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美把每个可能给螃蟹洗澡的池子都封了,那么他们到底打算从那里买商品呢?不会真的想自己干制造业,苦哈哈的踩缝纫机或者打螺丝吧?老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接受电视采访时就描述了美国红脖子们进厂拧螺丝造Iphone手机。然后国外网友出了各种梗图

美丽国之所以是全球霸主,是因为过去无人能敌,他说的就是金科玉律,是准则,随他需要解释准则,他可以说雪是白的,但当有需要的时候,可以解释为雪是黑的,随他愿意,没人敢说不。过去中国也是说不的吧?
但这个是过去式,老美现在虽然仍然是霸主,但力道已经弱很多了,手下的人已经不怎么听他使了
他现在要向全世界收税,如果在过去,没有一个人敢说半个不字,但现在还有这个控制全球的能力吗?
肯定没有。
可能有人说,你怎么就敢断定老美年老体弱...

美丽国之所以是全球霸主,是因为过去无人能敌,他说的就是金科玉律,是准则,随他需要解释准则,他可以说雪是白的,但当有需要的时候,可以解释为雪是黑的,随他愿意,没人敢说不。美国人也是分阶层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高高在上玩金融收割,就是现在苦哈哈干累活的人也不少,他要回流的是那些利润高的高端制造;至于加关税能不能让高端制造回流,那就先走起来再看,无论如何,政府先收割一波再说。
但这个是过去式,老美现在虽然仍然是霸主,但力道已经弱很多了,手下的人已经不怎么听他使了
他现在要向全世界收税,如果在过去,没有一个人敢说半个不字,但现在还有这个控制全球的能力吗?
肯定没有。
可能有人说,你怎么就敢断定老美年老体弱...

赞同来自: alongside 、匹诺曹Y 、horizon668 、好奇心135 、isabelle0928更多 »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将进出口关税税率固定为“值百抽五”(即5%),清政府不得自行调整税率。这一低税率远低于此前实际税率(如茶叶原税率约12%),极大削弱了关税保护作用。怎么就不是冲着中国来的?转口贸易从东南亚和弯弯走的可不少,你觉得这些东南亚国家能和美国之间产生这么高的顺差是怎么来的?比如中国生产的钢材,通过某弯弯贸易公司出口到加拿大,再在加拿大切割,钻孔变成半成品,再出口到美国。直接出口到美国直接加200%各种税费,肯定卖不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进一步细化关税条款,规定外国商品在缴纳5%进口税和2.5%的子口税(即内地通过税)后,即可在中国内地自由流通,无需再缴其他税费。
列强通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压着清政府降低了关税,看似是清政府吃...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JiangSH2020 、lt3315 、xiuzhenxw 、夏天的夏天 、 、更多 »
但这个是过去式,老美现在虽然仍然是霸主,但力道已经弱很多了,手下的人已经不怎么听他使了
他现在要向全世界收税,如果在过去,没有一个人敢说半个不字,但现在还有这个控制全球的能力吗?
肯定没有。
可能有人说,你怎么就敢断定老美年老体弱?
很简单,当一个一直坐空调房拿高薪的人,有一天他突然说他愿意去地盘扛水泥扎钢筋赚钱,你会有什么想法?肯定是这人工作丢了,迫于压力只能去搬砖
同理,老美玩金融收割已经玩出瘾来了,来钱快,轻松,按几下键盘就能收割全世界,那里会去做那些又脏又累的制造业?开玩笑吗?所以制造业差不多在美绝迹了,现在突然间说要求制造业回流,你不觉得很不寻常吗?如果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你要一个千娇百媚的小姐去工地扛水泥,可能吗?

