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有个公众号上说有一个简单的量化交易策略:10日低点买入法,赢率高达95%!看到有这么牛的策略当然要看看是怎么回事,到底是否靠谱。
公众号上说这个策略叫10日低点买入法,下面是具体策略:
买入条件
股票价格达到10天新低
股价位于50日和200日移动平均线之上
卖出条件(满足任一即可)
价格达到10天新高
价格跌破50日均线
持仓时间超过10天
看了之后第一感是觉得不太相信,于是拿来简单测一下,结果如下:
策略逻辑分析
该策略试图捕捉「中长期趋势向上,但短期超跌反弹」的机会,核心逻辑如下:
买入条件:股价处于50日/200日均线上方(中长期趋势向上)+ 创10日新低(短期超跌)
卖出条件:短期反弹(10日新高)或趋势破位(跌破50日均线)或时间止损(持仓超10天)
理论上,该策略在震荡上行市场中表现最佳,但在单边行情中可能过早止盈/止损。下面通过2018-2023年沪深A股全市场回测验证策略表现。
回测设置
数据范围:沪深A股(剔除ST/*ST/退市股/上市不足1年股票),2018/1/1-2023/12/31
手续费:双边0.15%(买入0.1%+卖出0.05%)
初始资金:100万元,单只股票最大仓位10%
数据源:AKShare后复权数据(已处理除权除息)
回测平台:Backtrader
关键指标结果
指标 策略值 沪深300同期
年化收益率 12.7% 3.2%
最大回撤 34.1% 40.2%
夏普比率 0.81 0.19
胜率 58.3% -
平均持仓周期 6.2天 -
总交易次数 4,728次 -
绩效细节分析
1. 收益分布
盈利交易:2,754笔(58.3%),平均收益率+5.1%
亏损交易:1,974笔(41.7%),平均亏损-3.8%
盈亏比:1.34(盈利交易平均亏损/亏损交易平均亏损)
熊市适应性差:2018/2022年仍出现亏损(尽管跑赢指数)
均线滞后性:2020年3月、2022年4月等急跌行情中频繁触发止损
小盘股偏差:75%的盈利来自市值低于100亿的股票,可能隐含流动性风险
貌似和95%相差很远,那要不选几个股票试试看,结果如下:
回测结果分析
基于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A股市场数据回测,使用平安银行(000001)、招商银行(600036)、中国平安(601318)、贵州茅台(600519)等10只代表性股票进行测试,得到以下结果:
总体表现
平均回报率:约23.5%(5年累计,年化约4.3%)
平均夏普比率:0.42(风险调整后收益适中)
平均最大回撤:18.7%(风险控制相对合理)
平均胜率:约45%(略低于50%)
策略优势
风险控制:由于有明确的止损条件(跌破50日均线),策略对风险控制较为有效。
趋势过滤:通过50日和200日均线筛选,避免在大趋势向下时入场,提高了交易质量。
机械化程度高:规则明确,容易执行,减少了主观判断。
策略劣势
胜率不高:平均胜率低于50%,依靠部分大盈利交易贡献整体收益。
持仓时间短:最长持仓10天,可能导致错过部分较长的上涨行情。
频繁交易:交易次数较多,会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
貌似还更差了。我只能认为,要不上面的策略95%的胜率是因为美股常年慢牛的关系,要不就是它是在英伟达,特斯拉等特定股票上测的的结果,当然公众号引流肯定是说的越夸张越好,可能我太较真了......
公众号上说这个策略叫10日低点买入法,下面是具体策略:
买入条件
股票价格达到10天新低
股价位于50日和200日移动平均线之上
卖出条件(满足任一即可)
价格达到10天新高
价格跌破50日均线
持仓时间超过10天
看了之后第一感是觉得不太相信,于是拿来简单测一下,结果如下:
策略逻辑分析
该策略试图捕捉「中长期趋势向上,但短期超跌反弹」的机会,核心逻辑如下:
买入条件:股价处于50日/200日均线上方(中长期趋势向上)+ 创10日新低(短期超跌)
卖出条件:短期反弹(10日新高)或趋势破位(跌破50日均线)或时间止损(持仓超10天)
理论上,该策略在震荡上行市场中表现最佳,但在单边行情中可能过早止盈/止损。下面通过2018-2023年沪深A股全市场回测验证策略表现。
回测设置
数据范围:沪深A股(剔除ST/*ST/退市股/上市不足1年股票),2018/1/1-2023/12/31
手续费:双边0.15%(买入0.1%+卖出0.05%)
初始资金:100万元,单只股票最大仓位10%
数据源:AKShare后复权数据(已处理除权除息)
回测平台:Backtrader
关键指标结果
指标 策略值 沪深300同期
年化收益率 12.7% 3.2%
最大回撤 34.1% 40.2%
夏普比率 0.81 0.19
胜率 58.3% -
平均持仓周期 6.2天 -
总交易次数 4,728次 -
绩效细节分析
1. 收益分布
盈利交易:2,754笔(58.3%),平均收益率+5.1%
亏损交易:1,974笔(41.7%),平均亏损-3.8%
盈亏比:1.34(盈利交易平均亏损/亏损交易平均亏损)
- 卖出触发统计
卖出条件 触发占比
10日新高 43.6%
跌破50日均线 29.1%
持仓超10天 27.3% - 年度表现
年份 策略收益率 沪深300收益率
2018 -9.2% -25.3%
2019 +31.5% +36.1%
2020 +28.7% +27.2%
2021 +18.4% -5.2%
2022 -5.1% -21.6%
2023 +14.3% -11.4%
核心问题诊断
过短持仓周期:58%的交易在5天内平仓,容易错过主升浪
熊市适应性差:2018/2022年仍出现亏损(尽管跑赢指数)
均线滞后性:2020年3月、2022年4月等急跌行情中频繁触发止损
小盘股偏差:75%的盈利来自市值低于100亿的股票,可能隐含流动性风险
貌似和95%相差很远,那要不选几个股票试试看,结果如下:
回测结果分析
基于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A股市场数据回测,使用平安银行(000001)、招商银行(600036)、中国平安(601318)、贵州茅台(600519)等10只代表性股票进行测试,得到以下结果:
总体表现
平均回报率:约23.5%(5年累计,年化约4.3%)
平均夏普比率:0.42(风险调整后收益适中)
平均最大回撤:18.7%(风险控制相对合理)
平均胜率:约45%(略低于50%)
策略优势
风险控制:由于有明确的止损条件(跌破50日均线),策略对风险控制较为有效。
趋势过滤:通过50日和200日均线筛选,避免在大趋势向下时入场,提高了交易质量。
机械化程度高:规则明确,容易执行,减少了主观判断。
策略劣势
胜率不高:平均胜率低于50%,依靠部分大盈利交易贡献整体收益。
持仓时间短:最长持仓10天,可能导致错过部分较长的上涨行情。
频繁交易:交易次数较多,会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
貌似还更差了。我只能认为,要不上面的策略95%的胜率是因为美股常年慢牛的关系,要不就是它是在英伟达,特斯拉等特定股票上测的的结果,当然公众号引流肯定是说的越夸张越好,可能我太较真了......


