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里是投资的网站,但教会我很多生活的道理,所以集思录于我亦师亦友,且天天见面,形影不离。所以这次聊点其他的。
如今可能到暂别一年,特地和这里道个别。即便我是无名之辈,也要雁过留声。
今年投资做得一般,本来就想歇歇。夫人患有抑郁症,也需要我的陪伴。过去是我不好,没有深入了解这个病,没有理解她,还觉得她矫情。最近研究了一些资料,觉得是和她并肩作战的时候了。孩子也马上初三了,初中最后一年,缺不了爸爸的鼎力支持。所以决定暂停投资一年,回归家庭。
祝大家在这一年中投资顺利,一年后希望自己圆满完成任务后与你们重逢。


孔曼子
- 一名普通的职业投资者。本人没有公众号等自媒体和微信群,请勿上当。
赞同来自: 西游 、aji008 、攀爬者2021 、他丫的 、仓又加错007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祝一切顺利!
mingmingniu老师是中国投资社区集思录上的资深用户,以低风险投资策略和本土化市场认知著称。以下根据公开文档对其投资思想及历史进行梳理:
一、核心投资框架
1.
防御为本的多策略体系
四维策略互补:构建“股票挖掘+债券择时+套利捕捉+现金管理”组合,避免单一策略失效风险。
安全边际至上:坚持“亏损的本金永不回来”,宁错过高收益也要严守本金安全。
现金替代品:使用分级A、战略配售基金等工具作为市场下行期的缓冲。
2.
本土化市场认知
政策优先:典型案例为中国电力因政策干预(煤电联动未兑现)暴雷,总结“政府态度能推翻法规”。
风险厌恶:规避现金流差的行业(如房企/城投债),强调“看不懂就远离”。
散户博弈劣势:建议通过低风险工具(折价封基、高YTM转债)应对高频量化与产业资本的强势地位。
3.
细分领域风控原则
可转债:仅选取“绝对低价+高YTM+非问题正股”的标的摊大饼。
要约收购:不参与博弈,只在“要约价锁定后仍折价”时介入。
期权:仅用卖方策略增厚收益,严格对冲Delta风险。
二、投资历史与经验教训
1.
重大踩雷事件
2018年政策风险:中国电力(政策干预电价)、*ST金贵银业(暴雷退市)导致反思“问题股一票否决”。
要约收购失败:长园集团(国企背景仍违约)后立下“永不抢跑”的铁律。
高杠杆金融股陷阱:中国信达暴雷后转向行业ETF配置,规避报表复杂性风险。
2.
策略调整与进化
2019年转向套利:开发工行存贷通+陆金所基金套利(年化5.5%),利用期权对冲风险。
2022年流动性应对:针对A股流动性萎缩,形成“固收+套利+股票+期权”全天候组合。
2024年债市风险规避:提出当前转债市场需等待“足够低价完全反映利空”。
三、市场观点与动向(2024年)
1.
对政策与市场的观察
GJD影响:担忧国家队干预导致A股难有牛市,流动性不足下机会需“大跌或崩盘创造”。
转债市场:超25%标的跌破面值,断言“破局需足够低价格充分反映利空”。
2.
操作动向
要约收购:跟踪中百集团、汇通能源等标的,策略为分散摊大饼后高抛低吸。
退市风险警示:警惕伪国资(如岭南股份)及ST股,强调民企纾困后仍可能违约。
四、关键经验总结
政策敏感行业审慎:电力、地产需计入监管风险溢价。
周期与困境股回避:“非专业投资者勿博困境反转”。
体系迭代路径:从个股研究→低风险套利→多策略全天候组合。
mingmingniu的投资思想聚焦于本土化风险控制与多层次策略构建,强调在复杂政策环境中以防御姿态捕捉确定性机会,对散户投资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赞同来自: weichilu 、自由翱翔的鸟 、Charly茶 、smallcai 、yzzhongwe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网站收录的是所有医学类文献(综述,临床实验)。
以前有语言门槛,现在有AI把语言门槛碾碎了,
普通人可以直接看了。
关于疾病,
标准化流程就是搜疾病名+指南,
例如 抑郁,指南
可以查找各国的标准诊治流程,
优先看欧美的。
看完就有框架了。
然后就可以去pubmed按关键词搜索,看最新的研究进展,看临床对照实验(不想看可以直接听,我在豆包上弄了个pubmed文献摘要朗读工具,以语音电话模式,说关键词,他就会把相关的文献摘要读出来。)
这玩意就和量化回测一样,有没效果直接用样本和变量说话。pubmed就类似量化平台,里边的各种论文就像因子看板。
至于抑郁症,我大致也有些体会和研究,
抑郁是基因进化出来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在持续负反馈的环境下,
通过抑郁可以让失败的个体暂时离群养伤,
结果有两种,
一是伤好后走出一条新路,
二是养伤失败被自然淘汰。
两种结果都有利于种群的优胜劣汰。
所以群居动物中的失败者,
注定会出现抑郁的。
从这个角度看,
抑郁的根源是现实生活中的负反馈过多,
一定要解决负反馈问题,
抑郁才能好。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换一个环境,
让负反馈消失。
从物质基础角度看,
抑郁和维生素D的缺乏相关,
VD影响很多和睡眠,情绪相关的激素。
现代人特别是国内的女性,
因为过度防晒(这里我真的想问候那些宣传美白的~beep~),
90%的国内城市女性都是vd缺乏,
建议带夫人去检测一下vd。
把vd缺乏的问题解决了,抑郁可能就好了大半。
至于补vd,一分钱都不用花,直接每天晒太阳就可以了。不要吃补充剂。晒的时候买个照度计,看着勒克斯水平晒。勒克斯1000以下感觉没啥用,1万又容易晒伤,反正维持一个合适的勒克斯水平,每天晒2小时,vd很快就可以补回来。具体啥水平合适,可以自己看看pubmed
除了vd,还有镁,vb也是现代人常见的营养素缺乏。
可以自己查一下是不是和镁缺乏,vb缺乏的症状对的上,是的话可以自行了解一下。我一般买几元一包的硫酸镁粉泡脚,几元一瓶的vb买几元一瓶的可以吃几个月。当然,这两玩意属于补剂,有其他代谢疾病的人不一定合适,建议没有医学背景的朋友还是去问问医生,不要自己乱来。
总结
1.pubmed+医学指南可以快速获得疾病最新资讯。
2.负反馈是抑郁直接原因,vd缺乏是抑郁物质原因。从两个原因入手问题可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镁,vb,vd都是现代人常见的营养素缺乏,但没有医学背景的朋友请不要擅自补充,对某些人群来说,乱补充可能会出问题。要不自学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补充,要不去医院咨询医生。