赞同来自: m300126 、渴了可乐 、tigerpc 、小镇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进一步细化关税条款,规定外国商品在缴纳5%进口税和2.5%的子口税(即内地通过税)后,即可在中国内地自由流通,无需再缴其他税费。
列强通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压着清政府降低了关税,看似是清政府吃亏了是吧?
但实际上,因为由列强(英国人赫德,上过初高中历史的都知道吧)控制的大清海关的高效和廉洁(相对清政府而言),清政府收取的关税逐年上涨,1861年清政府海关税收490万两,1911年增至4300多万两。关税逐渐成为清政府重要收入,清末时关税占财政总收入比例高达30%。
历史届有一个说法,大清本来在太平天国时就差不多触发王朝周期律了,但是硬靠列强控制的关税续命了50年。
说完了古中,再说说今外。
川普上台后要MAGA,重要的一个手段或者说目标是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采取了给企业和个人减税的政策,同时还要给企业很多补贴。
虽然绿纸是印出来的,但是有美联储和政府债务上限的压力,也不是川普随便敲键盘几个零这么简单的。
这一边减税、一边补贴,巨大的财政缺口怎么处理呢?
川普就想到了关税。美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2024年进口总额高达4.11万亿美元,按照川普增加的关税税率(根据惠誉分析,新关税将使美国平均关税率从2024年的2.5%飙升至22%),美国每年更够增加关税收入8015亿美元。
有了这每年8000多亿美元,川普就能大展拳脚了。当然,这8000多亿里面,川普自己和身边的亲信也能分不少。
美国也讲师出有名。为了增加关税,川普就找了一个外贸逆差的借口。
这个借口有多荒谬已经有无数人分析过了,借口嘛,本来就禁不起推敲。
只要能让美国老百姓认为增加关税是符合美国利益的,不是苛捐杂税就行。
川普虽然不是传统政客,但人家既不是傻子,也不是疯子,不要过于把川普想简单了。
再回到题目,美国对中国征收高关税,对中国经济有任何影响?
美国新增关税的绝大部分将由美国国内消费者负担,其他国家该怎么生产就怎么生产,保持离岸价格不变就可以了。
本来这个关税就不是冲着中国来的,否则无法解释针对东南亚、台湾都能征收高关税的行为。
至于我们为什么不配合川普演戏,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天能动力是港股通标的
天能和超威两家基本占了电动自行车的铅酸蓄电池的80%市场。
重点:纯内需股、今年可能只有4PE、未来持续加大的消费刺激受益者、市场看法转变
1.短期催化剂:受政府补贴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的有利影响,天能动力今年业绩应该至少恢复到正常年份,只有4PE。而这两年港股通标的大部分已经涨到6pe以上的估值水平。如果按6pe的平均估值水平,天能年内有50%的涨幅想象空间。
2.中长期催化剂:受关税战的影响,我国中长期很可能进入持续降准降息周期,存款和理财的预期收益可能进入0-2%区间。那么高股息股票,视公司的质地和可持续经营寿命的预期,平均给12-25pe的估值是合理的。随着市场对天能看法的转变,天能估值有望提升到15~25pe以上的估值,有4-6倍的上涨空间。
10年前,市场就在担忧天能和超威两家的二轮车铅蓄电池会被锂电池取代,
结果到电动自行车店里面,发现目前已经有能跑上百公里甚至200公里的高端铅酸电池组了,但是配置这种电池的顾客不多,就因为贵了几百块。
这是由电动自行车的客户群体决定的,他们觉得目前跑70-80公里的电池用于日常市内通勤就够用了,不多费那个钱。更别提更贵的液态锂电池和还没有影子的固态锂离子电池了。恐怕大部分是快递小哥专用。
所以那些从10年前就开始担忧锂离子替代铅电池,现在又担忧固态锂离子电池替代铅电池的投资者,需要想一想,会不会未来几十年里,铅酸电池仍然是电动自行车的主导能源。就好像至今家庭的遥控器还在用干电池。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m300126 、白金牛 、Belketh 、RiverToSea 、 、 、更多 »
苹果产业链会瓦解,华为产业链会加强。
苹果产业链的中国公司肯定要损失,华为产业链的中国公司肯定是受益者。
对于美国来说,铁锈带地区衰落的实体产业,得到喘息。对于东西海岸的金融和科技行业是一个噩耗。美国只有10%劳动力的从事第二产业,80%多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
对于中国来说,只要减少996,产能过剩不是一个大问题。
随着老龄化,需要大量劳动力转向养老服务业转移,生育率持续降低,可提供劳动力数量也会不断减少。高校扩招后,年轻一代受教育水准普遍提高,多数人也不愿意从事打螺丝的工作。
目前产能过剩只是暂时,大约有40%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50多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
就是没有外部加挣关税的因素,沿海城市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内迁、外移,是一个必然过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需要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也需要升级换代(电动汽车带来产业升级和半导体的国产替代)。
美国要把第三产业劳动力转向第二产业劳动力,难度要比中国大的多。
川普的票仓主要来自铁锈带,也只能这么做。
未来如果更换总统,川普的政策是否延续性,就不好说了。

