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杰从17岁起进入茶饮行业,从基层店员做起,逐步晋升为店长、区域运营总监。2017年,他在云南昆明创立了霸王茶姬。此后,品牌发展迅速,全球门店数量不断增加,2023年销售额突破108亿。北京时间2025年4月17日晚间,霸王茶姬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

赞同来自: zyes0412104641 、八云大仙 、wangasus 、xiebaobao 、乐鱼之乐 、 、更多 »
可不要这样,哈哈哈,我不要苦难,我就随手发一个帖子,引来了这么大的争议和探讨**其实我本意想说的,年轻的时候,稍微吃一下苦,未必是坏事年轻人需要的是了解现实社会,而不是吃苦.
这俩事有时候表现形式一样,但完全不是一码事.

赞同来自: 钱多多008 、sdu2011 、酱油面 、ken666 、流浪城主更多 »
我年青的时候也相信这些,再后来才发现很多人发家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有意无意让我们不知道的:李超人岳父是香港的钟表大王。万科的老王更搞笑,靠父辈关系发家,还好意思说看到什么商机,直接让人从东北运东西来广东卖。我想问那年头,有几人有这么个能力?王石自传有些东西就没法看。车皮好处费他给了,人家没要,说看好年轻人,但手比划市场价的好处费。王石的父亲是柳州铁路局局长(没收钱,约等于刷脸)。鸡瘟时期,买玉米没花钱,玉米就飘在船上,赊账的。这情况等于无抵押物情况授信。很多操作就不是正常人看得懂的。
这些什么励志故事看看就好了。
很多行为约等于送钱。

不过股票的经验告诉我,尽量找冷门是有好处的,
个人觉得吧,苦难和成功确实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过这样说确实有点负能量了,
还是要乐观积极的看,
如果换位思考,我们能做出多大的成就呢,
每个人,只要尽量做好自己就很好了。
至于是不是幸存者偏差,
只有事后才知道。

作为普世道理,显然主要是宣传意义,更大层面上立不住脚,毕竟:
新中国建立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苦难总体来说越来越少了,但国民综合素质和成就显著提高。

赞同来自: jadepan 、shiming666 、Lee97 、allrights 、kwok 、 、 、 、 、更多 »
中国但凡做实业的做大了背后一定有人我相信这个【最开始没人也会有人主动找上门的】
就算最开始没人也会有人主动找上门的
不答应试试看
大家都是中国人怎么还有人信白手起家
记得某年,在公司,开展一个新业务
我愁死了,因为业务不仅是新的,而且门路怎么开拓我也没底
更重要是,集团大领导就给我们2周的“试行期”
成就继续,不成就集体“下岗”(当然不是真的开牌,但也等效于从此不得集团大领导记挂了)
这去拓展新客户,2周时间哪够??????
我真的不知道怎么下手
但,基于集团大领导的这般安排下,为了“支持”大领导的工作,在集团内的竞争公司勉为其难的“释放”了一点业务过来
我靠。。。
然后,第二天开始,我办公室门口瞬间挤满了排队的下游公司来谈合作。。。。
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手中是否有资源,或者是能调动资源的人,亦或是未来是否有可能资源的可能

赞同来自: asdsky2000 、xiebaobao 、shiming666 、渐行渐远兮 、秃顶熊 、 、 、 、 、 、 、 、 、更多 »
若苦难真是一个人的加速器,鸡娃的家长倒轻松了,全都送出去流浪,流浪几年回来就成功了

ylxwyj
- 承认未知 & 用数据说话
赞同来自: asdsky2000 、竹叶 、锐香 、kinzone 、xyt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还记得国美的黄光裕吧?当年报刊杂志上是怎么报道的?白手起家,从一家小电器铺,想出各种商业金点子(比如 赊销、打广告等)发家致富、完全是商业奇才;等案发之后,大众才知道和公安部原党委委员、部长助理郑少东郑少东的事情。
至于老一辈的香港和东南亚富豪的发家史,可以去看《亚洲教父:香港、东南亚的金钱和权力》,网上能找到PDF文件。
怎么说呢?
一位长者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己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至于“苦难”,建议去读一下王小波的杂文《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非常幽默、完全可以拿来当个相声段子:
我外甥决心选择一种痛苦的生活方式,以此净化灵魂,达到艺术的高峰,该是正确的了。但我偏说他不正确,因为他是我外甥,我对我姐姐总要有个交待。
因此我说: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柴科夫斯基自己可不是小伊万;玛瑞.凯瑞也没在南方的种植园里收过棉花;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听说她还想嫁个大款。
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因为我外甥是个聪明孩子,他马上就想到了,虽然开掘出艺术的源泉,却不是自己的,这不合算——虽然我自己并不真这么想,但我把外甥说服了。他同意好好念书,毕业以后不搞摇滚,进公司去挣大钱。

