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看点:港股稀缺内分泌赛道龙头,核心产品商业化在即
3月13日,港股市场迎来一匹生物医药“黑马”——维昇药业-B(02561.HK)正式开启招股。作为港股首个专注内分泌治疗的创新药企,其核心产品隆培促生长素(Lonapegsomatropin)在中国已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受理,商业化进程箭在弦上。本文将深度解析其投资价值与风险。
一、公司定位:内分泌赛道的“破局者”
维昇药业成立于2018年,聚焦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PGHD)、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及软骨发育不全三大领域,采用反向NewCo模式,引入丹麦Ascendis Pharma的TransCon技术平台,实现国际创新技术本土化开发。目前公司尚无营收,但凭借接近商业化的核心产品,被市场称为“港股生长发育第一股”。
二、核心产品:长效生长激素的差异化竞争力
隆培促生长素(Lonapegsomatropin)
全球唯一与短效生长激素头对头试验中显示优效性的长效产品,每周注射一次,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漏针率降低86%)。
中国市场规模潜力:2023年国内生长激素市场规模达116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286亿元(CAGR 13.7%),长效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审批进展:已在美国、欧洲上市,中国BLA申请于2024年3月获受理,预计2025年中获批。若成功,将成为继金赛药业后第二款国产长效生长激素,抢占百亿蓝海市场。
管线储备
帕罗培特立帕肽(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中国3期试验中,计划2025年提交新药申请。
那韦培肽(软骨发育不全):中国2期试验完成,瞄准罕见病政策红利。
三、财务与估值:高增长预期下的风险博弈
亏损持续但收窄:2023年净亏损2.5亿元(同比减少13.6%),2024年前9个月亏损1.3亿元。现金流消耗较快,账面现金仅2.43亿元,未来或需融资。
估值争议:发行价68.44-75.28港元,对应市值76.96-84.65亿港元(约10亿美元)。相比2021年B轮融资估值10.3亿美元,溢价有限,但未商业化阶段仍需谨慎评估。
四、打新策略:激进者的“生死赌局”
优势信号:
基石占比近8成:安科生物、药明生物等产业资本加持,释放信心。
保荐人实力强:摩根士丹利+富瑞金融护航,历史项目首日上涨概率70%。
绿鞋机制护盘:15%超额配售权缓冲破发风险。
风险提示:
审批不确定性:核心产品BLA结果尚未落地,若延迟或失败将重挫股价。
市场竞争加剧:金赛药业已占据长效市场,后续特宝生物等竞品虎视眈眈。
现金流压力:若商业化不及预期,可能触发新一轮融资稀释股权。
申购建议:
激进投资者:可小仓位参与,博弈上市后审批利好催化。
稳健型投资者:建议等待产品获批及收入验证后再介入。
五、结语:生物医药的“冰与火之歌”
维昇药业-B的IPO是典型的高风险高回报案例:若核心产品顺利获批,有望复制“18A药企”商业化后的估值飞跃;但无收入、高亏损的现状也意味着波动剧烈。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在“创新药红利”与“破发陷阱”间谨慎权衡。
3月13日,港股市场迎来一匹生物医药“黑马”——维昇药业-B(02561.HK)正式开启招股。作为港股首个专注内分泌治疗的创新药企,其核心产品隆培促生长素(Lonapegsomatropin)在中国已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受理,商业化进程箭在弦上。本文将深度解析其投资价值与风险。
一、公司定位:内分泌赛道的“破局者”
维昇药业成立于2018年,聚焦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PGHD)、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及软骨发育不全三大领域,采用反向NewCo模式,引入丹麦Ascendis Pharma的TransCon技术平台,实现国际创新技术本土化开发。目前公司尚无营收,但凭借接近商业化的核心产品,被市场称为“港股生长发育第一股”。
二、核心产品:长效生长激素的差异化竞争力
隆培促生长素(Lonapegsomatropin)
全球唯一与短效生长激素头对头试验中显示优效性的长效产品,每周注射一次,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漏针率降低86%)。
中国市场规模潜力:2023年国内生长激素市场规模达116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286亿元(CAGR 13.7%),长效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审批进展:已在美国、欧洲上市,中国BLA申请于2024年3月获受理,预计2025年中获批。若成功,将成为继金赛药业后第二款国产长效生长激素,抢占百亿蓝海市场。
管线储备
帕罗培特立帕肽(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中国3期试验中,计划2025年提交新药申请。
那韦培肽(软骨发育不全):中国2期试验完成,瞄准罕见病政策红利。
三、财务与估值:高增长预期下的风险博弈
亏损持续但收窄:2023年净亏损2.5亿元(同比减少13.6%),2024年前9个月亏损1.3亿元。现金流消耗较快,账面现金仅2.43亿元,未来或需融资。
估值争议:发行价68.44-75.28港元,对应市值76.96-84.65亿港元(约10亿美元)。相比2021年B轮融资估值10.3亿美元,溢价有限,但未商业化阶段仍需谨慎评估。
四、打新策略:激进者的“生死赌局”
优势信号:
基石占比近8成:安科生物、药明生物等产业资本加持,释放信心。
保荐人实力强:摩根士丹利+富瑞金融护航,历史项目首日上涨概率70%。
绿鞋机制护盘:15%超额配售权缓冲破发风险。
风险提示:
审批不确定性:核心产品BLA结果尚未落地,若延迟或失败将重挫股价。
市场竞争加剧:金赛药业已占据长效市场,后续特宝生物等竞品虎视眈眈。
现金流压力:若商业化不及预期,可能触发新一轮融资稀释股权。
申购建议:
激进投资者:可小仓位参与,博弈上市后审批利好催化。
稳健型投资者:建议等待产品获批及收入验证后再介入。
五、结语:生物医药的“冰与火之歌”
维昇药业-B的IPO是典型的高风险高回报案例:若核心产品顺利获批,有望复制“18A药企”商业化后的估值飞跃;但无收入、高亏损的现状也意味着波动剧烈。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在“创新药红利”与“破发陷阱”间谨慎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