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菜0.8元1斤,茼蒿菜2元一大把,香菜4元一斤,萝卜1元...
水果:刚上市的西瓜3.5元一斤,鸡蛋芒果10元3斤,大水仙芒果才6.8元...
对于发达国家,绿叶菜等那可是奢侈品,一般老百姓吃不起,在荷兰茼蒿卖8欧元1公斤,在日本萝卜10元一斤,苹果15元1个,西瓜150~200元一个...
对于中国人民,蔬菜和水果是完全自由的,想吃多少吃多少,如果把收入换算成蔬菜和水果,上海等沿海地区人民的收入应该是全世界第一了吧
这么低的物价,如此强的购买力,近一个月人民币相对于欧元/日元居然跌了10%,不可思议!


长传一击
- 长传一击
赞同来自: 欧尼酱的欧金金 、人来人往777 、陪戎校尉 、不戒 、GODSAVEME更多 »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对于发达国家,绿叶菜等那可是奢侈品,一般老百姓吃不起。这是不是真的?明显不是。--
我在澳留学住过几年,而身边认识的也都是一般老百姓,没有人会觉得绿叶菜水果等算奢侈品,一般老百姓吃不起更是闻所未闻。我已经不太记得当时的具体价格了,可我每餐都会吃青菜,并没有什么跟奢侈品一样,让我吃不起的情况。我那时也有打工,因为打工有限制,收入是不如当地普通老百姓的,我都不觉得是奢侈品,也每餐都...
我发现全世界的牛马都一样,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发达国家也不例外,东京普通体力劳动者,超市员工,餐厅服务员,应届毕业生等等,也就20万日元出头每月收入,折合人民币1万,房租、交通费等物价基本上是上海的3倍,再扣去必须的水电、通信和三餐吃饱等等,真没有多余的钱吃绿叶菜和水果。我有个亲戚在法国公派留学3年,在当地没吃过绿叶菜,舍不得吃。
还有东大习以为常的打个车,在发达国家也是奢侈品,是国内价格10倍。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对于发达国家,绿叶菜等那可是奢侈品,一般老百姓吃不起。这是不是真的?明显不是。是啊,不敢想发达国家物资匮乏,估计是特殊时期吧。
我在澳留学住过几年,而身边认识的也都是一般老百姓,没有人会觉得绿叶菜水果等算奢侈品,一般老百姓吃不起更是闻所未闻。我已经不太记得当时的具体价格了,可我每餐都会吃青菜,并没有什么跟奢侈品一样,让我吃不起的情况。我那时也有打工,因为打工有限制,收入是不如当地普通老百姓的,我都不觉得是奢侈品,也每餐都...

赞同来自: 随风而去2
所谓的吃不起,当然不是因为东西本身贵。而是扣完税,水电网汽,房租,车保险,再加上现在的学贷,等刚性支出,剩不下多少钱,以至于吃不起。一般老美都很忙吗?听说有全职主妇给做饭。
并且,去whole food蔬菜,真心不便宜。去中国超市买蔬菜,便宜是便宜但是都要做,又不能生吃,一般老美有功夫做吗?


胆子真不大
- 股债平衡
赞同来自: 量化投资先锋
坐标澳洲悉尼,拿最便宜的蔬果来说:西瓜0.99澳元一公斤,苹果2.99/k, 葡萄2.99/k,李子2.99,橙子4.99……注意单位都是公斤。再说一下最便宜的牛奶2.99两升,面包2.29/700克。这已经是这两年疯狂涨价之后的结果,而澳洲收入中位数在65000澳元每年。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家里真有矿,不好比啊。。。

你不能只用一线城市举例,四、五线城市产生多少烂尾楼?这两年非税收入少,不代表以前非税收入少。这两年地产熄火,地卖不出去,所以非税少,但以前非税占比很高的,https://www.baogaopai.com/thread-5025-1-1.html,新闻报道,北京2022年实现土地出让金收入共计约1615亿元,较去年下降24%。北京历史最高土地出让金过3000亿,所以我说以后不可持续,这部分收入枯竭了。今年降到了400多亿。
北京、上海、深圳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占比较小。
太多地方的收入,主要靠非税收入,也就靠卖地,完全依赖地产拉动GDP,搞出大量债务。
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实质性破产,没有税收来源怎么还债?
北京地方税收收入完成3085.9亿元,增长2.8%;非税收入完成434.8亿元。
上海地方税收收入7082.7亿元,同比下降0.4%;非税收入129...