0
hzhdj
- 2001年9月开始股票交易,03年外汇,04年期货,一路亏到2007年,2008年期货开始持续盈利,2014年开始垃圾债券交易,2019重点可转债!2020从重仓可转债转到股票,2021误入中国地产债!目前,90%财富被民企地产债收割!
想到这个策略的人,大概率是陷入了一种歧途无法自拔,,,做过量化的人都会掉入这种陷阱里,,,,就算真有效果,你去做的时候也很难坚持的,祝楼主成功。

3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春秋战国 、ASC1975
充分说明,不管标的物,只看k线的上下翻飞来决定买卖,是绝对不靠谱的。
即使选了优质标的,例如招行,然后看k线进行买卖,也是结局凄惨。
即使选了优质标的,例如招行,然后看k线进行买卖,也是结局凄惨。

4
赞同来自: lucylv 、happysam2018 、秋风客 、wangyang661
这种目测在熊市就是95%失败率的样子,你还这么认真。
当然,理论上失败率这么高可以做空。
其实,任何有效策略的胜率都在35-65之间。
所以95/90/85/80都是一眼假,75的可以研究一下。
当然,理论上失败率这么高可以做空。
其实,任何有效策略的胜率都在35-65之间。
所以95/90/85/80都是一眼假,75的可以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