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小破外企干码农,所在部门业绩连年下滑,近两年每年都下滑30%左右,去年部门营收近10亿刀,毛利31%,公司董事会却以6亿多刀的价格把我们部门分拆出来卖给了另一家美国公司,感觉有点魔幻,不太懂财务,但简单算了一下,好像也合理,按收购的市盈率23倍算,部门净利只有6÷23÷10=2.6%,还不如存银行买美债?
毛利31%应该是没有扣除人员工资?公司绝大部分人员是研发和销售,工资应该占支出的大头,3个大的研发中心在美中印,人力成本大概是1:3:9,中国这边人力成本是7000刀/人/月,实际平均月薪35k软妹币,每年普调5%左右,像我这种呆了快10年的老油条一般能给到50多k+少许奖金和股票。
公司研发效率很低,分的活平均每天用不了2小时就能干完,大部分上班时间在摸鱼,上下班不用打卡,说是每天在公司待够8小时即可,但很多人都待不够8小时,一到下午3,4点人能少一半。年假平均30天,你会发现欧美那边跟你合作的同事动不动就休假,有时1,2个月都找不到人。
公司老龄化也非常严重,平均年龄45岁,平均司龄9.6年,去欧美那边出差,你会发现有很多头发都白了的老头老太太还在公司上班,有的走路都费劲。就这个状态怎么跟东大平均年龄20多岁且996的公司竞争?
所以美帝公司的衰败主要是自身的原因,自由散漫,成本高,效率低,卷不过东大,打毛衣战是没用的。
毛利31%应该是没有扣除人员工资?公司绝大部分人员是研发和销售,工资应该占支出的大头,3个大的研发中心在美中印,人力成本大概是1:3:9,中国这边人力成本是7000刀/人/月,实际平均月薪35k软妹币,每年普调5%左右,像我这种呆了快10年的老油条一般能给到50多k+少许奖金和股票。
公司研发效率很低,分的活平均每天用不了2小时就能干完,大部分上班时间在摸鱼,上下班不用打卡,说是每天在公司待够8小时即可,但很多人都待不够8小时,一到下午3,4点人能少一半。年假平均30天,你会发现欧美那边跟你合作的同事动不动就休假,有时1,2个月都找不到人。
公司老龄化也非常严重,平均年龄45岁,平均司龄9.6年,去欧美那边出差,你会发现有很多头发都白了的老头老太太还在公司上班,有的走路都费劲。就这个状态怎么跟东大平均年龄20多岁且996的公司竞争?
所以美帝公司的衰败主要是自身的原因,自由散漫,成本高,效率低,卷不过东大,打毛衣战是没用的。

0
@sanbeishui
楼主这个2.6%的净利润率如果是算对的话,作为一家美国公司,美国现在无风险利率也就是10年期美债的利率都4.5%,2.6%完全没有吸引力。公司的信用不可能超过美债。道理是这样,无增长的公司管理人员工资要每年增啊,慢慢管理人员把公司榨干净。
31%的毛利率我不知道算不算低,也没说行业,如果软件外包行业的话,肯定是低的,在45%以上才合理。
我们不能用二级市场上市公司来比较估值,毕竟是1级市场,没法随便转让,缺乏流动性,没有增长的传统行业,10倍市盈率都很少有人要,5-7倍...

1
赞同来自: chikendinner
楼主这个2.6%的净利润率如果是算对的话,作为一家美国公司,美国现在无风险利率也就是10年期美债的利率都4.5%,2.6%完全没有吸引力。公司的信用不可能超过美债。
31%的毛利率我不知道算不算低,也没说行业,如果软件外包行业的话,肯定是低的,在45%以上才合理。
我们不能用二级市场上市公司来比较估值,毕竟是1级市场,没法随便转让,缺乏流动性,没有增长的传统行业,10倍市盈率都很少有人要,5-7倍市盈率才是合理的。
IT行业那些个走向没落的,没有增长的巨无霸公司,市场就算在二级市场也给不到10倍市盈率。
31%的毛利率我不知道算不算低,也没说行业,如果软件外包行业的话,肯定是低的,在45%以上才合理。
我们不能用二级市场上市公司来比较估值,毕竟是1级市场,没法随便转让,缺乏流动性,没有增长的传统行业,10倍市盈率都很少有人要,5-7倍市盈率才是合理的。
IT行业那些个走向没落的,没有增长的巨无霸公司,市场就算在二级市场也给不到10倍市盈率。