赞同来自: 蒙蒙飞絮222 、丢失的十年 、好奇心135 、明园
房价高,物价低,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的性质,中国用房价的钱补贴了几乎所有的行业,比如交通,按深圳市公布的深圳地铁的运营报告,深圳一张地铁票,政府要补贴3倍票价,但深圳地铁为什么还能维持呢?它是通过开发地铁站附近的地产来盈利,再通过地产盈利的钱补贴票价才得以维持低票价的。另外教育,按上海的财政报告,大概能计算出上海市政府对每个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补贴情况。上海市对每个学龄前(幼儿...你不能只用一线城市举例,四、五线城市产生多少烂尾楼?
北京、上海、深圳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占比较小。
太多地方的收入,主要靠非税收入,也就靠卖地,完全依赖地产拉动GDP,搞出大量债务。
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实质性破产,没有税收来源怎么还债?
北京地方税收收入完成3085.9亿元,增长2.8%;非税收入完成434.8亿元。
上海地方税收收入7082.7亿元,同比下降0.4%;非税收入1291.5亿元,税收占比为85.9%。
深圳地方税收收入3265.1亿元、非税收入649.1亿元,税收占比达83.4%。
这三个城市贡献国税,也远远高于其它地方。

房价如此高的地方,物价却让LZ说很低,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经济眼下的问题房价高,物价低,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的性质,中国用房价的钱补贴了几乎所有的行业,比如交通,按深圳市公布的深圳地铁的运营报告,深圳一张地铁票,政府要补贴3倍票价,但深圳地铁为什么还能维持呢?它是通过开发地铁站附近的地产来盈利,再通过地产盈利的钱补贴票价才得以维持低票价的。另外教育,按上海的财政报告,大概能计算出上海市政府对每个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补贴情况。上海市对每个学龄前(幼儿园)儿童补贴3-4万/年,对大学生补贴6.4万/人每年,这些都是上海市政府的地方财政,地方财政来源基本是土地出让金,也就是说教育也是用房价的钱来补贴的,每个年轻人17-18年的教育,需补贴人民币100万左右。日本美国什么情况呢?交通私营,不用房价补贴。教育呢,以大学为例,日本公立大学只占12%,其余都是私立大学,而且日本对公立大学只补助一半左右的钱,不像中国学费5千,补贴6万4。补贴占绝大头。而且日本,美国通过降低公立学校教育水平,把大家都赶到私立中小学大学,以减少补贴,中国则完全相反,通过大量补贴大幅提高公立教育质量,把人们吸引到几乎免费的公立大学,完全违反经济规律,要不是社会主义性质根本不可能这末干!还有很多领域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医疗,养老,水电汽等等。这就是现阶段房价高,物价低的根本原因。大家就捂着嘴私底下偷偷乐就行了,按发展情况,这种局面也维持不了多久了。

赞同来自: jear 、RRRr 、hanbing0356 、踏空武威 、转债养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一线和沿海区域资产价格上天(远超不少发达国家,哪怕最近降了些),人力成本不说坠地也是多年不见增长(不比90年代才开始逐渐摆脱动荡的东南亚国家的沿海加工贸易区高多少)
或说亲资本(重投资),恶人力(无视普通人价值和消费能力)
你要算资产端,汇率保不住
你要算人矿端,汇率又反向压不住
类似情况,你走到墨西哥沙漠里,随便切开一个巨型仙人掌,汁水横流,然后说:“看看,谁说我们这里缺水?”

