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推测认为
一、重整不成功的风险小
重整方交了5000万保证金,无正当理由退出不予退还。重整人理应对财务情况全面核实过,对策过,有成功的把握。
二、转股不可行
1)转股后按转股价无法兑现
10.5亿转债,相对17.5亿流通市值,对正股冲击太大,抛压太大预计连续跌停,无法退出,甚至亏损。大股东的质押会爆仓,前期就有部分被强平了。
2)定增方与上市公司不希望转股
定增方要求出资不超过15.52亿元,定增股不超过10亿股,约定定增价1.552元每股。同时要求定增及转股后的总股本不超过19.5亿股,以确保控股权。10亿股定增上限对应2.15亿股转股数量的上限,此时转股价4.888元每股。转股价如果低于4.888元每股,那么转股后数量必超过2.15亿股,又有重整后总股本不超过19.5亿股限制,协议上说了,转股多出多少,那么定增就在10亿股基础上减去多少。重整募集的资金必然减少,这是上市公司不愿意看到的,重整后股份稀释也是定增方不愿意看到的。
目前3.1元左右的正股价,如果下修到3.1元,得增加很多转股数量。
4月4号不同意下修,基本也代表了公司意见。
三、拉升正股是最佳的化债方法但有难度
如果不想转股数量超过2.15亿股,最好的办法是拉高正股价到4.888元以上,越高越好。
四、可转债大概率延期
转股不行,那么就刚性兑付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增发资金最多15.52亿,若还了转债10.5亿,剩余5亿就没法重整了。要知道员工工资,税费,利息就超过5亿。还有大量应付款。
因为转债本来就是27年到期,保持期限不变是能接受的。这两年只支付利息,而且是低息,多香。等未来股价高了再转股,对大股东摊薄没那么大影响。
本次定增方大概率会要求不愿意延期转债的人大幅打折债券。
五、重整不会太容易
应收的21亿账龄太老,且合同资产21亿属于地产债务,估计是困难重重。应付24亿的是供应商材料,劳务工资等刚性债务。
大概率是可转债与长期欠款展期,部分短期银行欠款展期,这些都只付利息。用融来的15.52亿资金化解其他的债务,重点是应付票据与账款,税费,部分短期欠款。
六、未来可期
重整成功后,剥离不良资产,公司有物业优质资产,且可能增发收购新股东的企业,实现借壳上市。所以2-3年后,持有转债的朋友们应该收益不错,至少不会低于票面的100元价格。
以上思考,纯属个人推断,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指正。
一、重整不成功的风险小
重整方交了5000万保证金,无正当理由退出不予退还。重整人理应对财务情况全面核实过,对策过,有成功的把握。
二、转股不可行
1)转股后按转股价无法兑现
10.5亿转债,相对17.5亿流通市值,对正股冲击太大,抛压太大预计连续跌停,无法退出,甚至亏损。大股东的质押会爆仓,前期就有部分被强平了。
2)定增方与上市公司不希望转股
定增方要求出资不超过15.52亿元,定增股不超过10亿股,约定定增价1.552元每股。同时要求定增及转股后的总股本不超过19.5亿股,以确保控股权。10亿股定增上限对应2.15亿股转股数量的上限,此时转股价4.888元每股。转股价如果低于4.888元每股,那么转股后数量必超过2.15亿股,又有重整后总股本不超过19.5亿股限制,协议上说了,转股多出多少,那么定增就在10亿股基础上减去多少。重整募集的资金必然减少,这是上市公司不愿意看到的,重整后股份稀释也是定增方不愿意看到的。
目前3.1元左右的正股价,如果下修到3.1元,得增加很多转股数量。
4月4号不同意下修,基本也代表了公司意见。
三、拉升正股是最佳的化债方法但有难度
如果不想转股数量超过2.15亿股,最好的办法是拉高正股价到4.888元以上,越高越好。
四、可转债大概率延期
转股不行,那么就刚性兑付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增发资金最多15.52亿,若还了转债10.5亿,剩余5亿就没法重整了。要知道员工工资,税费,利息就超过5亿。还有大量应付款。
因为转债本来就是27年到期,保持期限不变是能接受的。这两年只支付利息,而且是低息,多香。等未来股价高了再转股,对大股东摊薄没那么大影响。
本次定增方大概率会要求不愿意延期转债的人大幅打折债券。
五、重整不会太容易
应收的21亿账龄太老,且合同资产21亿属于地产债务,估计是困难重重。应付24亿的是供应商材料,劳务工资等刚性债务。
大概率是可转债与长期欠款展期,部分短期银行欠款展期,这些都只付利息。用融来的15.52亿资金化解其他的债务,重点是应付票据与账款,税费,部分短期欠款。
六、未来可期
重整成功后,剥离不良资产,公司有物业优质资产,且可能增发收购新股东的企业,实现借壳上市。所以2-3年后,持有转债的朋友们应该收益不错,至少不会低于票面的100元价格。
以上思考,纯属个人推断,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指正。

0
大股东肯定想促成转股,再说都拍卖那么多次了,还怕啥质押不质押?重组方更无所谓了,将来增发注入资产时提升股权比例就行了,谁会那么小家子气在重整时计算这一点半点,就算2块多转股,影响也不过5%,至于你说的耗两年更是不可能,重整一旦启动可转债必须提前终止。

0
可能还有一种方案解决可转债:在总量不超19.5亿股,定增不超10亿股的前提下,如果定增只按3.9亿股最低取,就还有增发6.1亿新股按3.1元每股抵债的操作方法(最多可以抵18.9亿,当然不需要增发这么多)。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增发抵债的按3.1元每股现价,而重组方获得的定增价是按1.552元每股,不公平。

0
@tomxiaoyu
2、定增方不希望转股:目前股价是低位,下修到底转股,会过度稀释股权。高价转股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没有看懂不希望转股部分1、大股东不希望转股理由:大股东股份全部质押了,10.5亿转债转股,对17.5亿流通盘的正股是巨大冲击,股价会暴跌。转股过来的多是可转债获利盘,面临兑现退出问题。大股东质押的股份就会爆仓,且前期就被部分平仓过。
2、定增方不希望转股:目前股价是低位,下修到底转股,会过度稀释股权。高价转股才符合他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