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本来想的标题是一出好戏,因为从2024年3月份开始,围绕着新潮能源的一系列事件实在太过于戏剧性,简直比小说还精彩,所以完全能够称得上是一出好戏。可是今天早上突然想到了这句词“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感觉这句词的意味更加贴近于当下时刻的新潮能源,因此就取了前半句作为标题。所谓“弄潮儿”一词,简单理解是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如果非要有一个具象化的形象,那就是钱塘江大潮来临时,抢在浪头前捞头鱼的那个人。
二、人物线

三、时间线
本文的时间线从2024年3月份开始
四、背后可能的关系
我做了一张图,随便看看吧,切勿当真。
五、瞎子算命
以下判断均只来自于个人乐观的偏见,可信度请自行判断:
1、对于资产和年报的判断
美国的油田资产为真且美国子公司未失控;
年报大概率延期,小概率正常发;
最终的年报大概率在5月22日前发。
2、对于要约收购的判断
金帝系要约失败;
伊泰B大概率要约成功(我个人觉得折价超过2个点的情况下,都能要约成功),若要约成功,伊泰B最终申报股比不超过55%(基于st生化的要约申报数据参考);
伊泰B小概率要约失败,失败原因可能为年报与内控审计结果均为无保留意见,导致股价高于3.4元。
六、其他问题
1、汇能系能否参加要约?
答:不可以,根据上市公司股东坚持管理办法第7条,被公开谴责后3个月内不得减持。
2、停牌期间能否操作要约收购申报或撤销?
答:可以。请参考奥马电器要约,以及玉龙股份、中航产融等退市股现金申报。
七、风险提示
股价波动风险:如果25、28、29三这天任何一天公告年报无法按期披露,隔天都可能大跌。
年报非标乃至直接重大违法退市风险:这东西看命吧,不过这样的话要约必然成功。
其他不可抗力风险:地缘政治等,看命。
请各位自行判断新潮能源风险,谨慎操作。
八、结语
《酒泉子》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赞同来自: lasalo 、yanghongyong 、好奇心135
St新潮股票要约给伊泰的操作和查看最新要约数量路径:1、要约操作:交易时间卖出706099,填入你所持新潮股票数量即可2、查看最新要约数量路径:上交所官网/披露/交易信息披露/要约收购/选择“类型”选项下的“部分要约”/点击“ST新潮” 即可查看最新预约数量,手机和电脑均可查看已经过了百分之二十八了。

yanghongyong - 万物皆周期
赞同来自: h837031633 、好奇心135
1、要约操作:交易时间卖出706099,填入你所持新潮股票数量即可
2、查看最新要约数量路径:上交所官网/披露/交易信息披露/要约收购/选择“类型”选项下的“部分要约”/点击“ST新潮” 即可查看最新预约数量,手机和电脑均可查看

主要几方面吧,民事责任、行政责任:1、民事责任:触犯《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六条,会因拒不进行要约的争议将公司起诉至法院或申请仲裁,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根据民法典要求对要约人补偿并继续履行要约义务。2、行政责任:根据公司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公司登记机关可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可以对违法公司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营业执照。比如金帝,才成立一个月的公司,破产、吊照、完全不怕

yanghongyong - 万物皆周期
看到有人问撤销要约的可能性和后果。我来回答一下,第一:煤老板当然能撤销要约,这个跟主动去合同违约一个道理,他不需要理由也可以撤销要约。第二:撤销要约是有代价的,带期限的要约不允许自由撤销,撤销了就要付出代价,有人说代价是 20% 的保证金,不全对,煤老板撤销要约,如果参与要约的投资者因此受到损失超过该 20%,是可以继续追究煤老板的缔约过失责任的,要求赔偿损失,不限于 20% 的保证金。第三:证...能用的合法手段基本上都用了,除非借助行政的力量强制制止要约收购,否则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的话,董事会是没办法搅黄这单要约收购
再说了,伊泰这次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了,要不然也不会直接上100%最高上限的履约保证金