坐标澳洲悉尼,拿最便宜的蔬果来说:西瓜0.99澳元一公斤,苹果2.99/k, 葡萄2.99/k,李子2.99,橙子4.99……注意单位都是公斤。再说一下最便宜的牛奶2.99两升,面包2.29/700克。这已经是这两年疯狂涨价之后的结果,而澳洲收入中位数在65000澳元每年。大哥,你要论这些最便宜的价格,俺就告诉你吧,都比俺们大北京最便宜的价格高。如果你再看看俺们大北京的水电煤气,交通通信,你就哭死算了。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从小就生活在俺国一线城市,就不要往外乱跑。

感觉这几十年所谓的中国发展成果是个伪成果,80年起最核心的发展政策就是计划生育,严格压缩人口生产,然后节约的资源通过外贸换了点钱,人口从巅峰年3000万下降到现在900.中国也没有能力输出战争,抢不到资源,等于压缩支出换了点.中国人民爱好和平,输出战争还是算了吧。

赞同来自: wangsj
老弟啊,上回给你讲了农业补贴的概念现在弄清楚了吧。这边农民的生活水平其实不太好,太多的人放弃务农而选择务工,当地的干部和关系户却过得很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你怎么论证农业补贴的力度有多大,我都提不起一丝兴趣。至于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数据是来自ai,确实有问题,谢谢指正。
这回再拿你说的统计年鉴给你讲讲。
看清楚上面这张表,你说的这个占GDP15.66%的工资总额叫做非私营单位的工资总额,也就是说按你的统计,广大私营单位的员工那就不是人。

liming139 - 支付宝养鸡场场主
赞同来自: wangsj
老弟啊,上回给你讲了农业补贴的概念现在弄清楚了吧。这回再拿你说的统计年鉴给你讲讲。看清楚上面这张表,你说的这个占GDP15.66%的工资总额叫做非私营单位的工资总额,也就是说按你的统计,广大私营单位的员工那就不是人。中国的国民收入占比有说44有说48的,但是政府拿走了一半是大家公认的

赞同来自: zbq928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的数据,2023年中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为15.66%。2023年美国为53.57%,日本为50.9%,法国为53%,德国为53.13%,韩国为44%,阿根廷为36%,墨西哥为33%,泰国和菲律宾为28%,伊朗和土耳其为25%....不清楚是不是统计口径不同,差距有点夸张。不过,中国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横向对比不算高,应该是常识了。另外,这时候不说人多力量大,人口红利...老弟啊,上回给你讲了农业补贴的概念现在弄清楚了吧。
这回再拿你说的统计年鉴给你讲讲。
看清楚上面这张表,你说的这个占GDP15.66%的工资总额叫做非私营单位的工资总额,也就是说按你的统计,广大私营单位的员工那就不是人。