2
urfatu - 80后IT男-话不投机一律拉黑,垃圾信息多,拉一个清静一个
@符工
这世界本来就是不平等的。很多人拿了那个钱,是因为命好运气好坐了那个位置,不是能力或贡献比别人多多少。譬如金融业或垄断国企拿了高薪,不是他能力有多强,他只是占到那个坑了。
所以你要是有幸拿到高薪,就心安理得的拿,不用自省自己是不是德不配位。如果没拿到,想办法努力,也别抱怨社会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长者的话送给你
楼主这工作真爽啊。没必要自省内疚
我上周和老家小区的保洁聊天,她一个月休2天,月工资1800,如果一天不休,再加100全勤奖。每天工作10个小时,很累,没有五险一金。我想我工作量不如她的一半,享受着双休年假和五险一金,工资却是她的十倍,我凭啥呢?我为我的尸位素餐而羞愧。
美国之于中国,是否就是城市之于农村呢?通过把持资源、设置门槛来卡位,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却只能收获少得多的成果。
我能说城里人自由散漫,成本高...
这世界本来就是不平等的。很多人拿了那个钱,是因为命好运气好坐了那个位置,不是能力或贡献比别人多多少。譬如金融业或垄断国企拿了高薪,不是他能力有多强,他只是占到那个坑了。
所以你要是有幸拿到高薪,就心安理得的拿,不用自省自己是不是德不配位。如果没拿到,想办法努力,也别抱怨社会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长者的话送给你

0
@帅牛
这算法有问题看不懂毛利31%,没算管理费,老板工资支出,研发费,员工工资支出,销售费,推销广告支出算上这些费用估计去一半可能多点吧净利可能15%左右所以净利估计大概1.5亿6亿出价是4倍PE然后开始裁员削减成本“小破外企”工资都这么高了吗?每月5万税后?羡慕一般都指税前,税后每月差异比较大

5
赞同来自: 九月森林 、happysam2018 、搬运工人 、chuxingfei 、阿戒1899更多 »
@lixinfeng02
这种公司非常不稳定的,随时裁员。 当然,好处是都是老油条了,工作内容对于老员工来说1天也就2个小时的干活时间, 收入也还行。
年龄大的混日子,混到被裁自己给自己退休。年龄不大不小的就糟糕了,出去基本找不到去处了。
你这哪是小破公司,比国务院的工作都要好了。这种小公司一般都是老牌行业龙头没落后的现象,通过不停的合并,分拆,收购/被收购残存的。比如以前光通信的龙头老大北电网络,分拆光网络部门出售,经过20年的分拆,被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期间起码有五六次合并出售),现在应该是Infinera的一部分,又等着回诺基亚。
这种公司非常不稳定的,随时裁员。 当然,好处是都是老油条了,工作内容对于老员工来说1天也就2个小时的干活时间, 收入也还行。
年龄大的混日子,混到被裁自己给自己退休。年龄不大不小的就糟糕了,出去基本找不到去处了。

8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九月森林 、sf80 、化身孤岛的鲸 、happysam2018 、 、 、更多 »
楼主这工作真爽啊。
我上周和老家小区的保洁聊天,她一个月休2天,月工资1800,如果一天不休,再加100全勤奖。每天工作10个小时,很累,没有五险一金。我想我工作量不如她的一半,享受着双休年假和五险一金,工资却是她的十倍,我凭啥呢?我为我的尸位素餐而羞愧。
美国之于中国,是否就是城市之于农村呢?通过把持资源、设置门槛来卡位,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却只能收获少得多的成果。
我能说城里人自由散漫,成本高,效率低,卷不过农村,所以未来是农村人的天下吗?
我上周和老家小区的保洁聊天,她一个月休2天,月工资1800,如果一天不休,再加100全勤奖。每天工作10个小时,很累,没有五险一金。我想我工作量不如她的一半,享受着双休年假和五险一金,工资却是她的十倍,我凭啥呢?我为我的尸位素餐而羞愧。
美国之于中国,是否就是城市之于农村呢?通过把持资源、设置门槛来卡位,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却只能收获少得多的成果。
我能说城里人自由散漫,成本高,效率低,卷不过农村,所以未来是农村人的天下吗?

3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搬运工人 、塔塔桔
二级市场收购都未必能给23倍(证监会有时候会卡),一级市场收购一般根本给不到23倍市盈率,大多数都是小十几倍估值,除非业务爆发式增长。
31%毛利率,如果是制造业企业的话就很牛了,净利率很大可能上双。
但你们是个软件企业,31%毛利率有点不够看的,三费一扣就呵呵。
PS:我猜,这种外企大概率是吃老本,可能创始人很牛,搞出了一个护城河很深的产品,然后拿到发展中国家来打遍天下,实际上压根不需要这么多码农,因为后续可能也没开发出什么更牛的产品,就躺在初代产品上面吃红利。
31%毛利率,如果是制造业企业的话就很牛了,净利率很大可能上双。
但你们是个软件企业,31%毛利率有点不够看的,三费一扣就呵呵。
PS:我猜,这种外企大概率是吃老本,可能创始人很牛,搞出了一个护城河很深的产品,然后拿到发展中国家来打遍天下,实际上压根不需要这么多码农,因为后续可能也没开发出什么更牛的产品,就躺在初代产品上面吃红利。

0
直接参与订单交付的人的工资成本在计算毛利时已经算在直接成本中,管理、销售及supporting部门人工成本如果没有分摊到订单或项目里,那就是要另外算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里。31%毛利在欧美公司中不算高,但公司也可以稳稳地活着,公司价值得看你们能为其它公司提供什么拼图。但你们公司净利率只有4%,如果没有非经营性损益的特殊情况的话,看上去管理水平非常低下,合格的水平净利率应在17~18%。当然战略性地多养不供献订单的研发人员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