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来看,拥有500万现金,通过合理的投资理财,能够轻松实现年化20万以上的收益。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这样的收益率相当可观,相当于每月有稳定的1.67万被动收入,足以应对大部分生活开销,并为未来规划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相比之下,即使拥有清北这样的顶尖学位,步入社会后,起薪虽高于一般水平,但往往也难以达到年入20万的两倍,即40万以上。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清北毕业生平均年薪虽处于较高水平,但也受行业、职位、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且初期收入与500万产生的稳定现金流相去甚远。
更深入地剖析“鸡娃”教育投入与回报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为了让孩子跻身清北等顶尖学府,家庭往往倾注大量资源,包括时间、金钱和精力。从早教班到各类辅导,从兴趣培养到海外游学,这些费用累积起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然而,毕业后,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即使是清北毕业生,也难以保证在短时间内收回全部教育成本,更别提实现超额回报。学历,这个曾经被视为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门,在AI时代正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
据《202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虽然名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仍具有一定优势,但优势正在逐渐缩小。同时,AI技术的广泛应用,正重塑各行各业的格局,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深刻变化。那些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受市场青睐。这意味着,单纯依靠学历,已不足以应对未来职场的挑战。
综上所述,在AI时代,500万现金与清北学位的抉择,不仅仅是经济收益的对比,更是对未来职业发展、个人能力培养及教育投资回报等多维度考量的结果。学历固然重要,但它不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注重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适应未来职场需求的能力培养。或许,将500万用于自我提升、创业投资或多元化资产配置,会比单纯追求一个学位,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可能性。学历并非无所不能,理性规划,方能赢得未来。
注:文中数据仅为示例,具体数值可能随时间和市场变化而有所不同,请以最新数据为准。

拿几年前的情况类比现在,理由不再充分了
- 社会大众都喜欢造神,觉得清北的学生就不食人间烟火,但大家都要吃饭拉屎的。
- 学历贬值是大趋势,一个是高校扩招,第二个是人才确实不稀缺了。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是百废待兴,哪哪都缺人,你有个大学文凭那上去就能给你做领导。现在已经过去快50年了,好岗位早就被分得七七八八了,没有那么多闲差给学生挑三拣四。
- 个人努力远远比不上时代趋势,赶在经济发展的好时候,赚钱自然容易。这么多年了,经济成熟,还有多少机会给你逆天改命,只能说难,概率越来越小。
- 一个好的家庭背景,远比只有一个学历的子女重要得多,我这里就不作隐喻了。
- 一千万能让一个普通家庭过得很好了,回到最开始的背景 1. 清北本科+计算机电子热门专业+小镇做题家+父母农村存款不超过20万+无法提供一线城市首付2. 地级市末流(衢州学院,丽水学院这种)本科+生环化材天坑专业+父母可提供1000万支持;只要不碰违法的勾当,1000万足以让人过上舒服的余生。而就算读了清北,父母生个病子女又要打工就嗝屁了。

这个问题和很多人问,一个LV包包5万块,值不值一样的。清北的学位如果真的能标价,标价500万我相信是大有市场的。一方面,学校从保证整体生源质量角度出发,即使标价500万,也只会占整体学生量的少部分(10%顶天了);另一方面,有太多需要清北学位但是不需要靠清北学位去找工作的家长了。供给有限,需求大量,明显是供不应求。再讲一个我的亲身经历。我女儿马上要升高中了,她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要考上上海的顶级...冷知识,目前emba基本在50-70万之间。*

赞同来自: 蔚蓝新都 、kevinli8215 、达尔查斯
所以,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会选择清北,毕竟意味着无限可能。

换个思路,500万可上清北,上不上?1. 家庭条件不一样,选择肯定不一样。2.对于很多本科去国外读的,应该愿意选择上清北。(特别是高中就出国读的)主要取决于家庭条件。有钱家庭可以买包买车,如果有清北的文凭,也是会买的。都属于消费行为,只要清北愿意卖,肯定有消费者。

500万的本金,只需要年化4%就能实现年入20万,而年化4%,现在就平均买入港股的工农中建四大行,永远持有吃股息,就可以轻松达到,未来随业绩增长可能还会逐年提高;那么对于普通资质的人来说,有了这个资产打底,人生将会活的非常自在,想做点什么事,就用每年的股息去做,做败了第二年股息又来了,不想做,那就游山玩水,快活一生;顶,范文忠公千古。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总有一些天赋异禀,并心怀天下的人,思考的不是自己要赚...