赞同来自: luckych
帖子里好多人报怨收入低。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的数据,2023年中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为15.66%。
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二,就业人口却是美国的4~5倍。
收入不低(相对于美国)那才有鬼。
2023年美国为53.57%,日本为50.9%,法国为53%,德国为53.13%,韩国为44%,阿根廷为36%,墨西哥为33%,泰国和菲律宾为28%,伊朗和土耳其为25%....
不清楚是不是统计口径不同,差距有点夸张。不过,中国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横向对比不算高,应该是常识了。另外,这时候不说人多力量大,人口红利,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赞同来自: 知不易行更难 、chuxingfei 、意外的角落 、alongside 、明园 、 、更多 »
首先,分享一下昨晚在猫笔刀公众号看到的内容:政府补贴:
在美国说中国有威胁的人很多,水平高低不一,所以我让deepseek总结一下纳瓦罗为什么认为中国有威胁,以下是ai的回答:
一、结构性贸易失衡根源论纳瓦罗认为中国通过系统性政策工具制造贸易优势,包括:
政府补贴网络
指控中国建立“精心设计的非法出口补贴体系”,通过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方式人为压低出口价格;汇率操纵论
声称人民币被“狡猾地低估”,使中国产品...
美国也有政府补贴,比如补贴电动车。只补贴美国本土公司。
中国政府补贴,不只补贴中国本土公司,也会补贴美国公司。
美国是排它的,中国是不排它的。
这更多体现政府政策策略差异性。
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政策制订就不一致,一会有补贴,一会没补贴。这是美国制度问题。
汇率问题:
强美圆是有利于金融企业收取铸币税和科技企业收取智商税,有利于美国服务贸易。
弱美圆是有利于制造业回归美国。
也同样两党政策也不一致。
知识产权问题
美国的高科技产品,文化产品是不收费的。
比如苹果手机收价比其它国家都高。
比如安卓系统,说封华为就封华为,搞的华为被迫搞成全华班,更多是美国利用知识产权霸权欺负别人。
至于纵容盗版,是美国科技公司打入中国的手段。
比如金山WPS是怎么被微软打跨的。
环境问题:
懂王都不允许谈论气候等环境问题,要恢复传统能源。
中国就无法和懂王环境问题,也解决中国环境问题,也只能和民主党谈。
美国空心化的问题:
美国产业转移很早就转移到日本,后又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再转移到中国。
美国空心话,并不是中国人导致,是美国精英建制派导致。中国还没有这个能力。
到了今天,中国不会轻易放弃制造业主导权。
在政治意识形态上,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反中国,相对而言共和党比民主党好些。
美国产业能回归吗?
我认为是可以,需要长期自我封闭,弱化美圆,弱化金融,弱化科技,传统产业资本才可能恢复竞争力。
这会动摇美国建制派的根基,美国极左派和极右派割裂会更严重,是美国内部制度问题。美国内部矛盾无法调和,这不能怪中国。
强化美圆,强化金融,需要更加开放的全球,在全球进行各种资源配置。强化科技会导致低端产业链工作岗位更少。

不是人口数量问题,是人口质量和结构问题。感觉这几十年所谓的中国发展成果是个伪成果,80年起最核心的发展政策就是计划生育,严格压缩人口生产,然后节约的资源通过外贸换了点钱,人口从巅峰年3000万下降到现在900.中国也没有能力输出战争,抢不到资源,等于压缩支出换了点.
美国农业人口只有5%,中国农业人口45%。
美国医疗、金融、科技、教育、文化、职业体育等从事高端服务消费人口比例高得多,是为全球服务消费,获得贸易顺差。
普通人既是消费者也是劳动者,差异在不同领域劳动力标价是不同。
生育率下降,根本原因底层劳动力养活自己都非常困难,就别说人口再生产。
资本最终会导致所有东西是过剩的,包括人口。
商品经济能解决生产力不足问题...

赞同来自: MAXPC
换个例子,论坛男性多,嫌老婆太漂亮的请举手。举手的同学请问你抱怨的到底是什么?老婆漂亮是缺点吗?显然不是。那你抱怨的到底是什么?首先,分享一下昨晚在猫笔刀公众号看到的内容:
菜价低是缺点吗?各位应该知道trump为什么缓和关税战了吧?美债大跌直接撼动美国的全球统治力,这他都能抗,那他为什么怂了呢?因为美国超市CEO组团去白屋子找他,跟他说便宜China货都进不来,马上物价要狂飙了,后果很严重!trump这才慌了,才有后面这些自掌脸。
各位羡...
在美国说中国有威胁的人很多,水平高低不一,所以我让deepseek总结一下纳瓦罗为什么认为中国有威胁,以下是ai的回答:
一、结构性贸易失衡根源论
纳瓦罗认为中国通过系统性政策工具制造贸易优势,包括:- 政府补贴网络
指控中国建立“精心设计的非法出口补贴体系”,通过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方式人为压低出口价格; - 汇率操纵论
声称人民币被“狡猾地低估”,使中国产品获得不公平价格优势; - 知识产权侵犯
将中国定义为“盗版与假冒的全球中心”,称其通过仿冒美国技术“窃取知识产权财富”; - 环境与劳工标准倾销
指责中国以牺牲环境(如污染排放)和劳工权益(低安全标准、棉肺病高发)换取成本优势。
二、制造业空心化威胁
纳瓦罗断言中国贸易行为直接导致美国制造业衰退,具体表现为:- 造成美国超过5万家企业倒闭和2500万个就业岗位流失
- 通过“掠夺性定价”挤压外国竞争者,最终垄断关键资源市场并实施价格欺诈;
- 削弱美国国防工业基础,称“与中国的贸易损害了美国武器制造能力”
三、战略动机揣测
纳瓦罗将中国贸易行为与地缘政治野心挂钩,提出:- 中国目标是“瓦解西方自由秩序”,通过经济手段“逼迫美国臣服”
- 贸易顺差积累的资金被用于军事现代化,研发“针对美国本土的武器”
- 构建“保护主义长城”阻止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实现全球制造业控制
以上内容皆出自于纳瓦罗的著作《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纳瓦罗写这本书的时间是在2006年,19年之前。
其次,建议善用AI......

