐标江西赣南某县重点中学,八十年代起每年都有清北的,从未间断过,还不一定是状元。
我相信肯定会有不少,宁波镇海中学也相当于县中,却是浙江最好的中学。但大多数县肯定是做不到的。
2025-02-26 18:16 来自北京 引用
93

小卡

赞同来自: 小饭团 zyc95 低风险价值投资 known5978 rj45 骑马下江南 王捷tony 潮王大人 z465901739 place91 杂家朱羽 东海逍遥 kolanta 阳光下生命 带你看海 图图小二郎 丢失的十年 wind2012 linlin wwqqtang 高高喜洋洋 hurrah snowman597 nannite suijimanbu zfengzheng shentan000 在路上sss 选择大于努力V 明园 匹诺曹Y caifeng2018 神秘加冰 skyblue777 夜路沙冷 duiry 乐鱼之乐 hwyfbfb 深海里的渔夫1 fjlyxhq 狂奔的奶牛 几点到几点呢 Tom20221130 秋风客 彩虹鸽 arking83 懒人养花 tigerpc youdanglangzi realbean 老实的很 丁一白 xlzg XIAOHULI92 ahelloa gaokui16816888 路人小甲 流沙少帅 woshishui2016 猪头猪脑 legendfall 凡先生 happysam2018 鹏0818 herl24 盒饭的饭盒 心外无言 drzb neverfailor muzhang1 捡钢镚 dl不不 雷诺 周易转债 陈华明聪 三千军甲 风清扬9527 kwok sasing hannon 帅牛 JJJJJJ57 司马缸不方 muziyo 作手十一 起个名 wz2105 投资小卒 邻居家的龙猫 binye2020 sybil03 boeing767 钟爱一玉更多 »

@在路上1225
为老兄点赞
介绍一下故事主角路大@在路上1225
最近的文章,因为大家反馈的挺好,故事里主角路大(L大)也在大家一声声的赞美中迷失了自己,从害怕现身,在平静的接受。卡叔把路大的ID发给大家,如果大家对文章的内容有兴趣直接和他交流。

然后呢,也补充一些细节,故事一开始提到的债券持有人会议就是孚日转债的清偿,我和路大一起去的高密。路大是个人投资者的第一持有人。

路大的长相确实很让人误解,一眼望去就是家里拆迁了十套二十套房子的爆发户气质。当然后来了解后才知道是高考状元,头部高校的毕业生。

好吧,人心中的成见果然是一座大山。
2025-02-26 18:18修改 来自安徽 引用
8

在路上1225

赞同来自: iamkhan 北冰洋 春风沉醉的夜 Tom20221130 XIAOHULI92 happysam2018 dl不不 钟爱一玉更多 »

@rich
只是说90~00年农村家庭养猪大致真实情况,你不能接受真实情况就当我没说过吧。牧原那种猪企算的是生下小猪第一天就开始算,养猪场里长不到200斤左右就会出栏(再大就会长的速度慢不划算)。农村养猪常见有养母猪下崽卖小猪仔,一种就是买这样的猪仔养肉猪L大家属于这种,个人卖猪时间没有那么固定的看差不多大就会卖,他提到的大概周期就是这样的。猪仔一般吃奶一个月然后再养大点卖猪仔。话外话,如果告诉你我养过一头...
为老兄点赞
2025-02-26 17:49 来自浙江 引用
0

钟爱一玉 - 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知识。

赞同来自:

@lance77
就算在现在,高考每年招生过千万的情况下,县状元裸考上top2也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优质生源向头部高中集中。24年top2录取本科生6700人,90%以上的生源集中在100余所重点中学里,再加上一些特招生。北京、上海的郊区状元裸考都上不了top2,更别说其他区域的县了。
也没那么难,坐标江西赣南某县重点中学,八十年代起每年都有清北的,从未间断过,还不一定是状元。
2025-02-26 17:02 来自北京 引用
5

lance77

赞同来自: 乐鱼之乐 happysam2018 水穷云起时 酱油面 九月森林更多 »