赞同来自: TheQuietNomad 、Lawyer王 、水穷云起时 、horizon668 、黎明已过 、 、 、 、 、 、 、 、 、 、 、 、更多 »
低端制造业一共也就10%上下的利润,20%关税买卖双方一人一半,利润就打没了。
终端制造业利润20%-30%,卡到46%一人一半,又打没了。
天天鼓吹制造业大国!这会儿几亿人的饭碗说丢就丢了,却不鼓吹了。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JiangSH2020 、chuxingfei 、stylexf 、skyblue777更多 »
---- 好多小国已经跪了,说实话,这个贸易战对身处制造业的我打击还是很大的,本来行业就不景气,这次真是雪上加霜。贸易战对我们伤害肯定很大,毕竟第一大客户几乎没有了.但是小国跪不跪的也没啥意义,因为特朗普不是要求小国跪,是要求消除逆差,这些小国哪有那个能力买那么多美国的产品?所以最终有可能会形成两套体系,我们和其它国家的一套,其它国家和老美一套,用原产地严格隔开.

赞同来自: 乐鱼之乐 、skyblue777
给越南加关税46%,是因为大量中国企业通过越南转口贸易规避关税。现在打补丁。并不会,一个是特朗普加税是普加,另一个是别指望产能转移到印度,马来西亚,印尼这种地方,因为耐克转移到越南的产能并没有被豁免,这可不是东大的转口贸易.
东大的关税是54%。
以前有一种说法,东大出口几亿件衬衣才能换回一架波音飞机。
关键是衬衣的关税提高了,印度,马来西亚,……他们也能生产衬衣,但是关税却低很多。
所以更大的可能是他的政府确实缺钱了,而不是指望加关税让制造业回流.

搞不懂,川建国关税抢钱,使美丽国在次伟大,懂王加关税抢来的钱,是用来要给美国富人减税的。要不美国大资本为什么要推出特朗普?对了,哈里斯的竞选政策要给美国富人加税~
他的人民这么不领情,抗议个毛线。,有趣。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一是原本的价差小,关税加上去确实会直接大幅打击产品的竞争力;二是结构上看,他们出口占比高的是偏高端高价商品而非生活必需品,价格提高对需求的抑制更强;

赞同来自: JiangSH2020 、风云1699 、量化投资先锋 、skyblue777

赞同来自: xzxqj 、chuxingfei 、乐鱼之乐
在这个乱世,我这辈子最错的决定就是从2016年开始进入资本市场,在过去整整八年里,都是寒冬,没有一丝阳光。我不知道 我还能撑到多久,大A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兜兜转转还事三千点。很无奈、虽然大A兜兜转转3000点,jsl的大佬们这些年还是大把大把赚钱,多向他们学习吧,抱怨市场也不会增加自己的收益率

看看世界银行的数据:2023年中国出口占 GDP 的 19.7%,低于 2006 年的 36%。看看其他国家:日本为 21.81%,以色列为 30.6%,英国为 31.66%,土耳其为 31.92%,意大利为 33.7%,法国为 34.28%,西班牙为 38.06%,德国为 43.4%,韩国为 44%,越南为 87.2%,荷兰为 88.54%。就出口占 GDP 的比重而言,中国在全球 195 个...角度不错

赞同来自: eric0016 、JiangSH2020 、乐鱼之乐 、freetstar89 、杨波 、 、 、 、 、 、 、 、 、 、 、 、 、 、更多 »

假设从上到下都总是谈不出结果,那会怎么样?老米的制造业在一年半内能多建几个厂?
其实世界有什么好急的,让老米进口商先出来练练,让跨国企业在不确定前景下先好好算算。

关税后物品涨价,需求还在,但消费频率降低。
例如你每天喝半斤酒,生活水平高,一个村都这样就养活了村里的酒厂,而村酒厂是负债建设的,如果这个村都降低生活水平不喝酒、少喝酒,酒厂就会债务违约。

赞同来自: 咸鱼电梯俯卧撑 、杨波 、sphenix 、北昼星 、xiuzhenxw 、 、 、 、更多 »
就出口占 GDP 的比重而言,中国在全球 195 个国家中排名第 159 位。世界平均水平为 29.3%。具体来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占 GDP 的 <3%。

赞同来自: luckych
美国对中国征收高关税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实质性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这是看不懂了
贸易方面
出口额下降:美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高关税使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竞争力大幅下降,订单量锐减。中国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 2018 年关税战前的 19% 降至 2023 年的 13%。
贸易顺差收缩: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2024 年占比 35.6%。关税升级直接压缩了顺差,据测算,若美国...
一边在安慰自己说我们的出口额从19%降到了13%,另一边又说越南、东南亚、墨西哥等地方的出口额增加,承接了中国订单,那,在19%的基础上,到底是增加还是降低呢? 那自我安慰到底还有作用么?
一边说国产代替,内部消化,政府补贴、刺激,还建议企业向高附加值转型,一边又说就业压力大,广东那边的厂要裁员,大量失业,内需疲软,前面要转型,要往内陆省份转移,但,转型转移之后呢?然后内需就起来了,经济就腾飞了?