赞同来自: 知不易行更难 、jadepan 、xiaolangx 、意外的角落 、nevermind2019 、 、 、 、 、 、 、 、 、 、 、更多 »
大多数劳动者和消费者本就一体两面,劳动者的合理权益能够得到保障,消费者才可能有足够的能力去消费,经济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社会才可能持续向好发展。单纯追求低物价是有问题的,应该不难理解才是。换个例子,论坛男性多,嫌老婆太漂亮的请举手。举手的同学请问你抱怨的到底是什么?老婆漂亮是缺点吗?显然不是。那你抱怨的到底是什么?
菜价低是缺点吗?各位应该知道trump为什么缓和关税战了吧?美债大跌直接撼动美国的全球统治力,这他都能抗,那他为什么怂了呢?因为美国超市CEO组团去白屋子找他,跟他说便宜China货都进不来,马上物价要狂飙了,后果很严重!trump这才慌了,才有后面这些自掌脸。
各位羡慕美国人有钱,你知道他们买一次grocery多少钱吗?你知道他们水电煤花费网费多少钱吗?你知道有多少人真的要算食品支出不然入不敷出吗?美国人这么有钱都受不了日常生活支出涨一涨,我国这购买力低到众夫所指反而嫌菜价便宜?
菜价便宜是工资不高的原罪吗?有没有可能你工资翻一倍菜价还是这样呢?有没有可能菜价翻一倍你接不到订单还是接不到呢?菜价便宜是因为各位劳动者权益没保障吗?劳动者权益到底是什么?
收入上涨同时基础生活日用品价格下降还挺正常的,收入无法上涨基础日用品价格还上涨那就太不正常了。不仅不正常,而且有隐患。消费品要区分必要消费和可选消费。我朝是分配问题,不是老百姓吃饭太便宜的问题。

确实,美国人的支出超过2/3都是给了服务,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老一代人没有购买服务的习惯,比如旅游,娱乐,养老,休闲,外出吃饭,保险,打官司,维修等等,花在这方面的比例低。期待年轻一代改变消费习惯,多一些服务类的支出。另外是一些教育,医疗,交通,水电汽,通讯等基础建设,由于中国社会主义性质把上面这些都划归保障类,而不是服务类,所以把价格压的很低,保本甚至亏损的程度,比如交通,医疗,教育。在这些方面...赌还是没问题的,毕竟有金融市场和彩票业务。

按这逻辑生育率下跌应该高兴啊,本来能达到三分之二已经是吃人口红利了,而且小红书对账的时候怎么不按GDP算收入了?不是人口数量问题,是人口质量和结构问题。
美国农业人口只有5%,中国农业人口45%。
美国医疗、金融、科技、教育、文化、职业体育等从事高端服务消费人口比例高得多,是为全球服务消费,获得贸易顺差。
普通人既是消费者也是劳动者,差异在不同领域劳动力标价是不同。
生育率下降,根本原因底层劳动力养活自己都非常困难,就别说人口再生产。
资本最终会导致所有东西是过剩的,包括人口。
商品经济能解决生产力不足问题,并不能解决人口发展问题。
计划经济能解决人口发展问题,但无法解决生产力不足。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人口发展很快,生产力发展较慢,导致物质短缺,许多东西分配需要计划分配。
中国商品经济时代人口发展较慢,甚至开始人口萎缩,生产力发展较快,现在物质过剩,再大刺激也无法消化。
2025年1月27日, 1990年,全国村庄数量377.3万个,到了2022年剩下233.2万个,32年时间减少了144万个。 简单计算一下,平均每天消失的村庄数量已经达到了123个。
从发达国家发展过程看,农村人口萎缩到5%,都会对农业特别保护。