赞同来自: yanghongyong
看到有人问撤销要约的可能性和后果。我来回答一下,第一:煤老板当然能撤销要约,这个跟主动去合同违约一个道理,他不需要理由也可以撤销要约。第二:撤销要约是有代价的,带期限的要约不允许自由撤销,撤销了就要付出代价,有人说代价是 20% 的保证金,不全对,煤老板撤销要约,如果参与要约的投资者因此受到损失超过该 20%,是可以继续追究煤老板的缔约过失责任的,要求赔偿损失,不限于 20% 的保证金。第三:证...出年报,复牌,出利好。把股价拉上3.4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狂奔的奶牛 、yanghongyong
第一:煤老板当然能撤销要约,这个跟主动去合同违约一个道理,他不需要理由也可以撤销要约。
第二:撤销要约是有代价的,带期限的要约不允许自由撤销,撤销了就要付出代价,有人说代价是 20% 的保证金,不全对,煤老板撤销要约,如果参与要约的投资者因此受到损失超过该 20%,是可以继续追究煤老板的缔约过失责任的,要求赔偿损失,不限于 20% 的保证金。
第三:证监会的立案能否成为煤老板撤销要约的合理理由。这个要由法官来综合考虑了,我的看法是能减轻煤老板小部分责任。
综上,我认为煤老板要约成功是大概率。但是以上并不是我主要想说的。
我站在董事会的角度看,现在还有什么好的办法保住公司控制权?也就是合法搅黄要约收购。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主要几方面吧,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恩,行政责任方面收购管理办法也做了约束,但是不涉及资金,所以约束能力有限。民事责任涉及保证金,这个才是重约束,看了民法典,也更理解要约的性质了,谢谢
1、民事责任:触犯《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六条,会因拒不进行要约的争议将公司起诉至法院或申请仲裁,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根据民法典要求对要约人补偿并继续履行要约义务。
2、行政责任:根据公司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公司登记机关可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可以对违法公司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营业执照。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步行者 、milknet 、ishuguang
有个疑问,如果公告要约收购报告书之后,收购人放弃收购会有什么后果,存入的保证金会被冻结?还是会强制收购预受股东的股权?比如金帝保证金只存入了20%,伊泰B存入了100%,如果伊泰B本次不出现,金帝后面放弃收购,那只有20%的资金也不够收购比例的,如何处理呢?主要几方面吧,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目前《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只看到以下内容:
“第三十七条
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但是出现竞争要...
1、民事责任:触犯《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六条,会因拒不进行要约的争议将公司起诉至法院或申请仲裁,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根据民法典要求对要约人补偿并继续履行要约义务。
2、行政责任:根据公司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公司登记机关可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可以对违法公司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营业执照。

有个疑问,如果公告要约收购报告书之后,收购人放弃收购会有什么后果,存入的保证金会被冻结?还是会强制收购预受股东的股权?比如金帝保证金只存入了20%,伊泰B存入了100%,如果伊泰B本次不出现,金帝后面放弃收购,那只有20%的资金也不够收购比例的,如何处理呢?目前《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只看到以下内容:“第三十七条 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存入的20%是履约保证金,如果违约就扣了,赔偿给履约主体,那就是登记的散户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目前《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只看到以下内容:
“第三十七条
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
在收购要约约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
“”第七十八条
收购人未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关义务、相应程序擅自实施要约收购的,或者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免除发出要约情形,拒不履行相关义务、相应程序的,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暂停或者停止收购等监管措施。在改正前,收购人不得对其持有或者支配的股份行使表决权。
发出收购要约的收购人在收购要约期限届满,不按照约定支付收购价款或者购买预受股份的,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年内不得收购上市公司,中国证监会不受理收购人及其关联方提交的申报文件。
存在前二款规定情形,收购人涉嫌虚假披露、操纵证券市场的,中国证监会对收购人进行立案稽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收购人聘请的财务顾问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其勤勉尽责的,自收购人违规事实发生之日起1年内,中国证监会不受理该财务顾问提交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报文件,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好像对资金没有强制执行力,约束能力是不是小了点?不知道之前有没有发出正式要约收购书之后放弃收购的案例。本次汇能在正式发出报告书之前就放弃了。