赞同来自: 苦咖啡2022 、秃顶熊 、牧阳西 、不戒 、俊哥说趋势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就拿三国来说,出身好的人结局如何?以十八路诸侯为例。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嫡系贵族。
结局:称帝后众叛亲离,被刘备击败,呕血而死。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出身:颍川韩氏,曾任冀州牧。
结局:被袁绍逼迫让位,自杀。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
出身:清谈名士,豫州牧。
结局:早逝,无详细记载。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出身:汉室宗亲,刘繇之兄。
结局:与青州黄巾军交战时战死。
第五镇:河内太守王匡
出身:何进旧部,河内豪强。
结局:被曹操击败,后为仇家所杀。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出身:东平名士,曹操早期盟友。
结局:背叛曹操投吕布,兵败被杀。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出身:汉室旧臣,曾伪造三公文书号召讨董。
结局:被刘岱所杀。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出身:袁绍堂兄,汝南袁氏旁支。
结局:被袁术击败,下落不明。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出身:泰山豪强。
结局:与黄巾军交战时战死。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出身:孔子后裔,名士领袖。
结局:因讥讽曹操被处死。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出身:张邈之弟,东平张氏。
结局:随张邈反曹,兵败自杀。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出身:丹阳豪族,徐州牧。
结局:因曹操屠徐州忧惧而死,临终让位刘备。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出身: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西凉军阀。
结局:被曹操诱杀。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出身:辽西贵族。
结局:被袁绍击败,自焚而死,自焚前杀死全家。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出身:并州军阀,吕布盟友。
结局:被部将杨丑所杀。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出身:吴郡豪强,孙武后人。
结局:击刘表时中伏战死。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
结局:官渡之战败于曹操,病逝,家族覆灭。
第十八镇:骁骑校尉曹操
出身:沛国曹氏,父曹嵩为宦官义子。
结局:狭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大魏吴王。
至少从十八路诸侯来看,结局最好的反倒是出身最低的曹操。
汉室宗亲里,初始配置高的刘表、刘璋的结局也不行,也出了五服的穷得织草鞋的刘备成就了帝业。
建立东乌的孙策也一度沦落到给袁术当打手的地步。
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料都是公开的,大家看看实控人里到底有多少红二代、红三代。至少在民企里是少之又少。
现在的社会节奏太快,在权力和智商不能继承的客观条件下,二代大多数只能混个小富即安,想进步是很难的。

赞同来自: asdsky2000 、oranje 、aimoir 、ryanxzqn 、shiming66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觉得苦难是一个人加速器是不成立的,不是人人都是苦难铸就辉煌,一路顺风的创业者也很多,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学习能力,有很多富豪学历不高,但是在社会大学里自我教育脱颖而出。
很多事情是互为因果的,就霸王茶姬,最近几次社交风波,无论是农历新年翻译问题以及越南风波,都是文化不够的亏,财富之外,创始人有很多功课要补。
就我的看法而言,我觉得他的优点是足够年轻,这代表更大的可能性,缺点也很明显,赌性重,未来是过山车人生还是行稳致远,需要且行且看…

赞同来自: e55555 、allrights 、luyi1 、九月森林 、俊哥说趋势 、 、 、 、 、 、 、 、 、 、更多 »
我年青的时候也相信这些,再后来才发现很多人发家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有意无意让我们不知道的:李超人岳父是香港的钟表大王。万科的老王更搞笑,靠父辈关系发家,还好意思说看到什么商机,直接让人从东北运东西来广东卖。我想问那年头,有几人有这么个能力?王石“可能”是有能力的
这些什么励志故事看看就好了。
但他发家的那几件事情,如果不是他岳父的关系,他能办成?谁信?
或许当时的实际情况是:
他岳父的确沒打招呼,他也的确沒送礼,但只是说了句他岳父是谁
别人就和他做火车皮生意了
他当然最后说,他沒沾光。。。。。。从面上看,肯定是这样的,但实际呢?
他最后竟然不感恩老丈人。。。。真太无耻了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gaokui16816888
给我推送的是什么?
推送的是美国的社交通讯大佬开的是飞度,但是他不会告诉你他一年的安保费用是多少钱?他买的有私人飞机,甚至他把自己家周围的房子全部买下来了。就为了有更好的生活空间。
后面还说某香港大佬带的是电子表,但人家是最大的手表钟表收藏家。

赞同来自: oranje 、xiebaobao 、cheche88 、e55555 、渐行渐远兮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pppppp
- +---++--+-+++++++++++
赞同来自: ryanxzqn 、e55555 、luyi1 、happysam2018 、流浪城主更多 »
我年青的时候也相信这些,再后来才发现很多人发家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有意无意让我们不知道的:李超人岳父是香港的钟表大王。万科的老王更搞笑,靠父辈关系发家,还好意思说看到什么商机,直接让人从东北运东西来广东卖。我想问那年头,有几人有这么个能力?普通人搞,就是投资倒把罪,关系是第一生产力;
这些什么励志故事看看就好了。
要让自己纳入到这条产业链;
老美不买东西了,普通人发家的机会更少了;
资金汇集在某个实体,而如何分配中,关系的权重估计。。。。。

赞同来自: xiebaobao 、coding 、转债养家 、courior 、渐行渐远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这是非常极端的幸存者偏差,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更大的可能是,只要你愿意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确实是这个道理,有钱可以更多试错,吃苦可以带来更多机会是。我从农村到城市,后来到上海再到新加坡一直做金融行业搏杀,一路走来算是幸运占大多数。但是回顾,我也确实做了很多吃苦带来机会的事情,我对累的感知很弱,所以本地人不愿加的班和周末项目后面负责的并购项目和攻坚的周期都是我来,首先要选到一个可以吃苦和卷带来 ROI 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