赞同来自: 稀饭姥姥 、yangsfond8 、J642079074 、北极星日落

如佛 - 最美的声音是安静,最真的生活是平凡

赞同来自: stylexf 、J948367405 、ksyoulove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赞同来自: JiangSH2020 、秋高气怒号 、小白律师 、skylark2020 、pierrekw 、 、 、 、 、 、 、 、 、更多 »
对于美国人来说,原来需要的东西还用不用了?
要用就得买,无外乎从哪儿买的问题:消费者看的还是综合竞争力,尤其是价格。所以加税后的价格竞争力是分析的重点。
2024年美国贸易逆差的前几名是中国、欧盟、越南、墨西哥,基本上只需要比较中国、欧盟和美国本土商品就行。如果中国商品相比欧盟商品的价格优势很大的话,加税后优势可能会更大,很简单,80的20%大于40的34%,价差反而扩大了(假设都采用转嫁到终端的策略)。
至于美国本土制造业,产能够么?制造业回流即使能做成,也是按数十年计,不是三四年就能搞成的。即使产能够,这么一搞,成本上升的幅度也不会小啊,终端价格的上涨非常可能大于中国商品因为关税涨价的绝对值,美国老百姓看着自己的钱包,会怎么选?
不过川普政府肯定是有钱了,变相给全美国老百姓又加了一次消费税。

赞同来自: 阿波19751111 、antornyemc 、他丫的 、冬青 、tinymouse更多 »

中国对外贸不依赖,对顺差高度依赖,如果顺差减少只能政府加杠杆对冲,想靠消费别想了,就这一百倍的养老金差距谈什么消费也就是外需不可能放弃,内需不砸银子不可能起来,砸银子未来负面又很大,感觉今年有概率像2015,只能先解决当前了。

低开是肯定的,只不过低开多少的问题。猜指数涨跌意义不大
我猜低开-2%, 盘中最低-4%,收盘-1.5%。
估计指数跌幅总体为有限的不大的
可个股分化会比较大
上周有电子板块跌停了
周五美股中概又大跌
对应板块冲击小不了
看个人的持仓吧

赞同来自: UniqueLy 、JiangSH2020 、低风险价值投资 、四时自由 、freetstar89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北极星日落 、happysam2018 、仓又加错007
贸易方面
出口额下降:美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高关税使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竞争力大幅下降,订单量锐减。中国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 2018 年关税战前的 19% 降至 2023 年的 13%。
贸易顺差收缩: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2024 年占比 35.6%。关税升级直接压缩了顺差,据测算,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 34% 的关税,可能使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在第一年减少 3375 亿美元左右,整体顺差下降会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增长放缓,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产业方面
部分产业外迁:为规避关税,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玩具等加速向越南、孟加拉等国转移,可能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中心地位。例如,越南对美纺织品出口 2023 年增长 22%,承接了部分中国订单。
制造业利润受挤压:2024 年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已同比下降 3.3%,若出口减少 30%,利润可能再降 15%。同时,出口导向型产业(如电子、纺织)可能面临产能调整,部分中小企业或裁员以应对成本上升。
加速产业升级:关税倒逼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如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制造等领域。政府也加大了研发补贴,2022 年中国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达 2.55%。
经济增长方面: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出口受阻必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据中金公司测算,若美国 “对等关税” 完全落地,中国 GDP 增速或受冲击 1.0 - 1.5 个百分点。2024 年中国 GDP 增速为 5% 左右,若出口拖累叠加国内需求疲软,可能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动能。
汇率与金融方面
汇率波动:关税升级可能加剧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尤其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延迟、美元指数走强的背景下。但中国通过外汇宏观审慎管理,如逆周期因子等手段可稳定汇率,预计人民币 CFETS 指数仍可能保持升势。
资本流动压力:若出口下降导致贸易顺差缩窄,可能影响外汇储备增长,叠加金融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或引发资本外流压力。不过,中国资本账户管制较严,系统性风险可控。
就业方面:依赖美国市场的出口企业利润下滑,可能引发裁员潮。如广东一些玩具制造企业,加征关税后订单减少 50% 以上,大量工人面临失业风险。不过,内陆省份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