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申报里面有几个专项附加扣除。大家务必据实申报,如果你有虚假(瑕疵)申报,比如租房,比如赡养父母等等,今年比如抵扣了1年的房贷(比如1000*12),你认为你能抵扣,但是实际你没有满足条件不能抵扣。
如果10年后大数据倒查到这笔有瑕疵的申报,那么你的税和滞纳金(每天万五)可以让你几年全部白干了~
我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是偶的老妈2016年欠了个税1400块,截止今天累积滞纳金2600+个税1400,一共4000多。。。你托人都没用,系统卡死的,我还找了好几个税局的小卡拉米都无解。
税局不会主动提醒你,但是未来会在一个个关键节点给你惊喜的,比如你要卖房了,比如你要贷款,比如你换工作背景调查,比如你要作为良民润了~
如果10年后大数据倒查到这笔有瑕疵的申报,那么你的税和滞纳金(每天万五)可以让你几年全部白干了~
我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是偶的老妈2016年欠了个税1400块,截止今天累积滞纳金2600+个税1400,一共4000多。。。你托人都没用,系统卡死的,我还找了好几个税局的小卡拉米都无解。
税局不会主动提醒你,但是未来会在一个个关键节点给你惊喜的,比如你要卖房了,比如你要贷款,比如你换工作背景调查,比如你要作为良民润了~

0
同意楼主观点。
个税抵扣申报这么严肃的事情,要适可而止,要申报明确无误抵扣项,有疑问的就不要申报。否则惹出事情来会很麻烦。
再一个,如果出了什么事情,要及时处理,不要拖,越拖越麻烦。
前两年我就遇到一次,个税APP给我推了一个“温馨提示”,说我某年的某某抵扣有问题,要我重新确认。我找出政策依据反复核对,觉得我没问题。我就找了我们人资的同事,反映了这个事情。同事说她去跟税局沟通一下,看是什么情况。后来她给我说,沟通结果是我确实没问题,让我别管了。后面这几年我都是这么报的,没改,也没再说我有问题。
个税抵扣申报这么严肃的事情,要适可而止,要申报明确无误抵扣项,有疑问的就不要申报。否则惹出事情来会很麻烦。
再一个,如果出了什么事情,要及时处理,不要拖,越拖越麻烦。
前两年我就遇到一次,个税APP给我推了一个“温馨提示”,说我某年的某某抵扣有问题,要我重新确认。我找出政策依据反复核对,觉得我没问题。我就找了我们人资的同事,反映了这个事情。同事说她去跟税局沟通一下,看是什么情况。后来她给我说,沟通结果是我确实没问题,让我别管了。后面这几年我都是这么报的,没改,也没再说我有问题。

0
@ericlule
偶总的回复下~其实一共就4k,这点钱交学费真的很便宜。 偶本身就是财务工作,税务师证也有,以前还有注册两个字,现在没有了。不过这些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你真的在实操中你会发现你对接的人都是三脚猫的人员,比如柜台的小年轻比如专管员什么的,他们也是一知半解只懂得流水线工作~ 税务里面比较专业的还是稽查部,有幸和他们沟通过,确实在实操和专业性上都是OK的,但他们只服务于大企业大公司。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办,专业报税辅助行业大有可为?
从悲观的角度看,税收实...

2
ericlule - 满招损 谦受益
赞同来自: songbuting 、口口夕口木
偶总的回复下~其实一共就4k,这点钱交学费真的很便宜。 偶本身就是财务工作,税务师证也有,以前还有注册两个字,现在没有了。不过这些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你真的在实操中你会发现你对接的人都是三脚猫的人员,比如柜台的小年轻比如专管员什么的,他们也是一知半解只懂得流水线工作~ 税务里面比较专业的还是稽查部,有幸和他们沟通过,确实在实操和专业性上都是OK的,但他们只服务于大企业大公司。
从悲观的角度看,税收实质上就是经济调节工具,经济好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其乐融融。财政吃紧的时候,你就期待大数据这个天眼不要检索到你这个小卡拉米。老百姓能做的就是守规矩,在税收方面不要动歪脑筋,税法上的每一个条文、每一个字、现在想想都是非常有深意的。
从乐观的角度看,这次4k的学费对于低风险投资者来说真不贵,如果欠税的不是1400,如果不是8年被发现,而是18年被发现,如果不是在交易房产时被发现,而是税局大数据突然哪一天发个消息让你补税~
最后联想到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为啥都是虚增利润,为什么财务造假只是罚酒三倍~
从悲观的角度看,税收实质上就是经济调节工具,经济好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其乐融融。财政吃紧的时候,你就期待大数据这个天眼不要检索到你这个小卡拉米。老百姓能做的就是守规矩,在税收方面不要动歪脑筋,税法上的每一个条文、每一个字、现在想想都是非常有深意的。
从乐观的角度看,这次4k的学费对于低风险投资者来说真不贵,如果欠税的不是1400,如果不是8年被发现,而是18年被发现,如果不是在交易房产时被发现,而是税局大数据突然哪一天发个消息让你补税~
最后联想到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为啥都是虚增利润,为什么财务造假只是罚酒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