这样对比吧。毛师这个论述太高了,膜拜。
清北本科+计算机电子热门专业+小镇做题家+父母农村存款不超过20万+无法提供一线城市首付地级市末流(衢州学院,丽水学院这种)本科+生环化材天坑专业+父母可提供1000万支持
选哪个?

赞同来自: 达尔查斯 、陈晨Cheney 、蒙蒙飞絮222 、一江一海一路 、好奇心135 、 、更多 »
大家注意到楼主提到的这点啊。500万的本金,只需要年化4%就能实现年入20万,而年化4%,现在就平均买入港股的工农中建四大行,永远持有吃股息,就可以轻松达到,未来随业绩增长可能还会逐年提高;那么对于普通资质的人来说,有了这个资产打底,人生将会活的非常自在,想做点什么事,就用每年的股息去做,做败了第二年股息又来了,不想做,那就游山玩水,快活一生;
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来看,拥有500万现金,通过合理的投资理财,能够轻松实现年化20万以上的收益
清北容易还是年化20%理财容易呢?未来的函数,清北,拿钱培养未来的考分。
各位衡量一下。不同领域,怎么比?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总有一些天赋异禀,并心怀天下的人,思考的不是自己要赚多少钱,而是想要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创造价值,改造世界,那么他们就会选择进入国家顶级的学府,去学习最先进的科学知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去改造世界,同时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也远远不是区区500万所能比的了的。


毛之川
- 只在集思录和雪球注册了账户,其他平台打我着名号的皆为骗子!
你想多了,1000个选清北的绝对不是理性人,毫不犹豫选1000万这样对比吧。
- 清北本科+计算机电子热门专业+小镇做题家+父母农村存款不超过20万+无法提供一线城市首付
- 地级市末流(衢州学院,丽水学院这种)本科+生环化材天坑专业+父母可提供1000万支持
选哪个?

magelfly
- 股票、基金、期权、期指全都做
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来看,拥有500万现金,通过合理的投资理财,能够轻松实现年化20万以上的收益
清北容易还是年化20%理财容易呢?未来的函数,清北,拿钱培养未来的考分。
各位衡量一下。不同领域,怎么比?


这个问题和很多人问,一个LV包包5万块,值不值一样的。留在北美的话,多大可能比复交还更好些,如果想要回国发展的话,纯刷简历的话,在HR那里还是没法和复交比。不过这个问题,本质上是资源不一样,选择也自然不一样。
清北的学位如果真的能标价,标价500万我相信是大有市场的。一方面,学校从保证整体生源质量角度出发,即使标价500万,也只会占整体学生量的少部分(10%顶天了);另一方面,有太多需要清北学位但是不需要靠清北学位去找工作的家长了。供给有限,需求大量,明显是供不应求。
再讲一个我的亲身经历。
我女儿马上要升高中了,她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要考上上海的...

清北的学位如果真的能标价,标价500万我相信是大有市场的。一方面,学校从保证整体生源质量角度出发,即使标价500万,也只会占整体学生量的少部分(10%顶天了);另一方面,有太多需要清北学位但是不需要靠清北学位去找工作的家长了。供给有限,需求大量,明显是供不应求。
再讲一个我的亲身经历。
我女儿马上要升高中了,她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要考上上海的顶级四校还是有难度的,我在我的投资主贴里也写了参加自招被虐的经历。我也想做一个Plan B,就考察了一下国际学校路径。毛估估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合计500万人民币。像我们这种成绩的,上国际高中只要不是太拉胯保底多大吧。多大在国内对标复交这级别吧。当然,如果你想去更好的学校或者更好的专业,就需要更加努力了,成功系数也比在一个体制内市重点高中上复交的概率高。
500万人民币,作为总资产就这么多的穷B,一下子就打住了,还是老老实实走国内路径吧。孩子如果真不行,500万给她,也不用买房子,稍微学学理财,吃喝不愁了吧。
同样的我同学,上海几套房,总资产5000+吧。小孩子比我女儿大三岁,初升高成绩不理想,估计上体制内市重都很难,就毫不犹豫的走了国际路径,今年已经被多大录取了。她如果走体制内,211估计是极限,大概率是一个普通本科。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总成本算50万吧。
比较下来,是不是一个复交就差不多450万了?