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因未按规定期限披露定期报告(2024年年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5年5月6日,我会决定对你/
你单位立案。
特此告知。
===========================
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及监管要求履行信
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
日报》《经济参考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有关公司信息
均以公司在上述指定媒体披露信息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公司公告并注意投
资风险。
特此公告。
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年 5 月 7 日

赞同来自: 忆落 、yanghongyong 、sybil03
实际上,可视的欲受要约数量越低,要约越可能成功。这点我不太认同,除非是21号晚上传出明确重大利好,否则你上面所说的这个概率为0。而且我认为如果21号白天都还没有任何消息的话,21号当天晚上的预受要约数量可能就会突破28%。
假设到最后一天,预受要约4%与欲受要约25%相比,4%更可能成功。
困难时期大家同甘共苦,眼看取得胜利了,就开始有异心了。


我再来讲一个鬼故事:就算伊泰要约失败了,那再有几个月,汇能的20%就有表决权了,二刘仍然会被罢免。所以金帝才会在这个时间窗口,要约20%。来对抗几个月后的汇能。因为金帝要约了20%,所以伊泰才会要约51%。只要金帝失败了,其实伊泰失败与否,对于二刘来说,只是多缓几个月而已。而汇能去年想要约多少来着,没注意公告。但从谴责函来看,汇能是从前年的12月6日就开始发动私募开始买入新潮了。注意是前年,比楼...汇能应该是23年底买的,这个股份要3年后才有表决权,也就是26年底才能罢免二刘。伊泰要约成功还是很重要,不然变数就大了。

刚才谁把3.17的单一下全吃掉了哪来的钱呢?我感觉他们没那么多钱。金帝的钱都是贷款还没交全。
有没有一种可能,二刘的利益方最近买了很多但不参与要约导致伊泰失败?毕竟这样比金帝提高要约价更划算

刚才谁把3.17的单一下全吃掉了有没有一种可能,二刘的利益方最近买了很多但不参与要约导致伊泰失败?毕竟这样比金帝提高要约价更划算能够买这么多,金帝还要约个啥,直接一波流二级市场买入然后控股就行了

赞同来自: 阿戒1899 、心系湖湘 、leavening 、浪花1990 、rockingha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玉龙公告出来,我以为没有机会了,结果开盘就狂跌,这泼天的富贵只能用桶接了,买了跌,跌了买,十多分钟就把账户里的钱用光了。
晚上,看到一些大V们在讲英力特,在讲各种风险,一些小散们在讲大股东有什么阴谋,一些媒体在“震惊退市”,我也胆战心惊,毕竟是重仓了,当天晚上都睡不着觉,翻资料,仔细思考,觉得还是没有问题的,就坦然了。
接着,中航又来了,没什么钱了,只好四处借钱(网上),开盘第一时间就买入了。
看对,做对,重仓做对,杠杆做对。
这次新潮,我觉得风险基本没有,但我也有其它一些标点需要马上买入,所以就上了个中仓。

赞同来自: sg0511 、好奇心135 、乐鱼之乐 、猫陌 、心静兰馨 、 、 、 、 、更多 »
就算伊泰要约失败了,那再有几个月,汇能的20%就有表决权了,二刘仍然会被罢免。
所以金帝才会在这个时间窗口,要约20%。来对抗几个月后的汇能。
因为金帝要约了20%,所以伊泰才会要约51%。
只要金帝失败了,其实伊泰失败与否,对于二刘来说,只是多缓几个月而已。
而汇能去年想要约多少来着,没注意公告。
但从谴责函来看,汇能是从前年的12月6日就开始发动私募开始买入新潮了。
注意是前年,比楼主主贴的时间线第一个事件还要早将近5个月。
所以说,目前的情况,单纯破坏伊泰要约,只能用来争取筹集更多资金的时间。
现在对他们最重要的是股权,伊泰要约失败的同时,自己再控制大于20%的股权,才是继续玩下去的唯一出路。
如果金帝这两天不发提价公告,就代表他们宣告投降……了一半。
下个月他们也可以再发起竞争要约。
二刘方要么投降,伊泰要约成功。要么对抗,继续提价要约。
至于伊泰要约失败,股价崩盘这一选项。如果发生,那二刘方会马上开始再一次的要约。
以上只是个人瞎编的鬼故事,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人一天只能发3个贴,还有时间限制,您要是喜欢听鬼故事,请多多点赞,谢谢!