就算在现在,高考每年招生过千万的情况下,县状元裸考上top2也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优质生源向头部高中集中。
24年top2录取本科生6700人,90%以上的生源集中在100余所重点中学里,再加上一些特招生。北京、上海的郊区状元裸考都上不了top2,更别说其他区域的县了。
2025-02-26 16:36 来自上海 引用
3

dsmy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happysam2018 钟爱一玉

@钟爱一玉
还真有些吻合,L大→路大,3万→中国移动,低风险投资。
不是,大卫不是出身在农村的
2025-02-26 16:36 来自江苏 引用
2

lixianghui1982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九月森林

@addy5280
我相信。确实有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但事实就是存在的。
我04年大学毕业,入职单位事前就告知,不用带任何东西包括手机都不用带,当时家穷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出省第一次上班,有惊喜有茫然,对未来一无所知。一下火车就有专用大巴车接送到公司,然后就是发手机(连手机卡、话费都充了很多个月的)、两人住三室二厅房子、全新的大品牌被套家电一应俱全,而且不用电费;第二天才知道单位家属区的电器几乎从来都是不关的,因为不用...
04年毕业,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真是苦孩子啊。感叹发展变化快。
2025-02-26 16:27 来自河北 引用
0

平凡520

赞同来自:

写的真好,能吃到高速发展时期的大红包,还能在证券市场滚雪球,持续赢得资本大红利
2025-02-26 16:04 来自四川 引用
3

lance77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九月森林 一生水

@水穷云起时
这个我真查了,只有1300左右,考虑文理科,一共两千多状元。相比清北年招生数量(每个学校2000以上),这个数据不能完全证明,当时就没回复。
我第一念头,也是不同意县状元都上清北的。不过考虑北京上海和其它大城市,不是县状元上不了清北是正常的。
说的是90年代啊,我高考那年录取人数(含大中专)在6、70万左右,本科还要少,我们一个县应届毕业生只考上两个本科,我同学大多是复读后考上大学的,当年中专毕业可以直接当公务员。
2025-02-26 16:02 来自上海 引用
0

twam - 捂股丰登

赞同来自:

@addy5280
我相信。确实有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但事实就是存在的。
我04年大学毕业,入职单位事前就告知,不用带任何东西包括手机都不用带,当时家穷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出省第一次上班,有惊喜有茫然,对未来一无所知。一下火车就有专用大巴车接送到公司,然后就是发手机(连手机卡、话费都充了很多个月的)、两人住三室二厅房子、全新的大品牌被套家电一应俱全,而且不用电费;第二天才知道单位家属区的电器几乎从来都是不关的,因为不用...
那几年的垄断企业真的是人间天堂
2025-02-26 15:42 来自福建 引用
0

QIUQ呼噜

赞同来自:

@fengqd
当年能上普通大学的,相当于现在上中上游985了。
可是现在的985贬值得一塌糊涂
2025-02-26 14:42 来自广东 引用
5

Input

赞同来自: xiaod520 happysam2018 钟爱一玉 dsmy gaokui16816888更多 »

@钟爱一玉
还真有些吻合,L大→路大,3万→中国移动,低风险投资。
不是,大卫是西安交大的
2025-02-26 14:41 来自广东 引用
0

muir519

赞同来自:

看了这片文章,果断关注。
2025-02-26 13:55 来自辽宁 引用
2

ldm88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gaokui16816888

@酱油面
电力公司。。。。?
我记得198x年, 我们当地,电力职工,每个月享有100块的电费额
那会,我妈一个月的工资才20块
199X年,我同学的父亲是电力局的,家里用电不要钱,煮饭炒菜都用电来,当时一般是用煤煮饭。
2025-02-26 13:55 来自湖南 引用
1

酱油面

赞同来自: lgs11

@addy5280
我相信。确实有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但事实就是存在的。
我04年大学毕业,入职单位事前就告知,不用带任何东西包括手机都不用带,当时家穷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出省第一次上班,有惊喜有茫然,对未来一无所知。一下火车就有专用大巴车接送到公司,然后就是发手机(连手机卡、话费都充了很多个月的)、两人住三室二厅房子、全新的大品牌被套家电一应俱全,而且不用电费;第二天才知道单位家属区的电器几乎从来都是不关的,因为不用...
电力公司。。。。?