假如:要求太高了:漂亮善良知书达理 , 还得她肯做自己的老婆而不选条件更好的优质男?
在“500万”与“漂亮善良知书达理的女生做老婆”中间你们会选择500万还是后者?
对于个人,只要善良一条就心满意足了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说得好。补充1下弟弟:皇帝要是砍柴,用的肯定是金斧子吧?哥哥:这算啥?皇帝2口子天天吃牛肉卷大饼,面条想怎么放香油都可以假如:
在“500万”与“漂亮善良知书达理的女生做老婆”中间你们会选择500万还是后者?

个人情况:30出头,西南小县城出生,本硕都在问题的学校里,毕业后在互联网现金流部门做技术,北京打工,至今6年。
只考虑打工,按照对周围同学的观察,相同背景下一般在32岁、或者说工作7年左右能有机会打工工资积累到500w(发到银行卡的口径,没有扣除生活费,也看个人的努力程度、升职速度和公司发展,这里说的就是一线均值吧)。如果买房,结合父母赞助或者另一半的努力,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点还完第一套房的商贷(还有公积金贷),开始给自己上难度,生育或是换房
个人更激进一些, 17年以来一只炒大饼,今天川普上台后账户大幅缩水,缩水到比500万少一点,正好算法同时满足问题里的两个条件...
现实中不太存在这么个二选一的问题.. 除非大富大贵(富的话得富成奶茶那种、自己学习不行但是能体操特长运作进去),不然上学确实天赋更重要。至于钱的问题,完全是另一个维度,太多远远不止500w的人,也不少顶级学校出身但是物欲不强的。但总的来说,在这个时代,因为500只是北京的半套房(或者一套较差得上车盘),所以稍微断言一下,如果是很看重钱方面的同学,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规划,凭借职场、婚姻、外快等方式,应该是有的
总的来说,大概学校加上足够的努力和一定的认知、赚到500w的几率不少。但反之基本看命,和钱没关系

如果在清北的头脑与500万两者中去选,我选清北。如果只是的一般头脑,但是有机会去上清北,我选500万。如果头脑一般,情商也不高,去上清北,也是在鄙视链的末端。确实,大部分人缺的不只是上清北的机会,而是上清北的能力


哦,可能是现在扩招了吧,我们那个年代,考上985的,在同龄人里至少是前5%的。你是对的,无论如何985都不是普通人。最新数据985一年录取19万,1000万考生,1.9%的比例。放到全国人口,有985学历的家庭绝对不到1%

500亿还是可以换的吧?绝大多数985能力的人,离500亿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有钱人之所以能赚到钱,是因为认知能力都到位了,钱在他们手里使用效率更高,能创造更多的价值,钱是自然而然的汇聚到他们手里的,钱到了一定的数量级,再多一些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如果说用钱来剥夺掉这种认知和能力,那失去了很多生活的乐趣,再多的钱也就是一个数罢了。

赞同来自: yanglightni 、meizhoubao77 、LuckyTiger 、neverfailor 、maverickshao 、更多 »
选500万的人肯定是以钱为第一目标,然而上了清华北大的人,毕业后未必把钱看做人生第一目标。他们中有一部分会宁可少赚点,也要去追求其他的理想。这个角度是选500万的人不可能理解的。

这种问题要把交换的内涵定义清楚,是500万换文凭,还是500万换能力,答案是不同的。500亿还是可以换的吧?绝大多数985能力的人,离500亿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如果是500万换清北文凭,那肯定是要500万啊。复读一年,再考个985应该没有问题。
如果是500万换清北能力,那肯定是要能力。500万换985的能力也不干。985能力包括哪些? 强烈的好奇心、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极致专注度。这些东西都是无价之宝,是一个人立身之本,别说500万,500个亿也不换。有了能力...