跑路皮皮 - 低风险投机
赞同来自: 晨曦biubiubiu
看不懂的还有农村的士地,租期50年,0租金,还有大量土地无人耕耘,成了荒地!连这么好的地也荒了,当地土鸡蛋8毛一个,鹅蛋2快5一个,活免10一斤,萝卜2毛一斤,吃鱼可以河里钓。山东济宁刚签的土地租金每亩每年1300

赞同来自: c计划 、yanghongyong
可惜,大部分老百姓是廉价劳动力。

新鲜嫩韭菜
- 长期空仓,偶尔打游击
赞同来自: 知不易行更难 、RRRr 、patheticlife 、jadepan 、选择大于努力V 、 、 、 、 、 、 、 、 、 、更多 »
1.五一前后的中国蔬菜,是一年中最便宜的时候,为何不选冬季的蔬菜?
2. 比进出口影响比较小的蔬菜,为何不比可以通过进出口直接观察价差的牛肉、猪肉?
3. 中国大多数家庭的最大财富是房子,房子多少钱才一套,人民币值钱吗?为何弃房子抓生菜?
4. 最近欧元大涨,美元兑欧元大幅贬值,人民币间接盯美元导致兑欧元贬值,为何不说人民币兑美元本周小幅升值?
5. 即使是现在的上海物价,也是楼主所列的1倍左右。楼主列的是最低价格,实际消费价格应该按照中位数计算。随便美团淘宝哪个APP,将地址设置为上海某个地区,下单试试,看看上面的物价中位数是多少?像楼主所列的生菜,价格中位数的价格在3元以上!
网上的帖子,最怕的就是这种选择性失明的,不知道真相的很容易上当受骗

我在深圳,在抖音买海鲜,能省不少钱鱼活杀后,-80度速冻1个小时,回来解冻后烹饪,鲜度能保存8成,放急冻室能保存1个月,且维持鲜度也可以冰鲜,隔天到,24小时内鲜度95%,36小时90%,48小时50%的鲜度,所以不适合买多湛江那边卖海鲜,一般是省内4斤包邮,省外+30运费海南那边买鱼空运,5斤就包邮了,空运,冰箱冰冻任选一些常见的鱼价格:小杂鱼38,黄脚立38,剥皮鱼60,青斑80,青衣90,...坐标广西北海。我每天早上8:00都去家旁边的菜市买海鲜。基本上都是买新鲜鱼(龙利鱼,带鱼,红三),鱿鱼和虾,斤价都是20-25元。鱿鱼和虾如果大个的话,可能要30~35元/斤。我一家四口人一天吃两餐(不算早餐),平均每天大概买50元海鲜就够吃了。其他就是买青菜了,几乎不怎么买肉。


按这逻辑生育率下跌应该高兴啊,本来能达到三分之二已经是吃人口红利了,而且小红书对账的时候怎么不按GDP算收入了?生育率低才是人口红利吧,啥时生育率高成人口红利了?
而且小红书对账说的是中国能以较低的收入达到相对较高的生活品质,就是按我前面所说的,人民币有更强的购买力(比汇率)。

帖子里好多人报怨收入低。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二,就业人口却是美国的4~5倍。收入不低(相对于美国)那才有鬼。按这逻辑生育率下跌应该高兴啊,本来能达到三分之二已经是吃人口红利了,而且小红书对账的时候怎么不按GDP算收入了?