赞同来自: 浪花1990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504293393221898.html风险提示的文章:明天“生死时速”不得不说的是,这文章里所谓的投行专家的分析就很业余。每一个要约收购因为他的性质,目的,收购股比,条件不一,都会导致市场定价(折价率)的区别。那些定向要约的部分要约甚至往往都是溢价的。

刚才谁把3.17的单一下全吃掉了有没有一种可能,二刘的利益方最近买了很多但不参与要约导致伊泰失败?毕竟这样比金帝提高要约价更划算不要把问题想这么复杂,按照最简单的思路来思考就好了,不然只是徒增烦恼。

二刘的操作很迷啊,如果不想失去控制权,那么老老实实发财报,股价可能涨起来,伊泰邀约失败;如果确定不发财报了,那么目前的形势看伊泰收购成功基本就是定局了。还有一种可能,二刘要出一份无保留意见的完完全全的财报,算是重大利好,然后股价直接超过3.4彻底搅黄伊泰的收购。但是无论那种情况来看对于散户都颇为有利。可能原因:不发财报就可以实现退市(那就谁也无法夺走公司),下一步搅黄邀约就好(不搅黄可能也没关系,利用交接程序拖到退市就好)。我觉得是半明牌了。

赞同来自: dafengtongxue 、yujunlan 、好奇心135

赞同来自: 罗卜头 、h837031633 、心静兰馨 、摸鱼小能手 、阿戒1899 、 、 、 、 、 、 、更多 »
1,公司关于汇能是否参与两者的要约?
给予明确答复,不能参与
2,公司对于停牌时间430还是506?
还没确定,在和监管沟通确定时间
3,公司为啥不愿意发年报?
公司认为监管函中提到的无法表达意见这个结论,公司自己不认同。在补充数据意思和快所沟通最后才能确认意见。
4,公司监管函说明公司已收到年报资料,具体情况?
大致意思就是这个是需要董事会签字同意才能发年报。公司仍然还在努力确保年报是达标的
以上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所有信息已公告为准。我不保证信息准确性。
————以上信息转自雪球网友。第三点和第四点的解释,似乎更合逻辑和董事会的利益动机。出标准年报,展示公司真实实力,全力促进股价突破3.4才是董事会最合理也是最容易的路。

赞同来自: deepblue009 、一口一个鸡肉卷 、好奇心135 、大魏忠臣毌丘俭 、白仇 、更多 »
监管函与立信砸了场子,对照着伊泰B年报十派十大手笔分红。
观察了几个平台,口风一面倒的讨伐二刘、支持伊泰。
现在来看我最担心的情况应该不会发生,就算发生也不会奏效了。
那么接下来,二刘的底牌就只剩海外孙公司的失控问题了。如果双方理性的话,可以坐下来谈一个合适的价码。
这个环节决定了超过51%比例的余股会跌到多少。
而投资者一致性的接受要约,会使收走比例降低。
监管函使中性偏差转为中性,最好的情况与最差的情况都不会发生了。
原本的期望是今天玉龙、中航的资金出来后借机高抛,停牌的公告出来后借机低吸。现在都赶在了一天。
玉龙公告第一天开盘接近了跌停;中航第一天我准备拿大盆接了,结果水坑非常的浅。一是说明不能低估中长线投资者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套利资金的力量非常强。
与玉龙和中航不同,新潮的投资者已大都是套利型,中长线投资者应该所剩无几。再加上玉龙中航出来的资金与新潮的投资类型极其匹配,今早的水坑应会非常小,甚至小于中航的,不到一个点。
看接下来二刘如何应对监管函了,今晚发什么公告,决定了下午以及明天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