现在就算扩招了,考上985的也不会超过3%。问题是出了校门进入社会,985的平均收入并不算很出挑。根本谈不上脱离普通人的范畴。哦,所以还是对普通人的定义存在差异。您是看收入,我是看升学情况。

资水 - 弱弱少年郎,徘徊江边岸,水急人声远,一跃渡资江!
赞同来自: 一直变富 、巴木 、xdchenxi 、zengerren 、作手十一 、 、 、 、 、 、 、 、 、 、 、 、 、更多 »
如果是500万换清北文凭,那肯定是要500万啊。复读一年,再考个985应该没有问题。
如果是500万换清北能力,那肯定是要能力。500万换985的能力也不干。985能力包括哪些? 强烈的好奇心、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极致专注度。这些东西都是无价之宝,是一个人立身之本,别说500万,500个亿也不换。有了能力,赚钱不是理所当然的么,500万算个球啊。

哦,可能是现在扩招了吧,我们那个年代,考上985的,在同龄人里至少是前5%的。现在就算扩招了,考上985的也不会超过3%。问题是出了校门进入社会,985的平均收入并不算很出挑。根本谈不上脱离普通人的范畴。

确实还是普通人。因为28法则里面,0-20%以上才不算普通人。中产,中流985,一年赚20多万30多万,就是一个华师大毕业做老师的水平。哪怕你是80%里面的顶层,也就是普通人。普通人的概念不是中位数50%。实际上10%以上分位才有可能不算普通人。就这,中国都有1.5亿人。哦,可能是现在扩招了吧,我们那个年代,考上985的,在同龄人里至少是前5%的。

fireflyming
- 保持谦卑,向往自由。
因为你在河北,贴主在北京。 河北不需要学区房, 北京需要啊,所以你们观点不在一个频道上的:)北京也不用500w。值不值得投资,前提是娃有潜力,他自己知道努力。
23年,我同学中的孩子中有2个进了清华。一个是高中阶段信息赛进了国家队30人集训名单,被破格录取;另外一个是小学时被清华附点招,7年高强度学习下来,高考成绩700多,出分的当天下午就去清华签了协议。具体花钱多少不知,但是个人觉得18年下来(从幼小算吧)肯定不止50w。
我家也是同年考,期间也弄过信息赛,当初学而思的老师非常看好,但是自己没坚持,学完C++就退课,然后算法自己学,但是完全打酱油状态。疫情期间,网课不上。高三上学期一对一查漏补缺差不多15w补课费。最后走了一个中流211。自己恨自己没坚持学信息赛,要不然强基可以进个985。
按楼主的假设,娃要是有潜力的话,完全可以500w+清北学位,成本就是期间500w的投资收益。要是没潜力,也别逼孩子,快乐最重要。

感觉家庭中产,中流985,真不能算普通人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确实还是普通人。因为28法则里面,0-20%以上才不算普通人。中产,中流985,一年赚20多万30多万,就是一个华师大毕业做老师的水平。哪怕你是80%里面的顶层,也就是普通人。普通人的概念不是中位数50%。实际上10%以上分位才有可能不算普通人。就这,中国都有1.5亿人。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就是正常考考不上清北,最多中流985,家庭一般中产):感觉家庭中产,中流985,真不能算普通人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
如果给一个清北的学位,同时赋予我配得上清北学位的才能和智商,那的确和500万有一拼;
但如果仅仅是个学位,人还是普通人,那完全不值500万。

楼主问的有问题,肯定没人白给五百万,也没人白给清北学历我见过的上清北的,没有一个是住学区房或者请一对一补课的。
问题改一下,给孩子教育投资500万,比如买一套学区房,买的时候800万,卖的时候只能卖500万,少的300万就等于给教育投入的成本,比如请一对一的特级教师补课,比如送孩子参加游学班或者交换生
总之500万花出去了,可能让孩子上清北也可能上不了清北,家长愿不愿意花500万鸡娃,换一个让孩子上清北的可能性,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了

这个帖子在这个时候再次拿出来,还是有意义的。我最近也越来越感到,在AI时代,高校的地位已大不如前。以前,高校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然鹅现在,像AI、机器人和智能驾驶这种当红辣子鸡,高校也是旁观者,老师也是去网络上找点东西整理整理给学生上课,变得跟中学类似。现在是整个高校地位的下降,清北也一样不能幸免。你这个观点让人想起CCTV