赞同来自: blacklevi0823 、RRRr 、djc354133 、happysam2018 、阴影下的猫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二,就业人口却是美国的4~5倍。
收入不低(相对于美国)那才有鬼。

赞同来自: 明园 、happysam2018 、温其如玉 、wangyang661 、量化投资先锋 、 、 、 、 、 、更多 »
之前也有过抱怨物价低的帖子,说实话有些奇怪。就好像奴隶抱怨活儿干得太少,驴抱怨胡萝卜太甜,家庭主妇抱怨清洁产品效率太高,小学生抱怨作业太少,等等。大多数劳动者和消费者本就一体两面,劳动者的合理权益能够得到保障,消费者才可能有足够的能力去消费,经济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社会才可能持续向好发展。单纯追求低物价是有问题的,应该不难理解才是。
你想好你抱怨的是什么吗?真的是东西太便宜吗?随着产业升级发展,相同的产品价格降低是再正常不过了。我小时候还吃过积米呢,因为粮食产量低嘛。蔬菜等等价格便宜不奇怪也不是坏事啊,怎么就令人发指了呢?特别是大城市的菜便宜,因为生鲜全是外地运来的,量大自然便宜。...

赞同来自: 意外的角落 、happysam2018 、machine 、跑路皮皮 、明园 、更多 »
看了这么多回答,感觉没回答到点子上。确实,美国人的支出超过2/3都是给了服务,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老一代人没有购买服务的习惯,比如旅游,娱乐,养老,休闲,外出吃饭,保险,打官司,维修等等,花在这方面的比例低。期待年轻一代改变消费习惯,多一些服务类的支出。另外是一些教育,医疗,交通,水电汽,通讯等基础建设,由于中国社会主义性质把上面这些都划归保障类,而不是服务类,所以把价格压的很低,保本甚至亏损的程度,比如交通,医疗,教育。在这些方面人民币购买力超强,超过全世界98%的国家。另外中国也没有一些有害的服务类支出,比如黄赌毒枪支等,想购买这类服务都买不到。
人民币购买力超强,最主要的是购买服务方面。
比如说,购买一个医生看病服务,一人民币顶5美元,
购买一个理发服务,一人民币顶一美元多。
而服务占了美国人消费的三分之二。
当然,农业品像小麦大豆,就相反,人工比美国还高几倍。
工业品,应该也比汇率要强。

这个才是根本,挣钱不容易,体制外不会被发钱,体制内可是普遍发钱的。我感觉体制内也要分的,一般土地出让金多的地方,体制内收入很高,江浙这边收入20万以上。如果是内陆房价低的地方,土地出让收不到几个钱的体制内,收入都不超过10万。

赞同来自: yanghongyong 、南山少主
叶子菜这些,人力投入太多,没有成熟的机械化运作系统,保鲜也要人力投入。欧美人力非常贵的,国内人力非常便宜。猪肉牛肉大豆玉米这些,美国就比国内便宜多了。物价低,和就业率和收入相关性很大。这个才是根本,挣钱不容易,体制外不会被发钱,体制内可是普遍发钱的。

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会下跌,其实很简单。因为贸易战,所以市场预期中国经济表现变差,并会降息。你存人民币一年1个点的利息,存美元4个点的利息。那么你是拿人民币,还是美金。就是因为,这一点,这几年,至少有万亿美金级别的资本外逃。去年中国顺差1万亿美金,外储都没变。你想想,这1万亿美金去那里了?美国/顺差国汇率和购买力基本没太大关系。尤其是中国还是个资本管制的国家。而逆差国汇率会有变动,是因为真有可能换不...贸易顺差赚的美元是企业赚的,并不是央行赚的,不一定会增加外汇储备。

赞同来自: dietrichaizen
你存人民币一年1个点的利息,存美元4个点的利息。那么你是拿人民币,还是美金。就是因为,这一点,这几年,至少有万亿美金级别的资本外逃。去年中国顺差1万亿美金,外储都没变。你想想,这1万亿美金去那里了?
美国/顺差国汇率和购买力基本没太大关系。尤其是中国还是个资本管制的国家。
而逆差国汇率会有变动,是因为真有可能换不上美元的债。最典型的就是阿根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