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来看美股走势以为出错了,怎么会指数涨超10%了?
看完新闻才知道原来是又说非反制国家暂缓90天
但这涨幅也离谱了吧,是不是有空头爆仓了
这事让我想起原来在公司打德扑了
博格是掌握牌局走向不容挑战的大BOSS
当博格下注,割总反加的时候
博格经常气势汹汹,问道,你还有多少筹码?做出一副要ALL IN的态势
割总要一五一十数一遍大概多少钱
然后博格还会问到,我要ALL IN你,你怎么办?
同时还会眯起眼睛仔细观察割总的表情,试图寻找各种蛛丝马迹
割总经常被问到无语,最后只能都说,你先把筹码下下来我再告诉你
有的时候会演变成all in
往往,博格会说,算了,弃给你了
亿纬转债:4月11日上市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4-08/1223030066.PDF
新凤鸣:控股股东拟2亿元-3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http://www.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new/2025-04-11/603225_20250411_73BN.pdf
盈峰环境:拟回购2亿-3亿元公司股份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4-11/1223056188.PDF
看完新闻才知道原来是又说非反制国家暂缓90天
但这涨幅也离谱了吧,是不是有空头爆仓了
这事让我想起原来在公司打德扑了
博格是掌握牌局走向不容挑战的大BOSS
当博格下注,割总反加的时候
博格经常气势汹汹,问道,你还有多少筹码?做出一副要ALL IN的态势
割总要一五一十数一遍大概多少钱
然后博格还会问到,我要ALL IN你,你怎么办?
同时还会眯起眼睛仔细观察割总的表情,试图寻找各种蛛丝马迹
割总经常被问到无语,最后只能都说,你先把筹码下下来我再告诉你
有的时候会演变成all in
往往,博格会说,算了,弃给你了
亿纬转债:4月11日上市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4-08/1223030066.PDF
新凤鸣:控股股东拟2亿元-3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http://www.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new/2025-04-11/603225_20250411_73BN.pdf
盈峰环境:拟回购2亿-3亿元公司股份
http://static.cninfo.com.cn/finalpage/2025-04-11/1223056188.PDF

12
赞同来自: Don18 、七星上将 、小虾米007 、明园 、tigerpc 、 、 、 、 、 、 、更多 »
@mmmdoor
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其实存在很大的文学加工成分。最新出土的战国竹简《清华简》和《竹书纪年》中,都未出现"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的记载。汉代《吕氏春秋》最早记载的是"击鼓戏诸侯"的版本,载体是战鼓而非烽火。直到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才首次将戏剧化情节完善为"举烽火"的细节,并构建起"失信亡国"的因果链条。更重要的是,根据西周金文和考古发现,成熟的烽火报警系统可能迟至汉代才形成——比如甘肃敦煌汉长城烽燧遗址的实物证据,比西周要晚数百年。
那么这段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背后其实是周幽王与王后家族两股政治势力的角力。
周幽王最初立申后(申侯之女)为后,生下嫡长子宜臼(即后来的周平王)。申后的背后是以申国为核心,联合郑、晋等姬姓宗亲的势力集团,他们天然支持宜臼的继承权。后来幽王宠爱褒姒,生下幼子伯服。褒姒的背后则是褒国、虢国等幽王中枢集团势力,他们支持幽王改立伯服为储君。清华简《系年》明确记载:"幽王与伯盘(伯服)逐平王,平王走西申",说明宜臼因太子被废,被迫逃亡申国寻求庇护。
随后幽王调动主力军队进攻申国,申侯联合犬戎反攻镐京,导致幽王与伯服被杀(韩城出土的"幽王五年伐申"青铜器印证了这一时间线)。幽王死后,中枢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虢国支持下,拥立幽王另一子余臣为周携王;而申、郑、晋等宗亲集团则支持宜臼为周平王。由此形成持续21年(前771-前750)的"二王并立"局面,这从宝鸡石鼓山出土的"余臣作宝尊彝"青铜器可得到佐证。直到公元前750年,晋文侯联合秦、郑实施"跨河作战",终结携王政权。最终,周平王通过修订历史记载(如《春秋》开篇"元年春王正月"的笔法),刻意隐去了这段双王并立的尴尬历史。
读到这里,你是否也会感慨"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背后,究竟还藏着多少被修饰与掩盖的真相?
懂王玩的,最贴近的我只能想到烽火戏诸侯[破涕为笑]。看到烽火戏诸侯,我这个历史迷禁不住聊两句题外话。
他就像个周幽王,咱就是不听招呼的强力诸侯,其他诸侯被耍的猴又无可奈何的心怀有不满。
但周幽王透支的是他的信用,后来自己呗反噬,西周过渡到东周。
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其实存在很大的文学加工成分。最新出土的战国竹简《清华简》和《竹书纪年》中,都未出现"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的记载。汉代《吕氏春秋》最早记载的是"击鼓戏诸侯"的版本,载体是战鼓而非烽火。直到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才首次将戏剧化情节完善为"举烽火"的细节,并构建起"失信亡国"的因果链条。更重要的是,根据西周金文和考古发现,成熟的烽火报警系统可能迟至汉代才形成——比如甘肃敦煌汉长城烽燧遗址的实物证据,比西周要晚数百年。
那么这段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背后其实是周幽王与王后家族两股政治势力的角力。
周幽王最初立申后(申侯之女)为后,生下嫡长子宜臼(即后来的周平王)。申后的背后是以申国为核心,联合郑、晋等姬姓宗亲的势力集团,他们天然支持宜臼的继承权。后来幽王宠爱褒姒,生下幼子伯服。褒姒的背后则是褒国、虢国等幽王中枢集团势力,他们支持幽王改立伯服为储君。清华简《系年》明确记载:"幽王与伯盘(伯服)逐平王,平王走西申",说明宜臼因太子被废,被迫逃亡申国寻求庇护。
随后幽王调动主力军队进攻申国,申侯联合犬戎反攻镐京,导致幽王与伯服被杀(韩城出土的"幽王五年伐申"青铜器印证了这一时间线)。幽王死后,中枢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虢国支持下,拥立幽王另一子余臣为周携王;而申、郑、晋等宗亲集团则支持宜臼为周平王。由此形成持续21年(前771-前750)的"二王并立"局面,这从宝鸡石鼓山出土的"余臣作宝尊彝"青铜器可得到佐证。直到公元前750年,晋文侯联合秦、郑实施"跨河作战",终结携王政权。最终,周平王通过修订历史记载(如《春秋》开篇"元年春王正月"的笔法),刻意隐去了这段双王并立的尴尬历史。
读到这里,你是否也会感慨"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背后,究竟还藏着多少被修饰与掩盖的真相?


1
赞同来自: Isxq
个人认为川普不是深谋远虑的人:他行动力很强,但是全局高度、政治素养和历任的美国总统就差远了。如果背后还有什么做局的势力,那我就不清楚了。
巴菲特好几年前说过:川普是不可捉摸的,但是就算他当总统,也不会意味着美国的末日。
巴菲特好几年前说过:川普是不可捉摸的,但是就算他当总统,也不会意味着美国的末日。

3
szhj2006
- 今天回到家,煮了点面吃,一边吃面一边哭,泪水滴落在碗里,没有开灯。
赞同来自: 夏天的夏天 、happysam2018 、塔塔桔
博格会不会喊:“THIS IS A GREAT TIME TO BUY!!!D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