我记得198x年, 我们当地,电力职工,每个月享有100块的电费额

那会,我妈一个月的工资才20块
2025-02-26 13:14 来自云南 引用
4

酱油面

赞同来自: lucylv gaokui16816888 happysam2018 钟爱一玉

@钟爱一玉
还真有些吻合,L大→路大,3万→中国移动,低风险投资。
他是做私募的,他的资金可以用个人名义买转债?
2025-02-26 13:12 来自云南 引用
4

稳若老狗 - 渐入佳境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一生水 myrazcs gaokui16816888

@addy5280
我相信。确实有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但事实就是存在的。我04年大学毕业,入职单位事前就告知,不用带任何东西包括手机都不用带,当时家穷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出省第一次上班,有惊喜有茫然,对未来一无所知。一下火车就有专用大巴车接送到公司,然后就是发手机(连手机卡、话费都充了很多个月的)、两人住三室二厅房子、全新的大品牌被套家电一应俱全,而且不用电费;第二天才知道单位家属区的电器几乎从来都是不关的,因为不用...
油公司04年待遇见顶。
有可能是油公司。
我入职还略晚一点,十五天高档酒店,让你慢慢找房,电脑是IBM(以后就没IBM了)。
2025-02-26 13:02 来自广东 引用
3

钟爱一玉 - 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知识。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gaokui16816888 七个加一个

@七个加一个
麻烦请教一下路大是谁?David 自由之路?
还真有些吻合,L大→路大,3万→中国移动,低风险投资。
2025-02-26 13:00 来自北京 引用
7

rich

赞同来自: 东海逍遥 懒人养花 happysam2018 九月森林 hkxwlg 九头 xf20001103更多 »

@黎明已过
为何有些人就是喜欢罔顾事实自己脑补呢?文章清楚写了一年养6头猪,同时养一大一小两头猪,无论你怎么养,平均一头猪就是养了4个月。在八九十年代,就没有八个月以内出栏的养殖品种和技术,特别是农民个体养猪。你硬要说我一百斤就卖那我无话可说。牧原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生猪从出生到出栏大约需要6个月。现代化养猪也要平均养6个月,就算从30斤小猪开始养,养到200斤至少也要5个月。我堂叔以前是村里的兽医,早...
只是说90~00年农村家庭养猪大致真实情况,你不能接受真实情况就当我没说过吧。牧原那种猪企算的是生下小猪第一天就开始算,养猪场里长不到200斤左右就会出栏(再大就会长的速度慢不划算)。农村养猪常见有养母猪下崽卖小猪仔,一种就是买这样的猪仔养肉猪L大家属于这种,个人卖猪时间没有那么固定的看差不多大就会卖,他提到的大概周期就是这样的。猪仔一般吃奶一个月然后再养大点卖猪仔。话外话,如果告诉你我养过一头猪养了一年最后卖的时候有500斤,你应该是不会信。
2025-02-26 12:49 来自江苏 引用
0

黎明已过

赞同来自:



2025-02-26 12:38 来自上海 引用
0

rich

赞同来自:

@帅牛
猪养到100斤就杀了吃吗?那不是还很小一只
广东有烤乳猪,吃的就是那种20-30斤左右的猪仔
2025-02-26 12:28 来自江苏 引用
0

coding - 做让自己舒服,别人不那么难受的事

赞同来自:

@addy5280
我相信。确实有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但事实就是存在的。我04年大学毕业,入职单位事前就告知,不用带任何东西包括手机都不用带,当时家穷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出省第一次上班,有惊喜有茫然,对未来一无所知。一下火车就有专用大巴车接送到公司,然后就是发手机(连手机卡、话费都充了很多个月的)、两人住三室二厅房子、全新的大品牌被套家电一应俱全,而且不用电费;第二天才知道单位家属区的电器几乎从来都是不关的,因为不用...
赞同,那个年代网络还不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距更是天和地,如今互联网减少了这类认知差距,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毕学生,毕业能拿多少钱的工资都是能大概知道的
2025-02-26 11:52 来自上海 引用
0

yonghu

赞同来自:

@zhangtiang2008
同样作为农村人,小时候家里要至少养7头猪,甚至12头,要种10多亩粮食作物的同时,还需要种至少2亩的经济作物棉花,棉花要打药、除草、摘花、晒棉花。很难想象上午除草或者打理棉花,下午摘棉花,晚上棉花摘到到12点。也有收获的喜悦,每年收的棉花都能堆好几个房间,这些都是农村几乎唯一的较好收入。那时候,农村小偷非常多,家畜鸡鸭鹅牛猪,甚至看门的狗,都会被偷走。有一年7头大白猪全部被偷,瞬间当年上...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从某种角度上说,比同时代的人做的更好就是优秀的人。加油!
2025-02-26 11:50 来自广东 引用
0

a51205120

赞同来自:

@帅牛
猪养到100斤就杀了吃吗?
那不是还很小一只
对,也要养4-6个月了,这是江南的栏圈养法,但70年代,你到北方,如安徽,和江苏北部,就散养的多,城里都会看到猪遍地跑,那里的猪一般养的大些,150多斤的常能看到
2025-02-26 11:09 来自上海 引用
1

addy5280

赞同来自: 匹诺曹Y

@帅牛
猪养到100斤就杀了吃吗?
那不是还很小一只
在农村,从30斤养到100斤时间短成本低,性价比最高;要从100斤养到200-300斤,时间长成本高。
在我小时候,确实农村几乎所有家庭养猪到100多斤就卖掉的,很少有养到200以上的,除非等一段时间家里办酒用。
2025-02-26 10:55 来自湖南 引用
69

addy5280

赞同来自: 酒易醉 zyc95 低风险价值投资 qiyelishang z465901739 place91 kkio 东海逍遥 onegenius 丢失的十年 plan30 lwcdxx zzhouminn guoliangji 选择大于努力V tigerpc lhcdy 汨江水 好奇心135 凡先生 jacktree basementkids kytz Amala yjjkwxf happysam2018 htc838 迟来一步 邹大仙女 痴迷不悟 一生水 herl24 wind2012 阿戒1899 walkerdu skyblue777 股精灵 本德莱耀西 沉默的蜗牛 云隙流光 Lawyer王 iono 欢乐马小跳 gaokui16816888 明青 一直看 江南1919 夏天的夏天 Ake90 pppppp stylexf 李老二 雷诺 hwyfbfb Monkey666 飘城 apple2019 慧生 FF章鱼 xiaofeng71 不赚钱的股民 xlzg npc小许 水穷云起时 捡钢镚 宿不移 kolanta forres coding更多 »

我相信。确实有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但事实就是存在的。
我04年大学毕业,入职单位事前就告知,不用带任何东西包括手机都不用带,当时家穷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出省第一次上班,有惊喜有茫然,对未来一无所知。一下火车就有专用大巴车接送到公司,然后就是发手机(连手机卡、话费都充了很多个月的)、两人住三室二厅房子、全新的大品牌被套家电一应俱全,而且不用电费;第二天才知道单位家属区的电器几乎从来都是不关的,因为不用自己出钱。
那叫一个惊诧,让我一个从小吃不饱穿不暖靠借钱读书交学费的穷小子,第一次知道世界还可以是这样的。(应该有人会猜到是什么单位)
后来,辞职进入外企,又发现公司还会给父母亲、老婆、小孩等家属一起买保险发补贴的,甚至每季度还发探亲费。
每个人的认知是随着自己的经历差异而不同的。
2025-02-26 10:50 来自湖南 引用
2

帅牛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jjmdh

猪养到100斤就杀了吃吗?
那不是还很小一只
2025-02-26 10:33 来自北京 引用
0

hwyfbfb

赞同来自:

@a51205120
看来,自己亲身养过猪的不多,其实各个时期,各个地方养猪的习惯是有很大不同的。我们苏南那6,70年代,苗猪通常20斤以下,生猪104斤以上就可出栏,大多在115斤左右出栏。到了现在,80斤还可以是苗猪,出栏在200-300为多
对的,我家以前也没养过200多斤那么大的猪,农户散养有个问题就是你养100多斤的猪它要吃很多的,平时不舍得喂那么多粮食饲料,大概率因为成本回不过,100斤以上就要出栏了。
2025-02-26 10:17 来自北京 引用
2

a51205120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起个名

看来,自己亲身养过猪的不多,其实各个时期,各个地方养猪的习惯是有很大不同的。我们苏南那6,70年代,苗猪通常20斤以下,生猪104斤以上就可出栏,大多在115斤左右出栏。到了现在,80斤还可以是苗猪,出栏在200-300为多
2025-02-26 09:53 来自上海 引用
0

berlios

赞同来自:

佩服!
2025-02-26 09:12 来自江苏 引用
0

黎明已过

赞同来自:

@rich
没有错的,农村那个时候养猪就是养一对猪长到100多斤,然后同时养一对小猪,20-40斤左右的。等大猪长到200-300就卖掉,吃猪草养大的猪一般从30到2-300斤大约5-6个月(后来用饲料3个月出栏)。大猪卖掉小猪也就变中等100斤左右,然后再买一对小猪仔,所以一年三次
为何有些人就是喜欢罔顾事实自己脑补呢?文章清楚写了一年养6头猪,同时养一大一小两头猪,无论你怎么养,平均一头猪就是养了4个月。在八九十年代,就没有八个月以内出栏的养殖品种和技术,特别是农民个体养猪。你硬要说我一百斤就卖那我无话可说。
牧原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生猪从出生到出栏大约需要6个月。现代化养猪也要平均养6个月,就算从30斤小猪开始养,养到200斤至少也要5个月。
我堂叔以前是村里的兽医,早先年我大概小学时听他闲聊的时候就谈到过养猪,他说现在养猪专业户吃复合饲料9个月就出栏了,听他口气,9个月出栏是很快的了。
2025-02-26 09:09 来自上海 引用
0

雁门关

赞同来自:

@黎明已过
文章里写清楚了怎么养,自己去看。就是同时养一大一小两只猪,每年养三轮。
今日思索,L大所言非虚,皆有渊源:女儿央他去乡下老房子养猪。
2025-02-26 08:49 来自浙江 引用
3

小卡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九月森林 zqbkzz

@拉格纳罗斯
个人不成熟的见解:小卡叔可能是觉得L大不想进入前十大持仓,是怕露富被人看到。我感觉,他可能是害怕被游资狙击。
L大实力不错,但是也没有强到游资忌惮的情况,不过有一点就是一般来说,都会控制单品的数量,要不最后不容易出货,游资也不拉。很多老妖怪,长期不动就是这个原因。小市值一般都不会过多,因为几万张就进前十了。
2025-02-26 08:23 来自安徽 引用
0

老郭爱人生

赞同来自:

@酱油面
据他说,这是普遍收入我当时听了咂舌的很,竟然20多年前就能有这个收入电网那些才是低调的土财主
没那么多 详细了解过 县城也一般
2025-02-26 07:27 来自四川 引用
0

七个加一个

赞同来自:

@友情英雄
路大,哪里有哭穷过?人家只是没炫富低调。哭穷喊亏的是钱丑
麻烦请教一下路大是谁?David 自由之路?
2025-02-26 07:26 来自重庆 引用
0

刘刘一

赞同来自:

大家都说一个自己装穷的真实事。
2025-02-26 07:24 来自辽宁 引用
1

酱油面

赞同来自: 九月森林

@camber
2000年读硕士的话,那上大学的时候还没985呢。
后面评上的985,不要这么扣字眼啊

比如,有个姓诸葛的人说,诸葛亮是他祖先
你评论道: 诸葛亮在世那会,你都沒出生呢,他怎么会是你祖先?
是不是这种肯定很不对,是吧
2025-02-25 23:10 来自云南 引用
0

长得比较难看

赞同来自:

看完觉得自己连穷的资格都没有了
2025-02-25 23:06 来自辽宁 引用
2

camber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forres

2000年读硕士的话,那上大学的时候还没985呢。
2025-02-25 22:06 来自浙江 引用
2

拉格纳罗斯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九月森林

个人不成熟的见解:小卡叔可能是觉得L大不想进入前十大持仓,是怕露富被人看到。我感觉,他可能是害怕被游资狙击。
2025-02-25 21:20 来自辽宁 引用
2

酱油面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XXWWJJ

@更名了jxjx
这种监管要查吧?
慢慢买、慢慢卖

这是监管鼓励的做法,怎么会查呢?
2025-02-25 20:51 来自云南 引用
2

梅静静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kolanta

@梅静静
L大说:“很多小市值可转债,大家的持有量都不多,所以,稍微不留神就可能进入十大持有人,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上市公司的公告里。所以呢,一定在年报或半年报前,及时的把持仓卖掉一些,或者分散到家里人的户上,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在公告里了。”从以上可以看出,那个L大的策略是买入小市值转债,其实他是大户,一直买,一直屯,当大部分都转债都屯在他手里了,变迷你债,稍微多一点交易,就涨得快了,他再慢慢出货。1.标的筛...
这是大户的策略,一般人知道这样的策略也没用。
也是他不想出现在十大持有人列表,被人知道他在屯这个转债。
这样的策略,得选个好的转债屯着,涨就出,,要是选个不好的,例如搜特转债,价值都归零了。
2025-02-25 20:25 来自广东 引用
0

