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行主体的信用资质来看,可转债相较于普通信用债(包括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和定向工具)存在明显的信用下沉——普通信用债发行主体的评级主要为AAA、AA+和AA,而可转债的信用评级则普遍为AA、AA-和A+。但是,从违约情况来看,历史上可转债的违约数量远低于普通信用债。自2014年“超日债”违约以来,普通信用债的违约数量不断增多,截至2024年6月末,违约信用债数量已超过1000只,违约规模超过1万亿元。而可转债的违约事件较少,在已经退市的可转债中,除正邦转债(84.813, 0.00, 0.00%)、蓝盾转债、搜特转债(18.002, 0.00, 0.00%)、全筑转债、鸿达转债(42.120, 0.00, 0.00%)这5只可转债出现了正股退市或发行人破产重组情况外,其余大部分可转债的转股比例高于90%,发行人对未转股的部分进行了清偿。以上引用至《可转债信用风险剖析与转股化债可行性探讨》
结论:评级就是个笑话,不想还钱的债券才是好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