风长宜
- 投资是一场修行
赞同来自: fengqingsky 、happysam2018 、超级怂人全靠蒙 、newbison
所以啊,清北就一定有很大的光环吗
肯定选500万啊

赞同来自: Lee97 、明园 、火焰宝山 、happysam2018 、古都独行 、 、 、更多 »
家里要是钱多无所谓,鸡娃是锦上添花
家里要是没钱就别硬鸡娃,还不如给娃留点钱
不用把清北神化了,一年毕业那么多人,有几个能称为顶尖人才的?
大多数清北也是普通人,毕业出来也就是混个朝九晚五的工作
余杭区街道办事处,清一色的清华北大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5825992947588146&wfr=spider&for=pc

赞同来自: 爬坡上坎 、Restone 、等待等待牛市 、奇迹002 、山野v村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如果你挺有钱,存款5000万以上,就算花500万买个清华上上又如何?
如果你就是个普通家庭,给孩子100万买房首付都困难,为啥不拿500万,然后上个普通大学?
普通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500万很好赚,以为上了清华毕业两三年就能赚回来。

我哪是什么大师啊。就是一个普通大叔。跟大叔您差不多,我多个大学文凭,没有房子,没有黄金,资产都在股市。
年轻时在某央企干过,最初是车间工人,后来托关系调进办公室,只是小职员,
离职后干过一段时间小生意(其实离职前就已经在干小生意了),
后来不干生意了,经人介绍到某小私企干过一个部门的主管,
前几年,被解聘了,就失业了,
由于年龄大了,文化程度又低,连大学都没有读过,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工作,
所以就这样被动的失业在家成为了一个所谓的职业投资者,
目前的生活确实逍遥自...
不知道如何能让孩子不折腾败家。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kwok 、luckzpz

赞同来自: 塔塔桔 、wszq 、夜路沙冷 、光翟 、丢失的十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大师现在就是过得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吗?如何判断子女能否同样做到这一点呢?我哪是什么大师啊。就是一个普通大叔。
年轻时在某央企干过,最初是车间工人,后来托关系调进办公室,只是小职员,
离职后干过一段时间小生意(其实离职前就已经在干小生意了),
后来不干生意了,经人介绍到某小私企干过一个部门的主管,
前几年,被解聘了,就失业了,
由于年龄大了,文化程度又低,连大学都没有读过,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工作,
所以就这样被动的失业在家成为了一个所谓的职业投资者,
目前的生活确实逍遥自在,毕竟不用上班,不过也挺无聊。
现实中的资产配置跟我前面举的例子也差不多,也是黄金,住房,可转债,
我以前(主要是2015到2020)买了很多投资金条,
主要是中国黄金的投资金条和工商银行的如意金条。
黄金ETF518880是最近两三年才开始配置了一些。
目前不打算提高黄金持仓比例了,目前大概是7分之一左右(包括实物和etf),也不打算卖出。
主要是用来预防恶性通货膨胀或者人民币突然的急剧贬值,但愿永远不会发生,
就当是传家宝了。
住房早已经买了,而且是全款买的,所以也没有房贷压力。
不过已经是老小区旧房子了,好在交通很方便,学校,医院也都很近,
所以老房子也挺让我满意,
除了住房和黄金,主要资产就是可转债,
130以下择优逢低买进,不追高,摊大饼分散持有,
但也不是每只都买,信用风险大的就回避,
130以上分批卖出,主要是卖在150上方,达不到就等强赎或到期(或者分仓到其他更好的转债)
现实中基本就是这样。资产不算住房也早已经超过100万了,不过还没有达到500万,短期内达不到。
也不敢乱花钱,每年的投资收益只能拿很少一部分来应付生活开支,
大部分收益还是必须用于再投资,否则无法对冲未来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
所以100万到500万这个区间的投资者,只能勉强算是达到初步的逍遥自在状态,
并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生活还是要勤俭节约,不能追求奢侈的生活。
至于你说如何判断子女能否做到,这就懒得去操心了,
不求有大本事,不要败家就行了。
就算没有本事挣大钱,
只要别大手大脚乱花钱,
省着用,守住家业,满足于粗茶谈饭的生活,
安安稳稳的自由自在的过一辈子,其实也算是一种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