梅静静

赞同来自:

@如旅薄冰
小市值债进入到前十的持仓,如何在短期内调仓,每天卖一点再买一点么,每天这点交易量怎么换
所以流动性风险
集中持仓后若市场承接力不足,可能面临“买易卖难”的困境。

也不一定稳赚的,如果他出货大了,也就跌了。
可能跌了,也是他进货的机会呢。
2025-02-25 19:58 来自广东 引用
2

梅静静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muyeshancai

@更名了jxjx
这种监管要查吧?
人家只是大户,他用自己家人账号都买着屯下来,,就算有人来查了也不怕。他也没有操控股价,只是正常买入而已。
这个转债本是小市值,他屯着多了,剩余不多,其他人也会把这个转债炒起来,他再慢慢出。
2025-02-25 19:55 来自广东 引用
0

如旅薄冰

赞同来自:

@梅静静
L大说:“很多小市值可转债,大家的持有量都不多,所以,稍微不留神就可能进入十大持有人,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上市公司的公告里。所以呢,一定在年报或半年报前,及时的把持仓卖掉一些,或者分散到家里人的户上,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在公告里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那个L大的策略是买入小市值转债,其实他是大户,一直买,一直屯,当大部分都转债都屯在他手里了,变迷你债,稍微多一点交易,就涨得快了,他再慢慢出货。
1.标的...
小市值债进入到前十的持仓,如何在短期内调仓,每天卖一点再买一点么,每天这点交易量怎么换
2025-02-25 17:15 来自北京 引用
0

更名了jxjx - 分级基金好

赞同来自:

@梅静静
其核心是通过集中持有小市值可转债(尤其是低余额品种)形成控盘效应,利用流动性不足的特点推高价格后获利了结。
这种监管要查吧?
2025-02-25 16:39 来自山东 引用
0

梅静静

赞同来自:

@梅静静
L大说:“很多小市值可转债,大家的持有量都不多,所以,稍微不留神就可能进入十大持有人,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上市公司的公告里。所以呢,一定在年报或半年报前,及时的把持仓卖掉一些,或者分散到家里人的户上,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在公告里了。”从以上可以看出,那个L大的策略是买入小市值转债,其实他是大户,一直买,一直屯,当大部分都转债都屯在他手里了,变迷你债,稍微多一点交易,就涨得快了,他再慢慢出货。1.标的筛...
其核心是通过集中持有小市值可转债(尤其是低余额品种)形成控盘效应,利用流动性不足的特点推高价格后获利了结。
2025-02-25 16:25 来自广东 引用
0

joike

赞同来自:

@海敏说钱号
他是要薅羊毛,就是年化不止这点的,现在这个方法不行了,以前如果有人精通银行漏洞的话是可以,关键在于你知道几个银行这样的漏洞,当时互谅网银行繁荣的时候这些漏洞特别多,基本上找个4-6家左右应该可以做年化10%,而且没什么风险,只是操作起来很麻烦。
即便按照10%年化计算,也有6000万呢,也是天文数字。
2025-02-25 16:17 来自上海 引用
1

梅静静

赞同来自: zcgh

L大说:“很多小市值可转债,大家的持有量都不多,所以,稍微不留神就可能进入十大持有人,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上市公司的公告里。所以呢,一定在年报或半年报前,及时的把持仓卖掉一些,或者分散到家里人的户上,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在公告里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那个L大的策略是买入小市值转债,其实他是大户,一直买,一直屯,当大部分都转债都屯在他手里了,变迷你债,稍微多一点交易,就涨得快了,他再慢慢出货。
1.标的筛选:低余额+低流动性
L大选择的转债需满足“债券余额小”(通常低于2亿甚至1亿)且公募参与度低的特点。这类转债因市场关注度低、流动性差,少量资金即可引发价格大幅波动。
2.控盘与价格操纵
持仓集中化:通过持续买入将持仓量提升至接近流通盘的临界点(如进入前十大持有人),形成对筹码的实质性控制。
流动性陷阱:低余额转债的成交稀疏性使其成为“迷你债”,少量交易即可推高价格。
3.出货时机的选择
定期报告前调仓:为避免持仓暴露在上市公司公告中,需在财报披露前分散持仓至多个账户。
事件驱动退出:如临近转债到期(文献4的凯发转债案例)或发行人推动强赎时,借市场情绪高位出货。

只有流动性风险
集中持仓后若市场承接力不足,可能面临“买易卖难”的困境。
2025-02-25 16:12 来自广东 引用
4

热水泡泡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李明666 coding 星城学魔法

这个……作为L大的熟人,我能轻松的在一大片哭穷中,精准找到真实意思表达,我的阅读理解能力应该不错
2025-02-25 15:51 来自浙江 引用
7

rich

赞同来自: a1255315124 happysam2018 阴影下的猫 匹诺曹Y coding 邻居家的龙猫 sixuanzeng更多 »

@黎明已过
作为一个家里真正养过猪的人,这文章有个漏洞,以前农村养猪通常10个月到一年多,不可能一年养三轮。
没有错的,农村那个时候养猪就是养一对猪长到100多斤,然后同时养一对小猪,20-40斤左右的。等大猪长到200-300就卖掉,吃猪草养大的猪一般从30到2-300斤大约5-6个月(后来用饲料3个月出栏)。大猪卖掉小猪也就变中等100斤左右,然后再买一对小猪仔,所以一年三次
2025-02-25 15:48 来自江苏 引用
0

oranje

赞同来自:

文笔真好,看完颇有感触,感谢分享
2025-02-25 15:40 来自重庆 引用
0

一生水

赞同来自:

@gztom
二十年前就能拿到年薪30W,哎呀呀,电网YYDS
道听途说,而实际上确实是工资年年低,主要是奖金,二十年前也不会有三十万,我同学省级市级都,国网也没那么多,那时候差别不大。2000年左右北京的房子和县城的房子没现在这么大差距
2025-02-25 15:19 来自山东 引用
2

九月森林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XXWWJJ

我估计L大就是“黎明已过”
2025-02-25 15:14 来自上海 引用
0

GODSAVEME

赞同来自:

@黎明已过
文章里写清楚了怎么养,自己去看。就是同时养一大一小两只猪,每年养三轮。
是啊,所以和猪的生长期一年有什么关系?
2025-02-25 14:27 来自湖南 引用
0

a51205120

赞同来自:

@黎明已过
作为一个家里真正养过猪的人,这文章有个漏洞,以前农村养猪通常10个月到一年多,不可能一年养三轮。
6,70年代粮食喂的少,10个月很普通,但粮食不紧张后4个月是最普通的
2025-02-25 14:11 来自上海 引用
3

海敏说钱号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肥壮啃苹果 fdetert

@joike
按照万一一天的收益的话,也就是差不多年化3.65%,那么2万多收益就是2个小目标,卡叔没说时间,现金类资产现在的收益差不多年化能做到1.8%也算不错了,那就是4个小目标,不知道我算的对不对,这可只是现金类资产的,一般现金资产都不会超过10%......,40个小目标。。。。。
他是要薅羊毛,就是年化不止这点的,现在这个方法不行了,以前如果有人精通银行漏洞的话是可以,关键在于你知道几个银行这样的漏洞,当时互谅网银行繁荣的时候这些漏洞特别多,基本上找个4-6家左右应该可以做年化10%,而且没什么风险,只是操作起来很麻烦。
2025-02-25 13:56 来自上海 引用
2

酱油面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幸运钱

@黎明已过
作为一个家里真正养过猪的人,这文章有个漏洞,以前农村养猪通常10个月到一年多,不可能一年养三轮。
逢高卖出啊

有人喜欢养猪仔卖、有人喜欢买养了几个月的卖。。。。
2025-02-25 13:28 来自云南 引用
3

黎明已过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山的那边 九月森林

@GODSAVEME
养个孩子成人要十八年,不等于十八年只能养一个孩子
文章里写清楚了怎么养,自己去看。就是同时养一大一小两只猪,每年养三轮。
2025-02-25 13:24 来自上海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5-03-11 11:10
  • 浏览: 42408
  • 关注: 564
  • lizhensmile Fatdoy iamjiandelu hhl1987 milknet longjoe kikimeni ASC1975 珊珊牛牛牛 良小武拆 小九九你别跑 zyc95 jinjiehaohao 种树的小散 沐沐最丑 抓痒痒123 云开V月明 J28253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